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与方案
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与方案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构建“发展·服务”教育模式,围绕“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强化学校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学校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备课组是高中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组的工作水平。依据《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方案》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
一、备课组建设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活动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教科研能力为重点,着力解决我校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备课组在改革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同时构建有利于备课组建设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备课组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校备课组规范化、个性化发展。
二、备课组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备课组是在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总目标是: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强科、强组,通过备课组的建设推出在省、市、区有影响力的学科或优秀备课组。
(二)基本目标。备课组基本目标是构筑老师发展的基本平台,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为:
1、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以及校本培训新模式。
4、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以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备课组建设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处正副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备课组长的聘任工作,以及备课组工作监控,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同时由学校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各蹲点管理一至二个备课组,协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一)备课组建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5、创造性原则。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备课组建设的主要内容。
备课组的工作主要是集体备课。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彩,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每学期录制几节优质课堂实录,入档资料库。
3、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有效的教辅集。
4、备课组要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讲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要注意对课堂的研究和评价,要以评价为主,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5、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更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6、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三)备课组建设活动的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各备课组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说课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
⑴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说课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使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⑶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⑷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2、说教评学活动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力戒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⑴说课活动要做到“四定、四说、四统一”,即: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②说课标(大纲),说学生,说教法,说作业;③备课组在组内必须做到“四统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
⑵要努力做到重要单元、关键课时的教材分析入木三分,期中和期末复习主题明确,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3、集体备课要有充分准备。集体备课重在实效,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必须做到四个熟悉。
⑴是熟悉课标(大纲)和教材。对课标(大纲)和教材或有关参考书要充分钻研,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
⑵是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活动等。
⑶是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考虑教学方法,制定原则,灵活执行。
⑷是熟悉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实验,电教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团结互助与合作研究。
(四)备课组内部活动要求。
1、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备课组活动,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活动负责人安排的各项任务。
2、备课组成员要认真学习备课组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一定要树立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要切实通过备课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备课组长应作好备课组活动记录,定期收集优秀教案、课件、训练试题、学期末结集成册,建立好备课组活动档案。
(五)教务处对备课组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分年级组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音美、劳技和信息技术备课组,其中高三年级还设理科综合备课组、文科综合备课组。高三年级备课组长兼任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负责协调本学科相关工作,组织学科内的集体活动,管理相关功能室。
(1)制定计划。①制定并实施创建校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校先进备课组的标准及考核奖励方法,三年内每个备课组达到校级先进备课组。②制定并实施创建区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每年有7个以上的备课组评上区级先进备课组。③制定并实施创建市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每次评选有3个以上的备课组评上市级先进备课组。④对备课组(教研组)的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秩序的正常。⑤对备课组(教研组)常规工作尤其是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备课组(教研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做到有指导、有参与、有检查、有调控、有考核、有奖惩。⑥制定并实施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教研组)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度,每学期一次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教研组)的工作作出评价。
(2)督促备课组落实常规管理。①对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②根据学校要求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进行指导和检查。③根据学校要求对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复习指导、阅卷、质量分析和制定改进提高措施的管理。④根据学校要求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提出适合本组实际的整改措施。⑤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好有关学科竞赛。⑥及时完成区教研室和学校布置的工作。⑦根据学校要求推荐先进备课组和备课组长。⑧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备课组长的工作责任,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管。
(3)资料档案建设。①对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存档。②教研组、备课组要对有关教育、教研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存档。③教师要对个人业务资料进行整理,逐步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④对教育教学成果、学生、师资状况要整理存档。
四、备课组长的聘任机制
(一)备课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备课组长应具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和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能力,要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组内能起到榜样作用。
2、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业务过硬,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上能起到引领作用。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基础好,能团结带领备课组教师开展好各项教研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4、能认真履行备课组长职责。
