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2:2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经济》。

第一篇:宏观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的特征与走势

· 发布时间:2013/5/2 15:06:56 · 点击:6955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室主任牛犁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走过最为困难的年头,走过最为复杂的年头。到了2012年,我们虽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形势依旧纷繁复杂。在2013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如何安稳度过国内外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

一、2012年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发展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复苏步履明显放缓,受此影响,我国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形势,科学果断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2012年初,我国经济一度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比2011年第四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相当于上年全年经济增速回落的幅度。5月份以后,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经济缓中趋稳。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降幅逐步收窄。9月份以来,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企稳态势更加明显。一些重要的经济预警指标开始回暖,9—11月份的PMI指数分别为4

9.8%、50.2%和50.6%,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9月份的100.8快速上升到10月份的106.1。全年经济呈现出增速合理、结构优化、物价稳定、就业增加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动力中,内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2年以来,中央坚持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的政策措施,国内需求潜力得

到进一步释放。在前三季度7.7%的经济增速中,最终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50.5%。一方面,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消费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0.7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1%,另一方面,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36.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特别是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

在经济筑底企稳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2012年通胀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1月份的4.5%逐步回落到12月份的2.5%,全年同比上涨2.6%,是最近三年来最低年涨幅。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前11个月上涨4.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3.1个、2个和0.6个百分点,是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总体呈平缓回落态势,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不合保障性住房)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1个,持平的有4个,即便是25个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也均未超过2%。

第二,经济结构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调整升级。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备类市场主体在比较困难的市场环境下,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农业喜获丰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丰收。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小麦、稻谷、玉米全面丰收,2012年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实现“九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8万亿斤。油料、糖料生产继续增加,畜牧水产业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1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特别是“一快一慢”的态势与前两年形成鲜明的对照。“快”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个百分点:“慢”是指,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放慢,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发投入大幅增长,财政科技支出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3.1%,比2011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企业也更加积极主动立足创

新实现转型发展,前三季度,全国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6.8%,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3.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科技支撑作用继续增强,航天、海洋、信息技术等领域都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高性能中央处理器、核电超大型锻件等

填补了多项重要产品和装备空白,特别是“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首次实现载人交会对接,“蛟龙号”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和深海勘探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四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6%。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信息、创意、咨询、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

五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完善并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了一批支持地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地位,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主体功能区战略顺利推进,备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在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和重工业增速减缓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幅比2011年同期明显扩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为完成全年目标任的首创精神;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禾口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再次,我国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渐进式改革,一般很少设定时间表,而此次会议要求,“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这种提法非常振奋人心,说明今后的改革不会局限于具体事项,而是强调项层设计;不会零敲碎打,而是有通盘考虑;不仅是号召,更会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和步骤。最后,关于改革的领域,此次会议并没有公开阐述,只是提出了总体要求。可能的领域应该包括:综合配套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养老体制等方面。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满怀信心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2013宏观经济分析

2013宏观经济分析

国内:2013—短期下行的终点,长期下行的起点

在经历了2008-2012年长达4年的经济调整后,2013年可以视为我国经济短期下行的终点。受前期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影响,基建投资成为拉动2012年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三季度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均显示我国经济已逐步企稳回升,鉴于笔者仍然坚持我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的判断,2013年则是“L”那一竖的终点。但是,2013年同时也是经济长期下行的起点,去库存和补库存的动力消失后,经济很可能因需求动力不足而再次出现温和走软,中国GDP潜在增长率下降或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即2013年也成为“L”那一横的起点。

展望2013,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很可能继续沦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尤其是消费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短期稳增长的关键还在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依旧为负。政策面上,笔者认为政府会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金融创新的加速,传统的信贷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影子银行也随之兴起,企业债券融资和信托贷款这些直接融资模式有望在2013年进一步扩张。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预计2013年央行会延续逆回购来调节市场资金,但鉴于资金规模和期限的考虑,2013年仍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而由于通胀的压力仍在,且利率调整对于资产价格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明年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国际:2013—持续分化

美国:2012年美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触底回升,私营部门从2010年以来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就业市场有所好转,QE3推出的MBS购买计划也有望加速房地产行业的复苏,但是财政紧缩使得美国GDP增长维持在中低位。美联储力推QE4可以防范“财政悬崖”造成的国债收益率波动,减轻政府融资成本,并可以改善更广泛的金融环境,但随着多轮QE的实施,其边际效用其实是处于递减的过程中,QE4更多的是对之前宽松政策的延续,其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总体而言,2013年美国经济将在宽货币、紧财政的政策下实现稳步复苏,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制造业稳中有升,失业率有望下降。

