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3:3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

第一篇:%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

大箕铺镇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

学校名称(盖章):填表人:吴春晖时间:2013年5月

一、本月工作小结

1.主要工作简报

(1)分学科组举行了教学研讨活动。

(2)第十一届小学生天地杯作文竞赛活动如期开展。

(3)大冶市教研室教科室在我校开展课题调研及课题研究课评比活动。

(4)大冶市教研室领导黄海如主任一行来校进行高效课堂试点学校考核活动。

(5)教学常规检查与交流

2.具体工作详报

(1)大冶市教研室教科处到我校开展课题调研及课题研究课评比活动,我校吴明老师和朱素琴老师分别针对课题讲了优质公开课,得到了教科室领导陈主任的充分肯定,并对我校课题活动持续开展寄予厚望。

(2)高效课堂试点学校验收考核活动于五月二十七号在我校如期进行,五年级两个班的语数教师分别讲了高效课堂实验课,并听取了专家的点评。语文组在导学案的编写到课堂的设计都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肯定,数学组也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指导,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科研氛围深厚。很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第二篇:城南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城南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2003年秋,我校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区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八年来的实践,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在实施中摸索前进

1、营造参与支持课改实验的氛围。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把课改实验工作列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成立了由校长主要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

其次,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宣传课改的重要性,让每一位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目标、新课改的策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实施中有关先进的、更有效的做法,以此来知道自己的思想和教育教学。

再是,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新课程课堂,让家长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等交流形式强化家长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向家长宣讲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拓展了家长对学校课改等多项工作的了解渠道,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赢得家长对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2、研究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方案是完成课改工作的有利保证,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自2003年秋季初,我们就制定了课改工作实施方案,每学期制定课改工作计划,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成立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也围绕课改相应的制定出本校的活动计划,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个人的学科实验计划、学习计划等,使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在学习中理解提高

正像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那样,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参加科学研究实验的教师,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而观念恰恰决定教师的行为。所以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1、“实”抓教师培训

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1)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每学年,学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育局举办各学科新课程教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A、通过“传、帮、带”以及骨干教师的指导培养、教研、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我校的课改工作进程,为今后全面实施实验教材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这八年中我校各个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语文学科的梁冬梅老师获得了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数学学科的陆方针老师获得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3年来,有韦惠光、韦月香、韦玉叶、徐小珍、梁冬梅、蒙利华、蒙娟、黄丽花、曾小兰9位老师并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B、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为了适应课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大大开阔了课改人员的视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所用。同时对外派学习人员加强组织规范管理,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并上引路课,疏导示范,以点带面,对课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我们安排了蒙利华跟随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学习,梁冬梅老师、曾小兰老师到教育局参加培训,然后回来培训老师。

2、“常”抓理论学习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认识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娴熟,就成了我校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师理论的学习和指导,是搞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除了积极认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课改培训外,我校还要求各教研组定单周政治学习,双周集体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并做到保证学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此外还要求教师进行加强自学。每个教师的学习摘记一学年不得少于两万字。

思想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所以,观念的更新是本次培训的重要任务。通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观念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的训斥声,只有一句句中春风化雨般亲切的鼓励声“你真棒!”、“真勇敢”、“你真可爱”、“你的回答与众不同,有创意”“你提的问题真有意思”等,孩子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离座自由交流,尽情地表演,游戏中学知识,玩中悟道理。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留连忘返。的确新课程改革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地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给实验教师提供了创造的机会。

3、“狠”抓教学制度

对学校教学制度的管理绝不能手软,要形成制度。因为整个教师群体中人的素质总有差别,自觉性当然有差异。我校将教学与量化考核挂钩,更好地以学定教,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1)把好教学设计关,发挥创造性。

课改实验表明,今天的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是不同的。首先从着眼点来看,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师为如何“讲”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的问题。这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其次,从发挥教师作用看,以往备课教师是在执行贯彻教学大纲,教师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动传授好教材的知识。这样,教师无异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学生摆进去,进行创造性教学。

(2)加强集体备课,取得共识。

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年级分设语文、数学、综合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开展。

(3)把好课堂教学关,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摒弃教师“一言堂”,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注重层次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扣实践能力却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三、在实践中感悟领会

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自实践经验,也唯有实践能将理念转化为教育价值。要真正领悟课程改革的真谛,将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完成好,必须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将课改实践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去,尤其是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是最现实可行的做法。

