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1:2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第一篇: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摘 要:寒冷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本文在分析寒地城镇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寒地在城镇环境建设关键技术,包括能源节约与应用技术、积雪处理技术和道路维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开发适宜的寒地建设关键技术的国际经验对中国北方寒地城镇环境建设的启示,以期加强中国寒地城镇环境在建设技术方面的应对.一般来讲,冬季在人们眼中是和严寒、冰雪、阴暗等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国际寒地城市协会的统计,世界上至少30个国家位于地球北半部的高纬度地区, 6亿以上的人口有着生活在冬季气候中的经历.从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中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格陵兰岛、瑞士、前苏联、日本、中国东北和华北以及中亚的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其中多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

寒冷的气候条件对于城市环境建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1 交通和出行

寒冷的气候条件对寒地城市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冬季的城市交通问题.由于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事故多发、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光滑或湿滑的冰雪路面环境给人们的步行也增加了许多困难,尤其是给老弱病残人士增加了危险.总之,寒冷气候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寒地城市道路交通和人们的出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的效率.1·2 路面铺装和维护

在寒冷地域,冻胀、冻结对道路铺装的影响极大,能够形成横裂、纵裂、网裂等现象.冻胀破坏随冻深而增加,冻胀主要在道路横断方向不均匀地发生,大致在中央部位为最大,因此,寒地城市沿道路中线易出现大的裂缝.此外,在春融期,冻结的铺装从上下两面开始融化,上面融化快,水还留在下层中,使下层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使路基、基层承载力显著降低,此时车辆往复作用于路面就会引起网裂并伴随路面下沉.为了保持良好的路面质量,需要不断及时地对道路路面加以维护.1·3 积雪清除

降雪使得北方的寒地城市在冬季不得不面临清雪的问题,清雪需要清雪机械、融雪剂以及各种人工劳动,此外还需要对合理的清雪方式开展专门的研究,因此城市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在一些频繁降雪的城市,城市用于清雪的费用更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4 能源损耗

寒地城市的能源消耗较大,尤其是工业城市的冬季供暖.由于气候的原因导致寒地城市冬季的采暖期较长,居民住宅以及公共设施每年都消耗大量的煤炭、电力等能源用于供暖,能源消耗产生了大量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此外,寒地城市在交通方面的能耗也很大.除了冬季车辆内部供暖耗能以外,光滑的冰雪路面也增加了机动车燃油的消耗量,而且冬季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无法使用,也加剧了机动车交通紧张程度,增加了用于交通方面的能耗.昼短夜长的冬季气候特点还使得城市每年在冬季都要额外消耗大量的照明用电.国外寒地城镇环境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多年来,发达国家寒地城市的研究者们一直在积极研究开发适宜严寒气候的建设技术,并以先进适宜技术支持寒地城市规划建设.由于冬季处于严寒的气候条件下,能源节约与应用技术、积雪处理技术和道路维护技术成为国外寒地城市环境建设中较为关键的几项技术.2·1 能源节约与应用技术

