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1:2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08-3-3 16:18:39 被阅览数: 2266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争相提高本地行政区划级别(如乡改镇、县改市),没有把城市化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过程,小城镇的设置与建设出现了数量盲目扩张的问题,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加大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别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也盲目跟随,圈地筑墙,在偏僻的小山沟大搞开发区,别人建批发市场,他也努力效仿,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一些地方公路两侧随意建房,占用良田,破坏环境,影响交通。

1.2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这一政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 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多项“农转非”政策和计划控制指标, 对农村人口进城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 一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没有按照构建“三位一体”(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合并)的农村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有的城镇几公里长的大街甚至整个集镇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集中。加上城镇规模也不大,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吸纳。因此,以上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1.4 机制不活,管理滞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既造成投入不足,同时也产生了乡镇政府负债过多等问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现象,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现象,一些管理漏洞长期得不到治理。如小城镇中“农民亦城亦农、城乡兼得”,进城购置了房产,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农村中宅基地受政策保护仍可保留,造成稀缺土地资源的重复占用。而建镇所需土地则相当紧缺,土地“闲置”与“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等严重滞后,针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名目繁多,农民进镇户口迁移手续繁杂,要缴纳城镇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这些都为农民进镇

经商、办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一些地方“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措施

2.1 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农村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1978年改革带来的城乡社会分化,使原本城镇与农村对立的两个世界,分化成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各单位之间以及农村各社区之间众多的对立与差别,并在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城乡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程度加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率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聚集的过程,而不是加大对现有城镇的投资,增加现有城镇的公共福利和抬高城市门槛,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应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不同农村地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设形态上应采取“据点式”城镇与“网络式”城镇相结合, “内涵式”城镇与“外延式”城镇相结合,“政府引导性”城镇与“民间推动性”城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积极培育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基础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基础,如果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就业岗位。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镇化靠的是利益驱动--比较收益和比较生活质量。农民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力较高的非农部门,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入。农民只有在认为转移后预期收入能够提高时才会向城镇转移。只有在城镇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业时,才能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镇。显然,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夯实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依赖的产业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目的。各地要立足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商品流通型”小城镇,则应通过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的职能;“矿产、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型”小城镇,要通过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特色经济。

2.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电网、自来水建设等,改善农村滞后的消费环境及农村生活条件。除大力筹措社会资金外,仅靠县、乡、村投资,显然资金是不够的。建议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的水、电、路三大设施建设倾斜。以往政府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路建设重视不够,只局限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农民在许多公共产品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财政是全民的财政,不是城市居民的财政。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2.4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应尽快予以废除,以降低农民进

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

2.5 创新农地使用权制度,推动农地资源的重新整合、顺畅流转和优化配置 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流动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面临着进城后与原有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农地的使用权是否转让、原有宅基地是否还耕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既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又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但由于过度分散和小块经营,农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农民的农业收益增长下降。所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推进农地的相对规模和集约经营。此外,城镇发展也存在着用地指标与城镇扩张的矛盾。显然,无论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制定合理的农地流转政策,建立开放的农地流转市场,允许那些向城镇转移的农户,通过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允许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其土地使用权入股本地集体经济,参与分红,以减少其入城风险。还可允许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土地,以减少其入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地的顺畅流转和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赢效果。

第二篇: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08-3-3 16:18:39 被阅览数: 2266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争相提高本地行政区划级别(如乡改镇、县改市),没有把城市化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过程,小城镇的设置与建设出现了数量盲目扩张的问题,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加大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别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也盲目跟随,圈地筑墙,在偏僻的小山沟大搞开发区,别人建批发市场,他也努力效仿,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一些地方公路两侧随意建房,占用良田,破坏环境,影响交通。

