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资阳市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
推动我市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
周绵武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我市在人口多、底子薄、城镇分散、经济久发达的现实背景下,怎样走出一条独具资阳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值得思考。
一、“就地城镇化”的历史背景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也要重视农民在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不片面追求“去农村化”、“去农民化”。就我市而言,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城镇化率为35.8%,到2020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52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年均2%的城镇化率增速计算),仍将有26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到2020年,我市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和潜力所在,而农民“就地城镇化”因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则是农村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各地在农民“就地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中作了许多探索。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界牌社区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我市雁江区积极推进保和镇晏家坝村、中和镇明月村、丹山镇田坝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作用明显。从大量实践看,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依托和突破口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将为新一轮农村建设打开新局面。1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明确主张将“农村新社区”纳入城镇化的范围,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应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新社区”三个组成部分。这种“农村新社区”应具备以下内容:农村新社区要实现园林化,成为环境优美、清洁的宜居、低碳、节能型居民区;要实现公共服务到位,农村新社区的公共服务与城区社区的公共服务基本相同;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实现社区自治,农村新社区成为基层单位;农村社区居民的就业可以采取“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农户”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自营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集体经营模式”等多样化形式。
三、“就地城镇化”的目标定位
“就地城镇化”有三大特征:一是人口集聚程度较高;二是生产方式实现三次产业联动,以二三产业为主;三是公共服务已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其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因此,“就地城镇化”应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布局,打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人文相亲、邻里和谐、公共服务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帮助他们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样的农村社区建成后可成为邻近村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望成为所属乡镇的副中心,为进一步城镇化提供基础。
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市这样一个农业大市,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农村。
一是总体市情所迫。我市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县份少、城镇化率低、经济久发达、中心城市及县城的吸引力不强等实际情况,按现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买房落户”的模式(人均需投入10万元以上),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是思想观念所趋。近年,我市有年均160万左右的农民外出务工,不但收入得到了增长,城镇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更新。这些农民工在城乡往返之间,带动整个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也很自然地逐渐向城镇靠近。
三是乡土乡情所依。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亲戚朋友多,风俗及语言习惯相近,从情感上更愿意在家乡办厂创业,更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这些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根据。
四是发展趋势所向。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即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从城镇迁到郊区或农村居住,部分二、三产业向郊区和农村转移,这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照。
五是现实条件所及。近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进行了巨大投入,使农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及文教卫生通信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因
其政策优惠、成本低廉、乡音不改等优势,正逐步被广大农村所接受,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直接动力。
六是统筹发展之需。农民“就地城镇化”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土地及住房等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建立适宜人居的新型农村社区,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防治“城市病”。长远看,农村“就地城镇化”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也有利于减少战争、地震等突发和自然灾难带来的影响。这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就地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农村“就地城镇化”涉及面广、环节众多,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统筹协调,综合考虑。
(一)纳入规划,引导集中。要将农村“就地城镇化”纳入各地总体城镇化建设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每个乡镇侧重规划2—5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支撑等进行衔接规划。可考虑重新规划乡镇,突出新型农村社区的“结点”作用,通过村社合并和边远山区的人口迁移,适度加快农村人口向“结点”的转移和集中。
