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列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院校
陕西省财政厅和教育厅日前下达了关于“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基本额度控制数的通知,我校“十二五”期间获得省财政支持的专项资金基本额度控制数为5625万元,每年支持额度为1125万元。
省财政厅和教育厅要求各项目高校根据《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在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内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和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确定规划期内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建设目标等;要求建设规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合理、重点突出、项目明确、内容翔实;财政厅和教育厅将对项目高校的建设成效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
高水平大学可以分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国内高水平大学和区域高水平大学。1998年5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国家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即著名的“985工程”。这是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提出“高水平大学”的概念。“高水平大学”通常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近10多年来,中央政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我国重点大学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总体实力增强,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我国在吸收国外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合理制度元素的同时,不断明确自身所面临的特殊体制背景和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学科基础和发展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办学理念,加强了队伍建设,进行了大学制度的中国本土化创新。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规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必须积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发展新特色、创造新优势;在培植传统学科特色的同时,要培植未来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每个学科、每个部门都把追求卓越、做到最好当成最终目标,同时还要善于从整体的、战略的层面上思考、规划和发展学校自身的特色,在提升优势中形成个性,在凝炼特色中走向卓越,建设充满个性魅力的高水平大学;要解决好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使学术与行政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高水平大学管理者还要多掌握一些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方面的知识,提升管理思想、改善管理,从而建设好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就是尽最大努力保证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资源,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水平大学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学校在加强规划、统筹、协调、组织等工作的同时,还要要着重协调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
第二篇:深圳市委市政府斥资10亿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深圳市委市政府斥资10亿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
10月16日下午,深圳大学在校国际会议厅举行了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启动会,部署推进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由此拉开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序幕。深圳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郭雨蓉,校领导江潭瑜、李清泉、张基宏、陶一桃、阮双琛、李凤亮、黎军、徐晨出席了此次启动会。出席会议的还有各学院班子成员,各直属教研教辅单位和机关各部室的正副职负责人,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计财工作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点负责人,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或代表,市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特聘教授代表,各单位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联络员,研究生院、人事部、科技部、社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此次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基宏主持。
张基宏宣读学校成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副校长徐晨宣读首批建设项目立项文件。校长李清泉与学院、重点学科及平台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签订目标责任书。
经济学院院长陈勇和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家远作为建设项目负责人代表发言表态。他们表示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是每一个深大人的梦想。签订责任书深感压力但也充满动力,压力来自于此次目标的宏大和广东省其他高校的发展形势,动力和自信来自于清晰的目标、资源的投入和全校师生要把深大建好的强烈愿望。
校长李清泉讲话。他说,2015-2017年是深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加速阶段,通过本阶段的建设,力争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SCI论文数量等关键指标进入全国前50位,整体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70位,达到国内211高校中位水平。未来三年,市政府将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助力深大建设高水平大学。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地处深圳的区位优势给了深大很好的发展机遇,大家既要有信心,又要有使命感和危机感。
根据《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15–2017)》,深大未来三年各项建设指标:在学科建设方面,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领域中,争取2个以上学科领域进入世界排名前1%;在光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争取5–6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排名前10%,2–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新增3个以上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争取新增2个以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队伍建设方面,引进或培养全职“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等(广东省A类人才)年均7名以上,3年累计增加20名以上。引进或培养青年千人、国家优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学者、省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年均15名,3年累计增加45名左右。校内“3+1”人才工程(荔园领军学者、荔园优秀学者、荔园优秀青年学者、荔园创新团队)入选者3年累计增加60名以上。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在站博士后规模500名以上,新增优秀青年教师400名以上;在科学研究方面,2017年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量超过240项,稳定在全国高校前50位以内。SCI论文1300篇左右,其中顶级期刊论文110篇,争取Nature、Science正刊零的突破。Nature Index排名进入全国前70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每年20项左右,进入全国高校前50位。获国家级(含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4–6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以上,高层次科研奖励数量排广东高校前4位。新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新增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8个以上。与腾讯、华为、大疆等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8个以上。他还公布了资金分配方案。他希望各学院和单位要坚持“立马就干,干就干好,干出成效”。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校党委书记江潭瑜发表讲话。他说,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支撑广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提高广东和深圳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抓手,受到广东省、深圳市和相关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学校来说,此次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当前,各高校在办学质量与办学特色创新上的比拼越来越“白热化”,使得抢抓机遇、提高水平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参与、重点突破成为提高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体制机制、高水平的办学效果,既获得高校领域同行的公认,又得到社会上的认可,要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成果、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做出实在的贡献。他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在精神上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第二,高水平大学重在内涵建设;第三,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地。最后他鼓励大家振奋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我校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早日整体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而努力。
郭雨蓉代表市教育工委和教育局对深大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并高度赞赏了深大对于此次项目的热情。她表达了“两个感想和一个希望”。她相信深圳大学有能力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光荣使命,尤其是深大最近几年的发展成果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深大有认真务实的作风,能够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她希望深大以此次建设高水平大学为新的起点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强化协同创新,有重点的建设一批具有领先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学科,同时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集群和新型学科体系。最后,郭雨蓉表示市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将大力支持深大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