1.2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这一政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 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多项“农转非”政策和计划控制指标, 对农村人口进城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 一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没有按照构建“三位一体”(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合并)的农村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有的城镇几公里长的大街甚至整个集镇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集中。加上城镇规模也不大,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吸纳。因此,以上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1.4 机制不活,管理滞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既造成投入不足,同时也产生了乡镇政府负债过多等问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现象,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现象,一些管理漏洞长期得不到治理。如小城镇中“农民亦城亦农、城乡兼得”,进城购置了房产,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农村中宅基地受政策保护仍可保留,造成稀缺土地资源的重复占用。而建镇所需土地则相当紧缺,土地“闲置”与“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等严重滞后,针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名目繁多,农民进镇户口迁移手续繁杂,要缴纳城镇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这些都为农民进镇经商、办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一些地方“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措施

2.1 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农村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1978年改革带来的城乡社会分化,使原本城镇与农村对立的两个世界,分化成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各单位之间以及农村各社区之间众多的对立与差别,并在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城乡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程度加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率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聚集的过程,而不是加大对现有城镇的投资,增加现有城镇的公共福利和抬高城市门槛,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应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不同农村地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设形态上应采取“据点式”城镇与“网络式”城镇相结合, “内涵式”城镇与“外延式”城镇相结合,“政府引导性”城镇与“民间推动性”城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积极培育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基础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基础,如果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就业岗位。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镇化靠的是利益驱动--比较收益和比较生活质量。农民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力较高的非农部门,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入。农民只有在认为转移后预期收入能够提高时才会向城镇转移。只有在城镇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业时,才能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镇。显然,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夯实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依赖的产业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目的。各地要立足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商品流通型”小城镇,则应通过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的职能;“矿产、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型”小城镇,要通过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特色经济。

2.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电网、自来水建设等,改善农村滞后的消费环境及农村生活条件。除大力筹措社会资金外,仅靠县、乡、村投资,显然资金是不够的。建议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的水、电、路三大设施建设倾斜。以往政府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路建设重视不够,只局限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农民在许多公共产品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财政是全民的财政,不是城市居民的财政。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2.4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应尽快予以废除,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

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

2.5 创新农地使用权制度,推动农地资源的重新整合、顺畅流转和优化配置 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流动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面临着进城后与原有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农地的使用权是否转让、原有宅基地是否还耕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既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又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但由于过度分散和小块经营,农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农民的农业收益增长下降。所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推进农地的相对规模和集约经营。此外,城镇发展也存在着用地指标与城镇扩张的矛盾。显然,无论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制定合理的农地流转政策,建立开放的农地流转市场,允许那些向城镇转移的农户,通过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允许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其土地使用权入股本地集体经济,参与分红,以减少其入城风险。还可允许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土地,以减少其入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地的顺畅流转和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赢效果。

第三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从 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不利于“三农”的方向发展。我国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等现实国情,决定了在我国进行农村城镇化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感。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的吸收返乡农民工,缓解失业与城市压力,加快城市工业的转型,同时可以推进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工业的聚集和结构升级,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关键字: 三农农村城镇化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表现

农村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镇规划,叫农村城镇化建设,具体说是指县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中过程。

1、人口的分布由原有较为分散的农村居住点逐步向相对集中的小城镇集结。其结果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比重日益下降,城镇与农村的差别不断的缩小,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2、农村土地由原有比较单纯的的从事农业生产逐步缩小,出现大量的住房用地和以工商业为主的建设用地,农村土地逐渐的流失。同时,随着农村公路的修建,出现住房逐渐向交通方便的路段发展,以至于特别是在山区或丘陵坡上大量的空置房,无人居住,其结果严重浪费了农村土地。

3、在金融危机下,政府实施的4万亿投资建设以拉动内需的政策,主要用于了农村公路、工业区开发等固定资产的建设。各城市先后规划建设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使城郊农村城镇带来发展契机,在城镇规划及农民自主创业的拉动下,出现了城乡结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加快农村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大量的闲置农民劳动力得到有效的就业,同时返乡农民工也在家乡就业或自主创业,对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当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为以城市功能区建设为动力,带动农村城镇化

