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析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及措施的调查报告
探析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及措施的调查报告
10广电2利 莉
【内容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高频发生,一连串的血的教训
不得不让社会开始深思当代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本文以一连串的数据及案
例对大学生自杀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究,探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提高
公众(特别是社会各界、学校)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素质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8日~12月5日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杀事件的看法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一、案例重现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佼佼者,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自小就与《论
语》、《三字经》打交道,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对“法轮功”„„
他们一直被视为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希望与寄托。但谁又会想到,就是这样的高
学历人群也渐被加入到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的大军中。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
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据《参考消息》报道,我国白领的自杀事件也屡见不
鲜,某职业顾问机构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白领职场生涯做了抽样调
查,结果显示:上海白领感觉压力大的占67%,北京占45%,广州占46%,深圳
占64%;因压力考虑过自杀的,上海占23%,北京占12%,广州占8%,深圳占10%。
最近一份研究中国自杀状况的报告称,中国平均年自杀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
平。另有数据显示,中国约有70%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一组组数据说明了有
很多的高学历人群受到了心理问题的困扰,他们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心和理
解。最近一段时期,在各大媒体上最抢人眼球的报道莫过于“XX,博士自杀了”、“XX,硕士又跳楼了”、“XX,本科生出走了,至今未归”„„也许这也算不上什么
新闻,但是人们在为这些天之骄子们扼腕的同时,也不免会发出置疑:这些“高
才生”是怎么了?
下面笔者就简要概括2009年2月份广东省内发生的几例大学生自杀事件。
2009年2月14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生从7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校方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
2009年2月15日,一名大一男生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八宿舍楼跳
下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有人怀疑该同学因挂科而跳楼自杀。
2009年2月18日,民办南华工商学院的一名女生从宿舍10楼跳楼身亡。
仅仅在2009年2月份广州就有3名大学生自杀,如此之多的大学生自杀,无疑
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出了一个警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刻不
容缓。
二、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特点
(一)自杀率呈上升趋势
虽然中国的大学生自杀率与其它工业国家相若,但是2003年以来却突然猛增。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网上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2002年是29起,1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至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2008年仅上海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23起,造成19人死亡。
可见,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趋势,乃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事实。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且不断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大学扩招规模与年剧增,进而致使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膨胀,自杀的绝对人数相应上升;二是,社会竞争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再加上近年来房价、菜篮子价等的疯狂暴涨,所有的这些都无疑加重了这群刚走出校园的社会新人的负担,很多都不堪重负。
(二)自杀原因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
大一事遇到问题最多的一年,刚从高中转入到大学,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着诸如学习、人际关系、环境等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不适应”的问题;大二主要是学习的问题,褪去了大一的迷惘与不适应,大二会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而且大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增多,还有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有的同学更要开始考虑考研、出国留学等的问题,压力相应加大;大三的学习压力依然大,但是在这基础上会增加恋爱困扰。大
一、大二的新鲜劲过了,大三的情侣们感情亮起红灯,或许是一方感觉变淡,又或是一方要去另一个城市深造或工作,这些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与恋爱困扰双管齐下,有的学生难免不堪重负;大四最突出的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日趋严重,大四的学生即将离校,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接受社会的考验,同时感情也找到了分岔路口,不少学生都会觉得很烦,无所适从。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受个体的出身、经历、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多元化。多数高校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是:失恋、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心理出现偏差、人际交往有障碍、身体残障等。
(三)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在我国,女性自杀未遂率和自杀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在统计的部分高校自杀死亡人数中女生比例超过65%(尤其失恋自杀者以女生居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女性的精神负荷较重以及某些女生的心理特点有关,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脆弱、易受打击,依赖性强等。
研究还表明,低年级的自杀问题较多,(一、二年级占自杀总数的72.7%),尤其是一年级(占自杀总数的48.5%),应成为重点预防的对象。
(四)自杀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
2004年7月4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自杀。
(五)自杀方式多样化,但激烈方式有增多趋势
就笔者从网上抽样调查选出的20例大学生自杀事件,总结了20例大学生自杀的方式,结果如下:坠楼11例,服毒5例,自缢3例,投水1例。其中高层建筑跳楼自杀超过自杀总数的1/3以上。
三、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一)心理疾病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自杀。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恋爱失败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三)学业压力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同时今年来也有调查资料发现,硕士生、博士生等的自杀的 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打破了以往以本科生为主的高材生自杀格局。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也较过去更大。
(四)家庭压力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此外,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们,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此外,受中国传统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误导,中国的家长总是无形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有时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与挫折教育,结果导致孩子极大的依赖性,稍遇不顺便想不开。
