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19-05-13 11: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篇: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是诸多因素共生演化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一是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二是市场机制管理城镇。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三是市场机制破解难题。要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难题。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开发,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一是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培育扶持电子信息科技、文化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

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一是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要以城区为枢纽、乡建制镇和乡集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热供应系统。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三是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要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保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更高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四是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防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五是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建立联络国内外、覆盖城乡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信息网络,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

积极培育城镇特色,着力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注重规划的先导性,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突出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

突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体制。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大力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三是探索全民共管机制。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社区为契机,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展现特色文化,大力融合城镇现代文明。一要注重开发和保护文化古迹。要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二要注重夯实文化发展载体,积极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要持续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体育文化馆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三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展示现代城市气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区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乡镇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搞旺人气,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总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第二篇: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闫辉

(2011年6月22日)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的关键时刻,全面审视我县城镇化发展历程、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探寻思路举措,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我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把城镇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城镇规模逐步壮大、城镇职能不断扩展、城镇人口显著增加。目前全县23个乡镇中,省级重点中心镇2个(双沟、半城)、市级重点中心镇3个(上塘、梅花、界集)、县级重点镇3个(龙集、金锁、临淮),其中临淮、半城定位为水乡特色镇来建设;原有自然村1997个,通过2005年、2008年和2009年三次缩并调整为242个。城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进一步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是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1亿元,五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073美元;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和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均实现五年翻番。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我县2010年城镇化率40.12%,按照这一轨迹,我县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二是城镇容量快速扩张。城市框架实现了历史性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4万,合围面积达82平方公里。2010年,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城镇容量的成建制、规模化扩张,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城镇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8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6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4%,县城区和各中心镇均呈现出强势扩张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去年以来宏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限购、限贷、限价、加息等一系列政策叠加影响,我县房地产业继续呈现供需两旺的良性发展态势,充分说明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十分巨大,总体趋势不可逆转。四是内在需求十分旺盛。据统计,全县有近24万农村劳动力在从事非农领域的生产,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7%。这说明,在城乡要素市场形成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急剧减少,城镇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二、新一轮城镇化规划体系的初步设想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龙头和总纲,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一个“立足当前、指导长远、准确定位、分步实施、彰显特色”的城市规划。目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2010—2030)已形成初案,结合几次听取方案汇报和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我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城镇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定位。

(1)关于中心城市规划。在发展定位上,目前及至“十二五”期间定位为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进一步融合了“宁徐走廊节点、泽西区域中心、宜居旅游城市”等功能。在发展目标上,年初召开的县委扩大会提出,十二五末,我县城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0万人,城市化水平50%以上。在新一轮2030年远期规划中,未来城市规划区范围将包括双沟、瑶沟、梅花、石集、车门等乡镇,总规划区面积将达到74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将形成东至245省道、南至245省道、西至改道后的121省道、北至钱塘江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60-80万人。在发展方向上,综合考虑目前的城市格局和发展基础,初步考虑是,坚持“北扩东进、南优西拓”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持老城区、新城区、城南区、经济开发区“一城四区”错位发展,即以商贸、住宅为重点的老城区,以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为重点的城北片区,以工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园区,以高档人才公寓、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城南新区。

(2)关于城镇布局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提出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双沟镇为副中心的“一主、一副、八组团”的城镇体系,但随着宿淮铁路、梅花铁路站点、建设路北延工程的实施,梅花镇的区位优势和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新一轮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建议以县城为中心,双沟、梅花为两翼,六大片区发展的城镇特色发展战略。六大片区之间在产业、用地等方面相互配合,有竞争有合作。每个片区有一个核心,作为片区的经济增长极。北部片区的梅花镇是市级重点中心镇,又是泗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围绕县城的“两核”之一。随着铁路站场和物流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带动整个北部片区的产业发展,吸引、带动归仁和金锁镇发展。东北片区的曹庙乡、界集镇、太平镇和龙集镇全部紧邻洪泽湖,自然资源良好,规划330省道自北向南串联起这4个乡镇,大大提高了交通条件。其中,界集镇处于节点位置,交通区位更加优越,可规划作为片区重点镇。东南片区中的半城镇是省级重点镇、也是特色发展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规划330省道环湖连接起半城镇、陈圩乡和城头乡,有利于带动环湖乡镇的统筹发展;青城公路、青临公路将东南片区的乡镇与县城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南部片区中的双沟镇是省级重点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能够带动交通相对较弱的四河乡和峰山乡,发展相关产业或上下游产业。西南片区以上塘镇为核心,县道为联系轴,带动魏营镇和天岗湖乡发展。利用西南片区高效农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西南岗生态农业基地。中心片区以县城为中心,以2条高速公路、2条省道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朱湖镇和车门乡、石集乡、瑶沟乡因距县城距离较近,受县城辐射影响较大,作为近郊型乡镇,在县城的带动引导下发展。