在能源方面,许多国家的寒地城市都在积极推行有效的节能政策,除了在墙体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运用等方面节能以外,更注重在城市建设的层面倡导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北部两个寒冷并且降雪丰富的地区,人们利用雪冷却系统,在各种建筑物中建造存储雪的设施,将雪用于夏季制冷和空调.札幌的节能策略是制定“区域空调计划”,该计划就是利用每天从地铁排出的低温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在欧洲,瑞典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方面作出了表率.马尔默在社区建设中,采取了大量的节能技术.该社区的能耗目标是每年105千瓦/米2时,建筑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能源就地生产并可回收利用,包括风力、太阳能、地热采暖和海水采热,所有能源都是可再生,并且不使用煤炭类产生二氧化物的燃料.基律纳在家庭、办公场所和工业建筑中采用社区集中供热方式,能量来自于采矿工业过剩的能,通过烟囱失去的能量散失到空中之前被城市用于体育运动场地和家庭供热,这些举措不但节约能源而且极大地改进了空气质量.吕勒奥将工业废热储存起来作为热源用于融化Kallax机场跑道上的冰雪,降低了清雪成本,获得良好的环境同时又增加了安全性.北欧国家相对比较注重热量回收系统技术的应用,如通过通风管将各房间空气过滤收集起来,并回收其中的大部分热量,污浊的空气由设在房屋顶部的风机抽走排放,这种技术多应用在许多集合式多层、高层住宅中.瑞典的废热回收技术主要有锅炉尾气废热回收和城镇污水处理后的热回收等多种形式.如斯德哥尔摩市回收废水中的热可提供该市45%的集中供热.冰岛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地热能所占的比例很大,全国有85%的家庭利用地热采暖.除区域采暖、发电以外,更广泛地利用在温室土壤的采暖设施、融雪系统、文化娱乐设施(温水游泳池、足球赛场)的土壤干燥等.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明尼阿玻利斯南谷购物中心建设了独具特色的节能系统,使用丰富的低温地下水资源和将热量收集并储存在地下层的办法,来满足降温和取暖的需要.这套系统的优点是节能和无污染,对能量作了最有效的利用,达到了全面控制环境的目的,把人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解脱出来.直到今天,明尼阿玻利斯南谷比本地其它用复杂和现代方法来加热和冷却的购物中心效率高10% ~15%.2·2 积雪处理技术

冬季降雪对于寒地城镇正常的交通运转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寒地城镇冬季降雪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及时清除和处理积雪对于寒地城镇正常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研制和开发,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家的寒地城镇已经拥有较为先进的机械清雪设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自动化清雪作业.除此之外,许多寒地城镇还建立了较完善的融雪系统,比如日本北方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札幌、青森等.札幌市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部分人行道下安装加热融雪系统,并且逐步推广.青森市(Aomori)建立两种人行道融雪系统,在城市的人行道和过街人行横道地下铺设管道,融雪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管道运送经过加热的海水,利用海水的热量来融化积雪,另一种则是利用地热融化人行道和停车场积雪.为了防止雪倾倒站点融化的雪水污染海水,青森市建立一个系统,使雪被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融化,将清洁的雪水流入大海.此外,日本的一些寒地城镇在一些道路的危险地段还使用低压力、低速度的喷洒系统产生一种稳定水流来促进冰雪融化.经过融雪处理,减少了在道路交叉口、坡路段以及转弯处路面冻结打滑的危险.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则铺设管道利用居民排放的废水余热和地热促进人行道和过街通道的积雪融化,方便居民出行,这种技术还应用于建设冬季可融化冰雪的足球场地.挪威和瑞典的一些城镇同日本一样在道路的表面利用电热融化系统来清除道路上的积雪和冰,以减少道路的维护费用.美国阿拉斯加的安格雷奇等城镇采取利用建筑物的余热来使人行道的积雪融化,同时节约了能源.在积雪的运送方面,日本的城镇通过对现有城镇排水系统的综合利用来输送雪,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冬季将城镇综合排水渠、溢水沟的有关设施改造成雪流动水槽,由商业和住宅的业主把积雪从城镇的街道和人行道自愿地铲起放到这些水槽中,采用液压方式来运送积雪.同时,将污水处理厂调节池改造为冬季堆雪处理系统,利用其具有的较大的储备能力来对雪存储以进一步进行处理.针对雪处理问题,日本寒地城镇还研制开发出用于对降雪情况进行智能检测的高灵敏度降雪探测器、雪深度感应器、积雪感应器等高技术产品,并且开发出宅前和道路上的燃气融雪系统.此外,雪在日本、瑞典等国家一些降雪较多的寒地城镇成为一种资源,人们将其用于空调制冷,既解决了积雪处理和利用的实际问题,又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日本、芬兰、挪威、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寒地城镇在利用化学物质控制冰雪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环保型融雪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用融雪剂还可加装固体融雪剂撒布前预湿统,据国外一些寒地城镇使用结果证明,加装融雪剂预湿系统后,达到同等的融雪能力,可以节约30%以上的融雪剂,大大节约了融雪成本.2·3 冬季道路维护技术