1、兴教科研之风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由“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专业的敏感性。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坚持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做好专题试验工作。教师们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弊端问题,结合校主课题,以课改的新理念开展专题研究。广大教师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解剖问题、统计分析中掌握教学规律,深厚教学理论,熟练教学技能,修炼教学涵养,从而掌握课程改革的主动权。

2、研讨课改之路

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两周安排两节专门的研讨课,大家集中听课,课后在热烈的气氛中讲课者介绍设计思路及实际达到的效果,听课者畅所欲言,或吐露听课的感受,或肯定教学效果,或提出质量问题,或介绍个人设想,并请专家评点。这一做法的开展,不论是上课者、听课者还是评课者,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为所有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

四、在总结中巩固提升

总结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环节,只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使做法形成经验,进而使经验理论化。同时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使课改不断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1、加强档案建设

我校的档案建设分校级、教研组二级管理。管理中做到专人负责,定期归档,力求做到内容齐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2、鼓励教师勤动笔

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我校鼓励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自身惰性,经常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鼓励教师大胆投稿。如今,许多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形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04年以来,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市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参与课改的热情更浓厚了。

我们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八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

1、实施效果离新课程目标还有差距。

一是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或抱无所谓态度,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二是教育资源的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三是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手抓课改,一手抓应试的局面。四是课改发展不平衡,新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薄弱学科。

2、班额与活动化教学矛盾突出。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课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在大班额情况下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要落实在教学当中难度相当大,学生活了,课堂火了,但往往容易流于乱,如何在大班额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上“活而不 5

乱”,一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努力的方向

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新课改的内涵质量。今后,我们要在重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力求早日拿出好的方案,给教师的观念转变提供前提,以公正全面的评价指引教师行为,激发他们的斗志。

通过八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新课程并不难,只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实验计划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策略贺扎实的措施,因地制宜开展课改活动,扎扎实实地搞好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

一、明确改革的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

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确保基础教育有重大突破,使用面广量大的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能肩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

二、加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在社会变革、教学转型时期,最大的困难

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水平不断地面临挑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1.学理论文章。我们要充分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参与讨论,以此切实

转变观念,把握精髓,少走弯路。

2.学习他人的教育案例。多看一些他人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案例,然后结

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变革。课改工作组将编印一至二期课改案例集供老师学习。

3.多看、多听他人的课。俗话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极参与学校举

办的校内公开课,示范课,教师课堂达标活动,“大奖赛”,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让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议,看到自己的不足,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念真正化作广大教师的具体行动,从而确保课改落到

实处。

三、深入课堂研究,注重教学实践我们要课改组的每一位教师明确一个课

题。

1.通过平时的学习、实践、反思,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2.上好一节研讨课。既然是研讨课,就不要求面面俱到,试图解决所有的问

题,我们制希望教师能围绕所确立的课题,在某一个方面环节作一些探讨、做一些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就可以了。一个教师上研讨课,其他教师也要当做是自己的事,因为“只有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在课前出谋划策,听完课后,给予真实的评价,这样的过程,无疑慧给课上教师及听课教师带来很大的提高。

3.本学期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组内组织开展新教师过关、组内示范课、组织选拔参加“大奖赛”人员。

4.养成反思的习惯。课改实验老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成功贺教

学进行理性思考,认真写好教学环节反思、反思小结。每学期至少交两篇论文、两篇教学心得、两篇说课稿。

四、尝试教学评价改革。

1.评价目标从智力因素贺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入手。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

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家长、同学、老师四者同

时参与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可以用自评、他人评、学生评、学校评四者相组合。

3.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重在真实、鼓励。可以用定性评价和定量

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知识、解题能力等方面可以给予量化,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操作、说话、朗读等方面则可以给予定性评价,即可以用言语给予学生的一定的评价,并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五、课改要求

1.积极参与课改计划的制订。

2.收集有关重要课改文章供教师学习。

3.积极参与课改组的活动,无非常特殊的情况,不得缺席。

4.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

5.上好校本课,做好业务笔记。

6.每组织开展具体了解各位教师的课改情况,把握全体的课改实况贺进度,提出建议性意见,积极讨论向四十分钟课堂效益。

新课程改革实验计划

中学 部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在我校实施已经近一年了,一年来,我校按照《诸暨市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工作意见》精神,扎实有效地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改实验工作回顾

(一)统一认识,树立课改新理念

早在2002学年,课改的信息如春风吹进校园,随着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进行,以及校本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老师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不求课改,会被淘汰;被动课改,会被落下;主动课改,将会优秀。”尽管在我校,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曾经的骨干老师、教坛新秀济济一堂,但老师们充分意识到:这张“旧船票”,已经不能登上课改的“新客船”。新课改,已经把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基于这些认识,学校举行了一些树立新理念的课改活动。