(五)社会环境的残酷与冷漠中国式的应试教育是为了在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为考试机器,出社会就是工作狂、房子的奴隶,现实社会的一切都要向钱,普通出身的大学生感情要和“富二代”竞争,工作要和“官二代”竞争,而且社会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不完善,致使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而且很多单位招人要找工作经验丰富的,熟手,而作为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新人,大学生此时深切的感受到社会的残酷与冷漠,必定会使大学生对未来的灰色想象甚至绝望。
(六)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缺失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但是更多是限于网络或手机的沟通,而传统的面谈却少之又少。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与对方交流,感情的交流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大了。久而久之,亲情淡薄,友情冷漠,渐渐与社会脱节、与人群脱离,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渐渐的社会责任感就淡化,觉得死或生都是自己的事,连自己的父母都管不了,更何况是无形的社会呢?再者,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罗大众,多一个少一个,因此一旦遇到挫折与冲突就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七)认知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自杀者通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使自己处于高度自卑的状态,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与之有关的人和环境,持续的消极认知使人衰竭,长久下去就会使人丧失在竞争中的自信,带来的必然是竞争的失败。这种失败更加加重了挫败感与自卑感,如此恶性循环,某些心理脆弱者就会精神崩溃,导致自杀行为。
(八)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年轻人责任心太低了,根源是极端个人主义,没有家庭责任心,没有社会责任心。诚然,生命是自己的,但同时也是属于你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
(九)自杀会传染如果该生知道前一天有同学跳楼自杀,那会给他提
供一种暗示,他会认为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效仿同学跳楼。此外媒体在这个过程中也推波助澜,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看到、听到的都是某某大学又出现大学生跳楼事件,怀疑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失恋等。整天充斥在这样一个自杀高频发生的社会中,特别当事发者同为同龄人时,敢问谁不紧张?这无形中也在大学生群体中留下一个不良影响:死亡可以解脱。
四、应对措施
(一)高校
1、改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人来对待,要把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增加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教育大学生珍惜生命。在管理方式上,要尊重大学生个体的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其解决实质难题,尤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为其学习、成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2、加强挫折教育大学生初涉社会,对于“失败”极其敏感,一方面是因为在家备受长辈宠爱,有求必应,当初涉现实社会时难免心理上会出现误差;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同学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但是出到社会竞争更大,面对的挑战更多,一时无法转换角色。因此,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学校不仅应该充当好其教书的角色,还应该作为一个育人的基地,及早地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激烈,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挫折。
3、建立健全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进行专业辅导在笔者所做的调查报告中,有74.3%的调查者所读的大学有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17.1%的表示正在完善与建立之中,只有8.6%的调查者表示学校没有设立相关的机构。这个数据无疑是令人乐观的,但是值得深思与探究的是,这些机构能够发挥其作用的又有多少呢?据笔者了解,学校设立的这些机构少有人涉足,很多学生觉得去接受心理咨询是一件羞耻的事,担心让周围的人知道会受排斥。所以高校注重的不再是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而是转为鼓励学生主动咨询,开设个别心理咨询和电话咨询,此外还有为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全面记录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心理变化,并且做好保密工作。
4、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技巧加强进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掌握自杀前兆或者有关异常心理情况反应的特征,做到发现时不慌不乱。分工安排及时的做好有自杀念头的同学的安抚工作,尽量给予关心,进行心理疏导与沟通。此外还应与其家庭沟通,及时关注心理变化,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和校园环境。
5、做好自杀事件善后处理每次学校发生重大的自杀事件后,学生的心理难免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在这时学校要及时的向学生公布自杀调查报告,向学生分析自杀原因,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活动,舒缓学生的紧张心理。
(二)社会各界
1、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机制由于经费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规模非常小,水平也不高。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庆、四川和浙江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开设2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但囿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很多时候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被接听。尽管政府部门要求各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危机干预,但高校中的专职心理咨询员数量却严重不足。例如,目前北京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员不到100人,而需要量至少为200名。现有的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水平并不高,不能为学生提供有实效的帮助。此外,由于职称和晋升得不到重视,专职心理咨询
员的流失也很严重。因此,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机制,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媒体要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社会环境如今每当出现大学生自杀事件时,媒体总会一马当先的进行专题报道,有时难免会夸大了事件的严重性,而且长期反复地报道这类恶性事件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大学生心理紧张,制造恐怖气氛。因此媒体应该多报道积极向上的新闻,鼓励大学生克服困难;此外,也要担任起一个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多宣扬积极的思想。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调查表明,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最大原因之一。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虽然拥有一个好的文凭,但是现实社会更多 讲究的是经验。作为一个初涉社会的新人,大学生没有经验可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去搞教育,加大对大学教育的投入,但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不如一个技工,情何以堪。因此,国家在促使高校扩招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做到人尽其用。
4、改革教育体制,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生”的模式作为中国教育界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教育体制的改变早是迫在眉睫。虽然到目前中国“一考定终生”的模式依然根深蒂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努力,但是我想说的是速度太慢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根。希望相关部门多多深究这些大学生自杀事件背后的真相,那时你就会发现受中国教育制度毒害的孩子不在少数啊,难道真的要到您的孩子成为殉葬者之一才会觉悟吗?
