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业的竞争优势
如何发展和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业的竞争优势
——基于与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对比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而服务外包,作为成长最快的服务业跨国转移,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全球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服务外包业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印度是服务外包发展大国,本文将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比中印两国在服务外包业现有的竞争优势状况,凸显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优势和弊端,并且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从而对如何发展和提升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竞争优势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业中印对比竞争优势相关策略
一.引言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十分明智的。
据最近国际在线消息,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近年发展迅速,正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速度成长,并在承接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推动中国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来自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同比增长35%。按过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发展,到2015年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上介绍,2010年中国承接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达到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3%。由于我国社会稳定,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甚至可能赶超印度。
且不论中国服务外包业是否将赶超印度,至少目前印度服务外包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不能比拟的(全球软件服务和解决供应商、美国佩罗系统中国区总裁戴夫·米勒称,印度是世界公认的软件服务外包最强的国家,其外包规模是中国的10倍,IT软件外包服务总收入也是中国的10倍)。如果中国要实现赶超印度的目标,首先就必须认识到两国服务外包业现有的竞争力状况,然后对自身扬长避短,对印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找到发展和提升本国服务外包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二.中印服务外包业现有竞争优势的比较
根据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阐诉,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后者更是该理论的重心。为了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企业唯一的选择是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因此,一个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投资和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波特提出的“钻石体系”模型正是对这种投资和创新环境的描述。下面本文将参照 “钻石体系”四种主要因素对中印服务外包业进行分析比较。
(1)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和被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包括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
服务外包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中国和印度都拥有较廉价的劳动力,但中国在这方面更具优势。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 ,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 ,如软件外包企业招聘的员工90%以上是本科生。我国人力资源充足 ,具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 ,高素质 ,低成本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大已成为我国劳动力的明显优势。目前 ,我国劳动力成本仅是印度的 70% ,美国的 1 /8。因此 ,低成本 ,富有才干的技术人才是我国开展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
在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方面,印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印度独立以来,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印度上世纪50年代就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先后在全国建立了7所印度理工学院,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管理人才。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海内外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挑战,以培养市场为导向的实用性人才。在2008年,印度就有400多万技术工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印度的软件人才有30多万,并有300多万人员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相比而言中国服务外包的对应人才不足。经过八年连续的扩招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增长到的 600万,但是对于服务外包业务来说 ,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高精尖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物匮乏。软件编程和工程人员的数量不足 ,掌握核心技术 ,熟练掌握外语的国际型软件开发人才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紧缺。全国范围内 ,服务外包企业每年约有 20万个岗位缺口 ,仅上海每年就有 3万个服务外包岗位没有合适人才。
外包要依赖于基础设施,就基础设施而言,中国很明显走在了印度前面,如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大概是印度的 7倍,在个人电脑拥有量、移动电话、互联网上网人数等方面更是大幅领先于印度。而且在为承接服务产业转移作准备的过程中 ,全国积极建设服务外包园区 ,建立服务外包的产业聚集区 ,出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
(2)国内需求,包括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
如今印度的服务外包的发展是以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为主,其中欧美市场是其外包业务的主要来源。据了解,印度服务外包协会NASSCOM发布的《印度服务外包行业2011年到2020年十年规划》中称,2010年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目前的总业务量是700多亿美元,离岸是594亿美元,说明印度境内外包的比例很小。以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为例,从1991年以来,印度软件国内市场环境长期处于不利状况。这是由于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贫富差距悬殊,总数约为1.5-2亿的中产阶级是印度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印度信息产业的主要市场。但是,印度还有4亿左右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受教育程度低,电脑和软件与他们十分遥远,因此,印度软件业内需小,截止到2005年,内需所创造的IT产业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0%的左右,因此,印度国内的软件制造商的主要市场都在国外。国内市场需求小是印度软件业注重发展外包业务的动因之一。
在《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中,服务外包工作委员会高级顾
问陈刚这样表示:“2009年,中国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华为的发包量是10亿人民币„„中国国内内需市场非常大,金融信息、医药卫生、电信等第三产业开始启用国内的服务外包供应商。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现在就有六七亿美元的内需,估计到2015年,可能会上升到28亿到32亿美元的份额。”而据商务部、工信部服务外包行业专家级顾问曲玲年表示,中国拥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国内内需市场,如IBM、惠普等欧美企业都将服务外包业务的关注重点向中国移动。“目前,中国市场离岸外包总量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虽然离岸市场超过印度的可能性不大,但内需市场会远大于印度。”
(3)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
金融业即是服务外包产业的一个相关和支持产业。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外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是当前国际分工协作的一种新形式。当跨国银行准备外包业务时,印度似乎成为它们的最佳选择。著名商业咨询公司麦肯锡在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估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业务收益将达1100亿美元,而印度将拿到一半以上。除了印度原有的优势项目——IT外包业外,多数新的外包业务将产生在保险业、零售业、银行业以及境外旅游业。相对于印度而言,我国在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面还存在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与中印两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同,更确切地说,是金融体系的不同。印度的金融市场较为健全,小型私人企业容易融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侧重服务国有企业,尽管外资滚滚而入,但民企难以找到资金,不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印度政府通过减税、补贴、调整立法和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吸引了大量跨国风险投资,而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很受限制,股市被政府严加管制,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股市实际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更多时候是一种行政安排,是行政计划场所而不是市场交易场所,这种情况下,国际资金的流向、投资意向偏好从中国转向印度是必然的。