第三篇: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联席会例会在我校召开
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联席会例会在我校召开
2013-11-06 17:06(点击: 256)
[字号:大 中 小] 11月1日,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联席会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一层环形会议室召开,会议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主题。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董祥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常务副理事长李维民,西安翻译学院院长沈久福,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院长胡建波,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董事长吕明,我校执行董事岳佩麟,党委书记杨忠林,副院长徐唯诚,党政办主任张世中、教务处处长杨小庆等出席了会议。
我校人力资源处人事科科长杨延凤围绕本次例会的主题,从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师资培训和下一步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等三个方面,汇报了近年来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将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和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作为下一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常务副理事长李维民从数量、质量、结构和待遇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省民办高校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反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成立专门的民办高校师资培养基地、建立高校教师“候鸟站”、完善民办教师工资及养老待遇等一些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上,各民办高校的参会代表围绕这次例会的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我校执行董事岳佩麟认为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联席会为我省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各民办高校应该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交流,为我省民办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促进我省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务处 薛媛
上一条:陕西理工学院与我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第四篇:陕西省“十二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社会诚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为了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良好发展局面。
一是信用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省政府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省信用管理办公室和省联合征信中心,各市(区)信用管理机构和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为统筹协调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陕西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已完成前期调研和草案起草工作。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信用标准化试点省份,国家信用标准在我省信用体系建设中得到应用,地方信用标准的制订工作取得进展,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是以“三库一网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省级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企业信用数据库建成运行,初步实现了省级主要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和信用信息共享工作正在酝酿起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贷征信数据库)不断完善。“信用陕西”网站已成为宣传、服务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陕西”建设的重要窗口。
四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国家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陕西省企业信用信息项目”顺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信用申报、信用评估、失信投诉等应用服务系统正在抓紧建设,部分功能开始面向社会提供试运行服务。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型企业为重点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已经起步。
五是行业、地区信用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各行业和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商业贿赂治理等方面正在采取措施加强信用管理。各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陆续启动,西安市率先建成了市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其他市(区)以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农村信用建设、项目管理信用建设等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的来看,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国内发达地区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信用法规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推广应用不够、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信用建设统筹难、信用信息归集使用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难等困难,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社会信用需求不断增长,信用交易更加广泛,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切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国际间经济往来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拓展对外贸易,加强对外投资合作,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进而促进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省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阔步跨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风险。
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信用标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将专门规划部署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各方面工作,国家有关部委将我省列为全国信用标准化和信用信息化试点省份,为我省全面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区、市)积极推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在地方信用立法、信用信息共享、信用管理、信用市场培育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省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创新,也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以打造“信用陕西”、提升综合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将信用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加强信用立法、信用信息共享和社会诚信宣传三大基础支撑,着力加强信用信息在政府管理、市场经营和社会活动三大领域的应用和服务,着力加强对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的社会信用监督,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形成与科学发展和西部强省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信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一大资源,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信用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切实履行完善法规、整合资源、培育市场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在信用立法、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政府管理信用引入、社会失信问题整治、信用服务市场培育等重点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在工程建设、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招标投标、合同履约、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首先见到实效。
——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不断完善社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享的信用信息,建立信用监管联动机制,形成打击和惩戒失信行为的合力。依法面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积极开展失信投诉服务,加大失信曝光力度,形成对失信者的社会联防。
——信息开放和维护安全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妥善处理好信用信息公开与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的关系,做到既有利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满足政府管理决策和市场经营活动的需要,又能够切实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设目标
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情、体现陕西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法规制度和组织体系基本健全,信用信息充分共享并在政府管理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信用服务业规范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各地、各行业、各重点领域和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发展机制和秩序明显改善,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失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信用陕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信用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信用管理机构,省、市两级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和政府部门信用工作机构,尽快形成条块结合、职责明晰、统一高效的全省信用工作组织体系。