五、结束语:挽救一下那些迷途的“小羔羊”
当我写这篇调查报告的时候,或许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一个年轻的生命的正纠结在生死的边缘,可能就是一念之差,一个生命就瞬间陨落。毅然转身,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个离去的年轻背影,更是一份长久的痛。所以在此想呼吁大家,当你碰到那些迷途的“小羔羊”时,拜托你们多给点耐心开导、安慰他们,那样子挽救的就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整个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刘朝霞,周伟《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生命关怀》
2、童静菊《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3、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
第二篇:关于中国各高校大学生自杀率及其原因的的调查报告1
关于中国各高校大学生自杀率及其原因的的调查报告 前言自杀是主体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专家介绍,自杀通常是15岁到34岁人群的前三位死亡原因之一。对于年轻人来说,离开家去上大学是生活中的重大转变,比如离家带来的孤独感、担心上学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与室友或其他人发生矛盾、担心成绩不理想害怕失败、对学校课程安排不满意、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如果学生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其应对能力就会出现心理危机,甚至使学生产生自杀的想法。主体
一、近年全国各大高校自杀事件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 1、2010年3月22日,安徽科技学院今晨一大二男子因为情所困跳楼自杀!2、2010年12月24日上午8时20分许,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8级李姓硕士生从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8楼坠落,不治身亡。北大校方证实,跳楼可能与死者生前患有肺部疾病有关。小柯生于1986年,2004年考取北大本科,就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8年保研,现为该院软工所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明年7月即将毕业,已找到某网站的工作。3、2009年2月17日下午3点多,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1岁的男大学突然闯入环化楼3层教诱因科办公室,用刀扎伤教务科科长徐老师,随后从一处过街天桥跳下。经抢救,两者均无生命危险。4、2009年2月14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生,从七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校方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5、2010年6月22日广东金融学院一大一男生在宿舍内上吊自杀 6、2009年12月26日9时左右,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一名杨姓男生从学校综合楼8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据校方透露,该男生系心理抑郁跳楼自杀身亡,死前留有11页遗书。7、2010年1月2日上午10时开始,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变得不平静起来。该校一名大三男生,在寝室用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男生的档案显示,他曾在2007年因抑郁症休学一年。同学们猜测,心理抑郁加上就业不顺,可能让男生选择了“离开”。专家表示,应给大学生创造减压的开放环境。8、2011年1月5日晚5时30分许,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公寓5号宿舍楼,一名男生从4楼跳下。医护职员赶至现场施救时,跳楼男生已不治身亡。得知跳楼者死了,一名女子趴在死者身旁痛哭不已。据称,跳楼者是该校大一学生
二、剖析中国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缺乏远大的理想是自杀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大学里教书有余,育人不足,育人又以思想教育取而代之,思想教育也只限于政治范畴。简单化、公式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造成学生思想空虚。夸夸其谈的空洞理论、不着实际的说教解决不了青年学生心灵的饥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小就受到抹煞,雄心壮志又没有树立起来。从小到大,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考上了大学就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就体会不出人生的意义,自然缺乏生存的动力,自寻短见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压力太大是自杀原因之二” 大学生的压力过大,经济上和学习上的沉重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些出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吃饭、穿衣有困难,更不堪学费越涨越高的重负。饥饿和寒冷折磨着他们,学费和杂费困扰着他们,使它们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学业的重负,身体和心灵都受到摧残,难免感到绝望。某有机化学研究所二十六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教学楼的七层跳下身亡,遗书显示出了他自杀的原因:“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念完高中考大学,念完大学考硕士,念完硕士考博士,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到了极限,势必承受不了,自然会出现精神抑郁。“心理脆弱是自杀原因之三”
现在有很多学生娇生惯养,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家庭与学校所关心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变化。他们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缺乏坚强的意志,又不能自我调节好心理状态。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许多学生拼命学习,但是社会竞争激烈,学成之后又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时就失去了面对困难、面对未来的勇气,一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情感纠葛是自杀原因之四”
青年学生经受不起爱情浪潮的冲击,热潮一来,纷纷卷入爱情的汪洋大海,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然而一部分人轻率,一部分认真。轻率的人把爱情当作游戏,拿得起来放得下;认真的人把爱情当作生命,拿起来了就放不下。前者潇洒而去,另求新欢的时候,后者却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不能自拔。一些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上当受骗之后,忍受不了沉重的打击就走上绝路。
“悲观厌世是自杀原因之五”