(1)各教研组组织全面学习和讨论,形成课改共识。为此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专门发放了《新课标活动手册》,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加以学习,并及时加以总结。

(2)邀请专家讲座。我们充分利用“我校教师学堂”这一校本主阵地,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绝大多数是围绕新课程而展开的,其中有宁波教研室主任沈海训所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报告。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与市教科所联系,特地邀请了首批实验区宁波北仑区实验学校的名优教师来我校展示课堂艺术,使老师们对新课标及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3)举行了校首届“新课标” 论坛活动(新理念、新方法、新资源、新手段),老师们大胆亮出自己的在学习新课标后的体会,在教育教学中的观点与效果。

(4)领导带头,大声喊出“向我看齐”。在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中,领导积极带头,大胆尝试,向老师们亮观点,请老师进课堂。校长还专门赴上海闸北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并及时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有关精神。

(5)向家长传达了课改精神,形成教育合力。开学初,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为实验年级家专门开设一堂理念课,学校向家长们介绍了全校课改的动向,传达

了新课标的精神,使家长们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思想。

(二)改变教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任何一项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改,不仅要改变教师教育,而且要改变教师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必须“忍痛割爱”。我们开展了一些针对性活动。

(1)以实验年级教师为靶子,进行了课堂教学诊断分析。学校教科室特地安排实验年级教师赴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宁波东海实验学校考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是否做到教育均衡、是否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等等的行为方面进行剖析,使实验年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明显改进,促进了实验年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以点带面,使其他教师“引以为戒”。

(2)开展“一周一反思”活动。全体实验教师,根据学校的反思内容,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一周一反思”,使老师们时时提醒自己,我的教师角色转变了吗?为了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理念,学校特地组织安排了部分教师赴浣江中学参加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

(3)开展“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在教研组评比的基础上,推出一名代表执教一门学科,向全校教师展示。在展示活动中,向老师明确提出如下转变;师生关系进一步向平等融洽转变;教学关系进一步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教学活动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导处还安排了“我校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推荐一些老师,向外来参观的老师们开课,介绍课改情况,其中有十多位老师,因兄弟学校的要求,为兄弟学校同行执教了新课程课堂观摩课,并介绍了课改经验谈。

(4)开展了“教学行为大家谈”活动。学校教导处组织全体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举行了“教学行为大家谈”活动。执教展示课的教师与听课教师面对面进行辩论、商讨、甚至是批评,那种精彩热闹的场面不亚于“实话实说”栏目,教导处为此还专门发放了新课标活动手册,将新课标活动

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5)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由实验年级向非实验室年级辐射,学校明确提出,非实验室年级的老师,要穿旧鞋走出一条新路来。为此,在新学期学校正着手准备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得失谈以及论文答辩,评选出奖次。在后半学期,学校还将举行中年教师教学示范活动,由此,促进我校全体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专业成长。

(6)实验年级教师向家长全方位开课,使家长亲身感受到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从而也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三)改变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传统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极次要的地位。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了我们的核心任务。

(1)改变材料来源。尽可能使用由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改变分析方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问的由学生问,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给学生做,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合作,善于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学校开设了形体(武术)课、书法课、阅读课等校本课程,尤其是阅读课,爱好文学的、爱好历史的爱好科学的,在阅览室里,各取所需,有的学生对课外书,甚至爱不释手。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爱买书。

(4)布置弹性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学习。

(5)研究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老师们互相合作,资源共享的意识,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四)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多元发展

评价由甑别性功能向发展性功能转变,由单一的功能向多元化功能发展,这在课改实施前,我们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这一年,我们在面上和深度上不断完善。

(1)学生评价体系的确立。以各班级实施一年来的档案袋制为蓝本,向实验年级推进,实验年级各学科教师在制定出本学科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案,经校教导处审定同意后,开始启动实施,一学期后,向非实验年级各学科推进。评价的内容由学生的学习成绩向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广度发展。

(2)改革考试制度,一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根据阶段性评价情况得出总评成绩。

(3)学校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将要出台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完善制度,保障课改顺利进行

针对实验年级,坚持完善五个一制度,重视课改资料的积累。对非实验班教师的导向是“穿旧鞋,走新路”;保证每一教研组每周两小时的时间进行有关新课标的学习、讨论和课堂点评;教师学堂保证每学期至少两次。