——信用法规制度建设。围绕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信用监督和奖惩、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加快完善相关法规、规章、规范和政策措施,积极构建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
——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在现有“三库一网一平台”省级信用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各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基本建成以省、市两级信用平台为主体,以行业信用数据库为辅助,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和重点专业领域征信系统为支撑,以“信用陕西”网站为窗口,覆盖全省企业、个人及各社会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社会信用监督服务。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及其在政府管理、市场经营和社会活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强信用评价、失信投诉等信用监督服务,健全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形成以信用制度为保障、信用服务为支撑、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有效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环境,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本地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形成规范经营、公平竞争、业务各具特色、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业,使其成为我省重要的新兴服务业和社会信用监督力量,努力使信用服务业经营收入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以上。
四、建立健全信用工作组织体系和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一)加强信用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一是市、县信用管理机构建设。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以及有条件的县(市、区)明确本级信用管理机构,与省信用管理办公室对口,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
二是市(区)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建设。各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设立市级信用信息工作机构,与省联合征信中心对口,负责建设省、市两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做好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和应用服务工作。
三是各部门信用工作机构建设。省、市、县各有关部门确定统一的信用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同级或上级信用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协同做好全省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和行业信用监管工作。
(二)加强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
一是重点推进综合性信用立法和企业信用监督立法。研究起草《陕西省社会信用促进条例》,依法确立社会信用的范围和形式、信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信用信息的开放和保护、信用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等基本社会信用制度。研究完善《陕西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依法界定企业失信行为、失信惩戒尺度和实施主体,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信用服务机构监管相关法规的制定,加强其他信用立法调研。根据国家及我省信用法制化建设进程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对现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是加快信用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信用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要求,在进一步推广使用信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及时研究制订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企业信用评价、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标准体系。
五、构建全省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一)加强各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和行业内部信用信息整合。
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信用工作机构结合本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建设统一的行业信用数据库或电子信用档案,全面归集整合本部门、本单位掌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不断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开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科技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试点,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信用体系建设。
(二)加快省、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和信用信息共享。
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完善省、市两级信用信息平台,以工商行政部门的企业登记信息为基础,依法归集整合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共组织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尽快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抓紧研究确定个人信用信息归集的内容和范围,以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为基础,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人员、中介服务人员等人群为切入点,稳步推进各级部门之间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陕西节点的纵向网络,各市(区)及时向省级信用信息平台报送相关信息,逐步实现全省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三)不断拓展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和共享范围。
在全面归集、整合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共组织信用信息的同时,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组织的信用信息共享,进一步汇集企业、个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投资合作、融资担保、信用交易、合同履约等方面的信用信息,不断健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
(四)强化信用信息的挖掘提升和开发应用。
依托省、市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和完善全省统一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研究创新信用评价分析手段和服务方式,加强全省各地、各行业和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政府决策、金融信贷、社会投融资、企业经营、工程建设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多层次的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
(五)全面提升“信用陕西”网站的技术和功能。
“信用陕西”网站作为全省对外信用宣传和服务的统一窗口,由各级信用管理机构、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及各部门信用工作机构联合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栏目和功能,加快网站技术升级,开发建设各市、县、区信用频道和行业信用频道,为全省各类专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入口,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及其他相关服务。
六、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服务的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
(一)加强行业信用建设。
各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制度,依托已有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或建立专门的行业信用数据库,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个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健全行业信用记录,并及时向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提供和更新信用信息,实现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服务的行业应用,依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实行分类监管,不断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方式。强化登记注册、资质认证、审验等市场准入环节的信用管理,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市场经营主体要实行“黑名单”制度,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二)加强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结合工程建设、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招标投标、合同履约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统筹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各领域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加强与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对关系民生、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失信问题要依法从严惩处,促进各领域诚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征地拆迁、资金使用、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信用监管,重点解决工程质量不过关、施工建设违反法律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易发多发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及时曝光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对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要集中力量及时查处,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信用监督体系建设,全面采集、整合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医药购销、产权交易、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商务活动信息和商业贿赂案件查处信息,为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有效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行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全省法院执行信息系统建设及其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建立部门联动威慑机制,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民事主体依法给予必要限制,使“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积极探索创新合同履约、电子商务、民间借贷等领域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债务、合同违约以及市场价格等方面失信行为,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三)加强政府投资和公共管理领域的信用管理。