青年学生看到电视、电影中的青春生活尽是风流倜傥、潇洒浪漫、充裕富足、豪华奢侈、良辰美景、幸福美满。而面对的现实却是世态炎凉、冷漠无情、竞争激烈、劳苦艰辛、困难重重,悲观厌世的情绪也就日渐加深,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最终选择自杀,一死百了。这是一种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人从出生到进入大学深造也不容易。我们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中国大学生自杀。
三、介绍
三、媒体介绍解决中国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对策(第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所经历的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几乎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旅程,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进入大学后要独立生活,要独立面对更激烈的学习竞争,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遇到较为尖锐的矛盾时,往往措手不及,方寸大乱。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控能力。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本质和行为习惯,弄清不良性格与不良习惯之间的关系。对不良行为习惯要进行自我调节,及时纠正。例如,发现自己性格内向,就应该多出去走走,主动与人交谈,多交一些朋友,学会向别人表达自己,不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的。而如果发现自己性格外向,就应该训练多克制自己,谨慎行事,静下心来多思考一些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勤奋、勇敢、热情、大方等。大学生还要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心理健康训练。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排解,例如:第一,发泄法。不要把痛苦、不开心长期积压在心里,可以采取既不危害他人,又不妨害社会正常活动的方式发泄出来。有的人遇到伤心事,可以放声痛哭、大声喊叫,可以奋笔疾书,可以疯狂购物,可以把纸撕的粉碎,还有的喜欢通过剧烈的体育运动来排解心中的苦闷。第二,诉说法。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闷闷不乐,自己受苦。找自己的好朋友、老师诉说自己的痛苦,别人的安慰是愈合自己伤痛最好的药材。有的同学可能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隐痛,还可以选择到网上聊天,让陌生的网上的朋友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到心理诊所请心理医生帮忙。第三,转移矛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视线和思想转到其他事情上,不再想让自己伤心的事情。如年轻的恩格斯在失恋后,他徒步旅行,用对大自然的感受取代失恋的痛苦。许多人在遇到挫折时都选择用工作、学习的乐趣抵消逆境的痛苦,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第四,升华法。就是化悲愤为力量。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谢林顿年轻时是个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一天他向一个清洁工求婚,那个清洁工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们所有女人集体跳泰晤士河也不会嫁给你。谢林顿深受打击,于是彻底觉悟,化悲愤为学习的动力,终于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家。第六,认知疗法。这是一种最理智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所谓认知疗法就是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要走极端,钻牛角尖,从某种意义上说Q的精神胜利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当你经过努力没有考上研究生时,你就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想没考上的诸多优点,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事实上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还可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达到调节自己情绪,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的目的。(第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我们发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已经是当前最大的问题.首先,高校的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但是,辅导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他们往往成为学校通知、措施的“广播员”,他们只是负责把学校的通知传达给同学,不能按期到学生宿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况.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辅导员必须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还要注意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其次,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们与广大同学接触最多,应该最了解同学的情况,但是他们往往忽视这一点。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基层学生干部的细心、努力工作。他们应该成为连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他们应该及时向老师汇报同学的情况,注意发现问题,与同学打成一片。
第三,高校有一支强大的“两课”教师队伍,他们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课本教学上,不能及时根据时代的变化,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的变化。作为“两课”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关注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第四,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学校还要经常组织心理调查,方便了解同学思想情况,对有问题的同学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治疗。只有辅导员、“两课”教师、心理医生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旦发现大学生有自杀倾向,立即才取措施,把恶性事件扼杀在摇篮里。(第三)改善家庭教育