寒地城镇地处北方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冬季一般会持续5个月左右甚至半年以上.冬季的低温、降雪对城镇道路的影响很大,需要在道路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采取克服冰雪严寒的措施,因此许多国家的寒地城镇都十分重视研究冬季道路维护技术,日本和欧洲的寒地城镇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日本北海道道路环境建设的技术开发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道路建设方面,基本确立了考虑冰雪寒冷气象条件的几何构造、铺装结构、材料等的设计施工标准,并且因地制宜地利用新的材料与施工方法.几何构造的标准是从冬期交通安全、车辆的驱动与制动性能等方面来规定纵坡与横坡的最大值以及有利于除雪作业而设置的堆雪宽度.铺装结构及材料方面,为防止冻胀,除了一般采用的用抗冻材料置换到冻深的方法以外,日本还研制出以防冻为主的功能性铺装技术.防冻铺装有助于路面防冻及剥离路面所积的冰雪.从机理上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沥青混凝土中含氯化钠和氯化钙等盐化物,使用后盐化物逐渐释放于路表,用盐化物来降低冰雪的冰点,从而达到防冻目的.另一类是利用路面表面嵌入材料的特点,包括变形型和粗糙型两种路面铺设,变形型就是增加路面面层(或罩面层)材料的柔性,使柔度大幅度提高,从而增加了路面受力时的弹性变形量.路面结冰后,行车辗压时使路面冰层直接承受不均匀的垂直和水平力作用而自动破碎,然后用除雪机清除碎冰,使所积冰雪剥离;粗糙型就是采用大粒径、升级配等沥青混凝土铺筑面层,增加面层的粗糙度.冰冻后,行车辗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冻层很快被磨耗掉,同时也增加了制动效果.在冬季道路管理方面,日本和欧洲的寒地城镇拥有较为先进的道路天气信息系统(RWIS)、冬季交通管理系统和驾驶者信息系统.通过道路天气信息系统(RWIS),道路部门利用传感器收集和监控道路小气候数据,包括温度、风速、风向、降水和湿度,工作人员把信息迅速通过指定的无线电频率分发到公路休息区域,以便根据信息调整速度限制.RWIS系统安装和维护虽然昂贵,但是通过其产生的信息使得有关部门能够对是否利用化学品融冰雪进行迅速反应并且应用,这样既防止道路结冰,又节省了时间和融雪材料.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掌握和预测天气情况,从而决定是否在道路危险地方分配人员和清雪机械.加拿大交通部门也在开发一个名为“全加拿大道路气候信息系统一体化网络”(RWIS),这一网络主要致力于改善环境,提高道路安全性能和出行者的出行效率.通过RWIS系统网络,道路养护人员可以获取实时的道路气候信息,以帮助决定在何时采取何种方式对道路进行维护管理.同时,RWIS也有助于天气预报人员来预测道路路面结冰的情况,从而使出行者能及时地获取所需的道路信息,采取防范措施或改变出行计划.对中国寒地城镇环境建设的启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的制约以及人才短缺等因素,我国寒地城镇在城镇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远落后于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寒地城镇.对于中国的寒地城镇而言,应该在积极借鉴国外寒地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强调运用生态适宜技术的策略,即在吸收传统技术优势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环境、经济、能源、文化等多种方面的综合考虑,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本土化适宜改造,使之适应特定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的技术策略.生态的适宜技术则更强调节约能源和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根据我国寒地城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技术”正是寒地城镇生态建设技术的现实选择.寒地城镇涉及的生态适宜技术体系非常庞大,其中较为关键的技术策略包括:

1)节能技术.寒地城镇除了研究墙体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的生态节能技术以外,更应注重在城镇建设的层面研究生态节能技术,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能源的再利用和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两个方面.2)冰雪处理技术及道路维护技术.包括步空间环境融雪技术、道路路面除冰雪技术和防冻胀、冻结技术,积雪存储利用技术等.3)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包括寒地室外物理环境相关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冬季气候条件相关的道路智能管理信息技术、寒地城镇规划相关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4)其它生态适宜技术.包括有效的冬季施工技术,冰雪建筑和冰雪景观的建设技术等.4 结论

总之,对国际上地处寒冷地域的发达国家在城镇建设技术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这些经验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作用,更好地解决我国寒地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寒地城镇环境在建设技术方面的应对

