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计划的10个山地户外基地
青海计划2014~2017年
建10个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来源: 户外资料网 作者: 户外资料网编辑中心 添加时间:2014-6-6 17:56
日前,青海已启动青藏高原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基地建设,计划三年内全面建成环湖自行车自驾游综合服务基地、岗什卡国际登山滑雪基地等10个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打造具有独特体育资源、浓郁地方特色、明显体育标志、丰富文化内涵的体育文化旅行品牌。
据悉,青藏高原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基地建设分两期进行。2014年至2017年,青海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全面建成环湖自行车自驾游综合服务基地、岗什卡国际登山滑雪基地、西海镇青藏高原自行车城服务基地、“行中华水塔”国际户外徒步活动基地(其中,包括2014年激情穿越门源回族自治县百里花海,2015年环祁连牛心山徒步,2016年刚察县环青海湖徒步活动,2017年海晏县红色文化徒步)、青海省中长跑训练基地、青海省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祁连山草原全国露营基地、刚察县草原“马”拉松比赛基地、祁连县环牛心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事基地、刚察县高原户外活动体能测试中心(年钦夏格日山)等10个基地。
2018年至2021年,在全面完成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建成青海省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包括门源县东海大峡谷国际攀岩基地、门源县花海赛马基地、祁连县黑河漂流探险基地、西海镇户外协作拓展运动基地、海晏县东大滩水(冰)上运
动基地、青海省运动训练饮食用品生产基地、祁连县户外森林拓展运动基地、祁连县国际赛马基地、青海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国民体质监测试点。
第二篇: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运动竞赛规则
竞 赛 规 则 总则
1.1 定义
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进行的一组集体运动项目群。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野外生存(含露营)以及荒漠运动。户外运动竞赛是指参赛运动队依靠集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以最短时间完成三个以上山地竞赛项目的竞赛。山地户外运动竞赛形式分为两种: 1.1.1 分日赛
指整个赛程需要进行多天(一般2—5天)完成,但比赛只在白天进行,晚上所有运动员在指定的地点统一休息。而每天的比赛都是一个整体的赛程,多个项目连续不间断进行。1.1.2 连续赛
指整个比赛所有赛段、项目是连续不间断的。无论白天/黑夜,运动员没有通过最后终点以前,都是在比赛中,比赛计时持续运行,包括运动员休息时间。运动员需要自行安排休息时间和地点。
注:本规则是根据分日赛特点制定,适用于分日赛。
1.2 宗旨
山地户外运动跟其它的体育项目不同,山地户外运动没有一套国际通用的竞赛规则。本赛事支持富有团队创意的队伍,山地户外运动竞赛强调公平竞争。当团队创意和公平之间发生冲突,赛事规则将以维护公平为主。中国登山协会(以下简称“中登协”)作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唯一管理机构,定立以下比赛规则。1.2.1 赛事组委会(以下简称“赛会”)有自主的权力去制定与执行赛事规则及惩罚违反规则的方法。若出现各种特殊原因,赛会对此规则可能随时补充或修改。
1.2.2 本赛事规则的解释及执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会遵从以下的基本原则:任何参赛队伍所做的行为,其结果使自己的队伍占有不公平的优势或对其他队伍产生不公平的劣势,都会被裁定为违反规则,而作出此种行为的队伍将会受罚。
1.2.3 赛事规则的执行会尽量让多些队伍能够完成每一段赛程。
1.2.4 赛事组委会有权对违反赛事规则或对赛事造成不利的队伍判罚加时或取消参赛资格。赛事仲裁委员会的一切决定均为最终裁决。
1.2.5 判罚加时的方法,可能是把罚时加在完成比赛的时间上,也可能是把犯规队伍扣留在赛道上或交替站中,以达到罚时之效。
1.3 目的
中国登山协会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
1.3.1 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并体现良好体育道德的竞赛环境; 1.3.2 提供安全保卫和保护措施;
1.3.3 强调独创性和技巧性,不过分限制队伍和运动员自由发挥的空间; 1.3.4 对非法获利的运动员及队伍给予处罚;
1.3.5 明确一项原则:山地户外运动是集体项目,鼓励队伍中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和帮助。队伍及运动员行为
2.1 总则
山地户外运动竞赛是由多个户外运动项目组成的集体体育运动,比赛的战术、策略只是队伍之间相互竞争的一方面,运动员还必须做到: 2.1.1 始终奉行和遵守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1.2 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任;
2.1.3 理解中登协山地户外运动竞赛规则;
2.1.4 遵守比赛当地的交通规则,听从裁判员的指挥;
2.1.5 对待其他运动员、裁判员、官员、志愿者和观众要尊重和有礼貌; 2.1.6 不使用不文明语言;
2.1.7 故意违反规则的运动员,如有必要裁判员可责令其队伍立即退出比赛; 2.1.8 运动员商业行为不得影响赛事及运动员安全;
2.1.9 运动员退出比赛,必须并有义务通知比赛当执裁判员; 2.1.10所有参赛运动员及领队必须遵守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
2.2 兴奋剂
中登协严禁参赛者使用任何目前被IAAF、UCI或者ITU禁止的药品。
2.3 身体条件