大学生是父母的骄傲,父母对他们给予了厚望,父母王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也不要给孩子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只要他们尽力就可以了。同时,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温暖。当发现他们的行为异常的时候,要及时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交谈,不要搞“专制”、“家长制”。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第四)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心理素质,等他们长大后才有可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中小学一方面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这有助于学生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尤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从小就培养他们乐观、开朗、勇敢、正义的品质。在这一时期,老师、家长也要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孩子们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下一代。(第五)呼吁全社会的关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兴衰成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后备队伍成了当代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大学生自杀的问题,也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全社会都来重视这个问题,都为这一问题出谋划策,并真正身体力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上所述,由于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在着重改善大学生自身内部环境、重视个体心理预防,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视社会系统预防,特别是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改善家长教育方式,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在警惕自杀前兆、关注高危人群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杀危机干预。一言以蔽之,要在充分认识自杀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杀心理特征,采取多渠道相结合的自杀危机干预措施,有效的控制自杀相象的发生。
第三篇:《警惕自杀事件》教案
警惕自杀事件 教学内容:
第六课《警惕自杀事件》,教材24页——28页内容 教学目的:
1、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
2、了解引发自杀危险因素的重大事件,自杀意念的可能表现。
3、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
4、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近年来,国内外中学生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家长眼里的乖孩子会突然离家出走,因为受不了父母的唠叨;连年被评为优干的学生却杀了人,只为同学的一句气话;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自杀了,因为一次测验下降了两分,没有保住第一名的桂冠……人们不禁要问:孩子们究竟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脆弱、玩世不恭、甚至厌世轻生? 这些都是心里不健康的原因引起的,那我们本节就来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二、预习交流。
1、阅读课本24、25页小故事,思考下面问题:(1)这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2)他们的死与那些因素有关?(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学生是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2、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
3、各组展示交流结果。
二、探究展示。
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挫折是难免的,而保持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关键。所以,生活中校园中的学生们,如何有一个愉悦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有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享受生活,请同学们阅读26——28页内容,边读边想下面几个问题。a)我们该如何预防自杀。
b)出现不良心理状况时该怎样进行自救互救。c)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
1、学生自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上面三个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结果。
4、要想心理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都应有符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过低,就会缺乏信心,学习缺乏勇气和胆量,情绪消极低沉,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评价过高则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失败在所难免,几经挫折会陷于痛苦之中;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使自己远离集体,处于孤独无援的处境,会加重心理负担。
(2)正确对待别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工作需要别人支持,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失望需要别人理解,喜悦心情也要有人共同分享,忧愁和苦闷也需在朋友间进行倾诉才感到舒畅,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必须善交朋友。(3)正确对待环境。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者为心理健康者。来到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些变化要从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适应0。
(4)正确对待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才能品尝到乐趣,学习中受到表扬,在荣誉面前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应把荣誉当作动力。
(5)正确对待挫折。只要工作就会有挫折,遇到挫折要及时分析原因,不要被挫折击倒,要学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四、拿镜子对照自己。
1、当家长和老师批评时你有那些表现?
2、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时,你又怎样的表现?
3、通过本节的学习,遇到上面的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做?
五、总结拓展。
多加交流沟通,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遇到问题多向身边的好友倾诉,或向老师谈谈。遇到挫折时要正确认识困难,冷静分析原因,把挫折当作动力。还要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第四篇:看守所“系自杀”事件分析
关于看守所“系自杀”事件的深度报告
警察是什么?是国家公器,其言其行,其所作所代表着一国的政权形象、执法水平乃至文明程度。警察是什么?是公务员,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守护者。
但!!中国警察近几年负面新闻的高发和频发,却让人深深觉得,他们似乎已经逐渐成为特权阶层,慢慢的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甚至是蔑视生命崇尚暴力的拥护者,近几年的看守所里面“系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令人寒心!
