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统筹城乡关系中走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已成为支撑中国下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就业、资源环境与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少走弯路,是当前应当着力研究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研究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时伴随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和文明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进程和阶段,城市化从开始就决定了必须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城市化在我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化进程以年平均近1%的速度快速推进。据相关研究,2015年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未来2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但回顾历史,我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城市化道路,一方面农村土地转为城市土地,级差地租收益基本上留在城市;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享受市民的社会保障,社会负担基本上留在农村。这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中国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重要推动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比较强,能够有序地推进城市化,不会跌入经济发展受社会问题钳制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出现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现象。
统筹城乡关系首先要解决农村土地城市化和农民城市化协调一致问题。如果两者过快、过慢或者快慢节奏不一致,整个社会将处在失衡状态,因为对中国广大农民而言,农村土地始终承担着生产资料要素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从历史角度观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实质就是一部土地关系发展史,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演进路径“均权—兼并—集中—再均权”,其中伴随的是朝代更替和社会动荡。因此,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是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土地流转,防止土地兼并。从现实角度分析,根据我国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人口规模推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约490万亩,每年近2000万农民进入城镇。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重复建设、超前建设、大量征占农村土地及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不公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而“农民城市化”速度相对滞后,城镇有效集聚人口和产业功能被弱化,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或者处理出现偏差,将严重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民城市化进程,应注重赋予全社会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国民意识转变的内涵。农民城市化不能仅以户籍城市化为标志,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进入城镇非农领域就业、在城镇地区居住的问题,重塑市民身份,加大城市公共产品供给,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质化。现在一些地方推进城市化的做法是户口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等,虽然农民生活方式变化了,但生产方式没有变化,以户籍制度、城乡差别劳动就业和福利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使得已“离乡”、“离土”、“进城”的农民剩余劳动力,无法真正享受到与“市民”身份匹配的收入消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这种差距还在表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客观尊重农民城市化实现模式和途径的多样性。从近30年实践来看,我国农民城市化的模式及实现途径始终呈现多样化,如自愿性移民和强制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大都是强制性移民,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移民运动则多是自愿性移民,是由农民出于追求某种
社会经济利益目的而自愿做出迁移的选择。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果农民是自愿移民,无论城市的千般艰苦,仍然能够不屈不挠地生活,努力争取与市民同样的成员身份、公民权利平等。如果城市化是由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将农民整体强制搬迁进城,虽然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了城市化功能,但对农民而言,与“城市文明”的碰撞和磨合,从心理到文化有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虽然发挥着特殊作用,但需要统筹考虑农民城市化进程的民主和民意问题。
二、我国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设定
当前,许多城市提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性城市”等口号,如果发展目标是一味追求GDP的增长,盲目招商引资,带来了环境和治安的代价,并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这座城市的发展并不和谐。我们崇尚的城市价值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注重发展质量和生活环境。城市发展理念和目标至少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活力”。城市不仅是一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更是一个承载着多重复杂功能的综合体。伴随着发展进程,城市对产业、形态和功能要求在发生变化,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保持活力。美国在二战之后城市高速发展,到50年代末中心城市基本走向衰落,从60年代开始,美国推行“伟大社会”计划,开展“城市更新”运动和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城市颓败、贫民窟和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城市应当永远追求活力,始终保持不断更新的过程,建立城市更新系统,不仅包括产业持续更新,也包括城市从功能到形态等方面的不断更新。
二是“安全”。城市安全不仅仅只是社会治安,还应该具备风险控制能力,能够为市民提供应对地震、洪水、瘟疫、恐怖系统等各种各样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安全环境。城市要针对可能发生危机事件的领域,建立一套完整应对灾害的防御体系和工作机制,政府要将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抗震抢险、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等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保障城市安全发展。
三是“便捷”。城市最大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包括交通、通讯、教育、医疗、文化和人际交往等。需要科学统筹规划,从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发展方向、城市圈功能定位等综合因素考虑,建立便捷快速和紧凑节约的交通体系等,类似“摊大饼”、平摊城市规模的发展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发展目标。
四是“个性”。个性是城市历史的积淀,魅力是城市生命的品格。在国际化、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建设易走入趋同化的误区,需要重塑发展形态。一座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才是有吸引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城市。要注重保持每座城市形成的不同历史脉络、文化基因和传统个性,体现城市的产业特征、资源环境特性和生活特质等内容,还要培育独特的核心价值和城市精神。
五是“低碳”。城市发展要以绿色环保为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聚居环境,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与城市自然资源处于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
任何城市都必须具备城市价值和发展理念,否则城市发展是不完全、不健全的。近年来,美国城市学者开始反思和批判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道路,提出“精明增长”新理念,即城市