欧元区:短期内看,欧债危机难有令各方均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目前唯一相对比较靠谱的做法就是紧缩财政减少赤字。但紧缩则意味着居民福利收入及相关政府私人部门消费的减少,这实际上也拖慢了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度过危机的进程。因此,2013年欧盟区经济可能将继续下行,但也很可能将成为欧债危机见底的一年。更长远的时间内,受到财政紧缩的制约,欧盟何时能重新走上回归增长之路,仍然难有明确的前景。

华泰长城期货

第三篇:2016宏观经济分析

(一)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生长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万吨,比上年减少162万吨,下降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猪肉产量3690万吨,下降3.6%。生猪存栏43163万头,同比减少3.4%;生猪出栏47924万头,减少3.7%。

2、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集体企业增长0.7%,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6和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2%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6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5950亿元,同比下降0.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47%。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584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增长19.5%,比上月加快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6%。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690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0%,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国有控股投资151617亿元,增长21.1%;民间投资261934亿元,增长2.5%,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402亿元,同比增长21.8%;第二产业投资16749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246008亿元,增长1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3245亿元,增长19.4%。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442238亿元,同比增长5.9%。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7663亿元,增长22.6%。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2%。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459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1%。房屋新开工面积1226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5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0208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3.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9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12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804万平方米。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4711亿元,同比增长15.5%。

4、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8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8344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4940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542亿元,增长10.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614亿元,同比增长11.0%,商品零售212868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01785亿元,增长7.9%。通讯和居住类商品增长较快,通讯器材增长12.7%,家具增长13.9%,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5.4%。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5%。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4651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950亿元,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

5、进出口降幅收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5318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0585亿元,下降1.6%,收窄1.1个百分点;进口74733亿元,下降2.3%,收窄2.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25852亿元。9月份,进出口总额21679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12231亿元,下降5.6%;进口9448亿元,增长2.2%。贸易结构优化。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为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3%,占出口总额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首位。对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前三季度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前三季度进口铁矿石7.63亿吨,增长9.1%;原油2.84亿吨,增长14%;煤1.8亿吨,增长15.2%;铜379万吨,增长11.8%。

6、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1%,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4%,医疗保健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5%,猪肉价格上涨21.2%,鲜菜价格上涨12.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7%。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环比上涨0.5%。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9月份同比下降0.6%,环比上涨0.4%。

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626元,同比名义增长8.1%。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649万人,同比增加95万人,增长0.5%。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32元,同比增长5.9%。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持续减少。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6%,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积自3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17元。前三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4%、20.5%和20.1%,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5.2、12.3和11.9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新经济快速成长。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8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突出。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19.3%,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努力巩固壮大积极变化,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预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第四篇: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拉动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夏粮生产和农业农村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与节奏,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有利条件方面看:

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增长0.4%,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企业效益指标表现良好,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经济增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8%和2.2%。日本受强震影响一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9%,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额和地方政府财力的比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从不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三是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第五篇:宏观经济总结分析

2011经济总结

理财业务部

张均

2012.01.04

第一部分

总体经济情况

回顾我国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热情很高,地方GDP保持高速增长,超三分之二进入了万亿大省,国家加大对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的投资和政策优惠力度。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大、国际环境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国务院坚持了既定的宏观调控方针,在调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有效地遏制了物价的持续过快上涨,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上半年的我国消费通胀不断攀升,中央货币政策在10年的基础上持续紧缩,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进入一个不断上升和升值的通道,经济总体表现为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形势。

下半年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效果显现,通胀上涨遇拐点,经济增长开始回落,房地产市场博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配合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年末微调的货币政策保证了全年经济的增长目标。

第二部分

指标分析

CPI

今年居民消费通胀加大,CPI不断攀升高位运行,消费价格指数在7月份达到6.5%的峰值后,受基数效应减弱、货币条件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涨幅呈现回落趋势,预计全年CPI上涨5%左右。究其原因,本轮通胀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上涨,包括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另外我国处于工业中后期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农产品价格和劳动成本上涨,成为影响我国消费

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家在今年3次加息6次提准以应对不断上涨的CPI,累积利率效应货币流通量的减少,抑制了消费的持续增长。其次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的增长明显放缓,市场避险情绪促使美元在年末大幅走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也随之下降。而且国内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猪肉价格在第三季度同比涨幅也开始下降,粮食食品价格趋于稳定,CPI在11月大幅下降到4.2%的年内低点,预计全年CPI上涨5.5%左右。

GDP

2011年全球经济波动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后趋缓,引爆欧债危机,全球性经济不景气。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外部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5%。由于住房、汽车

等与住、行相关的消费增长明显下降,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75个百分点。目前世界经济放缓,对我国出口已经开始产生影响,前9个月出口增长22.7%,预计全年出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600亿美元左右,明显减少。

从内外需求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总需求增长适度回落,主要是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有利于控制物价涨幅和实现经济运行的综合平衡。随着中央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投资的逐步退出,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刺激效应在消退,市场的配置机制逐渐发挥作用,GDP增速在上半年达到9.6%的基础上,三、四季度小幅下降,预计全年增长略高于9%。