山地户外运动竞赛是高强度的体能类运动项目。要参加此类运动项目的比赛,运动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体能状况,运动员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每次比赛各赛段及全程的关门时间将由赛事技术组决定。这些关门时间写在赛前相关的资料内。
2.4 参赛资格
2.4.1 基本参赛资格
比赛以队伍的形式进行,每队由四名参赛队员(其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异性)和一名教练兼领队组成;
参赛队员在比赛期间年龄必须在18周岁至50周岁之间;
参赛队员必须掌握各比赛项目技术、具备良好的水性和体能;
被国际或国内任何单项组织停赛的运动员没有资格参加中国登山协会(登山中心)主办/审批的任何比赛。
2.4.2 体检
每名参赛队员必须交体检表,并附心电图。2.4.3 参赛服装
各队伍的队员在比赛场地时必须穿着相似或相同的队服,包括上衣及长或短裤(每天赛事的队服都应该是同一种设计的)。计时与成绩
3.1 总则
每个比赛赛段的名次将以每个队伍完成该赛段的时间决定,而整个赛事的最终成绩则以所有比赛赛段成绩相加。赛事的计时器会在每天比赛的发令枪响起之后开始计时,在每队最后一名队员通过比赛终点线时停止计时。赛会可能会在个别赛段让各队伍先后间隔或分批出发。
3.2 交替站规定
在赛道中,项目间的交换处设有交替站。运动员及队伍须按下面规定执行: 3.2.1 某些赛程中设有强制休息站,每名运动员必须在休息站内休息至少15分钟,休息时间超过15分钟后计入比赛时间。最多不得超过25分钟。除非其中有队员在等待或接受赛会医疗人员治疗。
3.2.2 队伍可以停留在任何交替站的最长时间是25 分钟,任何队伍停留在一个交替站/休息站多于25 分钟或在休息站停留少于15分钟,将按多出或不足时间的3倍给予罚时。
3.2.3 队伍需按上述两条规则自行负责计划在交替站内花费的时间。3.2.4 山地车在交替站内不许骑行,须推出交替站后方可骑行。3.2.5 不得有意或无意使用及损坏其他队伍任何器材装备。
3.2.6 在交替站和补给站内除运动员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2.7 每支队伍必须四名队员同时进入和离开交替站和补给站。
3.3 完赛、替补和退出 3.3.1 完赛
完赛是指队伍按开始指定的参赛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赛段的比赛。完赛的队伍都有正式的排名。3.3.2 替补
在每个队伍中有一名教练兼领队,他/她可作为替补参加比赛,须按以下规定执行:
队伍中有一名队员因伤病不能参加下一天的比赛,可在比赛前一天向赛会递交书面替补申请材料,经赛会和医疗组同意后领队或教练可作为替补继续参加比赛;
替补后的队伍中仍有一名异性。比赛成绩在所有未使用替补队伍之后排名。
3.3.3 退出
如有队员或整个队伍要退出赛事,该队伍必须马上在最近的检查站/交替站通知赛道工作人员。任何队伍未能及时和清楚地通知赛道工作人员而退出赛事,将被取消比赛资格。需要退出比赛的运动员的队友需负责协助该名要退出比赛的运动员到达附近的检查站或交替站,以便工作人员能安排交通工具和医疗服务。如运动员需要退出比赛而同队队员没有提供协助,该队伍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队伍中如有一名或两名队员退出了赛事,该队伍余下的队员仍可完成余下的赛事,但没有赛事的正式名次,在比赛中不得影响其他参赛队伍正常比赛。而当队伍只余下一人时就不能继续参加比赛。
根据赛事制定的关门时间,如队伍在关门时间之前未通过指定地点,赛会将强制该队退出比赛。
由于健康、时间及其它以外原因,医生和裁判有责任提出强制运动员退
出比赛的建议,由裁判长决定并通知运动员。装备
4.1 赛会提供的设备
根据比赛的需要赛会将为队伍提供必要设备,每名运动员都不得故意破坏赛会提供的装备。
4.2 装备的基本规则
4.2.1 装备规则的设定是以安全性、公平性和简单参与的几个目标为基础。4.2.2 根据赛事运动员需按通知要求自带个人装备。4.2.3 队伍在全程比赛中携带指北针。
4.2.4 队伍在比赛中不得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4.2.5 运动员在全程比赛中必须戴头盔,在交替站内可以摘下头盔。4.2.6 如在比赛中队伍山地车出现故障,队伍自行修理。4.2.7 个人装备检查:
比赛前将进行装备检查,工作人员将会对赛事所需自带装备仔细检测,包括检查运动员对装备的使用情况。对于缺少或不合格装备不得参加相应项目比赛,不会使用装备的运动员也将不得参加相应项目比赛。4.2.8 器材箱
赛会将把指定的器材箱运送到指定的交替站内。参赛队伍需自己负责: 根据赛事资料提供的器材箱计划和时间表正确地将器材放进器材箱; 队伍在交替站需自行取放装备,领队不得进行帮助;
没能把所需要的设备放到指定的器材箱里的队伍,将会由于没有所需装备而不能继续进行比赛;
队伍必须将所有用过或没用的器材装备在离开交替站前放回本队的器材箱,盖好箱子;任何队伍把装备放到器材箱外或器材箱盖子未盖好,将被处罚。赛道
5.1 赛道标记
赛道上将会有路标、方向指示牌、丝带、粉笔字、浮标及其他装置作记认。各队伍需: 5.1.1 沿正确赛道比赛;
5.1.2 慢速度以留意赛道标记及指示;
5.1.3 对赛道的方向作出合理的推断及决定;
5.1.4 对危险路段按指示牌所示减速前进,并不得超越前方队伍。
5.2 赛道规定
通常,赛道都有显著的路标。除了定点穿越、划船等个别项目。
5.2.1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在指定的赛道上进行比赛,任何不小心离开赛道的队伍,需在离开赛道的地点重新返回赛道,否则将被判罚加时。任何队伍故意离开赛道,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5.2.2 在可以同时看到两个标记的情况下,队伍必须选择最近的一个标记前进;队伍必须沿合逻辑的赛道前进,除非赛事标记有特别指示;队伍在之字形赛道上走捷径将被当作故意缩短赛道,每次违规罚加时最少一个小时。5.2.3 比赛路线可能会因天气情况或安全因素而临时更改。若比赛路线在比赛进行时有更改,赛事组委会有权因各队所完成的路线的差异来调整时间。5.2.4 任何队伍作出任何破坏或损害比赛场地的生态环境的行为,包括乱拋或弃置任何废物、垃圾或用品在赛道上,将受到判罚加时最少十分钟或被取消比赛资格。起点与终点
6.1 起点
6.1.1 每天比赛出发前20分钟进行检录,如果队伍三次检录未到将按退出比赛处理;
6.1.2 每天出发前裁判将分别在离出发前5分钟、3分钟、1分钟时给予提示; 6.1.3 如比赛出发时间有变动,赛会将会及时发出通知;
6.1.4 队伍首日出发站位顺序将按号码的排位顺序进行,以后每日出发站位顺序按累计成绩的顺序进行。例:5号队累计成绩6小时30分,3号队累计成绩6小时32分,那么5号队站在3号队前面出发。
6.2 终点
6.2.1 队伍中最后一名队员通过终点时停止计时;
6.2.2 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得妨碍裁判人员工作,如:不准围着计时裁判询问成绩等。团队配合