(3)关于村庄布局规划。在最近一轮镇村布局规划中,我县将现有村庄缩并为242个,方案已上报审批,但根据6月16日全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会议上得到的反馈意见来看,此方案可行性不强,省住建厅明确要求扩大村庄数量。下一步的村庄布局规划中,住建部门要会同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按照鼓励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和撤并型三种类型,进一步调研论证,最终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

2、注重在规划中体现城市特色和内涵。一要发掘历史文化。泗洪历史源远流长,五万年前即有下草湾人生息繁衍。西周时境内为徐国中心,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徐文化。泗洪又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驻足。如何保护开发这些历史遗存,发扬光大这些文化遗产,有效整合这些古色和红色资源,是我们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努力的方向,也是体现我们泗洪特色的优势所在。二要突出绿色生态。要结合洪泽湖湿地、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等生态优势,通过城南生态文化旅游片区的精心打造,切实做好城市与洪泽湖的有效衔接,做到“引湖入城”、“映湖入城”,实现由滨水县城向滨湖之城的转变。精心编制“两河三堆”等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大力推进濉河风光带南侧、汴河风光带东侧、团结河风光带南岸、城区出口等绿化景观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森林覆盖工程,规划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公园广场、游园小品,为市民创造生态、幽雅、绿色、宁静的人居环境。三要彰显滨水特色。泗洪临湖傍淮,风光秀美,烟波浩淼的洪泽湖静卧城东,绿树掩映的奎濉河依城南下,清新秀美的濉汴河穿城而过,水城交融,相映成辉,这是城市的亮点所在、灵气所在、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做大做足水的文章,结合濉河、汴河、团结河、早陈河、东风大沟等城市水系,加快推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实施;结合城南、城东、城北等三个砖瓦厂形成的现有水系,高品位规划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切实打造亲水、宜居城市。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设计中突出“靓丽、绿色、宜居”等主题,突出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努力实现500米周边有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和文明。

3、加强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各类规划的衔接。对接是否到位是影响规划前瞻性、科学性的关键。在前几天同济城市规划院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会上,已突出反映出由于对接不到位而产生分析数据不准确、最新情况不明晰、工作思路不可行、不同规划有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下步规划编制、论证中,必须全面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供电、国土、环保等各项规划的紧密衔接,并同步启动城市绿地、水系、人防、管网、通信、商业业态等专项规划,切实形成覆盖县域、城乡一体、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4、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制度、严格规划审批制度、严格规划监督制度、严格规划执法制度。对不按规划要求建设的违规违法建筑,要做到既罚又拆,决不能以罚代拆,更不能因罚变规。对因执法不严而造成规划失误的人和事,要从严追究责任。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差异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互为一体的城镇格局。近年来,围绕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每年实施不少于100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分别比“十五”末扩大1倍,实现了“五年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载体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在构筑发展平台上求得更大突破。

