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旅游特色内涵及塑造原则
城市旅游特色内涵及塑造原则
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佟玉权
摘要:城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城市旅游特色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旅游特色是由自然历史特色、现代建筑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构成的统一体。塑造城市旅游特色必须在尊重城市自然和历史发展的文脉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联系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重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文化街区或标志景观,科学布局并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关键词:城市;旅游特色;塑造
城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从国外的一些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作为旅游中心的功能日益突出,这也是后现代社会一种带有普遍规律现象。[1] 现代都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现代的建筑风貌、优越的购物环境、先进的娱乐设施等条件,对各层次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市旅游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表明,在2003年我国的174.06亿美元的入境旅游创汇中,22个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创汇达到110.14亿美元,占据全国旅游创汇总量的63%以上[2]。而且研究表明,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形象的窗口,成为我国现代旅游的基地和支撑点。[3]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切实重视城市旅游特色开发在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旅游特色也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城市竞争的重要内容。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有民族性的,个性化的旅游城市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促进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尽管也涌现出许多在城市特色建设上的成功范例,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城市,特别是新建城市普遍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建筑等特色上,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一些原来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也正被相互雷同的新建筑所淹没。缺乏鲜明个性、特色不突出等现象给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特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重新诠释城市旅游特色的基本内涵,探究科学塑造城市旅游特色的主要原则和作法,以期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城市旅游特色的基本内涵
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她)的外表,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风貌,还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既要重视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创造,又要考虑功能适用,体现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关怀,反映城市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综合学者对城市旅游特色与形象研究的成果,本文认为城市的旅游特色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历史特色
自然历史特色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轨迹及遗存等特征。如,城市独特的气象气候条件、地貌特征、花草林木等自然面貌,城市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历史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或背景的联系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等历史特征。自然历史特色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长时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状态,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本因素和开发其他特色的重要基础。要保持并发展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就要首先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尊重历史,保护历史遗产,注意表现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人工建筑上也要注意体现城市间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发展轨迹上的差异,将城市的人工特色和社会特色融于自然特色和其历史发展的轨迹之中。城市应该是一部巨厚的历史画卷,在那里人们可以追踪到她每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人类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的品格在那里得到最高的体现。
2、现代建筑景观特色
现代建筑景观特色是指城市的现代建筑及其景观环境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属性。现代建筑景观特色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布局、建筑形象、园林绿化、广场街区和雕塑小品等方面。城市中的建筑总是按着一定的方式排列,同样的建筑由于布局排列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建筑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特色的最直观的感知形象,通过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形式等都可以造就城市的特色。[4]园林绿化是人工化的自然,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品。城市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把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巧妙地融于自然和历史的本底中,建造出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和绿地。广场街区既涉及到规划布局,也涉及其自身的建筑风格特征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富有文化韵味,特色鲜明的城市广场和街区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在游客心目中形成持久印象。雕塑小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创意独到、工艺先进、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建筑小品能对城市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影响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总之,现代建筑景观是形成城市旅游特色的最能动、最广泛而显现的因素,城市规划师、现代建筑师和广大的城市建设工作者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劳动,把握城市的自然历史脉络,创造性地引领城市生活,使城市彰显着现代活力。
