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

时间:2019-05-13 12:0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

第一篇: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

浅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裂缝成因及

防治对策

21110134刁天逸

摘要: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被称为半刚性基层,其性能优良,为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路面基层类型。但半刚性基层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因其本身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故使路面形成反射裂缝。防治基层产生收缩裂缝对提高沥青路面品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半刚性材料收缩裂缝的成因,提出防治对策,为实际工程作参考。

关键字: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防治;发展趋势

正文: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路面设计的结构和形式也呈多样化。半刚性基层由于其有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刚度大、路面平整度好、行车舒适、施工工艺容易控制等优点,在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中占据极大比例。而半刚性基层材料以水泥稳定级配集料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集料为主要类型,这两类半刚性材料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决定了在半刚性基层内部温度梯度和失水梯度存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大的收缩变形,使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并最终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开裂,从而大大地缩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病害类型之一。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和雪水的入侵,裂缝附近的土基含水量的加大甚至饱和,路面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使裂缝两侧的沥青面碎裂,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严重甚至导致路面产生结构性裂缝。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沥青路面裂缝,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是目前道路工作者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半刚性沥青路面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量观察表明,沥青面层上的裂缝,是与下卧层水泥碎石、水泥砾石基层上的裂缝密切相关的,是由基层上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来的。就半刚性基层来

讲,这种收缩裂缝可来自几个方面:

(1)化学收缩。它类似于混凝土的水泥集料在硬化成型期间所发生的体积收缩。一般在浇筑后的头一个月内这种反应比较明显。

(2)材料原因。沥青混合材料过细,其结合料过少(即油石比过低);炒制过火。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级配不佳,石料偏少。沥青材料配合比不正确。沥青原材料低温延性差或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低,造成路面早期裂缝。

(3)干湿收缩。水泥集料在水分蒸发期间所出现的干缩,它与养护条件的好坏大有关系。混凝土的干缩线收缩一般在0.00015~0.0002之间,试验表明,暴露于大气中的水泥稳定土,在浇筑的初期,会产生很大的干缩应力,其值可以高达1.3MPa,随后干缩应力会渐趋降低。所以,这一期间的养护非常重要,使其在保持湿度的条件下,尽快加速强度的增长,以防止裂缝发生。再从水泥级配碎石、水泥级配碎石基层内在的材料结构分析,规范要求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施工单位为达到此要求,实地铺筑的强度又往往超过3MPa,河北段一般在3.2~5.3MPa,水泥用量也超出设计用量4%,每立方米水泥用量约合100~120kg,这应接近于100号的贫混凝土了,具有了混凝土路面收缩裂缝的性质。

(4)温度收缩。由于热胀冷缩,水泥稳定土在低温时就要发生收缩。当温度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产生裂缝。沥青面层也存在一个温度收缩的问题。但是,由于沥青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粘结、延展等方面的感温特性,致使沥青混凝土具备了一种柔性、可恢复性的结构特点。仅仅是在冬季低温情况下,才会出现温度收缩。而以上的柔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减弱这种温度收缩程度。此外,由于沥青面层是粘结在基层上面的,它们在层次之间并非是自由滑动的,因而,沥青面层的收缩裂缝往往是通过基层上那些已经开裂的薄弱部位而发展起来的。

(5)半刚性路面内部排水性差,半刚性材料对水破坏敏感。半刚性基层材料致密、透水性差,而且由于降水、水分冻融循环和各种人为因素,沥青面层渗水是不可避免的。水从沥青面层到达半刚性基层后,由于不能从基层迅速及时地排走,只能沿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界面滞留、积聚和扩散,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冲刷基层表面,长期作用下去,则造成基层与

面层的连接丧失,基层支持力下降。同时由于部分水可能通过基层裂缝继续向下入渗,软化土基,以及路面各结构层本身受到水的破坏,导致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显著降低,产生网裂等路面病害。

(6)荷载原因。由于基层开裂,铺筑在其上的沥青面层在裂缝处产生应力集中。汽车驶经裂缝的过程中时,在车辆荷载作用的过程中,面层受到两次剪切一次弯拉,当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使裂缝处面层底部所受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后,面层裂缝便随之产生并逐 由于超载车辆引起累计轴次的增大,从而引起设计弯沉值减小。由于超载造成正常设计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抗拉强度不足,使其提前在层底产生拉裂,加之车辆的振动冲击作用,可将路面压坏,即一次性破坏作用。车辆在上下坡、刹车时将加速沥青路面层的剪切破坏

二、减少无机结合料收缩裂缝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基层材料本身的抗裂措施,实际上就是采取措施减小半刚性材料的收缩性能,增强其抗拉性能。可以通过掺加添加剂或者是加筋材料来限制其收缩,也可以通过改善半刚性基层材料各组成成分的性能来增强基层的抗裂性能。在半刚性基层材料中掺入短纤维可有效地提高稳定土的抗裂性能,苏州科技学院的董苏波等人对玻璃纤维二灰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可提高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强度,降低其刚度,并且可有效改善二灰碎石基层的韧性。长沙交通学院的陈晔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聚丙烯短纤维增强二灰稳定土的性能,而徐剑则通过在水泥稳定土中掺加格网碎片来增强基层的抗裂性能。在日本,用水泥和特殊沥青乳剂综合稳定使水泥与沥青混合以防水分的蒸发,而沥青乳剂中的水分则供给水泥硬化,使收缩系数随沥青剂量的增加而减小。长安大学的戴经梁和蒋应军等通过大量试验认为,改善半刚性材料的级配,采用骨架密实结构能显著减小半刚性基层的收缩量,增强基层的抗裂性。对于组成半刚性基层的材料来说,诸多的研究都表明,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并且尽量选用低标号、水化熟小、干缩性小的水泥,适当加入缓凝减水剂、缓凝阻裂剂、减缩剂等外加剂,为提高后期强度,减少收缩裂缝可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剂量等。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稳定材料中,二灰稳定粒料要比水泥稳定粒料抗收缩开裂能力强,而且,能大量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经济性好,因而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二灰稳定粒料早期强度低,施工进度受到限制,且表

在基层施工中所

采取的一个重要的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就是对基层采取“预裂”措施,在沥青面层铺筑之前,人为地制造规则的裂缝或不规则的裂纹网。德国1986年新规范规定,当沥青罩面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4cm时,不管基层厚度多大,只要基层抗压强度超过12MPa,基层必须预先切纵缝和横缝。前苏联有关规范指出,为了减少裂缝的破坏作用,避免薄沥青面层下水泥稳定土基层产生不规则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建议基层每隔8-12m做一假缝,缝深6-8cm,缝宽10-12mm,锯缝后立即用沥青马蹄脂填缝,并对沥青面层产生的规则且较整齐反射裂缝也采用沥青马蹄脂填缝。目前,在我国该工艺已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实际应用的工程实例都表明此项工艺对防治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确有成效。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半刚性材料基层设置预锯缝的计算以及具体工艺过程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讨。国外很多学者认为微细裂缝的传荷能力好,会大大减轻甚至完全消除宽缝的出现,如捷克斯洛伐克在水泥稳定材料硬结过程中,用反复碾压的方法人为地创造微细裂缝网,科威特在新铺的水泥土基层上用重型钢轮压路机碾压,故意使水泥土基层预先开裂。基层的施工质量是决定基层是否开裂的关键,要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压实度,严格控制基层的含水量,并且为降低温差适当安排基层施工的季节和时间。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从结构设计和施工工的角度,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措施:

