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漫溯记忆的河
漫溯记忆的河
尽管四叶草隐身于三叶草中,却能让人产生追寻的欲望。因为四叶草极为稀少,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幸运草”。由幸运草编织的网,看起来像疏漏的渔网,却能在记忆之河中打捞起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早晨,刚清醒的我,慢而有序地为刚种不久的红豆松土,一条细小的蚯蚓被我从泥土中带出,似乎被我这个不速之客扰了眠,那无五官的头气势汹汹地向我怒摆。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与外婆居于乡下的日子。我正童稚地铲着沙子,一堆准备用于建筑的干净沙子。那天是雨天过后,当时的地还湿润着。外婆在厨房准备早餐,炊烟徐徐从厨房里漫出。我把沙子一层一层地移位,像是给洋娃娃换新衣服一样高兴。“咝咝”一声蛇怒的声音,也许是因为我吵醒了蛇的眠觉,一条蛇气势汹汹地向着我,吐着红色的警告,尾巴不停地曲折着。我吓得大叫,外婆架起一把大铲,把蛇压死在沙堆里。后来,每每谈到这件事,外婆还心有余悸,只是当时为了保护我,她竟然忘记了害怕。
中午,一边忙着把不需要的食物放进冰箱,一边忙着煮午饭,一双温柔的手搭在我的肩上,回头,看见了一脸祥和的外婆。外婆,总是一脸的祥和。小时候,2岁还不会走路的我,常常由外婆背着。她不嫌弃我,不管去哪儿都背着我。一次访亲,外婆把我放在晒谷子的大平场上,许多小孩在那儿互相追逐嬉戏,我看着周围的一切,竟然就会行走了。虽然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但这是我第一次行走。我回头对着外婆笑时,她还是一脸的祥和„„
晚上,月悬挂在黑袍似的夜空中,那缕缕耀眼的光芒似乎会灼伤周围的人。薄云悄悄地伸出慈爱的手,包容着月,月光因此而变得柔和。初中时,外婆支着老迈的身躯,替工作繁忙的父母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有一次,我在学校受了气,回到家中没看见合心意的菜肴,就大声责怪外婆,赌气不吃,摔门而去,把气全撒在外婆身上。早早地坐在教室里,莫名的怒气消去后,外婆颤巍巍操劳的身影浮现于脑海,顿然心中悔恨。回到家后,刚想道歉,就听到外婆从厨房传来的话:“在学校吃饭了吗?我热了饭菜。你想吃什么?我明天买。”我奔向厨房忙碌的外婆,说:“外婆,我错了„„”外婆柔声说:“我没怪你。”外婆总是用她那慈爱的心包容着气血旺盛、年少轻狂的我。
记忆的河,总是默无声息地流淌,漫溯其中,许多爱永难忘怀。而我与外婆的记忆洋溢着幸运草的馨香,珍贵而美好。
第二篇:漫溯夏馨一卷雨美文专题
漫溯夏馨一卷雨
文/悠悠紫星
夏馨悄然,移步款款去堆砌漫溯热浪与雨季里的一卷曲声。心情摇曳了串串不舍风雨缓缓的步伐,朝暮之间有着潮湿般约隐雨巷里那抹已然心扉的景。
尘世有着清欢如昨日的青春,纯得离尘去赴安然里的超然朴实。醉心回望纯清里的心岗,淡雅如花开在山岗上的洁净小花。清澈的心湖倾城眸光荏苒悠悠,思染花笺,凝得韶华翩跹,嫣然沧海处为今世的欢颜笑逐在千山万水之间。
用水墨彰显鉴证了如烟的世事,可犹记风摇流影的弹指,浓淡笑看红尘落花的遗香。如今怡柔的芳心,唯有这墨指的纷扬,自我懂得惜字萦暖缕缕如玉嵌在水心之中。偏执的清清又一季夏,依喜雨雾里的闲暇去独奏去感受世间的绮梦,把漾满的水韵赋心香沦陷于小筑处研墨一片画心,一阕清凉荷花的闲情。
雨,雨在淅沥,清风吹进窗。闲散走上街,游游荡荡好几个小时。街上因为城市的建设,车辆只能缓缓前行,街上的人可能是因为下雨少了许多,而我是因为下着雨,还因人的稀少慢慢游走着。
起先只想随意走走,走着走着因为心情平和,乘上一辆车,看着车窗上的雨,分明中水珠的晶莹蔓延成精灵般透亮无暇的水晶。默然着清清的世界,灵儿无意间烟雨流离成一片水岸的长廓。游走松弛紧绷的情绪,静心一处在天籁的包裹里海天之蓝里醉心款步。蓝天碧海,无边的韵意,心之海激扬,澎湃,潮起潮落,纵横了如百川的蔓卷。如画的江山亘古了烽火,缭绕时空,在一场场繁华里痴尽爱恋,也把凌乱踏入因不悔而焚身一世的烟火燎原之中。
浮生间段段如绛珠仙草的唯美幻化为尘身,几经尘缘的打磨成幽草苍茫流转轮回,凭潇雨漫洒尘埃委婉眷顾一念痴痴尘世。
生命不知是否如水墨指弯里唱说前世,今生,来世的三生轮回。轻逸间有着远古江南的芳菲盈盈,穿行在传说中的行板情节,而步调给予翰墨流芳波光远近的时光,携得一江流水如歌,风轻云淡离合。
漫溯的江南曾好些小桥,流水。。如今不再是那般青石板的路,也不是砖墙的旧时古廊,岁月、时代斑驳堆砌千年的文化,却在变革中遗弃了传统的痕迹,可旧迹易除,人们的记忆却是那般执着,抹不去的千疮百孔会随着风雨掀起情景交融画面。
世俗会忽略岁月的惭远,向前走着的一切事物都不允许你回头,高亢的唱着改造世界的壮举在清天白日里拼命磨砺自己。所谓的憧憬是青葱时代给予自己在末知的世界勾勒的“梦想”,不断挣扎抗争在理想的边缘,跌跌撞撞中消磨了意志,生命的光华渐渐失去了光环中的锐气。
记忆因为旧迹凝重得从序幕拉开就没有谢帷的意味,幕幕弥漫着恍惚如流水穿梭不停的情景交融。
朦胧走入的迷离,只身在付出的所有生旅,婉若风雨斑驳世界有着烂漫,有着花开花又落的萧瑟,又如那枝丫的不堪,葱绿得那般清莹清新,枯谢得如将要死去时的仓然。
不忍颓败把即将瘦尽的荒芜,哽咽凌乱而去挽留朝与暮的渲染。隔着面纱去触摸因为疼痛于岁月里深深刻下的折皱,是年轮,不!是时光在曾经美丽的靥上留下的皱纹。
婉婉的一抹清秀,如江南的烟雨那般迷醉心扉,充满灵气的凝眸,将美而渐远的身之春光映入潇潇幽帘的窗外。夜的阑珊带着夏的火热,也带着徘徊散去的多情,凄婉萧瑟幽幽而来。
只是有晶莹的露、凝得水眉之上的黛墨,我自居卷墨如画把清风明月凝成诗,对着夏的萤火轻吟飘过的影子。弹着静谧的芳曲,弦弦在城市静寂后与霓虹灯里的光芒一同感受喧嚣过后的宁静。
窗前的琉璃,太多的丝缕,理不清的思绪,“拂晓风起,残月将落”,柳永笔下的景,撞击此时的剪影。丝弦更撩拨了轻歌处柔软的皎洁之心。
阴晴圆缺载一缕雾色茫茫的花开花落,给予零落花事凋落归宿藏于指尖的幽香。一季花事梦影住在纷落的瓣瓣梦里,频频余韵为纷纷洒落的璀璨,回眸浮浮如花期的闪现,将过往随季风去忽略轮廊清晰的绚丽。