第二篇: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学校发展的又一新趋势,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窗口。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步入以智能教育平台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加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引言

结合二十几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智慧校园应以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突显校园信息的智能化采集与传输,智能化处理与控制,智能化显示与推送。使全校各部门、各子系统信息融合、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校园管理中的信息更新滞后、人力资源不足、信息孤岛和重复投入造成的设备冗余等问题,达到了校园管理中绿色节能、科学决策、及时管控、服务便捷的管理目标。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普遍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愿景——“智慧的地球”,伴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数字社会”等发展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而这些美好愿望实现的基础,离不开教育,因此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力量,便成为教育领域一个新的追求,“数字化校园”便是这一追求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因素,而较少从如何通过数字化校园来转变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所建成的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2.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投入大,收效小。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者信息素质的相对缺乏。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许多教学软件相对缺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3.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忽视校外的资源利用

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现在各种网络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好各种网络的资源,应该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所关注的。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这就使得教师或学生在资源的查找中,要多花很多气力,多走许多弯路。

从目前国外应用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拿大全国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如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能实现下述目标:(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数字化校园网建设模式初探暨整体实施目标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实施目标是实现校园的事务处理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信息管理自动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绩效考核数字化、知识文档有序稳定并安全存储。校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校务管理的对象包含了党务、行政、人事、财务、科研、教务、教学、学生事务、资产、后勤等方面,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这些职能活动,将会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建立统一的校务管理系统,实施校务信息化,使校园内所有的人、财、物的信息处理融为一体,将极大地推进数字校园的进程,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可以通过信息门户网站系统来达到学校内外的信息互联互通,真正达到智能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未来现代化校园的标准。智慧校园示意如图所示。

第三篇: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the New Rural Plan and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n Baoding

【中文摘要】近几年来,保定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研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保定市的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但是,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综合研究了已有的农村规划建设理论,结合作者参与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践,针对保定市农村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保定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农村规划建设应采取的方式方法、途径和原则以及村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用于指导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进而改善保定市农村居住环境和建设面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一、二章节)提出了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介绍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关概念,同时对国内外农村的规划建设进行了合理的论述。第二部分(即第三章节)描述了保定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现状,提出了农村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节)本部分首先总体概括了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任务、主要内容及设计原则及常用方法等方面,然后将保定分为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两个区.域,结合两个区域的现状经济发展及地势地貌,因地制宜的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新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可实施的规划措施。最后,探讨了如何加强农村管理体制的建设,以促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四部分(即五、六章节)通过新农村规划建设实例,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原则,并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论文

【摘要】依据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特征,通过对城镇组成的人文形象、物质形象和结构关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城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逐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规划内涵,使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设规划;小城镇;城市设计;物质与人文形象

1概述: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城镇建设方案。除了与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有关之外,还与小城镇的功能、空间、经济、环境和形体等因素有关,并与政府的政策导向、行政指导以及规划的长远性有关。

城市设计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居民获得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通常,在镇区建设规划初期,城镇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框架和指导,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很良好的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达到完美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小城镇的整体设计,从小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形象。我们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城镇结构关系的建构及城镇人文形象的造就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进而全面完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内容。

2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2.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小城镇通常除了街道空间外,公共的休闲空间通常非常缺乏。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特别注重小城镇的公共建筑空间、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及河流绿地等空间的设计与营造。

1)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建筑的综合功能、人流活动规律以及用地的性质来形成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用来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生活活动方式的需要。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主要的公建设施(如商业建筑和活动中心等)布置,还要考虑小城镇的布局特征、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城镇范围的林地、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因素进行统一设计,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地园林规划等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设计一个丰富的有层次感的小城镇空间,不仅要建立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公共空间,还要建立性质相同的不同规模的空间。对于城镇的绿地建设,不仅要分类别,还要按照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片区或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如休闲娱乐、交通集散、集会和市政等不同内容。