(1)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首先应该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的和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做基层。

(2)在采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土)做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尽量采用不含塑性细土的级配粒料。

(3)保证粗集料含量。

(4)在温差较大季节施工的半刚性基层会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为保证收缩裂缝不呈现最大值,应尽可能考虑在温差较小的条件下施工半刚性基层。

(5)计量准确。无机结合料的用量越大,半刚性基层的收缩性越大。所以,基层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试验确定的结合料剂量进行控制,计量一定准确。

(6)拌和均匀。

(7)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压实含水量,不允许洒水车在工作面上停车或调头,防止洒水不匀。

(8)采用乳化沥青封层保湿养生。

(9)作好半刚性基层的初期养护。

(10)设预留缝。在半刚性基层中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道收缩缝(基层成型后,用混凝土切缝机切割即可),能起到较好的止裂作用,缝的间距将随所用半刚性材料类型、沥青质量和当地气温条件而变,具体需要通过试验路确定。

三、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发展展望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构组合优化设计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特点,结合我国现阶段道路重载交通的状况,提出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思路。优化设计的途径及主要解决的问题为:(1)设计过程考虑实际交通量及车辆超载,使路面结构承载力满足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的要求;(2)参考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按功能合理设置路面结构,解决路面的反射裂缝和车辙问题;(3)解决路面防水及结构内部的排水问题,尽量减少水进入路面结构内同时也使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能迅速排走,避免水侵蚀半刚性基层及下渗至路基破坏土基的稳定性;(4)加强结构层之间的连接处理,保证各层完全连续。基于以上设计思路,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出于经济考虑,对我国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改良。对于重载交通道路,建议采用排水沥青处治基层(或抗疲劳层)与半刚性材料层相结合的组合式基层结构形式。具体结构组合为,沥青面层+大粒径沥青碎石排水基层+沥青抗疲劳层+半刚性基层及底基层,或沥青层+大粒径沥青碎石排水基层+下封层+半刚性基层及底基层。

在结构中设置疲劳层是根据路面结构的受力特点而提出的。在沥青路面结构中沥青层底受到的拉应变是造成沥青路面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路面结构的最大拉应变发生区域设置抗疲劳的沥青混合料,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沥青层下面有半刚性下卧层的结构,由于半刚性材料的收缩开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疲劳层还起到阻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向沥青层传播的作用。

设置LSM层或抗疲劳层的结构组合设计思路与近年国际工程界提出的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是一致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技术核心是按功能合理设

置路面结构层,要求路面结构的面层具有抗车辙、抗磨耗、不透水的能力,中间层具有良好的抗车辙和耐久性,基层具有抗疲劳和耐久能力。

结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承载能力,抗车辙能力强,但存在较多的反射裂缝等早期病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未来重点在于解决其早期病害的问题,并且优化其结构形式。在重载交通条件下其设计思想是采用强度较高的半刚性基层来提高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参考文献:

孔健,减少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方法和措施,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11

沙庆林,国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现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赵琳 浅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河南科技,2005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机理分析及防治,程英伟,汤捷,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04

章学祥,柳新根,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与防治,人民长江,2008 王长虎,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与防止措施,北方交通,2006

第二篇:高等筑路材料复习纲要

高等筑路建筑原材料

1.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工程性质。

2.土的矿物成分中最易引起工程问题的是哪些成分?应采取何措施? 3.土中水的形式和作用。

4.常用改性沥青的分类及特性。5.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6.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

1.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工程性质。     

粘土矿物,工程性质:1.蒙脱石:亲水性高、易膨胀和收缩、压缩性高、强度低2.伊利石:介于两者之间3.高岭石:亲水性差、可塑性低、压缩性低、性能稳定.水溶盐类,工程性质:P10 腐植质,工程性质:高度的亲水性,高的可塑性…强烈侵蚀结合料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土的矿物成分中最易引起工程问题的是哪些成分?应采取何措施? 粘土矿物:工程应用措施:掺石灰处理(降低土体含水量)掺砂石粉煤灰(降低粘土的液限)水溶盐类中的易溶盐类:工程应用措施:限制土中易溶盐含量;采取防渗措施;利用化学反应生成不溶盐

腐植质:工程应用措施:限制腐殖质含量,掺灰处理或换填处理。

3.土中水的形式和作用。

水的作用:

①填充土中空隙,溶解土中矿物;②参与化学反应;③创造施工条件。

工程处理方法:

确定最佳用水量,以利化学反应的产生,以及确保良好的施工条件。

土中溶液反应:常采用掺加石灰等材料的方法,以改变溶液中的强酸环境

4.常用改性沥青的分类及特性。

常用:

1.低密度聚乙烯(LDPE)改性沥青性质:结晶度低、支链多、融点低、柔韧性好

工程特性:强度较高、延伸率较大;与沥青的相容性和集料的粘附性较差。掺加LDPE,可大幅改善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略微降低低温性能

2.高密度聚乙烯(HDPE)P18 一般选用低密度

3.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改性沥青工程特性:EVA比PE具有更大的弹性和韧性,并且与沥青的相容性远好于PE,因此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沥青改性;在我国因其价格较高使用较少。EVA掺量增加,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增强,并不降低低温性能

4.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工程特性:丁苯橡胶与沥青的相容性并不好,通常是以2~5μm的颗粒分散在沥青中,在热贮存时,会有一定的上浮现象。对沥青的高温性能影响不大,较为突出的是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大幅度提高。

5.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工程性质P23

5.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SBS的改性原理

1.SBS熔入沥青后,其中的苯乙烯(S段)可以吸收软沥青质,体积可膨胀到原来的9倍,形成海绵状材料,冷却后,形成具有弹性的三维网状结构。

2.SBS的两相分离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高弹态↔玻璃态),聚丁二烯(B段)为-80℃(-100℃),聚苯乙烯(S段)为80℃(105℃)。

3.当温度超过80℃时,S段(苯乙烯)开始软化流动,有利于拌和与施工;

4.而在路面正常使用温度下,S段呈高弹性的固态,起到交联增强的作用,降低了沥青的流动,提高了高温稳定性;

5.在低温环境下,B段(丁二烯)通常仍在玻璃化温度以上,仍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提高了沥青的抗疲劳和抗开裂的能力。

附加:三类狭义改性沥青的作用

树脂类改性沥青(LDPE和EVA)主要改善高温性能; 橡胶类改性沥青(SBR)主要改善低温性能;

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SBS)可同时改善高温和低温性能。

6.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 Ppt:

性能评价的关键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 性能评价的新指标:弹性恢复,测力延度,粘韧性,离析试验,低温弯曲试验 传统指标:针入度指数PI;