3、社会文化特色
城市不仅含有物质性的旅游吸引,如自然与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和旅游设施等,而且还有非物质性的旅游吸引,包括城市的经济状况、文化底蕴、信息科技和旅游形象等,使得城市给游客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文化享受和旅游体验。[5] 如果说自然历史特色和现代建筑景观特色主要是城市特色的物质属性的话,那么社会文化特色更多的表现为城市的精神属性上。社会文化特色是城市旅游特色的深层次内涵,是城市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旅游特色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一方面,人们按着自己长期以来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和价值取向来塑造自己的城市,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观点加到物质实体的建设中去。因此不了解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就不可能深刻理解城市的精神,也不能正确认识城市发展的全部特色。文化是精神实质的客观表现,城市的集聚作用推动文化在城市中的进一步集聚发展,文化集聚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中心的作用。[6]另一方面,城市中人的活动也是城市旅游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居民的衣着打扮、民族风情、方言习俗、社会习惯与文明礼节等成为城市魅力的重要成分,也是城市特色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没有或缺乏这些吸引因素,自然历史特色就显得柔弱,现代建筑景观特色也就成为了空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自然历史特色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或本底,营造完美的城市旅游特色就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现代建筑景观特色是城市旅游特色的重要成分,是人们基于对城市发展的自然与历史环境认识基础上的富有独特性的创造;社会文化特色是城市旅游特色中的最活跃因素,是受自然和历史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人们通过生产生活方式把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凝结到现代景观的物质实体中,而优秀的现代物质存在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的文化和精神。(如图所示)三种特色相互影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科学的城市旅游特色的开发就应该是对三种特色的融合与高度统一。
二、城市旅游特色塑造的主要原则
城市旅游特色塑造就是根据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发展条件、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要求,对城市的旅游形象进行培育和再造的过程。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个性化的竞争优势和差异
化的发展战略。城市特色越鲜明,城市的影响力就越大,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越深刻,城市的增值潜力就越高。根据国内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特提出以下城市旅游特色塑造的主要原则或基本要求:
1、尊重自然和历史,延续城市的自然历史风貌
任何城市都是自然与历史发展的产物,必须维护、延续城市的自然与历史风貌,使城市特色成为城市绵延不绝的文脉。只有尊重自然,突出自然之美,保护历史遗产,延续历史风貌,城市的特色才具有永恒的优势。
一个城市外显的全部特征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自然和历史的痕迹,城市的建筑特点往往与城市历史、自然关系十分密切,但凡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建筑杰作都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并长时间流传下来的,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产物。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谈自己的设计时曾强调“ CONTEXT”原则,即中文的“文脉”,其含义是“上下文的关系”。用在城市的建筑上不仅要体现与历史文化上的关系,也要体现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与周围建筑及环境的关系。在延续城市的自然历史风貌上,青岛市有着很成功的做法。近几年来,在城市的扩张与发展中,青岛市一方面关注新城与老城、新建筑与旧建筑的有机对接,在空间上保证了新老城特色和品格的有序过渡。对原有的历史风貌,特别是凸现城市特色的主要自然人文遗产,则以划定保护区的方式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以确保保护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都能够作为遗产得以延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独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加上“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市形态,构成了青岛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独特城市品格。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的功用价值
城市是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也是旅游者消遣和审美的对象。城市不仅仅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鲜花,更不是束之高阁的空中楼阁。城市环境的营造首先必须考虑到城市居民,包括旅游者的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评价,存在着严重的人本主义关怀缺失的状况。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在满足旅游者需要的设施设备建设上更显得力不从心。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我们最显著的差距也就在于城市公共产品不足,基础设施落后。[7] 设计城市的旅游主题,围绕主题所进行的各项安排,包括各项建设,都必须考虑到城市居民和旅游者的实际需要,并把其功用性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避免既不实用也不美观的设计安排。例如,我国的一些城市,广场建的挺大,马路修得很宽,但缺少绿地无生机,没有或
缺乏人们休息的设施。看上去很气派的广场、大街但实际丧失功用价值,缺乏对人关怀的所谓特色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
3、城市特色的培育与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和根本,没有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支撑,所谓的城市特色就是个空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建设成就、整体竞争力和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现代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在研究辽宁的城市特色建设时,针对辽宁的实际情况,把经济发展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辽宁是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许多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优势,应该在构建城市特色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沈阳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的中心;丹东是“丝绸之城”,鞍山是“钢都”,阜新是“煤铁之城”,盘锦是“石油城”,辽阳是“化纤城”等等。
