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城镇化的感悟
中国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就是农乡格局进一步提高综合配套设施,个体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现代进程。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要想早日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变传统农民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目前我国农民的总体素质较低,农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5.8%。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使广大农民很难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素质以及较强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因此,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引导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入镇,激发他们采取行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文明素质和科学技能。只有当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镇,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不断汲取在农村得不到的营养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
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只有城镇化才能提高转移进城人口的收入水平,也提高留在农村的人口收入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城乡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教育层次。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能开阔视野、学习技术技能、体会城镇文明、增强市场观念、掌握文化知识。一对夫妇,从乡村迁移到城镇,其生育的孩子,在后天得到的环境影响,素质明显比生育和教育在乡村的要高;而远距离的男女或者大范围人口中的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的智力和体力素质,明显优于短距离和小范围人群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办法就是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今日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想进来,因为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资源,城市远比农村丰沛;想出去,则是因为污染、噪音、拥堵、压力,城里来得比农村更大。
我们究竟该到哪里寻找宜居之所?是更加现代化的城市,还是相对宁静平和的乡村?就现状而言,也许二者都不是理想的答案。这也正是中国城镇化围城困境”产生的缘由。事实上,我们更多地提倡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正包含了对现有城乡发展模式的反思。中国的城镇化,既不应是乡村的边缘化,也不应是在缺少科学战略规划的情况下,众人蜂拥进城,去争取人满为患的平等”。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让城乡居民各得其
所、共享幸福,是这一期时事观察”的逻辑起点。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多、农业效益低、农村底子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期面对的基本问题。稳妥推进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因农村人口基数大,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60%,也仍有五六亿农村人口。因此,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两位一体的战略,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和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大量农村人口进城难安居乐业
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战略,基本是一条土地资源依赖型的道路。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为农村人口非农转移创造了条件,但也因城市房价飞涨、生存门槛日益提高,让进城农民望楼兴叹”,难以安居乐业。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转为市民,致使土地城市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国际上通常用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即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来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其公认的合理值为1.12,数值越大越不合理。1999―2007年我国的该数值接近1.8。
1995―2008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1.38亿人,同期城镇人口增长2.59亿人,农村人口转移进城的比重为53.1%。全国6.22亿城镇人口中农业户籍的农民工约占26.8%。可见,农村人口快速转移进城造成了虚高的城镇化率,也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质量不够高。在大量两栖人口长期存在和农村主体老弱化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村地区以大量宅基地废弃、土地闲置为主要特征的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敲响了在战略上单纯追求城市化和一味把农民推向城市的警钟。
城镇化比城市化更符合农村实际
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城镇化重点放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把具备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强调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强调城镇化,是因为农民融入城镇就业与定居门槛要比大城市低得多,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
农村孕育了城镇,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城镇化加速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中心城镇对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促进村镇联动发展,也符合农民需求愿望。在山东、河南问卷调查,80%以上的农民工愿意进大城市打工,但选择回家盖房或城镇买房。
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最大的内需在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成为实现村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实践证明,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越显著。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凸显农村地域多功能性,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科学发展。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是关键
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自身的建设问题,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着眼城乡协调发展大局,以小城镇和中心社区建设为龙头,以产业培育和生产发展为支撑,以农村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力提高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组织、产业与空间三整合”,促进人口向社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发挥中心镇和中心社区配套服务与市场辐射作用,促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
加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亟须政府、企业与农民的良性互动。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新生
代农民工逐步进城就业和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是因产业转型或年老返乡的农民工再就业,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关键是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与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多主体就业联盟,完善促进就业与创业的市场机制,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就业服务社会化和城乡社保一体化。
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土地问题是众多深层矛盾和问题之源。破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和缓解耕地红线保障压力,重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妥善解决进城农民资源双重占用及其土地权益保障问题。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平台,把着力点放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来,实行城乡同地同价同权,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向国家新农村建设、保障耕地红线和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的中长期战略,因地制宜、分区推进以空心村”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让留村农民也能够以地为生、安居乐业。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也要看到里边存在的问题。无论怎样,让人们过的更幸福了。按照上面提出的建议解决问题。
第二篇: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何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当前,新型城镇化可以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型城镇化概念被探索和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与原有的城镇化战略有所区别,我的理解是绿色、发展、可持续,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积极稳妥推进。在推进城镇化的方面,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一个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有一个是农村的土地流转。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真正的开放,土地流转是说农民的土地不应该作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牺牲的对象。