第三部分

领域分析

2011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各个经济领域也表现了自身的特点,总结下来下面四个方面的变化始终牵动着老百姓的心跳。

物价

巨大的通胀压力使物价成为2011年我国民生经济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上半年,涨价风潮席卷肉蛋菜、成品油、家电、白酒等。CPI在7月达到6.5%的峰值,随后在中央的大力调控下逐步下降,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展望2012年,调控物价水平将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12月中旬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将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2年CPI上涨4.6%。人民群众对物价的敏感性越来越强,高位运行的CPI使得我国在近期仍将处于负利率时代,调控物价也将成为我国在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减税

国务院在年初定下目标,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

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今年最令人印象深刻地一项改革。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系列减税政策给普通民众和企业带来实惠。新个人所得税法9月1日起实施,个人起征点提高,并扩大了低档税率的使用范围;10月,多项减免中小企业税费的政策出台,营业税、增值税起点到5000到20000元;同月确定从2012年起在上海进行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条件成熟时扩展至全国范围。

提高个税免征额、减免小微企业税负、增值税扩围试点启动等减轻税负将起到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扩大内需市场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税改可以优化税制结构,增加调节分配功能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从而达到调节贫富差距的目的,同时增值税扩围等手段,将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

房价下跌

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不仅延续了2010的调控政策,国务院还在1月发布了调控以来最严厉的限购令。紧缩的货币政策配合限购限价等政策对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起到了明显作用。同时2011年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发力,住建部全年计划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国家统计局发布在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继10月房价指数首次环比负增长后,全国房价指数再次环比下跌,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进一步增加。房价的拐点已经到来,房企进入了严冬。

目前我国楼市低迷,房地产行业遭遇最严厉的政策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目前来看,房价调控政策不会松动,大部分城市已经表示限购政策将会延续,剩下的城市预计也会采取同样政策,因为某一个城市的放松将可能影响整个市场预期和调控预期。

房价下跌成为共识,拐点越发明显,我国房地产的发展速度预计将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地水平。

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今年尤为严重。受货币政策的紧缩、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经营困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短期倒闭潮,尤其是沿海外贸中小企业。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在局部地区蔓延,最终部分企业无力偿还民间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引起局部恐慌,出现诸如“宝马乡”、“温州跑路潮”和“鄂尔多斯跳楼事件”等风险。

中小型及微型企业的生存困境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温州事件发生不久就赶赴当地调研,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地政府和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银监会分别在6月和10月两次发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通知,在银根不断紧缩的情况下,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同时10月国务院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微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即国家在信贷政策上进行大力的扶持,同时增加直接融资渠道和改善直接融资的环境。A股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直接融资的渠道和空间,证券市场不良环境的清肃将使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四部分

总结及2012年经济预期

2011年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突显出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的闸门,适时微调。全年保持一松一紧,放松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定下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一是稳定物价,二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的建设,坚持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引导民资进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允许在市政建设能源等领域引进民资的投资。在国内外愈加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预计我国2012年CPI将仍维持在4%以上的高度,同时GDP将近10年来首度破9,成为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共识。

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将使我国的宏观调控面临诸多挑战,怎样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将成为我国在新的一年经济工作中的关键。

下载宏观经济[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经济[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宁市宏观经济分析

    一、南宁市宏观经济分析 1、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范文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 1、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如何? 总体而言,环比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偏向减速。四季度第一个月快结束,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也于上周公布,虽然目前来看房子和车子都卖得很......

    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

    2011级财务管理1,2班--《宏微观经济学》复习参考 注: 1.重要!重要!重要!首先声明本门课考试非常难,甚至可以说是挂科最多的一门,希望大家重点学好微观部分第2-7章(第7章考第1节),宏观......

    高级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高级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高级宏观经济学Advanced Macroeconomics 二、课程编码: 三、课时与学分:64/4 四、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 五......

    2014全球宏观经济半年度展望

    2014全球宏观经济半年度展望 2014-07-10 李竑,邹婧阳 国投中谷期货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增速低位企稳,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 今年一季度受房地产下行调整、外贸遇冷及国内需求疲弱......

    宏观经济作业2014年6月

    13.(1)2011年的名义GDP=5*15+3*10+4*5=125 2012年的名义GDP= 6*16+4*20+3*6=194 (2)2012年的实际GDP=15*6+10*4+5*3=145 (3) 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2012年的名义GDP/2012实际GDP)*......

    2011年中期宏观经济调查报告

    2011年中期宏观经济调查报告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国内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国外主权债务危机远未结束,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给我国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蒙上一层阴影,2011年中期......

    德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小 组 长:王新晴 小组成员:谢孟倪、 姜梦婕 邓徐斌、 王立群汪健一、宏观经济的基本目标 1、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3、稳定物价 4、国际收支 5、公平问题 6、人口、环境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