新指标:弹性恢复、延度拉伸柔量、粘韧性、软化点差和低温弯曲破坏应变等。书上:P25-31,p30的表

散粒体材料

 1.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间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2.级配碎石材料组成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 3.级配碎石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1.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间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39、48 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间层的主要作用是延缓反射裂缝和排水双重作用。用做基层或底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之一P39 2.级配碎石材料组成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P43

方法:数解法【试算法(优势粒径法)、正规方程法】

图解法

级配碎石材料组成设计步骤

1.检验各种规格(一般为4档:31.5~19、19~9.5、9.5~4.75、<4.75mm)的集料是否满足材料要求;

2.将各种规格的集料进行筛分;

3.按试算法或图解法获得各种规格集料的1~3组配合比(分别使得合成级配接近规范范围的上限、中值和下限);

4.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分别获得每组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用水量; 5.通过CBR试验,获得每组混合料的CBR;

6.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获得每组混合料的回弹模量和塑性变形累积规律(选做); 7.采用室内渗透仪,获得每组混合料的渗透系数(选做);

8.根据CBR、回弹模量和塑性变形等,确定各种规格集料的最佳配合比。3.级配碎石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 力学性能

 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 回弹模量(Resilient modulus)随应力增加,回弹模量逐步增大

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随偏应力和荷载循环次数增加,塑性累积变形逐渐增加

 水力学性能

 渗透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渗透系数与孔隙率近似呈直线关系。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大时,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小。渗透系数和级配碎石粒径分布有关,随集料中小于0.5mm细料增加而降低。

性能总结:

 1.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应力依赖性  2.级配碎石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 3.级配碎石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抗压强度越大越好吗?如何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抗压强度标准?

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具有哪些性能?这些性能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 3.按试件受力方式和控制模式分,疲劳试验可分为哪几种?对同一种材料的疲劳寿命有何影响?

 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 6请按对强度贡献的大小排序,列出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的主要强度作用。 请指出级配碎石的主要性能特点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主要特征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抗压强度越大越好吗?如何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抗压强度标准?p69 不是越大越好,抗压强度与干缩性能: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增加,干缩应变先减小后增大,抗压强度与温缩性能: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增加,温缩系数呈波浪形,存在最佳值 二灰稳定材料—抗压强度增加,温缩系数基本也增加

抗压强度与抗冻性:二灰稳定材料---抗压强度增加,抗冻性基本是下降的。抗压强度与刚度:强度越大,刚度越小p67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抗拉强度标准一般取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Mpa,比较折中。若太小,则强度不满足要求,容易损坏;若太大,则干缩系数大,尤其对重型车来说,疲劳寿命也会大幅减小。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具有哪些性能?这些性能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p53、p69 力学性能,收缩性能,水稳定性,疲劳性能 联系

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增加,收缩性能(干缩)存在最佳值。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增加,收缩性能(温缩)存在最佳值。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增加,水稳定性也越好。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增加,疲劳性能也越好。采用综合压缩模量来衡量考虑所有性能。

EYSEYS σUCS m、n λd、λt εd·εt·m、m UCSmddmnttm—— 综合压缩模量,MPa; ——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 地区影响系数,m+n≤1; —— 考虑干(温)缩应变速率的系数;—— 最大干(温)缩应变,×10-6。

3.按试件受力方式和控制模式分,疲劳试验可分为哪几种?对同一种材料的疲劳寿命有何影响? 受力方式:

弯拉(曲)疲劳试验

弯拉(曲)疲劳试验中试件实际为单向应力状态(梁试件),试验较为烦琐。劈裂疲劳试验

又称为间接拉伸试验,试件承受双向应力状态(圆柱体试件),操作简便。影响

劈裂疲劳试验所得疲劳寿命远小于弯拉(曲)疲劳试验所得疲劳寿命,与其受力状态是密切相关的。控制模式: 控制应力疲劳

在疲劳实验过程中,保持加载大小不变; 试件模量越大,其疲劳寿命越大。控制应变疲劳

在疲劳实验过程中,保持试件所受应变不变。(加载逐步变小)试件模量越大,其疲劳寿命越小。

对同一种混合料,控制应力疲劳寿命远小于控制应变疲劳寿命。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书上P73 Ppt:

(1)取样筛分

从料场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筛分;(2)级配组成(矿料配合比)图解法 试算法

“优势粒径法”(所谓优势粒径是指某种集料中在某级筛孔上占有绝对优势的粒径,即分计筛余最大的粒径)

(3)制备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试样(混合料配合比)按不同类型的混合料,预估其用水量; 至少需要制备三种剂量的混合料试样;

(4)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进行击实试验,测定和计算干密度和含水量 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1)制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按上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抗压强度试件(Φ50×50、Φ100×100、Φ150×150 mm);

平行试件的个数与偏差系数有关,一般为9~13个。(2)试件养生

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或27d),浸水1d。(3)抗压强度测试与计算

将试件放在试验仪的升降台上(台上先放一偏球座),以1mm/min的速度加载,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

按Rc=P/A计算试件的抗压强度。(1)选定合理的结合料剂量(2)实际使用剂量 增加0.5~1.0%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混合料拌和(拌和机)按比例控制各料斗上料速度、控制进水速度(较最佳含水量大1%)

强制式拌和机等拌和

检查拌和均匀性、在线配合比

混合料运输(自卸卡车)应前后移动装料,防止离析(FIG)

尽快运输到现场;覆盖篷布,尽量减少水分损失

混合料摊铺(摊铺机)宜连续摊铺,禁止停机待料

适宜速度:1m/min左右 列队方式:两台梯队摊铺

离析处理: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检查:摊铺均匀性

混合料碾压(压路机)合适碾压顺序:静压→轻振→重振→胶轮静压→钢轮静压

静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结束时应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禁止刹车

一定要保证压实度,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接缝横缝设置:中断施工超过2h(水泥稳定类),应设置横缝

纵向用三米直尺定出横缝位置 横缝断面:竖向平面

横缝碾压:横向碾压,逐渐过渡到新铺层,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质量管理及验收

纵缝设置

相邻车道摊铺时间相差1h以上设置(尽可能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

摊铺时采用钢模或平整的枕木,采用垂直相接方式 纵缝位置:相邻车道线上

纵缝碾压:采用正常的纵向碾压方式

养生及交通管制

养生方法:应将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碾

压完成的基层顶面。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洒水方式: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 养生期:水泥稳定类7d,二灰稳定类28d

交通管制:在养生期间应进行交通管制

6.请按对强度贡献的大小排序,列出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的主要强度作用。P53 按从大到小

水泥:水化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化学激发作用——碳酸化作用 石灰:离子交换作用——碳酸化反应——火山灰反应——结晶反应

7、指出级配碎石的主要性能特点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主要特征 级配碎石的主要性能特点:1.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应力依赖性

2.级配碎石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3.级配碎石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主要特征:1.环境温度越高,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形成和发展越快,当温度低于5℃到0℃时,强度难以形成和增长。低于0℃时,如经冻融,强度降低p60

2.强度随龄期不断增长

3.强度与材料品种、养生条件有关p61其他参考p70

沥青面层材料

 1.SMA的材料组成上具有哪些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使用性能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 2.SMA配合比组成设计步骤是什么?