我们探讨城镇化,除了它自身的逻辑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的政策。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体现在一系列政府促进城镇化的政策中,有五个方面:产业的、人口的、土地的、基建的,还有公共服务的,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
总之,城镇化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增长主要命运的一个因素,它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且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它对整个社会结构对整个政治结构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第三篇:对新型城镇化引领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与思考
持续探索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调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是省委、省政府基于省情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的科学决策。现结合项城实践,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
城镇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镇化 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镇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在对传统城镇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其实现途径是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1)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就是要克服传统‚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思想和行为,以破解‚三农‛问题这一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最大症结为主要任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形成‚城市辐射农村、农村聚拢城镇‛的互动局面,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真正让城镇这个龙头活起来,让农业这个弱势产业强起来,让农村这个落后地区好起来,让农民这个困难群体富起来,实现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展工书记指出:如果在观念上仍然把新型城镇化定位在大城市、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发展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考虑农村,从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方面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
(2)产城互动发展。要防止为城建城、为城造城,防止忽视产业配套和产业支撑,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把二、三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现代城镇建得更好更美,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节约集约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带来的虚胖症,突出内涵式紧凑型城镇发展理念,强调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方式,强化城区的经济、生态、人居等功能复合,让每一个城镇达到资源集约利用化、城镇功能良性化、公共服务配套化。
(4)合理布局发展。就是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要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
(5)以人为本发展。就是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引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从我省实际看,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一状况对城镇化模式转变形成倒逼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一)从逻辑关系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新型城镇化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而在桥梁上流动的则是人、地和资金。它既为工业发展提供人财物服务等要素,带动破解土地约束等难题,又能促进耕地集约,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更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破解人多地少矛盾,解决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地、城镇化水平低等诸多矛盾和问题,突破口就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粮食要保证,企业要上马,土地供给已成为刚性制约,城镇化引领可以腾挪空间,突破发展瓶颈;要素要流动,配臵要活跃,农与非农割裂仍然存在,城镇化引领可以打开资源通道,激发动力活力;城市先进,农村落后,城镇化引领可以消除城乡壁垒,破除二元结构;农业为基础,工业是主导,一产二产做大做强,城镇化引领可以协调‚三化‛发展,带动全局跨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城镇化引领可以立足国内市场,实现内需拉动。由此看来,新型城镇化引领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只有新型城镇化优先发展了,新型工业化才有了发展空间,新型农业现代化才有了先进生产要素的辐射源,这是事关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
(二)从宏观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向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转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顺应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这个趋势,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从发展规律看,城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这只水桶上急需加强的“短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超过30%;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在60%以上。我市去年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205美元,城镇化率只有41%。加快新型城镇化就是补上这个发展短板,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三化‛协调。
(四)从自身发展看,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项城市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较早的县级市,受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的制约,长期处于欠发达的自然农业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项城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以农兴工,以工兴城,取得了可喜成绩。项城顺利撤县设市,进入‚中原十八罗汉‛行列,成为全省六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但是这一时期,项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排放、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发展道路,为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味精、皮革、医药等高污染产业发展逐步陷入低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遭遇重大挫折,长期积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凸现:财政收支陷入困顿,信用评估被列为高风险区,环境污染被勒令流域限批,信访稳定平安建设问题多发 ……一个个制约发展、困扰兴市的问题接踵而至,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恶化,项城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危机面前,全市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破解‚四道难题‛的唯一选择。‚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基求突破、农业固本求增效、城镇建管求升级、文化创新求繁荣、民生改善求和谐、社会稳定求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双带动‛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从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到特色板块经济蓬勃发展,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到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从粮食连年丰收,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到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城镇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四、项城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几点设想近年来,项城市本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控制有力、管理规范‛的原则,以推进城镇化为中心,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为骨架、以各具特色的小集镇为网络的城镇体系。目前,我市城镇人口达到52.8万人,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43.7%,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我市先后被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全国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市、2011中国最佳投资城市、2011中国十大发展潜力城市等荣誉称号。‚十二五‛时期,项城将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实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双带动战略,努力增强‚三化‛发展的协调性。