近年来,萍乡实施万亩工业园计划,其工业区向北发展,位于北部的赤山镇万新、横板、院背等村被划为开发区,带动了该镇部分农村的改造,加快了区域内城镇化进程。

三、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1.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建设投入的加大,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城市建设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占该镇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住宅区面积有所增加,城镇经济更加活跃。

2.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城市交通和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城市公共交通投资累计有所突破2城市道路总长度快速增长,运营车辆的增加以及运营线路网的扩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显著缩短,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和效率。

3.城市供水供气能力增强

随着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加大了企业改革力度。如建成了天然气供气项目,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批投资,而且提高了市民生活用气质量。同时,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及城镇设施的完善,城镇供水项目得到完善,可喜的是大部分村已铺设管道,在未来一两年内将会覆盖全镇。

4.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对全镇生产总值(简称GDP)增长率和城镇化水平这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镇GDP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呈高度相关关系,表明城镇化对城镇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促进作用。

5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人数

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能增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改变产业和就业结构。2

6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科教文卫、人口及劳动力素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科教文卫、人口文化水平也得到同样快速提升。

以上分析表明,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1城市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集聚效益和城镇经济的扩散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大城市有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它们能够迅速吸收和大量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孕育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产业,形成巨大的生产和流通能力,极大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效率。因此,相对于小城镇而言,大城市更能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带动一大片区域的繁荣和进步。

2、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城镇基础设施缺乏,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企业落户,不利于城镇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影响城镇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城镇工业集聚效益不强,影响城镇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并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迅速转移,造成了农地的大量减少,同时由于缺乏治理污染的措施,小城镇的企业所排放的“三废”还污染了大量农田,严重影响农地质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

五、加强农村城镇化的措施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赤山镇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较大,近几年产业结构虽有所升级,但还是出于农业区生产粗放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赤山镇需利用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吧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农村工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合理的聚集。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

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建立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4 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

要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深入研究本地居住方式和风俗民情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创意构思,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要注重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城市为核心统筹规划,实施规划全覆盖,不能盲目建设,每一块土地都要列入规划,不能留下空白,形成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为重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总之,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储备后开发的原则,以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的水平。

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转变。

7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六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1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城镇化能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成为启动中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问题的“切入点”。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转移到城镇成为市民后,彻底割断了同土地的“脐带”,耕地可以向种田能手集中,从而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成为农副产品的购买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解决当前对农产品需求不旺,农副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加快小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可以直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机化、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乡镇企业向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首先,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小城镇适当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乡镇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龙头企业天然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许多地区正是通过“城镇兴龙头,农村建基地”的方式,充分发挥城镇在拓展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空间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镇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的吸收返乡农民工,缓解失业与城市压力,加快城市工业的转型,同时可以推进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工业的聚集和结构升级,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要采取几下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核桃园镇利用山石资源丰富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合理有序的开发山石资源,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以山石资源为依托,洋葱、大蒜种植为基础,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核桃园要充分利用金山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开发,发展特色产业,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我镇积极与人设局进行沟通,了解劳动市场的需求,提供经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能够符合市场要求,能够找到好环境,高工资,有前途的工作。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我镇积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做到乡镇全覆盖,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4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核桃园镇府前广场建设全部竣工,正式对外开放使用。府前广场总投资218万元,占地16.6亩,毗邻满庄新村商贸一条街,于金山旅游区练成一体,成为核桃园镇娱乐、文体休闲中心。镇党委政府注重广场日常维护,致力于服务全镇群众,为全镇群众日常健身娱乐提供了一个设施齐全、广阔卫生的绿色场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摆到了更高的位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推动乡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趋势,更是群众生活需求的体现。针对群众需求,近年来,核桃园镇坚持高定位、高起点,结合金山旅游资源,精准谋划,快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开工建设满庄新村、齐山新村,建设完工府前广场,为近千户群众提供规范化高质量住房,为两千多户群众提供了完善现代化的公共休闲娱乐设施。

