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在柏林创建大学
为什么在柏林创建大学?
在当时的学者们看来,在柏林建立一个高等教育机构是很自然的。因为其他欧洲各国在首都建立大学已成为传统。此外,柏林具有建立一所优秀大学的良好基础,一方面,可以利用1700年柏林科学院成立前后不断建立的众多学术机构,统一整合各种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柏林在18世纪末已因其浓厚的文化氛围而倍受称赞:“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艺术活动都能在柏林找到”,而“到1800年,柏林城内已经生活着1200多名知识分子”,众多科学家、医生、律师、艺术家的存在,使得柏林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大学的建立能更好满足这些知识分子学习与工作的需求。
柏林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
回顾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9 世纪是西方国家以现代方式大规模改革高等教育和重建大学的重要时期。其中, 德国又是第一个改革本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 并成为当时各国效仿的典范, 对后来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起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德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始于17 世纪末18世纪初, 到19 世纪趋于鼎盛。在长达一个世纪的过程中, 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大学教育的不断革新和近代大学的最终建立;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兴起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而柏林大学的建立则是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标志。
一、柏林大学建立的背景世纪初期, 当英国将要完成工业革命时, 德国还是一个尚未统一的国家。军阀割据, 邦国林立, 其中最大的是普鲁士公国, 它的政治和经济均很落后,工业与当时的英国相比几乎落后了整整一个世纪。1806 年普法战争爆发, 普鲁士败于法国, 被迫签订了梯尔西特和约, 失去了易北西河以西所有地区, 包括哈勒等几所重要的大学。拿破仑的入侵使德国蒙受了莫大耻辱, 同时也激起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 普鲁士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 立志建立“ 新的政府, 新的军队, 新的教育”。他们号召人们利用教育去培养比前辈更爱国、更有创见、更聪明的新一代人, 呼吁国家重视教育, 通过精神力量来弥补物质力量方面的不足。因此, 教育的改革和振兴, 成为全社会的迫切要求。洪堡作为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其教育理念所体现的正是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在其出任普鲁士第一任内务部教育大臣期间, 组织和领导了普鲁士各级教育的改革, 成绩卓著, 揭开了德国教育的新篇章。其中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尤为世界瞩目, 他与费希特等人一起创办的柏林大学, 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为建立起现代的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开了先河。
二、柏林大学的办学特色
柏林大学创立于1810 年。与原有大学明显不同的是: 柏林大学明确地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柏林大学创的基本原则是: “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首先, 在国家与大学的系上, 学术自由意味着大学有权决定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事务, 国家不应以其利益左右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大学内部, 应允许学者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 应允许不同学术思想的存在和传播, 应允许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其次, 柏林大学明确地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责, 把对知识的批判和对真理的探索当作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使命, 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教育的职能。与此相联系, 柏林大学进一步加强了哲学教育的地位,使哲学一跃成为大学最重要的学科。第三, 柏林大学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的研究班这种教学的同时, 建立了研究所, 实施研究生教育, 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柏林大学的建立, 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大学教育形式的出现, 标志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创立。此后, 德国的一些大学纷纷效仿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改革。柏林大学由此成为后世各国大学的样板。
三、柏林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柏林大学的创立, 促进了德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推动了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德国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
1.强调科研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应与教学并重。
2.建立以讲座和研究所为中心的大学体制, 并且给讲座主任以空前的权力和声誉。
3.大学由国家投资, 全体教职员是国家文职官员。
4.大学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而投身于国家发展的事业中。
经过改革的德国高等教育, 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 直至20 世纪上半期, 德国的大学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大学。高等教育的丰硕成果, 为德国造就了一大批经受系统训练的高级人才。在第二次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中, 许多重大发明创造者就是德国人。高等教育的创新促进了德国的科学飞速发展。科学家贝尔纳说: “ 从19 世纪末起, 德国的科学家和教授实际上统治了科学的世界”。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德国经济也突飞猛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德
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后来居上, 超过了法英两国, 位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洪堡领导的高等教育改革, 不仅在德国本土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 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的德国享有“ 教育的麦加” 之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和中国都纷纷派遣学者和留学生赴德国考察、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和办学原则成为各国大学追从的样板。其中, 学习德国教育经验最为成功的要算年轻的美国大学。
洪堡领导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国际上的影响远不止于美国大学的改造运动, 其影响还包括我国1917年蔡元培先生领导的北京大学改革以及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大学运动等。蔡元培先生曾先后两次赴德留学,在改造北京大学时, 他继承和发扬了德国大学的主要原则, 提出了“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重要思想原则。他还明确指出, 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为使学术昌盛, 必须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为实现这一目标, 他改革了学校的领导体制, 建立了“ 学
术评议会”, 由著名教授参加, 实行教授治校, 并让具有新思想、学有专长的人物主持各学科的工作, 还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 北京大学研究所”,从而使北京大学真正成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高等学府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战斗先锋。柏林大学的建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而著称的洪堡精神, 在近两百年后依然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检验标准, 并成为各国大学生普遍的求学之道。目前, 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十分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柏林大学的办学精神及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 今天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它的办学精神已融入在各国大学的改革之中。