(二)备课组长的聘任办法。
备课组长实行聘任制,采取个人自荐,年级组推荐,学校认定聘任的方式进行,实行一年一聘,被聘任一年后可续聘,被聘在高三年级备课组长的兼任相应学科的教研组长。
(1)个人自荐的要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
(2)年级组推荐要给出综合评价。
(3)学校决定聘任时要充分考虑该学科的发展,一旦聘任要签订责任书,并发聘书。
(三)备课组长职责。
1、备课组长有引导组内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重学习、重研讨,互助合作的学术氛围。同时要落实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老师的管理。
2、备课组长要首先研究教材,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材分析的主要方案,并分解到全组成员,组长应承担起主要单元课的研究任务和统编责任。
3、备课组长有组织、考评、推优的责权。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给予组员以合理评价,为下年度聘任提合理化建议。
4、备课组长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活动方案,及时组织对备课活动的资料整理、成册归档。定期上交或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为市、区、校先进备课组的评选工作提供依据。
5、高三备课组长行使教研组长职责。对本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要把关;要协调本学科三个年级教学活动,指导本学科的大型教研活动的开展;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制定和督促落实;指导完成市、区学校布置的大型竞赛活动;对本学科相关功能室进行指导管理。
(四)备课组长的权利。
1、学校要优先对备课组长的培养,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
2、多方位树立备课组长的威信,采取适当方式宣传备课组长的事迹,将备课组长作为教师发展的阶梯和舞台,将备课组长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等的参考因素之一,制定相关制度切实帮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
3、备课组长是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拥有对教师教育业务水平的话语权;是备课组坐班纪律的督导者;对内、对外交流的组织者;资料、习题、试卷的组织编写分工和督导者。
4、对本组老师的教育教学和行为表现有建议权。
5、在政策范围内学校逐步改善提高备课组长的待遇。
五、备课组建设学习培训机制
(一)备课组内的学习研讨。
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旨在提升课程品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研讨活动。切实增强教师的校本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生本意识,质量意识。
1、增强校本意识。备课组长是校本教研的引领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共同开发者,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2、增强问题意识。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分析学情,摸清学力,预测和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其升华为课题,进行仔细的研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3、增强探究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所谓探究,就是教师提出预案,学生搜集资料、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共同研讨、最终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乐于归纳的良好习惯。
4、增强生本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做到心中有学生,手中有学案。备课时要备足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因素,力求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良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力求学生的特长发展。
5、增强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和学的双向交流,良性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备课时必须将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步骤细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教材的整合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教学方法的导引,应皆具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提高。
1、强化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交流、研讨、评比的有效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解剖一节公开课,全员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要评教学设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法与手段运用,课堂结构,课堂气氛,学生活动调控及板书、教态等方面,全组老师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求通过评长论短,达到取长补短。
2、开展“五优”评比活动。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一次“五优”评比活动,由备课组推出一批优质课、优质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原创试卷,并逐级上报,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技能选拔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成长。
3、完善“拜师学教”活动。“拜师学教”活动是新老教师教学相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校的一项传统活动。由原来的“一师一徒”制变成“一徒多师”制,既有教研组范围内的师徒关系,又确定备课组范围内的结对帮扶,形成多途径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局面。要求学徒诚信为人,扎实做事,虚心好学、积极进取。要求导师爱徒帮徒,传德传艺,鼓励创新。每学年依据学徒教学实绩评选一批优秀学徒和优秀导师。
4、积极创建备课组学习机制。教师培训活动,注重教师培训与日常教科研活动的结合,做到定期活动和不定期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体自我安排相结合。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机会,利用省、市、区等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建立相关备课组、教研组之间的经常交流机制,拓展学习交换的空间。
5、办好青年教师学习研修班。
⑴是集中学习研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系列学研活动,坚持由教而研,以研促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的问题与困惑入手,提炼小切口,小专题的系列微观课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讨交流,以校内骨干和校外专家引领相结合开展有效指导。
⑵是通过活动激发热情。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在活动的准备中为青年教师多出点子,多角度提供个案,在活动进行中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活动的结果中为青年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倡导备课组内“每月看一本好书、每月举行一次教研培训学习、每月写一篇论文(或案例)”的活动。
⑶是通过布置任务督促教师学习,鼓励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每学年落实“六个一”工程,参加一次专业水平测试,备好一节课(或说课),讲好一节汇报课,模拟点评一节优质课,命制一套有价值的试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等。
六、备课组建设的考核机制。
(一)《xx备课组建设评价细则》。根据武汉市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的要求,制定《xx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对备课组的制度建设,常规学习,集体说课、课程资料建设,备课组研讨交流活动,师德建设,专家引领,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量化评分。
(二)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益。备课组在每学期预备周都应组织教师学习《武汉市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新洲区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xx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明确工作目标,集体研究制定创建市、区、校先进备课组工作计划,以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争先创优意识。
(三)备课组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在评价的过程中,采取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从备课组建设的管理,活动创新,教学效益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备课组建设的奖励机制。
1、每学年学校按50%的比例评选学校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办法:自行申请并写出自评报告,年级组推荐,学校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2、按校级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60%推荐参与市、区级优秀备课组,十佳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和十佳备课组长的评比。
3、适时推介市、区、校级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开展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表彰活动,组织优秀备课组长(或优秀备课组成员)外出学习和考察,对优秀备课组成员和组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评先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
第二篇:如何加强备课组建设