(二)给予支持,提供配套。政府将纳入规划范围的新型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提升发展水平,优先搞好路、水、电、气、网络、文教卫生、污水处理等方面配套,推动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在新型农村社区兴建集贸市场和建立集贸制度,对市场交易行为给予优惠政策,以增加人流和物流量,增强吸引力。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自用住房按照有关政策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财政可考虑以奖代补。根据自愿原则,可为农民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三)培育产业,做强支撑。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其合法权益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适度集中,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蜜柑、晚白桃、柠檬、蚕桑、大耳羊、黑山羊等特色种养业,健全“公司+农户”等利益共享机制,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比较效益。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民发展仓储、包装、运输、住宿、“农家乐”等涉农生产生活服务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
(四)整合资源,协调推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城乡互动、产村相融、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路子的路子。一是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农民被动的“城市化”观念,把“我要进城”变为“我这里有城”,引导村民逐步适应城镇生活方式。二是整合各种农民培训资源,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安置。包括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
和继续教育等。三要密切村企关系,加大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力度。鼓励企业招收、培训本地农村富裕劳动力,给予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与本地农村劳动力建立长期化、稳定化的雇佣关系。
(五)深化改革,破除障碍。一是加强村社基层组织建设。尊重历史和村民意愿,打破区域界限,对邻近的村可考虑合并建立社区联合支部,拓宽为民服务范围。二是加快落实土地改革政策。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征地补偿办法,明确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范围、标准,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三是探索社区治理模式。由乡镇整合提供社保民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统一编排街道名称。四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在农村社区中开办农产品加工、农贸市场、仓储、包装、运输、住宿、“农家乐”等涉农项目的,或是招收本地村民达一定比例的企业,政府给予财税优惠政策。五是成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专门从事农村土地整理、招商、开发等业务,有效利用闲置土地,推进规模化经营。
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我市新型城镇化的潜力在农村,因势利导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农村改革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第二篇:海淀试点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
海淀试点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
------------------
2011年12月20日 10:1
4明年,海淀香山地区将启动综合环境整治,现有的民居将变身家庭旅馆,既满足游客居住和农民增收需求,又不破坏香山地区的整体环境氛围,实现就地城镇化。这是记者昨天(19日)从海淀区了解到的。
海淀区探索农村城市化新模式。明年,将启动香山、苏家坨、上庄等地区规划保留村庄就地改造城镇化的试点。
“所谓保留村庄就地改造城镇化,就是不大拆大建,人口也不大量外迁,尽可能保留现有村庄的风貌。”海淀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将按照“统一规划、政府扶持、农民主体”原则,通过整治与改造相结合的手段,实现村庄面貌、居住品质、设施条件与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作为试点之一,香山地区结合环境整治,将于明年整体启动就地城镇化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入户调查居民需求。”
据了解,香山脚下有众多民居,分布散乱,高矮不一。对于这些民居如何进行就地改造,海淀区规划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将从香山的旅游特色出发,有可能将民居改造成家庭旅馆、旅游商店,“有下店上居、前店后厂等几种模式,将综合农民产业发展、居住条件改善、地区旅游配套完善、环境景观提升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
依托大西山旅游带,海淀苏家坨镇的车耳营村、管家岭村,也将进行类似的就地城镇化改造。
在环境整治方面,海淀区明年还将加快玉渊潭玲珑巷等28个城中村滞留项目的拆迁整治进程,分批启动22个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城中村项目。同时实施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中央党校西墙外环境整治,启动圆明园周边等地区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六郎庄等8个重点村城市化改造收尾工作,做好安置房建设、农民上楼、社会保障等后续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王海燕)
第三篇:通过产业实现就地城镇化
通过产业实现就地城镇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2013-2-26 5:25:56来源: 《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6日 16 版)现在搞城镇化遇到一个矛盾,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但是生活成本高,而且城市交通拥堵,各种城市病都出来了。中小城市虽然生活成本很低,房价也很低,但是就业机会少,在县城里买一套房子,一平方米两三千块钱,北京两三万都买不到,但是县城没有就业机会。所以,关键是怎么提高县域的城镇对产业的承载能力,提高就业的承载能力,使现在七亿人口大多数能够就地在本县实现城镇化。
解决这个问题,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制度,打通城乡之间的各种障碍,生产要素要流通,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要打破。在县域范围内,如果县城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十万到二十万人的城市,就大大增强了县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另外,再有两个中心镇能够发展到十万人左右,一个县城镇人口就可以达到四十万。假设现在一个县的人口约是八十万,那么在县域范围内,城市化率能够达到50%左右,就会对全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0%给予有力的支持。
第四篇:农民市民化 就地城镇化——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城镇化侧记
农民市民化就地城镇化
——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城镇化侧记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农民上楼 “巴掌村”变身新社区