最初规模:
10月6日,第一批6名学生前来注册,这标志着柏林大学正式开放。随后的“1810至1811冬季学期,共有256名学生注册学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市民阶层家庭,只有36人为贵族出身”。
此时,教师聘任工作也近尾声,共计58名教员,包括“24位编内教授、9位编外教授、14位私人讲师、6名科学院成员以及5名语言教师”。除5位语言教师外,53名学者在新学期共举办了116个讲座,其中神学院10个,法学院10个,医学院34个,哲学院62个。洪堡在各学院设立了研讨班和研究所,大学在传统的教学职能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职能——科学研究。研讨班采用“习明纳”(seminars)教学方式。“习明纳”最早见于18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格斯纳于1737年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习明纳”,第一个将“习明纳”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大学教学。“习明纳”一般由8~12名学生组成研讨小组,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习明纳”是在教学上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其他大学所效仿。
目前规模:
目前共有11个学院、11个交叉研究中心、18个研究生院、2百多个专业或科系,学生3万多人。
农学与园艺系系(, ,)系(, , ,)系 , , 欧洲 ,和哲学 II系(文学, 语言学, 斯堪的那维亚研究, 拉丁语 文学, 英语和美语研究, 斯拉夫语, 古典文献学)系 /艺术,(包括 , 性别研究)系神学系[3]
其它两个独立的研究机构:
Museum für Naturkunde) 联合研究中心: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是洪堡大学与其他国外高校第一次共同合作成立的研究中心
第二篇: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德语: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它创建于1810年,由当时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洪堡创办,大学最初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1827年,洪堡的弟弟、著名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应邀也来到大学任教和从事科研,他积极倡导和创办了许多新的学科,如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洪堡兄弟同是大学的创办者。
大学创办之时,得到当时的国王弗里得里希·威廉三世的大力支持,他将其家族的一座宫殿建筑捐赠学校作教学大楼,并下令把柏林当时有助于教学研究的博物馆并入该校。为纪念此举,创办者以国王的名字命名大学校名(即弗里得里希·威廉大学),一直沿用到1949年2月。两次世界大战曾给这所大学带来很大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柏林也被一分为二,而这座大学也因处境两边,逐渐变为两所大学。在柏林东部民主德国首都的一部分以其创始人之名重新命名为柏林洪堡大学,而在柏林西部联邦德国一部分称为柏林自由大学。1990年德国统一,原本一所大学分而复合,统称柏林洪堡大学。洪堡柏林大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1807年普鲁士战败,德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思潮兴起,社会精英与民众都期待着教育界尤其是大学能够为国家的自由强盛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作出贡献。社会期待着一种能够进行学术研究的新型大学希望通过学术教育上的繁荣和精神上的胜利,一方面洗刷军事上的国耻,另一方面发展德国的国力。在随之产生的有关大学教育改革的观点和理念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它成为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1.大学的性质
新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洪堡强调,新大学的本质是客观的学问与主观的修养想结合。洪堡极其反对传统大学中神学、法学和医学教育的职业性和功利性,对于这类课程,洪堡斥之为“低级的仅为养家糊口的学问”。
2.大学的职能
洪堡强调,在新型大学必须将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统一。他反对将传授知识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他认为大学的根本职能在于追求真理,大学教学必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洪堡不主张大学传授实用的专门化的知识,而应该是纯粹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品格。只有教师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授。洪堡认为,这种形式的教学和学习才真正称得上是大学教学和大学学习。基于这样的定位,柏林大学的各学部都设立研讨班和研究所,这是新大学区别于德国传统大学的根本所在。在柏林大学之前,德国传统大学中的研讨班,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只是以辅助性的性质存在,并没有真正将将教学和研究真正结合起来。柏林大学的此项实践标志着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现代大学进入一个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新阶段。
3.办学理念
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上,洪堡首先认为,大学应该保持孤独和自由的原则。这是指大学及其大学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不仅应该对世俗社会,特别是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保持一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大学还必须摆脱国家和教会的制约以及来自工业社会的世俗压力与影响。另一
方面,洪堡认为,国家绝不应该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成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地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远非政府的近前布置所能预料的。他还强调大学办学的学术自由原则。他所强调的学术自由有两层涵义,即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指学生有选择学习任何课程内容和在大学中独立生活的自由;教学自由是指大学教授具有在其学术领域内不受干涉、探索和传授真理的自由。
4.学科设置
洪堡希望通过哲学这门包罗万象的古老学科来统摄一切学问,将各种具体不同的学科有机地统合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取的不是个别、具体和互不关联的经验知识,而是通过对哲学学习和研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在此基础上掌握一种治学方法,获取最高形式的纯粹客观知识,同时具备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身的道德灵魂。虽然洪堡极其反对传统大学中神学、法学和医学教育的职业性和功利性,但是他并不反对传统大学的学部设置形式。1809年创建的柏林大学由哲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个学部组成。其中的哲学学部不再被看作是低一级的学院,不再是实施普通教育为升入其他学部所做准备打基础的学部。而是各学部的地位平等,废除了各学院的等级差别,另外,课程设置以及其功能生了重大改变。柏林大学的哲学学部在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是柏林大学中师资力量最雄厚、规模最大和地位最高的学部,成为其科学研究发源地,是其他学部效仿的对象。哲学院变成大学的中心是柏林大学的又一显著特点。
5.教学制度
鉴于洪堡所强调的学术自由的两层涵义,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使得柏林大学的学生有选择学习任何课程内容,选择教师的自由,拥有极大的自由完善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教学自由使得大学教授具有在其学术领域内不受干涉,教授有选择讲授内容和传授方式的自由,有探索和传授真理的自由。这形成了柏林大学独特的教学原则。
6.行政管理
洪堡认为,虽然国家为大学投资,对大学有所期望,但国家应当尊重学术活动的特性。在洪堡思想的指导下,柏林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给教师以充分的自由。体现在行政管理上,即是采用教授会制。教授会成员为全体正教授,大学内的所有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比如校长的遴选、教授的选聘等。教授治校实质是民主治校、学术主导。教授治校的关键,在于教授阶层在学校重要决策和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于他们的意志能否通畅地表达并发生实际的影响。这对柏林大学学术氛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教授学者们科学研究热情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两次改革的现实影响和重要意义
洪堡柏林大学改革不仅仅是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修养、自由、科学、寂寞四个核心的大学观念在德国大学中确立起来并且根深蒂固。科学研究成为德国大学的中心活动和核心任务,教员同时必须同时是研究者,科学研究的地位突出,这在大学中促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对以后德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自由的原则随着柏林大学的全面改革的完成逐渐成为德国大学不可动摇的核心价值,成为德国大学的突出特色。改革还形成德国大学对纯科学价值的重视,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大学教授安心于象牙塔中,排斥任何实用的考虑,以防其掺杂学
