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摘要:对于大学生道德一事,媒体已做过诸多报告,有长江大学生以人梯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中国人,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大学生舍身救人到底值不值引起了全国的大争议,说法更是众说纷纭,甚至更有女大学生出卖贞操以换学费,买衣服化妆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道德面临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对策;
正文: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环境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作为80后90后的这群大学生,从小就是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每天都在接触形形色色的世界,这样的成长环境必然在思想意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得更加复杂,不再是父母那一代坚定的社会主义战士,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大学生思想存在以下问题:
一. 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家庭一般都是一两个孩子,所以从小娇生惯养的环境使他们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小到同学之间,为了区区助学金而争得面红耳赤,助学金只不过是国家为了补助家庭贫困的孩子设立的,但是如今却成了一些同学追逐的对象,完全不顾同学情谊,这是大学生道德丧失的一个方面,以前团结同学变成了一句空话。大到一些同学完全不顾集体的利益,不遵从集体的指挥,无组织无纪律,上课迟到,在宿舍教室大吵大闹更是司空见惯。
二. 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前听到关于献血排成长队的新闻,如今却很少听说,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公交车上你争我抢的局面,完全没有社会公德,作为大学生都是青年,身强力壮的,为什么要去强座呢,看到老奶奶,抱小孩的母亲,为什么要视而不见呢,这完全是当今大学生要反思的问题。
三. 大学生更加注重贪图享乐,拜金思潮浓厚。当代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在选择那些工资高,所谓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站在为人民服务,感恩社会,报答社会的角度,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于金钱的追逐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道德也做不到,严重违背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
四. 大学生功利意识泛化,价值取向扭曲。对于“我爸是李刚”也许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大学生思想意识里充斥了权钱意识,官二代富二代更成为社会鲜明的字眼,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成为人人追逐的目标,考公务员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更是乐此不疲,更甚的是,有个大学生为了考公务员考了十年而不就业,可见对于权力的欲望和追求,更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思想价值的扭曲。
对于大学生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道德的养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长期的结果,光靠家庭学校也做不到,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努力,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大学生只有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家庭是孩子思想形成的第一港湾。首先,要培育大学生不怕困难的心理承受力。中国文化培养人的勇敢精神,其中最重要就是培养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力。人才成长的规律显现: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信念、意志力、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要让大学生明白:当人生的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用汗水和毅力去浇灌,人越是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就越可能达到成功的顶点。其次,要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一段名言:“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汉。”当前,要培养大学生以自己的双手赢得自立为荣,以严重地依赖、只求安逸为耻的荣辱观,倡导大学生自强奋斗,奋斗自强,并能将这种精神带给青年一代,带给21世纪的中华民族。如果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那么,大学生无疑是最根本的希望之所在。作为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的努力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所以,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塑造必须是严格而又能见成效的。做人是成才之本,立业之本,只有扎实的行动,培养教育才能成就人才,立业固本。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念,更应该有这样的行动。
二. 学校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场所,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曾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与水平,全面进行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上,善的教育始终与真与美的教育相联系,并居于核心位置。亚里士多德曾讲:“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在中国,对学子善的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一部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是以善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史。在当前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道德的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造成了很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道德文明的修养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我认为,当前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育、养成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善心善意的培育。善心是爱人之心、容人之心和利人之心。在理性上坚守善是行为上实践道德的根本。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应该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而且更应该在行动上实践善,实践道德的命令与要求。既要养成以善为乐、以善为荣的道德理念,又要将这种道德观念带入生活之中。
其次,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所谓优秀的公民意识,是要求大学生不仅做公民而且要做好公民,要将好的道德语言、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行动带到社会,影响更多的公民加入进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大学生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不仅能以其现实的创造性,驾驭知识的能力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而且也要以其精神人格的感召力、影响力给社会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有理由给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上,应该以基础文明的素质养成为基本点。但不能只停留在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这些方面。应该让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的振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要讲公德,力行实践;又要纳三山五岳于己身,以个人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影响社会。同时,大学生应该对社会的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于社会的进步事业及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给予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应只停留在行动本身的意义上,还应该上升为人的社会道德意识及价值观念形成与肯定的意义上。大学生应该成为社会向更美好的境地进发的中坚力量。
三. 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处于核心位置。1992年,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订的《呵斯彭品教育宣言》,呼吁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帮助孩子认真去想,认真去爱,认真去做”。在日本,新教学大纲规定,学校德育应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自主性和责任感、探索真理、发展个性。关于与他人的关系——理解与言谈举止、体贴他人、相互
信赖、健康的异性观、宽容与谦虚。关于自然——热爱自然、丰富情操,尊重生命。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热爱集体、履行职责、义务与公德,正义、勤劳与奉献、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尊师爱学、爱国心、世界和平。在新加坡,学校将东方传统伦理观念中有价值的东西,如仁、孝、家庭和谐、礼、责任感、忠、信、诚、勇、毅力、协作精神,都编入德育教材,系统给学生传授。国外有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实际上,我国从古至今,在培养人才中始终坚持将品德教育、做人教育放在首位。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与教育的系统培养和学生的坚持实践紧密相连。在新时期,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理论依然将有理想、有道德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所以,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上,坚持将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几项是最基础的,也是最为根本的。
文献摘要:1.摘自 2010年10月20日(农历二〇一〇年九月十
三)新闻报道李启铭(又名李一帆)在河北大学校园里醉酒驾车导致两名女大学生一死一伤,被人拦下后高呼“我爸是李刚”事件。
2.摘自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第二篇: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摘要] 去年,江总书记明确的提出了必须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同年十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这些重要文献为指导,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的调查分析,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
