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兴安岭与上海交大共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途径
大兴安岭与上海交大共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途径
——大兴安岭政府企业学习考察代表团专访
日前大兴安岭地区工信委及县(区)有关领导及企业家一行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首届交大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大兴安岭第五届创业培训班。在学习期间,各位学员通过理论学习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达成发展区域经济的共识:要把大兴安林区资源优势与上海交大人才资源优势相结合,借助上海交大的科研教育人才优势,构建资源地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合作提升产品研发,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联姻之路,不断提高优势产品的科技含量,近而抢占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场。
大兴安岭被誉为我国“金鸡冠上的绿色宝石”。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8.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韩国国土面积,52万人口,相当于韩国人口的1%,700公里中俄边界线,森林、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历程40年开发建设形成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北药开发业,绿色食品业,生态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矿业开发业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位于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三江源头的大兴安岭,丰富森林资源成为屏蔽西伯利亚寒流,改善东北亚区域气候环境的重要依托,其生态价值据专家估计,每年至少1680亿美元。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素有“乌金铺地,黄金镶边” 之美誉。已发现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43种(含亚矿种),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找矿靶区。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占据了当今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森林、冰雪和海洋中的两项,种类众多、功能齐全、含量巨大。这里天蓝、水净、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堪称一方人间净土。中国旅游专家对大兴安岭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是:神奇天象、本态自然、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生活在本区域的大兴安岭人是祖国北部边疆的守护者,是丰富自然资源的守护者,尤其在低碳化社会的今天,还是东北亚气候环境的守护者。
然而,正如本次学习考察团团长大兴安岭地区工信委书记张玉福同志(2010年全国区域经济突出贡献人物)所总结的:表现在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本地人在资源产业价值链分工上始终处于低附加值操作层面。这里出产世界上最纯正的木耳和野生菌类产品,最稀有的蓝莓,最珍贵的松子,最负盛名的鹿产品、最地道的药材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多种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人未富。这也是资源地区域发展的通病。新上任地委书记李海涛同志在总结本地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制约时指出要:转变观念突破思想瓶颈;提升能力突破素质瓶颈;多措并举突破融资瓶颈;创新机制突破人才瓶颈。在找准突破点的同时,发展中的大兴安岭已敞开胸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互赢共荣。大兴安岭借助外智弥补自身发展思路、思维和思想上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把优势进一步找准,把优先发展的产业找准,使未来发展思路更清晰、更准确,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借力高等院校的科研教育资源,是改善产业链竟合博弈的优选途径。与上海交大建立培训合作,借助培训提高政府管理人员及当地企业家人群的素质,视野,开阔发展思路,嫁接人才技术研发资源是一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易经.泰卦》”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学科齐全,为国家民族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交大校友遍天下,上到航天,下到深海,从国防军工科技再到医疗金融,交大人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兴安岭区域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借助交大的人才优势,研发力量,提升发展理念,寻求资本突破,国家确定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上海交大组建高级金融学院。可以设想,如果大兴安岭能够借助交大人才积蓄的宏大力量,就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更好更快发展。
在谈到如何发挥大兴安岭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行署工信委党组书记张玉福同志谈到:大兴安岭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为重点,全力推进全民创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和创新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和税收年递增20%,到“十二五”期末占GDP的比重达到60%,占全区总税收比重上升到65%,为确保“十二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税收两项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机制作为第一位的责任。
一是积极营造中小企业3个发展环境。即: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解放思想,制定全国最优惠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建立银政企三方合作的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银企对接活动,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压力;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维权环境,对重点骨干企业实施挂牌保护,进入企业检查实行严格审批制度。
二是努力创新中小企业3个服务机制。即: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纳税大户、热爱公益事业突出贡献人物以及创品牌企业,政府给与奖励;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机制,通过召开人才供需见面会引进企业人才,通过高层次培训培育现有人才;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研发机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走校企联姻之路,要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科技成果的有效嫁接和转化。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全区建设富裕**、生态**、文化**、幸福**、平安**,打造“活力**、魅力山城”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但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街道必须针对空间布局有限、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
2012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4.02%、销售收入15.22亿元;批零住餐业销售总额17.87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进出口总值7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入库税金852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096万元。总体来看,发展形势呈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业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内生动力不足,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和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明显优越的先进地区相比,**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街道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8万余人,人口的过于集中造成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住宅面积、公共绿化面积明显偏低,使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张受到严重限制。
(二)工业用地紧张。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缺少土地的有效承载,第二产业很难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工业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日益增强,由于国家土地政策和区域面积的限制,**街道的土地制约因素矛盾突出,难以规划系统的产业园区,致使出现辖区工业发展仍然存在项目不多不大,缺乏旗舰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等诸多矛盾。
(三)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由于**小街小巷、道路狭窄的特点,**街道辖区内的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容载量也已达到极限,交通拥挤、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对辖区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日益突出。此外,由来已久的城市结构和布局也限制了城区商业的集聚和密度,难以规划建设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分析
(一)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街道的经济要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等入手,努力构建集约型、创新型和高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因此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立足辖区发展实际,在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做精做强以工陶、鲁耐、强大、福颜、富安为龙头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扶持新颖传感器、大通科技、绿源燃气、康贝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起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工业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突破发展空间狭小的瓶颈,不断寻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重点抓好**美食园、中心路沿路商贸圈以及珑山路商业集中区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快大街古商业街建设步伐,努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二)以调整产业布局为抓手,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的**仍处于工业化升级、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步伐加快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必须从大局出发,紧跟市、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形成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观察**街道目前经济发展格局,总体以五岭路为界较为清晰地呈现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服务业集中区和北以五龙、后峪、良庄、安上四个社区工业园为重点的工业集中区两大板块。结合当前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可以规划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北部要以莲花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辐射发展,加快建设三泉山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餐饮、商住、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北向扩张,形成新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以区东外环路建设为契机,以东规划新型工业园区,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点。
(三)以载体建设为重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土地、资源、交通和环保等问题对辖区的经济发展制约将越来越明显,谁能够有效解决瓶颈,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实际,通过“建、盘、引”等方式来破解制约难题:“建”是指积极推动路网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的承载功能。要围绕辖区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实施五岭路北延、东过境路南沿等道路建设工程,缓解城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对博矾路、马行街、北岭后街等20条辖区主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努力解决部分特色街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盘”是指积极盘活动存量土地。采取分类不同的盘活方案,积极稳妥地对淄矿集团、后峪工业园、鲁耐窑业、珑山集团等企业近500亩闲置土地进行盘活,破解经济发展用地瓶颈制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是指要积极加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选资引进一些对地方财政贡献大、资源占用少、适合**发展的项目,使辖区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辖区经济实体的承载力和容积率。