 3.SMA混合料检验中,析漏和飞散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两者有无联系?  4.SMA混合料在设计和施工中最易出现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 5.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6.SMA配合比组成设计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7.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施工有什么主要区别?

1.SMA的材料组成上具有哪些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使用性能之间具有什么关系?p78

2.SMA配合比组成设计步骤是什么? 3.3.1设计初试级配 3.3.2计算各种矿料密度

3.3.3计算粗集料骨架混合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γCA 3.3.4计算初试级配捣实状态下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 3.3.5预估油石比Pa或沥青用量Pb 3.3.6成型马歇尔试件

3.3.7计算SMA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

3.3.8计算SMA马歇尔混合料试件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与VCADRC对比)3.3.9相关指标的计算,试件空隙率,试件矿料间隙率,试件有效沥青饱和度 3.3.10确定最佳设计级配,最佳设计级配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VCAmix

VMA>17

11对于选择的最佳设计级配,以初试沥青用量、初试沥青用量±0.2~0.4%制作3个油石比的SMA马歇尔试件; 测试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计算VCAmix、VV、VMA、VFA等技术指标; 13 按设计空隙率,确定最佳油石比,并检查对应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3.SMA混合料检验中,析漏和飞散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两者有无联系? 谢伦堡析漏试验:试验目的:确定SMA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施工中的流淌问题)肯塔堡飞散试验:试验目的:确定SMA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

有联系:析漏和飞散试验往往同时进行,所以可得出两条曲线,且两条曲线交点基本与最佳沥青用量接近p91

4.SMA混合料在设计和施工中最易出现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设计中:P98 施工中:P112 5.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18 2.1旧料掺配设计 2.2新掺材料设计 2.3工艺性能设计

6.SMA配合比组成设计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SMA配合比组成设计:SAM的配合比设计核心是粗集料的骨架设计,粗集料的骨架性质决定了细集料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沥青用量大小和沥青玛蹄脂的组成。SMA对于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要求很严格,除强度外,对于各种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有效相对密度等)、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及试件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也都有严格的要求,需经过检验复核才能确定。SMA最终需确定沥青最佳用量,过程中没有水。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相对于SMA,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比较简单,对于结合料的级配组成没有严格的要求,整个组成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检验时也只需检验抗压强度即可。

7.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施工有什么主要区别?

SMA:需要严格的适宜的温度条件。SMA拌和、摊铺、碾压温度均较常规路面施工温度要求高,各个环节的温度都需要严格控制,需保证连续作业,所有工序在混合料温度降至100℃以前全部结束。碾压时采用初压、复压、终压的步骤。

无机:施工全过程需对水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水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至关重要,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直到最终的养护都需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由于运输、施工过程中的水损失,拌和时多加1%的水,施工及养护过程中,也要及时喷洒水。碾压时通常采取静压→轻振→重振→胶轮静压→钢轮静压的步骤。

沥青稳定基层材料

1.采用多级嵌挤设计方法设计LSAM时,级配控制参数有哪些?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 P140 级配的级配参数,CA比、FAC比、FAF比等。为了约束粗集料的离析和压实不稳定性现象,对级配的粗集料部分组成提出CA比要求。

为了分别保证第二级和第三级形成嵌挤状态,采用FAC比和FAF比对级配细集料部分的嵌挤进行约束。

2.为确保达到嵌挤状态,有哪些级配状态检验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P141

 VCAmix

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小于捣实状态下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 骨架接触度SSC(stone-on-stone contact)

压实成型的混合料粗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ρcm与纯粗集料干捣的相对密度ρ之比。这一指标反映了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骨架性、接触的密实性和粗集料的压实效率。

 骨架稳定度SCA(Stability of Coarse Aggregate)

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ρcm与纯粗集料的松堆密度ρna之比。

骨架接触度SSC与稳定度SCA的关系

 骨架接触度是压实成型的混合料粗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ρcm与纯粗集料干捣的相对密度ρ之比;骨架稳定度是压实成型的混合料粗集料毛体积密度ρcm与纯粗集料的松堆密度ρna之比。

 骨架接触度和稳定度是沥青混合料粗集料体积密度,在不同纯粗集料状态下粗集料密度的特征量。

 骨架接触度与稳定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接触度越大,骨架稳定度也越大,反之亦然。

3简述基于均匀设计的综合设计法的主要步骤

P146 4简述LSAM混合料与AC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区别 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LSAM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与其嵌挤骨架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随着粒径的增加,LSAM的高温稳定性也增加。

高温稳定性(车辙深度):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30相比,LSAM的车辙深度仅在初期有小

幅增加,后期几乎完全不变,表明LSAM具有很好的抵抗车辙变形的能力。

高温稳定性(单轴静载试验):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LSAM的蠕变劲度下降,永久变形逐

渐增加。

防水粘结层材料

 1.三种防水粘结材料的基本性质如何? P166-169

 2.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的主要目的及其试验过程。剪切试验P169  目的:表征试件的抗剪切变形的能力;防止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或水泥混凝土、沥青层之间产生剪切滑移破坏。 试验步骤:

 在特制试模(30×30×3.5cm)内,浇注成型水泥混凝土,表面刷毛后养生7d脱模;

 完全干燥时,打磨表面浮浆,涂刷防水粘结层;  在其上碾压沥青混凝土(3.5cm),冷却后脱模,切割成5×5×6.5cm试件(每组4个平行试件)进行剪切试验(斜剪),测试抗剪切强度。

拉拔试验P172  目的:表征试件的粘结能力;防止两层沥青混凝土材料之间或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失效。 试验步骤:

 用车辙板(30×30×5cm)预制5cm厚的水泥混凝土板,然后按“表面处理-涂刷防水粘结层-碾压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 待试件冷却固化后,用钻芯机钻孔(孔径50mm),一直钻到水泥混凝土板,取出钻头;

 用快凝环氧沥青将拉头粘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养护12h;  将试件放于拉力试验仪中,以100~200N/s的固定速度对拉杆加力,直至芯样破坏。

 三种防水粘结材料的性质

 三种防水粘结材料均不透水;

 SBS改性沥青的粘结强度与环氧沥青相当;

 三种防水粘结材料的剪切、拉拔试验

 SBS改性沥青的抗剪强度与环氧沥青相当,且均高于专用粘结剂的强度;  SBS改性沥青的拉拔强度与环氧沥青相当,且均高于专用粘结剂的强度;  随着温度的升高,拉拔和抗剪强度显著降低;  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最佳厚度为1.3mm。

水泥混凝土

 1.碾压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材料和施工特点(与滑模摊铺对比):含水率低(特干硬性)和振动碾压成型

(2)与沥青路面比较

1.车辙少2.抗磨耗性好3.耐油性好4.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5.重交通或某些厚层结构,初期投资费用有可能较省6.平整性差