用字迹堆砌成心弯里的一弯皎月,一弯柔光,暖暖回荡跟随寂静用音符偏执的喜好执着勾勒梦影不弃的岁月里。
2013.5.28
第三篇:课堂需要向更深处漫溯
课堂需要向更深处漫溯
——参加名师工作室“时政点评课”听课体会
3月27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全市的思想品德学科老师如约来到高密市向阳中学,参加了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周六教研活动即名师工作室时政点评课展评,参加授课的是政治工作室成员张正英老师,张老师以刚结束的两会作为时政点评的对象,紧扣当前时政热点,材料新颖、观点鲜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张老师准备充分,课堂上很好的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讲与练的关系,并且运用了视频观赏、编制快板、集体宣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充分展现了张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深的理论素养。使我们这些参加听课的老师也深受感染和启发,又一次体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成功一定有方法,仔细回顾、反思张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我们会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情境案例的“鲜活性”是时政点评课永远的追求
时政点评课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家社会形势、政策以及影响深远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时政点评课的任务就是就是通过对这些变幻莫测的时政风云的关注,审视和思考,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把握未来,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张老师以两会为主题,紧扣当前时政热点,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沿着关注两会——走近两会——聚焦两会——感动两会的课堂主线从容有序的向前推进,课堂设计也是由远到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知识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课堂上张老师采用了大量的新颖、真实、感人的情境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心理、情感的共鸣,坚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如针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高房价问题,张老师选取了郑惠强委员的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该部分内容的点评,表明政府为抑制高房价已重拳出击,誓让“蜗居”不再、让“房奴”解放!在今年的两会中,“收入分配”成为代表们最关心的话题”为此张老师选取了张兆安代表的点评录音,“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就背离了目标和方向”,代表们铿锵有力的话语,预示着国家正在下大力气、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把“蛋糕”分好。这种“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践行着“利为民所谋”执政诺言。另外张老师还特别选取了温总理“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演讲视频,在总理这些感人至深的言语中,浸润着真挚朴素的爱国、亲民情感,同时也彰显了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些鲜活、富含时代气息的材料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切入点和突破口,而且还引爆了学生的思维、催生了一场感动,演绎了一场精彩,也使学生们价值观的生成朝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对学生的尊重是时政点评课的不变原则
时政点评课应注重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张老师所选的两会材料中并没有艰涩难懂专业术语,而是从学生耳熟能详、耳濡目染的生活场景入手,立足于学生认知结构和生活实际,如”通过合理制度把蛋糕分好”实际上是 课本上分配制度的延伸,“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则与教材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联系紧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则是当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来源于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连的情境案例贴近了学生心灵,更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机缘,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情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才会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才会摒弃那种“以我为主”式的课堂预设。