发展要使每个人受益;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公平均衡发展;使新旧城区都能得到良好投资机会,最终目标是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精明增长”提出了十项原则,目前已在中国部分城市建设中得以引进和实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减少小汽车依赖性的规划措施。“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城市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实现了向可持续发展转化。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自始至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这种发展战略代表着人类的美好憧憬,是以欧洲城市规划体系为蓝图,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完成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需要上百年才可能达到的城镇化水平。虽然政府已看到城市快速膨胀所带来的弊端,制定了宏观控制政策,努力让土地、资源和经济达到平衡关系,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发展趋势还是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镇发展比较滞后。从国际视野出发,二战以后,所有工业化后发国家都是秉承大城市发展战略,比如韩国首尔、日本东京、菲律宾马尼拉、包括南美一些国家的首都。其深层次原因是,新兴国家后发追赶的意识很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都是秉承“效率优先”原则,不惜一切代价要赶上发达国家,因此不得不选择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加速它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模式一旦确定,路径依赖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是发展规律。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到了新的拐点。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我们已经创造出有中国特色和各地特点的城市化道路或路径,城市规模呈多样化的现实特点,城市群、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长株潭等城市带和城市群正在兴起。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城市群的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已到了有利时机。
下一步,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发展战略,形成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联系,建构城市组团式布局。在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盲目扩张基础上,集约利用国土空间,以一个或数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城市共同组成城市带、城市群。城市群内既要强化中心大城市的集聚带动功能,完善交通体系,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日常通勤圈,又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整合周边人口、资源和产业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既要有国家发展战略的引导,还要有金融、税收和土地等政策和产业配套予以倾斜和保障。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坚持大统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坚持大统筹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与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实质性调整转换密切相关。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不少地区实现了由扶贫攻坚转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市情、县情特点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群众由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向环境、文化、精神等更高层次需求转变;二是经济发展由追求高速度向质量型、环保型转变;三是公共服务由偏重城镇居民向普惠城乡居民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拉平城乡政策差距,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的大事之首。
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几点认识
(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前提是解决好人口与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不协调:一是城乡之间物质要素流动与人的流动不协调;二是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不协调。因此,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进城,使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与农村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 1 向城镇流动相一致,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为关键。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1、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进城。一是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关键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保障农民工权益;二是要统筹解决农民工家属进城问题,包括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在城镇生存发展下去。
2、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在市场配置领域,通过政策干预和财政补偿,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努力实现“人口进城”与“要素下乡”双向推进。一是要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二是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是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服务“三农”。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关键是拉平城乡政策差距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破除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是根本前提。拉平城乡政策差距,应着重抓好“四个完善”、“四个统一”、“四个推进”、“四个加快”。
“四个完善”:
——完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户籍跟着人口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一切权益。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方面享受同样的政策。
——完善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水平。进城落户并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可与城镇低保户享受同等的其他相关政策待遇。
——完善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把县(区)划分为城区和乡镇(社区)两类区域实施住房保障。
“四个统一”:
——统一城乡退役安置及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应征入伍的城乡居民所在家庭享受统一标准的民政优待政策;服役退伍后,有安置卡并联系到单位的,予以协调安置;有安置卡没有联系到单位和没有安置卡的,统一标准给予货币安置。
——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居民因人身损害赔偿,未明确规定适用统一标准的,应积极促成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实际赔偿标准实现城乡统一。
——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把各类企业新增岗位的30%用于解决已进城落户的经过培训的农村居民,对大量吸纳农民进厂务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或优惠政策扶持。
——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对迁入城镇或新型社区落户的农村居民,可继续享受《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农村居民的相关优惠政策。
“四个推进”:
——推进城乡教育同质化。实行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加大学前教育,集中利用3-5年时间,为每个乡镇配套建设一个公办幼儿园,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同质化的教育。
