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

时间:2019-05-13 12:0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

第一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腾达镇通过开展双向培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发展农村专合组织,支持和壮大产业的发展,为各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009年6月,春风村人“宁愿苦干不苦熬”在石头缝中走出一条致富道路的精神得到了省委刘奇葆书记的高度赞扬。腾达镇掀起了弘扬“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的高潮,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入手,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群众收入,让党员干部受到更多教育,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促经济社会更加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1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以筠连县腾达镇为例,目前全镇共有党员486名,其中农村党员401名。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及以上党员共242人,占60.3%;40岁至50岁党员共69人,占17.3%;40岁以下党员90人,占22.4%(其中30岁以上党员又占多数)。从知识结构看,初中及以下党员共310人,占77.4%;高中及中专文化党员85人,占21.2%;大专及以上文化党员6人,仅占1.4%。有一部分党员不懂科技知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不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党员队伍的升级和活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2、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就腾达镇而言,全镇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89名六职干部,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51人,占57.3%;高中及中专文化34人,占38.2%;大专及以上文化4人,占4.5%。农村基层干部由于文化素质的制约,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主动发展的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体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甚至有的党员自身还属于“扶贫”对象。

3、部分农村党员组织纪律观念趋向弱化

一些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心不足,缺乏应

有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觉悟,认为“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有的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极个别的甚至煽动和带领群众跟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对着干”;少数党员长期不缴纳党费,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也不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工作和任务。

4、农村基层组织权责脱节

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的职责相当繁重,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任务都有赖于基层组织去落实,然而,长期以来,政府机构的管理体制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且随着近年来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如财税、工商、土管等纵向管理力度的加强,基层组织的管理职能和履行职责的条件都表现出进一步弱化的趋势。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基层组织的新要求,着重要解决好“有骨干办事”、“有能人办事”、“有章法办事”、“有方法办事”、“有资金办事”等问题。

1、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做到“有骨干办事”。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骨干和生力军。农村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强不强,能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于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不断为农村基层组织输送

高质量的新鲜血液;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土专家传授经验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党员思想觉悟性,做到“有骨干办事”。

2、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做到“有能人办事”。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性”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带头作用,做到“有能人办事”。

3、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做到“有章法办事”。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做到决策符合村情、民情,办事顺乎民意,避免个人说了算,凭个人经验办事;完善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村支两委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把基层组织建设成政治坚定、团结有力、务实创新的战斗堡垒,做到“有章法办事”。

4、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做到“有方法办事”。要从本地资源特色出发,围绕“特”字做文章,锁定特色品种,做大特色规模,做响特色品牌,提升特色效益,构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柱。打造一批百万元村、千万元村,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通过特色项目、重点村的带动作用,让各基层组织有经验可取,有东西可学,做到“有方法办事”。

5、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到“有资金办事”。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新时期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因此,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做到“有资金办事”。

第二篇: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组织建设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诸如“五好支部创建”、“双培双待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战斗堡垒得以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为稳定农村形势、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在某些地方,个别支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近三十年,现从村级的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支部活动开展以及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就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班子建设方面

1、村党总支书记难选

村级班子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尤其是班长——总支书记的配备。一个优秀的总支书记要求政治素质过得硬,发展经济有思路,群众方面有基础,可是目前农村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村总支书记的选拔成为村级班子建设中最大的难题。原因是:(1)现任村书记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上述的三个要求。前些年,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型,能把化解民事纠纷、完成上级各项任务方面等事干好,就是好干部。但这些干部往往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村干部,已无法再干下去。现在相当一部分村总支书记文化程度不高、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强,群众对此反响比较强烈。(2)具备条件的不愿意干。众所周知,现在村干部工资待遇较低。尤其是村级负责人,他们得到的报酬和他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比例,与“按劳分配”严重脱节。而且由于多方面原因,他们工作风险大,容易得罪人,有时候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但也未必能得到承认和理解。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3)选拔配备的范围有限。大多只能局限于本村,跨村当村官缺乏群众基础,再有才能的人也很难开展工作。