2.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通常是指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镇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整体组织布置。城镇建设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协调和谐的城镇形象,并控制建筑空间与实体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使公共建筑布局合理,形成城镇景观的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从而形成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还要对小城镇轮廓线进行控制,城镇轮廓线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体量、高度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形成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部分,这样城镇轮廓线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丰富了小城镇的整体空间。

3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3.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地方种族群体的传统文化及其演变对城镇空间的组织和发展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形成独特的城镇文化。因此,城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城镇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城市设计中:1)要强化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在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中融入这些因素,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村落布局和民俗民风等,延续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与特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各项特色文化保护相结合。3)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要充分反映当代城镇居民的生活,创造既有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城镇风格。

3.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内涵,主要由社会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形态及聚居方式等影响所形成.其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小城镇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城镇的意义还表现在环境方面,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安全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还能使其与居民的生活融成一体,使环境更加宜人。

3.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发展与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和需要。在小城镇物质形态的背后还潜藏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和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对居民的精神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给居民带来亲切感、安全感、邻里感、自我感、社会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地缘、血缘和宗教缘等,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安全和稳定,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因此城市设计最好能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既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也可以产生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

4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空间区位、形体分布特征及其组织规律,是功能要求与技术能力在空间和形体上的具体表现。城镇在经过长时间的变迁,都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组织关系和结构形态。城市设计在镇区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小城镇形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整体结构。

由于受城镇用地规划、建筑寿命、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的影响,部分城镇结构通常存在维持原状的趋向,使小城镇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城市设计要充分尊重小城镇的这种原有结构,使其得到延续和保护。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结构性衰退,使各组织要素和子系统能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维持小城镇的结构稳定。

5结语

通过对城镇人文形态、物质形态、整体结构关系的研究,探讨城市设计与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使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更加深化,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江霞.试论中国 特色的建筑理论[J].山西 建筑,2013,31(7):14-16.[2] 黄 建清.谈城镇体系规划 及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2,31(14):35-37.[3] 宋虎 存.关于小城镇建 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4,33(5):67-68.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学院:专业:姓名:完成时间: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任务严峻,尤其是在我国广为众多的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更是被推上了国家发展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做好小城镇的设计与规划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小城镇的设计规划工作,熟知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并注意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必不可少,尽量使规划合理高效是我们规划工作者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 小城镇概述 镇域居民点体系 小城镇用地分类 正文:

一、世界城镇化

1.1发展的阶段性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小于30%,世界的城镇化在此阶段岳经理了一百年,世界总人口比例较低;

(2)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我国现在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3)成熟阶段:当今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到达成熟阶段。

1.2城市化水平的峰值

我国2000年左右,每年城市化率以1.2-1.4%增长,高出正常增长水平(正常增长水平为0.6-0.8%)。日本1946-1973年,城市化率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达到0.93%。

城市化水平峰值的确定: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他们的发展水平,如北欧国家、美国等,有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预测,要根据其国家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3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世界的城镇化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到达其发展的高峰期,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2)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位更加突出。

(3)多级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4)城市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5)城市治理要法制化、透明化。

1.4世界城市化经验

从规划来说,要有好的规划体系,规划先行;规划要可调整,要有弹性,在实际执行时若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更改;规划要走法定程序,树立其权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政管线等。

二、小城镇概述

2.1 聚落

(1)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2)小城镇有建制镇和城关镇,现在有了集镇和村的规划标准,城关镇的规划按城市的标准来进行。

(3)城镇化与工业化

在发达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有的国家出现过度城市化,如印度,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管理都不够,致使出现了许多人口问题;有的国家出现滞后城市化,如我国,城市工业化发展很快,但因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致使城市化的发展缓慢,出现了城乡二元化;一些发达国家因城市化发展很快,城市问题过早的出现,导致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城中人口纷纷外迁,形成了“空心城”,如美国。

2.2我国的城镇化

2.2.1 我国城镇化的成就

(1)城镇化迅速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年平均增长达到0.93%;

(2)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很大的提高;

(3)城市中的各种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2008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1m²,比1998年增长了20m²;

(4)城乡一体化正在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有对立到融合,一直到现在正努力发展为互动平等。

2.2.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

(2)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不完善;

(3)城镇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东部地区人口承载力强,相较于西部地区,人口压力大,中部地区经济塌陷;