(3)与普通水泥路面比较

1.可用沥青路面摊铺机进行施工2.施工简单、快速,可不用模板,能缩短工期3.经济性优越,估计初期投资费用约节省15~40%4.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少,干缩率小,可以扩大接缝间距,有利于行车舒适性5.初期强度高,养护期短,可早期开放交通

(4)碾压混凝土的成本

1.提高路面施工效率,降低铺筑施工成本;2.由于接缝减少,使接缝的成本降低;3.常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泥用量一般在300~350kg/m3,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用量大约是250~300 kg/m3,至少节约水泥50 kg/m3以上。

 2.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有哪些不同?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 碾压混凝土拌和→运输

→卸入沥青摊铺机→沥青摊铺机摊铺

→钢轮压路机初压→振动压路机复压→钢轮压路机终压

→抗滑构造处理→养生 →切缝→填缝→养生。

碾压混凝土含水量较少,导致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的过程有所差异。最大的不同在于碾压过程,普通水泥混凝土振动压实,碾压混凝土则用压路机压实。

1、碾压混凝土拌合

碾压混凝土与常规水泥混凝土相比,由于施工方法的不同,其拌合料的制备工艺也有很大差别,对拌合设备的进料数量、计量精度、生产能力、拌合时间及拌合机类型都有不同要求。拌合设备必须有足够的料仓数目和进料通道才能满足配料要求。碾压混凝土拌合料含水量较低,稠度值较大,掺入外加剂后,需要有充分的拌合时间,各种材料才能均匀拌合,外加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混凝土摊铺 :

碾压混凝土水灰比较小,混凝土无流动性,因此需要人工配合挖掘机按照模板挂线进行初平,最后用平地机整平。在静压过程中,人工往低洼处进行补料,静压平整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振动碾压。确保混凝土路面平整度。

2利用碾压作用使混凝土密实成型是碾压混凝土路面区别于其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标志,为了保证碾压混凝土路面强度和表面特性等路面质量,一般使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或组合压路机进行碾压,有条件时最好配套水平振动压路机和裹胶钢轮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的碾压次序一般与碾压过程对应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3碾压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又有特殊性,施工工艺采用压路机振动碾压成型,这跟普通混凝土路面支模铺筑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普通混凝土路面上的接缝形式和设置接缝的方法难以在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碾压混凝土的特点提出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原则和适宜的接缝形式,来解决碾压混凝土的接缝问题,施工缝连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不可搭接。

养护:由于碾压混凝土水灰比小,若失水,则强度损失大,因此RCC路面养护要求较高

 3.简述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和设计步骤。增强机理P183 设计步骤平196 a.确定试配抗折强度Rcw b.确定钢纤维体积率 c.确定单位用水量 d.计算水灰比 e.计算水泥用量 f.确定砂率

g.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h.试配调整 i.确定施工配比

论述题:

1、结合SMA混合料的组成结构,谈谈对SMA混合料的看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答:组成结构P77,看法P78(路用性能好)

发展趋势,随着功能路面的提出,可考虑掺加橡胶,低噪声路面。

2、谈谈沥青稳定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答:沥青面层的优越性参考p78的路用性能,以下为基层(可参考p137):

以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为基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被大量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但这种半刚性基层除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外,还具有较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而且可供应的材料种类多,早期强度高,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使用过程中弹性变形较小,使用年限长,承载力高。

然而,近年来,此类结构在使用中常出现基层反射裂缝、坑槽下沉等病害。大量反射裂缝在水的浸泡以及行车荷载的冲刷破坏下,由线性破坏迅速发展为网状开裂,直至结构性破坏。特别是最近几年,交通量大增,超载现象日益严重,更加暴露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的这种缺点。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解决半刚性基层路面的这种病害,比如采用塑料隔栅、在半刚性基层上面铺筑应力吸收层(SAMI、集配碎石夹层)、增加沥青层的厚度等,但是这些方法仅仅延缓或者抑制反射裂缝的发展,没有根本消除反射裂缝。故此,急需寻求一种其它的基层材料来克服半刚性基层的缺点,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而以刚度相对较小的柔性材料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可以吸收部分层底拉应力,大大减少路面开裂的可能性,解决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

常见的沥青稳定基层有密级配沥青碎石ATB、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M、HRA(热拌热铺沥青混凝土)、HDM(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等,近年来,LSAM也被提出。一LSAM为例,谈一谈沥青基层(柔性基层)的优越性。

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它一般指矿料的最大粒径在 25-63mm之间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以下优点:①级配良好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承受重载交通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②集料的增多和矿粉用量的减少,使得在不减少沥青膜厚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沥青总用量,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③可一次性摊铺较大的厚度,缩短了工期;④沥青层内部储温能力高,热量不易散失,利于寒冷季节施工,延长施工期。对于目前交通中存在的重车多,车辙比较严重的情况,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具有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由于面层和基层材料结构的相似性,路面结构受力、变形更为协调。(2)设计优良的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能保证一定的空隙率,使水分顺畅地通过基层排出,不会滞留在路面结构中造成路面的水稳性破坏。(3)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对于水分的变化不敏感,受水和冰冻影响较小,不会因为干缩裂缝而导致面层出现反射裂缝。(4)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同沥青面层一起构成全厚式沥青面层,从而使得整个沥青面层的修筑时间减少。展望: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有着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这种基层类型的路面结构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鉴于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避免沥青路面过早开裂,减轻沥青路面的车辙、剪切等病害,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节约工程费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相比,虽然其前期建设投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可以减少裂缝引起的各种病害,避免了频繁的翻修,使路面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周期成本效益提高,同时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基层,有助于承受重载交通。因此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转变以往“强基薄面”的老观念,努力提高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质量,认真总结经验,使国外的技术结合我国各地不同地质、水文等特定条件将其本土化,这将有利于我国沥青路面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

1、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探索。

2、深入系统地进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研究,避免沥青路面过早开裂,减轻沥青路面的车辙、剪切等病害,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3、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稳定碎石的最佳沥青用量及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适合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成型方法;考虑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提出沥青稳定碎石性能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

3、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如何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就面层或基层典型材料展开)

答:面层:SMA基层:LSAM(属于ATB)或者半刚性基层。可展望一种复合式基层,把无机混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以一种合适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兼起二者的优点,避免缺点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要低于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且柔性基层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季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更易产生诸如波浪!推移!车辙!泛油等病害。

1、抗裂性能好,可改善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降低路面传统的疲劳开裂的可能性“。沥青基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路面传荷能力也随之增强” 2该种路面结构形式的损坏主要集中于面层顶部,可通过定期对损坏面层铣刨、罩面或维修,达到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不需进行大的结构性重建,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 3该种路面结构类型能较半刚性基层结构类型提前开放交通,从而能够大大缩短工期,早日实现经济效益”一般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铺筑完成后的一天左右就能进行面层结构的铺设,而其它类型基层需要较长时间来养护,以便达到龄期“ 4该种路面结构类型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其路面结构不但整体性匀称,而且在使用寿命末期进行维修或改建时,面层和基层材料能够全部被利用,这在其它类型的结构是不具有的,这不但节省了资源和后期的修筑费用,而且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环保的基层类型结构”