2、村班子难配。

原因是:(1)由于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2)选举出来的干部不一定能胜任工作。应当承认,目前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没有私心的地步,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大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左右,同时受干部的结构、选举条件(如:年龄、文化、性别等等)的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有的人动机不纯,从当干部那一天起他就不是想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家致富,或者是为了本家族的利益。此外小村并大村后,群众小村概念根深蒂固,干部分配还要兼顾到各个小村,这样就会出现选上的没有好职位,没选上的得安排好职位。(3)不靠选举不行。这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靠行政命令指派任命村干部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有的人为了选票,工作没有力度,怕得罪人失票,选上后因曾有求于人拉不开手脚,因而完不成任务,尤其是计生手术之类的硬任务。

3、村干部难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观念,给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这是因为:(1)由于决定某个村干部能不能干的主要是是群众,党委政府对其任免决定权严重削弱。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宁愿得罪上级而倒向群众。因为得罪上级是一时的,下次选举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一旦得罪群众是就一世的,他就有可能永远当不上村干部!这时候一些政策的落实就会遇到来自村干部自身的阻力。(2)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人是为了面子当村干部,有的是碍于情面干的,当前的村干部报酬对其无太大吸引力,无论政治还是经济的。(3)当前农村的工作形势、环境都不大好,村干部压力大,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4)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现实农村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村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理念中转变过来,工作方法陈旧,“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人见到利益就容易产生私心,处理问题时有失偏颇,缺乏公平。也有的缺乏气度,心胸狭窄,工作时只想到家庭家族利益、小团体利益。

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1、支部缺乏凝聚力

一个组织,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当前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应当说是不够强的。原因有三个:(1)大环境使然。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个转型期。行政部门乃至村级组织的工作方法正由过去的指令慢慢的转向指导,职能也应由过去的领导逐步转向服务。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这种转变中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成效不显著,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2)小环境决定。相比较而言,我们整个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中无米就唤不来鸡。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群众有意见。我们不能抱怨党员群众功利心强,因为飞蛾具有趋光性,动物具有趋食性,人都具有趋财性。特别是经常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见惯了苏浙的发达,回到家再看到本地的落后,他们从心里就对当地的基层组织有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3)社会发展转型中村干部各方面素质跟不上,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能给群众带来什么,群众求干部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

受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普通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和一般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优先权,他们担心发挥模范作用影响自己致富。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村里的党员本身素质就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

3、发展党员难

这方面原因有四个:(1)党组织吸引力减弱。过去党票是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现在农村发展党员要靠分指标,给任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有责任没有报酬。各级组织对普通党员,尤其是农民党员只提要求,不给关怀,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2)个别村干部尤其是基层组织负责人心胸狭窄,怕有能力的入党后,在群众中威信超过了自己,担心这样的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为达到长期任职的目的,当这些人想入党时,不是举贤荐能,而是百般刁难,极力压制,优秀年轻人被他们拒在党的大门外。(3)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宗族观念、小团体观念严重。发展党员大多是“圈子里的人”或听话的人。对那些想入党但平日跟自己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人,怕将来选举时驾驭不了,不和自己站在一条线上,因此控制这样人入党。(4)发展党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入党必须主动申请,组织没有必要去动员农民入党。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组织不授意,自己不能冒然写申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消磨中便放弃了入党的念头。也有一些村支部书记思想落后、观念守旧,总是以老眼光、旧标准来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总是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求全责备,不给那些不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使一些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的青年难以在支部大会上通过。

我在下村调研时,曾经有个村书记这样说:农村想入党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自己想当干部,或亲属亲信想当干部的人。另一种就是“少脑子的人”。这句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道出了当前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发展的尴尬。

三、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

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主要因为:

1、无人组织。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付出”与“受益”不均衡。加上对村干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

2、无处开展。普遍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

3、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比如学习沈浩同志,想组织党员干部到凤阳小岗去切身感受他的先进事迹,但经费从何处来。