术研究工作。柏林大学的改革理念和实践使得德国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大学观念对蔡元培个人以及他所进行的大学改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一系列改革下而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大学,使得北大一改以前的沉闷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弥漫于校园的风气,自由、新颖、活跃的气氛到处可见,学校焕然一新,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他也开创了公立大学招收女学生的创举。此次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北大人的思想观念,并且制定了新的管理及教学制度、学习制度。蔡元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北大自身的风貌发身巨大的改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对于当时的革命形势来说,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它保护了新思想,培养和发展了新思想。鉴于北京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德国大学观念也就通过蔡元培,通过北京大学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整体。
第三篇:在柏林读后感
在柏林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了奥莱尔的《在柏林》一文。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柏林》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身体虚弱的妻子在火车上,妻子在不停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别人以为是神经病。后来老兵解释道:“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通过这一个小片段,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战争使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毁灭。
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应该在这样的年代里努力学习,报答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我们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第四篇:14.在柏林(教案)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事。
二、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1)
(2)
(3)
(4)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五、品读释疑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二)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反复出现的作用是:a暗示战争让老人失去了三个儿子;b表现老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c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2.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5)
(7)
(8)
(17-29)
(9-12)
(13)
(14)
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六、总结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勇气》《生命的签证》。
八、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九、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老妇人引来嗤笑
老兵说明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在柏林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第五篇:《在柏林》优质教案
《在柏林》优质教案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战争的控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品味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
4.领悟这篇小说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难点
领悟这篇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字词教学
本课未设置会认、会写的生字,但要关注课文中注音的生字“后备役(yì)”“咔(kā)嚓(chā)咔嚓”。教学时,直接在课文中随文识字,“后备役”多数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背景介绍后备役是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咔嚓咔嚓”是拟声词,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拓展积累ABAB式的拟声词。“嗤笑”的“嗤”是整体认读音节,同时也是翘舌音。
2.阅读理解
《在柏林》这篇小说篇幅极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极强的可读性。阅读中,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在指导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时,要抓住老兵的语言分析。领悟小说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要从故事发展中的留白“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深入挖掘。
3.表达运用
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及其“留白”艺术的运用是最突出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小说后,能通过小说中火车上发生的小场景发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能通过小说中两个小姑娘的态度,寻找小说“留白”给人们的思考;能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发现微型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1.预习提纲
(1)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及图片,了解战争的危害。
(2)了解作者奥莱尔及她的相关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展示战争图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14在柏林)
3.介绍作者。
(1)学生先说说自己了解的作者情况。
(2)出示作者介绍,指名学生读一读。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
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莱尔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举动
神志不清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咔嚓咔嚓
提示:“咔嚓咔嚓”是拟声词,说说你积累的ABAB式的拟声词。
(2)课件出示句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指名学生读第一句,注意纠正读音及短句。
②引导学生理解“后备役”: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
③指名学生读第二句,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④结合上下文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生1:指手画脚:文中指小姑娘说话时不顾他人感受,得意忘形地做各种动作。
生2:不假思索:文中指小姑娘不经过思考,毫无顾忌地嘲笑他人。
⑤齐读这两句话。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生: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小姑娘的嘲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分三步:第一步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词语、句子,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三步默读课文,概括大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场景。
2.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1)学生一起读这句话。
(2)说说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男子都到哪里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健壮”男子。
生:男子都上前线去了。
生:为故事设置悬念,为后面头发灰白老人的出现做铺垫。
3.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
(1)学生快速默读,画出句子。
(2)学生交流,读句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3)交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你从哪里看出她的反常?