二、新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校的课程改革虽然刚刚实验了一年,但是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一)教材活了。老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圣旨。我们再也不是仅仅教教材,教学生学教材,而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运用教材,并且超越教材。在课前,老师们能整合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出发,合理地处理教材,使教学资源变得丰富。

(二)课堂活了。课堂不再是学生在老师导演下演教案剧,老师们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正确面对课堂生成,随时应变课堂的“生命流”。课堂充满了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充满人性人情,有一种浓浓的情意流淌于整个课堂,迥汤于整个过程。

(三)学生活了。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角色已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成参与者,探究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补。对老师的教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怀疑,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课外,拥有自己拓展性学习时空。

三、新课改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年来,校领导与、实验教师一起投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大家共同的体验与感受有以下三点。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并且使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我们深切体验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领会,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时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不放松,时时宣传不懈怠。同时学校领导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2、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先立后破”。课改实验充分证明:实验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并且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如前所述完成好课改实验任务。我们感受到,许多教学中凸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理念尚未更新所造成的。因此,学以致用就成为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对于教师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解决。只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思考去分析,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行为。

3、以科研为先导,搞好课题研究是搞好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观念彻底转变的深刻变革。课改中的许多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项目仅靠

一、两个人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全校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才行。至今我校已有《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初中语文积极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初中社会政治课开卷考试教学和应考对策研究》、《初一作文法实践研究》《数学多元化教学研究》《新课标下自然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龙泉江水质的调查与监测》等9个市级科研课题,已结题的《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课题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荣获诸暨市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初中语文积极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市二等奖。

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虽然我们作许多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1、理念与行为的关系:一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脱节现象还明显的存在,如何尽快缩短周期?

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实施新课程以来,有一批教师已经走在比较前面,那么新课程如何尽快被每一位教师所接受?

3、特长与全面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发现特长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使它全面的真正的发展?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还很难形成一个体系,如何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但是新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深感责任重于泰山,同时面对挑战,我们也应看到更多的将是机遇和希望。课改的路还很长,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一定会踏实地、豪迈地迈出更多步。

诸暨市我校

2004年5月25日

第五篇:古县中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结

古县中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结 新课程改革是事关基础教育全局的中心工作,自从我校决参加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一直把它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学校多次在行政会、教师会上强调新课程的重要性,全校上下已形成共识,一定要把握机遇,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争取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一台阶,争取创出佳绩,真正成为社会放心、家长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下面简单汇报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做的一些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切实推进,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次涉及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的全面改革,自从2004年秋季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为此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真正做到舆论先行。1.组织发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科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县教育局下发有关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在教师大会上认真传达,并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报刊杂志上有关文章,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激发教师投身课改的热情。2.前期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通过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学科观等)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师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周密设计。在教育局教研室和进修学校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采取了“分层分级培训、全员积极参与、打造共同的教育新理念”的行动策略。新学年开学初,新初一所有任课老师分学科参加了上岗培训。这些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帮助教师加强对新课程的了解,具体指导了老师如何开展新课程改革,使老师们受益非浅。培训结束后,校内还组织各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谈体会,说设想,提高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所谓“理念”即是信念加行动。我们认为当前最为主要的共同的教育新理念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加上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程改革实践的行动。3.科研先导。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扎实的工作,我校努力用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首先,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把课改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每个教研组都有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将为有效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理论保证和实践借鉴。其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理念下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订学习、研究的方案,自己实施研究,自己总结研究的成果。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研究性学习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选题给予引导、支持、帮助。遇到教师不熟悉的其他学科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积极提倡师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也是实施课改的一种形式。4.利用课堂。我们认为,教学工作仍然是课改实验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毋须多述。我们提出了“只有共同的设计理念、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的改革思路。重点抓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换这二个变量。学习方式转换的目标是——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从认知学习转向体验学习、从决定性学习转向交往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创新的过程。教学方式转换的目标是——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成为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因此,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我校组织了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通过此次历时几周的活动,令全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听课热潮,参赛教师都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初步展示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转变了教育的观念。意识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倡导全人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大赛中教师们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不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任务,而是把之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手段 1.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常做检核工作 一个优秀教师一教学过程十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时时刻刻对自己做教学上的检视与改正,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老师中倡导反思性的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学习和实践教学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方法;建议老师“自主反思、合作创新”,有力的促进了课改研究工作的开展。例如:(1)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及学生资料档案:教学者可以在固定时间拿出来做检视与比较的工作,即可以看出自己教学过程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果。(2)利用影音媒体:利用电化设备把课录制下来,随时都可以观看,反思一些师生互动的情况以促进教师改进课堂艺术。(3)促进教学团体的专业对话:让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教研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4)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5)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6)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录。上学期我校共上交论文和反思录60篇。其中《浅谈在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分别获二等奖。2.着力实施校本方案 如今,课程改革已经在我校开始实施,学校制订了校本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新课程是一项新生事物,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机遇。如何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张扬职业生命,是老师们应该认真思考且必须付诸实践的问题,因此,学校首先要求教师要主动学习报刊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文章,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要写教育小结,进行教学反思,自我主动进行探究。另外,适当的专业引领也很重要,学校将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分析教学案例,评议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二是注重利用各种媒体和家长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对课改作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宣传,为课改赢得宽松的社会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鼓励教师对课程标准作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已习惯了遵循大纲组织教学,而新课程只有课程标准,这是课程走向民主化、开放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提出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追求个性化、创造性地教学,使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其次是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传统观念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甚至教材,现代观念认为“课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我们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决定大力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我们的学校课程是指“对学校的部分课程进行计划”。具体开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我们将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初一级还选用本校增加的教材或增加一些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

