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5篇

时间:2019-05-13 12: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第一篇: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首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而邓小平同志则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竭力主张和推动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作为一般社会形态均具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矛盾学说、我国的主要矛盾理论、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邓小平同志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把握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指明了改革的对象和任务。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在1956年便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据此,我们坚定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造性地并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为体制上的弊病,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应当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政治生活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篇:怎样理解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怎样理解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内容摘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适应我国深刻的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件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政治任务。显然,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意味着,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则是这一价值体系极为重要的内容、目标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十分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

和谐社会,从结构上说,总是意味着社会各要素之间的某种和睦融洽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从领域说,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从主体说,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军人、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有企业主等各个阶层;从实践说,则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不同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方方面面、各个阶层、不同实践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就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

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是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问题是,如何才能使这些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实践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结构?答案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领域各负其命、各展风采,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社会主义的各种实践相互配合、全面发展,而使整个社会相互融洽、和谐相处。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点,正是我们追求公平正义价值的社会结构前提。

二 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就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1]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就要保持和谐。因为“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2]社会要保持和谐,就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调节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但“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为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4]当前,我国正

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公”,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以各方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利益均衡机制,达到社会公平正义,而这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蕴意一脉相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亦是人们评价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杆标尺,更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它,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都将无法实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务必紧紧抓住公平正义这个灵魂。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至少应该包括社会成员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权利公平就是指公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各种合法权利可以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机会公平就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果;过程公平就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主要是指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斗争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据媒体报道,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这将导致:经济发展方面,影响消费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方面,不利于形成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严重的还会干扰社会稳定。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我们搞改革求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的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灵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是我们长期奋斗与追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灵魂,我们就能够解决好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和谐社会,首先它就应当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社会才会有和谐可言。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本文拟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些探讨。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纵观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时至今日,公平正义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我们党是一个一贯主张并高举公平正义大旗的党。公平正义从来就深深地融化渗透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及其一系列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之中。可以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公平正义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十分严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国企改制造成部分工人失去工作及国资流失;城市建设和扩张使不少居民遭遇拆迁侵权之苦和农民失地之痛;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分化引发尖锐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冲突;部分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腐败现象还在不断地滋生蔓延„„等等。此外,在教育、医疗、户籍管理、农民负担、资源环境、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当前社会的公平正义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考验。

五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意味着,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则是这一价值体系极为重要的内容、目标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十分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构建的和谐,应当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如果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社会成员关系紧张,就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造成社会的动荡不稳,就无社会的和谐可言。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实现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伟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果公平正义能作为社会广大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它就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公平正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2、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第三篇:怎样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怎样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演化史。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进行关联性分折,就是从历史的维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要素如文明形式、经济形态、思想观念等之间的互变关系进行相关联的研究,这既有助于人们理清科技的发展脉络和进程,更有助于人们真实地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树立正确的科技进步观。为了准确地体现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发展态及其重要作用,我们以科技的发展阶段作为划分社会不同阶段的标准,以从中求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科技的原始期:人类社会文明的孕育

科技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史前时期。人类是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与动物决裂,将自然界一分为二的,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标志便是制造和使用工具。尽管这时期使用的工具木棍、石器等都接近于它的自然形态,但它却是最原始的技术表现形式,里面蕴蓄着人类的意识和智慧。随着劳动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知识的积累,原始的技术也在发生着革新,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由石器、木棒发展到弓箭、取火、造房等技术,还出现了第一种最原始的人工材料——陶器。原始态的科学是以经验知识的形式存在的,是人类运用原始技术于生产、生活的经验积累,这时期的科学是以一种非自觉的潜意识存在的,还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借助于原始技术载体来完成的。

原始科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它只是在人类的生存本能下对外界环境作出的一种积极的适应。它们的制作工艺和操作规程十分简单,几近于自然的流露。正是这些简单浅显的原始科技增强着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改造着人自身,推动着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使人类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经验知识,对自然事物和自然规律有了最初的认识,为现代意义上的科技萌芽创造了条件。有人估计,现代人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技术约有70%可以在原始的技术发明中找到它们的原型。也正是在原始的经验知识基础上产生了后来的力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等知识。可以说没有原始科技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

在科技的原始期人类的主要劳动对象就是直接的自然物,由于科技水平的低下,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通过原始宗教的形式来表达的。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内容就是“万物有灵论”,因而人们对自然进行图腾崇拜。人类虽然还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但人也试图通过人的活动来影响自然界,例如,求雨、祈福、庆平安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超出“万物有灵论”。所以这时期的天人关系是向天一方倾斜的。但它毕竟是人类认识自然,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尝试,是科学的认识自然,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准备。

二、科技的萌芽期:农业文明、实用科技与天人合一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艰苦跋涉,终于结束了原始的蒙昧时代,开始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期,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到来的是人类的农业文明。

