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时间:2019-05-13 13:2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篇: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1.题目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严谨。你所得出的结论要有靠得住的理论依据和

事实依据。法律上讲你要有完整的证据链,才能给一个人定罪。

2.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造成事物的客观存在,都是有多个因素决定的。复杂程度总超出我们的想象。考虑

到多个因素,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去考虑问题。

3.认识到我们知识的局限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学到的知识不够:第二就是目前的科学体系中的相关科学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客观现实。通俗的说你学到的知识就是错的,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把不适用的理论应用到推理过程中。理论都是抽象出来的,有他存在的条件和范围。是

否适用要从复杂的事实中辨别。

5.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在我们的工作中,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要有区别的对待,不能用对待技

术问题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管理问题。

6.防止用思维定势对待任何问题。以前的事实不一定能代表现在。不轻易说“就是它的毛病,那某某出问题

了,上回就是它造成的”。

7.要透过现象抓本质。

比如生产中某个温度稍微异常,仔细的人会列出123个原因,每个原因里又列出123个原因,逐步检查可能发现比如其他工序某个阀门没有关严等等,很小的原因。

再比如:三四岁的孩子,带他出去,经常到街上就喊腿疼要抱着,腿怎么了纳闷?但是到公园就跑去了,抓都抓不住。为什么?可能是人多的地方,看到的到处是大人的腿,缺乏安全感。或者抱着视野能开阔一点?肯定腿不疼。

8.对于重要的问题,不能过分自信,浅尝辄止轻易下结论,然后问“元芳你怎么看?”

9.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它包括已经过去和未来两个方面,世易时移,很多情况都变了,昨天获得的信息

可能已经过时了。比如某个要素以前挺好现在老是出问题,就要考虑到他所处的环境,它的条件是不是已经变化了。有时考虑到未来的多个因素对现状的影响,比如房贷,我贷款买房把我老爹愁坏了,我给他分析,a.现在国家要发展经济,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钱越来越毛了,工资会越来越高,贷款不是问题了。b.如果经济出现危机,还不了贷款银行也不会收你的房子,他也拍卖不出去了。

C.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连贷款都还不了了,肯定还有其他的大事存在,这事就不用考虑了。

结论:适当有点负债率不要紧,有点风险也不要紧。

10.11.站的高才能看的广看的远。

12.学会多少知识、理论都不重要,会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不会用只是废铁一块,把工具运用到得心应手的才是真正的行家,好比金庸说的人剑合一的境界。

13.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28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要想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就,需要发挥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中就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读书法。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

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1、什么是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并分别加以界定、阐释、研究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2、为什么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客观依据——是由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的客观性决定的;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事物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作为整体的事物”,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组成,所谓“整体”是对事物的一种“静态”理解

二是“作为过程的事物”,过程是阶段的有机联结,所谓“过程”是对事物的一种“动态”理解,整体是个过程,过程也是整体。

事物自身的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认识它的时候必须既分析又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这是由客观事物客观辨证性质决定的(2)重要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需要。只有对各个要素作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同时也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3、分析与综合的联系

(1)分析与综合相互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提。

(2)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一分方面是分析向综合的转化;另一方面是综合向分析的转化。

4、怎样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1)总体说来,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分析。

(2)具体而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很多。具体学科的内容、具体问题的内容不同,分析与综合的具体方法就不同。

各种分析与综合的具体方法的共性都要求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

(3)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做到: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 1

既分析又综合;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二、合理想象

在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培养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要注意: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要敢于超越;三是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四是要正确对对待灵感和顿悟;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力

1、什么是合理想象?

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合理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2、为什么要有合理的想象?

合理想象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是推动事物发展必然要求。具体地说:(1)合理想象可以促进人们提出假说,发展认识。(2)合理想象是科学发明的重要途径。

(3)合理想象也是“思想实验”的重要途径。

3、怎么进行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不能不立足客观事实、不根据规律的胡乱猜想。

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是独立性。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立思考。

二是求异性。其思维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善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创造的本质就在“新”中,发现新现象、创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3、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它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维形式,可以不断地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2)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造和其它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它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4、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5、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求人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

二是要敢于超前。对待前人的理论要以实事求是 的态度正确对待。对正确的要坚持和发扬,对错误的要敢于纠正和超越。

三是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脱离科学的轨迹。四是要正确对待灵感与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四、知识经济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我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更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说来:

(1)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就决定了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

(2)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尤其是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创新。进行创新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需要。热点点拔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分析]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勇于和善于不断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题例解析