金融化、证券化的程度越高的社会,越能够提供条件让大家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尤其是从事更高经济增加值的生意的机会和可能性会大大增加。所以相比中国而言,印度金融业的繁荣为该国服务外包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
关于印度服务外包企业,总体上对比中国而言,具有更加成熟的承接服务外包的体系和流程,这当然与其公司战略和结构密不可分,在这里就不再细说。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本国竞争方面。
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产生并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确这种竞争最好要是良性竞争。国际服务外包有很多层次,这给国内不同层次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机会。然而,目前国内企业之间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而盲目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大部分从事编码、测试等小规模、低层次、技术含量不高的业务,往往只能以低价取胜,并形成盲目竞争。这种以低价取胜的商业模式很难在与注重技术含量的印度软件外包较量中取胜。
三.中国提升服务外包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通过上述中印两国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优劣势所在,对于优势当然应该继续发展保持,对于劣势则应作出相应的对策,下面则是在上述比较基础上提出的相关建议。
(1)重视对服务外包的对应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培养
首先 ,加快高校服务外包相关学科的建设 ,整合资源 ,设立服务外包研究方向 ,培养专业和外语双精通人才;其次 ,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由政府出面 ,推出校企结合“一对一”、“一对多” 模式 ,保证高校服务外包专业学生岗前培训与实习机会;第三 ,支持企业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及相关资格认证工作 ,同时可以定期派专门人员到欧美等国接受培训
学校方面的具体做法可包括,密切关注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求,将专业教学和教师的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并融合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以项目合作为主渠道,组织教师积极承担行业企业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内的大赛,培养学生的BPO 的实力。学校和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参与学生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的活动,通过学科建设来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
(2)扩大内需型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发展
近两年,国内企业计划外包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展,刺激中国BPO 内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部分专注于离岸外包市场的企业也纷纷掉头转向了国内市场,希望在日益红火的国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那么为什么要注重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发展?这是由于有我国制造业实力雄厚做强大后盾。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 ,如果将研发、设计外包出去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果。除此之外 ,制造业企业还可以将供应链与物流、第三方质检和产品测试、委托加工制造和设计制造等外包出去。这样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 ,将大大促进我国内需型业务外包市场的发展 ,从而也为内需型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更大的舞台。
(3)注重金融行业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我国未来战略调整的方向。发展服务外包业恰恰是此次产业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得好 ,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第一、二产业服务化 ,服务业生产化的进程。因此 ,政府应当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鼓励创建自主品牌 ,为外包企业创造一个宽松 ,有利的发展环境 ,使企业能够顺畅 ,快速的发展。具体做法可包括:改善银行体系的结构,资本更多的向民间开放,为中小企业融资,吸纳就业;改善部门服务质量,开展业务创新,形成产品多元化等。
(4)完善企业的服务外包体系,防止盲目竞争
为了避免进行以低价取胜的盲目竞争,企业必须进行自我提升。外包软件企业应建立完善可靠的质量检测体系,以便对设计缺陷、程序改写成本、用户缺陷、成本超支、开发进度及判断的准确性等诸多因素进行测量和控制;服务商不仅需要着眼业务流程,帮助客户持续优化业务组合及工作流程,也需要加强自身的IT服务能力,提升对行业客户的理解,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值得信赖的一站式服务。
总之,为发展和提升中国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势,国家应该从以上几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统筹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协调发展,建立一个服务外包的整体
品牌,以一个国家的品牌形象树立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从而参与国际竞争,将中国的服务外包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第四版)南大出版社,2009.7
2.孟旭凤 王王红艳:借鉴印度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服务外包发展.中国商界.2010(5)
3.周游 徐丹:对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解析.市场经济论坛.2010(2)
4.沈建缘:内需将成中国服务外包业重点 十二五后业务总量有望超印度.经济观察网.2011.4
第二篇:试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探析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从业务领域的发展看,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服务外包的规模和深度来看,一些地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
国际发包商非常重视接包企业的规模,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接到总包。而当前一些地方的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有些企业只有二三十人,另外产业收入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少,吸引大订单比较困难;二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3或CMM14认证很少,资质和能力不足,不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也很难从客户那里获得大的外包项目。另外,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金融、会计、人力资源、采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较少,附加值高的知识服务和决策分析、研究开发等高端服务极少,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产业基础薄弱
服务业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外包打下坚持的产业基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服务外包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服务业的有效增长。虽然有些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全,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长足发展。
(三)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匮乏
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低端外包岗位无人问津,中高端服务外包无人胜任的窘况是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面临的巨大制约因素。
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境与区位优势发展
作为服务外包业后起之秀的合肥市就是很好的例证。合肥为我国中部城市,中部城市的特点是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城市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服务外包需求;另外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部城市的在人员成本、租金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企业运营成本较低。合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在中部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必选之地。2007年12月,合肥市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确定合肥为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借助这一平台,合肥服务外包产业大踏步前进。据统计,目前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成倍增长,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合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抢滩合肥。