4、无人参与。部分普通党员对开展活动没兴趣,参加组织活动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而且参加多了会影响自己发家致富。党员流动量大给活动开展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在外务工经商,有时党员大会一年也难开上一次。

5、活动方式老化,缺乏创新。受条件、组织者的能力水平限制。现在农村党组织活动还大多是开开例会、读读报纸、看看专题片等,形式内容都没有新意。有的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组织活动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活动,弱化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的文化层次,盲目照搬外地先进经验,操作性差。除非是硬性任务,一般情况下,没有党员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

四、制度建设方面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出台了很多的制度,凡事都强调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事实上制度不仅有而且全,但是坚持的不多、落实的不够。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这是因为:

1、有的制度标准定的太高。不要说普通党员,就是干部党员也做不到。世上没有不吃草的马,有些制度却“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本身各方面能力、觉悟就很有限,我们却要把他们应推到一线办事管事,而且只给责任,不谈报酬。再比如“党员联系户”:按照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个普通党员要联系20至30个农户,试问:普通党员有这些能力和精力吗?

2、有的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弄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各支部的现实状况,城镇和偏远农村情况不同,支部的任务怎么可能一样呢?为什么要用同样的制度来管理呢?

(3)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村级组织目前以自治为主,宗族势力普遍比较严重,受农村党员素质低、经费不足、监督机制不到位的限制,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意见和建议:

1、严格落实村干部的“一定三有”,解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让他们:(1)工作有保障---目前急需解决没保障、缺安全的问题以及待遇问题、保险问题(既要给政策又要给钱才行)、反对者无中生有的诬陷上访问题。(2)干好有希望。目前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村干部报酬转财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等,这可以说是曙光初现,希望能够迎来更加灿烂的阳光,让我们的村干部在工作中得到组织上更多的政治关怀。(3)退休有所养。有几人真正能干到退休呢,应切实解决好离职后的问题。

2、积极为村干部松绑、减负、降压。现在好多部门行政行为、商业行为事事都让我们村干部去做,往往还用评比等机制来给他们加压,有时有的村一个月要迎接一两起来自上面的检查。上面千根线(文化、土地、综治、卫生、安全、计生、公安、民政等等),下面就一个小小的村委会的那么几个人,村干部工作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这怎么能够让他们有心思搞好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呢?

3、适当增加办公经费。2000年定的标准至今一直没变,随着物价的上涨,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村级组织正常活动的需求了。

4、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力度,增强其集体主义观念、大局观念、长远意识。结合农村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受到教育。可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模式,不要把培训局限在教室里,要把活动更多的安排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种养基地。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积极为党员干部“补脑”“充电”,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5、出台相关政策。让普通党员有荣誉感,得到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支部是核心,周围是党员,外围才是群众。核心发出的光和热,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党员,其次才能是群众,若跨过党员直接给群众会出现“夹冷层”形成“夹生饭”(有违自然规律)。用政策、用光和热促进先进人物积极入党,让普通党员争做奉献。积极创造环境,激发普通党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6、在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政策。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当村官,争着当村官。

7、提高农民基本素养,让“八荣八耻”深入民心。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受农民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素养不够高这一因素的制约。群众的各方面觉悟不高,使农村的各种工作落实起来阻力非常大。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道德素养、科技素养。给基层党组织、给基层党员干部创造一个和谐、舒心的工作环境。

第三篇: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发挥

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发挥“主角”作用

孔村镇人大副主席苏本河

近期,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体安排,开展了“问计四万百姓、谏言孔村发展”走访调研活动,深入全镇5个村及多个单位,采取听取镇村干部汇报、与党员、干部或群众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找准了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任,能否充分发挥“主角”作用,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调研中发现,镇党委始终能够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保持稳定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高度来对待,作为一项牵动全局、抓纲带目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但是也有部分环节比较薄弱,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能完全落实,管党意识不强,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围绕经济抓党建的思路不清,工作时紧时松,缺乏连续性,习惯于搞几次突击、整顿,开展几项活动来代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存在“平时不抓评时抓”现象,没有建立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村级班子管理上,固强攻弱的力度不够,缺少过硬的综合性典型,“难点村”治理整顿进度缓慢;部分村党建基础工作薄弱,活动室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个别村“三会一课” 1