山地户外竞赛的比赛策略是一个完整比赛的重要部分。队员可以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配合:
7.1 必须在每个赛段四名队员同时出发; 7.2 四名队员必须一起完成赛程;
7.3 四名队员必须一起进入及离开交替站;
7.4在越野跑、登山、定点穿越项目中队员之间最大距离不得超过50米; 7.5在山地车项目中队员之间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00米。
7.6
所有形式的团队合作, 包括推、拉和运送队员都是允许的,但不得帮助其他队伍或接受其他队伍的帮助。各项目规则
8.1 越野跑
8.1.1 指不借助任何代步工具,在各种自然场地(非水域)进行的徒步运动。包括跑步、登山、丛林/戈壁/沼泽穿越等。8.1.2 运动员可以跑,可以走,也可以爬行;
8.1.3 运动员不可借助任何交通工具。
8.1.4 在峡谷穿越项目中,运动员需注意看路标,沿着河道行进。在个别路段必须按现场裁判的要求连接绳索保护,否则将取消比赛资格。
8.2 山地车
8.2.1 赛事指示牌显示危险路段需减速慢行,不可超车; 8.2.2 运动员或队伍必须同山地车一起通过山地车赛段,不准扔下山地车及其部件;
8.2.3 如山地车在比赛中损坏,自行修理; 8.2.4 必须佩带头盔。
8.3 划船
包括团队划船、双人皮艇、竹筏、自制船只等。8.3.1 规定路线划行,不准离开河道或湖面抬船行进; 8.3.2 不准下水游泳;
8.3.3 在比赛中队员必须穿救生衣等必要装备; 8.3.4 运动员不准丢弃船桨和救生衣。
8.4 山地车/赛跑交替赛
8.4.1 每队4名队员交替使用2辆山地车,1辆自行车不得多人同时使用; 8.4.2 山地车与越野跑的运动员之间不得使用绳索拖拽; 8.4.3 每名参赛运动员必须佩带头盔;
8.4.4 运动员必须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比赛;
8.4.5 运动员必须靠右侧进行比赛,山地车必须放在道路右侧,在路口和狭窄的路段不得停放山地车。
8.5 越野技能
8.5.1 越野技能包括速降、攀岩、定点穿越、跨越障碍、生存技能等项目。8.5.2 越野技能项目设置会尽量避免积压等待,如出现队伍等待赛会坚持先到先得的原则,不给予减时。若因工作人员的原因或不可遇见的因素造成队伍等待,赛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减时。
8.6 直排轮滑
8.6.1 必须使用直排轮滑鞋; 8.6.2 必须佩带头盔;
8.6.3 可以使用登山/滑雪杖;
8.6.4 不可以改造成偏离生产厂家所设计原来的功能。(例如:从五轮的旱冰鞋上撤除其中一个轮子的)中立援助
队伍可以从任何中立人士那里得到援助。“中立者”来源于比赛官员、比赛工作人员、其他对手(但不得违反1.2.2)。
例一: 例二: 例三: 例四: 队伍在比赛期间可以在当地商店购买食品和饮料
队伍可以从沿途为队伍加油的观众那里获得自行车修理工具。队伍在比赛期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从领队、家庭、朋友、相识、经理人或者代理商接受食品, 饮料及工具等帮助。
除了比赛裁判或者官员以外,队伍不可以计划在比赛途中任何地方放置补给品或者工具。医疗
10.1 赛事医疗人员有权要求询问和检查运动员,被询问或检查的运动员必须停止比赛,配合医疗人员的询问和检查。
10.2 根据医疗人员的检查结果,有权让运动员停止比赛休息或退出比赛。
10.3 参赛运动员如在比赛中需要静脉注射,该运动员将会被移离赛道(该运动员所属队伍将被取消比赛成绩)。
10.4 在比赛期间队伍中任何一名队员要求给予非治疗性的静脉注射或吸氧将会被罚加时。罚则如下: 第一公升的静脉注射将罚时30分钟,以后的每公升将一律罚时15分钟,而罚时将以每名运动员每天作基本单位。例子: 如同一队伍里有两名队员接受了各一公升的静脉注射,该队将被罚加时一小时。另如果一位队员在第一天比赛后接受了一公升而第二天比赛后接受了两公升的静脉注射,该所属队伍将被罚时一小时十五分钟。
10.5 在遇上医疗紧急事件时,整个队必伍须停止比赛直到适当幷且有效的援助到达现场。标志
11.1 整个赛事期间,所有在赛道上的参赛运动员必须按以下规则穿上由赛会提供的比赛号码背心: 11.1.1 号码背心穿在衣服的最外面。背包、救生衣和水袋都必须穿在赛事号码背心内。
11.1.2 参赛者只能在交替站内脱下赛事号码背心。参赛者在赛道上任何地方不得脱下号码背心(除接受赛会医疗人员检查时,要求脱下),先到达运动员在等待其他队员进入交替站时不能脱下背心。
11.1.3 在背心前面的底部中央,可放置一个赞助商的商标,队伍放置标志的赞助商不得与赛事赞助商有行业冲突。上述所允许的标志,必须放置在赛事标志之下,以及不能大于25厘米长、15厘米宽。
11.2 队伍号码必须恰当地装好和显示在每一辆自行车的前面把横上。
11.3 各队伍均不能更改、涂污或修改大会提供的比赛编号及背心。违例的队伍将会被罚加时或取消比赛资格。
11.4 按照赞助商种类的规则,运动员赞助商的标志可随意放置在比赛衣服和器材上。运动员赞助商的商标必须整齐和稳当的放置在衣服/器材设备上。赛会有权摘除认为是不雅、不恰当或不合标准的商标。
11.5 参赛者的赞助商不可与赛事冠名赞助商产生利益冲突。
11.6 赛会将给领先的队伍提供特别颜色的背心以方便媒体辨认。
11.7 各队伍的队员在比赛场地时必须穿着相似或相同的队服,包括上衣及长、短裤(每天赛事的制服都应该是同一种设计的)。补给站
在每天的赛程中都将设有补给站,运动员必须按以下规定执行:
12.1 运动员不可以把补给站的水瓶或运动饮料容器带离补给站或交替站。队伍必须把垃圾扔到垃圾箱或装在自己背包中,不得把垃圾扔到赛道中。
12.2 队伍需自行带着在每一天各赛段期间需要的所有食品和水。在赛道上的补给站将有装瓶的水,补充水分和营养的产品供应。罚则
违反山地户外竞赛规则的队伍及运动员将受到警告、加罚时间、取消比赛资格、停赛或者禁赛的处罚。相应视情节严重和责任给予参赛单位处罚。下面是对于规则违反的处罚方针。这些仅仅作为一个大纲,仲裁委员会保留最终决策权。
13.1 警告
在对运动员做出严厉的判罚之前,裁判员无须先给予警告。警告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醒运动员可能会出现犯规行为和表明裁判员的“已关注”态度。13.1.1 警告的判罚
裁判员给予运动员警告的方式为: a)吹哨或喇叭; b)出示黄牌;
c)呼叫运动员的号码。13.1.2 警告的理由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裁判员可判罚警告: a)运动员无意犯规;
b)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可能要出现犯规行为; c)运动员没有获利。13.1.3 判罚警告后的处理
当运动员受到裁判员警告后,需按裁判员的示意正确操作。如果仍然没有理
会裁判员的意图,裁判员根据情况给予该队处罚或者停止比赛,待搞清楚裁判员的安全意图后,可继续进行比赛。
13.2 加罚时间