对于沥青混合料,其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矿料颗粒间摩擦力和嵌挤力、沥青胶结料的粘结性以及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等方面。

“不同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类型,也就具有不同的内摩阻力和粘聚力”因此,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对其强度构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沥青混合料中嵌挤力与内摩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质骨料的尺寸均匀度、颗粒形状及表面粗糙度。用较大的均匀的矿质骨料较之用尺寸较小而不均匀的矿料所组成的混合料具有较大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有棱角且表面粗糙的骨料较之圆球形而表面光滑的骨料所组成的混合料具有较大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

此外混合料中沥青含量,也能影响摩阻力的大小。沥青含量越少时,其在矿料表面所形成的膜则越薄,因而摩阻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l)集料

集料的级配、尺寸、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表面的性质都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集料的级配组成是构成沥青混合料内摩擦角的关键因素,同时良好的级配可以提供充分的集料表面与沥青进行有效的粘结,增加混合料的内部粘聚力。集料的尺寸均匀度、颗粒形成及表面粗糙度,影响沥青混合料中嵌挤力与内摩阻力的大小。选择良好的级配和集料,是提高内摩阻力和抗剪强度的有效途径”(2)沥青

沥青的品种用量和性能对混合料内部粘结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沥青的粘结力把集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沥青粘度愈大,结构沥青膜越厚,则抗剪强度越高。只有在适当的沥青用量情况下,才能在粘结力和摩擦力之间获得一种平衡,得到最佳粘聚力的沥青混合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矿质集料之间的嵌挤力与内摩阻力,以抵抗材料的剪切变形;二是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聚力,以保证材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材料之间的内摩阻力得以充分发挥。而这些可以通过改变集料级配组成及寻求能获得最大粘聚力的最佳沥青用量来实现”(3)优良的施工质量是实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4、如何减小半刚性材料的收缩,展望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答: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特点

半刚性基层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其结合料一般采用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材料,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压缩模量高、板体性能强、弯沉小等优点,但这种材料温缩、干缩变形大,易开裂,属于脆性材料。

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和干缩特性和本身的脆性,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反射裂缝。首先,当车轮从裂缝的一侧经过到达裂缝的另一侧时,路面所受应力产生突变,并在路面裂缝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同时在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导致面层疲劳而产生反射裂缝;再者,由于界面上水的存在改变了层间接触条件,路基路面结构间不再连续,成为半连续甚至光滑接触模式,沥青层底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超过极限拉应力状态,导致沥青面层开裂,承载力降低,产生车辙等病害。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破坏一般从半刚性基层的缩裂开始,然后破坏由基层向面层及向路基延伸,最终发展为整个路面结构的破坏,因此这种路面破坏模式属于路面的结构性破坏,一旦损坏很难进行维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裂缝产生原因

根据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的研究表明,引起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几种:

(1)荷载影响

车辆荷载对路面产生的作用力,通过面层传递到半刚性基层,致使基层层底出现拉应力,如果此拉应力超过了基层材料的容许极限拉应力时,基层就会开裂。

(2)化学收缩

它类似于混凝土的水泥集料在硬化成型期间所发生的体积收缩。一般在浇筑后的头一个月内这种反应比较明显。

(3)干湿收缩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经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水分会不断减少。由于水的减少而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会引起半刚性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半刚性基层施工后若未及时养护或养护后未及时铺筑面层,基层材料将水分大量蒸发,会产生很大的干缩应力,随后干缩应力会渐趋降低,这便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所以,这一期间的养护非常重要,使其在保持湿度的条件下,尽快加速强度的增长,以防止裂缝发生。

(4)温度收缩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半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由三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半刚性基层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从而形成裂缝。

温缩裂缝主要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两种。低温收缩裂缝是指由于气温的大幅度下降导致基层材料受冷收缩,二由于基层、面层、底基层材料不同,收缩也不同,互相之间产生约束,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基层材料中产生的拉应力一旦超过抗拉强度,就会造成基层开裂。温度疲劳裂缝则主要发生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由于基层昼夜温差很大,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循环往复地作用于基层,也会导致基层疲劳开裂。

(5)半刚性路面内部排水性差,半刚性材料对水破坏敏感。

半刚性基层材料致密、透水性差,而且由于降水、水分冻融循环和各种人为因素,沥青面层渗水不可避免。水从沥青面层到达半刚性基层后,由于不能从基层迅速及时地排走,只能沿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界面滞留、积聚和扩散,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冲刷基层,致使基层材料脱落松散,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下降,路面结构层承载能力降低,基层支持力下降。同时由于部分水可能通过基层裂缝继续向下入渗,软化土基,以及路面各结构层本身受到水的破坏,导致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显著降低,产生网裂等路面病害。

由此可见,半刚性基层开裂导致的沥青路面开裂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半刚性基层裂缝的防治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减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措施

目前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防裂措施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方面,一类是路面结构形式方面。

(一)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方面

1、材料组成设计(1)结合料种类及剂量

半刚性基层使用不同的结合料其收缩系数是不同的。常用的结合料类型为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由于各种结合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系数的影响不同。结合料的选择应根据规范规定的不同公路等级对应的强度要求进行选择,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使基层材料收缩系数小的结合料。

结合料剂量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影响较大。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强度和收缩系数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泥剂量过小,基层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水泥剂量过大,材料的收缩系数较大,基层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在选择水泥剂量时要在满足规范要求强度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水泥剂量,以控制基层收缩裂缝的产生。(2)集料级配类型及细料含量

不同级配类型的半刚性基层的裂缝率是不同的,通常采用的悬浮密实型结构往往产生较多裂缝,而骨架密实型结构能够明显减少半刚性基层的收缩量。骨架密实结构是在不增加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改善,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基层材料中的细集料含量,尤其是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对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影响显著。小于0.075mm细料含量越少,温缩系数越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将小于0.075mm 的细料含量限制在规范的中下限或接近下限的范围,可有效减少收缩裂缝。

2、施工控制

(1)施工中的控制及施工后的养护

半刚性基层的干缩应力的大小与混合料水分散失的速度成正比,特别是刚刚铺筑的半刚性基层,水分散失的速度非常快,混合料产生的拉应力较大,此时基层的抗拉强度还没有完全形成,若不能保证半刚性材料的含水量,半刚性基层就会产生干缩裂缝。并且养护结束后,要及时铺筑面层,若让其暴晒,基层也会产生干缩裂缝。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缩系数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且在温度区0~-10℃时会出现峰值,因此做好半刚性基层的前期养生工作,能减少基层的收缩裂缝。(2)合适的施工季节

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与基层施工时的温度和年温度梯度密切相关。在高温季节施工的半刚性基层在经历了低温季节后易产生收缩裂缝;在低温季节施工的半刚性基层在经历了高温季节后易产生膨胀裂缝。因此,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进行基层施工,可以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3)拌和均匀