而地处西北部的西安市虽然地处内陆,却凭借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强烈意识,经过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于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国家级软件出口的“双基地”之一,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西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受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凭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规避自然条件制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地区竞争能力,借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区位环境和成本优势,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应该成为众多地区必选的战略抉择。本文由: 中国富博网整理发布
第三篇:竞争优势
在演讲中,杨壮教授与在座的来宾共同剖析了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流失现象。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高层领导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准备在两到三年内辞职或者调换工作。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广泛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杨壮教授认为企业中高管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企业缺乏独特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文化氛围;企业未能建立起真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企业没有提供人才发挥的平台,未能制定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领袖的个人素质和领导风格存在重大缺陷。他认为,高管离职不单单受企业制度影响,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总裁理念和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潜力的发挥。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之本,企业激励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公司招聘和人才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杨壮教授的研究紧扣目前企业中的热门问题,数据翔实,逻辑清晰,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结论深得在座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赞同。
随后,北大国际MBA项目 EMBA主任、战略管理学专家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马浩教授认为,竞争的意义在于参与,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其中。但在参加竞争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胜。“猪也可能会飞,但肯定不如鸟飞得漂亮”,因为飞翔不是猪的优势。同理,企业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定位自己,选择不同的游戏。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表现形式、定位所在、作用影响、起因缘由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还提出,中国的企业不用走很多弯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企业的案例,模仿本身也是种创新的手段。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在自己有相对优势的小池塘内,成为大鱼。随后,马教授还为中国不同企业如何发挥竞争优势,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主题演讲之三: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
主讲人:马浩教授
演讲内容提要:竞争优势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现象: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外在表现、定位所在、作用效果、起因缘由以及时间跨度等;中国企业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中国企业如何快速模仿和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以迅速取得相对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要取得相对于国际一流对手的竞争优势,核心是要依靠自身的创新。
第四篇:我国服务外包的现状
我国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服务外包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业态,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服务业转移与离岸外包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然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激烈市场竞争中并未确立自身的战略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对策。我国应将发展服务外包业提升至战略层面进行谋划,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服务外包业作为现代服务中的重要业态,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认识到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规模及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后,根据自身优势竞相进入该领域,并将该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商务部也启动了“千百十工程”大力推进服务外包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成绩斐然。
一、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概述
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跨国公司通过制造业外包向中国转移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组装加工环节,从而形成了外商在华投资的高潮。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这一新兴的服务理念,纷纷将非核心服务活动交给其他企业进行外包,对外包的依赖也有增强的趋势,其中,金融、电信、制造等行业是中国国内市场的主要发包者,他们都愿意将IT业务、软件业务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服务外包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我国服务外包市场正日渐成熟,包括客户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研发及科技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业开始迅速崛起,正逐渐成为现代商务活动中的新潮流。
二、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和问题
2008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达到3300家,从业人员52.7万人,合同执行金额46.9亿美元。截至2009年6月,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共6673家,从业人员121.5万人,累计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42.4亿美元。2009-2013年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市场将以年均25%增长。当前,国外大企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效率和节约运营成本,纷纷将组织内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同时,许多企业大幅度削减研发经费,期望通过和我国联合从事产品研发,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和我国市场,这些都为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此外,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有力推动了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但我国服务外包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其管理流程、产品服务附加值、利润空间相对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果不能尽快转变,就有可能面临在服务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风险。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服务外包的产业政策不完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受体制变化和政府职能部门调整等因素影响,现行的服务外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现象,缺少一个对服务外包进行协调管理的主管部门,无法有效的对服务外包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与引导,特别是在税收优惠政策、外资准入和针对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还没有制定专门用于服务外包发展的法律,涉及到服务外包的政策法规基本包含在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内容分散,缺乏实施的可操作性。正是这种服务外包法律保障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存在对外包服务质量监控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履行不严格、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尽快制定对服务外包业监督管理的行业性法规,从而有效整顿和规范服务外包市场,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产业支撑体系发展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基础