加罚时间是对参赛运动员及队伍犯规行为的相应处罚,根据情节加罚时间。13.2.1 判罚的理由(加时判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
(1)故意违反行为
a)骚扰另一队的前进或者破坏器材; b)不立即和恭敬地服从比赛裁判的指令; c)公然对官方的决定显示出厌恶; d)移走或改变赛道标记; e)故意走短程赛道;
f)在自行车/越野跑交替赛项目中两名队员同时骑车; g)接受非中立的外界援助;
h)拒绝赛事医疗人员询问和检查。
处罚--根据意图的严重性和意向,队伍将被取消参赛资格或最少罚加时1 小时。(2)装备违反
a)使用不合要求的器材装备,如山地车、速降装备等; b)改造装备原来的功能。
处罚--每个项目赛程所出现的装备违反将被罚时30分钟。(3)安全违反
a)没有带上或没扣好头盔; b)没有穿上或没扣好救生衣; c)缺少必须的安全装备。
处罚--第一次违反将罚时15分钟,随每一次附加违反而升级。(4)比赛背心使用违反
a)未能够作为最外层的衣服;
b)在比赛过程,赛道上, 脱下背心。
处罚--第一次违反将罚时5分钟,随每一次附加违反而升级。
(5)无意违反
a)防碍另一队的前进; b)损坏另一队的装备; c)离开有标记的赛道;
d)在自行车/越野跑交替赛中把自行车搁在错误的道路的侧面。
处罚--每一次违反将处罚加时3分钟
(6)环境违反
a)对生态环境有害的行为;
b)从交替站或补给站带走饮料容器。
处罚--第一次违反罚时10分钟,处罚随每一次附加违反而升级
13.3 取消比赛资格 13.3.1 概述
取消比赛资格是对运动员及队伍严重犯规行为的相应处罚。
13.3.2 判罚
裁判员判罚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的方式为: a)吹喇叭或哨;
b)挥动红旗或出示红牌; c)呼叫运动员的号码; d)完赛后宣布。
13.3.3 判罚取消比赛资格的理由
a)对任何裁判员有不文明用语或举动,或者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b)拒绝听从裁判员的指示;
c)把山地车或者船只丢弃在赛道上; d)提出欺诈性的抗议; e)故意扰乱赛场秩序;
f)使用未经批准的装备获利,或对他人构成危险。13.3.4 判罚取消比赛资格后的处理
运动员被判罚取消比赛资格后,可终止比赛。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伍可根据本规则中有关上诉的条款规定,对此判罚提出上诉。
13.4 停赛
13.4.1 定义
停赛意味着运动员在停赛期间,不能参加中国登山协会主办或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的比赛。13.4.2 判罚停赛的理由
运动员可能因下列原因被停赛(但不仅限于下列原因): a)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b)欺诈手段,如:谎报姓名或年龄,伪造相关资料,或提供虚假信息; c)在没有参赛资格的情况下参加比赛; e)服用兴奋剂;
f)停赛决定由比赛仲裁委员会做出。视运动员犯规情况而定,停赛期可为3个月到4年。
13.5 禁赛 13.5.1 定义
运动员终生不得参加中国登山协会主办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的比赛。
13.5.2 判罚禁赛的理由
运动员可能因下列原因被禁赛(但不仅限于下列原因): a)第二次被查出服用兴奋剂;
b)罕见和粗暴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13.5.3 判罚禁赛后的处理
a)被判罚的禁赛的运动员或队伍终身不得参加中国登山协会主办或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的比赛。
b)被判罚运动员所代表单位在一年内不能参加中国登山协会主办或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的比赛。
13.5.4 因服用兴奋剂而被禁赛
如果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被停赛或禁赛,则该运动员不能参加任何被国际奥委会或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举办的比赛。13.5.5 处罚的通知
如果运动员或队伍被停赛或禁赛,则中国登山协会将在30天内以书面方式通知其所属会员协会、俱乐部及高校。13.5.6 复赛
停赛期满后,运动员及其所在的协会、俱乐部或高校必须向中国登山协会提出恢复参赛的申请。奖品
14.1 奖金
赛事对取得前8-12名的队伍颁发奖金或奖品。14.2 奖杯
对取得前三名的队伍颁发奖杯。14.3 单项奖项
比赛设道德风尚奖和拼搏奖,颁发奖杯。对每天取得前三名的队伍颁发奖金。裁判
15.1 总则 15.1.1 裁判
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竞赛中的裁判包括:
a)仲裁委员会:由中国登山协会指定,负责指导裁判员的资格认证以及对犯规行为做最终裁决。
b)裁判长:负责分配并监督所有裁判员的工作。
c)裁判员:负责检录,起点/终点,转换区,各项目及装备控制等部分的工作。每个比赛区域都将分配到足够数量的裁判员,并由他们在各自授权范围内确保比赛规则的实施。
15.1.2 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对一切抗议和上诉做出裁决。15.1.3 仲裁的公正
仲裁委员会应遵守以下原则: a)公平衡量一切证据和证词。
b)认识到由于个体观察和记忆不同,诚实的证词也会出现多样性和矛盾性。c)接受并获取所有的证据。
d)在对犯规的判罚得到仲裁委员会认可之前,都认为运动员是无辜的。抗议
16.1 对参赛资格的抗议
对某运动员或队伍参赛资格提出的抗议应在赛前书面提交给仲裁委员会,对
抗议的处理决定将在比赛成绩公布之前做出。
16.2 对比赛路线的抗议
对比赛路线安全或不符合规则之处提出的抗议必须在赛前24小时书面提交给仲裁委员会。
16.3 由参赛运动员提出的抗议
参赛队伍对其他队伍运动员或裁判提出的抗议,应在其完成比赛后15分钟内书面提交给裁判长。
16.4 对计时的抗议
对计时错误的抗议应在裁判长公布非正式比赛成绩后的30分钟内提出。对正式比赛成绩的抗议可由俱乐部、协会或高校代表在赛后3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登山协会提出。
16.5 对比赛装备抗议
对某名运动员或队伍不符合规则的器材装备的抗议应在完成比赛后15分钟内书面提交给裁判长。
16.6 抗议申诉书
提交抗议申诉书的同时须同时交纳500元人民币抗议费,如果抗议成功,此费用将予以退还。抗议申诉书可从裁判长处获得。其内容包括:
a)犯规情况;
b)犯规时间及地点; c)犯规涉及的人群;
d)相关陈述,如可能可包含图表说明; e)证人姓名及签名。
16.7 抗议程序 16.7.1 总则
抗议应遵循以下程序:
a)抗议申诉书应由抗议申诉人签字,并在上述条款说明的时间范围内以书面形式提交给裁判长或仲裁。
b)抗议由仲裁委员会研究并做出裁决,必要时可召开听证会。c)召开听证会的时间与地点应及时通知参加的相关运动员和官员。
d)任何一方当事人缺席听证会,仲裁委员会均有权在该方缺席的情况下做出裁决。
e)经仲裁委员会主任认可,原告或被告可由其代表出席听证会。f)听证会不公开举行。
g)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宣读抗议申诉书。
h)应给予原告和被告充分的时间陈述本方观点。i)双方证人各有3分钟时间陈词。
j)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各方证词,按相对多数原则作出裁决。k)裁决立即公布,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当事人。
16.7.2 抗议时间限制
由参赛运动员或参赛队代表提出的抗议应在他(她)完成比赛后15分钟内提出,上诉应在完成比赛或犯规公布后15分钟内提出,以上述两个时间中较晚的为准。
注:如有更改,以补充规则为准。
-完-
第三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概况
(一)、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名称
(二)、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规模
二、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必要性
(一)、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必要性
三、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进度安排
四、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
第四篇:桑蚕山地生态种养基地项目建议书[模版]
XXX桑蚕山地生态种养基地
项 目 建 议 书
XXX公司 201X年3月
目 录
一、总论 …..................................二、项目背景….................................三、项目区基本情况…..............................四、市场分析…..................................五、项目建设整体方案…..............................六、项目技术方案….................................七、项目组织与管理…..............................八、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九、效益分析.................................十、综合评价..............................十一、结论.............................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XXX桑蚕山地生态种养基地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XXX有限公司、XX合作社
四、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X镇XX村
五、项目负责人: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计划建设规模为XX亩,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建立和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包括园区道路、土地平整、灌溉与提水、工人宿舍、仓库、水电设备等建设。
2.建立标准化桑园,并由合作社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及聘请工人,对果园实施日常管护。
3.根据季节做好有机肥及农药施放工作,保障桑园肥力及防治地表及土壤虫卵。
4.购买相关农资设施设备,保证桑园日常生产所需。5.建设桑园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运用生物防治桑园病虫害。6.新建小蚕共育室,实现项目区内小蚕共育面。
7.建立标准化室外蚕棚,配备必要设施设备。
8.推广省力化活动蚕台和纸板方格蔟,减轻大蚕饲养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
9.做好现代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农户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生产技术含量。
10.开展桑园套种粮食及家禽饲养,实现桑园生态循环化生产。
七、项目的特点
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1号文件);
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等; 4.《XXX地方蚕种管理条例》; 5.《地方“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6.《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方案》;
(其他通知文件精神请根据当地政策补充)
二、现状背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项目建设点XXX镇XXX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当地一直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但当地丘陵山地长期以来一直以甘蔗等传统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丘陵山地没有真正开发利用起来,种植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和调整,也没有形成以高效益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优势产业。项目区贫困户众多,脱贫攻坚难度大,部分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群众极度盼望通过政策和项目的扶持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东桑西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良好契机。伴随着东桑西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XXX迎来了推动与东盟贸易合作升级的机遇。项目建设能够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好的商务和技术平台,学习到新型的农业发展和经营模式,加强地方和城区间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并运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为当地的农业提供信息和各类贸易商机。XXX近年来大力推进桑蚕产业
