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4 unit4 同步基础知识练习
必修4 unit4 同步基础知识练习
一.单词拼写
1.They reached a c__________(十字路口)marked by a signpost(路标).2.He had to d_______ himself against their charges(指控).3.I told him I’d meet him here but perhaps he __________(误解)and went straight
to the pub.4.I’ll try to be a_______(成熟的)about the situation.5.Our vacation is a____________(接近),but we still can’t decide where to go.6.Soon afterwards he make his first public s__________(声明)about the affair.7.The red lines on the map r______________(代表)railways.8.If a boy is c___________(好奇的),he is always asking questions.9.In your new job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perform many f________(功能).10.There is a s__________(想象的)image of water in the desert.11.There was a t______(true)beautiful view from the bedroom.12.Jane threw her arms around him and h_____(hug)him tight(紧紧地)。
13.The students g______(greet)us with a smile, which made us feel warm.14.They formed an a____________(associate)for the poor people.15.He complains that there is a ____________(understand)and his wife doesn’t
understand him.16.Let’s set up an _________(社团)to help people in trouble.17.After listening to the long boring lecture, he stood up, stretched, ________(打哈
欠)and left lazily.18.Tom(伸)his hand out to support the old man.19.The visitors(表达)their satisfaction.20.To be ________(主观)means not to look at problems objectively.二.短语和翻译
_____________很有可能____________总的来说 _____________冷落某人_____________丢脸___________令…自由自在 ________保护…免受伤害
_______________ 代表某人 _____________做…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 防卫____________确保____________亲吻某脸颊__________与……有相似之处
Stand close to_____________be wrong about sb.____________
facial expressions________Look sb.in the eye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点句型
1.The first person to arrive was Tony Garcia from Colombia,closely followed by
Julia Smith from Britain.【精提取】 to arrive为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巧应用】 她是在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的第一位运动员。
She was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in the 29th Olympic Games.2.Not all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nor are they comfortable in the
same way with touching or distance between people.【精提取】 not all为部分否定。拓展 every … not = not every并非每个
both … not = not both 并非两个都
【巧应用】 并不是所有昨天晚上在场的歌手都是学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present last night were students.3.However,people from places like Spain,Italy or South American countries
approach others closely and are more likely to touch them.【精提取】 be likely to do sth.有可能做某事。
【巧应用】 如不小心,你就可能出事故。
An accident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if you are not careful enough.四.Grammar work 语法专练
①用分词改写下列句子
1.When he approached Ms Smith, he touched her shoulder and kissed her.______ ___________ Ms Smith, he touched her shoulder and kissed her.2.The person who is translating the songs can speak seven languages.The person _________ ___ ______can speak seven languages.3.The boy standing there is reading a book about body language.The boy ____ __ ________ there is reading a book about body language.4.Because he comes from Jordan, he moves close to ask you a question._______ _____ Jordan, he moves close to ask you a question.5.She sat at the desk and did her homework.She sat at the desk ______ ____ __________.6.Four people enter the room and looked around in a curious way.(伴随动作)
Four people entered the roomaround in a curious way.7.As he was poor, he couldn’t afford a TV set.(原因)
poor, he couldn’t afford a TV set.8.If you work hard, you’ll surely succeed(条件)
hard, you’ll surely succeed.9.The boy sat in front of the farm-house and cut the branch.(伴随)
The boy sat in front of the farm-house, the branch.10.When he heard the news, he got frightened.(时间)
the news, he got frightened.②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Not ________(know)his address, Icouldn’t go to see him yesterday.2.Look out for cars when _______(cross)the street.3.Not _________________(invite)to the party, Mary was greatly hurt.4.He dived into the water, ______(leave)only his face exposed.5.When I got back home I saw a message pinned to the door, _______(read)
“Sorry to miss you;I will call later.”
6._______(take)a deep breath, they dived into the water.7.____________(close)the windows and the door, the students left the room.③Grammar quiz 语法小测
1.When_____ different cultures, we often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differences without noticing many similarities.A.comparedB.being comparedC.comparingD.having compared
2.Whenever he was asked why he was late for class, he would answercarelessly,always ______the same thing.A.sayingB.saidC.to sayD.having said
3.There are hundreds of visitors _____ in front of the Art Gallery to have a look at
Van Gogh’s paintings.A.waitedB.to waitC.waitingD.wait
4.______ , 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 the better its quality.A.General speakingB.Speaking general
C.Generally speakingD.Speaking generally
5.“You can’t catch me!” Janet shouted, _______ away.A.runB.runningC.to runD.ran
五.单项选择
1.— Look!Black clouds are gathering.— Yes.It’s ________ that a heavy rain is
coming.A.possiblyB.probablyC.likelyD.really
2.It was raining heavily.Little Mary felt cold, so she stood ___ to her mother.A.closeB.closelyC.closedD.closing
3.--The last one __ pays the meal.--Agreed!
A.arrivedB.arrivesC.to arrive D.arriving
4.I quickly walk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to avoid __ him.A.to meet B.meeting
C.to meeting D.having met
5.The old couple are now quite ______ because their son finished the task _____ and has come home safe.A.ease;at easeB.at ease;with easeC.at ease;at easeD.easy;with ease
6.As winter ______, weather became cold.A.approachsB.approachingC.to approachD.approached
7.The boy said that he did such a silly thing out of _____.A.curiosityB.curiouslyC.curious D.curiousing
8.If you are ______ about Brazil, you may read this book.A.curiousB.upsetC.strangeD.interested
9.—What do you mean by saying that?—I think you ______ what I said.I meant no harm.A.understoodB.misunderstoodC.heardD.followed
10._______, a learned man makes fewer mistakes in life than a man without knowledge.A.In generalB.As generalC.On generalD.At general
11.How _______ I was when I heard the _______ news!
A.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B.disappointed;disappointing
C.disappointing;disappointingD.disappointed;disappointed
1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ok?--Oh, excellent.It’s worth______ a second time.A.readingB.being readC.to readD.to be read
13.You can get his help as he is a person who is willing ____ others.A.helpsB.helpingC.helpD.to help
14.I don’t think ______possible to finish so much work within so short a time.A.thisB.itC.itsD.that
15.“It’s raining too heavily at this moment,” said the old woman, ________ out of the window.A.to lookB.lookingC.having lookedD.looked
16.—I don’t like this kind of music.—_______.It’s too noisy.A.Nor do IB.Nor I doC.Neither am ID.Neither I am
17.Finding her car stolen, ______.A.a policeman was asked to helpB.the area was searched thoroughly
C.it was looked for everywhereD.she hurried to a policeman for help
18._______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A.To waitB.Have waitedC.Having waitedD.To have waited
19.People from France do not behave in the same way we Chinese people do.A.whatB.whichC.at whichD./
20.—Do you know the tall man ______ to Mr.King over there?—Sorry, I don’t know him.A.to speakB.speakingC.is speakingD.has spoken
21.Three students ______ Dongshan Middle School took part in the Oral English Competition.A.representB.are representingC.representingD.represented
22.----Can you _c_ yourself to others in English, Mary?----Sorry, I can not ___ myself in English.A.express;introduceB.express;express
C.introduce;expressD.introduce;introduce
23.Mary____ politics in the university but now she is going into business.A.majored inB.majorityC.majorD.major in
24.Immediate action should be____ to prevent people from being affected by the bird flu.A.MadeB.broughtC.takenD.paid
25.Only after you finish your work ____TV.A.you are allowed to watchB.are you allowed watching
C.are you allowed to watchD.can you be able to watch
六.句子
1.你准备好了吗?他可能随时就到 be likely to
2由于这个误解,她背弃了我们。turn one’s back to
3孩子们通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in general
4这次考试的失败使他颜面丢尽。lose face
七 语法填空
Body language is sometimes more important __1___ spoken language.You might frown and turn your back to someone to show you close your hand and shake it to someone, you are threatening that person.A smile is intended to put people at ease.It doesn’t always mean __3___ you are happy, however, a smile you don’t agree, or that you refuse to do something.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body language and(teach)that looking directly at an adult is not good behavior.However, some teachers in North America punish _ don’t look them in ___eye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are not telling the truth.We can often be wrong about each do!