更多的用心倾听来自学生心底的声音,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为课堂教学挑选出更多的符合学生“胃口”的材料,学生们才会因我们的课堂更接近他们的生活而学的如痴如醉、兴致盎然,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三.正确的价值引领是时政点评课永恒的主题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搜寻时政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把握好标准,辨别好方向,张老师非常注重挖掘时政情境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注重发挥其所存在的教育价值,如在对比中西方在制度上的差异时,张老师列举了美国公民A想竞选总统的例子,通过对总统竞选中步骤和程序的研究以及大财团在竞选中所其的作用,非常直观的说明了西方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大财团的民主,揭露了西方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民意,把解决民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作为问政于民、服务为民的重点。使中国的两会成为世界大国议会中最彻底的“民生大会”。通过这种对比让学生更加明晰在不同的体制下、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支撑下,民主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内涵。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总之,该张老师所提供的这堂公开课,很好的兼顾了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成为师生充分展现自我、演绎精彩的舞台。使双方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兴致盎然,师生相得益彰,使我们这些听课教师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经历了一次收获的感动。
第四篇:高中+语文+庄东君+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徐州市教研室“创新杯”论文一等奖
徐州市田家炳中学庄东君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是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高度中观照、在拓展中深化、在阅读中丰富、在现实中思考,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自身探究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文本深度解读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问题,会让学生的攀登增强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1)王崧舟老师指出,现在的教材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如何在提升自我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解读,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问题。
笔者整理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在质疑中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李炳亭认为:“教育的四个核心词是: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2)要想让学生创造、成长,那就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当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亦当是多元的、创新的。笔者在教学《逍遥游》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注释中三处疑难进行了再思考、再探究:一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解释:①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②息为 1
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哪种更符合文意?二是“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中“冥灵”的解释:①大树名;②大龟名。哪种更符合文意?三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中“而”的用法:①连词,表承接;②名词,通假字,通“耐”,能力。哪种解释更好?