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应策。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分析对策
2001年1月,江总书记明确的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同年十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些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审视大学生思想道德具体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通过针对我国多部研究刊物及数位德育工作者所做的有关大学生的调查、测验和各类统计资料的汇集与研究认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目标自我化
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一个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内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学习动力的来源,有47.3%的学生认为“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高于认为“报效国家”的学生比例13个百分点。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动机中“信仰共产主义”、“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让位于“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而择业标准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服从国家需要”二者之和所占比率不足10%,“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却占31.7%之多。就连“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青年的人生话题,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持“赞成态度”的同学仍有30%之多,还有近20%的人表示“难以判断”。
2.道德标准多元化
在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承认个人利益、通行等价互利原则,以及维护自由、平等、竞争等基本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在社会不同的阶层、群体和不同的社会存在环境下,人们的道德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能够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是非标准,但是也有人从实用主义出发,奉行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判断的标准,这种现象在近些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许多调查中也明显表现,可以看出社会型、实用型和信仰型的道德标准几乎并驾齐趋。
3.道德取向功利化
北京大学团委1996年对毕业生的择业调查反映,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73.3%)、发挥才能(50%)、兴趣爱好(36.4%)、社会环境(34.5%)、专业对口(28.2%)、社会地位(18%)、变迁机会(14.6%)、住房(13.1%)、社会需要(8.7%)。九十年代在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中“经济收入高”、“能发挥个人才能”是两个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另外,其他高校在毕业生中做的择业观调查,结果也差不多,“收入多”、“实现自身的价值”一般都排在前几位,对“环境”、“升迁”和“单位发展前途”等也都很看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与过去相比明显带有功利色彩。
4.道德行为庸俗化
在一定的道德标准下,现代的大学生出现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二重性,许多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为庸俗化,在对某城市的三个大学的200男生和100女生的调查中,其中对婚前同居的态度表现为赞成8%、无所谓36%。在校勾肩搭背,行为不检点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学生贞操观念淡薄,婚前性行为增多,还有个别女生傍大款,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公众场合吸烟、随地乱扔东西等不良举止表现的极其麻木。
二、二、大学生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上公民道德方面的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有所滋长,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比如国家实行并轨招生后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人才就业市场还不十分完善,一小部分人趁着过度时期政策的不完善,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的子女找工作,有些大学生看到这种现象,觉得没有希望,失去提高自己各个方面能力的信心。诸如此类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
①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反映到师生生活上来,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金钱至上、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消极的思想道德观念蔓延,一些人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出现了混乱。在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②市场经济提倡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个人主义观念有所抬头,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后,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环境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大学生本身条件的制约,对外来物质利诱的抵抗力是有限的在潜移默化中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3、原有的教育体制以及传统的“课堂说教”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影响
①大学生即将面临的是需要有创新意识,一定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知识经济社会,而传统的教育体制要求大学生首先要通过各种考试,这就使得他们首先必须应付各种考试,无机会和无时间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无形中,产生了一部分“高分低能”的优秀人才。步入社会以后,为人处世遇到了障碍,却连一些最基本的道德问题也解决不了,挫伤学生适应生活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大学生处在人生中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对所面临的事物一般持批判怀疑态度。具体的表现为,在遇到重要事情时,找别人寻求帮助的较少,主要以一种偏激的态度来个人解决,这一切与个别家庭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4、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现在,教师队伍的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大多数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顾全大局,识大体,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但是也有少数教师理想淡漠,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视教师职业为“铁饭碗”,满足于上几堂课,坐几天班,工作热情不高;有的教师把学校作为“跳板”,希望经过几年过度,或出国,或另找高薪优职,有的缺乏职业良心,不认真备课,草草上堂,还有的随意停课甚至发生体罚学生的事件,教师的诸多思想和行为在与学生的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师德建设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5、大学生对道德建设的内涵还不完全清楚,缺乏参与意识。
①部分学生没有人生信仰和目标,也就没有动力去适应和改造社会。②在校大学生因为忙于学习学习专业知识,用于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时间相对较少,对道德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应该怎样参与。③学校道德教育的环境不完善,也制约着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
6、大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错位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不一制,甚至完全向背的践行选择,大学生热爱祖国,对政治原则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又常常表现出某种模糊的政治意识,他们知道理想的重要性,但又感到理想与显示的矛盾太大,认为现在讲理想、讲奉贤是唱高调,讲实惠、追求物质利益才是最现实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希望有一个和睦团结、友爱的集体,能够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帮助,但是许多人却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以我为中心,把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行为选择的唯一标准,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和责任。口头上说的头头是道,行动上却搞另外的一套。
三、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应策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精神支柱、工作和学习的动力问题。要针对高校师生思想道德领域的各种矛盾和薄弱环节开展工作。
1、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加强制度和体制创新,针对各高校具体状况,结合《纲要》,定本校思想道德建设策略。
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理论去做。努力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认识到人才需求量大本身就是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动力,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发展的关键则是培养大量合格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列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状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道德建设实施策略,应该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二重性,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践行上,避免夸夸其谈,口唱高调,否则,贻害无穷。