Book4 unit4参考答案
一 单词拼写与完填空
1—10crossroadsdefendmisunderstoodadultapproaching
statementrepresentcuriousfunctionssubjective
11--15trulyhuggedgreetedassociationmisunderstanding
16-20 associationyawnedreachedexpressedsubjective
二.短语翻译
be likely toin generalturn one’s back to sb.lose faceput sb.at ease/
feel at ease
Defend…againstrepresent sb.the/an approach to doing sth./the way to do sth.Be in defense/be in one’s defensemake surekiss sb.on the cheek
Have some similarities in sth.站得近误会某人脸部表情直视某人
三.重点句型:1.the first athlete to win the gold medal 2.Not all the singers
3.is likely to happen
四.Grammar work 语法专练
①1.When approaching 2.translating the songs 3.who is standing 4.Coming
from5.doing her homework6.looking 7.being 8 working 9.cutting 10(when)hearing
②1.knowing 2.crossing 3.having been invited 4.leaving 5.reading
6.Taking 7.Having closed
③1-5CACCB
五.1—5 C A D B B6-10 B A A B A11-15 B A D B B
16-20 A D C D B21-25 C C A C C
六.句子翻译
1.Are you ready? He is likely to come at any time.2.She turned her back to us because of this misunderstanding.3.In general, children are curious about the outside world.4.Failing in the exam make him lose face.七.语法填空
(2)1 than2 If/When3 that 4 nodding5while6 be paid7 are taught8 who9 the10 amazing
第二篇:公安基础知识第八章同步练习
公安基础知识同步练习第八章
说明:答案在题目后面
一、判断题
1.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
2.对于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公安编制,由省级政府提出意见,经中央编办征求公安部意见后,进行审核,报中央编委批准下达,所需经费统一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3.加强规章制度正规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尽快建立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相衔接,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体现公安机关特点的公安民警管理制度。()
4.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切实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公安专项编制来解决,不允许用其他编制混岗的现象存在。()
5.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务序列,是调动各个层面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政府或组织架构正常运行和相对稳定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6.职务序列的建立,应当以管理规格、管理规模、管理难度为依据。()7.公安民警职务将设置为领导职务、执行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三个序列。()
8.要解决公安民警职务与一般公务员职务的对应关系,使长期从事公安工作又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民警能得到相应的待遇。()
9.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10.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实《训练条令》。()11.“三个必训”即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的实战必训。()12.各级公安政工部门是训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管理训练工作。()13.要规范训练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训练网络,加强训练基地建设。()
14.要规范训练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以学、练结合为主的转变,实行“战训合—”的训练模式,增强训练的标准化和针对性。()
15.要统一训练标准,分层次、分警种、分专业、分岗位制定训练标准。()16.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的前提和保证。()
17.要制定各主要警种的岗位资格标准,以保证民警的专业水平和战斗力。()
18.要健全各警种执法执勤的工作规范,严格规范民警执法办案程序,规范执勤用语、动作、处理案(事)件的方式方法,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广大民警良好的职业风范。()
19.要规范行为举止,提高“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观念,大力整治“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断融洽警民关系。()
20.要统一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等窗口单位外在标识,以方便人民群众,树立公安机关规范严整的良好形象。
()
21.要始终把“业务建警”放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首位。()
22.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23.公安民警生活待遇的原则是“高于地方、略高于军队”。()
24.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人员,但又不同于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务员。()
25.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26.“向素质要警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共识。()27.思想政治建设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建设。()28.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29.当前,全党全国的大局就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0.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31.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判断形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32.今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趋复杂艰巨。()
3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等现代理念。()
3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服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公安工作的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5.要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中,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
36.要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新型的警民关系。()
37.公安民警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文明执法。()38.公安民警要要增强人权保障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39,在人民警察的观念中,党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40.1994年,公安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阐述,并在全国公安系统颁布实行。()41.人民警察不得参加罢工。()42.《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赢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43.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其纪律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纪律,也不是一般的组织纪律,而是具有法律属性的纪律,因此人民警察的纪律具有更明确、更强烈的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44.人民警察的纪律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45.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法,文明执勤。()46.政治纪律是有关人民警察政治觉悟、政治行为和政治言论方面的规范。()47.“五条禁令”王要包括枪、车、酒、赌四个方面的内容。()48.“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49.“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50.“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51.“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52.“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53.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自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54.《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了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年满18岁的公民。()5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56.被辞退的人员,永远不得再录用为人民督察。()
57.被辞退的人员,自批准之月起停发工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领取辞退费。()58.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警衔高的为上级。()59.公安机关奖励工作是公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60.奖励工作是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加强公安人事管理、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61.2002年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并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62.《奖励条令》第31条规定,奖励批准机关对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人民警察追授奖励时,可以在颁发第30条规定的奖金之外,颁发特别奖金。()
63.特别奖金的标准由省级以上公安部门确定。()
64.获得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奖励的个人,符合条件的,可以推荐进入公安部所属高等院校学习。()
65.获得授予或者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奖励的个人的子女,符合条件的,可以保送进入普通公安高等院校学习。()
66.获得记一等功以上奖励的个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前晋升警衔。()67.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68.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6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主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
70.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政治建警、从优待警。()
72.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立场。()73.宣誓是公安民警对自己肩负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庄严承诺和保证。()74.内部关系是指导公安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警种与警种之间,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关系。()75.处理公安机关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76.公安装备是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作战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保障公安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77.警徽是人民警察的象征与标志。()
78.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宗旨。()
79.在庄严、重要的场合悬挂警徽、唱警歌是进行人民警察性质、宗旨教育的良好形式。()80.阅警是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选择题