1、做精县城,增强带动力。从泗洪城市长远建设来看,活力在老城区、魅力在新城区、实力在工业园区、潜力在城南区。从当前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就是新城区提速发展、老城区提升品位、城南区打造精品、工业园区封闭运营。(1)新城区提速发展。目前,我县行政城区基础路网、市政设施均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表现在教育、卫生、金融等功能缺乏,商业氛围淡薄。今后,在行政新区重点要做好致力完善功能、着力提升人气文章。要加快启动功能性项目建设,近期力争建成2-3家新城区分支银行,全面提升新城区行政服务、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功能。要坚持平稳、健康的原则,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加快推进瑞丰翡翠城、佳和新城等精品楼盘建设,适时推出成熟的城市经营性地块,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富有特色、适宜人居、生态一流的生活组团,提高入住率,提升新城区人气。(2)老城区提升品位。要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功能、提升品位上下功夫。一是要重点改造。根据群众住行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路网、环境等改造力度,提高群众的住行标准。二是要特色打造。科学规划老城区休闲、娱乐、购物等商业业态布局,吸引著名品牌店、精品店、专卖店进驻老城,加快建设富园广场、天和锦江苑等一批专业市场,致力打造酒类、湖鲜、娱乐、美食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业态、一街一特色”。三是要美化塑造。加大老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按照开窗见绿、见缝插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老城生态、交通环境,塑造划行入市、干净有序、处处见绿、路网循环的老城新形象。(3)城南区打造精品。要紧紧围绕城市“南优”发展战略,积极策应南部湿地生态优势和东南“徐都”的文化氛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档居住社区、高层次人才公寓、生态发展区、科技创业园等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和设施,精心打造集城市展览馆、民俗馆、旅游休闲度假、现代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形成城市南部增长极。(4)工业园区封闭运行。规划建设好园区,是泗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实现工业强县的重要抓手。要坚持项目推进不动摇的同时,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城的目标定位,在园区发展物流、餐钦、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使园区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实现居住在城区、工作在园区,实现工作、生活一体化目标。

2、做大市场,增强集散力。泗洪地处苏皖边界,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商贸发展优势。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按照泗州大街、珠江路“双轴并进”的思路,加快繁荣第一街广场,加速建设富园广场,打造一批集商务楼宇、高端酒店和品牌商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依托现有农机、农资、建材等专业市场,积极运用先进流通方式、营销手段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市场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苏皖边界大型综合市场群。加快发展面向专业市场的物流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和专业配送企业,形成大市场与大物流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做优镇村,增强集聚力。牢固确立“镇当市建”的理念,出台配套政策,对双沟、梅花等重点乡镇发展予以重点支持,做到重点镇、重点扶持、重点建设,特色镇、特色打造、特色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发展规模。大力推进镇区综合开发,实施小城镇产业、人口“双倍增”计划,加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使小城镇成为具有较强服务力和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消费中心。要严格遵循“三靠近”原则,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

4、做强交通,增强竞争力。交通是决定一个城市区位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构建“公水铁”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围绕打通外部通道,积极融入宿迁“东向战略”,加快330省道、宿淮铁路及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进度,启动建设宿扬高速泗洪段、245省道西延、121省道改造、S245西延工程,迅速定位推进S245、宿扬高速与宁宿徐公路三个互通道口,全面加快溧河洼大桥以及330省道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大柳巷船闸改造和城东、双沟等3个码头(作业区)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要围绕中心城市内部畅通,以淮河路、山河路、泗州大街、珠江路、长江路、香江路等为横向轴,以武夷山路、黄山路、青阳路、泰山路为纵向主轴,加快淮河路、香江路东延、建设北路北延、衡山路南延等市政道路以及青阳东桥、濉河大桥等大中型桥梁建设进度,规划建设泰山路南延、汴河路至湿地景观大道、青阳路两侧(人民路、青阳小学东侧)跨濉河人行景观桥,全面打通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城区交通网络体系。要围绕完善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双峰公路、陈归公路改造等县道工程,为全面开通镇村公交奠定基础。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定律。必须牢固确立“建管并举、以管为主”的思路,坚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四城同创”,把加强管理贯穿城镇发展的全过程,力争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四城创建实现质的突破。

(一)理顺管理体制。以“工作任务细化,管理执法综合,各方力量衔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纵向落实分级负责,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县、乡、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重视发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主战场的作用,充实一线执法。二是横向整合部门职能,强化综合管理。以综合执法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和梳理各部门的职能,分清楚哪些应该强化,哪些应该下放,哪些应该移交,哪些应该整合。重点要对可能发生扰民、破坏市容环境的许可申请,从源头上控制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条块结合、协同作战。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责任,彻底解决条块职责不清、划分粗放的问题。县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解决好属于行业管理的问题,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配合与保障。