在行政审批、重大项目管理、政府采购、药品招标、公共项目投资、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资金安排、政府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全面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和信用评价报告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信用等级低或有严重失信记录的企业,要依法采取措施予以限制。在招标投标环节,探索实行企业廉洁准入制度、信用等级准入制度和专项信用报告制度,确保国家资金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加强政府自身诚信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切实履行社会承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完善依法办事承诺制度、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严厉查处各类行贿受贿和渎职侵权犯罪,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完善公务员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和信用监督机制,探索开展政府公信力评价,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加强自身信用建设的自觉性。建立健全供水、供电、供气以及医疗、教育等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行业社会公众评价制度,将其诚信状况及社会公众满意度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七、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监督
(一)重点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督。
全面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信用申报、失信投诉、不良信息披露、信用评价、信用奖惩等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四位一体”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和“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各级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及相关组织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和失信投诉服务,对典型失信案件及时进行曝光和跟踪。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行规行约,加强行业信用自律,倡导文明诚信经商。组织开展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服务,拓展企业信用评价信息的应用范围。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监督和服务,逐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试点推进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岗位,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建设运行企业信用交易综合服务系统,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咨询,为企业开展各类信用交易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强化对企业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的有效支撑。
(二)逐步完善对个人的信用监督。
按照“立信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健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查询和使用制度。加快推进各级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和相关组织之间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逐步扩大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渠道和使用范围。结合纳税、市场准入、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劳动人事管理、个体工商户管理等方面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公民“信用档案”。积极推进个人信用报告在从业资格认定、干部选拔、社会就业、信用消费、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在全社会全面强化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着力引导、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八、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专业信用服务机构。
率先引进和培育一批以征信调查、信用评估、信用管理咨询为主要业务的信用服务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提供信用信息,不断加强产品开发,增强服务创新能力,面向市场提供有特色、多样化、高质量的信用服务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业保理、商账管理等信用服务业发展,满足全社会多层次、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建设信用服务产业园区,作为全省信用信息交换基地、信用服务机构孵化基地、信用服务产品研发基地和企业发展信用服务基地,促进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聚集和发展。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服务业发展环境。
通过制度性安排和政策引导,率先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组织充分利用信用信息服务防范经营风险,有效激发潜在的社会信用服务需求。依法有序向有资质的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鼓励和引导各类信用服务机构进行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努力营造有利于信用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促进我省信用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强化措施,引导信用服务规范发展。
健全信用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实施对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监管。探索建立信用服务市场特许经营制度、信用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制度,制订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信用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注册管理制度,培育一批具备较高执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从业人员。
九、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和信用人才培养
(一)大力加强社会诚信宣传教育。
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信用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匡正道德失范,校正诚信缺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互联网、板报、橱窗等传播工具,大力宣传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鲜明的道德标尺,倡导诚实守信,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诚信创建和信用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信用政策法规和信用知识的普及教育,使诚实信用成为人人皆知、人人自觉遵守的社会准则。通过对典型失信案例的剖析和曝光,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有效提升公民的自律和防范意识,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积极开展信用管理业务培训。
加强与省内外信用培训机构的合作,加快本省信用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信用工作理论、基本方式方法、重点内容任务和技术技能的培训教育。邀请国内外信用专家来我省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研讨活动,进行信用知识和诚信理念的全员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用认知水平和信用专业能力。结合信用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大力开展面向信用服务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信用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三)加快发展专业信用教育和应用研究。
将信用管理专业列为省级紧缺专业,将信用专业人才列入我省急需人才目录,支持省内高等院校在相关专业开设信用管理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增设信用管理研究方向,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开设信用管理本科专业,加强专业信用人才培养,满足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各方面对信用人才的需要。依托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强信用经济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我省信用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十、保障措施
(一)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把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信用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抓紧制订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尽快健全工作机构,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切实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支持省信用管理办公室和省联合征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加快推进市、县、区信用管理机构建设,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快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认真组织实施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六大项目,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做好重大项目建设运行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尽快投入使用,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