制度不能坚持经常,有的村不能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党员发展结构比例不够优化,党务村务公开不够及时;从事党务工作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对应知应会的党务知识不能熟练地掌握,有的甚至对镇党委正在开展的重大活动不了解,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热情不高、劲头不足。

二、强化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主角”作用的途径

1、从思想上,增强一种意识。即增强镇党委的管党意识,提高管党能力,发挥好镇党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镇村直接责任人的政治责任,使其牢固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增强自觉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镇领导干部带头精心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定期深入到村,指导、协调解决村内矛盾问题,带头分包问题最多、转化难度最大的后进村,以点带面,指导全局。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实行党委成员包村“五包”责任制,即包支部班建强、包两委关系理顺、包难点问题解决、包重点工作完成、包选准富村路子,坚决杜绝出现支部瘫痪或半瘫痪的村、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村。

2、从力量上,抓好两支队伍。着力抓好镇村党务工作者队伍、农村党建指导员队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抓力量,确保党建工作有专人去抓、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确保党建各项任务落实。选拔高素质年轻干部充实镇村党务工作者队伍,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定期进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党务工作者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严格落实党要管党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抓早、抓细、抓实。

推行向“难点村”下派党建指导员的作法,充实力量做好党建工作,重点负责村情民意调研、组织建设指导、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规范、后备干部培养等职责,提高村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

3、从制度上,建立三项机制。重点建立交流指导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促使镇党委主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主角”作用。

一是交流指导机制。实行“月例会、半年述职、年终联查互看”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镇主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参加,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月党建工作。镇党委每半年直接听取各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镇党委班子成员进行点评,各村党组织书记之间加强横向交流,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年终组织镇村党务工作者组成联查组,随机确定联查对象,对党建工作进行定点解剖,共同制定措施,促进工作落实。

二是督查督办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日常督导与明查暗访相结合,镇党委组织办建立日常督查考核台帐,随时将督导和明查暗访的情况记录在档,并向全镇通报。对督导和明查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由镇党委向各村下发督导检查提示单,限期进行解决,解决结果作为年终党建考核排名的参考依据。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秀信息员,年终进行专项表彰,引导镇、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着力解决

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4、从基础上,力促四项规范。着重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四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全面规范,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阵地建设规范。镇党委对已建好的村级办公场所进行达标验收。按照“十有”标准,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提高使用效率,使之真正发挥阵地作用。

二是档案记录规范。档案记录工作要实行逐级分类,逐层管理,做到“十有”:即“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参加人、有议程、有发言、有决议,有事必记,有记建档,有档可查”。要提高镇村党务工作者对做好档案记录工作的认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档案记录工作进行强调和规范,明确镇专人负责,村专人记录,坚持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丢失记录本、管理不善和记录混乱的要进行严肃批评。

三是党务公开规范。按照上级党务公开要求进行公开,重点在规范公开程序、丰富公开内容、增强公开实效上下功夫,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提高。要做到凡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能公开的都要公开。

四是干部培训规范。镇党委定期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正规化学历教育,目前共有15名镇村干部分批进行大专学历教育。镇党委负责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两委”其他成员进行岗位素质和专业知识培训,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年参加镇脱产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村“两委”其他成员参加年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近年来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现象呈现多发、高发、频发趋势,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案件的查办情况,笔者现对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行为多涉及经济问题。目前,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多涉及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等罪名,涉案人员大多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或通过滥用手中职权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或利用各种名目截留、侵占集体财产,或将公款挪用于经商、炒股、购买理财产品等营利活动,而村干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涉案人员法律知识不足、工作方法简单等引起,具有偶发性,占案件总数量比例并不高。