(二)突出重点难点。一是以提升环境为目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环卫保洁、交通秩序三大专项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大力整治沿路、沿街的残破危旧建筑,全面修复损坏的市政公共设施。二是巩固完善城市公交车、城乡公交车、城市出租车升级改造成果,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建设,着力整治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现象。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物业方面问题,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严把小区竣工验收关,加强水、电等公共设施配套,强力推进小区物业市场化管理和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强化社区综合管理职能,严厉惩处开发企业、物业公司违约行为。

(三)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数字化管理先进经验,开展“数字化”工程建设,实施智能城市管理。按照“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城区公安、交警数字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准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111

*****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推行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城市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管理是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的,为此,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推进我县城区供水供气管网建设,实施我县城区管道天然气工二期工程及分期分批实施旧城管网改造工作,预计2015年完成全部旧城区管网改造项目;二是加快旧城区市政设施改造,结合旧城区改造,实施旧城区路灯改造项目。

二、抓好“两污处理项目”,加强城市环保功能。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创国卫工作,加快推进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选处理项目,加大对城市清扫、清运、降尘、浇灌设备采购投入,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做好特色打造,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实施美化亮化二期工程及绿地亮化、花城打造工程建设,提升我县城形象。

四、探索城市管理机制。一是在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管养分离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行城市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完善我县环卫市场化运行,实施好城区公共绿化管护市场化作业工作;二是推进我县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推行城市长效管理格局;三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利用市场因素,合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五、加大对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的整治及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步推行县、乡、村、社区大城管管理机制建设。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第四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是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

会议传达了全省推进“两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这是着眼于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次会议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出了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雅安目前刚迈入工业化中期,要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的目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借这次全省推进“两化”工作的东风,推动我市“两化”发展上台阶,赶上全省“两化”发展进程。

会议指出,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期水平,雅安刚刚结束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雅安的城市化率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与全省、全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雅安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双加速”需要双推动,需要“两化”互动发展。对于雅安而言,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尤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此带动促进城镇化。要全力打造我市的“三个百亿产业园”向千亿或更大产业集群发展,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导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实现就地就业和非农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三产共融的发展格局。

突出城镇特色

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要求,各县区和各部门要增强推进“两化”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要求和目标,高标准、高水平思考市、县区城市功能定位,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加大对外开放,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上大做文章,走绿色、低碳、生态的“四化”产业发展之路,同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要强调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区城镇规划审批把关。在程序上尽量简化,在发展上支持到位,防止千城一面的城镇建设现象。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把“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指标放在首位,从而突出城镇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强调,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各级要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部署,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产城统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化为主导,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的相互促进。推进“两化”互动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和机制创新,大力选拔和培养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实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互动发展,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产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加强安全监管防范工作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总结分析了我市今年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通报了昨(1)日荥经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重大安全事故情况。会议强调,全市各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总结反思荥经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全力加强汛期、学校假期、农村道路客运、交通运输、食品、建筑工地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防范工作,强化现场监管责任,加大安全责任的问责力度,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原则通过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市委、市政府拟表彰的“大调解”先进集体、个人和十佳调解能手名单,市委组织部关于全省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建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等事项的请示,会议还传达了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雅安调研期间的讲话精神。会议还研究审定了其他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培基,副市长毛凯、朱玉贵、黄剑东、廖磊、吕芙蓉,市政府秘书长李景峰汇报列席了会议。记者 王大军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核心提示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与会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李刚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踊跃发言,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实现巴中新跨越谈感想、谈体会、谈措施,共同描绘巴中美好未来

参加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第一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市领导熊光林、李树海、谭红杰、张玉策、经伟宪、蒋兴权、杨白华、曹华及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参加讨论。

定位更准 信心更足

市委常委谭红杰、平昌县县长张根生等在发言中说,这次会议既是4月8日市委工作会议后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全市工作会议,也是市委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延伸和细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前不久,市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到周边市州重点考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情况,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差距明显,但机遇同在。大家认为,在周边市州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中,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没有理由不迎头赶超、加快发展。这次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具体目标、路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因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巴中来说,可以借鉴其他市州先进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准资源优势,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源换产业。这些都是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因而信心更足了。

空话少了 措施实了

空话少了,措施实了。这是第一组讨论的显著特点。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在讨论中说,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品牌整合,如我市的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要形成具有巴中特色的优势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引进资本雄厚、技术过硬、具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整体包装。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尤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巴中城镇化发展扫清制度上的障碍。