2.加强全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他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尤其是现在教育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开放化,所以加强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对高校道德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①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充分重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影响。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立法立规,充分重视舆论宣传和监督的力量。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形成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中心,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既要对社会负责又要对学生负责;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任务,其思想状态、道德水准、文明程度,从质的方面对社会整体文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德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按照社会对它的需要和要求而逐步形成的,表现在教师的言谈、行为、举止品格、意向之中,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教师个体的道德品行、群体的师德风尚都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教师要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师德规范是用来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师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教师只在真正明确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才能在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认真学习《教师法》,充分了解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师德不是法律,也不是命令,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来实行;而是要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实现;要引导教师自觉进行师德修养,要把师行规范中的要求贯穿到学校的岗位责任制、纪律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
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为人民服务既高尚又变通,只要努力,都可以实践为人发服务的道德。要给为人民服务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热心公益、团结互助也是为人民服务。二是在师生中开展创优评先活动,促进师生素质提高。三是大力倡导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通过宣传师德规范、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师表形象讲座和竞赛,老教师“传、帮、带”示范等活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
4.建设高层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对内优化育人环境,对外树立学校形象;是由师生直接参与和组织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文明环境和文化氛围所体现的。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具有鲜明的特性。校园文化包含有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公益性、娱乐性、健身性等活动内容。校园作为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场所,既担负着传递人类文明的遗产—文化,又不为地更新和创造新的文化。师生是校园的主体,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知识重复,企盼创造性的思维,创造出新的文化财富,校园一个个的社团—学社、协会、俱乐部就是这种创造性活动结果。它们活跃了师生课余生活,创造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情景,有利于学校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但也要看到社团活动中的一些不良倾向:社会消级文化、商品推销、变相老乡会等,因此对校园文化要加强管理,积极引导:(1)重视主流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上水平、上档次,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重大节日如元旦、五四、七
一、国庆,庆祝活动要精心组织,引导师生追求高雅的情趣、高品位的作品、高格调的设计。
(2)发挥校级文化艺术团体的作有,使其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切实加强指导,提供必要条件。(3)保证社团活动的正确舆论导向;对社团举办的讲座、报告会、辩论赛要把握好政治方向,防止散布错误观点,引起思想混乱。
5.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各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突出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首先,要解决当前一些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的不重视“两课”的错误思想,要加大“两课”改革的力度,对教学当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用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提高大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2)抓“三观”教育,发扬“五爱”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动机、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发奋读书的雄心壮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
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每个大学生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教育学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树立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祖国为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耻的爱国情操。
(3)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有关内容,发动学生座谈分析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并与“三好”学生评定,“文明修身”活动,创“文明宿舍”、“文明班”,评选“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分子”等活动相结合,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的舆论作用,扬善惩恶,维护和倡导校园文明。
(4)发挥社会大课堂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要认真总结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好的经验,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新形式、新特色。要注意发挥文化教育的优势和工科院专业特长,在实践内容上,坚持科技文化服务的方向,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社区援助,青年志愿者和希望工程等活动的结合,按照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发展模式,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总之,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应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在组织上切实加强领导,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作为统一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目的应达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教育上质量、上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和“四有”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各级各部门应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要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师生精神面貌能不能改观,校风学风能否搞上去,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加大力度,狠抓落实,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四个结合:领导重视和基层落实相合,思想教育与文化陶冶和行为规范相结合,反腐保廉与改进机关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相接合,树个体典型与群体示范相结合。在各高校还应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道德观念的建立,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起作用。只要不放松,就会有办法,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见成效。思想道德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规范、纪律和法制。我们要以法治校、从严治校,要建立和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纪律、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和不断解决新问题;要表扬先进典型、树立示范榜样,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10
2.《思想道德修养》卢黎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8
3.《广东工业大学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4.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库《1997年高校学生调查问卷》、《1996年高校学生调查问卷》;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毕业生调查》——《青年研究》 1997年第3期
5.《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青年探索》.张存库.2000年第1期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分析
及对策研究
学院名称:电气学院专业班级:电信科学类姓名:罗伟学号:
12021204110206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罗伟
(武汉轻工大学,电气学院,电信科学类1202,1204110206)