1、下列关于分析与综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①综合就是对通过分析与分解的各个要素进行机械相加②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④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是(D)

A、从实际出发的方法B、实事求是的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D矛盾分析的方法.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败坏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的两大祸害。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指手画脚,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欺上瞒下,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官僚主义引发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据此回答3-5题

3、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这一事实说明(A)

A、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C、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关系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4、形式主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这种做法违背了下列哲理(C)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5、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败坏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的两大祸害。从哲学上讲(D)①是对事物现象的正确反映,属于感性认识 ②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属于理性认识

③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属于真判断④是由已知判断提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属于演绎推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放军第三医院和西安希莱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大胆地将无限遥感技术和微电极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电生理记录、分析及细胞功能定位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获得重大突破。据此回答6-7题

6、难治性精神病治疗的重大突破蕴涵的哲理是(B)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7、专家教授在难治性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大胆创新说明(C)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B、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和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D、理性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据此回答8——10题:

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B)A只要有理论创新就会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创新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9、人们要做到创新,就必须(A)

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②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③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④突破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是(C)

A、科技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B、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然结果

C、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

D、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二、非选择题

11、恩格斯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

(1)这里的“联合”、“分解”的含义各是什么?

(2)“它们”指什么?与(1)中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3)为什么既要“联合”又要“分解”?

参考答案:

(1)“联合”即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分解”即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2)这里的“它们”指事物本身。二者的关系是: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上和全过程上进行综合把握。

(3)只有对各个要素首先作周密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对各个要素的本质加以综合,才能真正认识客观对象。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如果不分析各要素,就无从认识事物;如果只分不联、不综合,就会导致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都有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1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创新和完善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这就要求我党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上述材料说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试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增强党的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完善执政理念。

(2)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要求执政党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②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③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过程。没有创新就难以实现认识的飞跃。

13、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和所涉及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什么影响?

(2)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说明“创新”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

(3)从政治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4)运用经济学常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对国际经济格局影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加大。对所涉国家经济结构影响: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创新性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②创新性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现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创新性思维。

(3)①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总和。②综合国力竞争将最终决定一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③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综合国力的低下会受制于人,甚至被动挨打。

(4)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②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力量。③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篇:第六章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李天一案件及其思考

1、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及与人治思维方式的区别

法律思维是排除个人主观的感情,依循法律逻辑,合理地从法律之立场,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台湾)王泽鉴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已被普遍地接受为社会的理想治理方式。对于法治理想的实现,有两种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构建法治所需要具备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二是靠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地培养法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者往往是法治的目标和归宿,只有在官员和民众法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常态时,我们才能说法治真正地实现了。

法治思维方式或称法律思维方式郑成良老师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以权利与义务为分析线索、普遍性优于特殊性、合法性优于客观性、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理由优于结论。

2、法律思维的特征

(1)法律至上(讲法律)

法律至上就是法律最高,就是宪法至上,就是人民主权至上。所谓法律最高,即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人人受法律的支配,人人只受法律的支配。法律不仅支配着每一个人,而且统治、管理着整个社会,把全部的社会生活都纳入到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框架之中,所有的人、组织、团体,所有的行为、事务都遵守、适用已知的法律、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我们遵循法律至上原则,就是坚持法律的最高性,坚持宪法的至上性,坚持人民主权的至上性。这里主要讲的是法与情的pk,怎么样能达到双赢的结果?案例:相声演员艾国生,血染四合院。2006年11月南京男子彭宇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被告上法庭。2007年9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赔偿45876元。判决书称“从常理分析,彭宇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2)权力制约(讲证据)

权力制约原则的定义是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监督原则的总称,其存在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前提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导致出现了一个不依附于土地、国家、教会、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私人自治的领域。社会成员本身获得了私人意义上的“市民”和“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两种身份。为了保证公共权力的行使不脱离人民的掌控,所以必然要寻求制约公共权力的机制。

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

现代社会分权主要模式1.典型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形式。美国式的分权模式对其它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当今许多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就沿袭了美国的这种模式。2.英国式的以议会为重点的分权模式。现在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和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都采用英国式的分权原则,比如日本、意大利、德国等。3.法国式的以行政为重点的分权模式。法国早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就依据孟德斯鸠的见解规定了:“任何社会,如果在其中不能使权利获得保障或者不能确立权力分立,即无宪法可言。”这一精神为法国现行宪法(1958年)所忠实地继承。