一、XXX基本情况
XXX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位于XXX,距XXX12公里,距城区40公里。全村辖16个自然坡,土地总面积26.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532户5879人,43个村民小组,设党总支部1个,下设7个党支部,正式党员94名。全村耕地面积12766亩,林地面积18000亩,全村以农业、养殖业为经济支柱,其中水稻3600亩,甘蔗4000亩,种桑养蚕300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目前,XXX有73分以下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907人。截止2016年底,共有贫困户123户525人实现脱贫,仍有106户382人未脱贫。
二、龙头企业概况
项目进驻的XXX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丝绸原料生产和销售,拥有新时代自动缫丝机38组15200绪和相关配套的捻线丝设备,每年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生丝1560多吨,捻线丝300多吨,副产品2150吨,生丝质量达4A以上,捻线丝质量达双特等级,是目前XXX丝绸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在蚕桑生产和加工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公司主要担负全市蚕茧发展、收烘服务和茧丝的经营与管理,现有资产总额3.36亿元,员工1600多人,年生产总值达3.2亿元,上缴税金可达150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A。公司自2006年承接了“东桑西移”项目以来,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蚕桑资源,不断加大对蚕桑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与农户的技改投入。
三、蚕业专业合作概况
XXX村XX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为适应现代蚕业发展要求,由当地养殖技术员发起成立的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会会
3.土壤水文条件
项目区地形条件具有丘陵坡地的典型特点,项目区丘陵坡地地势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值呈弱酸性,降雨量充沛,适合规划建设蓄水池,保证桑树的供水需求。
4.劳动力资源条件
茧丝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比重较高,价格决定其市场竞争力。XXX富余劳动力多,同时当地村委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与XXX镇农业技术服务和水利中心为村民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劳动科技含量。
5.其他基础条件
一是项目区交通便利,XXX公路贯通项目建设点,项目区内村村通公路;二是项目区电源充足,能满足项目所需电源;三是通讯方便,XXX移动电话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
第四章 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作为传统的种桑养蚕之都,其蚕丝及丝绸加工产品深受世界各国青睐,对蚕丝的消费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蚕丝产品销往140个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国、日本和东南亚为主要的贸易对象。2008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导致近年我国的蚕丝对外出口稳中求升,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对我国蚕丝的青睐给我国的桑蚕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市场来看,前些年蚕丝作为高档消费在我国的市场消费份额很小,人均丝绸消费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纺产品的质量需要也在提高,(一)亮点打造
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全力打造三大亮点:一是新建标准化桑园100亩,二是建立以小蚕专业化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为重点的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三是建立100亩桑园套种花生、蔬菜、薯类、豆类等作物和家禽养殖的复合型经济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引领XXX镇蚕业生产迈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和标准化,实现桑蚕业跨越式发展,促进蚕农增收致富。
(二)科技目标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并在桑园建设与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等方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力争实现小蚕共育面达到95%以上、大蚕省力化饲养率95%以上、标准化桑园面达70%以上、优质茧率80%以上的目标。