摘 要: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查找道德缺失的原因,总结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对策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党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青年大学生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约有25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面临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遇到了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环境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成长的环境必然在其思想意识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严重缺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家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水平的滞后直接影响国民总体素质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容乐观,更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距甚远。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第一,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中国加入世贸以来,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并希望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尽管如此,一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中仍存在道德缺失成分。功利思想明显,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
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在得到别人资助时心安理得,不思感恩与回报。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
第二,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部分大学生缺乏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重视不够,缺少检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如在课桌上乱写乱画、逃课、上课迟到早退、在教室里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扔垃圾、随意撕毁折叠涂画公共图书、在课堂上打电话、在网上发布不健康消息、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不得体等,缺乏社会公德。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
第三,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据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的物质消费档次越来越高。而精神消费场所,大学生爱去的场所依次是网吧、KTV、电影院、洗浴中心、酒吧等,总的趋势是对娱乐、休闲活动设施和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课余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大学生高消费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和不容忽视的。这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又使得拜金思潮泛滥,对当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因素分析
第一,家长过分溺爱所至。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与日俱增,对子女的各种投资有增无减。但他们过多的关注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质和行为等方面的养成教育,让孩子利用假期、双休日参加各种补习班,剥夺了子女参加适度劳动、加入大自然、参与实践、关心社会与他人的权利和机会。这样许多父母忽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这种教育上的片面性无疑给处在养成教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传递了一种错误理念:成绩就是一切,其他皆无所谓。再者,不少父母追求生活享受,自身行为不检点,不能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二,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目前各类学校正在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唯分论”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同时,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师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向学生们灌输“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四字的道德规范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大话、空话,在孩子们的心中激不起一点波澜,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对于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文字,他们又如何将其付之行动呢?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第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目前,一些领域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有所蔓延,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一些成年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以及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第四,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大学生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因此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论文抄袭、考试违纪舞弊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对做“枪手”、助学贷款欠款不还等行为,也并不觉为耻。
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合住、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文
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一,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主要内容,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传跨越时空,亘古至今,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现如今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社会上是高层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社会的精英,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与拼搏。众所周知,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道德思想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大学生应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坚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第二,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培养其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等内容。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多数青年学生都能认同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公德意识。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产生了道德和观念上的错位和倾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的偏低。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提高认识。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最基础的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高校已经意识到,公德教育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人才。许多国家对学生的价值观及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日本人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让世人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成效。英国教育部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人才的素质又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该大纲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信用、尊重别人权利、爱惜他人财物的良好品质。日本也以其良好的国人素质,让世人看到了道德教育之成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校园的日常管理中,校方要重视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巩固好的文明行为,在文明行为基础上加强教育管理,特别是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好的文明习惯,才能形成好的社会公德。养成教育应该以社会礼仪常规教育为起点,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而是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造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形成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再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注意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景点建设,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现金文化的熏陶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三,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院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提高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又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邓小平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此外,渗透教育也能为塑造新一代青年的健全人格发挥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改革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实践教育,切实调动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为培养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秀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内江科技,2006,(5).[2]刘德寰,杨力伟.改革开放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2,(1).[3]谢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4]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第四篇:公务员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公务员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一、公务员与公务员道德
1.公务员概念
根据2005年十届人大常委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参与公务活动,依法旅行公职。