看守所的高墙之内,蹊跷、诡异死亡事件不断以新鲜、独特的形式出现,以至于能引起公众关注的不再是死亡事件本身,而是花样日新月异的死亡方式。
摔跤死:2009年2月16日,江西九江市修水县看守所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陈绪金突然死亡。警方先是称其系上厕所时摔倒猝死,后医院诊断死于心肌梗塞,尸检报告又鉴定其死于多种慢性病导致的“心、肺等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而家属怀疑他是被打死的。因为根据警方调查,出事当晚陈绪金曾被同监号的羁押人殴打。 躲猫猫事件:2009年2月21日,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在看守所内时重伤入院,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而警方的解释是因为李明乔和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做噩梦死:2009年04月02日,江西九江市看守所内,刑拘期间的50岁男子李文彦猝死,警方解释其噩梦后突然死亡。
发烧死:2009年8月9日下午,王树坤被云南看守所拘留19天后死亡一事,警方初步通报称此人是发烧致死。
激动死:2009年12月12日,陕西省三原县女子王会侠被富平县警方带走,“问话”20小时后非正常死亡。家属目睹遗体有明显伤痕,但尸检结果却是:王会侠系生前患有原发性心肌猝死,情绪激动紧张为死亡的诱发因素。
喝开水死亡:是2010年2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被公共安全专家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的。
洗脸死:2010年04月7日,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一名在押薛姓男子,4月7日离奇死在该县看守所。警方称,该男子溺亡在洗脸台水池里。
骷髅死:2010年4月9日,董雄波,劳教人员,在唐山市荷花坑劳教所服役期间身染重病,非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治疗,反而被迫从事强体力劳动,最后在身体极度透支的情况下于2010年4月9日去世,年仅37岁。身高180的董雄波死亡时体重仅余35公斤,双腿细如竹竿,肋骨根根分明惨不忍睹,被称为“骷髅死”。伴随着一条条生命的离去,中国看守所“事件发生路径图”越来越惊人的相似,“还有很多类似的睡姿不对死、鞋带自缢死等等等等„„.这些都归为看守所内“系自杀”中!死法可谓大大超乎了公众的想象范围,原来死也是一件如此充满“艺术性”的“技术活”。而若干个“系自杀”,多以警方涉嫌刑讯逼供,办案人员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所有的蹊跷、诡异死亡事件最终都被专家、调查组认定为“正常死亡”,看似信誓旦旦、证据确凿,其实都脆弱得禁不起推敲与颠仆。不过讽刺的是大家除了靠最基本的常识来判断,却又还真找不出真凭实据来反驳。监狱要不就是没装摄像头、装了摄像头的死亡位置又恰恰处于监控盲区;再者尸体早已匆匆火化,来个死无对证,至于目击者,除了警察就是犯人,警察不会作证、犯人不敢作证,总之,一切都能使蹊跷死亡事件有着一系列“合理、合法”存在的理由。
看守所的系列死亡案根子在于权力缺少制约!何其荒唐!何其寒心!
尽管中国人对违法犯罪分子怀着深恶痛绝的情感,但是中国人对生命还是充满了相当的敬畏,毕竟是条鲜活生命的消逝,生命是尊严的最低线,如若连生命都不能得以保障,那一切所谓的尊严都只能是立于流沙、镜中月水中花,虚无缥缈之极,根本无从谈起。对罪不至死之人之死于非命是不可接受的。众多只是轻度违法、犯罪都够不上,肯定罪不至死的违法嫌疑人,以一次比一次更加离奇的死法,带着无数恐怖的秘密离开人世,真让人对死法创新的警察愤懑有加。难道中国警察基本分不清自杀、他杀吗?难道在中国警察眼里,公众的智商基本全部为零吗?它除了亵渎人们智商外,表现的更是相关部门的阴险和狡诈,愚昧和无知!