学生讨论很激烈,在一番争论探讨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
一、将“息”解释为止息,是说大鹏飞行六个月才停息,强调飞行时间之长;将“息”解释为大风,是强调大鹏必须借助大风飞行。而联系文意,作者用夸张手法写大鹏鸟飞行时的壮观气势,是为了表明:大的代表大鹏鸟,亦必须凭借大风,即“有所待”,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因此,解释为“大风”似更切合文旨。
二、“冥灵”若解释为大树,与下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之例似有重复之嫌。上文“小年”举“朝菌”、“蟪蛄”为例,植物动物均包括;“冥灵”若解释为大龟,与“大椿”一动物一植物,与上文似更照应,且例子更有典型性,更能说明万事万物都只有小大之辩,而在“有所待”上是一样的。后一种解释似更合理。
三、“而”解释为“耐”,能力,从结构上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结构,更整齐,似更符合古人行文习惯。当然,其他解释亦有其合理之处,不能一概抹杀。经过一番思考、辨析、探究,学生培养了质疑探究、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对文本亦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在高度中观照
语文文本的解读,若只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没有一定的高度,对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禁锢。譬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若仅仅停留在思乡的理解上,无疑是浅薄的。要从文化乡愁和乡愁文化的高度上观照文本内涵。
《听听那冷雨》中处处流露着思慕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丝。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他表示“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乡愁,对于读书人来讲,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它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此时,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升为对文化乡愁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表达乡愁的诗词文章,分析文本
内容和表达特色,体会乡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升了一个层次,对乡愁文化也有了一定认识。这是一种大视野。
三、在拓展中深化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如果只是以本为本,就文论文,则浅薄单调了些。需适度拓展延伸,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一是适度迁移同类知识,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如笔者为学生讲授现代文课外补充篇目《泪珠与珍珠》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白居易《啄木曲》中所用的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手法时,引导其回顾类似的句子,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长亭送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等,了解这种特殊比喻叫通感,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具体的形态,更具体形象,也能造成一种语言上的新鲜感。
二是适量补充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资料,深化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泪珠与珍珠》中有这么一段“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只有了解作者琦君的人生经历,方能体会忧患之中的乡心无限。她故乡是浙江,却长年旅居海外。回乡之泪、见亲之泪,乃是沧桑之泪,亦是欣慰之泪。这或许也是琦君在《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七月的哀伤》等文中反复诉说的忧伤吧。
四、在阅读中丰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两种能力。我们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为理解文本和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带领学生补充阅读了作者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余华的小说《活着》。《命若琴弦》通过一老一少两代盲人艺人的遭遇为我们展现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生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
那张无字的白纸。”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史铁生反复传达的人生信念: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但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
余华的《活着》,主人公福贵一生大起大落,备尝辛酸,相继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孤独终老,只有一头取名“福贵”的老牛陪伴。他的身影是孤独的、苍凉的,却始终未曾倒下。余华在序里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生命的姿态是坚忍,或许这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吧。
学生对这两部作品颇为动容,在研读时也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很有收获。在理解《我与地坛》一文的情感和观点时,就更深刻。
五、在现实中思考
文以载道。优秀的文本必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我们学习文本,不止于辞章,更当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及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如《品质》一文,对格斯拉兄弟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的行为,你如何看待?如果是你,又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但认识相对较浅。笔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补充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激烈的商业竞争,的确残酷。在生存和道德之间,有些人的选择就出现了偏差。如人人谈之色变的奶粉问题、瘦肉精问题等,都是商家利欲熏心所致。然而,生存和道德并非不能两全。我们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可以做广告,但不能做虚假广告;可以适度调价,但不能偷工减料。格斯拉若适当变通,提升其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改其商品品质,或许还有别的路可走。
再如《老王》,老王是一个关心体谅别人的好人。而今天,好人似乎越来越难做了。好心救人反被诬是肇事者屡见不鲜。是从此对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漠然置之吗?还是不顾个人利益挺身而出?我们如何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又能保护自己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为人处世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
“要想让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
(3)是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积累整合知识,感受鉴赏文本,更要学会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在解读文本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提出自己见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长此以往,方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学语文》,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2009﹒09期,P3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P143-156。
(3)熊伟、朱特,《深入解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云南教育》,云南高等教育学会主办,2011﹒21期,P22。