行政行为,以调整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行政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
(3)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忠于职守,一心为公;实事求是,秉公执法;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平等待人;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3.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意义
(1)公务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孔子曾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这是对为政者的伦理和民风的生动比喻。当权者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只要统治者能以德行事,老百姓自然就会好起来。所以,为政者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励精图治,居安思危,自己率先循礼守法,上行下效,法令才行得通。
(2)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防治公务员行政行为的道德失范道德危机
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导致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道德失范以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在政治上软弱无力,经济上贪污腐败,工作上官僚主义,生活上奢侈腐化,纪律上懒散怠慢。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影响十分恶劣。所以急需进行公务员的道德伦理建设。
(3)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公务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依法行政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公务员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权力,是法律授予的在某种情况下依据自己的判断力和伦理心,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判断力和伦理心而做出公务行为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符合行使该权力的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及良心,而不是受外界的制约。然而事实上很大程度存在滥用的现象,法律却无法对其作出硬性规定,这时就需要伦理和道德的介入并发挥作用。
(4)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和党的执政能力与威信的提高
我国自古以来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德是第一,才是第二。构建服务型政府,只有树立服务之德,才能有服务之行。同时,公务员是国家公共事物管理的主体,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如果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道德丧失殆尽,必将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
1.个人主义膨胀,公仆意识淡化
有些公务员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置自己于群众之上,置个人利益于人民利益之上,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甚至为了个人的目的不择手段损害人民的利益。具体表现为:
(1)为了个人利益得失、升迁,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官位,跑官要官,完全忘记了一切身为公务员所要担任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2)不关心群众和基层单位的疾苦、困难,以权压人,仗势欺人,伸手向群众要钱要物,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
(3)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官僚主义思想和作风严重,横行霸道,欺善怕恶,徇私行贿,造成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威信
2.享乐主义泛滥,腐败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公务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的蔓延。具体表现为:
(1)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不是把手中掌握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而是用于为自己谋私利,贪污、受贿。
(2)奢侈浪费,沉溺于物质享受,挥霍公款,吃喝玩乐等,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3.思想意识不高,敬业与为人民服务精神殆尽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一系列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部分公务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明显不符合新时期对公务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思想懒惰,不注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无所适从,反应迟钝。
(2)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上级领导的指示机械地完成,缺乏个人的主见,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精神。
(3)对工作不负责,缺乏责任感,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互相推诿,以至担误时间,影响事情的正常发展,给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1、确指导思想,重视理论学习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道德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德才兼备”和“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为方向,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为目标。重视理论学习,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和政治上的坚定,让它更好的指导着我们以后的一切工作。
2、增强公务员职业道德自律意识
增强公务员道德自律意识是推进“官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所谓加强自律,就是指通过理想、信念、道德等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为官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增强其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现阶段公务员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他们的理想信念失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所致。所以,增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首要条件是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与其地位和职务相称的职业道德,自觉地规范其职业活动。对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着力使之具有高于普通公民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加强公务员的道德自律,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应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
3、借助他律的补充和支持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以强化自律为本,但他律的作用也不能忽略。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通常是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这些方式实现的,而不是像法律那样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自我约束道德行为的外部力量,那么内心信念则是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它们就构成道德约束机制的主要形式。在道德约束机制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官德”建设就更需要借助他律的补充和支持。所谓加强他律,就是通过制度、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对公务员活动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失范现象,以保证“官德”的落实。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应特别注重制度的建设,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形成有力的“硬“约束机制,正如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一整套制度,就有法可依,不论谁违反了都要一视同仁,照章处罚,以保证公务员的职业活动得到有效的约束。
其次:要强化对公务员的公共监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包括执政党内的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在信息时代,更要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只有用不同形式的公共监督,才能构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从而对公务员的言行举止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有效增强其道德自律意识。
4、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借鉴与创新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首先,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公务员职业道德特别是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使我国社会主义公务员职业道德更具民族特色;其次,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有益成果,既要肯定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进步作用,吸收、借鉴其优秀的遗产,又要认识到它在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思想道德范畴,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烙印;在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中,既要大胆吸收、继承、借鉴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剔除其中的糟粕,取其长处,去其短处,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讨论话题:
背景:江苏省南通市首次出台《公务员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简称《行为规范》
案例一:2011年4月21日,荆楚网的一篇文章,邓线平《公务员道德并不必然高于普通百姓》中认为公务员“道德规不规范与他做好公务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公务员公务做得很好,道德生活却一塌糊涂(观看黄色录像、不见义勇为、婚外情、违章搭建),在不犯罪的情况下,尽可进行道德谴责就可以了,至少他还是一个好的公务员”。