对待生命如此的蔑视!漠视!无视!相比人命,麻痹、官僚跑到了首位,照此,“牢头狱霸”、“刑讯逼供”等引出的“系自杀”何时休? 在人命面前,一些警察善于打“免责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逃避惩治,他们就没有想一想,顽固的“走一条道”,也会“摔跤死”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那些有意致人非命的人,身上已经没有了公平和正义的血液,倘若说“败类”和“畜生”二词共用,在民意面前,那些人已经没有了选择。
公正执法是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虽然从总体上看,广大人民警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遵纪守法,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文明办案,自觉地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勿庸讳言,目前执法队伍良莠不齐,优劣并存,少数执法者的枉法、不法的行为,已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大障碍。某些人民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已严重玷污了公安机关声誉,败坏了社会风气。
根据一系列的事件,能总结以下:
一、执法不公是当前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执法不公,执法犯法有以下危害:
第一,妨害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使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导致社会无序化的蔓延,极大地妨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第三,第四,破坏了我国法制的尊严和权威,弱化与消减了公民的法制观念; 损毁了公安机关的威信,疏淡了警民、干群关系; 侵害了法律精神的根基——公正与正义。
就现行的法律体制而言,完善法制固然重要,但防止执法不公却更重要。总的来讲,公安执法工作近几年来有了很大变化,执法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执法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执法形象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执法公正问题的认识不足。
(二)少数警察执法责任意识不强。
二、存在该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干预的影响。
(二)体制不顺的影响。
(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四)少数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不高。
(五)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
三、解决类似该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加强教育,端正执法思想。
(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执法公正严明的规章制度。
(三)加快执法体制改革。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
(五)加强廉政建设。
(六)建立、健全和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法治是否公平正义,是一个国家公民同一性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一个必然现象是之前出现了严重的司法腐败。所以,必须充分认清看守秘里不断创新死法对国家基础的巨大危害作用。清醒而认真地对待中国警察的死法创新。不能因为照顾警察的侦察方便而让看守所失去监督和制约,从而反复成就制度性的悲剧。打破中国警察在“一条龙执法”中不受监督的局面,保护公民合法人权,是一个文明国家必须做的。侦羁合一要通过制度性变革彻底打破,死法创新才能划上句号。否则,中国警察还会一如既往地创新死法,让中国、让中国人、让时代蒙羞,给高速发展的中国,不断画上野蛮的标记。
第五篇:富士康自杀事件浅析(20100619)
富士康自杀事件浅析
201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连续13起的富士康自杀事件,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拥有80万员工,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代工企业里,这13个人是80万分之十三——比例寻常,但密度惊人,这13个人注定作为一个群体,为这个时代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一、事件 1.2010年5月27日,25岁青年员工欲跳楼,被制止后回到宿舍割脉
2.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三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3.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4.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5.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6.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
7.2010年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
8.2010年5月11日,龙华厂区女工祝晨明从9楼出租屋跳楼身亡,24岁;
9.2010年5月14日,龙华厂区福华宿舍安徽籍梁姓男员工跳楼,21岁;
10.2010年5月21日,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21岁;
11.2010年5月25日,富士康观澜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19岁;
12.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一男性员工坠楼身亡;
13.2010年5月27日,25岁青年员工欲跳楼,被制止后回到宿舍割脉。
二、原因分析
1、高强度的工作及苛刻的管理制度
2010年5月25日,18岁的李海因不堪高强度的工作,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C栋404房间跳楼身亡,就在2个月之强,同样不堪工作辛苦与近乎苛刻的管理的田玉,在富士康龙华园区宿舍楼跳下,却自杀未遂。
富士康的工作对很多人来讲,陌生而残酷,富士康声称从不强迫工人加班,但事实上,为了丰厚的加班费,工人不得不加班,富士康内部管理人员,在每个月开始,就要求员工签订一个加班契约,同意则每次都必须来加班,不同意则一个小时的加班都没有,只能获得基本工资900元,加班则高达两千多元。
分析及对策:
1)员工的工作于机器无异,没有自己的情感,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尊重二字,劳资关系仅仅体现的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他们谈不上职业生涯规划,谈不上发展空间,血汗的劳动换来的只有金钱,彻底回归到了资本主义的原始剥削方式,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采用一切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进行野蛮管理、把工人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到生理极限;