城市的经济实力要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8]因此,在城市特色开发上,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和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支柱产业。同时,在条件相似的地域范围内,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特色经济带或经济圈的形成,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尽可能避免和其他经济区域的同构竞争。这既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旅游特色形成的要求。
4、坚持分区布局,构筑特色城市区域
从空间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由其特色区域、特色街道甚至特色建筑景观所表现的。一个优秀的特色城市应该着力向公众展示城市古今杰出的两个文明成果,既反映城市所具有的古代文明,也要体现现代文明的成就。在布局上要精心规划,处理好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关系,注意区分新老城区,并使其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我国有许多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城镇,这些特色城镇往往以其特有的街区为代表。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营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大有裨益。对于城市新区的建设也应该考虑到城市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新区是城市文脉的延伸,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的巧妙结合,应该是城市特色塑造中的重要空间原则。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园林城市,在城市特色建设上坚持总体规划、分区布局的原则,形成了所谓的古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的规划布局。苏州古城原先面积不过14.2平方千米。如今出古城往西,是建成区达25平方千米的苏州新区;向东,是规划面积70平方千米的苏州工业园区。古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三城“一体两翼”,把苏州市区建成区面积一下扩大到100平方千米。今天的苏州,已是环境清新、小区幽静、街区畅通,新城与古城遥相呼应,城市与园林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
5、城市特色的构建要以文化为灵魂
如果将建筑和景观比做城市的骨架和血肉,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神。城市形象与人的形象一样,既有外在形象,又有内在气质。城市的外在形象是由建筑、道路、车辆、广场、园林、绿地等要素构成的,而城市的内在气质则包括城市的文化积淀、生活习俗、居民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准、文化素质、文明礼貌程度及社会风气等方面。文化功能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经济与环境出现了加快融合以至一体化的趋势。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因此,在城市特色的塑造上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探究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点,凝练城市的旅游文化主题,重视重要文化街区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建设,培育市民及旅游者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等等,都是城市旅游特色塑造中的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
佟玉权:男,辽宁辽阳人,1962年6月生,汉族。现任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教授、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规划开发研究,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
第二篇:城市旅游规划特色之路
城市旅游规划特色之路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城市旅游规划特色之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大江南北的城市面貌逐步呈现千城一面的特征,城市的建筑、布局雷同,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环境的特色。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在发展特色旅游城市的同时,需要作好城市旅游规划,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一、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1、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对于不同城市来说,更要体现不同城市的特色。
2、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有特色的城市旅游规划。但城市旅游规划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
照1933年的《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特色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地规划
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2、目的性规划
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例如很多古镇,比如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里面以前所谓的“望族”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个镇几乎还都在,对于它们所在的城市来说,就可以走古色古香的城市旅游特色的路线。所有的街区和古建筑,它们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在当今时代,我们有可能只需花两年时间,就可以使一个新城崛起。但在古代,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历史上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积累下来的。他们创造出来的历史古迹也就是过去存在的表现,这些具有鲜明特
征的珍品,同时给今天的城市带来了多样性和独特的景观。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过去,一个城市应该是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延伸,将过去的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精确地传给后人,这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旅游吸引人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3、目标性规划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过于教条主义,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对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三、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按照规划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提出城市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