巴州区区长张平阳说,思路窄、办法少、力度小、人才缺是当前工作的几条“拦路虎”。在“两化”互动的推进中,尤其在生产力的布局上,各县(区)需要进一步分工细化,做到各有侧重,防止争抢资源、无序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吴显明说,这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环境留人、环境积聚、环境锻造的要求,对政务服务工作来说,当前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程序、再造流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益,做到园区建设到哪里优质的政务服务就到哪里。

决不动摇 绝不折腾

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副市长魏文通及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在发言中说,市委书记李刚的讲话是巴中发展思路的大创新。“两化”互动是改变巴中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和有效路径,是定位的大提升。在全面分析巴中市情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和城市发展定位;是目标的大跨越。提出了未来五年产业发展比“十一五”实现“两个翻番”、城镇化率达到45%、中心城区力争形成建成区达到80平方公里和8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具体目标;是发展举措的大突破。从规划到建设,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都有具体的举措。

过去,一有全市性重大决策部署,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巴中在争论中丧失了许多机遇,削弱了发展力量。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尤其要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和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代表们一致认为,全市上下要扭成一股绳,做到不争论、不质疑、不动摇、不折腾,把别人10年、20年完成的事情,在巴中用五年或更短的时间来完成,真正实现巴中的追赶跨越。

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按照省委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对于“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巴中来讲,应该怎样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8月9日,出席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市领导明亮、周茂琦、陈兴国、李茂群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参加第二组讨论。

审视市情 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

工业化率21.8%,城镇化率29.3%。

这是当下巴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一组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让人深思的数据。巴中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有多少距离需要追赶?

“以城镇建设为例,由于我市经济基础差,财力薄弱,投入严重不足,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城市品位低,城镇功能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袁太政坦言。

虽然我市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转型期、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期。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和谋划未来发展,代表们一致认为,“两化”互动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的战略选择,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的新方法。

巴中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黄金时期,如何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焦点。

“巴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不能只注重扩量,更要提品,解决品位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认为。

副市长陈兴国说:“我们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统筹规划 抓住“两化”互动的牛鼻子

“两化”互动,规划先行。特别是要以“两化”互动的新眼光来重新审视各类规划。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

“过去年年都在做规划,但基本上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说,通江加快发展,推进“两化”是方向。要按照全域理念,强化规划引领,舍得花大钱请专家高起点、高水平做好通江的发展规划,构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的四级规划体系。

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表示,南江“两化”互动的目标已经明确,目前将着力加大城区、园区、景区“三区”建设。采用长藤结瓜、组团发展的模式,通过五路十桥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南江县城由“丝瓜”变“冬瓜”再变成“南瓜”。

“科学规划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前提。”平昌县委书记李映说,前期平昌县聘请了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搞了规划,但是通过到发达地区考察,觉得差距很大。按照产城一体布局园区规划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规划作出调整。

“规划编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实现产城互动、产城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共空间资源合理配置。”袁太政表示,要高起点编制完成市域体系规划。今年内,编制完成巴城中心城区的总体规划,包括兴文新城、老城的拓展和公共设施配套,8月底完成总规纲要。

引进人才 破解“两化”互动发展难题

“巴中规划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本地的留不住,外地的不愿来„„”袁太政的一番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

李映也感同身受,他说,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在人才问题上要有重大突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注重长远发展。要用开放开明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容纳人才、留住人才。

市委副秘书长、常委办主任李模建说:“我市‘两化’互动发展目标已经明确,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解决规划人才、规划知识、规划资源的问题。”他建议,一要引进规划专业人才;二要加强规划知识的普及培训;三要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学习规划专业知识。党校培训可把规划基本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思想在碰撞,观念在升华。

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巴中以更宽广的视野再度审视市情,“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等全新理念破茧而出。与会代表们深信,承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之舟,巴中必将成就“两化”互促共融的生动局面,引领巴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

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市领导彭耀学、陈延荣、李晓春、任小娟及第三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

科学研判巴中市情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很深刻、很全面,对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安排和具体的部署。这是市委立足我市市情,科学研判,准确定位,对于巴中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现实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延荣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实际上是继市委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巴中未来发展的途径。李刚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令人鼓舞和振奋。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观点、思路都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按照省委要求,“两化”互动结合了巴中的实际,为巴中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市水务局局长严敏、市农业局局长叶明生、市林业局局长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李刚书记的讲话对部门而言,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工作作风上触动很大。作为部门负责人要抓好学习和落实。