(4)城市发展较粗放,不能使各种资源和设施的利用达到最佳,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

三、镇域居民点体系

3.1 镇域体系规划

(1)综合评价镇区和村庄的发展条件,预测人口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2)镇域统筹发展;

(3)划定镇域的空间管制分区,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4)确定居民点的规模、等级,对其发展进行定位;

(5)根据因地制宜、共享共建原则,统筹配置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

(6)确定镇域主要的道路交通,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做好防灾减灾抗震工作。

3.2 镇区和村庄分级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镇区>5000030001-510001-30000<=10000

村庄>30001001-3000601-1000<=600

3.3人口预测

3.3.1 人口分类

(1)常住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寄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寄住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学生)。

(2)通勤人口:就业、劳动、学习在镇区内,住在规划范围外的人口。

(3)流动人口:出差、探亲、旅游等的人口。

3.3.2 人口计算

Q=Qo(1+k)n+pQo:常住人口k:自然增长率p:机械增长数

3.4 居民点的选择与布局

3.4.1 中心村的选择

(1)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

(2)有能力带动周围村庄的发展;

(3)区位交通条件好,在镇域内布局合理。

3.4.2 迁并村庄

(1)位于城镇近郊区(离城镇非常近的村庄人口算入镇区人口);

(2)存在严重自然灾害安全隐患难以治理的;

(3)人口少,生活环境较差,人均耕地少的;

(4)用水严重短缺,水质不达标的;

(5)地方病发病率高;

(6)大型的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内的村庄;

(7)国家有重大的设施、项目而确定要搬迁的。

3.4.3 空间管制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四、小城镇用地分类

4.1 居住用地 R

镇的居住用地为R1、R2,城市的居住用地分四类

4.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

C1:行政管理用地,如镇政府、派出所;

C2:教育机构用地;

C3:文体科技用地,如体育场、图书馆、展览馆;

C4:医疗保健用地;

C5:商业金融用地;

C6:集贸市场;

C7:社会保障用地,如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

4.3 生产设施用地 M

M1:一类工业用地,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的工业用地;

M2: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的工业用地;

M3: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污染,易燃易爆的工业用地;M4: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4.4 仓储用地 W

W1: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

W2:存放危险物品的仓储用地

4.5 对外交通用地 T

T1:公路交通用地;

T2:其他交通用地

4.6 道路广场用地 S

S1:>=6m的各种道路;

S2:公共活动广场

4.7 工程设施用地 U

U1:公共工程用地,如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的用地;

U2:环卫设施用地,如公厕、垃圾站、环卫站等的用地;

U3:防灾设施用地,如消防用地等

4.8 绿地 G

G1:公共绿地G2:防护绿地

4.9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E1:水域、河流、池塘用地;

E2:农林用地,如以生产为目的的农林地;

E3:牧草地;

E4:保护区;

E5:有历史意义的墓地;

E6:未利用地;

E7:特殊用地,如军事用地

五、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规划

5.1建设用地规划

5.1.1建设用地比例

中心镇一般镇

居住用地28-38%33-4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20%10-18%

道路广场用地11-19%10-17%

公共绿地8-12%6-10%

合计64-84%65-85%

5.1.2 建设标准

(1)确定地块的容积率;

(2)确定建筑高度;

(3)确定建筑密度;

(4)绿地率:建设区内的绿地所占的比例;

(5)公共设施配套;

(6)交通出入口的方位;

(7)停车的泊位问题;

(8)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9)建筑间距和建筑风格

5.2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应选在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地方,并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分布在常年大气污染罪的的地方,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与生产劳动的地点接近,但不受其影响,在山地丘陵区要注意其朝向。

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1绿地规划

6.1.1 绿地规划的要求

(1)点、线、面相结合,与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绿地相协调;

(2)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的利用洼地、坡地等劣地进行绿化;

(3)合理选择配置绿化树种,低投入高效率。

6.1.2 绿地规划的布局

(1)点线面相结合;(2)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

(3)绿化与水面相结合。

6.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2.1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满足镇域居民规划区内生产生活的要求,并要保留余地,根据城镇的条件、规模和性质进行差异性配置;高中及职中以上的学校、综合性医院、百货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要立足于镇域发展的需要。