全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保障必要的日常工作经费,加强对政府信用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社会诚信宣传和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探索建立“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基金”,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投入机制。
第五篇:安徽理工大学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安徽理工大学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依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财政厅《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安徽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实力、办学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煤炭行业和安徽省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煤炭行业科技进步、高教强省和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到2020年实现如下预期目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造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建设师德高尚、结构优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3-6名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3-5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1-2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构建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管医文经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个学科进入ESI前1%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3,1-2个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个本科专业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与贡献的科研标志
五项重点任务:
(一)完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深化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加强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牵引,构建和完善包括身心素质提升系统、品德素质提升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知识优化系统和创新支撑平台的“四系统一平台”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矿业工程”、“机械与电气”和“化工与材料”三个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为载体,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多样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强化学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环节,积极探索产业参与、合作培养的产学合作培养长效机制,研究建立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推进复合式考试方式的改革,逐步从考核“学习成绩”为主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推进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初步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2.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以高水平学科为依托,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以科研绩效为依据配置生源,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学科交叉类、通识类、人文类、演讲写作类课程内容,积极推进形式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一流大学优秀的研究生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实验教学环节的培养,鼓励研究生进行开放性、自主性的实验,启迪创新思维和创新智慧;深化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全日制专业
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与学科建设发展相衔接,使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重点抓好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制定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加大创新团队培育的力度,重点加强特色优势学科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3-6名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育3-5个创新团队。
2.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并逐步提高质量标准,探索符合教师工作和学术研究规律的学术评价方式。创新评价的模式和方法,逐步加大校内外同行评议的力度,建立对各学院(部)及学科高水平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深入探索和加强团队绩效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团队。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分类绩效评价办法和动态考核评价制度,引导教师积极主动规划学术方向、各展所长和多渠道发展,形成教师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机制。
3.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通过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注重学风和学术规范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诚信严谨的学术氛围。
(三)强化地矿、安全特色优势学科群
以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机电装备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矿综合利用安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为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重点建设地矿学科群、安全学科群,其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ESI前1%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3,矿业工程领域煤矿深部开采理论与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理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共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结合学校整体学科发展布局的战略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实验室。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平台和新机制。获批立项建设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实施国际化战略
1.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构筑定位清晰、互赢共利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聚焦学术前沿,瞄准国际一流,每年与1-2所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校际合作平台。瞄准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学者合作平台。每年举办1-2次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策划申报国际组织、国家间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2.加强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层次国际智力资源,每年聘请著名学者10名以上和外籍专家20名以上到校讲学、工作,完成国家外专引智项目1-2项。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采用多种模式招聘有建树的国外学者。通过校际交流、政府间合作项目及设立学校专项资金等渠道,每年选派30名左右硕士毕业生作为师资培养,送到国外(境)进修、攻读博士学位。
3.加大国际教育合作力度。创建国际学院,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完成2~3个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2~3个本科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三)优化资源配置
1.拓展办学经费的渠道。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创新思路和办法,积极争取增加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拨款,提高科研经费、教育事业等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收支规模协调增长,收入与事业发展协调增长,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建立并拓展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渠道,积极扩大社会募集资金的渠道和规模,加大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作用;提升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2.规范各类资源的管理。增强资源成本意识,提高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保持发展规划与财务的协调,加强学校各类发展规划的可行性论证,健全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发展战略要求,完善宏观统筹学校各类资源的配置管理机构,实行人财物资源使用和配置机制改革。
3.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大型仪器的管理,完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强化学校运行经费的成本效益管理,提升院(部)级单位在财务运作上的相对自主权,提高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科研经费和“提升计划”、“振兴计划”等专项经费的成本效益管理。
(四)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围绕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以及师生员工的文化需求,着力推进校园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建设。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规划建造一批高质量的特色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把无形的文化理念寓于有形的校园环境之中。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校园宣传媒体、学生社团、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种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构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校
五、经费投入
建设期内,学校安排6亿元(其中“振兴计划”专项经费0.844亿元,“提升计划”经费3.156亿元,自筹经费2亿元)专门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确保实现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