思考:公务员道德水平与普通老百姓道德水平的关系
案例二:南通市《公务员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的不当之处
《行为规范》第七条:坚决执行党和政府以及所在单位的有关决定、决议。有不同意见的,应在坚决执行的同时,通过正常渠道逐级反映,不得拒绝执行、消极抵制或变相抵制。《国家公务员法》第54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法54条中“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承认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的选择权和自我保护的权利。而《规范》剥夺了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这是领导出于自身的权威意识,本能地将此权利剥夺了。思考:两部法律规范的比较。
注:此文稿为本人伦理学课讲课资料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新技术善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福利;它的恶的使用,有可能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的应然展开分析,笔者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切入点,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层原因,以期探寻有效路径,实现网络道德的重新建构。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表现
1.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
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1]在虚拟社会,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界限,但信息的内容仍带有地域特征,它反映着一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此间,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与道德冲突必然出现。同时,随着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大量渗透,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歧变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生活中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导致的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必然导致行为主体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2.道德情感的冷漠和人际疏离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和纽带。然而交往方式的改变常常导致人的诸多方面的相应改变。社会学原理认为: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但在网络世界交流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通过E-mail、QQ、博客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的“人—机—人交往”。在这种情境下,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等社会属性在网上可能统统消失了。尽管大学生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容易导致人际距离疏远,直接交流减少,行为主体麻木,人情趋于冷漠,进而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最基本的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丧失。3.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条件,但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诸如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大量令人关注的道德问题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在网络社会中,一组代码,一个角色符号,便成了身份的维持物,每个人都成了自我生存的中心。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在《虚拟身份:想像的自我》一文中通过对网络行为主体的大量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据网是由所有的虚拟身份组成的。在计算机空间,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2]在网上,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亦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上网的人往往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既然没有规则的约束,这就使得网络文化的审美价值中道德评价相对化的倾向变得浓厚,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并不能一如既往地产生作用。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大学生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一方面,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4.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
网络在为人类打开一个自由驰骋的新空间的同时,也营造着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在那里只有公民,没有统治者;只有交流,没有灌输者或检查者。那是一块谁也无法控制的自由意识的伊甸园。”[3]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王国”中,网络带来的奇妙多变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在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没有权威约束的范围内弱化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部分大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沦为数字化、机器化、工具化的存在,甚至染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成瘾等。这些沉迷在虚拟世界的学生,常常感到现实社会中自我的渺小和无助,往往陷入痛苦的深渊不可自拔。他们像“互联网上的动物一样”,在网络社会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智慧、精力和情感,仿佛自己的生命能够摆脱物质的躯壳而幻化为一串串数字化的符号,在网络社会那浩淼无边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升腾。这种沉迷,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会的,进而导致人性异化和人格障碍。网络由供人使用的工具、客体,结果变成了控制人的主体,造成了主、客体的易位,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受网络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紧张、冷漠、孤僻、情感缺乏的心理,甚至抛弃对伦理、道德、价值、信仰等精神中真善美的追求,产生自我评价降低、责任感缺乏、价值失范、信仰危机、欺诈等心理,致使人格畸变。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
1.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
按照费孝通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的交往面比较狭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熟悉的人际环境里。在“熟人空间”里,道德的三支力量: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一般能共同发挥作用,因而,人们的道德意识比较强烈,道德行为比较严谨。而网络提供给网民的不仅是一块“公共空间”,更有一块“私密的空间”,这里,交往不再需要真实身份,无数个体演变成数字化符号,不受他人的监督,道德只能依靠内心信念这一支力量维系,传统规范的约束力就会减少,容易出现伦理上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有人把网络世界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上的善恶。如黑客行为非但没有受到谴责,反而受到宽容和崇拜。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网络道德缺失的印证。
2.道德相对主义的冲击
现实社会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只有一种道德居主导地位,其它道德都处在从属、被支配的地位,是“一元主导”的道德结构。而网络社会里,由于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信息传播方式却是超地域和全球性的,形成了“多元并列”的道德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而对多种道德标准,很难用原有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对网络行为作出判断,甚至放弃对网络行为的道德判断。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往往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网络社会本身是一种离散结构,缺乏统一性,由此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多源性。[4]一个人只要有所信奉,有他自己的价值择定,不管其信奉或价值的内容如何,就是好人。[5]无怪乎不少学生走进了多元化的误区,即只认同现实而不批判现实,只有事实、功利,没有价值批判和道德批判的是非、善恶之辩,对传统的道德认识形成冲击,逐渐失去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而滑向道德虚无,甚至为网络犯罪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同流合污。3.技术人文价值的冲突
网络生存已成为社会现实不依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网络作为一种数字生存、符号生存、虚拟生存无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意义拓展。但技术的进步常常与道德的进步出现“二律背反”,“人类道德行为的平均水平,至今仍没有提高。所以,在道德上说文明社会比原始社会高出一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明的„进步‟,始终不过是技术和科学的提高。这跟道德上的提高,不能相提并论。”[6]在技术的统治下,“有关生与死、个人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决定,都是在个人不能控制的地方作出的。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地位提高了的奴隶,但仍然是奴隶,因为决定奴役的„既不是顺从,也不是艰苦劳动,而是处于纯粹工具的地位,人退化到物的境地‟”。[7]工具理性在技术社会中失去了价值引导而高度膨胀,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投射到大学生身上,就是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地位的取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必然引起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价值取向的“庸俗化”和“功利化”,反映在网络上必然是生命意义的萎缩,人类归属感的无依和行为方式的恣意妄为。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体意识