掺入的无机混合料过分集中,会产生较多的收缩裂缝。所以,施工中剂量不仅要计算准确,而且要拌和充分、均匀,不出现灰条、灰团和花面,混合料色泽一致。(4)设预留缝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中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道收缩缝,能起到很好的防裂作用。缝的间距随半刚性材料类型、沥青质量和当地气温条件而变,具体需通过试验路确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为8~12m。如在预留缝上铺一幅宽3m的玻璃纤维布效果更好。

3、添加剂

长安大学的杨红辉对掺加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同济大学的孙亦纯对掺加膨胀剂、减缩剂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干缩性能研究,得出了在一定掺量下,膨胀剂和减缩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影响显著。由此可见,在半刚性基层材料中掺加添加剂可以限制基层的收缩裂缝。

4、增加半刚性基层厚度

荷载型裂缝是由行车荷载在半刚性基层底面产生拉应力引起的。影响这个拉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面层的厚度,基层本身的厚度,基层的弹性模量和下承层的弹性模量。大量的实践证明,增加半刚性基层的厚度可使其底面的拉应力迅速减小。

(二)路面结构形式方面

1、在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应力吸收层

为了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通常在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加铺应力吸收层。其作用是吸收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应力,减少由于收缩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达到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目的。

2、半刚性基层预切缝

长安大学的戴经梁等人对半刚性基层预切缝进行了研究,认为合适的切缝时间、合理的切缝长度、合适的预切缝间距,可有效减缓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出现。

3、增加沥青面层厚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层底弯拉应力,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基层裂缝向面层延伸的速度,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名词解释:

玻璃化温度:指无定型聚合物(包括结晶型聚合物中的非结晶部分)由玻璃态向高弹态或者由后者向前者的转变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通常用Tg表示。没有很固定的数值,往往随着测定的方法和条件而改变。高聚物的一种重要的工艺指标。在此温度以上,高聚物表现出弹性;在此温度以下,高聚物表现出脆性。

松铺系数:某路面结构层摊铺厚度与压实(设计)厚度的比值,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通过试铺段的施工来确定。粉胶比(Dust-to-asphalt ratio):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中0.075mm通过率与有效沥青含量的比值,一般在0.6~1.6的范围内。

压实度: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对于路基本、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实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面层、沥青稳定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现场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第三篇: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分析了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进行兽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

关键词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abs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l culture and health car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were analyzed,and the reform measures about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were raised,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ult of the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in agricn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o brought up a great deal of the talent of the clinical veterinary medicine with the origin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actice capability.key words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reform;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进入21世纪,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动物养殖已经由个体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诊疗对象由大动物向宠物、猪、禽等中、小动物转变;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是当前危害中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原发性的典型的内脏器官疾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不是太多,但在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过程中引起的继发性的内脏器官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及用药不当所导致的药物中毒则大量发生;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pcr仪等仪器设备已经用于兽医临床。www.xiexiebang.com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发展,社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兽医学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兽医内科学等兽医临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临床兽医学人才刻不容缓。

1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老化,脱离实践

目前,中国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多偏重于课堂教学或学术研究,轻视兽医临床诊疗,能长期深入兽医临床,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教师较少。以至于对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多依赖于网络、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等,甚至照搬教材,使教学内容老化[1],严重脱离实践。讲授时重点不突出,不能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学科有效结合,课堂沉闷,效果差。

1.2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

所谓人文教育,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多数兽医内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1]。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

目前中国高校的兽医学教育以兽医学士教育为主[2],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国大学的扩招,给培养众多职业兽医创造了条件,但也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等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有些高校模糊了专业培养方向,降低了专业目标的要求[2]。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兽医存在明显的职业偏见,入学后缺乏奋斗目标,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部分同学专心考研,对考研科目以外的课程置之不理,导致专业思想不巩固、应付学习、考前突击、混毕业证等不良现象。总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和临床诊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1.4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中国兽医内科学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年轻教师偏多等现象,甚至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充分的职前师范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反馈。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以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度学习和强化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丰富。

1.5教学手段水平差,不能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

目前,兽医内科学主要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差,多数多媒体课件不过是教材的ppt格式,没有教师自己的语言,缺乏生动的兽医内科疾病的图片和短片,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的多媒体课件不能上网,建立兽医内科学网站的高校更少,学生宿舍没有电脑,不能随时进行学习。有些教师以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生动,但信息量小,直观性差。挂图和标本的应用正逐渐减少。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极少,且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进行。

1.6实验实习条件差

多数农业院校由于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和生产,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没有一流的实习动物医院和牧场,没有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实验实习条件差[2],严重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1.7考试方法单一,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多数院校的兽医内科学试卷由授课教师按大纲要求出题,有些院校采用试题库抽题。多考试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部分专业技能,多数院校存在平时不学、考前辅导、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历年的真题或试题库,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较少,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不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考查等现象。当前的兽医内科学考试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正的专业水平。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践,及时更新

制订并严格执行兽医专业课教师实践制度,加强兽医内科学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其兽医临床诊疗业务水平的提高,过了教学关和兽医临床诊疗关的专业课教师才能登台讲课。兽医内科学教师应长期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紧密结合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学生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内容,淘汰不适应当前兽医临床需要的教学内容,应侧重讲授宠物、猪、禽、牛、羊等动物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临床学科有机结合[3],多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紧密结合兽医临床的例子,多推广经过实践验证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学生关心的兽医临床问题及时作出正确的指导。

2.2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的学习生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经历,指导学生了解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环保观念、成才就业、学习方法,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等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强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中国的兽医专业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目前可以分2个层次进行,第1层次是兽医学士教育,应该有比较宽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掌握兽医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第2层次的兽医职业教育完全是独立的,按照职业兽医的要求进行的专业深造,兽医职业教育应在设备好的教学动物医院内进行,在有较高水平的兽医师指导下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试办兽医职业教育[2]。因此,高校应强化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开展兽医临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精心挑选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精力充沛、懂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习指导,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奖惩。在学生达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如果有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可以鼓励其考研。

2.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施行启发式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施行启发式教学[1],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实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注重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馈,构建和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5加强现代教育手段建设,认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对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加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教学内容,配以精心拍摄的兽医内科疾病图片和短片,制作一流的兽医内科学多媒体课件。高校应加强硬件建设,装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教室和学生宿舍能够上网,可以采用天空教室、教学邮箱、qq群、飞信等手段服务教学,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办兽医内科学教学网站,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鼓励教师制作优质的挂图和标本,用于课堂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撰写专业实践调查报告,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查。

2.6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兽医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建立一流的教学动物医院和牧场,服务于实践教学,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完善教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兽医临床诊疗水平[2,4]。

2.7施行考教分离,注意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试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考试观念。兽医内科学试卷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施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应侧重对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临床诊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并结合学习经历,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正确反映出该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1,3,5]。

3参考文献

[1] 杨德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04(3):56-58.[2] 卢正兴.适应时代的需要 探索兽医教育的未来[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9):3-4.[3] 杨自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08-109.[4] 马吉飞,周庆强,张建斌.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院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2(1):59-62.[5] 贺建忠,白万胜,陈瑛.兽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研究[j].兽医导刊,2007(6):6-8.