(一)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上求突破。
一是统筹总体规划。积极将项城纳入省和周口市城镇体系通盘考虑,为项城发展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二是完善城镇总体规划。2008年以来,相继编制完成了项城市近远期建设规划、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行政新区建设详细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项城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15个乡镇的镇区规划和103个中心村的村庄规划。根据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对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调整。确立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秣陵镇双心驱动、沿106国道、217省道、331省道和238省道发展轴的四轴联网、老城区、行政新区、城南新区、产业集聚区和南顿文化旅游区五区共荣‛的发展战略,把中心城区发展定位为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等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22.6平方公里。按照‚中优、北控、南拓,东西并进‛的原则,近期重点目标为优化老城区,向北拓展行政办公区,向东南拓展产业集聚区;远期则主要向南发展新城区,向西结合南顿镇一体化发展,控制向北、东南发展。与此同时,还先后完成了行政新区、城南新区、产业集聚区、商贸物流区等详细规划编制,为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下一步,要加大城区和乡镇重点地段、重点区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根据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对各乡镇集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成乡镇详细规划和中心村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三是严格规划实施。建立规划督察制度和城乡规划监督考核机制,健全规划公示和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加强规划设计方案论证,严格施工图审查技术把关,推进规划科学民主决策。对城区重要部位、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风格、建筑色彩、外观形体、亮化美化等严格把关,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
(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以构筑城市发展骨架为重点,建设以南环路、湖滨南路为主的城市路网项目;打通车站路、莲花大道,改造富民路、团结路、工业路等急需整修的城区道路,形成闭合完善的城市路网结构。改造中心城区内用地功能混杂、人居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老城区,加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村庄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改造,打造城市新亮点。在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工作中,统筹规划建设城市游园、商业服务网点、公厕等公用设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能力。实施城区清洁排污工程,统筹安排城市污水管网、垃圾集并房、垃圾池建设,大幅度提高污水、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结合起来,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重点搞好城镇绿化和美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灵活运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等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等行业和领域。积极探索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机制,对搬迁居民数量较多或有重大影响的老城区成片改造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组建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向国内外招商引资、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或采取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解决项目拆迁安臵和建设资金。
(三)在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上求突破。按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中心城区着力抓好产业聚区建设。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皮革皮具四大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入驻。二是规划建设乡镇(办事处)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区集聚。如:秣陵镇着力打造‚项城市副中心‛城市;南顿镇着力建成以机械制造、农机配件加工为主的工业镇;孙店镇、贾岭镇着力建成以服装、粮食加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产业镇。三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节地、节水、节材、节能,走集中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如对入驻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园区的项目,在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供给和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措施,避免出现资源闲臵浪费,避免造成新的污染问题。
(四)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求突破。
新型农村社区,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集中享受与城镇相同的生活环境,交出旧宅复耕用于发展农业,是目前统筹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将借鉴各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城镇开发建设带动‛、‚产城联动‛、‚中心村建设‛等成功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法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覆盖面,规划建设村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第四篇: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按照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1996—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的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预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速度将保持在0.8-1.0个百分点左右,到2030年之前,我国仍将有2亿多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但是,在既往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要由于受一些体制机制性因素的影响,累积了多方面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寻求城镇化新的发展路径。
既往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速度、低质量
如前所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在过去的15年间达到年均1.39个百分点,这个速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必须指出,这个速度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个“名义速度”。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在城镇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也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这部分人的主体是农民工,目前的规模大约为2.2亿人。在现行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限制下,他们基本上享受不到参政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诸多市民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城市中的原有户籍人口没有把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一员,农民工的大多数自己也没有对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归属感。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已经在城市内部转化成新的二元结构。2011年,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是34.71%,与当年的城镇化率51.27%相比有16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因此可以认为,按照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城镇化率,其内涵是不够充实的,质量是不够高的。
2.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既往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之不可持续,首先表现在城镇建设的过度扩张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少城市热衷于拉大建设框架,搞低密度开发。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但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6.1%。用另一组数据来看,从1995年到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速度达到年均7%,而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略高于3%。也就是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要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高出一倍以上。
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29110亿元,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1.7%。此外,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中还有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这些税收与土地出让金共同构成了“土地财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还表明,设立融资平台以土地为抵押进行融资已经成为各地城市政府的普遍做法,如果加上债务性收入,“土地财政”占地