美国人类文化学专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区分了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传统支配现在”的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听从长老筹划安排,他们的生存任务就是保存和复制传统;而前喻文化则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社会,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并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心境。可以说,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前喻文化。德育工作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8]教育者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媒介素养,在给予个体需要、自主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高度珍视的同时,唤起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促使自主意识和品格的提升,培养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教育真谛,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彰显教育效果的魅力。这也许正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2.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今天我们重提、重塑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是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和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是倡导和建构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起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弘扬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就在于用“扬弃”的观点,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和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9]能够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起着抑制作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和消除种种不良因素,寻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其教化、陶冶作用。
3.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如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个基本秩序来保障。建立和扩展互联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秩序环境,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法治来保证,以技术作监控。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实行“以德建网、依法治网、技术监控”三管齐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立法工作,建立了比较丰富和逐步完备的网络法规体系。例如,美国制定了《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和《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新加坡颁发了《因特网运行准则》,澳大利亚实施了《广播与网上业务法》等。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步伐。1996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拉开了互联网法治建设的序幕。此后,各种具体的法规、政策相继颁布施行,初步结束了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局面。不仅如此,网上违规、违法行为,开始受到司法调查、法院宣判或警方处罚,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戒机制,有效地遏制了互联网的种种负面影响,标志着网络文明建设正在走向法治化的新阶段。此外,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积极推动“反黄”、“反黑”等过滤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趋利避害,从技术上阻断消极东西的侵蚀,无疑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4.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国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现实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引导他们上网之前先定好目标,每次上网前要想清楚上网干什么,把任务列在纸上,限定上网时间,不能无休止地在网上“闲逛”。教育他们摆正上网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以免肆无忌惮,没有约束。鼓励他们努力追求进步,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能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或自身走向犯罪;能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心态正确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上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
~~~~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善恶鉴别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的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应该通过网络进行色情、赌博活动,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慎独”意味着人在独处而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中国古代将“慎独”视为个人道德水平的最高境界,认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需要看他在独处时的行为表现。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大大削弱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压力和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生活方式。目前,之所以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会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原因: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一)弱化的“自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指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主要是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而不是外部的规范。其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是道德发展水平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在互联网,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并因此而造成网络道德失范。
1.互联网的不太友好及自由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当人类面临着一种新的环境时,他们首先是寻求对环境的控制。在互联网,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一些人血压升高,火冒三丈。上线速度太慢、等待的时间太长、相互交流时获得信息量的减少都会引起人们情绪的变化。计算机专家吉米·西摩(JimSeymour)在写给《个人电脑杂志》的文章中抱怨到:“哎,最近上网真是见鬼,要想接通互联网服务商就得反复拨电话,下载文章得等待好长一段时间,有时电话掉线,下载总是进行到一半时不得不从头再来。”[8]互联网这种“虚拟社会”对个人而言是很难控制的。环境可以利用却不可以控制对人类而言是不小的打击。这些环境因素增加了道德意识的弱化。另外,网上免费电子邮件的提供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便利和快速。同时它也能引起足够的混乱。在网上,人们可以轻松的发送匿名邮件。而发送多少,发给多少人电子邮件,发送的形式和内容完全取决于发邮件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愤世妒俗的人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在互联网上制造足够大的混乱。所以,如果缺少必要的道德约束和自主的道德意识,网民的行为很可能会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2.网络和现实的分离
“人人平等”似乎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实现。“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首先,网络的本意是要营造一个公正、真实和平等的网络环境和秩序。面对网络,“平等身份”的获得实际上是以一种“身份的丧失”为代价的。人成为了一种“虚拟实在体”——真实的人面对着虚拟的社会。网络和现实的分离使得现实的人与网络的人存在一种悖论:网络或多或少的导致了一种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分离。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逃避来自群体的压力,虽然网络身份的获得对人本身的道德行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未可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网络机制的制约力量太过薄弱而造成的自我膨胀、虚假自我和道德意识的弱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这么认为,网络“平等身份”对网络道德的维护是及其不利的。另一种是由“平等”造成的不平等,即导致网络技术强权的出现。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将会决定你在网络中的地位,通常初学者(菜鸟)会受到老练网虫的轻视。在聊天室里,你仍然有可能会象现实中一样受到别人的冷落和歧视。现社会中拥有技术和金钱优势的个人和集团对网络实行强行控制,有可能导致技术强权的出现,这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和通信自由都极其有害,也就由所谓的网络“平等”造就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另外,网络与现实的分离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在网络的安全性挑战中,有的黑客入侵别人的网站并非为了钱财和蓄意破坏,而是为了寻找刺激,显示才能与技巧,以满足一个人的成就感,在网络这种个性化的环境中,黑客对难度越大,越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目标特别想发起攻击。一旦他们成功的侵入别人的电脑,他们这种自我成就感的体验就会得到加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当一部分人在现实中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和别人的认同时,他们会寻求另外的途径来满足这种需要。网络这个精彩的世界在消除现实身份差别的同时,为了寻求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相应地,当这种需要与道德相矛盾时,人们自身的“道德感”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在缺少一种评价机制的条件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素质教育暂时还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现实的道德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达到科尔伯格所提出的后习俗水平,这使得人们的网络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降低、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结果便导致人们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最初心理学家对去个性化的研究是采用匿名的方法(这与网络的环境很相似),使个体意识不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时个体的行为很少受个性的支配,而倾向于跟整个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另外,个体在极端自我卷入状态是,暂时的心理活动因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而导致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极度降低。津巴多(P.Zimbardo)认为,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9]辛格(J.E.Singer)等人的研究很好的证明了以上的假设。当用匿名的方法引发被试的去个性化状态时,与可识别的实验条件相比,被试在有关色情问题的讨论中明显的使用猥亵语言。[10]