在我国服务外包发展过程中,有关服务外包业的技术标准、认证、统计信息、培训等产业化关键环节的公共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同时缺乏水准较高、从事市场策划、咨询评估、业务代理的辅助企业,不能为服务外包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给以有效的协作与配合,这导致了我国服务外包品牌在行业或专业领域中的认知度比较低。此外,受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限制,服务外包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相对落后,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缺乏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支撑,不能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三)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与高端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对于IT服务外包企业的主要制约因素,95.8%的企业选择了人力资源能力,87.5%的企业选择了市场开拓能力,54.2%的企业选择了语言文化能力,50%的企业选择了资金状况,29.2%的企业选择了项目管理水平,20.8%的企业选择技术能力的企业,17%的企业选择海外交付能力。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服务外包企业都认为人力资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是制约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另外,还有将近五成五的企业认为语言文化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将近五成的企业认为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这些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外包企业为主,那么这个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资金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三、、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市场监管方式,优化法律环境,规范服务外包市场发展
在保持服务外包行业安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尽快将服务外包行业管理的重心从市场准入审批转向市场秩序的有效监管上来,进一步完善登记、备案和事后监督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创造方便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应该加快我国服务外包领域的立法工作,依照国际通行管理规定对现行与服务外包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审核和修改,对法律规定之间相互冲突,法规条文抽象、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进行调整,制订并完善服务外包法律体系中各个效力层次的立法建设,构建公平、自由、开放的市场竞争体系。此外,尽快颁布并实施有关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规,着力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设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和服务,为服务外包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建立健全外包支撑体系,促进服务外包良性发展
健全完备的外包服务支撑体系对服务外包业的繁荣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关于完善外包服务支撑体系的措施,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积极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信誉好的服务中介机构,(2)积极组建各级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整体的组织协调,制定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职能,推动市场竞争实现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帮助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并向政府及时反映行业发展中的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3)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搭建服务外包行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加强网络综合技术在服务外包行业中的跨行业、跨区域的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平台运行,带动深层次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促进服务外包实
(三)加大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制约服务外包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而其中最为缺乏的是中高端的人才。现在政府在培养一般外包人才上已经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但是对于中高端的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策支持还不够,所以政府应该重点在中高端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例如鼓励雇佣国外的市场人员、鼓励引进国外的中高端人才,包括聘请退休的国外专家等。同时,鼓励外包企业将优秀的工程师派到国外进行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熟悉并能跨越中外文化的“bridge engineer(桥梁工程师)”。
1]李志军等.服务外包业———西部中心城市扩大对外开放新动力[N].国际商报,2010-09-04.
[2]中国驻波兰使馆经商参处.中国列世界外包吸引力第二[N].中国贸易报,2010-08-10.
[3]张守营.国际服务外包政策急需调整[N].中国经济导报,2011-05- 15.
[4]詹晓宁,邢厚媛.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1(4):11-16
[5]李志强,李子慧.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2(11):15-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编.中国2011年服务贸易发展
报告[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
[7]朱晓明,潘龙清.服务外包: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8]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10:转向服务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葛林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2010(04)92—96
10李超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状况及策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1(06)34—37
第五篇:通过网络营销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华企天诚网络营销整理
dudu.com.cn
通过网络营销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加强企业在对抗某一股力量时的竞争优势。
巩固公司现有竞争优势
利用网络营销的优势可以对现有顾客的要求和潜在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公司潜在顾客的需求也有一定了解,制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便于实施和控制,顺利完成营销目标。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网络营销以顾客为中心,其中网络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现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公司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极大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借助网络数据库可以对目前销售的产品满意度和购买情况做分析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顾客满意,建立顾客的忠诚度。
为入侵者设置障碍
虽然信息技术使用成本日渐下降,但设计和建立一个完善且有效的网络营销系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一旦某个公司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网络营销,竞争者就很难进入公司的目标市场。因为竞争者要用相当高的成本建立一个类似的数据库,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网络营销系统是公司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和可以获取收益的无形资产。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系统需要企业从组织管理和生产上进行整体配合。
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
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可以从与顾客的交互过程中了解顾客需求,甚至由客户直接提出要求,因此很容易确定顾客要求的特征、功能、应用、特点和收益。在许多工业产品市场中,最成功的新产品往往是由那些与公司相联系的潜在顾客提出的。对于现有产品,通过网络营销容易获得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和意见,从而准确决定产品所需要的改进产品和换代产品的主要特征。
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
供应商是向公司及其竞争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或个人。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考虑生产的需要;第二方面考虑时间上的需要,即计划供应量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将满足要求的供应品在恰当的时机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生产,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和控制质量;第三,公司还可以了解竞争者的需求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供应紧缺时能预先订购,确保竞争优势,以免出现有的企业老总亲临原料基地、现款提货的尴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