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
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
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规划安排。
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
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比如以著名的旅游景点——丽江为例,它地处的西南边陲,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衔接地带,是巴蜀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沉淀,使丽江蕴藏着得天独厚、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而且它又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创造了东巴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堪称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泸沽湖畔至今还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夏婚姻习俗,被称之为是人类婚姻家族制度的活化石。涵盖了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舞谱、东巴祭祀等内容的东巴文化已拥有上千年。丽江是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方,其得天独厚、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两山”是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是沿金沙江分布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旅游资源,“一湖”是“天上遥池”泸沽湖,“一文化”是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是女儿国摩梭风情。丽江城市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应该围绕“遗产地特点、纳西族特色、丽江特征”的目标,将丽江建设成为个性突出、特色鲜明、风格独特、风情浓郁、面向国际的旅游城市。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特色化需要,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规划:
第一,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增长点。
第二,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
第三,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
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影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大连的日本街、俄罗斯街、广场、女骑警、模特学校、国际服装节、足球学校等,经过营造,竟然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张张“名片”,成为大连的特色旅游产品.因此,在将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城市特色旅游产品方面,大连很值得中国的其它城市学习。
第四,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
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总之,一个城市要给游客留
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具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及旅游内涵,它们发展独特的旅游文化来传承历史,并把它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发扬光大,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展览之都汉诺威,大学城波士顿,电影城嘎那等都是成功的典范。这就要求有更、更实际的旅游规划,政府部门、旅游规划部门应该重视起来,走有城市特色的旅游之路才能更长远,而不是千篇一律,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创造出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也会留给后人更耐人寻味的宝贵遗产。
第三篇:塑造城市 读书笔记
规划笔记
《塑造城市》与其说是一本讲述理论的书,不如说更像是一本各种不同城市的规划理论实践的合集。从亚特兰大到巴塞罗那,从巴西利亚到费城,都不尽相同,但是对如何塑造城市的探索去无处不在。它并不是纯粹的一种论点表达,而是收集了多年来不同设计师对于塑造城市和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对话成果,而大多数其他的书籍不是将城市形态视为一种自发现象,就是将城市作为一种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实践。却对实践中出现的多样性和矛盾性鲜有介绍,然而实际上,城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简单的设计过程。相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论,完全不同的规划手法,并不能为所有的城市规划设计指定一条标准答案。
因此,本书,从另一种角度,从实际出发,从不同的城市开始了自己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解。
亚特兰大,没有中心,没有边缘。
‚准确地说,亚特兰大没有规划,只有一个叫区划的过程。‛ ‚中心、边缘已经不再是关键。没有中心,所以也没有边缘。‛ ‚区划在别的地方声名狼藉——仅仅把事情简单地放置就位:工作、睡觉、购物、游玩。亚特兰大的区划正好相反,区划是非确定性的工具,让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第一眼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完全放任的区划管理,完全可以说没有规划,不具备控制性和约束力的区划,城市没有所谓的用地或者功能的安排放置,或者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规划‛的规划。
但是,相比曼哈顿,比起波士顿,对比旧金山,曾经荒废衰败的市区,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恢复了生机,‚建设活动在过去的灾难地区复兴起来,下城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恢复并且得以恢复‛,就像一个奇迹一般,非同寻常。
亚特兰大复兴了,尽管有点不可思议。
一个叫波特曼的建筑师兼开发商是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一个一个建筑地塞满一个又一个街区,而每一栋的房子又用桥连接起来,让自己处于了一个空间的中心。而通高中庭使得建筑不再互相依附,互补,也不再互相需要。就这样集体,组团被化解了,‚下城分裂除了多个下城,成了自治体的簇群。‛
就这样中心不复存在,而这样的小单位的组群替代了大地块的功能分布,以另类的方式在这篇土地上滋生发展,向城市的外围不断蔓延。
‚亚特兰大是散落的下城的发射架,下城已经爆炸了。一旦原子化,它的粒子可以飞散到任何地方。它们随机地落在自由的、廉价的、容易到达的地方,消除了文脉的迷惑性。‛
当这种形态无限制地向城市外围扩张的时候,不仅中心荡然无存,而且边缘也消失在了森林的碎片之间。
很怪诞的规划,或者说是反规划的规划,设计蓝图下的城市是反城市的城市。‚不是集合体的系统化组合,而是系统化分解,一个对集中的荒诞分解。‛
‚巨大的城市不再用小尺度的城市水泥而是用森林连成一体,城市的片段在树丛中隐现。‛
城市不再依靠大地块的功能分区而组成,生长,而是以一种均质,低密度的无数个个体式的存在。就如同单细胞生物繁殖一样。这是没有规划的城市规划,然而均质的无数个社区单元却不断地生长了,‚广亩城市‛,聚集的钢筋混凝土并不一定是城市的最终和真正的形态。而规划必须将城市的功能进行严格地地块分割,将不同的功能分开,是否真的方便人的使用?