(三)效益目标
2017-2020年项目区预计发种量达到XXX万张,项目区建设第二年起,平均每亩桑园产茧量达200公斤,每亩桑收益达7200元;项目建设第三年起,预计每亩桑园年产桑果平均可达1200公斤,亩桑收益达3600元;项目区每年套种的蔬菜、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和桑禽饲养亩产值约7000元。通过项目的建设,逐步吸收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工创业就业,带动剩余在档的160名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实现当地农户奔小康和带动当地财税收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项目实施原则
(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
由XXX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制定项目方案,审查、项目实施监管、项目整合、技术指导、资金划拨、项目验收等工作。由XXX当地蚕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在充分尊重
2.标准化桑园建设:新建XXX标准化桑园100亩,桑苗引进XXX公司品种“桂桑优12号”,桑园按6尺×2尺×1.5尺左右规格栽种,每667㎡(亩)栽种800株~1000株。并由合作社完善土地流转及聘请工人,对果园实施日常管护。
3.有机肥及农药施放:桑园施肥做到氮、磷、钾与生物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全年每亩纯氮施用量不少于35㎏~40㎏,氮、磷、钾以5:3:4为宜,桑园氮素肥料有60%以上来自有机肥;根据季节性施放农药,防治地表及土壤虫卵。
4.生产物资购买:购买手动及电动喷雾器、消毒清洗机具、切桑机、甩干机、专用蚕盒、微耕机等农资设施设备。
5.建设桑园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计划在新建连片桑园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20台,覆盖范围达到100亩,主要防治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灯蛾及金龟子、叶蝉等多种害虫。
6.新建小蚕共育室:新建、改建和提升改造小蚕共育室5间共300㎡,并配置一套蚕室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备作为推广示范。由合作社联结、带动农户搞好蚕桑生产,全面推进小蚕专业化共育,实现项目区内小蚕共育面达到95%以上。
7.标准化室外蚕棚建设:计划新建标准化室外蚕棚5个,每个50㎡,共250㎡。蚕棚为空心镀锌管立柱,直径10公分以上,彩钢瓦加隔热层屋面,隔热层厚度不小于5公分镀锌管型材人字架搭建,净空3米以上,地面硬化,四周砌1.2米高围墙并配备必要设施设备。
8.省力化活动蚕台,推广省力化活动蚕台建设。计划新推广活动蚕台20台(具体规格以现场测量为准),计划推广纸板方格蔟1万以减轻大蚕饲养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
9.现代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技术培训 :计划在项目区积
1第六章 项目技术方案
引进当前区内桑蚕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种试养检验,筛选出适宜当地桑蚕种养殖的品种和配套推广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当地生产上,提高当地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开展规模化桑蚕养殖。项目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桑蚕幼种幼苗方面,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引进无毒高产优质的桑苗品种,筛选出适合本地种养的品种,组装配套优质高产技术规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成生态桑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2.种养技术方面,通过桑蚕养殖产业探索应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新路子,如生态栽培技术、生物农业、应用物理技术等。形成新技术应用示范教育培训,多元化农业生产结构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3.农业设施方面,运用调温遮光、避雨、防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及设施,实现桑蚕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并加强对桑蚕副产品的利用率,提升当地产业活力和经济收益。
4.桑蚕检验方面,按《桑蚕原种》(GB 19179-2003)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GB/T 19178-2003),对桑蚕产品的外观包装(单蛾良卵数、折净率、标签)、每张良卵数、良卵率、实用孵化率、病卵率、纯度等进行筛查,提升优质茧率。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
1.成立XXX镇现代蚕业工作领导小组
3项目补助农户的资金一律通过银行卡发放,物资按标准统一制作表册发放,由农户签字盖手印,相关表册经发放单位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报镇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审核签字后作为报销凭据或附件存档。不符合财务规定或不按项目方案要求的支出费用,一律不得报销。严禁截留、挪用、套取项目财政资金,如有违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3.实行项目公示制
项目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项目实施前及完成后,项目村及合作社将项目建设相关情况在项目实施区域及时、准确地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情况、补助标准、项目物资或现金补助发放情况等。
三、项目验收办法