1.对于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公安编制,由()政府提出意见,经中央编办征求公安部意见后,进行审核,报中央编委批准下达,所需经费统一列入地方财政预算。A.县级 B.市级 C.乡级 D.省级
2.加强规章制度正规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尽快建立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相衔接,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体现公安机关特点的()。
A.公安民警行为规则 B.公安民警管理制度 C.公安工作制度 D.公安管理制度
3.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切实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来解决,不允许用其他编制混岗的现象存在。A.专项编制 B.行政专项编制 C.司法专项编制 D.公安专项编制 4.各级公安()部门是教育训练工作的主管部门。A.人事 B.组织 C.政工 D.职教
5.加强公安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就要训练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以()为主的转变,实行“战训合一”的训 练模式,增强训练的标准化和针对性。A.学 B.练
C.学、练结合 D.综合训练 6.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C.维护社会秩序 D.维护国家统一
7.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判断形势,增强(),在事关全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等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A.政治敏锐性 B.政治鉴别力 C.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D.政治警惕性
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维护国家统一
B.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维护社会秩序 D.保卫国家安全
9.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放在公安工作的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社会稳定 C.服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为人民服务 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的思想,树立新型的警民关系。
A.立警为公 B.执法为民 C.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D.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牢固树立“()”理念,坚持打击、管理、服务的一致性,认真查找服务发展的意识牢不牢,服务发展的能力强不强,服务发展的措施实不实,增强主动服务、平等服务、公开服务、高效服务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A.人民公安为人民 B.为人民服务
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一切听从党的指挥
12.公安民警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观念,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A.服务至上 B.法律至上 C.稳定至上 D.安全至上
13.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的高低。“向()要警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共识。
A.数量/数量 B.数量/素质 C.素质/数量 D.素质/素质 14.(),是指人民警察应具有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革命人生观的综合体现。A.业务素质 B.政治素质 C.法律素质 D.文化素质 15.(),是人民警察首要的政治品质。
A.忠于法律 B.勇于献身
C.对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D.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16.人民警察不论职位高低,(),相互之间是同志关系。A.政治上一律平等 B.人格上平等 C.经济上平等 D.人权上平等 17.()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全民性,专业性,纪律性 B.阶级性,纪律性,行为表率性 C.阶级性,人民性,行为表率性 D.专政性,人民性,专业性 18.服务人民,其要点是:(),(),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A.热爱人民,忠于祖国 B.甘当公仆,忠于祖国 C.听党指挥,甘当公仆 D.热爱人民、甘当公仆 19.秉公执法,其要点是:(),(),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A.不徇私情,不畏权势 B.不拘私情,廉洁执法 C.清正廉明,不徇私情 D.清正廉明,不畏权势 20.清正廉明,其要点是:(),克己奉公,(),不沾不染。
A.艰苦奋斗,防腐拒贿 B.艰苦奋斗,甘当公仆
C.甘当公仆,防腐拒贿 D.甘当公仆,艰苦奋斗 21.团结协作,其要点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A.顾全大局,通力协作 B.顾全大局,同舟共济 C.同舟共济,通力协作 D.通力协作,顾全大局 22.勇于献身,其要点是:(),业精技强,(),不怕牺牲。
A.前赴后继,甘于奉献 B.忠于职守,甘于奉献 C.忠于职守,机智勇敢 D.前赴后继,机智勇敢 23.严守纪律,其要点是:(),听从命令,遵守制度,()。
A.服从领导,保守机密 B.听从指挥,守口如瓶 C.服从领导,守口如瓶 D.听从指挥,保守秘密 24.秉公执法、办事公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字。
A.“公” B.“忠” C.“情” D.“法” 25.人民警察的义务直接决定于()。
A.人民警察的职责 B.人民警察的职权 C.法律的规定 D.国家的任用行为 26.人民警察义务的规定侧重于对()的影响。
A.人民警察履行义务 B.人民警察遵守纪律 C.人民警察履行职责 D.警民关系
27.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第一,无论其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警种是否相同,都要履行法律所设定的人民警察义务;第二,国家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对人民警察的公务行为实行监督,对任何警务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这主要体现出人民警察义务的()。A.特定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平等性 28.《人民警察法》第20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是 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要求,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
A.义务 B.纪律 C.权利 D.权力 29.人民警察的纪律是具有()的纪律。
A.强制属性 B.义务属性 C.道德属性 D.法律属性 30.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侧重于对()的影响。
A.人民警察履行义务 B.人民警察遵守纪律 C.人民警察履行职责 D.警民关系
31.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其纪律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纪律,也不是一般的组织纪律,而是具有法律属性的纪律,因而人民警察的纪律具有()等特点。A.随意性、更强烈的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B.更明确、更强烈的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C.封闭性、明确性和强制性 D.封闭性、一般性和明确性
32.基于人民警察的性质,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这主要是对人民警察()方面的要求。A.组织纪律 B.工作纪律 C.政治纪律 D.保密纪律 33.一切行动听指挥,是警察职业的一个特点。()是对人民警察行动上的要求。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工作纪律 D.保密纪律 34.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三个方面。A.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B.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 C.一切行动听指挥,秉公执法,热情服务 D.积极履行公务,严格执法,文明执勤
35.人民警察要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看的坚决不看。决不允许徇私枉法,给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违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这主要说 的是人民警察的()方面的要求。
A.保密纪律 B.工作纪律 C.组织纪律 D.政治纪律
36.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公安部于()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1月22日 C.2003年2月1日 D.2003年3月1日 37.“五条禁令”自()起施行。原来规定与“五条禁令”不—致的,以“五条禁令”为准。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1月22日 C.2003年2月1日 D.2003年3月1日 38.公安部发布的“五条禁令”规定,严禁在工作时间(),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A.酗酒 B.饮酒 C.驾驶机动车 D.参与赌博
39.公安部发布的“五条禁令”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A.纪律处分,辞退或者开除 B.辞退,开除
C.行政记过,辞退或者开除 D.行政记大过,辞退或者开除. 40.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主管领导、主要领导()或者予以撤职。A.警告,严重警告,行政记过 B.纪律处分,引咎辞职,纪律处分 C.严重警告,撤职,纪律处分 D.纪律处分,撤职,引咎辞职
41.人民警察的录用方法一般采取()。
A.直接录用 B.直接聘用 C.直接委任 D.公开考试 42.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工作由()统一组织实施。
A.区级公安机关 B.县(市)级公安机关 C.地级公安机关 D.省级公安机关 43.人民警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由()负责。
A.公安行政部门 B.公安人事部门 C.公安政工部门 D.公安法制部门
44.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一年内累计超过()天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辞退。
A.15 B.30 C.20 D.45 4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一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连续()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天的。A.1/15/30 B.2/30/60 C.1/0/60 D.2/15/30 46.人民警察有下列哪种情形、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
A.连续两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
B.不能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服从其他安排的 C.酗酒滋事或者经常酗酒的 D.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47.对被辞退人员,()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A.2 B.3 C.5 D.10 48.下列情形中,具有哪个条件的人民警察不得辞退?()A.丧失工作能力的
B.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C.文化、业务素质低的 D.不执行上级决定和命令的 49.()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A.警徽 B.警衔 C.警帽 D.警歌 50.警衔制度的核心是()。
A.警衔等级的设置 B.授予警衔的范围
C.授予警衔的标准 D.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 51.警衔等级的设置是警衔制度的核心,警衔设()。
A.四等十三级 B.四等十四级 C.五等十三级 D.五等十四级
52.警衔等级的是警衔制度的核心。下列自上而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督、警司、警员 B.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督、警监、警司、警员 C.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司、警督、警员 D.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督、警司、警监、警员 53.警衔制度规定从()晋升为(),从()晋升为()。都要经过相应的警察院校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晋升。
A.警司,警督,警督,警监 B.警员,警司,警司,警督 C.警司,警督、警监,副总警监 D.警督、警监,警监,副总警监
54.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处(局)级正职的警衔跨度为()。
A.二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B.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C.三级警监至一级警督 D.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55.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担任中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A.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B.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C.一级警司至三级警司 D.二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56.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的为上级。