——推进城乡环境建设同步化。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将县城卫生清扫和保洁机制逐步向乡村延伸,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打造更加完善的交通服务网络,将公交路线由中心城镇向新型社区延伸,使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公路沿线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按照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聚集发展、农民集中居住、4 服务管理城镇化的“三集一化”的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将城镇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向农村延伸。
“四个加快”: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领办或合办的合作经济组织享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领办或合办的农业企业享受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成立县、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
——加快农村产权认证。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四项产权进行确权颁证。为农户行使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租赁权、担保权、贷款权提供法律依据,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加快农村金融信贷改革。创新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广农村房屋抵押借款,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以及椒果园等多种抵押借款方式。发展农村金融信贷担保组织,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加快农民进城落户。按照农民“进县城、进镇、进新型社区”的思路,整合资源,梯次推进,把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使农民在新型社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居住。
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落实大统筹发展的当务之急 市委提出的抓好十件大事和转型突破年完全符合市县城乡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实际,我们要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抓手,坚持大统筹转型突破,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五种认识,把握六个原则。
五种认识:
1、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向,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2、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决策理念。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农民与市民放在同一个层面来决策。
3、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经济体制、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深刻变革。
4、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长期坚持不懈,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5、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端发力。必须从更高的决策层面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统筹城乡加速推进。
六个原则:
必须坚持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保障;必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必须坚持以农民受惠为前提;必须坚持以政策引导为基础;必须坚持以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主线;必须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第三篇:在先行先试中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在先行先试中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转载日期:2012-7-18 22:47:00 来源:学习时报
2007年初夏,历史再次选择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巴渝大地,重庆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央在全国经济改革布局中落下的一颗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棋子。对于3200万重庆人民来说,这是历史的机遇与挑战,更是光荣的责任与使命。从此,8.2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成为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最大一块试验田。这是一幅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又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求索路!如果说在此前的中央决策中,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扮演更多的是区域经济发动机的角色的话,那这一次,重庆已重装出击,承担起了为全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探路并提供示范经验的重任。那么,经过两年的探路,作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标杆”,重庆的先试先行能否取得了新的进展?重庆探索出来的经验和模式又是否能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指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呢? 在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两周年之际,我们调研小组一行来到了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巴渝大地。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重庆城乡统筹改革两年来的奋斗历程。这是一个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的两年,也是一个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创业的两年,更是一个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拼搏的两年。在这宝贵的两年间,重庆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按照国家对试验区提出的“全面改革、重点突破、形成机制、促进发展、试点示范”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在统筹城乡发展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改革试验的良好开局,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事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过了30年的探索之路,中国改革现已面临历史性的“拐点”:从“浅水区”向“深水区”突进,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而在所有需要依靠“综合配套改革”的力量来完成的历史性课题中,牵涉人群最广泛,触及利益层次最深、改革难度最大、风险也最高的,就是城乡统筹发展。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在此前的2005年和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已先后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何这一次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家选择在重庆率先破题呢? 重庆,中国最年轻,也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和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比较发达,农村特别落后。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再加上大库区,处内陆腹地,重庆又具有中等省的构架和欠发达省的特征。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具有示范效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作为发展的宏伟目标,紧紧抓住城乡统筹这条主线,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经过了两年的攻坚克难,重庆在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和促进土地流转创新突破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实施科学发展战略 引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外地人到重庆,常常赞叹,重庆繁华似香港!