务必坚持用抓工业 的理念去狠抓农业

“我市要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不能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过于‘平静’。过于‘平静’就会导致境界低下、目光短浅和理念陈旧。要实现‘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就要打破常规,有全新的目标、思路、措施。”严敏在发言中说。

“要学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过去的经验已不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需要,必须加强学习;要坚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可能会引发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但必须要坚持;要适应。要用搞工业的精神搞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彭耀学在发言中说。

陈延荣说,要通过“两化”互动、“三化”联动解决巴中发展的增速问题。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农村产权体制等的改革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企业化;要有奉献精神。用顽强的毅力和务实的作风以及超常的付出和努力,进一步消化市委两次重要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要认真了解‘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定位、内在联系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要深刻认识‘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保障要素。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助推我市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李晓春说。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对巴中农口部门而言,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既要生态,又要发展;既要兴林,又要富民。

巴州区副区长邵瑜、通江县副县长岳映兵等表示,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在今后工作中要研究农业产业如何为工业化提供更丰富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如何围绕城镇来思考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如何围绕农业现代化来发展农业产业等。

转变思维方式方法 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陈延荣说,李刚书记讲话通篇体现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始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体现了对外开放、扩大合作的理念,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全新理念。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巴中发展的短板和目前存在的最大差距,也是巴中未来发展最具有的潜力和空间。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上来,工作重点放在怎么搞、怎么抓落实上来。

李晓春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巴中市情,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思考巴中的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要学习政策和相关文件,把自己的工作主动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巴中求新、求变、求快的重大体现,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五篇: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经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乡镇建制调整,由原来的近100个乡镇调整为现在的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行政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

断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如何紧紧抓住头20年这个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城镇化这个强大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深刻认识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态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更高一级城市型社会的转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总体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2004年,我市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4.7。

(一)改革开放为小城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也被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规划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高。许多地方从只建设不规划、到边建设边规划、到先规划后建设,再到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从单一的城镇建设,到推进山水园林城市(镇)建设,到培育城市(镇)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人们对于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上已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1.加快城镇建设是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重要形式。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据专家测算,以中国现有的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加1.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可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率将达到3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但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空间,而且还可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奠定坚实基础。

2.加快城镇建设是增强农村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的城镇建设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在西部,多数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城镇档次较低,城镇功能不尽完善,缺乏吸引力,村民聚居点建设落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基本保持着若干年来的传统和习惯,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加之社会上重工、重商、轻农的意识普遍存在。长此以往,农村没有吸引力、将来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壮大城镇经济实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才能留得住人才、引得进人才,激发基层人民群众建设家乡、奉献社会的热情,从而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小城镇必须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基层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自然负有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当前,在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档次不高。许多城镇缺乏独特风貌,市政基础设施缺乏,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城镇管理落后,脏、乱、差的顽症难以克服。二是城镇功能不尽完善。一些小城镇至今没有必要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必要的园艺设施等公益设施。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城镇资源闲置,历史包袱重。近年来,各地乡镇通过较大规模的撤并,被撤乡镇所在的行政资源大多闲置,街道社区的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历史债务包袱沉重,许多乡镇发展面临新的困难。为此,面对乡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协调发展,既是我们工作的题中之义,又是当前小城建设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和对策措施

(一)合理布局、重点扶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镇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80年代全国交通状况均较差的情况下,国家关于设置乡镇建制的门槛较低,规定总人口2万、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乡就可以建镇。近年通过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撤并,乡镇规模普遍增大,有利于城镇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

机,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城市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为基础的三级结构城镇体系格局,在总体上要以城市建设、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兼顾一般镇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和重点扶持。在具体方法上,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要全面推进、重点开花,形成先进带动,学、比、赶、超的良好局面。

(二)规建管并重,提高城镇档次

镇建设发展的起点低、水平不高是近些年城建工作的一大通病。着眼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务必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着力提高城镇档次,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增强城镇吸引力。