(二)涉案金额较小但影响恶劣。虽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有“小官大贪”的情况,涉案数额巨大,但仍属较个别现象。总体来看,村干部职务犯罪大多是从贪小利开始,往往犯罪次数多却涉案总数额较小,然而由于其属于最为典型的“发生在群众身边,危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会直接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甚至形成群体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舆论和恶劣社会影响。

(三)犯罪手段具有较强隐蔽性。随着村级财务管理的不断规范,村干部企图谋取非法利益已无法轻易得逞,因此虚开发票、虚挂往来帐、收入不入账或多收少入账等手段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常用手段,他们希望通过此类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方法逃避法律惩处,其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这些获利方式仅从账目表面难以发现问题,特别是当相关人员“统一口径”时,更给犯罪线索发现、案件查办带来了不利因素。

二、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一)法治意识淡薄。整体上看,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对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监管制度缺乏系统学习,对违法行为所承担的后果认识不清,许多涉案人员甚至以为只要把贪污的钱退回去就不用负法律责任。正是由于其法治意识的淡薄,致使个别村干部毫无自我约束意识,一味放纵自身行为,物质欲望过度膨胀,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抗腐化能力极差。

(二)监督管理乏力。相关监督部门职能发挥不是十分理想,乡镇对农村监管制度尤其是财政制度仍然不是十分完善,在许多方面只有框架规定,没有详细标准,从一定程度影响了监管的落实。乡镇一级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村里的钱不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的思想,助长了不正之风。

(三)村务公开不透明。村务公开包括政务公开及财务公开两部分,按照规定村“两委”必须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然而,大部分发案村的政务、财务公开并不及时甚至从不公开,村民知情权、监督权根本无从谈起,客观上也令个别村干部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三、预防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村干部廉政教育,提高抗腐拒变能力。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法律和廉政知识教育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初任村干部遵守法律法规、廉政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其抵御各类诱惑的能力。同时,检察机关要加强农村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标语、广播、发放明白纸等方法提高广大村干部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提高广大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主动性,并运用手机、互联网等先进传输平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二)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有关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的同时,严格入账、审账程序,减少财务管理漏洞。同时,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惠农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惠农资金专款专用,对每笔涉农资金都认真执行建档制度,定期研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通报惠农项目实施进度,做到每笔资金事前预算、事中跟踪、事后审计监督,有效防范各类违反财务规定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形成切实有效制约。村委会应建立民主监督机制,推行公开制度,切实执行“政务公开栏”,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健全村理财小组机构职能,明确职责,确保理财小组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村委会应扎实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对村政务、财务工作进行公开,自觉主动接受村民及村民代表的监督,并认真贯彻执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精神,不断加大查处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有效防止和减少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第五篇:浅谈农村基层组织的问题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市委党校第四期妇干班:杜庆梅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代表了亿万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不够完善。

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目前车库尔勒市农村一部分党支部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分场)级其他组织不健全,如团支部、妇代会、综合治理等,有的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一切事务均由党支部包揽,各自无法开展活动。二是村(分场)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工资待遇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现实存在着一些差距,个别干部存在敬业意识淡薄,开创精神不强,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消极应付,混吃混喝的现象。三是村(分场)党支部领导能力和水平与形势不适应。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村(分场)党支部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工作负荷越来越重,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个别村(分场)党支部在解决一些的重大问题和纠纷上表现软弱无力,有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对驾驭局势的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2.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和总体素质制约着党支部战斗力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员年龄偏大。在农村党员队伍中,党员年龄老化现象已比较严重。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及精力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很难身体力行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在个别党员干部中,存在着因循守旧,守着 “旧观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这与党员年龄老化、特别是与“带头人”、“班长”的年龄老化有关,表现在缺乏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和锐意进取精神,缺乏实践创新,也就是缺乏工作创新。如:包头湖农场党员90名,退休党员34名,占37.8%,而35岁以下党员4名,占4.4%。