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繁华都市的背后,重庆还背负着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农村。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极其突出。在重庆市3200万人口中农村户籍居民占72%,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了3.5∶1。城乡发展的差距不言而喻。面对这样的“两极分化”,重庆如何面对?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状况又怎样去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呢?因此,如何科学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便成为重庆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两年来,为有效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重庆市实施了“一圈两翼”的科学发展战略,开创性地建立区域对口帮扶、互动发展机制,有力推动“一圈两翼”的联动发展,并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通过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逐步有效缩小了重庆城乡经济的差距。对口帮扶,推动“一圈两翼”的联动发展。“一圈两翼”是重庆二元结构在区域上的表现形态。“一圈”,即一小时经济圈,是指全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两翼”,即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是指全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一圈”对口帮扶“两翼”,有利于加快构筑“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庆市把推进“一圈两翼”协调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平台,建立了“一圈两翼”区县的结对帮扶关系,从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等八个方面建立帮扶机制,通过采取财政直接支持、干部挂职、教师互派、医务培训、科研咨询、援建标准厂房等措施,努力实现“一圈”辐射带动“两翼”加快发展。一是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重庆市建立的对口帮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实效为标准,在互助中寻找合作项目,在合作中谋求发展机遇。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一圈”的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综合优势和“两翼”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惠政策等独特优势,促进“一圈”产业升级,缓解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重庆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由“一圈”有对口帮扶任务的区县牵头,重点企业、大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共同组建对口帮扶集团,完善“一圈”企业到“两翼”投资兴业的利益机制。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全面推进。重庆市通过结合区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典型,通过示范带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推进,促进结对区县的全面发展。规划先行,构建城乡全覆盖的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重庆市规划局以新版《城乡规划法》出台为契机,以实施城乡一体化为平台,在规划法规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也为全国统筹城乡规划改革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首先,重庆市以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着力完善区县、乡镇、村三级规划体系,修订村级规划导则,启动105个市级重点镇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制定《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明确了主城城镇化区域范围内镇村规划设计,弥补了主城范围内镇规划、村规划的指导空白。其次,重庆市在九龙坡、江北等6个区县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叠合”试点,着力在空间布局上以“一张图”涵盖城乡,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再次,重庆市着力改变城乡规划分治的状况,由规划部门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构建城乡全覆盖的规划管理体制。通过立法授权城镇规划区外的乡镇政府负责乡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强化其组织编制乡镇城乡总体规划和村规划。同时,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决定》要求,完善农村地区的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实现了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和规划服务向镇、乡、村的延伸。整合资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直辖以来,重庆市的行政体制调整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直辖市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规范。那么,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呢? 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重庆市整合原市农办、农业局、农机局、农综办设立新农委,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信访、维稳、人民调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完成705个市属事业单位初步分类。探索建立统筹城乡人才支撑体制。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纳入全国“三支一扶”计划,全年共选派4018名大学生到乡镇党政机关、行政村、学校、农技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重庆市通过合理划分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管理权限,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市级一般性开支占全市支出的比重始终控制在25%以内,财力下沉到区县,并重点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探索对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整合,启动按竞标方式配置涉农资源的改革。搭建优质服务平台 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壮大 劳务经济是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劳动者靠出卖劳务获取收入的一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也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劳动力输出获得收益而推动发展的经济。劳务经济的迅速崛起,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被农民喻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在这“铁杆庄稼”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就是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岀现和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特殊群体。重庆作为全国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之一,农民工问题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搭建服务平台,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推动劳务经济健康发展这一统筹城乡改革主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循序渐进解决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步骤。两年来,重庆市围绕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城乡劳务经济发展壮大,着重在促进农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推进公共服务等平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四大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通过几年发展,重庆市基本建立起推进农民工就业的“四大体系”。一是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中,有300个街道(乡镇)、627个社区(村)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联网运行,1026个街道(乡镇)、1615个社区和855个村建立了就业和社保工作平台,有1万余人的基层工作队伍直接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二是职业培训体系。