如何加强备课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而今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了世界性潮流,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教师不断增多,而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越来越缺乏。因此,如何使中学教师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开展集体备课组活动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
一、备课组活动的作用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老师们精诚合作、共同提高。建立备课组势在必行。
2、通过备课组的活动,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教师是教育问题的直接研究者和解决者,他们的工作与教材的发展、课堂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评价等方面紧密相连。通过开展备课组的活动,时刻关注课堂的教学过程,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一种最有效的行动研究素养的培养,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4、教师备课组的活动以其解决问题时效性强、获得效果佳而有效地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备课组活动的立足点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之间的互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备课组活动的一般程序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1.个人初备
(1)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每位中学教师都要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总之,教案的书写,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之外,必须要有教学后记或者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记错记录。教学基本过程完成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轮新教师最好能写出详案。
(3)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5)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集体研讨
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计划。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思想。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四个统一
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2)中心发言
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中心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作为中心发言人,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训练的方法和练习题,提出一个教学的预案。在这个准备中,无论新老教师都是一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再通过备课组的讨论,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教学意见。备课中允许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缺乏创新,仅仅是克隆教学参考、确定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个性的创造,是不完整的备课活动。只有教师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3、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课后交流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1、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开展好备课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把教学工作干好,想方设法的钻研教材、大纲、考试信息、研究学生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有了这种意识,备课组活动就有了积极进取的氛围,大家都希望在共同的研究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2、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开展好备课组工作的保证。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集体备课时,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气氛。备课组老师会受相互之间的工作热情所影响,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所说的,“在社会交往中,一个成员的行为会激起另一个成员的特定反应,反过来,这些特定的反应又促进了交互的对应反应,从而共同形成社会环境。”
不管对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缺乏合作的意识都不利于自己教学水平更大的提高。其实,有一个专家说的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大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同了,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相互交流,就有两个观点,甚至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产生更新的观点。”难道这不是一种双赢吗,又何乐而不为?
所以要有合作意识,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大家要有所分工,责任要明确。要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各尽所能。
3、整体意识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集体备课教师要有整体意识,要系统安排,要处理好宏观、微观的关系。第一次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计划,甚至,有可能的话,制定整个学年的计划;同时,要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集体备课活动有时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
4、超前意识
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制定好整体计划的情况下,最好能提前一、二个单元的课。
5、反思意识
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行为研究的特点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范围的教研活动,常常包含: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这是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众多在教学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波思(Posner,1989)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
因此,加强这五种意识的培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重要。否则,备课组活动往往就会造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形式化或者就是大家坐下来谈谈进度、吹吹牛,毫无实质内容。长期下去,备课组活动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浪费时间,备课组的凝聚力就无从谈起。
此外,在备课组活动中,备课组长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备课组长除了具备前面谈到的“五种意识”以外,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能,这样自己在该备课组中才能形成较高的威信。备课组长不仅对教学有宏观的决策,同时也应该对微观的具体教学进行示范;不仅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同时更要有内容的落实,要注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备课组活动的延伸和开放
我们认为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备课组的活动仅仅是局限在学科、年级、学校内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围绕着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拓展备课组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1、各教研组每学期都可以进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以及其他教学研究课的研讨活动。让同学科的各个备课组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通过示范、展示、研讨,共同摸索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
2、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子”。每学年由教导处安排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新调入学校的教师、新上高中课的教师与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组成一帮一的对子,并签订协议书,相互形成责任和任务。规定新老教师之间听课的任务,学期结束时新教师要交教学学习心得,老教师要交指导评价总结。
3、积极鼓励和倡导各备课组参加和承担市、区的教研活动。我们不把承担任务看成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作为备课组的工作,由备课组集体商量讨论确定所讲内容。
4、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各备课组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大课题小研究”,紧密联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甚至是不起眼的、可能还谈不上作为课题立项的小问题来进行研究。原则是不求大只求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