为什么不能是由各个功能健全的小模块而构成整个城市,使得人的一些生活需求可以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得到满足。
将城市的相同功能集聚在某些地块上,而忽视了实际的人的需求,我觉得并不是规划真正的实质。没有解决使用问题的集聚和功能分配,满足不了人的需求,也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反城市‛一样能够给人带来福祉。
巴塞罗那,近20年 来产生了许多有关学科变动必要性的思考。巴塞罗那中心周围的自治区都发展成为一系列有趣的城市规划单元,构成被称为‚另一个巴塞罗那‛的基础。
‚基础设施是保证城市功能实现的前提,有时也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渊源。‛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不健全的基础设施就好像不健全的人的血脉一样,四肢健全,也一样有气无力。如果说用地区划是对于城市骨架的确立,那么如果不对基础设施做出严格地控制保障,就依然却城市骨架下的灵魂。
中国的规划一向只是单方面的主导,而缺乏互动与沟通,很多规划决策并不是真正符合人的需求,符合现实需要的,缺乏多方面的能动者的沟通,于是设计师就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平衡的责任就落到了设计师的肩上。
‚对城市项目中复杂性的认知,要求我们引入不同的能动者,包括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以及社团组织和文化机构。只有通过这些主体的积极参与,城市项目才能起到所追求的对经济和社会的振兴作用。‛ 缺乏制约和反馈,设计师的责任和压力就显得越发沉重。通过广场和公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街区的中心,为每个街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中心。
城市公园‚得益于工业和服务业用地的重新利用。‛土地的再利用,使得衰落的街区可以重生。‚这些公园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将‘城市的后方’——历史上由这些用地的墙围形成——转化成一个有能力为周围的邻里提供新服务的可渗透的城市元素。‛而且这种城市边缘的绿地为城市和郊区提供了空间的缓冲,并且提高了社区的生活质量。城市边缘地带得以获得新生。
而广场和花园散落在城市各种住宅区之间,有150个之多,有效地解决了各个街区的公共活动问题,同时也为停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社区的内部凝聚力增强。将工业去占据的滨海地区,建成新居住区,并且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滨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而同时,保障基础设施和交通,沟通滨海区和城区。
‚必须同时考虑主要基础设施(诸如交通、排水等等)、服务设施与周围的城市空间(诸如公园、学校等等)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将城市空间作为背景,最重要的是,因为只有凭借这些地区才能赋予它们真正的城市的意义。‛
而公共空间成了每个街区,每个地块的空间中心,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公共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组成部分的主旨,无论在市中心还是在其外围地区。‛
而中国在城市规划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忽视,也是阻碍中国城市规划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设计师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受政府的干扰影响过大,往往就无法对各方需求做出有效权衡。‚城市规划专家项目必须通过公立和私人机构的最复杂的网络进行商讨确定。‛ 而且规划是一个跟时间紧密相连的,一些因素会随时间发生改变,如果规划时间过长,实践阶段较长,而忽略了时效性,这就会使一些本来已经不符合实际的设定被强加到现实的城市中。‚时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城市形态’又一次成为城市规划专家项目中的核心要素。‛城市形态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也是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城市形态能使得城市的空间丰富多彩,良好的城市形态能使城市的功能能以一种良好健康的形式布局,扭曲的形态,混乱的平面,使用起来也会一样的混乱不堪。
巴西利亚,一座在茫茫荒野上拔地而起的城市。
‚城市形态学不出所料地迅速发展,使建筑暴露于阳光和树木之下,街道因此被废弃了,开放空间成了城市的背景。城市的功能被分散以期望产生的更好的功能。‛
就我自己的认知来说,我是无法认同这种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规划的,深受柯布西耶的影响,少数几栋高层建筑将多数的低层建筑所需要的空间集成起来,留下了大片绿地,街道被废弃的同时,是交流和交通空间的被淡漠,人的室外的空间的归属感荡然无存,开放空间的对城市的背景衬托,在空旷的原野上,的确很简单很美,但是却没有生机,没有人性,冰冷的孤独美。城市空间被孤零零的建筑和空泛的背景所稀释,场所精神不复存在,空间不复存在。
这种空间造就的人与空间的疏离,纪念性的空旷使得人无法感受到亲近,权力,权势,一种疏离隔绝而非平等自由亲和的气氛使得整个空间让人不禁产生抗拒。街道无法让人驻留,只被当成了一个交通的空间,甚至直接就被稀释到不存在,空间的流动在彼此对立远离的建筑之间顺着宽大的缝隙和空旷的空间四散飘去。
而直接地将城市的功能给分散成几个大块,城市的功能被分散,整个城市的架构是简单了,却以一种冷漠的方式,忽视了空间的交流,隔断了功能之间的联系。我不认同这种柯布西耶式的规划,巴西利亚和昌迪加尔有同样的问题,强调了纪念性,却失却了人文的关怀,显得冰冷孤傲。
‚纪念区赋予了这个新兴城市不可动摇的首都地位。这个区域占据了纪念区的中轴线并且应用了垒道技术,建筑物鳞次栉比,包括中垂线上的众议院和电视塔,以及从黎明到黄昏纵贯城市一览无遗的中央林荫大道。‛良好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设计使得城市的空间美感是毋庸置疑的,平面布局也是富有纪念性,富有深意。规划分区较为强调纪念性景观,而对实际使用其实并不是帮助很大。
‛住宅区为巴西利亚提供了一种宜居生活的新方式。经由整齐划一的尺寸,以及高效率地运用绿地和空中建筑使距离触手可及,住宅区提供了喧嚣闹市中的宁静。‚
但是单一的交通,整齐划一但是缺乏核心,空间排列齐整,却没有了空间的流动,两侧的住宅区,使得人的活动仿佛只是沿着贯穿城市的弧形道路在摇摆,没有行为活动的凝聚,一切都在太过于空旷和单一的空间内容易散去,无法驻留。
‛集中区属于城市中心区,意在创造人们相遇的城市高密度空间。它通常位于两轴的交叉点处。‚
‛田园区代表着临近建筑区将被高密度种植或保留的大片空地。它不断地变化,在有人定居和无人区之间变换。‚
集中区的设置并不能有效凝聚人的活动行为,相反的集中区的设置也同样地被赋予了太多的纪念性含义,它的服务能力由于整个城市的形态而被削弱。巴西利亚更像是一个两个带形城市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但是却很生硬地将带形城市的功能分区以中轴对称的形态赋予了巴西利亚,交通量的增加,缺乏空间集聚,同时又加入了现代主义式的行列式和公园中的高楼。
这些想法曾经很美好,但是实际却不一定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提供真正的帮助,过分的功能分区划分,使得社区被瓦解,而行列式的建筑和公园中的高楼,不仅瓦解了室外的公共空间,也使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对立加重,变得竞争,互相疏离。从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行列式高层,大片公共绿地,并没有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让城市焕发出更多的活力,而相反的是,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欧美的这些社区这些城市走向了衰败。