重庆市坚持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大力推动中职教育发展,2008年全市有43.4万名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100%享受资助政策,其中当年享受资助政策的27.4万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三是返乡创业政策体系。在20个区县设立市级返乡创业园区,搭建创业平台。对返乡创业企业,根据其缴纳各项税费的情况,在3年内安排财政补贴进行扶持。对返乡创业重点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对自主创业农民工个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最高8万元(小企业最高可贷款100万元),并给予80%的贴息。四是服务管理体系。为农民工免费办理居住证,实行“一证式”管理。建成“农民工公寓”30.8万平方米,2008年定点落实农民工子女就读中小学校406所,招收农民工子女19.8万人。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累计向企业收取农民工工资保障金22.9亿元。在“四大体系”的推动下,重庆市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78万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以上。完善保障体系,编织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网。近年来,重庆市在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在制度上真正做到所有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是在全国率先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了“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建立了“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用人单位缴费为主”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办法,解决1982年以来90万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10多万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三是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按照“共建一个平台,运行两套标准,实行城乡统筹,均衡公共服务”的模式,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将农村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外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四是出台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办法。对参保的国有企业“双解”人员和关闭解体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由市和区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80元,并给予3个百分点的缴费优惠,解决24万关闭解体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11万国有企业“双解”人员等无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浴改革阳光。为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重庆市努力提高统筹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教育卫生科技等事业城乡统筹步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重庆市立足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效推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首先,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优化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就学保障制度,确定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400余所,解决了近20万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其次,加速城乡技能型人才培养。2008年,重庆市率先在永川、渝中、江北、南岸、大渡口、双桥等6个区开展了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再次,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重庆市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转化科技成果;扩大科技合作与开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重庆”。试验区成立两年来,重庆市卫生局以完善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保障制度为着力点,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统筹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首先,统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2009年投资28936.29万元,其中中央17670万元,支持170个乡镇卫生院、3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6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污水、环境整治等配套设施建设。其次,统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结合“健康重庆”建设,重点支持妇幼保健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城乡孕产妇和新生儿保险,儿童计划免疫从七苗扩大到十四苗,实行全免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免费治疗;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实行全覆盖,逐年增加生殖健康免费检查项目。再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达到2179万人,参合率93%。财政补助资金采取“当年预拨,当年结算”的方式,确保了基金平稳运转和参合农民医疗费正常报销。积极整合资金,利用农村特困医疗救助资金、残保金和计划生育事业费等,资助生活困难或其他符合政策农民参合。破解土地改革难题 促进土地流转突破创新 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首先必须找准发展引擎。土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但现实问题是,重庆市主城经济发展所需的土地缺口巨大。2008年,市政府委托西南大学课题组进行《重庆新型土地平衡制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庆2020年前的土地现实供需缺口达425.29平方公里。与此相反,农村的土地资源却存在大量的浪费和闲置。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流转,但是农民大量土地“流转”后,又会导致种粮面积严重“缩水”。因此,土地流转是一个根本性的改革难题。重庆市进行土地流转方式的重大突破创新,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建立,是统筹城乡土地有效利用的新探索。这使重庆市一方面既守住了耕地红线,确保耕地3256万亩不变,年产1100万吨粮食指标不降,另一方面又在土地总量不变、不违反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占补平衡,为经济发展调剂出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从而使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重庆市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强土地流转方面的各项服务,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布局产业,引导流转。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目标取向定位在产业发展上,及时提出了“135+X”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土地流转。“1”即稳定发展优质粮油。“3”即突出发展生猪、蔬菜、柑橘三大支柱产业。“5”即大力发展林果、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五大特色产业。“X”即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发展1―2个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推进全市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来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依托城镇,促进流转。立足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采取“两头抓”的方式。一是城市牵引。放宽“农转非”户籍条件,只要进城务工农民有稳定收入来源、全家已在城镇居住且本人自愿的,即可办理“农转非”。二是农村助推。大力发展都市型、特色型、生态型现代农业,制定规划推进土地流转,引进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城市工商企业,集中规模经营土地,提高比较效益。培育主体,带动流转。一是培育经营主体。