下一步,核桃园镇计划快步推进环镇北路建设,现已完成前期道路清障工作,道路建设已全面开工,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规划建设吴平坊新村、凤凰山社区,将核桃园镇新农村建设推向高潮,实现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

第五篇: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表现和成因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工业污染逐步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国家环保总局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评价是[1]: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农业污染加剧

据统计,我国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3],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重金属、化学农药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4]。另据检测[5],我国农村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地表水为40.44%,地下水为45.94%,集中式供水为40.83%。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均已经劣于城市[6]。

(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1.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乡镇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另外,由于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近年来,城市普遍加强了环保监管,工业企业退出城市,不断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工业园区也多选择在远郊农村建设。这给农村地区带来自身发展的动力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特别是造纸、塑料、电镀和水泥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农村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相互衔接,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形成沿公路的带状集镇或呈现与工业区混杂的分布。这些小城镇由于缺乏垃圾填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生产废弃物聚集于居住区域,行成沿居住地分布的污染带,致使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是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为基本处理方式,许多垃圾填埋场都选择设立在城郊地区,由于许多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导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

3.旅游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够规范,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环境。(三)点源与面源污染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对工业领域严重污染企业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突出,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比重远大于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 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7]。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具有间歇性,还受到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监测、评估和控制,整治难度更大。

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5107.8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其余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造成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8]。另外,目前我国已经废水灌溉面积达361.8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由于缺乏常规监测及科学管理、排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染物质极易被作物吸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污染。全国畜禽粪便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 化肥[9]。

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秸秆,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组成特性,逐步与城镇相似,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 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10]。不仅数量猛增,收集与运输困难,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一)国家法律层面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多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12],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与条款几乎为空白。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部分,仍为立法盲区;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只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造成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村办、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行为缺乏有针对性的 法律法规,使得执法机关无法可依[13]。

2.行政执法力度不足。目前乡镇、农村的环境保护机构效力低,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加上一些存在于行政机关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低下等,使得农村环境监管乏力。

3.司法界定尚待明确。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公共利益或介于产权不清境地的纠纷利益受到了侵害,“公益诉讼”问题尚有待明确的解决。4.公众法律意识亟待提高。2005年因环境污染上访的案件68.972万起,是1995年的11倍。2006年和2007年也是70万件左右。上访的主体为整村或几个村联合上访的占多数[14]。尽管我国农民群体的环境意识正在被唤醒,但与城市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比较,仍有较大差距[15]。由于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缺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对环境污染侵害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足,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政策体制层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城乡社会采取和实行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因此造成农业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难以以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政府依赖型”。另外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 基本原因[16]。

(三)环境监管层面

我国以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因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而失去其可操作性。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农村工业污染监管,对于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涉及很少。另外由于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而且在农村环境政策方面,强制性规范少[17],而一些奖励性环境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又相矛盾。(四)治理技术层面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较高的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有些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而开发的技术,也因污染源分散、污染物的收集与运输困难、运行成本高方面的问题而难于推广。(五)资金投入层面

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资金扶持与承担环保责任上存在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城市在大量投入资金的支持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沿河流排放,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环境,农村的环保政策的效度和合理性就受到质疑,环境管理更加困难。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投放的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性不够,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合理的城乡布局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引入环保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工业源,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实现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不仅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的影响,还应从污染扩散角度考虑对农村的环境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规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政府要从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尽快建立乡镇环保监管体制。建议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加强研究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活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农村环保运行体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技能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依靠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具有专门技术的环保科技公司,他们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污染防治实践,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另外,还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四)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促进公众参与 应加大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和地方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要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良好环保氛围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发布、环境质量公告、违法行为举报及污染排放和污染事故通报等制度,推行环保监督员制度,对涉及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要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公众广泛参与,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载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加快**县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

    浅谈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5篇范例)

    浅谈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

    浅谈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最终定稿)

    浅谈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聚集、职业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11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范文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 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

    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XX镇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摘要: 农村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