三、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努力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总的来说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我们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这样的问题:1.怎样的课才是优质课?2.在教学评价中,如何做到“三维”唱标的整合?3.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与阶段性水平测试、终结性选拔考试的关系如何处理?4.如何设计“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5.如何认识教师在发展性评价中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观,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这方面的探究,申报了十多个区、市级课题;开设了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定期举办各种比赛,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们还开展了各类的研究性学习,让40分钟的课堂得以延伸。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多元化,建立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各方面的表现追踪表等。总之,我们不可对发展性评价作片面、教条地理解,评价主体多元化也不是学生的每份作品都要由本人、同伴、家长或教师多个主体同时评价,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还可能使评价成为大家的负担。因此,运用何种评价方法?何时需要哪个评价主体参与?都要考虑评价的目的,采用最有效、最合理的评价方式与手段,是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四、目前实验工作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1.一线教师的教改存在信息渠道不畅不广问题,亟待加强经常性的培训和再培训。2.教师素质的提高还需花大力气,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深入。3.对实验年级的学习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构建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学校课程开发及整合工作任务艰巨。4.教辅材料缺乏、课前准备工作量大、教具不配套、新课程管理与旧模式有冲突等。尽管课改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校将需继续坚持和创新,因为我们知道:学校是课改的第一线、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我们将要引导教师大胆创新、注重经验积累和升华、注重个案资料积累和处理、加强搜集信息的能力;要把课改看作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争取将新课程实验工作更扎实的开展下去。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参加课改,我们就要积极创造课改的历史!2005年11月13日 为学生创设一个驰聘的天地 给老师提供一个成功的舞台 ——古县中学课改实验总结 从2004年秋季,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都十分珍惜这次课改良机,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和研究的态度投身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现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领导带头参与,专人具体负责 学校领导全员参与保改,既扮演探索者的角色,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因此,我们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挂帅、教导处具体规划、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共同参与,起始年级任课老师人人参加的校级新课程研究小组。每学期初,制定了研究课题及研究计划,确定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或专题探讨;每月组织一次学科课堂研究和教师论坛;并组织落实好参加新课程的培训人员,把学习、实践、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为领导干部不断配购课改学习资料,领导干部必须先学习,先把握课改新动态,并深入课改一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课改工作,给老师以有益的指导。

二、立足校本培训,制定学习制度 我们订立了《校本培训计划》。坚持了“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规定、购买了干部和教师必读的书目:《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发放到干部、教师手中。还通过网上下载、书籍摘编,印发了大量学习资料供干部、教师自学。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请课改专家县教研室理论室主任分别作了“发展性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行为的转变”等讲座、组织全校教师利用寒假的假前教育周的时间学习了科研方案以及科研报告的撰写、观看了《师德启思录》等。为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还积极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新课程改革,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印发《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目标》等资料宣传课改理念。