依托龙头企业构建新型园区,由龙头企业租用农民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二是培育流转主体。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农户将土地委托给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统一流转经营。完善体系,服务流转。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20个区县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2个区县的594个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8个区县的3338个村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15个区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部分土地利用价值较高的地方,已出现了104个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和保障。以“地票”为轴心,探索土地制度改革。重庆市在坚持保证耕地保有量和粮食区域基本自给等“红线”的基础上,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为目标,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交易所等改革试点。2008年12月4日,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以“地票”为轴心,逐步建立起一套最大限度发掘农村土地资本价值,促进城乡要素相互流动的新机制,不仅成为农村各类土地交易的平台,而且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工具和载体。与当前实行的“占补平衡”耕地保护政策不同,“地票”是“先造地后用地”,先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才在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耕地面积没有减少。而且,“地票”这种以“先补后占”替代“先占后补”的用地模式,可有效防止现有征地模式“占地在先是刚性的,造地在后是柔性的、时间和质量不能保证”的弊端,并且,通过 “地票”的收益反馈农村,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自2008年12月4日第一次1100亩“地票”交易和968亩土地承包经营权、3000亩林地承包经营权实物交易后,农村土地交易所又陆续组织了4次“地票”交易。共计交易“地票”34宗,成交面积5800亩,成交金额5亿元。引导城市资源下乡,加大扶农力度。城市资源下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新格局的重要途径。重庆市高度关注城市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的趋势,并已经着手研究制定引导性政策。“我们将利用政策优势,鼓励、引导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优化配置,在土地政策法规和保护农民利益等基本底线前提下,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大力推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当地农村增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办副主任徐强称,2008年试点了10个城市资本下乡项目,今年上报要求试点的项目达250多个。总体看,资源下乡重点项目推进良好,对促进小城镇建设和乡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效果积极。在城乡资源的双向对进中,城市资源要素下乡不仅仅是城市资本,还包括人才和金融资本。未来5年,重庆市将累计选派3.2万名大学生到乡镇和村“两委”工作。在农村金融领域方面,重庆市大胆创新,鼓励开发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金融对农村产业的支撑力。后 记 如果说,传统“特区”的设立,主要体现的是把GDP增长作为主要目标的 “改革共识”的话,那么重庆“特区”则无疑将成为“新改革共识”的实验区。这种“新改革共识”就是要求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求改革的结果是“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改革的“主旋律”将由社会改革目标取代经济改革目标,实现由经济目标主导向社会目标主导的回归。然而,改革必定会触碰既得利益、触碰雷区,闯雷区又怎能不犯错、不付出代价? 因此,与过去的老经济特区不同,中央并未给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多少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但却赋予了“先试先行权”,核心就是一种“试错权”。“先行先试权”,这实为改革试验之思想大前提!我们深知,没有突破的胆魄,就没有创新的智慧;而一个没有创新的“试验区”,就没有资格承担起为全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示范的重任。重庆在先行先试中开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局面的实践表明,在改革的“深水区”航行,我们既要激励各级政府及官员,冲破框框,不怕付出代价;还要发挥高度的政治智慧、改革智慧,有破有立,运筹帷幄,让改革向着健康、良性、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城乡统筹发展调研组 袁赛男 郭小明 吕红娟 张治江 舒胜花 曾西雅)
第四篇:论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论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发表时间:2010-05-11来源:湘潭国土资源局雨湖分局
目前,我国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制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关键的是要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住房危改、公共服务,以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党中央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一决定和要求,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指明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我国地理气候的差别、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历史文化的多样等原因,城乡发展的模式必然是多样的。尤其是对于雨湖区来说,应该积极探索具有湘潭雨湖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城乡关系发展阶段,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决策。近年来,雨湖区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全区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农牧区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公共服
务、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全区发展、稳定和生态保护大局作出了贡献。下面就如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促进我区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出如下建议:
1、把握国家惠农政策,确保农村发展
十六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十七大以来,国家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实行了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农村扶持力度,同时也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所以,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抓住农村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利用好每一笔农村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不挪作他用,也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搞建设资金、项目人情化,真正把每一笔农村建设资金用好。
2、拓展引资渠道,弥补农村建设资金
一是加强宣传,扩大知晓面,使企业界、社会成功名流知晓本地方经济薄弱环节,请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帮助;二是积极开展自救。按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中国优良传统,自己能办的事自己办,要充分发挥村支“两委”、“一体两会”等村级组织,采取“一事一议”形
式,统一群众思想,积极鼓励贫困农村开展自救,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3、选好投资重点,确保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是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分出轻重,长远规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如交通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十一五”以来,政府加大了乡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部分乡村公路由土路变成了沙石路,同时其他基础设施也随之得到加强,拉近了城乡距离,农民群众真得到实惠。应继续加大公路建设,达到每村每组土路沙石化,沙石路硬板化,逐渐形成规范的农村公路网,利用公路建设带动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互动、区域互补、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