第四篇:数据库课程小论文

数据库课程小论文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王晓龙 1004011026 内容摘要: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五十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讲解了数据库基础、基于客户/服务器机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保护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最新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及其发展。

关键字: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库设计、分布式数据库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好,数据的独立性好,数据存储粒度小,数据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数据模型,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与数据操作语言,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1.数据定义: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DDL主要用于建立、修改数据库的库结构。DDL所描述的库结构仅仅给出了数据库的框架,数据库的框架信息被存放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中。

2.数据操作:DBMS提供数据操作语言DML,供用户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更新、查询等操作。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是DBMS的运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限制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事务的管理和自动恢复,即保证事务的原子性。这些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4.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需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

5.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随数据的保护至关重要。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通过4个方面来实现: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控制。DBMS的其他保护功能还有系统缓冲区的管理以及数据存储的某些自适应调节机制等。

6.数据库的维护:这一部分包括数据库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数据库的重组合重构以及性能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分别由各个使用程序来完成。

7.通信:DBMS具有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系统及远程作业输入的相关接口,负责处理数据的传送。对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还应该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功能。

(三).SQL Server数据库:

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个高性能的、多用户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专为客户/服务器计算环境设计的,是当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服务器系统之一;它提供的内置数据复制功能、强盗的管理工具和开放式的系统体系结构为基于事务的企业级信息管理方案提供了一个卓越平台。

在 SQL Server数据库中、数据被组织为用户可以看得见的逻辑部件,这些逻辑组件主要包括基本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等。

SQL Server 将用户可以看得到的这些逻辑组件物理地存储在磁盘上的操作系统文件中。作为普通用户只需要关心逻辑组件的存在,二它们的物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透明的,一般只有数据库管理员需要了解和处理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每个SQL Server 实例包括四个系统数据库(master、model、tempdb和msdb)以及一个或多个用户数据库。根据定义的安全权限,每个SQL Server 实例都可以使所有连接到实例的用户使用该实例上的所有数据库。

数据库是建立在操作系统文件上的,SQL Server在发出CREATE DATABASE 命令建立数据库时,会同时发出建立操作系统文件、申请物理存储空间的请求;当CREATE DATABASE 命令成功以后,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库;然后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建立各种用户所需要的逻辑组件,如基本表、视图等。

(四).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1.需求分析:

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业务活动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弄清所用数据的种类、范围、数量以及它们在业务活动中交流的情况,确定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形成用户需求规约。2.概念设计:

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3.逻辑设计

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4.物理设计:

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5.验证设计:

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并具体建立一个数据库,运行一些典型的应用任务来验证数据库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一般,一个大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反复。当设计的某步发现问题时,可能就需要返回到前面去进行修改。因此,在做上述数据库设计时就应考虑到今后修改设计的可能性和方便性。6.运行与维护设计:

在数据库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与修改。

(五).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大型数据库。

特点:

· 多数处理就地完成;

· 各地的计算机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

· 克服了中心数据库的弱点:降低了数据传输代价;

·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局部系统发生故障,其他部分还可继续工作;

· 各个数据库的位置是透明的,方便系统的扩充;

· 为了协调整个系统的事务活动,事务管理的性能花费高; 数据分片类型:

(1)水平分片:按一定的条件把全局关系的所有元组划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为关系的一个片段。

(2)垂直分片:把一个全局关系的属性集分成若干子集,并在这些子集上作投影运算,每个投影称为垂直分片。

(3)导出分片:又称为导出水平分片,即水平分片的条件不是本关系属性的条件,而是其他关系属性的条件。

(4)混合分片:以上三种方法的混合。可以先水平分片再垂直分片,或先垂直分片再水平分片,或其他形式,但他们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三.心得体会:

在做完这次课程论文后,让我再次加深了对数据库的组成原理的理解,对数据库的构建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数据库的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每一次创新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数据库从早期的简单功能,到现在的复杂操作,都是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这种层次化的让我体会到了,凡事要从小做起,无数的‘小’便成就了‘大’。

四.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崔巍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

第五篇:企业文化课程小论文范本

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内容摘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职工之间的沟通机制,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企业管理团队得到职工广泛认同,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主体作用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工作为企业文化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进一步强化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如何让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台发挥主体作用,具体如下。

一、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抓手,提高职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队伍的素质是基础。一是建立职工学习、培训、成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建学习型企业,塑造学习型职工,为职工自觉接受和践行企业共同价值观奠定能力基础。二是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把企业愿景的宣传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使企业的愿景和理念成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的巨大精神动力。三是把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同时注重发挥职工学习标兵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二、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营造职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只有职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普遍认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实效。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愿景和职工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二是围绕促进职工接受和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于职工心中。三是尊重职工的价值追求,满足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职工中形成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以实现管理民主化为手段,打造职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

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首先,坚持以职工为本,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职工民主管理之中,在企业制度规范中强化职工民主管理。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职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发挥好职工代表大会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既可以达到民主管理的目的,也可以在企业确立规范、民主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一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和遵循,就会释放出巨大的精神能量。第三,认真实施厂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推行厂长接待日、厂长信箱等制度,实行职工代表常任制,建立职工代表民主议事会和视察制度,创新职工民主管理形式,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载体、创造条件。

四、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保障,增强职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推动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应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尊重职工、关怀职工。一是树立企业与职工“利益共生、双赢互动”的理念,不断完善以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经济维权机制,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为基本形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以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坚持职工关怀常态化、长期化,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之间的沟通机制,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企业管理团队得到职工广泛认同,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总之,要建立长抓不懈的育人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防止出现人才断层和人才资源枯竭。有人说,培训是企业家和企业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增加员工的能力、素养,使员工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平,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92、张建,论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商业现代化,20073、丁军,发展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管理[J],2009

下载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筑路材料课程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学论文

    高等教育学结课论文 高等教育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积极作用 姓名:李熠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2010427020 2011年11月25日 摘 要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

    高等语文论文大全

    《高等语文》阅读报告 第一次看余秋雨的《晨雨初听》是高一的时候,后来几乎一直放在我的枕边。感觉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心路的旅行以前从不读序的我把余秋雨先生的......

    高等教育学课程阅读论文目录(共5篇)

    目录(2011-10-6) 蔡元培:(讨论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 回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上演说(1919) 教育独立议(1922)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1934)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1937) 蒋梦......

    高等职业教育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摘要:从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校本课程。关键词:电气系统故障诊断......

    大学物理课程小论文要求

    大学物理小论文 一、目的和意义: 为使大学物理教学向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教育的转变,突出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和......

    工业设计2014课程论文[小编推荐]

    1. 人文精神 2. 3. 4. 5. 6. 人文精神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的修养,一种不需要求的自觉,一种体现善良的关怀。以人为核心进行思考,人有什么需求,就进行什么样的设计。不同民族,不同......

    中特课程小论文

    浅谈诚信 “诚信”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书籍。“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尚书.枢言》)认为诚信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信的释义主要体现在......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高等代数》教学工作总结数理学院 陈金萍一、教学基本情况 1.1教学要求 2010—2011学年主要教授了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试点班的《高等代数》,教材由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