七月酷暑,洛阳市寇店镇李家村。空调里吹出阵阵凉风,74岁的赵铁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着电视。‚我家以前住的是石棉瓦房子,现在这套新房134平方米,是村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每平方米600多块钱,一套房子只要七八万块钱。‛赵铁银说,‚和以前比,新小区干净,安全,还方便,水、电、煤气、网络啥都有。‛
赵铁银所说的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的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新型农村居住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战略基点,正逐步在河南全省进行推广,这也成为河南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彻底告别了生活环境的脏乱差,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
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相轩说,山区居住分散,很多都是几百人的‚巴掌村‛,如果个个都要通自来水、天然气,配医院、建学校,根本不可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干了快30年的支书,就是想让全村人过上城市生活,现在这个梦终于实现了。‛李相轩说。
产业支撑 腰包跟着鼓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同地区尽管模式不同,但都注意因地制宜,把产业支撑、工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使得‚上楼‛后的农民不但住得高了,收入也高了,腰包也鼓了。
鲁山县尧山镇东竹园社区坐落在群山环抱间,山水相映,如诗如画。坐在自家的两层小楼里,66岁的殷生告诉记者:‚新家比以前方便不说了,主要是离旅游景区近,有条件开农家宾馆,发展农家乐,俺儿子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回来了,就在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在当初规划时,东竹园社区就注意依托周边景点,打造农家乐新民居,根据游客需求设计不同的房舍,包括休闲养生接待、中高档接待,以及商业区和游乐区,购房农户根据自家经济实力选购。目前,已有26户农家乐开业,从业人员82人。
长葛市古佛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因为当地拥有多家肉制品和面制品加工企业,按照规划,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部分将建设果蔬加工基地和养殖基地,其余复耕为基本农田。此外,村庄原有耕地也将全部流转,作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社区劳动力既可选择
在基地从事农业生产,也可在培训后进入企业。
许昌市市委书记李亚表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农民不离土不离乡,而是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生活,突破了过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支农强农模式。
确权发证 从“输血”到“造血”
5月30日上午,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居民石金遂,拿着刚用房产证抵押贷到的16万元贷款,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下好了,俺的家庭旅馆可以办起来了。‛
石金遂2010年搬进新农村社区。2012年4月初,他和社区的其他20户农民一起,领到了由舞钢市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并获准以农房房产证抵押贷款。
当地土地和房管部门有关人员介绍,和农民自建住宅相比,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房因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精确确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合法手续,且用途明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完全符合办理‚双证‛的条件。
舞钢市市委书记高永华说,多年来,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住宅,由于得不到产权证明而只具有居住功能,是真正的‚不动产‛,而给农房发放‚双证‛就是要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缺血‛、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舞钢市农村信用社主任党胜利介绍,农房‚双证‛发放的一个月内,该社区以房产证抵押,从当地农信社获取的农户融资授信额度已
达1600万元,与‚双证‛发放前相比,增长了4倍还多。
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完世伟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实质就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最终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表面的居住环境改善之外,最重要的是产业支撑和对新建住房的确权发证,这种‘造血’手法将使城镇化进程更有后劲,更具有可持续性。‛
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业处处长吕五权表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等不得,不具备条件的地方急不得,必须结合实际因势利导,把推进力度、节奏和群众的接受能力统一起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经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近万个,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400个左右。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
第五篇: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来源:红旗文稿 2014年02月12日11:58 收藏 打印 字号
海南省澄迈县城镇化之路调研报告
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总书记在今年考察海南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朴实的话语,揭示的是最深刻的道理。“三农”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抓手,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抓手,则是走好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提出并践行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的理念,正表明中国已坚定决心,要走出一条避免重蹈国外城市化建设中反复发生的“城市病”覆辙的新路。这条新路,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深刻的城市化运动,堪称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城市化运动,成功与否,不仅事关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事关世界的繁荣发展。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坚持“就地城镇化”理念,对破解“离土不离乡”问题进行深入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值得重视。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总书记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习总书记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总书记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澄迈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和实践,无疑是符合中央城乡一体化建设总布局精神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