因为没有亲近,因为彼此疏离,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户外的空间过于空旷而无法形成场所感,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整个城市社区走向了陌生疏远,变得萧索冷清。即使书中如是说,但是我不喜欢巴西利亚,不喜欢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义规划。这不是理想城市。仅仅是读完所感。
塑造城市还不仅仅如此,仅仅读完了前面几章,对于我们做控规来说,功能分区是否应该不仅仅为设置分区,而且更应该考虑保障社区单元的存在?公共活动设施能让城市的社区充满活力,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得以正常运作的必要模块,在做控规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保障每个单元内的公共活动的功能?保障每个单元的活力,城市的分区才能有活力。
第四篇: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赵力平
要加快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城市文化的内涵。确定了内涵,就能对症下药,有效实施建设。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文化建 设的实践,城市文化建设大致有以下一些共性:
一是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 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 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 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没有现代 素质的市民,现代化城市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巩固和发 展?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 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 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 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 市才能现代化。
二是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 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 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 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 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
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 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 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萨、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国内,像曲 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 教育是 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
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 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 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 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 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 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 “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 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国文化名城洛杉矶,靠“迪斯尼乐园”和“好莱 坞城”,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及音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业。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 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六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 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 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 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 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西班牙的巴塞罗纳,一届奥运会,就名扬世界。山东潍坊,本是个 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因年年举办一届风筝节而传遍海内外。去年一届 世界博览会,大大提升了云南昆明市的文化品位。可见,通过举办大 型节庆文化活动也是创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载体。
(萧山日报2000年4月19日)
第五篇: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要加快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城市文化的内涵。确定了内涵,就能对症下药,有效实施建设。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城市文化建设大致有以下一些共性:
一是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没有现代素质的市民,现代化城市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巩固和发展?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二是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萨、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国内,像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国文化名城洛杉矶,靠“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城”,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及音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业。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六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
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西班牙的巴塞罗纳,一届奥运会,就名扬世界。山东潍坊,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因年年举办一届风筝节而传遍海内外。去年一届世界博览会,大大提升了云南昆明市的文化品位。可见,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也是创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