5、备课组的活动,也有一个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可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听课、交流,了解其他学校的备课和教学情况,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邀请兄弟学校的备课组来校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与备课组、学科与学科、教师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感悟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带入备课组,带入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备课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备课组是在同学科、同年级的基础上组建的,开学时由各教研组与教师商量组成,并确定各年级学科备课组的组长。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备课组组长负责安排和组织该年级、该学科的备课活动,并负责协调该学科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教学情况的监控和反馈。备课组活动要做记录。备课组长的工作按照一定的工作量纳入学校的奖金分配方案中。
学校对备课组的活动不仅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指导。分管教学的领导尽可能地参与备课组的活动,了解情况,参加教研组组织的示范、汇报、研究课及其评课活动。教导处应经常下发有关教研文件和经验文章,组织学习,聘请专家来校举行专题讲座,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论坛”、“学科专题研究”、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等。
对于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情况,教导处每学期都应进行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其中包括对教师教案、备课组记录的检查,平时对教师教案、备课组记录、听课记录本进行抽查,并及时把检查情况进行小结和反馈。
备课组活动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阶段,抓好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更为重大,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三篇: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5-01-06 22:27:10)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科研管理 转载
原文地址: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作者:方正教育博客
教研组备课组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质量监控,从而有效地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学校主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每学期2-3次。
2、教科研处狠抓常规教研、教务处狠抓教学常规,进一步严格集体备课、听课、作业、辅导、练习、教学反思等环节要求,并予以落实。
3、教研组备课组必须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本学科实际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校本教研和开发校本课程。
4、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应在教学教研中以身作则,做到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于奉献,要围绕学校课题及存在问题突出重点抓教研,以教学现场为载体,每周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5、教研组长要立足于教学科研,抓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备课组长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质量,抓教学进度安排、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练习设计等工作。
6、教研组以听评课、学习理论、课题研究为主,备课组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批改、测评统一。
二、校级管理
1、学校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个教研组。教研组中除化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组外另设备课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常态化。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学习;各组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注重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奖励机制。采取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估相结合,过程考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中加强理论研究,注重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先进经验,评出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
4、学校领导班子分工联系教研组,经常参加、指导和检查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中层以上干部落实一至二个教研组备课组,协助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5、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量化评价细则(见附录)。每学年总结一次教研组工作,每学期总结一次备课组工作。在各教研组备课组自评的基础上,学校将教研组备课组评定为三类:先进组(80分以上)、合格组(60分以上)、待合格组(60分以下)。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奖励。
三、教科研处、教务处工作
教研组备课组的相关工作由教科研处主抓,教务处协同抓,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制定并实施创建市级、区级先进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及考核奖励方法,确保五年内每个教研组达到区级先进标准,每两年有一个教研组评上市级先进教研组。
2、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控,以切实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对教研组备课组常规工作尤其是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每次备课活动由教科研处专人检查、督促,做到有指导、有参与、有检查、有调控、有考核、有奖惩。
4、制定并实施对教研组、教研组长、备课组和备课组长工作的检查考核,每半学期检查教研活动、备课活动记载本;每学期一次对备课组长和备课组的工作做出评价,每学年一次对教研组长和教研组的工作做出评价;建立长效机制,发现并培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后备人选。
四、教研组工作 教研组在教科研处、教务处领导下实行组长负责制。教研组长应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骨干和教学研究创新的带头人,应具备较扎实的学科业务能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志。教研组长要组织好教研组的活动,负责教研组各项工作的制订与落实,关心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
1、教研组应集思广益,强化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制定好学年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计划包括教学质量的目标、教研组奋斗的目标、教师培训的目标、教学及课题研究的目标。计划要有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对发展计划进行检查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提出整改的意见。
2、加强教研组常规工作管理
(1)对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指导和检查;
(2)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的指导和检查;
(3)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对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复习指导、阅卷、质量分析和制定改进提高措施的管理;
(4)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分析,并提出适合本组实际的整改措施;
(5)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好校内外有关学科比赛;
(6)及时完成学校、上级教研室和教科所布置的工作。
3、切实抓好组内的教研活动(1)两月一次的组内集体教研活动,组长要精心准备,要有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活动效益;
(2)要有系统或有专题的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功底;
(3)要有主题,或学习或听课评课或质量分析或专题研讨;
(4)要有主要内容,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如学习应做到资料人手一份;听课评课要事先准备,有启发引导作用;质量分析要人人发言;专题研讨要有中心发言并做好书面准备,切忌临场信口开河;
(5)要有记录,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出席人员、活动的内容、教师的发言、形成的共识、做出的决定等必须详细记录,并对有关的活动资料(如公开课的教案、学习的资料、形成的书面材料等)进行归纳整理归档。
五、备课组工作
1、学校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创建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的工作机制。
2、学校备课组建设的主要任务:使备课组成为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使备课组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拓展,教学问题的研究不断处于前沿;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成员之间借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
3、备课组活动常规
(1)期初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及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好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质量目标、教学进度、有关公开课、研讨课、教科研的安排等。
(2)每次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方案,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主持,在中心发言人的基础上对本次研讨的目标再进行集体研讨,集众人之所长,以完善研讨的方案。要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3)定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各备课组要加大学科研讨课、公开课的展示力度,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级各类研讨活动。