1.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认真调研城镇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区位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城镇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建设规划,认真完善城镇建设用地、道路、环保、绿化以及社会公益设施等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山水园林城镇建设。严格规划管理,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查处必严,坚决维护规划的统一、连续和严肃性。

2.高水平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城建法律法规,完善城建审批手续,严格建筑监管,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二是要高质量建设,要严格建设资格审查,积极引进技术过硬、信誉较高的建筑企业从事开发建设活动,依法公平、公开、公正发包城镇建设工程,保证工程质量。三是要量力而行、分期搞建设,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在城镇的开发建设的同时,开发或保护好城镇人文资源,丰富城镇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强化环境保护。五是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的关系,依法征地、依法拆迁、依法安置。六是加强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教育、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商业网点、医疗网点,加强城镇灯饰、园林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七是加强城镇公路交通建设,改善城镇交通条件,加快城镇物流。

3.高规格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下大决心加强城镇的市政管理。以城市的规格来加强城镇的市政管理,着力建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形象,坚决克服城镇“脏乱差”的顽症。一方面要加强市政管理工作宣传,增强群众法制意识、环卫意识,自觉转变观念,改正不良的环境卫生习惯,服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市政管理工作执法,在配齐、配强市政监察队伍,建立、健全市政监察制度,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狠抓市政工作执法。对城市“牛皮癣”等顽症必须坚持严厉依法打击。

(三)经营城镇,努力拓宽城镇投融资渠道

一是要努力挖掘城镇资源潜力。乡镇建制撤销的社区、街道要纳入城建重点,将其作为城镇辐射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撑点,大力支持其建设发展,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严格进行管理,努力培植商业经济或农业工业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结合城镇发展定位,加强城镇招商引资、融资力度,在加强资金运筹、相应完善偿债机制的基础上,认真构建城镇投融资平台,积极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金投入城镇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建项目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三是坚持集约利用、市场运作土地资源,力争实现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更好地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推行国有固定资产变现。经建制调整闲置的办公楼、场、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让、租赁,尽量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四)培育城镇产业支撑,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当前,面对许多小城镇在发展初期各类问题和矛盾突出的现实,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好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因为没有发展,什么问题都无法解决。但在具体的发展策略上,首先要针对各类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有的地方基础条件,人文、自然、地理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发展的空间大、难度小;有的地方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缺乏、信息闭塞,发展相对则较为困难。各镇要善于分析各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适宜发展旅游则大力发展旅游,多元化发展。在产业发展中,要紧跟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深挖产业潜力为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切实将城镇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各城镇之间要坚决杜绝“一窝蜂”,每个城镇都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打造最能城镇的特色经济支撑,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五)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法治服务型政府

要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把打造法治服务型政府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坚持政府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统一,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以服务为主并不是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精兵简政、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改计划经济时代的全面审批方式为重点审批管理。行政管理要找准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强化审批责任追究、事故责任追究,努力提高行政的质量和效率。各镇街政府应从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以及方便民众的层面出发,建设职能科学、运转协调、服务周到、高效公正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分流富余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改“三要”(要钱、要命、要粮)干部为“三务”干部,要务实、务廉、务公;改计划管理为工作引导、信息服务,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提供市场信息分析等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二是“人治”向法治转变。加大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力度,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制的权威和统一。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建设、环保、交通、卫生、消防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将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发展中,要坚持法制高于一切,不合法律、不合规定的态不要表,违法事、违规事坚决不做,以法制管人、以法制管事、以法制树国家机关权威。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须经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方可施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宽松环境。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以城镇发展为带动的城乡统一协调的和谐新农村。

下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XX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XX市要实现“十一五”工业化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按照“阿—温联盟、合作发展”构想,围绕“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XX市在加快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把握主......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通过研究“十二五”计划期间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河北省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指出其在发展新型城......

    收集的各省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意见

    关于印发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粤府办〔2007〕9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模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被赋予了时代的重任,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可选道路,全国各地当前都在积极探索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但是新型城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发展

    板块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发展 知识点整合1.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提到民营经济布局是遍地开花,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快”、“平”、“乱”、“低”。 2.当前阶段建设生......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第1部分: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第 1 题: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 )。 A. 部落国家B. 城邦国家C. 奴隶国家D. 民族国家     正确答案:B......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作者:龚关 来源:人民论坛 添加日期:14年04月10日【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克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