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比重甚至超过60%。由于可出让土地的日益减少,加上土地出让金所内含的“吃子孙饭”机制(政府一次性收取土地使用权期限内的全部使用费并全部归当期政府支配),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发展方式之不可持续是显而易见的。
3.人为“造城”、有城无业
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个道理,脱离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盲目大规模圈地造城。其结果,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看上去蔚为壮观,但是却人迹稀少、了无生气,被人们称为“鬼城”。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意味着投资行为的重大失败,为金融风险的累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均超过了发达国家主要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的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因交通拥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元。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积重难返。由于大城市房价与租金的不断上涨,住房困难群体的规模难以缩小,特别是不断扩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居住环境比较恶劣。
5.大拆大建、千城一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城市,如巴黎、伦敦、慕尼黑、纽约等,都曾走过一段大规模整容式的“城市更新”之路。其主要手法是,在城市中心大量拆除被战争毁坏或者并未毁坏的老建筑,代之以一幢幢摩天大楼。但是不久人们就发现,改造后的城市空间变得缺乏历史感和人性的环境,城市变得索然无味。有学者批评指出,大规模改建摧毁了有特色、有活力的建筑物以及城市文化、资源和财产,也有人将当时的“城市更新”喻为战后对城市的“第二次破坏”。在这种批评和反思的影响之下,大规模改建式的城市更新很快销声匿迹。
但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经走过的弯路不仅没有得到避免,反而以更加放大的形式重现。在城镇拆迁达到高峰的2003年,共拆迁房屋1.61亿平方米,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的41.3%。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之中,大量历史性建筑受到损毁,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多位文物和建筑史专家联名呼吁保存的历史性建筑。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拆大建之后,少了最能代表自己城市特色的历史街区,多了“千城一面”、各地风格雷同的新街区。其结果,“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城市的历史文化血脉被割断,城市的个性和韵味也极大丧失。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针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关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讨已成热点。李克强总理指出:“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新型的城镇化?以下是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初步的思考。
1.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使目前候鸟式栖居在城市中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成为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多项制度与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结果,体现的是这一群体在市民权利、劳动者权利、土地产权权利这三方面的权利缺失。因此,应当以权利平等为目标,以梯度赋权为手段,逐步破除上述三方面的权利障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体系,使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定居成为他们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使“农民工”这一称谓逐渐成为历史。
2.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的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挖掘内需潜力。要合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部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同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农业从业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素质,推动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这是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创业和就业的重要新增长点。根据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一项研究,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3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350万。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5.62万亿元。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超过35%。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是通过电子商务改变面貌的一个典型。这里的农民从在网上销售简易拼装家具开始起步,目前全镇网店的销售额已超过3亿元,并且带动了上下游多个新产业链的诞生和成长。各级政府应敏锐地关注这一产业和就业的新增长点,研究制定必要的鼓励、扶持和规范措施,使其成为为城镇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的新型利器。
3.着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现行的土地制度,由于存在着城乡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市场由城市政府垄断经营等特征,为城市政府圈地买地、实行“土地财政”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应以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为重要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作为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开展城乡土地确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流转、征地制度、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为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在现行的干部选拔机制之下,政绩考核体系对于领导干部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过去那种过于偏重经济指标的考核体系,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重要体制机制性因素。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了调整,大方向是弱化经济增长指标,增加对影响科学发展目标实现的突出领域的指标。
我们认为,对于政绩考核体系,在一定时期内继续进行这一方向的完善还是有必要的,这对于淡化GDP导向、引导城市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这种完善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没有被列入考核体系的领域会逐渐变成短板,其结果是不断将新的领域加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而当考核体系变得面面俱到的时候考核体系也就丧失了可操作性和作为激励工具的有效性。
从另外一个方向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完善的尝试也在一些地方出现,具体而言就是将居民的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如济南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意见》,新的考评体系突出实践标准,注重群众评价,强化民意指标。作为济南市全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满意度”调查每年进行两次,分别在年中和年底进行,并按一定比例计入考评总分。又如广东省于2011年10月公布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着重反映政府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实绩,主观指标侧重反映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公布,并且相关指标考核将纳入广东政绩考核体系。
我们认为,将居民的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较之不断增加考核指标所涵盖的领域更加重要。有了来自居民的主观满意度指标进入考核体系,有助于城市政府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配置行政资源,注重解决居民所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减少表面文章、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第五篇:对生命的感悟
对生命的感悟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让我们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认为那些灾害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应用湿物捂住口鼻;若身上着火了应在地上打滚,将火扑灭。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所以许多小伙伴都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私自结伴去河边游泳。在这时,溺水的情况就常常发生。由于溺水者缺乏自救知识,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当溺水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的下水营救,应该呼喊大人相救。
随着节目的深入,也更加让我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靠右边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宁让三分,不争一秒”。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教育对我们非常重要。通过这次节目,使我们树立了安全意识,了解了很多的安全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应变能力。这次节目也更加让我明白了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初二:宁可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