(4)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是个体备课的结晶,是依托群体智慧对教学活动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研究,分头实施的集体行为。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要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章节或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可行的教学方法;统一规定的作业;统一单元测试、阶段测试内容。
(5)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课前备课是课后备课的基础,课后备课是改进课前备课的保证。(6)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期中期末等考试后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包括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对试卷的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分析(掌握较好的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上的主要薄弱点)、下阶段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和建议,研讨辅优补差的内容和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教研质量。
(7)认真完成教科研处、教务处、区教研室和省市教科所布置的有关工作。
4、发挥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带头参加学科备课组活动,采取老带新、师带徒、课题研究小组等多种形式。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2010年3月
第四篇:备课组建设及管理制度
西场初中备课组建设及管理制度
一、备课组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提高备课组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强科、强组。
2.基本目标
(1)创造舆论导向正确、研修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学校生态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帮教结对、同伴互助工作机制。
(4)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导学案集、课件集,教辅集,案例集等教学研究成果。
二、备课组建设管理机制
成立以教导处为牵引,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备课组长的聘任工作和备课组工作督导监控、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同时由学校校级领导干部各蹲点管理一至二个学科备课组,协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1.备课组建设的主要内容
备课组的工作主要是集体备课。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彩,要以“问题”为抓手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学习理论、分析学情、分析课程、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组织学习新课程目标、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备课组成员逐步充实,形成包括专业发展规划、学习随笔、导学案、案例分析、教学叙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教研工作总结等内容的资料包。备课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1节优质公开课,及时评课研讨。
(3)备课组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有效的教辅集。
(4)备课组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讲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要注意对课堂的观察研究和评价,要以评价为主,组织观课议课,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5)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更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6)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2.备课组建设活动制度
(1)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说课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导学案(教学案);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并写出教后札记。
(2)观课、说教、评学、议课活动要求真务实。说课活动要做到“四定、四说、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说课标(大纲),说学生,说教法,说作业;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3)集体备课要有充分准备。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努力做到四个熟悉:熟悉课标(大纲)和教材、熟悉学生、熟悉教学方法、熟悉教具。
3.备课组建设的考核机制
(1)备课组的制度建设、常规学习、集体说课、课程资料建设、备课组研讨交流活动、师德建设、专家引领、教师素质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量化评分。
(2)备课组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在评价的过程中,采取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从备课组建设管理、活动创新、教学效益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备课组建设的奖励机制
(1)每学年学校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学校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办法:自行申请并写出自评报告、年级组推荐,学校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2)按校级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一定比例推荐参与县市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评比。
(3)组织开展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表彰活动,对优秀备课组成员和组长给予一定的奖励。
西场初中教导处
第五篇:高一化学备课组建设
高一化学备课组建设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备课组。本备课组共8人,老中青相结合,在共同建设的一年中,打造备课组的团队精神,老教师发挥导向作用,在本课组中起带头作用,青年教师,虚心学习传承老教师的经验,努力学习,认真教学,使本组充满了青春活力。在这一年中,各成员间精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化地安排高一的教学工作计划
好地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化学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对此十分重视,并做到了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长期以来化学备课组按教务处的要求坚持做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在集体讨论中确定;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每个人的公开课的内容教学方法作业等。一般每次备课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一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的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收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尤其是整理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化学备课组对教学要求的重难点进行把
握与处理统一标准进行教学。我们加大了备课提前量,在备课时不但备教材同时备练习包括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可能的补充练习,提前一周完成。备课组再
讨论、修改、定稿。统一习题,统一难度。不同类型的班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调整,同时在此基础上完成本单元检测题,这样既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备课组又积累新的教学资料,为今后的复习、组题作好准备。对学生的练习处理是每周至少两次的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和反馈。
四、强化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教学质量反馈,从小的方面通过卷面的得分率分析每次考试试卷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错误原因,指导今后 的教学突出重点;从大的方面对每一班级大考成绩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分析教学成绩变化的原因,反思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学中补差拾遗提高教学成绩。坚持两周一次化学限时训练,每次训练有出卷人、审卷人,有成绩优秀者名单公示,有答案、有讲评,效果良好。
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还需要我们仔细研读,认真讨论。举一个小例子,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发现高中化学的拓展不记入高考要求,我们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际上,在我们的每次研读中我们都有不少的惊喜和感悟。
另外,在备课组活动中,疑难问题教学法的探讨,组内公开课或随堂课的评议、反思,在上学年我们都完成的较好。每位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应该是比较好的,而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对新课如何引入,知识点如何落实,尝试了很多方法。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具体教学理论的学习,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比如,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可以进行具体教学模式的学习,用某一教学模式讨论某一课题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给大家提供好的教学思路。
总之,化学备课组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化学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