权力制约原则在社会主义宪法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宪法是在一种新型的国家理念下,来规划国家权力的所属和运行以及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力图克服资本主义国家因实行三权分立而产生的诸多弊端,更强调国家权力行使中的互相配合,更强调国家权力的统一与行使效率。但社会主义宪法并未因此而放弃权力制约原则,我国现行宪法就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权力的分工与制约原则。

(3)、人权保障

人权保障原则:宪法在确认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确保公民享受各种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

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在有德行的政治制度和宪政实践中,每个人都应享有被尊重和被保护的权利。德沃金说这就是政治道德的一种要求,甚至认为权利就是“个人握在手里的政治王牌”。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人权?儿童虐待,家庭暴力,死刑,体罚,强奸„„你的身边是否发生过侵犯人权的行为?如果侵犯人权情形无处不在,则人权与政府、与我们个人都有关系。

二战时期是一个人权屡遭践踏的时代:犹太人集中营、随意入侵别国等。今天又是一个人权话语泛滥的时代。美国随意干涉我国人权、**与热那亚以人权为借口肆意在我国境内制造恐怖事件。

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权的“权”:三代同堂?

第一代人权第二代人权第三代人权 性质 防御权受益权集体权

背景17、18世纪自由主义19、20世纪社会主义20世纪末反帝国主义与环境保护

內容 政治参与权、表达自由、公正审判社会保障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与环境权

(4)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程序的正当性包含的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和公开;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宪法的至信、至尊、至上从而实现宪法权威。

法律的正当程序(Due process of Law),通常又译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它作为一条重要的法治观念与宪法原则,起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光大在美国,传播于全球。注重程序公正日益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由于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同时缺乏自然法的法律文化基础,程序意识相对落后,正当程序观念亦不发达。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谚

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程序先于权利。——法谚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法谚

请问:公安机关能否在抓到李天一后直接将其送到法院审判吗?

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基层法院一审——中级法院二审(程序终结)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和几种关系

1、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 法律的至上权威、法律本身的优良。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区别: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联系: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等等但两者却有显著的区别。

案例女子公交车上丢千余元现金近百乘客甘愿被搜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我国《宪法》第51条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到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同时,权利和义务,又是为权力所保障的。作为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义务的履行;实质上,在此过程中,也是权力作用的结果。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4.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1)依法行使和享有自由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权利。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自由和平等是社会思想与行动的两个方面

第一只有自由平等才有可能,没有自由平等是句空话。(奴隶社会)

第二平等是自由的保证,这个你应该可以理解

第三自由会要求更多的平等,不管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

第四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比如你不可能说我要天上的星星。平等也是相对的不可能有有绝对的平等就像你出生,不可能家里和外面的其他家族一样。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5、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司法公正要求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缺一不可。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最终目的。程序公正是司法活动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有效途径;程序公正能够有效弥补实体规则的不足;程序公正使司法活动更具权威性和尊严性。

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它应该既强有力又公平;应该有助于界定公众利益并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第四篇:数学思维方式

第一部分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1.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2.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3.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4.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1.若要证明一组向量a1,a2,„,a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2.若已知AB=0,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3.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4.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ζ0,先用定义Aζ0=λ0ζ0处理一下再说。

5.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6.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7.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8.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

第三部分《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1.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涉及n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的数字特征的问题,要联想到对X作(0-1)分解。

3.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4.若为总体X的一组简单随机样本,则凡是涉及到统计量的分布问题,一般联想到用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进行讨论。

5.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6.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7.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8.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 ~ N(0,1)来处理有关问题。

9.求二维随机变量(X,Y)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的求法类似。

第五篇: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方面存在着法律意识较差、证据意识不强、程序意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重视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使之适应当代中国法治社会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专业大学生应当培养的,与非法律专业学生无关。的确,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一种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而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本文在第二部分要论述的就是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

(一)培养法律思维是适应法治社会处理法律问题的需要

法律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一般来讲,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想去甚远。所谓用法律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就是看一个人思考问题是否以法律为准绳、是否以证据为根据、是否从法律程序出发和是否运用法理分析。郑成良教授指出:“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现代社会,法律思维方式渐入人心,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何种岗位上,都应认真学法、模范守法,善于依靠法律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是适应市场经济、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避免纠纷的发生,还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现阶段就是要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能否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法律生活

现代社会将是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法律将渗透到国家、社会、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许多过去被认为与法律无关的社会领域,已逐渐被纳入法律调整或控制的领域。在社会生活越来越法律化的情况下,要从容面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必须培养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有人认为,普通公民可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帮助处理法律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除无偿的法律援助之外,能否获得法律服务取决于我们的经济状况,且律师的服务通常是事后的,很难在事前和事中提供帮助。如果事前和事中思考和处理得当,很多法律问题就不会发生。因此,社会的法律服务不能取代自己必要的法律能力。