A.警衔高 B.工作年限长 C.担任现职时间长 D.职务高 57.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
A.不予保留 B.予以保留和配带 C.予以保留,但不得配带 D.视级别而定 58.公安民警依据()和(),构成上下级和同级关系
A.工作年限,行政职务 B.行政职务,警衔 C.工作年限,警衔 D.从警年限,警衔 59.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惩罚。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A.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 B.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 C.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D.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开除 60.开除属人民警察惩处的()。
A.行政处分 B.警纪处分 C.刑事处罚 D.治安处罚 6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具体说就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联系的活动,A.内部关系 B.内务 C.内勤 D.内部纪律
62.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健全公安队伍的内务制度,公安部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于()颁布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为公安队伍的内务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A.2000年1月1日 B.2002年1月1日 C.2000年6月1日 D.2002年6月1日 63.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依法行政、从严要求 B.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C.依法行政,从严治警 D.从严治警,依法行政 64.()是人民警察政治素质、文明程度、精神风貌、纪律作风和战斗力的综合反映。
A.日常工作 B.警容风纪 C.内部关系 D.接待群众 65.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A.精兵简政、加强管理、着眼基层 B.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C.高效务实、加强管理、精兵简政 D.精兵简政、加强监督、高效务实
66.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的优良警风。A.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 B.清正廉洁、敢作敢当、雷厉风行、视死如归 C.清正廉洁、敢作敢当、无私无畏、雷厉风行 D.公正廉明、英勇善战、雷厉风行、视死如归 67.()是人民警察的象征与标志。A.警歌 B.警纪
C.警徽 D.警服
三、多项选择题 l.《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在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勤务机制、管理方式、教育训练、监督制约、警务保障等方面实现(),使公安机关指挥畅通、内务规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这就是公安队伍正规化设的内涵。A.标准化 B.程序化 C.法制化 D.科学化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在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勤务机制、管理方式、教育训练、监督制约、警务保障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科学化,使公安机关()。“这就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涵。A.指挥畅通 B.内务规范 C.工作高效 D.保障有力 3.(),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抓紧解决,这是当前加强正规化建设、明确现阶段新的管理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A.社会治安局势的日益复杂 B.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
C.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 D.国际交往与合作日益增多
4.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四统一”内容的有()。
A.统一考录制度 B.统一训练标准 C.统一纪律要求 D.统一外观标识 E.统一组织纪律
5.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五规范”内容的有()
A.规范机构设置 B.规范职务序列 C.规范编制管理 D.规范工作纪律 E.规范执法执勤
6.统一训练标准是指严格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全面实施公安民警()的“三个必训”制度。
A.上岗和首任必训 B.调任和轮换必训
C.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 D.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实战必训
7.规范机构设置是指有效整合警力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切实解决()的问题。
A.分工过细 B.职责交叉 C.警力分散
D.各地机构设置不规范、名称规格不统一
8.规范职务序列是指从警察职业的性质、特点和工作任务出发,将公安队伍的组成人员分为()几大类进行管理,并根据警官、警员的不同特点,分别设置警官职务序列、警员职务序列,以体现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特点,充分调动公安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A.警官 B.警员 C.专业技术人员 D.辅助人员 E.服务人员
9.按照中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二十 公”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应从()等方面予以加强。
A.加强制度体系的正规化建设 B.加强机构设置的正规化建设 C.加强编制管理的正规化建设 D.加强职务序列的正规化建设 E.加强执法形象的正规化建设
10.加强公安机构设置的正规化建设,应当明确做到()。A.明确机构数量 B.统一机构名称 C.规范机构职能 D.明确机构规格 11.公安编制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统一管理 B.严格审批
C.服务实践 D.协调发展 E.专项管理
l2.公安民警的职务序列的建立,应当以()为依据
A.管理规格 B.管理规模 C.管理幅度 D.管理难度 13.公安民警职务将设置为()三个序列。
A.领导职务 B.执行职务 C.专业技术职务 D.综合职务
14.教育训练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实《训练条令》。其具体要求是()。
A.规范训练类别,做到“三个必训” B.规范训练组织 C.规范训练体系 D.规范训练方式 E.统一训练标准
15.加强公安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就要统一训练标准,即()制定训练标准。
A.分层次 B.分警种 C.分专业 D.分岗位
16.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包括()。
A.严格考核标准,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B.严格录用标准 C.严格晋升标准 D.严格岗位标准
17.公安民警职务晋升要坚持的制度有()。
A.公开选拔 B.竞争上岗 C.引咎辞职 D.任职试用期 E.部分领导职务聘,18. 公安机关中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业务警种部门有()。
A.国内安全保卫 B.刑侦
C.外事 D.信息网络监察 E.法制
19.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是()。
A.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 B.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C.坚持科教强警战略,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D.贯彻“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思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0.全体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公安队伍始终保持()的政治本色。A.忠于党 B.忠于祖国 C.忠于人民 D.忠于法律
21.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就要()。
A.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相衔接,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体现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具有人民警察特点,的队伍管理机制,实现依法治警 B.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训练、严格纪律
C.制定健全公安业务工作的各项制度和队伍管理制度,完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消除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D.坚持两手抓,抓好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乱纪案件,保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22.要贯彻“()”的思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A.建设过硬班子 B.纯洁公安队伍 C.树立良好警风 D.着力公正公平 E.提高执法水平
23.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加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的领导班子。A.政治坚定 B.开拓创新 C.业务精通 D.团结协作 E.廉政勤政
24.公安部门领导干部要加强的能力建设有()。
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准确把握大局的能力 C.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D.快速处理案情的能力 E.严格公正执法的能力
25.公安工作具有的特点是()。
A.艰苦性 B.危险性
C.超时性 D. 工作时间无规律性
26.要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岗位津贴和警衔津贴。贯彻落实“二十公”提出的();真正关心、爱护民警。
A.民警年休假和体检制度 B.因公负伤快速救治制度 C.因公牺牲抚恤制度 D.因公伤亡保险制度
27.人民警察队伍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做到()。A.政治坚定 B.业务精通 C.作风优良 D.执法公正
28.实践证明,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信赖的忠诚可靠的队伍。但是,在公安队伍建设中也有一些问题不能忽视:();等等,严重破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A.有的公安民警宗旨意识淡漠,养成教育较差,纪律松懈,作风涣散,难以担负起公安工作的重任 B.有的公安民警社会知识狭窄,法制观念淡薄,方法简单粗暴,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 C.有的公安民警能力素质差,作风纪律差,方法简单粗暴,背离了人民公安的宗旨 D.有的公安民警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大潮中经受不住考验,受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打败仗
29.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备的()诸方面条件的总和。
A.政治思想 B.业务能力 C.文化水平D.文化素质 E.身体状况 F.身体素质 30.人民警察应具备的素质有()。
A.政治素质 B.业务素质 C.法律素质 D.文化素质 E.心理素质 F.身体素质
31.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有的()的综合体现。A.理想信念 B.政治觉悟 C.革命人生观 D.道德品质 32.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是公安()的综合体现。
A.专业知识 B.专业技能 C.基础知识 D.基本技能
33.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人民警察必须牢固掌握本职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以下基本能力()。A.岗位专业能力 B.分析综合能力 C.应变决断能力 D.群众工作能力 E.表达能力
34.在心理素质上,要求人民警察()。A.应当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
B.具有稳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能够抵御错误干扰和各种诱惑,能慎独与自我净化 C.具有宽广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D.必须具有良好的体力
35.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是指人民警察的体质,包括()。
A.体力、耐力 B.运动速度 C.灵活性 D.敏捷性 36.人民警察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
A.大局意识 B.政治意识 C.忧患意识 D.群众意识 E.法治意识
37.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A.对敌斗争的极端复杂性