4、加强监督,确保建设项目可行性,避免资金浪费。投资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做到因地制宜,所需才建,建了有用,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领导工程,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5、建立健全管理长效运行机制。
一是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并能坚持下去,更好的约束、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二是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破坏活动,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安全。
6、加强教育,增强群众集体观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多帮助农村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多搞农业科技培训,尽可能的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要多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的富民政策,教育好群众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观念,贯输“独木不成林”的思想意识,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建设的集体观念。要通过宣传,增强群众爱护公共财产意识,共同管护意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经曲折,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也走了弯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城市化正进入新一轮加速期。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城市化经验,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既要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老问题,更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化发展中获得新实惠。因此,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要有新思维,要走新道路。
一是要发挥城乡发展规划先导作用,开辟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按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二是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产业发展是城市化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就应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合理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关联度过低的问题,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
三是要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提高城乡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提高城乡综合承载能力,除了需要强化产业支撑外,还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这是提升城市辐射能力,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是要抓制度创新,消除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第一,要加大现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力度,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防止农业利润外流,农民利益受损,防止城乡用地成本不均衡的现象发生。第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可以设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中介机构,并在就业问题上要给农民以市民待遇。第三,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统筹
城乡之间公共产品的供给,就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农村“自给自足”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能够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突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万楼新城区”“商务核心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率提高到30%以上;突出文化秀城,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突出产业融城,项目带动力不断增强,湘大科技工业园建设形势喜人。
目前万楼新城区正在崛起,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严把规划关;要统筹城区扩容提质和城乡协调发展,以新城区的扩容带动旧城区提质,通过旧城区的提质促进新城区的扩容,在扩容中提质,在提质中扩容。
2010年5月11日
彭新华
第五篇:《新型城市化中的城乡一体发展》习题答案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专题三
《新型城市化中的城乡一体发展》习题集
单选题:
1.“核心区”的要素和产业为什么扩散? 正确答案是:(D)A 自我调节的结果 B 自我优化的结果 C 自我适应的结果 D 自我强化的结果
2.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了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此新型城市即为“____” 正确答案是:(B)A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B 田园城市 C 工业城市 D 现代城市
3.“田园城市”概念最早在《____》中提出。正确答案是:(A)A 明日的田园城市 B 共产党宣言 C 未来的田园城市 D 家
4.____城市化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是:(A)A 新型 B 工业 C 农业 D 现代
5.中等收入陷阱是在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____美元出现的。正确答案是:(C)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6.古代城市的产生是____的后果。正确答案是:(D)A 农商分离
B 体力劳动和脑力分离 C 工农分离 D 城乡分离
7.广州新型城市化应是更____、更包容的城市形态。正确答案是:(A)A 开放 B 自由化 C 信息化 D 绝对化
8.第十次党代会五年发展指导思想提出,“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____”核心任务。正确答案是:(A)A 幸福广州 B 新型广州 C 满意广州 D 现代广州
9.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 正确答案是:(A)A 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B 工业和农业的集聚和扩散 C 农村和城市的集聚和扩散 D 经济与政治的集聚和扩散
10.城市化最深层的动因是: 正确答案是:(A)A 经济 B 产业 C 工业 D 服务
11.相对于整个经济区域,就单个城市的发展过程而言,通常是通过产业和居民的双重集聚实现的,不论是近代的商业大城市还是工业大城市,都必须经过一个产业和人口集聚的____过程。正确答案是:(A)A “极化效应” B “集聚效应” C “集中效应” D “集合效应”
12.“区域统一体”理论是谁提出? 正确答案是:(B)A 克拉仑斯·斯坦因 B 刘易斯·芒福德 C 亨利·赖特 D 马克思·伟伯
13.在“区域” 的尺度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种空间镶嵌图,依照国际上的平均估计,城乡二者之间地理空间的面积之比约为: 正确答案是:(A)A 1︰50 B 1︰40 C 1︰30 D 1︰20
14.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____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正确答案是:(C)A 公有 B 集体所有 C 私有 D 全民所有
15.我国面临所有挑战汇合为“____收入陷阱”。(B)A.低等 B.中等 C.高等 D.初等
16.所有城市都是为节约____成本而存在。(D)A.损耗 B.劳动 C.生活 D.交易 17.“____分离和对立”表现为以往城市化的一般范式。(A)A.城乡 B.城郊 C.工农 D.工商
18.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区域圈层特点是:(C)A.多圈 B.多核
C.多圈和多核 D.叠加和整合
19.比较密集的城市区域较易形成:(B)A.城市带 B.都市带
C.城市和都市带 D.大城市带
20._____是需要保障其公民的基本权益并获得政府补偿。(A)A.农业人口 B.城市人口 C.农业常住人口 D.城市常住人口
21.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积极推进______基础的固化到户,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土地入股的新型合作组织,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机制。(A)A.个人股权 B.集体股权
C.个人和集体股权 D.所有制股权