三、关于今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些保障举措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对于资源缺乏、发展严重受限制的老城区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工陶、强大等现有省、市级研发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极引导企业通过打造自身科技研发平台、增加科研投入、争取优惠政策、加强载体建设等途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二)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服务。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挂包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工作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要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碰到融资、用地等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工业集中服务活动,通过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围绕工陶、强大等传统优势产业,迅速扩张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要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既着眼于经济规模“量”的迅速增加,又致力于经济质量“质”的大幅提升,通过项目建设的实施,努力在实现高产出、形成好效益、做出大贡献上有新的突破。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篇: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6] 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4)
第五篇: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刘 俊 陈志丹
当前,独立学院的战略重心已到了由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要把内涵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
一、确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已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生源质量相对较低,要确定符合自身定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之间的关系,确立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办学主体等方面的原因,独立学院具有各自不同的办学生态环境,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不可能按同一种培养目标、观格,用相同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在规模扩张时期,由于观念的原因,一些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确立上出现了趋同现象,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单
一、僵化,影响了对人才的实际培养。有的独立学院培养的目标定位,无论在知识结构、专业方向还是在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同母体高校雷同,分不出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管是在就业、创业方面,还是在实际开展工作方面,都很难体现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就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而言,不从自身的办学特色出发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也不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面向基层的原则。
第二,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地方、区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大多数情况下,独立学院受母体高校的影响,在办学初期主要是套用了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来不及形成自己明显的个性和特色。从现阶段来看,独立学院已基本上完成了以规模扩张和校园建设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的任务,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必须认真研究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摆脱原有的办学模式,真正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从自身的目标、规格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每一个教育实体必须首要解决的,它直接决定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随意降低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就是要突出独立学院的三个特点,即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该在符合本科教育规律的大前提下,从突出这三个特点出发,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突出教学型大学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充分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要和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适当错位,确立自身的教学特点,以避免和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的雷同。要确定低重心的培养思路,相对于母体院校本科学理型人才的教育,低重心的培养和训练是独立学院发展本科技术教育的要求。这里的低重心,反映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是突出应用性,依托一定的学科平台,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低重心并不意味着低要求、低水平或降低质量。在某些方面,它对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切实的要求,特别是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心应着眼于理论的运用,切实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强调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独立学院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应是通识教育加专长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要求既要注重应用性,又要重视通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区别开,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须打破母体高校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构成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形成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
突出为地方、区城经济发展服务的适用特点。为地方服务,是独立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在人才培养,就是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可以通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特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或在专业内部设置特定的专业方向,专门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再一个则可以根据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入能够体现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模块,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后一个途径更为重要。要达到为地方培养适用性人的目的,就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体现课程的地方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复合性,以形成学生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不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地方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整合、重组、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普适性与地方性、综合化与具体化的衔接和融合,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地方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改革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更加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是要针对生源特点、区域经济和地方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其次,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既要达到本科的专业理论水准,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自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得以完成。为此,我们把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为大学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大学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相应专业本科层次的规格要求。方向课程的设置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构建以区城经济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理论教学体系。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体现“零距离”教学改革思想是关键。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来确定的,而是根据区域经济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的用人要求来确定的,具有鲜明的市场导向。独立学院要根据所采集的知识点、能力点来组织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要对各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和毕业生今后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具备作为本科教育应有的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善创新、多方向、可调控”的课程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体现市场要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的理论教学思想。独立学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拥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规律,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鼓励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创新和优化,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特征,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要围绕区域经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要求,加强实验、实习、调查、社会活动等实践性教学,保障实验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引入职业认证标准及加强校企业合作是实现“零距离”实践教学的重要渠道。首先,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职业认证,能够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零对接。将认证课程考试大纲与各专业教学大纲相街接,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逐步开展认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训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思维。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好实践教学平台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为学校实践教学在多数情况下是模拟性质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距,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往往只有在实际工作地点才能获得,而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和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正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庆军.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1).[2]汤正华.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4).[3]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