第五篇: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江苏省东台师范附属小学吉云兰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扩大了创造的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说法渐成经典。“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了新课改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亲近文本还要跳出文本,依托文本还要超越文本,广大老师逐渐认识到拓展的重要性。种种原因,让许多老师“为伊消得人憔悴”,绞尽脑汁以求出新。
在不知不觉间,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为了一种教学时髦,然而由于失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为:
现象
一、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形式花哨,泛语文化
课改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综观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拓展成了一种“招牌”,泛语文化现象比比皆是:一会儿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一会儿对人物进行多元解读,一会儿利用课文引出话题进行辩论,一会儿又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大容量整合„„这种探索看起来活跃了课堂,活跃了学生思维,但也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贫乏和肤浅,难怪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应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而不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搞“非语文的拓展的拓展”,缺乏内涵与深度思考的拓展,离语文似乎远矣。
现象
二、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数量失控,内容不精
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最终的关键。既然拓展是法宝,那自然“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课出现了一哄而上、开发无度的现象。有些老师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拓展延伸,过多过早补充内容。有限的时空内,资源洋洋洒洒,连接四通八达,学生眼界大开,应接不暇。但太多的信息浏览,忽略了对课文本身的研读品味;太多的无中心拓展,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拓展一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伴娘,抢尽所有风头,而真正的新娘——文本却被挤到遗忘的角落,一堂课下来,学生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熟读,更不要说静下心去想象揣摩,品文悟情了,语文本体的学习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现象
三、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序列不清,难易不当: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是新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怎样开发,如何应用什么,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观的随意性使拓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和无序现象。如,一年级学习《世界真美呀》,文中有“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语,老师就借用不少色彩鲜艳的图片学生拓展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二年级上学期学《夕阳真美》,拓展的依然是这几个成语,等下学期学到《台湾的蝴蝶谷》,拓展的还是这几个成语,使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另一种无序则表现为课堂上最常见的以深解浅、超越学段要求的行为,如学习《木兰从军》,穿插理解初中才学到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重复、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又磨灭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实在是得不偿失。
阅读教学要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主要阵地,适当的资料性开发与应用必不可少的,可这个话题,却又让人欢喜让人忧!直面困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开渠引水做好资料性资源的收集整理的开发工作?怎样把握资料呈现的时机,让有效课程资源能为我们的课堂画梁雕栋?在课堂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需要冷静、理智地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研究,方能实现其和谐追求。我们沿着课堂的流脉向源头漫溯,努力探寻,如何让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使阅读课堂教学抵达了语文教育的更深处。
一、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主旨的完美补充
资料性资源引入课堂,进行整合,扩大了信息量,有助于学生深化体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基于丰富学习资源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对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的突破。但是,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开发与应用,它需要我们老师因课而宜,以生为本;也不是不加选择地全部“拿来”,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需要有机地进行筛选,为我所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词时,为了深入讨论“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就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文本的链接——纳兰性德在征途上写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他先请学生们想像: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学生回答说还有牵挂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等。于是老师创设了长亭古道等情境,让学生模拟亲人一次次深情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然后话锋一转,回归文本,“我想再问一问我的老父、爱妻,我真的是轻离别吗?”学生立刻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悟出词人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是因为理想和壮志。“问君何事轻离别”这一链接,是教者在学生与词人对话过程中的拓展,它的链接促进了对话的广度与深度,由此可见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是游离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的有机拓展,开发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应用的是文本包裹着的价值取向。上例子在阅读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和文本是同心的圆,他们相同的温度,在课文的情感场中,学生内心的情感在文本和资料的撩拨之下产生了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热度,这种状态就是和谐的温度,即学生情感和心理在多重材料的影响下产生共鸣,孩子们感悟了语言文字的意蕴,提高了阅读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它要求教师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蕴涵的前提下,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做开发与应用,但此并不是简单的拓展延伸,它不是语文教学中简单的量的增加,而应该成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质量的完美补充。这样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对教学主旨进行完美的补充和全面的观照。
二、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2008,北京》(苏教板小语第三册课文)课文描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笔者曾听过两位老师同题异构的课堂,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开发与应用了资料性资源。