二是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包头湖农场党员90名,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8名,而初中以下的25名,这样的学历和知识结构,这样的文化素质,严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很难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发家致富,低学历和文盲、半文盲的党员也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很好地学习掌握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具体的工作中也就难以取得实效,就难以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3、部分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少数农民党员为人民服务、为集体着想的意识不强,甚至讲“交情”不讲党纪,讲“关系”不讲原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二是部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充分体现,个别党员自己富了,却不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

三是部分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建设的思路和办法。

1.以思想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只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向心力。首先要认真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在农村党员中继续进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做合格共产党员,、教育和引导党员进一步提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时、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的认识,从而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进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其次,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规范党组织活动制度和程序,坚持和健全党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各种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的活动。要关心老年党员退休村干部的生活,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发挥他们在进行传统教育、调解纠纷的作用。第三,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目的。主要应当采取加强管理、分类实施的办法,要根据党员的自身特点、年龄状况、文化程度等类别分别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上,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干部党员重点进行党性、法制、宗旨、廉政等方面的教育;对外出党员进行理想信念、组织纪律、无私奉献等方面的教育;对广大在家务农党员则要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要求他们主要是在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上,在学好科技知识、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上,在遵纪守法、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等方面要发挥好作用,做好表率。

2.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必须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农村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一是对那些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致富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的农村优秀青年和优秀妇女要作为重点培养,继续做好组织共青团、妇联组织推优工作,扩大积极分子队伍。要通过集中辅导、电化教学、个别谈心、组织集体活动、压担子等形式,把更多的群众积极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从而为增添党员队伍的新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注重培养吸收农村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大显身手的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把科技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技带头人,把党员中的科技带头人培养成村(分场)干部。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农村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落后面貌,并且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严格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积极而稳妥地做好在社会各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3、大胆创新,优化组合,从而增强基层阵地的凝聚力和斗。

就库尔勒市的几个国营农场而言,是国营农牧企业,以前是农场下设几个生产队,但是每个生产队都要配有书记和队长,人员相对多,但是生产队的工作不仅有生产,还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妇联等各项工作,书记、队长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没有抓好。为了增强工作效率,减少企业开支,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优化组合,把原来的两个或三个生产队合并成一个分场,这样即精减了人员,又减少了企业开支,把党支部也合并在一起,使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也增强了基层阵地建设。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根据巴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好”标准,全市的乡镇(场)都在修建道路,目前,通往各村(分场)都是宽敞的柏油路。每个乡镇场根据各自单位的实际,对修建抗震房的农民给予补助,如普惠牧场给予补助5000块红砖,包头湖农场给职工免费划拨宅基地等。近两三年,大部分农民都住上了安全、干净的安居房。从而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5、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农场)、村(分场)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6、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

效果。

为使农村党建工作富有生机与活力,应该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设计和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寻求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和最佳途径,使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

一是结合党员的自身特点开展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结合经济建设开展主题活动,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如在农村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活动。

三是结合改进作风开展主题活动,重塑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分期分批地开展评议活动,通过评议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权利单位的民主监督。

7、以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为保证,形成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

为了使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明确责任入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工作中应强化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的任务。将党建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定出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基层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年终检查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以齐抓共管为目标,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并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进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下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及对策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为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后进村整顿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工作现状,提升我区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区委就......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9:09关键词:村干部难点对策 目前乡村干部工作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村干部......

    浅议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作用

    浅议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党得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所发挥得作用是越来越明显得,通过一年多来对基层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村官”已成为......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的困难及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英语教学遇到的困难远甚于城市。 一是学习环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英语,学生对英语能形成的感性认......

    娄烦县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模版]

    娄烦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所思所盼,增强做好基层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县委组织部组成了专题调研组,深入......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2012年03月21日 10:27:54 发布者:赵苏霞 民盟市委理论研究课题组 (此课题荣获2011年度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优秀......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党派的组成细胞,是党派成员学习、交流、互助的平台,是发挥党派职能、展现党派风采的窗口。民主党派基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2007-02-10 16:46:52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办理好农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带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