生1:这是一位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生2:从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可看出。
独自沉思、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板书:虚弱多病)
4.车厢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
生: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板书:嗤笑)
5.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什么?老头可能在想什么?指名发言。
预设: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这个老妇人是不是有经神病,怎么没有人跟着一起。
老头可能想:我的夫人已经失去了三个孩子,现在没人照顾,你们不同情,竟然还嘲笑我们。
(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
当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一次重复数数时,两个小姑娘又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生: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之心,幼稚粗浅。(板书:神志不清
傻笑)
2.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老兵说的话,把它画出来。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3.请同学们自己用心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老妇人的身份,是战时后备役老兵的妻子。
生2: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中死去。
生3:老妇人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
生4:老兵要上前线,无人照顾生病的老妇人。
4.老兵所说的“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改成“她”,好不好?
提示:不好,“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的三个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更让人感受到失去三个孩子的母亲所承受的痛苦,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5.融入自己的感受,再读第3自然段,感受战争带来的苦难。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车厢里为什么一片寂静?
2.指名回答。(板书:真相)
提示:知道真相的人们震惊了,老兵的话让人们不禁陷入对战争的反思,人们似乎已经对老夫妻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了,除了沉默,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3.比较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1)找两名学生读这两句,思考:这两处“静”有什么区别?
(2)提示: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在流血。(板书:静)
4.小结:从老妇人的遭遇中我们看到很多人因战争失去亲人、失去家园,这种痛苦引起了列车上所有人的共鸣,也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战争带来的苦难。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对文章两处“静”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词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不同内涵。
四、再读课题,深化主题
1.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
提示: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缩影。
3.总结:本文短小精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破了事实的真相。这句话就像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制止战争,渴望和平。
五、导读回顾,感悟技法
1.指名读导读,提出导读问题: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自主批注,同桌交流批注。
3.学生反馈,教师引导:
从情节的设置上一开始设置悬念: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因为他们都上前线了,从而表现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人物的刻画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老妇人因为战争失去了三个儿子而神志不清。
从老兵的控诉中,不仅解开了看不到健壮男子以及老妇人神志不清的谜团,还道出战争毁灭了一个家庭,甚至毁灭了千万个家庭。
从最后对车厢的描写中,警醒了人们不要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苦难。
【设计意图】
小说情节大多是虚构的,却有生活的影子。这是一篇小说,虽是虚构的,但来源于现实存在过的战争。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带来的苦难,要从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方面去发现战争带来灾难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以战争为主题,根据你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小说等,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柏林》是一篇不足400字的微型小说,写出了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给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其故事情节发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明。教学中如何用小说的手法来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
1.品读语言,感悟主旨。以小说第一句话为例,“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看不到一个男子?这是不合常理的。作者这样写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课文最后老兵的痛诉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没有男子,更是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这句话中还有一个不合常理的地方:“缓慢”,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以留白让学生结合战争这条线进行想象、品味。
2.巧用语言,把握情感。小说中每一处语言的出现都有它独特的意义,那么文中老妇人反复在数“一、二、三”,这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为何要不停数这三个数?这三个数到底有没有特殊的意义?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三个数展开,引导学生猜想老妇人可能在等待三个孩子,可能因没有等到而失望,导致神志不清等。
3.品析句子,领悟主旨。课文倒数第2段中老兵的痛诉可以说是故事情节的高潮,也是点明主旨的所在。学生阅读时对句子中重要信息的捕捉非常重要。因此,教学时,把课文重点句子的分析放在此处,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提取真相中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领悟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是无法抹平的,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呼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