第一位执教教师,课伊始,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教师作补充。见孩子们知之不多,执教老师播放“申奥宣传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片段,然后带着大家学课文。虽然教者满腔激情的引导下,孩子们也读得有声有色,但听课的感觉那是一种浮在表面的繁华,缺少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
第二位执教老师,先是师生互动简单交流了奥运会的性质、会旗、北京申奥的会徽,了解了学情之后,然后出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的画面,然活对孩子们说:“现在我就是萨马兰奇,同学们听我宣布,世界听我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说到这,她突然停了下来,小声地说:这时候啊,对,所有的人都像你们一样,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听: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她又停顿了一下,然后非常有力量地说出了:北京!两个字。这时候,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体会到了当时场面的紧张、体会到了由我国申办的快乐,体会到了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在这种情绪中,再读课文,孩子们读得激情饱满、神采飞扬。
两位执教教师都注意到了资源的开发于应用,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这十分重要。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和教学目标的制约,必须严格的选择。第一节课上,不加选择,堆砌了过多的教学资源,可谓包罗万象。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空,排挤了学生亲近文本、学习语文的必要活动,造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范”。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信息过剩”的“消化不良”,而且造成了“审美疲劳”。第二节课堂上只选取了几点必要的资料呈现,而且在该出手时才出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成功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意味着它并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配角,它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食”,而应该是“佐料”。这样的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给人一种简约之美、纯净之美、朴素之美。
笔者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和研究,深切地感受到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和谐密度,疏密有致,适度的开发、有序地应用。成功的开发应该是源于文本的开发,恰当的应用更是源于文本的应用。开放与应用首先应该根植于文本,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让文本成为连接课内外的桥梁;而同时又要超越文本,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所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说,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把握时机,符合情理。那些富有内涵、值得品味,形象而有神韵且具有再生价值的课程资源,能够在学生与教材、课内与课外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才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三、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证
请看某特级教师执教的苏教版《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呀!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爷爷把沪宁高速公路称作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纽带”?
师:问得好,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动画全景),沪宁高速公路,它连接上海、南京,图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你知道“珍珠”指什么吗?
生:这六个主要城市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前曾布置同学们去了解这六座城市,现在请大家来谈你了解到了什么?怎么了解的?
生:我知道无锡风景优美,工业发达,被称为中华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我是看书知道的生:我的家乡在常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建设得非常美丽,天宁寺、恐龙圆、红梅公园等都很好玩。
生:上海,现代化的大城市,国际上的名气都很大,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是从网上查找资料知道。
师:同学们课前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了对这六座城市的了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爷爷把这六座城市比作珍珠吗?
生:因为这六座城市都是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重要城市。
师:把沪宁高速公路比作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高速公路把这六个繁荣城市连接起来,这六个城市就能加强联系,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
师:大家试试,该怎样读好爷爷的这句话?
(生齐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沪宁高速公路“真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的黄金纽带啊!”是一大学习难点。教者先借助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的动态全景,用六个不停闪烁的光点代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沿途的6个城市,丰富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珍珠”和“黄金纽带”的浅层含义;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这六个城市的资料,资料性课程资源适时合理地运用,激活了学生,激活了课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不断完善,逐步领悟到“珍珠”和“黄金纽带” 的喻义,并体会到文字背后的赞美、自豪之情。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教者巧用课程资源,帮助理解和感悟,避免了光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板理解的死气沉沉,水到渠成,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作为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它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为原有文本的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原有文本的再度深挖,其用意不在于单一拓展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适当形式的拓展,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文本蕴含的内容,即所谓“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虚,回归文本是真!”“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灰,对击始发灵光。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从文本出发,恰到好处挖掘文本,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而今,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开始走出樊篱,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凭借着文本及资料性资源的力量赋予的力量向语文教育更深处的漫溯。终点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唯愿沿着这光明之路前行,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我生活在不断扩大的圆形轨道,它们在万物之上延伸,最后一圈我或许完成不了,我却努力要把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