在互联网中,人们都是在匿名的前提下与人交流的,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个体我们都知道得很少,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及兴趣爱好等等个体的信息都是未知的,网络的时空分离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隐藏,你也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和角色参与网络活动,这很容易引起去个性化状态的出现。再加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网上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及态度,这种自我卷入的水平很高,现实的规则和个体的内在标准对个人行为的监督显得无能为力。所以,由于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匿名的存在和高度的自我卷入导致行为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降低,也就很难期望网民表现出道德行为。
(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他律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受到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主观的动机。他律的道德标准具有客观性。由于互联网缺少规范和监督,人们难以形成这种受制于外部规范的“他律道德”。
当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和组织规则等)中,现实的规则对个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网络的虚拟性,消弥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原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逐渐失去效力,这就给个体提供了逾越规范和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的空间,自我也能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平等身份”的获得,将不再受到原有社会规范的影响,因此,网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现实社会的“他律道德”是建立在规范和权威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当个体触及社会的规范及他人的利益时,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压
力和自我良心带来的拷问,也就是必须考虑到道德成本的问题。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他将会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考察行为将带来的压力自己能否承受,然后才决定是否实施行为,这就要求他对大多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而在网络空间,个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责任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相应的道德措施。此时道德行为的维护也仅仅表现为行为者本身的“道德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者可以随意解释其行为来为自己辨护。互联网正面临着道德评价体系的缺失,个体在互联网的行为很少会被人评价,即使有评价,其道德约束力和现实压力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他律道德”在网络空间就很难形成。大多数人在这种缺少评价和制约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与现实身份不一致的行为。
综上所述,网络“自律道德”弱化和“他律道德”难以形成最主要和关键的因素是网络中缺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机制,网络中的个体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再加上网民在现实中的自主道德意识存在问题,网络环境在此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网络的道德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研究
1.加强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自身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网络的安全水平远不够成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是网络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许多的网络道德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的防御机制存在问题,给许多心怀不轨的人以可乘之机。比如,网络黑客大多数是处于对网络安全的挑战。网站与黑客一直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如果在网络自身的安全建设中能够走在技术的前面,有效的阻止“有害数据”的入侵,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防火墙和过滤技术,这种技术在防止网民接受色情和暴力信息,防御网络病毒时是非常有效的。一般的过滤软件会有效地将与色情和暴力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封锁,防火墙技术对进入系统的文件进行检测,发现病毒会提示用户并进行杀毒处理。
二、口令设置和数据加密,所谓口令设置就是对一些重要的软件和文档实行口令保护,同时也可以用加密技术对邮件保密以防止非授权者阅读,这能给你的邮件加上数字签名从而使你的收信人可以确信邮件是你发来的。加强互联网技术上的安全性对于网络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制定出网络法律
很多网民之所以在网上胆大妄为,是因为在网络的言行不需负任何的责任。当网民的道德意识水平不高,又缺少相应的法律制约时,只要有少许的环境因素的诱导,很可能会导致人的行为的失常。由于互联网本身发展的不成熟,缺少一套相应的规范体系,网民在上网时高度的自我卷入,所以在不太友好的气氛中,不道德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网络法律的制定已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计算机诈骗和滥用条例以及电子通信隐私权法》等,1997年12月我国公安部也颁发了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1]2000年12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获得通过。[12]这些网络法律的制定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3.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加强监督
由于网络的真正的走入大众的时间还不长,对于网络中个体相互关系的确立与维护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人们处在这种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的转型当中,一切还没有适用过来,新型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也就有一定的难度。道德规范对于道德本身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由于在目前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着道德批评的不系统和不完整、道德理想环境的模糊和不存在道德权威而缺乏建设性的力量等问题,也使得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最初的网规是一些技术性的规则,如TCP/IP协议。目前,网络的使用者自发制定了一些网络道德规范,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中,提到的“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文件里去偷盗,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等条款,[13],具体地规定了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南加利福利亚大学也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型(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相连的系统;(2)商业性的或欺骗的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偷窃资料、设备和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14]同时网络可以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即个体进入网络之前必须先作出遵守网络规范的承诺和澄清违反网络规定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增加道德成本。否则就取消其上网的资格。在这种规范之下安全有可能使网络道德良性发展。
4.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
网民的道德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网上的道德行为,对于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从本质上讲,理想的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们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要求,是一种“道德感”的培养。由于网民各方面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主要是网民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导致网民在网络的接触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认知冲突,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道德修养愿望,并具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道德认知冲突能够增强网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另外网络的道德论坛也可以增强网民的道德推理能力,在一种平等的讨论式的环境中,人的道德意识的提高相对容易得多。5.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互联网应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的灌输,内容枯燥,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内化。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图文和语音功能,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以参与式的身份来讨论一些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另外在网络也可以采用公正团体策略,增加网络的凝聚力,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