项目验收分为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阶段验收主要是部分隐蔽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总体验收在项目全面建成后,先由实施单位自查,项目乡镇组织初步验收完善资料后,再向城区农林水利局和财政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由城区农林水利局牵头,会同城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城区级验收。城区级验收通过后,项目公示材料在项目区显要位置张贴7天,公示期结束无问题反映,完成项目的验收。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为345万元,其中:争取城区农业局和财政投入135万元,占39%,乡镇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占29%;村
(四)生产设备投入,计划投入10万元: 1.背负式喷雾器:20台×250元=0.5万; 2.消毒设备:2套×5000元/套=1万; 3.切桑机:5台×2000元/台=1万; 4.专用蚕盒:5000个×2元/个=1万; 5.微耕机:5台×5000元/台=2.5万; 6.高压清洗机:5台×2000元/台=1万元; 7.其它设备:3万元。
(五)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购置及安装:20台×2500元/台=5万元。
(六)小蚕共育室期建设计划投资21.5万元,其中:
1.新建共育室:300㎡×650元/㎡=19.5万元。
2.蚕室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引进示范:1套×2万元/套=2万元。
(七)标准化室外蚕棚建设计划投资10万元:
250㎡×400元/㎡=10万元。
(八)省力化活动蚕台及纸板方格蔟推广,计划投入2.5万元:
1.活动蚕台建设投资概算:20台×500元/台=1万元。
2.纸板方格蔟推广投资概算:1万片×1.5元/片=1.5万元。
(九)技术培训计划投资6万元:
2017-2020年,3年培训共12期,每年4期,每期50人。1200人次×50元/人次=6万元。
(十)桑园套种种苗投入:花生、大豆等种苗、幼鸡苗,投入10万元。
第九章 效益分析
7一是通过生态标准化桑园建设,全面提高养蚕科技水平,蚕茧单产、质量和效益同步显著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强力推进,农户蚕业收入显著增加,为当地蚕业发展建立良性循环和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建成蚕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蚕业体系,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密切干群关系;三是项目建成后,当地蚕桑基地基础设施设备将大为改善,可减轻蚕农养蚕劳动强度和亩桑养蚕用工量,吸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四是项目完成后,为进驻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平台,让蚕茧经营企业有了更大发展空间。
(三)生态效益
桑树根系发达,是难得的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经济林树种,项目新建及改造的标准化桑园能够减少地表泥沙冲刷、涵养土壤水分,并能净化空气,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加快当地和我镇以蚕桑为主导的绿色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为我镇推广建成生态强镇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章 综合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地绿色生态农业正日渐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一种新兴路线,农业生产的方式也正在产生重大的变革。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项目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方向而实施的。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立体、循环、生态的生产方式,对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必将逐步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情况介绍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情况介绍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位于涟水县郑梁梅大道南侧,古黄河水利枢纽西侧,南面为古黄河,北面为郑梁梅大道,紧邻主城区、周边有郑梁梅中学和涟水外国语学校,基地内景观资源丰富。首期规划设计用地面积约为10公顷。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是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在我市举办的第一个比赛项目赛场,市委市政府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住建局代建办必须在2014年3月20日之前完工,本工程于2014年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代建办克服工期要求紧又恰逢冬季低温、春节放假、节后寒雪等不利因素,加班加点建设,确保按期完成上级交办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该工程在抢工的同时,狠抓质量管理,通过不合格材料一律退场,不合格工序一律返工,违反合同条款的事项一律处罚等“三个一律”方式保证了工程品质,取得了进度与质量双赢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在竣工会议上,代建办还对个别细节存在问题的整改,设计变更签证的完善、施工单位工程决算的编制、代建工程档案的收集、项目移交手续作了具体安排,为该工程顺利完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