三、优化资源配置,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学校在安排教师任课时有意识地将骨干教师安排在课改小组中,并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学科教学。我们学校的规模并不大,其中,承担课改课任务的教师就占了学校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在这群人中,学历不同,教学的水平也有高低,为使新教师尽快成才,我们安排了新老教师结对,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经常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探讨,先要求骨干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然后要求其他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以利于新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2.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不光是教材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改变。广大教师对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纷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模式,还学生一个乐学、好学、善学的课堂。学校把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和校级公开课的重点放在起始年段,要求凡是起始年级的任课教师每个月必须开设一堂新课程的公开课。特别是我校一、二年级的“跨越式”(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课题的引进、开展,更是使全校掀起了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高潮。在实验研究的过程里,我们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等,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尝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自由跨越而又极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首先,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日俱增。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渴望上跨越式实验课,把学习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从思想上实现了“跨越”。其次,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逐日提高。通过训练,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飞跃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比其他非实验班的同龄人强。教师的教研水平实现了跨越。实验教师都以高涨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参与跨越式课题研究,他们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地制作课件,不断地教学实践,不断地反思总结。通过这样的锻炼,大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四、狠抓校本教研,力促课程改革 1.建立校本教研领导组织机构,培养校本教研骨干教师 从我校的实际出发,以校本教研的方式深入开展新课程实验,探究热点,实践理念,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提升,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①建立了由各学科组长组成的学校中心教研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组建立由2-4人组成的学科备课组,由科组长任组长;选出年级备课组长,形成层级管理。②选好校本教研课题,以科研促课改。在选题过程中,我们结合祁县教育强区和我校办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课改的热点问题重点研究。如研究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正确使用实验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及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等热点问题。③认真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各学科在选好校本教研课题后,制定出有利于本学科发展的校本教研计划,交到教导处。④落实了校本教研时间、内容。我们深知要使校本教研能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到定时问、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为此,我们每月安排两次科组教研、两次级组集各、一次中心教研组教研。教研内容安排为:每月的第一段时间为理论学习(科组);第二段时间为热点课题研究(科组);第三段时间为研究学生学习质量问题(级组);第四段时间为中心教研组或专题组研究和汇报课题实施情况。⑤注意探究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定期开展听课、评课和对话活动:定期切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期交流教学随笔,反思教学案例;定期研究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多元发展。⑥及时总结校本教研成果。各学科各年级在原来研究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及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校的学生日常学习评价表、学生阶段性学习评价表、学习综合测评表等一系列评价体系:建立起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在开展学校性和学科性的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和探索成果,形成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各学科各年级把完善后的评价表及时上交到教导处,教学论文于期末交到教导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教师论文评比,召开教育教学论文年会。2.发挥校际教研作用 我们与邻近学校结成校际教研学校,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研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探究教学热点,实践教学理论。如“跨越式”课题组的教师积极地观摩其他学校的课例,从中学习优秀经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王小玲等老师积极到其它学校听有关跨越式教学的课例,吸取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认真聆听专家的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参加每一期的培训学习,使我们对资源的收集、媒体的运用、课件的制作、综合课例的设计和制作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我们开展跨越式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们注重与兄弟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听课、共同聘请专家作相关报告。

五、深入思考、改革评价,大力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 1.改革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是:重视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实质性评价,淡化与群体相比的评价;重视诊断性评价,淡化选拔性评价等。使评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持久、稳定。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校本课程评价的重点。为此,我们为学生建立了“档案袋”、“文件夹”等,注重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更多强调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多重视定性评价。力求评价的客观性,以鼓励、表扬为主。评价过程中,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更多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积极发动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活动,评价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2.改革评价教师教学的方法 课题实验小组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形成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评课共识,这一共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具备课堂教学的强化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反馈功能,凸显了教师的个性。它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制定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自我跨越式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突出信息资源的建构作用,在各个环节中应注重信息资源、文本资源、课程资源的融合,提供跨越式发展的软环境;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人文互动,突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基本功上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方法、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具有熟练的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网络教学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有了一个驰骋的天地,教师有了一个成才的舞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堂教学有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与社会的相融性有了逐步增强,同时,学校的品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05年11月18日------------------

下载%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A4%A7箕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报表(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5篇

    乘课改东风 创教改名校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已经实施五年了。五年来,湖北省、襄樊市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领导时时关注我校的新课改动向,经常来我校进行调研。宜城市教体局的领导和......

    新课程改革实验课汇报材料

    毛井中心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实践富有声色,为谋求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将近三年来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汇报

    课改实验阶段小结 新世纪初,由国务院、教育部推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现了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方面的转变和改革。新......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海南华侨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进入第二个学年,在这个学年中我备课组认真执行学校教研室各项实验方案,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

    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小学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校在县、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

    道东堡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道东堡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10—2011第一学期)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新一轮基础教育......

    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

    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 (2004年12月16日) 各位领导、专家: 我校在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下面从两方面把我校开展课改......

    道东堡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道东堡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10—2011第一学期)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新一轮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