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增加和经验常识的丰富,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人们把捕捉到的猎物剩余的喂养起来,把采摘的果实剩余的种植起来,并找到了饲养和种植的诀窍,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农业。随着饲养和种植方面的知识的增加,人类不再以捕获现成的自然物为生,而是专门从事饲养业和种植业,从而使人类过渡到农业社会,开始了农业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是与科技的进步分不开的,为了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考察植物生活的习性和历史,了解气候变迁,选择适宜的土地,这就需要相关的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知识,还要有相关的耕作和灌溉技术作保证。这时人类对科技的研究开始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由潜意识变为显意识。特别是材料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进了农业文明的进程,也使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得以萌生。

材料技术的变革对于人类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属工具的出现是材料技术变革的根本标志,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天然金和铜,冶铜技术又为铁制工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迎来了铁器时代。铜器和铁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还使得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成为专门的行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积累着经验知识,成为古代实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力量。农业生产季节的需要催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手工业在计算面积、产量、交换产品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又推动了数学的进步。

总之,这一时期被看作科学技术的萌芽期,尽管在天文学、数学、力学、农学等方面有了较完整的理论形式,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时的科学是以自然哲学和技术知识的形式存在的,被称为实用科学技术,它植根于农业生产的肥沃土壤,对农业文明和农业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这时人对科学的理解还主要是人类的知识智慧的象征。农业文明时期尽管有了手工业的大发展,但这时的主要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科技的功能主要是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科技水平尽管也在实现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比较低。土地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点,因此人类文明的痕迹,人对自然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利用科技对土地的开垦和耕作上。与整体较低的科技水平相适应,这时期的天人关系主要是“天人合一”。人们为了能够风调雨顺,实现农业丰收、生活安定,科技活动不敢去触怒上天,而是积极寻求与自然的协调,顺应自然。北宋张载曾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从抽象意义上讲天道与人事合为一体。虽然我们还不能把这时的天人合一观念等同于现代的环境保护意识,但这种天人观中又确实包含有很多有益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内容,在这种观念主导下的科技就必然带有绿色科技的某些合理特征。

三、科技的发展繁荣期:工业文明、工具理性与人定胜天 科技在经历了农业文明的漫漫长夜之后终于走出了它的萌芽期,而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并对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繁荣,发端于欧洲,盛行于欧美,影响力遍及全球。科技在欧洲虽然经历了中世纪的暗淡期,但仍有着缓慢的发展。在13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并引起了经济形式的变化。在手工业比较发达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开始出现了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象征着平等、自由,它的出现向农业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提出了挑战,解放了人的思想观念,为科学技术发展高潮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吹响了科学从蒙昧状态醒来的第一声号角,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中走出来,拉开了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以后科学与技术交相辉映,浪潮迭起,不断冲击着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十六七世纪是近代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继哥白尼的日心说掀起了天文学革命以后,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在生物学、医学方面又激起了层层波澜,从伽利略倡导科学实验到实验科学的诞生,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到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科学也从萌芽时期实用科学的简单理论形式发展为比较成熟的自然科学体系,在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领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技术也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迎来了它的第一次重大变革,被世人称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或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以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为导火索,以蒸汽动力为标志,以纺织业、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生活面貌一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机器大工业的新纪元。工业革命不仅开辟了技术进步的崭新道路,还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基础和条件,使科学与工业的结合、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成为必要。从而迎来了近代科学的全面繁荣,加速了“科学世纪”的到来。

十八九世纪是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19世纪被人们喻为“科学世纪”。这一时期天、地、生、数、理、化等各门学科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阶段,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还为技术上的新发明提供了科学前提。与自然科学的繁荣相得益彰,技术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次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内燃机和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把人类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力,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修补作用。科技的发展与繁荣带来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业文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手工业的极大发展,科技的发展使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科技的发展又为经济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渠道。机器的发明和创造、机械动力的出现和革新、能源资源的广泛应用等一切皆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与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繁荣相与为一,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也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观念得以张扬。尽管还有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但与农业文明相比,人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更大的解放。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增强了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从而,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还没有多少直接关系,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范畴。因此这一时期内推动科学前进的力量还不完全是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越来越表现出对技术问题的关切,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也从知识发展到为人类谋福利的工具理性。到第二次科技革命,技术与科学则走在了一起,科学为技术指明方向和提供理论导向,技术则是科学的具体运用。人们把科技视为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事实证明,人们利用科技武器向自然的进军确实取得了无数次的胜利,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便利,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优越和尊贵更加坚定了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念。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技术上的重要发明,实践中的重大胜利等自然就滋生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人对自然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对资源绝对性的残酷掠夺,造成了人片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然的从属地位,自然环境严重的破坏,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短缺的恶劣后果。资源是工业文明赖以发展的支撑点,而众多的自然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今天资源的过度消耗、浪费,就是明天资源的严重缺乏。科技手段的进步与人定胜天思想的确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每况愈下,社会发展危机四伏,为大规模的全球化问题的到来埋下了隐患。