B.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极端复杂性 C.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艰巨性 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38.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判断形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等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公安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A.事关全局 B.事关政治方向 C.事关国家利益 D.事关根本原则 39.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都要坚决()。
A.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B.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维护宪法确定的基本政治原则 D.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40.要充分认识到,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今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趋复杂艰巨,这表现为()。A.隐蔽战线反渗透、反破坏的任务十分繁重,B.反暴力、反恐怖形势更加严峻 C.“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将会变本加厉 D.反和平演变、反颠覆的斗争十分复杂
E.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继续呈上升趋势
41.要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中深入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教育,逐步实现从严管、严控的传统型管理思维模式向()的现代思维模式的转变。
A.开放 B.优质 C.创新 D.文明服务 4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中,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争取群众的满意和支持。
A.为民 B.便民 C.利民 D.惠民
4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着力在()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新型的警民关系。
A.简化手续 B.方便群众 C.提高效率 D.转变态度
E.办事公正
4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认真查找服务发展的意识牢不牢,服务发展的能力强不强,服务发展的措施实不实,增强()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A.主动服务 B.平等服务 C.公开服务 D.高效服务
45.公安民警要增强人权保障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在履行人民警察职责时切实做到(),并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国家法律的监督之下。
A.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严格依法办事 46.公安民警要做到秉公执法,办事公道,就要()。A.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较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B.凡是法律规定禁止做的事情,人民警察就坚决不做 C.凡是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情,人民警察就要带头去做
D.凡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职权,就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来行使
E.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忠于事实,正确适用有关法律,做到不枉不纵 F.依法办事,清正廉明,排除各种社会关系和人情的干扰,抵御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 47.人民警察在执勤中要依法办事,(),对犯罪嫌疑人、罪犯实行文明管理,不打骂,不体罚虐待,实行人道主义。
A.不卡压 B.不刁难 C.不恶语伤人 D.不冷嘲热讽 E.不讲粗话、脏话 48.《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点是()。
A.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B.秉公执法,清正廉明 C.团结协作,勇于献身 D.严守纪律,文明执勤 49.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A.鲜明的阶级性 B.广泛的人民性 C.行为的表率性 D.跨国的共有性 50.《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党忠诚的要点是:()。
A.坚定信念 B.听党指挥 C.维护宪法 D.忠于祖国 51.《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服务人民的要点是()。
A.热爱人民 B.甘当公仆 C.爱憎分明 D.除害安良 5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秉公执法的要点是()。
A.不徇私情 B.不畏权势 C.严禁逼供 D.不枉不纵 5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清正廉明的要点是()。
A.艰苦奋斗 B.克己奉公 C.防腐拒贿 D.不沾不染 54.《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团结协作的要点是()。
A.顾全大局 B.通力协作 C.相互尊重 D.相互支持 55.《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莅》中勇于献身的要点是()。
A.忠于职守 B.业精技强 C.机智勇敢 D.不怕牺牲 56.《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严守纪律的要点是()。
A.服从领导 B.听从命令 C.遵守制度 D.保守机密 57.《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文明执勤的要点是()。
A.谦虚谨慎 B.不耍特权 C.礼貌待人 D.警容严整 58.人民警察义务的主要内容是()。
A.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B.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D.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59.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是()。A.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特定性 B.人民警察义务具有平等性
C.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D.人民警察义务的被迫性
60.人民警察义务具有平等性。主要体现在()。
A.无论其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警种是否相同,都要履行法律所设定的人民警察义务 B.人民警察个体具体职务的平等性
C.国家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对人民警察的公务行为实行监督,对任何警务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
D.人民警察个体能力、素质的平等性
61.对“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的正确理解是()。
A.人民警察担任职务,执行公务,反映了国家对人民警察的任用关系 B.人民警察的权力、义务来源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C.只有国家选任他为人民警察时,他才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义务
D.如果其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则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6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有()。
A.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B.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C.严格执法,廉洁奉公 D.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E.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63.人民警察纪律主要有()。
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工作纪律 D.保密纪律 64.关于人民警察的纪律与义务,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职责是人民警察遵守纪律的保障 B.纪律是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基础
C.人民警察只有首先做到纪律上的各种要求,才谈得到充分、有效地履行有关义务 D.没有纪律,职责和义务的实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 65.对人民警察有关政治方面的纪律主要是()。
A.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出口头或书面言论
B.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C.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话动 D.不得参加罢工
66.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是有关人民警察()方面的规范。A.政治觉悟 B.政治立场 C.政治行为 D.政治言论 67.人民警察组织纪律的基本内容是()。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C.不参与派性活动,听从组织调度,自觉接受监督 D.无条件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68.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
A.坚信党的领导 B.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C.积极履行公务 D.秉公执法 E.文明执勤
69.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
A.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B.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C.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D.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70.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
A.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B.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C.受雇于某组织
D.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71.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拥护《宪法》
B.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C.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D.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 72.录用人民警察的原则是:
A.公开原则 B.平等原则 C.竞争原则 D.择优原则 E.公正原则 73.人民警察辞退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辞退公安民警是公安机关的法定权力,且要符合法定条件可按照法定程序辞退,无需征得被辞退人员的同意 B.辞退公安民警必须有一定的法定事实,无法定事实,公安民警不得被辞退 C.辞退公安民警必须遵循必要的法定程序,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辞退没有法律效力 D.被辞退的公安民警享有法定待遇,即可享受待业保险 74.建立人民警察辞退制度的意义是:()。
A.实行辞退制度是公安机关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B.实行辞退制度有利于在公安机关形成竞争机制 C.实行辞退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政治觉悟
D.实行辞退制度是保持公安队伍活力,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 75.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
A.作风散漫,纪律松弛,经常迟到、早退或者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的 B.文化、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公安工作的 C.对遇有危难情形的群众拒绝提供救助的
D.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 76.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A.不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 B.连续三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C.不能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服从其他安排的
D.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名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77.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错误比较严重又不宜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的,应当予以辞退()。A.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