2)富士康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处于管理的最低层次——物本管理,将人的工作行为,归结于经济利
益,以经济报酬收买员工的效率和服从,对消极怠工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它的重点是提高劳动声场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规章制度管理;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富士康的这种严苛管理、缺乏尊重和个体关怀的工作环境,早已
不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这不但是富士康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从社会上剥离;
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了解放,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告诉我们:人才是企业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能够升值的资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及整体感,合理组织利用人力资源,注意员工自身的意志和愿望,了解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工作与员工追求及利益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2、践踏员工人格,忽视员工心理需求 5月6日凌晨4时许,24岁的大学毕业生卢新毅然从富士康VIP招待所6楼纵身跳下,巧合的是,和卢同月进入富士康的大学校友刘志军也是自杀者之一。
卢痛恨自己的分工。他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最开始想进研发部,却进了制造部—8小时须站在机器前,检查电脑主机箱盒有无瑕疵,一两秒钟看一个,不断机械地重复。卢需要控制产品的不良率,一旦超过规定,整个部门都要受到牵连处罚。
和其他同事一样,卢提心吊胆,他找自己的主管申请换岗,但被拒绝。富士康为了防止技术泄密和防止培养新的竞争对手,特意将一项工作进行精细分工,员工只能固定在一个点专门做一项工作,甚至十几年下来都少有变动,只会一项技能的员工不得不变成企业的附庸。卢新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经常神思恍惚,他告诉同事、大学同学曾红领说被人跟踪,还有人在追杀他。曾汇报给富士康主管,主管安排他和另外一好友安抚卢新。
除去繁重工作,每一个人还需要绷紧神经提防身边的人,怕他们偷东西连累自己。此外,富士康等级森严,上级由更高一级直接任命,掌握对下级的绩效考核,下级须对上级绝对服从,一有过失,就遭遇粗暴痛斥、扣绩效奖金。
工厂担心一个班组的人串联罢工,打断整条生产链条,所以将一个班组的人拆散放到不同的宿舍,令每个人变成一块碎片,无法粘结。
分析及对策: 1)富士康企业管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员工关系冷漠,企业精神非常“严谨”,缺乏对员工精神生活的关注,亦可说不允许员工的个性特质及个人思想的存在,单纯的将人视为工具;
2)员工之间难以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缺乏精神支撑点,缺乏良好的沟通引导,没有良好的发泄途径,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只能选择逃避;
3)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新型的人力资源是不仅是满足员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更应注重的是员工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的企业经验告诉人们,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作力,来自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意愿,来源于自我潜力得到深层次的挖掘,企业管理者要多对员工进行心灵上的关怀沟通,使员工自我能力性得到发挥;
3、文化及社会根源
在这10多位自杀员工当中,最小的17岁,最大的28岁,其余集中在18至25岁的年纪,其中5人为“90后”;除来自云南、甘肃的两人外,其他人都来自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湖北
5个中部省份,大多来自农村;除4人进厂时间不详,其他人入职时间都不到一年;工种上,除一人是物流职员外,其他均是富士康一线员工。
1、根深蒂固的封建奴役思想,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民族的劣根性,在另外一方面
讲又可冠以“小不忍,则乱大谋”,正是这样的一个忍字,使得千千万万的民众,对这种压迫奴役,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而正是这个忍字,让沉寂百年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死灰复燃,封建官僚压迫滋生;
2、80/90后的新生代劳务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没有经历父辈的艰辛磨练,没
有历练任何风风雨雨,没有任何信仰,有的只是对社会的美好期待,他们对社会的平等、权利、被尊重、自我实现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烈,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没有支点、没有尊严,没有未来;
3、庞大过剩的劳动力队伍,人力过剩资源,不但为资本提供了劳动力廉价成本最大化的有利条件,而且能及时补充由于采用残忍的资本原始剥削方式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定期大量流失。
4、员工情绪影响及心理依赖,富士康公司缺乏人性的心灵关怀。缺乏个人生活空间。外出务工者缺少亲情的关怀与依靠,一旦出现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途径,缺少亲情抚慰和自我救助的条件。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累积起来,造成了极端行为。根据心理学上的说法,自杀是会心理传染的,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时,其他人很可能会效仿。
罗宾斯的压力模型
罗宾斯认为,压力是一种动态情景。当个体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联的机会、限制及要求时,而其对应的结果对个体而言是重要的,但又是不确定的,此时压力就产生了。
他认为压力源由环境、组织和个人三方面潜在的因素构成;压力源能否产生压力感,取决于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压力感的5个中间变量为个人认知、工作经验、社会支持、控制点、敌意感。压力结果包括生理、心理、行为等3方面特征。
3、纽斯特罗姆的工作压力模型
压力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工作因素和非工作的环境,并特别指出工作压力源会造成积极性压力与消极性压力两种压力情景,而压力结果则包含组织层面与个体层面两方面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4、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即压力感低于中等水平时,有助于刺激肌体,增强肌体的反应能力,个体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更快;但对个体施加过大压力、提出过多要求和限制时,会使个体绩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