22.“新型城市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态:(B)A.夹工夹农夹三产 B.夹城夹镇夹村落
C.夹山夹水夹绿带 D.夹城夹县夹村落
23.经济区域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____。(C)A.经济中心 B.经济腹地 C.经济顶峰 D.经济网络
24.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____次代表大会于2011年12月23日至27日召开。(C)A.八 B.九 C.十 D.十一
多选题:
1.城乡一体发展中的 “旧城发展”理解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ABC)A 旧城的生命力在于宜居和宜业
B 宜居和宜业直接表现为“人口”和“产业”的双重同步集聚水平 C 必须从提高人口和产业的同步集聚水平入手 D 必须从提高家庭和工业的同步集聚水平入手
2.“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包括:(正确答案是:BCD)A 是“以环境为本”还是“以人文为本” B 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 C 是“城乡对立”还是“城乡融合” D 是 “质量型”还是“数量型”
3.推进中心城区的“退二还一”中的“一”是指以适度恢复和发展____、____农业为承载的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正确答案是:BC)A 原生态型的 B 都市区型的 C 现代的 D 怀旧的
4.产业和人口的同步再集聚中,立脉包括:(正确答案是:ABCD)A 人脉 B 文脉 C 商脉 D 史脉
5.通过三个“等值化”协调地推进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正确答案是:ACD)A 建立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市、县(区)、镇财政体制 B 建立以资产和劳动力入股的新型合作组织 C 建立以土地入股的新型合作组织
D 限期解决北部山区镇、村突出的基础设施等差距
6.广州市走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面临的挑战有:(正确答案是:ABCD)A “摊大饼”式发展 B 包括人口向城市聚集
C 包括城市功能、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向乡村拓展 D 城乡人口、城市功能双向流动
7.广州市走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机遇包括:(正确答案是:AB)A 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国家的宏观政策
B 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粤港澳台合作纵深推进 C 南沙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D 广州城市的软、硬实力大幅提升
8.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双重再集聚的关键是:(正确答案是:AB)A “退二进三”
B “退二还一”
C “退二进四”
D “退三还一”
9.城乡之间的3个“等值化”是:(正确答案是:ABCD)A 公共财政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的支出基本等值
B 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的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 C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 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10.城乡一体发展的“一体化”目标包括:(正确答案是:ABCD)A 城乡规划一体化 B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C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D 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11.围绕“等值化”的实现来设计政策体系,以推进新型城市化,要做到:(正确答案是:ABCD)A 农业是需要补贴的
B 农村地区是需要对其被预支的发展权进行补偿的 C 欠发达地区是需要对其被预支的发展权进行补偿的
D 农业人口是需要保障其公民的基本权益并获得政府补偿的
12.在中心城区以建设成片绿地,从而全方位推进____与____,这是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不谋而合的。(BC)A.公共交通设施 B.生态基础设施 C.环境的再造 D.垃圾处理
13.城乡一体发展中的“乡村发展”的整体思路是____、____、____三位一体。(ABD)A.工 B.城
C.商 D.农
14.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双重任务是:(AC)A.“乡”的升级 B.“镇”的升级 C.“城”的转型 D.“镇”的转型
15.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包括:(ABCD)A.城乡“通信网络”差距 B.城乡“电网”差距 C.城乡“路网”差距 D.城乡“水网”差距
16.新型城市化的根本目标是:(BC)A.城郊融合 B.城乡融合 C.一体发展 D.整体跨越
17.同步推进中心城区的“退二还一”,以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实现“____”和“____”。(AD)A.宜居 B.宜家 C.宜住 D.宜业
1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包括:(BCD)A.城乡社会福利差距 B.城乡医疗卫生差距 C.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D.城乡教育差距
19.2002世界银行的报告将全世界的城市化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ABD)A.发达国家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C.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 D.转型国家城市化
20.由于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产业结构调整,原核心区可能出现三种前景,包括:(BCD)A.带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新的工业产业群的出现,新的核心区占主导地位
B.带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新的工业产业群的出现,原来的核心区仍保持主导地位 C.区域原核心区工业产业群外迁,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D.区域的第三产业群随着新兴工业群在边缘区聚集,原核心区走向衰落
是非题:
1.20世纪60年代,广州市还不足200万人。正确答案是:(√)
2.目前,广州市常住人口已达1200多万。正确答案是:(√)
3.广州市常住人口占广州市人口的一半以上。正确答案是:(X)
4.在中世纪,有一些城市不是从前期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正确答案是:(√)
5.“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出自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正确答案是:(√)
6.万庆良书记代表九届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是《坚持科学发展,牢记执政为民,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而努力奋斗》。正确答案是:(√)
7.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城乡分离和对立是传统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正确答案是:(√)
8.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正确答案是:(√)
9.“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体现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理论自觉。正确答案是:(√)
10.“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体现了自我审视自我肯定的历史自觉。正确答案是:(X)
11.新型城市化的内涵是工业社会城市生活方式的普遍化。正确答案是:(X)
12.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也就是必然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正确答案是:(√)
13.“十一五”期间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正确答案是:(X)
14.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城郊的分离。正确答案是:(X)
15.经济中心是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要素空间聚集运动的结果。正确答案是:(√)
16.广州的发展要按照国内先进城市的坐标体系来比较、来定位。(X)
17.在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法国。(X)
18.“城乡分离和对立”表现为以往城市化的一般范式。(√)
19.“核心—边缘理论”是由J.弗里德曼提出的。(√)
20.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至少需要同时存在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21马克思及恩格斯提出“区域城市”的设想。(X)
22.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财富集聚、智力集聚和信息集聚的过程。(√)
23.新型城市化的根本目标是城乡融合、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