B.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个人、组织的 C.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的
D.给违法人员通风报信或者给违法活动提供保护的
78.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错误比较严重又不宜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的,应当予以辞退()。A.违法实施处罚的
B.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C.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 D.不执行上级决定和命令的
79.人民警察具有条件之一的,公安机关不得辞退 A.因公负伤致残并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B.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
C.在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名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D.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80.辞退人民警察的程序是()。
A.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经领导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辞退建议,填写《辞退国家公务员审批表》,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
B.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C.任免机关审批
D.被辞退人员对辞退决定不服,可按照(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81.辞退的法律后果和其他相关事宜有()。A.职务关系的消失与警察身份的丧失
B.对被辞退人员,5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被辞退人员的人事档案,由任免机关人事部门按规定转至有关机构
C.被辞退人员,自批准之月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领取辞退费 D.被辞退人员的所在单位应当及时收回其使用的枪支、警械、警用标志、工作证件和其他警用物品 82.警衔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A.授予警衔的范围 B.警卫等级的设置
C.授予警衔的标准 D.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 83.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必须是属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包括()。A.公安机关(含设在铁道、交通、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的人民警察 B.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D.警察专业技术单位;院校、报社、医院中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人员 84.实行警衔制度的意义是()。
A.实行警衔制度是完善人民警察队伍管理制度的重大措施 B.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 C.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的集中统一指挥 D.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感、荣誉感
85.警衔等级的设置是警衔制度的核心。警衔设以下几等()。A.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 B.警督 C.警司 D.警员 86.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厅(局)级正职可以授予以下警衔()。
A.一级警监 B.二级警监 C.三级警监 D.一级警督 87.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厅(局)级副职可以授予以下警衔()。
A.一级警监 B.二级警监 C.三级警监 D.一级警督 88.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处(局)级正职可以授予以下警衔()。
A.二级警监 B.三级警监 C.一级警督 D.二级警督 89.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办事员(警员)职可以授予以下警衔()。
A.一级警司、二级警司、三级警司 B.二级警督、三级警督
C.一级警员、二级警员、一级警员 D.一级警员、二级警员 90.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A.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B.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C.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二级警员 D.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级警员
91.对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民警察成长的规律看,一名人民警察担任某一职务,从熟悉情况到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一般都需要有—个实践过程。因此,人民警察的警衔等级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和条件下,经考核合格方能越级晋升 B.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予以保留,但不得配带 C.人民警察违犯警纪的,可以给予警衔降级的处分
D.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相应取消;人民警察(包括离休、退休的人民警)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其警衔相应取消
92.《奖励条令》第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奖励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A.实事求是,按绩施奖 B.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C.公开、公平、公正
D.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 93.公安工作中个人奖励的种类有()。A.授予荣誉称号(一级英模、二级英模)B.嘉奖
C.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D.特等功
94.公安工作中集体奖励的种类有()。
A.一等功 B.嘉奖 C.二等功 D.三等功 95.根据《奖励条令》第10条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集体奖励条件的有()。A.依法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成绩突出的 B.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行科学、文明、规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成绩突出的 C.认真完成综合管理、警务保障等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 D.密切联系群众,热情为群众服务,成绩突出的
96.根据《奖励条令》第10条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集体奖励条件的有()。
A.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成绩突出的 B.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各项管理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成绩突出的 C.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成绩突出的 D.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有发明创造、革新成果或者创造典型经验,成绩突出的 97.根据《奖励条令》第11条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集体个人条件的有()。
A.依法行政,文明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成绩突出的
B.爱岗敬业,保持良好作风,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突 出的
C.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绩突出的 D.热情为群众服务,做好事,办实事,成绩突出的
98.根据《奖励条令》第11条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集体个人条件的有()。A.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有理论创新、革新成果或者创造典型经验,成绩突出的 B.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教育训练,努力提高警务技能,成绩突出的
C.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勇于与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成绩突出的
D.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积极参加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稳定、治安防范管理等各项公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
99.人民警察惩处的种类有:()。
A.行政处分 B.警纪处分 C.通报批评 D.刑事处罚
100.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惩罚。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A.警告,撤职;开除; B.记过,记大过 C.降级 D.免职
101.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
A.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和领导的决定、命令或者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B.涉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的
C.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情节比较严重的
D.涉嫌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的
102.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对其釆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
A.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造成严重后果的
B.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造成恶劣影响的;接受当事人及其亲属或者代理人请客送礼,数额较大,造成恶劣影响的
C.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D.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应聘、受雇于任何个人、组织搞营利性经营活动,不听制止的 103.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
A.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
B.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C.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 D.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
10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 B.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C.提高公安民警队伍的战斗力
D.保证圆满完成公安机关的各项任务 105.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从严治警 B.科技强警 C.依法治警 D.教育强警 106.从严治警的核心是—个“严”字,主要是指对民警()。
A.严格教育 B.严格训练 C.严格管理 D.严格纪律
107.依法治警,足指运用法律、法规,对公安队伍强化管理,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基础上,促进公安队伍向()迈进,实现依法从严治警。
A.法治化 B.法制化 C.正规化 D.规范化 108.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有()。
A.高效务实 B.依法从严治瞥 C.加强监督 D.着眼基层 109.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公正廉明 B.英勇善战 C.无私无畏 D.雷厉风行,110.内部关系,是推公安机关内部(),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关系。A.上下级之间 B.部门与部门之间 C.同级与同级之间 D.警种与警种之间 111.处理公安机关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
A.各司其职 B.密切协作 C.互相支持 D.协调一致 112.关于公安机关的内部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人民警察不论职位高低,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之间是同志关系 B.公安民警依据行政职务、警衔和工资高低,构成上下级和同级关系 C.上级应当关爱、爱护和严格管理下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D.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 11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有()。A.宣誓、接待群众 B.内部关系