6.2.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1)公共服务设施应布局在人口较稠密的区域,集中成片形成镇区中心;

(2)既服务于城镇居民,同时考虑服务辐射区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并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衔接;

(3)公共建筑应体现地域特色;

(4)教育机构、医疗保健、集贸市场、社会保障用地外的用地宜进行集中布置;

(5)教育、科技机构与文化体育场馆结合布置;

(6)学校用的应选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不危及学生安全 的地段,距离铁路干线必须>300m,主要出入口应有标志,不应直接开向主干路;

(7)商业、金融等性质相似的设施可集中设在城市中心,临近出入口,人流较集中的地段。

七、道路用地

7.1 道路分级道路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

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

车速403020—

道路红线24-3616-2410-146-8

车行道宽14-2410-146-73.5

每侧人行道宽4-63-50-3—

道路间距>=500250-500120-30060-150

特大、大型城市••••

中型城市•••

小型城市••

7.2 道路系统

1.满足内外交通运输要求:

(1)铁路:铁路站应分布在小城镇一侧的边缘,最好是相离或相切,并将客货站布在同侧,客站接近居住区,货站接近工业区;当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城镇时,要配置对应功能区。

(2)公路:沿城镇一侧发展。

(3)汽车站:客运站设一个,设在城镇边上交通便利的地方,交叉口不宜超过4-5条。

2.地形地质条件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小城镇主干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垂直切割等高线。先确定主干路,主干路要尽量保持平顺。

3.其他要求

道路走向要尽量引进夏季风;沿江地区一侧道路敞开,形成景观效应,并布置一些垂直于岸线的道路;主干路与冬季风主导风向垂直。

八、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

8.1 工业用地

8.1.1 工业用地自身的要求

工业用地应避开七级以上的地震区,避开洪水淹没区,地基应高于最高水位的0.5m以上。

8.1.2 小城镇对工业用地的要求

(1)应尽量减小城镇中工业用地对其他用地的干扰;

(2)避免工业排放对小城镇的影响;

(3)工业用地应相对集中。

8.2 仓储用地

8.2.1 仓储用地的分类

仓储用地可以分为为本镇服务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仓储用地、中转储备的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储用地、农产品仓储用地四类。

8.2.2仓储用地的选址

仓储用地要选在地形平坦,地势较高,有排水能力的地区,在布局时要采用集中于分散布局相结合的方式,仓储用地要接近货物来源,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仓储用地要远离居住地,保证安全。

下载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划修编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规划修编与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内容的制度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农田保护经历了以下阶段: 1.1995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颁布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基本农田规划编制......

    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

    景观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一幅画”,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是“一部电影”,一部立体的电影,一部游客可进入的电影。他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但无高低之分。......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规划与建设开发情况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规划与建设开发情况 随着国家普及大学阶段教育的深入,每年都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走出校园,迈向社会。与之相矛盾的是,就业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应届大学生的择业......

    古镇旅游规划与保护研究专题

    在古城镇开发中如何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以湖南靖州渠阳古城为例 靖州,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的一个神秘地方,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沉淀,“八邦会靖”的繁荣,如今......

    浙江文化研究与规划理念

    活动主题:《宁波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2009.12 活动目的: 通过了解宁波的手工艺、表演艺术、宁波童谣和宁波的传统节日,感悟宁波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村镇建设与规划管理

    村镇建设与规划管理:乡镇机构改革培训材料 ' L# ?, `6 U5 _8 k2 N县乡考试加油站,2010,事业,单位,改革,农技试题,水利试题,水产试题,文化试题,畜牧兽医试题,村镇建设试题,企业......

    电子政务规划与建设(5篇)

    对国内外电子政务规划的浅析 ----以中国海南省和加拿大为例来分析电子政务规划的发展状况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国对电子政务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中国......

    02班组建设与规划

    班组长的作用 1.生产一线指挥者2.日常管理组织者3.班组的核心人物4.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1.政治素质 a努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b热爱本职工作c身体力行,埋头苦干。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