四、科技的纵深发展期:知识文明、双刃剑与天人共生

科技的发展繁荣期取得的辉煌成果,使科技以骄人的姿态进入了20世纪。但就在科学家们认为科学即将功德圆满之时,晴朗的物理学天空中却出现了两朵乌云,即当时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热辐射实验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正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降下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骤雨,并使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带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革命,宇宙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又引发了以原子能利用和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科技进入了纵深发展的新时期。从微观上看,科学研究突破了原子实体进入了质子、中子直至夸克等基本粒子层次;从宏观上来看则建立了新的宇宙模型,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延伸。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使科学和技术走在了一起,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科技一体化发展又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更新成果,这就是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系统工程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系统科学和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混沌学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线性科学。原子弹的研制,卫星上天以及国际空间站的建立等还使科学从理论体系发展为一种建制,并引起人们对科学含义的重新界定。由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等组成的现代高新技术群,使技术的发展也焕然一新,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瞠目结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信息科技的兴起,使信息产业在不到20年内就遍布全球,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前进了一大步,一方面,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知识的巨大魔力,从而把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而带来了全社会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科技不仅有着生产力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精神塑造功能,能够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另一方面,人们还看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社会发展出现了隐忧和后患,特别是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在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威胁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恐惧,原子弹的杀伤力、无孔不入的电脑黑客、困扰地球的太空垃圾、使人面目全非的生物工程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笼罩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对科技后一方面的思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与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相适应,社会发展将进入知识文明期。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知识文明期的主要经济形式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知识文明的主要支撑点是信息,从社会管理、经济运行到生活消费等都是建立在对信息控制、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之上的。知识文明期人类应该有相应的高质量的生存环境,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非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可持续发展就是多种努力复合作用的总结果。尽管这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还处在讨论论证阶段,没有完全实现,但它毕竟向人类指明了发展方向,不仅让人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更警醒人类要正确处理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并不是万能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人类不能只会为科技唱赞歌,还要充分重视科技的负效应;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就把科技当作征服自然的武器,还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使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真正“从机械时代的破坏自然环境、电子时代的适应环境,转变到信息时代的创建新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天人共生,这才是人类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五、结语: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合理整合

纵观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会不假思索地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社会的每一次转型,人的每一次提升都与科技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科技进步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而变革着生产关系,并进而作用于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社会风气、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形成与科技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当然,社会需要又是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因,社会需要为科技的进步畅通了渠道,创造了条件,所以二者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

得之于斯,失之于斯。科技进步把人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用一系列问题困扰人类;科技赋予了人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却摆脱不了科技对人的奴役和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应该树立怎洋的科技观和发展观就成为不仅非常必要而且甚为重要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有信心、下决心,坚持不懈,就能够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合理整合,使科技之轮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实现我们理想的目标。

一临学院 09级麻醉一班

徐立 6301609013

第四篇:如何全面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全面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新经济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人类社会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政治、文化、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各方面都发生了及其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交融化的趋势在增强。当今时代是多国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世界围绕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谋求和平共赢这样一个大主题周围。

一、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较好的协调了改革、开放、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之际,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前进,我国要追赶世界潮流,必须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

化做出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任务艰巨,政治文化改革需要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中国改革概述

要全面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思考。

1、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我们过去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市场的力量,因此启动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邓小平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

2、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成功。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条政治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

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不难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围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3、文化体制改革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

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崭新课题。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文化发展进程中,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积极创作;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

三、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过30多年风雨历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与问题并生。总的看来,中国的改革,成绩是主要的、第一位的,问题是次要的、第二位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稳坐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今非昔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迈向全面小康,这从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郑重指出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但是不可否认,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少失误,因之带来不少问题,需要正视的是,有些问题相当严重。当前,为全社会所痛心疾首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极端消极腐败问题、党群关系紧张问题、劳资关系不和谐问题和社会信仰缺失问题,这五个问题不仅影响改革全局,而且是改革备受诟病的的原因。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并被不断凸显甚或被刻意放大,与改革以来党的理论清醒与否有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缺失有关,与市场经济根本缺陷对人性的奴役有关。

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时提出“十个结合”,首要的经验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它的中国化最新成果。今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还会增加新的内容。

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改革和发展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第五篇:怎样理解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邓小平同志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在1980年12月25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就会僵化。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就会教条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就会不尊重实际,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书本、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工作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毛泽东如果从书本中,不从俄国革命具体模式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如果不从“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中,不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就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做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敢于试验,敢冒风险,开拓前进。步子要稳,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步骤上要循序渐进,谨慎从事,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机,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避免犯大的错误。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全面改革和开放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原则,我们才能既警惕右,又防止“左”,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以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创新性论断,突破一个又一个理论和实践禁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三日

下载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理解古代诗文教学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

    怎样理解古代诗文教学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要认真汲......

    (电大)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80分)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新冠......

    怎样理解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形式与政策)

    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一、前言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

    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范文5篇)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在上述两个实例中我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分析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怎么一步步改善中国人民生活。 首先我想先来看......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本站推荐)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题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极其重要意义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极其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