二、大学生应当培养怎样的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是一种区别政治思维、伦理道德思维等其它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经常讲到的一个案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法律有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对某些刑事案件,过了一定的年限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又如,在债权债务保护方面,虽然从道义上说借钱就得还钱,但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既没叫债务人还钱,也没有向法院起诉,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但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具有许多显著特征。这种一般性的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事实为依据

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这里的事实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事实,日常生活事实是一种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客观事实,而处理法律问题需要法律事实,也即案件事实。所谓案件事实就是能够被一定的证据证明的事实,它有可能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有可能不相符合。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查清案件事实就必须找到相应的证据。只有收集到充分的证据,才能查清案件事实。法律上的证据又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个要件,才能对案件事实起到有效的证明作用。因此,以法律的思维方式处理法律问题首要的就是要从能够被证据证明的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出发。

(二)以法律为准绳

事实查清后,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问题。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做出判断。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也不能随意地抛弃或搁置法律。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我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当然,我们可以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但在修改或废除之前,仍须遵守或执行。

(三)以程序为灵魂

法律程序就是法律所规定的人们在处理法律问题的时候应当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这些事情。如不按照既定的程序行事,就不能产生有效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必须先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未经仲裁直接起诉到法院,法院有权驳回。法律程序不仅可以指引我们做出合法的行为,也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保证。在司法实践中,案件事实可能和客观事实不相符,实体正义就不能得到实现。如此,只能退求其次,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来实现程序正义。一个案件裁判得是否公正,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一个案件的裁判过程是否符合公正标准,不仅为当事人所知,而且还能为一般公众所察觉,这就是程序正义。

(四)以法理辩是非

以法律思维处理法律问题不仅要以讲事实、讲法条、重程序,还要讲法理,要运用法律的原理和精神来解决法律问题。法律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就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找不到现成的法条加以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根据立法的精神来裁判,根据法律的精神和法的一般原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法和理密不可分,理是法的有效补充,与法律精神一致的理均可以为处理法律问题提供参考。因此,培养法律思维,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还要理解法律背后的精神。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一)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

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掌握法律原理,这两部分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因此,大学生法律课的任务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和原理,深刻理解法律背后的精神,这要求我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高校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认真研究大学生要掌握的法律法规,可以考虑将本科生的法律基础学习设置为两个学年,专科生设置为一个学年。其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转变到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教育上来。第三,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既要讲清楚法律规定,又要使学生明白法律背后的精神和原理。第四,改革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求学;大量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郎代尔曾经说过:“有效地掌握法律原理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学习那些包含这些原理的案例。”第五,重视法律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到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来,亲身体验法律知识和原理的运用。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法律知识用于具体实践,在处理法律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大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方式很多:(1)参与立法讨论。国家很多立法都要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大学生可以参与这些立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掌握一定的立法原理与技术。(2)进行法律监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提出批评、建议和申诉、控告、检举。大学生可以通过行使这些权利,进行法律监督。(3)参与法律讨论。新闻媒体、互联网和其他机构经常组织有关法律问题的讨论,大学生可以参加此类讨论,训练法律思维能力。(4)旁听司法审判。大学生可向法院申请旁听庭审过程,了解案件审判过程,掌握科学的法律推理、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生较多,组织外出有一定困难,高校可以考虑加强同地方法院的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一些案件放到学校来开庭。

(三)高校要更新管理观念与方法,形成有利于法律思维培养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学校内部规范性文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为学生养成法律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熟悉学校规范性文件,切实把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为管理学校的唯一依据。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依法办事”,使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体验到依法办事的氛围,为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载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什么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培训方式(大全五篇)

    为什么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培训方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将产品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产品拥有自己的生长过程,其生长动力来自用户的需求。所以,用互联网思维培训方式打造出来的产品,天然......

    思想汇报: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

    尊敬的党组织:作为一名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是重要任务,但是做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思想是需要不断的进步,现在我把成为入党积级分子以来,我的思想和学习......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摘 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新时期党的领导......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适应时代发展——浅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创新思维俨然成为当下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

    改变情感思维方式范文大全

    改变情感思维方式 ——从《怒海潜将》观后感谈起 丁亮李伟科 组织学生看了电影《怒海潜将》,观影后我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影片讲述了美国第一位黑人船......

    经济学思维方式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自去年11月收到书至今已有3个多月,其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美国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寒假终于在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