C.警容风纪 D.日常制度、值班备勤 11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有()。
A.阅警、警徽、警歌 B.突发事件的处置 C.装备管理、安全防卫与卫生 D.办公秩序与内务设置 115.在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方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指出,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由于其履行职责和担负任务的特殊性,必须建立()。A.严格有序的工作秩序,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令统一,指挥有序 B.规范学习秩序,以保证基层民警经常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C.规范服务秩序,使公安民警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进对最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规范生活秩序,使公安民警在业余文艺、娱乐活动中振奋精神,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增强体魄 116.在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方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
A.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忠实公仆形象 B.在打击犯罪和执行任务中牢固树立威武之师形象 C.在依法行政中牢固树立从严治警形象
D.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文明执法形象 117.在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方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强调()。
A.以坚强的政治思想工作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B.以良好的管理,保障装备在民警执行公务中发挥威力
C.以报警、接警的快速反应,提高迅速平息事态和破敌、制敌、控敌的能力 D.以扎实的基础工作促进公安队伍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118.公安装备是用于实施和保障公安保卫工作()的统称。
A.武器、弹药 B.警用标志、警械 C.安全防范设备 D.警用技术器材 119.警容风纪是人民警察()的综合反映。A.业务素质 B.政治素质 C.文明程度 D.精神风貌 E.纪律作风 F.战斗力 120.警容风纪主要是指()。
A.人民警察在着装方面的行为规范 B.人民警察在仪容方面的行为规范 C.人民警察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 D.人民警察在礼节方面的行为规范
12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日常制度主要包括()。
A.日常行政会议、请示报告、公文运转等方面的制度 B.请假销假、工作交接等方面的制度
C.证件印章管理、文件收发运转等方面的制度 D.保密工作等方面的制度 122.对违反“五条禁令”的行为,()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A.隐瞒不报 B.压案不查 C.迟报漏报 D.包庇袒护
123.在追究有关领导责任方面,确保公安部“五条禁令”得以切实执行的措施有:()。
A.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B.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 C.对违反五条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迫究有关领导责任 D.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
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X。教育训练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10.√ 11.√ 12.√
13.X。要规范训练体系,健全部、省、市三级训练网络,加强训练基地建设。14.√ 15.√ 16.√ 17.√ 19.√ 20.√
21. X。要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首位。22.√
23.X。公安民警生活待遇的原则是“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24.√ 25.√ 26.√
27.X。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建设。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38.√
39.X。在人民警察的观念中,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40.√ 41.√ 42.√ 43.√ 44.√
45.X。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个方面。46.√ 47.√ 48.X。“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49.X。“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50.X。“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51.X。“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参与赌博己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52.X。“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53.√ 54.√ 55.√
56.X。被辞退的人员,5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57.X。被辞退的人员,自批准之月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领取辞退费。58.X。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职务高的为上级。59.√ 60.√
61.X。2003年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并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62.√
63.X。特别奖金的标准由奖励批准机关确定。64.√ 65.√ 66.√ 67.√ 68.√
69.X。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包括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联系的活动。70.√
71.X。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72.X。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73.√ 74.√ 75.√76.√77.√ 78.√ 79.√ 80.√ 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C 6.B 7.C 8.C 9.C 10.C 11.A 12.B 13.D 14.B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A 22.C 23.A 24.A 25.D 26.D 27.D 28.A 29.D 30.C 31.B 32.C 33.B 34.B 35.A 36.B 37.C 38.B 39.B 40.D 41.D 42.D 43.C 44.B 45.D 46.C 47.C 48.B 49.B 50.A 51.C 52.A 53.A 54.B 55.A 56.D 57.C 58.B 59.C 60.A 61.B 62.C 63.B 64.B 65.B 66.A 67.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E 6.ACD 7. ABCD 8.ABCD 9.ABCDE 10.ABD 11.ABCD 12.ABD 13. ABC 14.ABCDE 15.ABCD 16.ABCD 17.ABCDE 18.ABCDE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E 23.ABDE 24.ABCE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D 29.ABCDE 30.ABCDEF 31.ABCD 32.AB 33.ABCDE 34.ABC 35.ABCD 36.ABCDE 37.ACD 38.ABD 39.ABC 40.ABCE 41.ABD 42.ACD 43.ABCDE 44.ABCD 45.ABCD 46.ABCDEF 47.ABCDE 48.ABCD 49.ABC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D 54.ABCD 55.ABCD 56.ABCD 57.ABCD 58.ABCD 59.ABC 60.AC 61.ABCD 62.ABDE 63.ABCD 64.BCD 65.ABCD 66.ACD 67.ABCD 68.CDE 69.ABCD 70.ABCD 71.ABCD 72.ABCD 73.ABCD 74.ABD 75.ABCD 76.ACD 77.A8CD 78.A8CD 79.ABD 80.ABCD 81.ABCD 82.ABCD 83.ABCD 84.ABCD 85.ABCD 86.AB 87.BC 88.BCD 89.AD 90.ABD 91.ABCD 92.ABCD 93.ABC 94.ABCD 95.ABCD 96.ABCD 97.ABCD 98.ABCD 99.ABD 100.A8C 101.ABCD 102.ABCD 103.ABCD 104.ABCD105.AC 106.ABCD 107.BC 108.ACD 109.ABCD 110.ACD 111.ABCD 112.ACD 113.ABCD 114.ABCD 115.ABD 116.ABCD117.ABCD 118.ABD 119.BCDEF 120.ABD 121. ABCD 122.ABD 123.ABCD
第三篇:必修五→《雷雨》同步练习
《雷雨(节选)》同步练习二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烦燥
汗涔涔
贤惠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弥补
C、谛听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帐
敲诈
伺候
2、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
②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③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表示解释
表示说明
表示中断
表示转折
B、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递进
C、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转换
D、表示递进
表示转换
表示中断
表示延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
B、他现在跟你是完完全全两样的人。
C、无锡的人以后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4、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四次发问,表现了他思想感情的变化,下面四种排列的顺序,合理的一种是()
①(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②(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④你——你贵姓?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B、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D、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6、与下面这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就是要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作的条件__________”
A、究竟是同意不同意?
B、究竟是许可不许可?
C、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D、究竟是赞成不赞成?
7、下列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成的。
B、他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闻名中外的优秀剧作,解放后还写了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和《屈原》。
C、《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D、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
8、课文一开始有这样的话“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段场景说明了什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B、增强舞台气氛。
C、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D、暗示雷雨即将来临,有点题作用。
9、鲁侍萍反驳周朴园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面上她是在否定自己,实际上是()
A、揭露周的隐私,揭穿周的虚伪
B、以此来报复周朴园,解心头之恨。
C、澄清自己,来表明自己的清白。
D、进一步试探周的真实意图以及其真正感情。
10、《雷雨》中用了许多巧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儿四凤做佣人的这一家正是侍萍三十年前做佣人的那一家。
B、侍萍当年曾爱过周家公子周朴园,四凤又爱上了周家的一又一代公子周冲。
C、鲁大海带领工人斗争的酱家恰好是他的生身父亲。
D、四凤所爱的周家公子正是她的同母异父的哥哥。
11、《雷雨》是本质的矛盾冲突是哪两项()
A、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B、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C、周朴园同繁漪——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12、阅读下面片断,完成4—6题(下面节选的内容是紧承课文的部分)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台上只有周朴园、周萍。
周萍
(过意不去地)爸爸
周朴园
你太莽撞了。
周萍
可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
半晌。
周朴园
哦。(沉吟,忽然)来人!
仆人由中门上。
周朴园
你告诉太太,叫她把鲁贵跟四凤的工钱算清楚,我已经把他们辞了。
仆
人
是,老爷。
周萍
怎么?他们两个怎么了?
周朴园
你不知道刚才这个工人也姓鲁,他就是四凤的哥哥么?
周萍
(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
周仆园
(向仆人)跟太太说,叫账房给鲁贵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今天就走。去吧。
周萍
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
嗯,(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来。
周萍
是,爸爸。
周朴园由书房下。
周萍
(叹一口气)嗨!(急走向中门)
(1)对舞台说明中周萍“过意不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萍觉得自己行为莽撞,有失体面,给爸爸丢了脸。
B、鲁大海居然当面侮辱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又没能适时有效地制止,周萍感到对不起父亲。
C、周萍觉得自己对待鲁大海太粗暴了,因此心有歉意,在父亲面前不好意思。
D、周萍觉得就这样放鲁大海走,太便宜了,他准备再追上去。因此,他想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
(2)(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周萍这句台词语意未尽,破折号“后周萍要表达的意思是()
A、抓紧把鲁大海赶走,切切不能再犹豫
B、能不能先把鲁大海赶走,暂且留下四凤和鲁贵。
C、能不能先开除鲁大海,四凤和鲁贵也不要辞。
D、正好把他们一家三口统统开除,免得惹事生非。
(3)从这段台词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残忍、冷酷、自私、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B、冷酷中不乏温情,愤怒中含有宽容。
C、同情、关心鲁家,内疚之情难以言表。
D、奸诈、毒辣、凶残、做事不计后果。
答案:
1、D
2、A
3、C
4、B
5、D
6、C
7、A
8、C
9、A
10、B
11、AD
12、(1)B)(2)C
(3)A
第四篇:语文版必修一《铸剑》同步练习)
铸剑同步练习
【达标演练】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水瓮(wèng)
咻咻(xiū)
旌(jīng)旗
咀嚼(jué)B杳(yǎo)无消息
撮(cūo)开
剑戟(jǐ)
青苔(tái)
C剑靶(bǎ)
雉堞(dié)
干瘪
(biē)
擎(qíng)起
D仇雠(chóu)
弓弩(nǔ)
鸱鸮(chī xiāo)
打诨(h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瓮壁
辩别
骤然
面面相觑
B起粟
迭好
掘开
不共戴天
C鳞伤
径奔
背脊
山呼海啸
D排衙
惶骇
胡疑
言不由衷
3.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
B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
C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
D随着歌声,水就从鼎口涌起,上尖下广,像一座小山,但自水尖至鼎底,不住地回旋运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你听着: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
B 偷空在宫外闲游的两个小宦官,刚刚回来,一看见宫里面大家的愁苦的情形,便知道又是照例的祸事临头了,一个吓得面如土色,一个却像是大有把握一般,不慌不忙,跑到国王的面前,俯伏着。
C那少年也向他看了一会,不觉慢慢地松了手,溜走了;那人也就溜走了;看的人们也都无聊地走散。
D“阿呀!我的大王呀!”王后,妃子,老臣,以至太监之类,都放声哭起来。但不久就陆续停止了,因为武士又捞起了一个同样的头骨。
5.《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
()
A.刚愎
B.胆怯
C.大度
D.优柔
6.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包括《奔月》、《铸剑》、《出关》、《理水》、《采薇》等文章。
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鲁迅在原文仅有的二百多字的基础上,“只给铺排,没有改动”,却演绎了一曲富有新的现代精神的复仇故事。
C.小说中“剑” 既是经过高温高压锻炼的、纯青的、透明的、冰也似的复仇之剑,也
是小说主人公“黑色人”的精神象征。
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三头相搏时开始的,其场面描写诡奇而绚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7.有关《铸剑》正确的说法是
()
A.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铸剑开炉”。
B.有两个高潮,后一个高潮是“三头相搏”。
C.有两种调子: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
D.有两种调子:主客问答,抑客扬主;主人的崇高,客人的荒谬。
8.黑色人要用眉间尺的头与剑去复仇,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A.要战胜强大于己的敌人,就要用诡计取得胜利。
B.要向敌人复仇,应先向自身复仇,与旧的自我决裂。
C.骗取王的信任,表明自己已杀了王的敌对者。
D.黑色人骗取眉间尺的信任,为自己复仇。
9.填空
①鲁迅的小说集有
、,散文集有
、等。
②鲁迅的杂文集主要有、、、、、。
【能力提升】
(一)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分析本段文字语言上的特点。
答:。
(二)“活该!”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闹得他不能安稳睡觉的便是它们,很觉得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然而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发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过了一会,才放手,那老鼠也随着浮了上来,还是抓着瓮壁转圈子。只是抓劲已经没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里面,单露出一点尖尖的通红的小鼻子,咻咻地急促地喘气。
他近来很有点不大喜欢红鼻子的人。但这回见了这尖尖的小红鼻子,却忽然觉得它可怜
了,就又用那芦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着,歇了一回力,便沿着芦干爬了上来。待到
他看见全身,——湿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似的尾巴,——便又觉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将芦柴一抖,扑通一声,老鼠又落在水瓮里,他接着就用芦柴在它头上捣了几下,叫它
赶快沉下去。
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
跳。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丝
毫不动,后来才有一点呼吸;又许多时,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这使
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仔细看时,只见
口角上微有鲜血,大概是死掉了。
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答:。
【拓展创新】
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物,字数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瘪”读biě)
2.C(A“辩别”应为“辨别”;B“迭好”应为“叠好”;D“胡疑”应为“狐疑”。)
3.C(白描,其他为比喻。)
4.B(“一个吓得面如土色,一个却像是大有把握一般”中逗号应改为分号。)
5.D
6.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7.C 8.B
9.①《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② 《坟》《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第五篇: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一、我会选择(18分)
1、“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这句名言中“这种事”是指()。
A.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B.生病 C.死亡 D.挫折
2、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表明了每个人()。
A.出生地不一样 B.生存环境不一样
C.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D.出生时间一样
3、俗话说:“千人千相貌,万人万性格。”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人类的生命最宝贵 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人与人之间毫无共同点 D.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我国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体现了()。
A.父母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B.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C.学校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5、关于人的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无法重来
B.珍惜生命是胆小怕死的表现,不值得提倡
C.人死了以后,可以投胎转世,重新来到这个世界
D.有的植物人还能再活过来,这说明生命不止一次
6,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在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措施()
A.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 B.在室外时要迅速回屋内
C.迅速奔向楼梯或电梯 D.躲在大树下或高楼下
二、填空题(27分)
1、当爸爸体内的精子和妈妈体内的卵子相遇后,就会生成一个(),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不断生长、()、(),慢慢长成(),直到降临人世。
2、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生命的独特样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
3、我们不可以改变生命的(),却可以改变生命的()。
4、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首先要注意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懂得(),()。
5、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这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6、在地球上,()、()和()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目前已知的植物大约()万种,现存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三、我会判断(15分)
1、我们的守护天使只有父母。()
2、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心底最美的回忆。()
3、我们的性别在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已决定。()
4、人的生命没有独特之处。()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尽量让生命延长。()
6、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他人的生命与我们无关。()
7、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演练,是珍爱生命的行为。()
8、我们小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9、关爱他人的生命,需要我们从大事做起。()
10、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11、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不必善待其他生命。()
12、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生命。()
13、小华和小明将路边的小树折断当“少林棍”玩。()
14、保护生命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15、野生动物很好玩,可以捉来饲养。()
四、我会回答(30分)
1、面对危险情形,你认为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
2、有人说,我们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的延续。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
3、你知道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是什么内容吗?请把你所知道的写下来吧!答:
4、人的生命过程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的?
5、你知道人们常说的人生五枚金币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