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

时间:2019-05-13 22:3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

第一篇: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

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

自杀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自杀的原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的文化因素。日本的自杀行为蕴含了大量的利己性因素,进而形成独特的“唯美主义”(日语为“耽美”)的概念。干净秀美的风光、“刹那寂灭”的樱花,在日本国民心里象征着格外美丽的死亡。日本人崇尚自杀,在自杀者弥留之际,能体验到一种人格的升华和一种慷慨凄凉的满足。

现代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尽管人们常常把原因归结为过重的生活压力和人们拘谨的性格,但是文化的作用从来不可低估,尤其是人们对樱花“寂灭”的迷恋,更加促进了他们自杀行为的发生。人们会发现,现代日本人的自杀行为的出现往往不是由于具体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于人们充满了对生命本身的凄楚之感。

让我们从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其中的原因。(一)“切腹”的历史文化背景

日本人的切腹自杀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被当做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日本的“剖腹”一词最早出现于平源时代,即11世纪末到12世纪末,与汉字同义。日本永祚元年(公元989年),官军逮捕盗贼藤原义,藤原在被捕前用刀剖开腹部,用刀尖挑起内脏向官军扔去。此后,这一事件被人们认为是日本人切腹恶习的起源。

日本元弘二年(1333年),倒幕运动高涨,醍醐天皇命足利尊氏围攻京都;守城的北条仲时和时益逃出京都重围后,北条仲时看到大势已去,在近江的番场切腹自杀,家臣糟屋宗秋随即也切腹自决,接着部下432人一齐切腹,横尸满园,血流成河,这样骇人的集体自杀,打破了日本自杀历史的记录。

到江户时期(公元17世纪),切腹几乎成为上层武士选择死亡的唯一方式,形成了一整套的剖腹仪式和方法。日本人的“剖腹”也叫“切腹”、“割腹”、“腹切”、“屠腹”,这种自杀方式是最不容易致死而又极其痛苦的方法。

(二)武士之道——知死之道

日本武士道精神,在大量的典籍中流传最广的一本书就是《叶隐》。《叶隐》历来被奉为武士的手册,书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死亡之道。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死、怎么死之道,为别人发现了自己的失败而死,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由此引申出武士们的信条:无畏的勇气,无条件的服从,对死亡的蔑视。

为何日本武士自杀单单选中了剖腹呢?这是因为,古老的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魂在腹中”,腹部是精神的归宿,集中了人的心、思想、勇气和意志;由此也引申出“肚量”和“肚才”的日语,形容有精神修养、道德高尚的人。日本人将腹部视为灵魂所在之处,是孕育精神的地方,是情感存在的源泉。剖开自己腹部就意味着公开自己的内心,证明自己的襟怀坦荡。《武士道》一书写着:“打开灵魂之窗,请君看,是红是黑,请君公断。”就是日本武士用剖腹表示最真诚的最郑重的死亡。同时,腹部也是人体正面最薄弱的部位,剖腹自杀因为不能一下子致死,会更加痛苦,没有必死的勇气是不敢为之的,在腹部动刀子正可以显示出武士的勇敢和不惧怕死亡。所以武士道认为,剖腹自杀最能体现忠心、勇敢和意志,因此他们就把这种自杀方式视为英雄的壮举。既然剖腹并非自杀的理想方式,那么日本武士选择剖腹就不仅仅是为了求死而已,而是故意将此当做承受剧烈痛苦的死亡艺术。据日本有关记载,一个人在剖 腹自杀时若无“介错人”即别人的帮忙,最快毙命也需要6小时以上,有的长达72小时才能血尽而死。

武士剖腹,还包含着一种对死亡的美化。江户时代出现过不少描写剖腹自杀的书籍对剖腹加以赞美,将剖腹称为“壮绝”、死亡之美,认为愈能忍受痛苦则愈美,愈是凄惨就愈壮烈。当然,这种死亡之美全是由于它的残酷,围观的人们把剖腹后的长时间流血誉为美谈,甚至出现了歌颂剖腹自杀的“自杀美学”。正因为剖腹自杀在武士眼里的崇高,所以它也成为日本武士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在战场上被俘后免遭受辱的剖腹自尽,为主子殉死尽忠追随主子而去的“追腹”,受到谴责表示负责或谢罪的“诘腹”自尽,等等,这种武士道精神一直为统治阶级所推崇。自明治初期开始,切腹被认为是“大和魂”的中心。

1945年8月15日凌晨4点,就在日本天皇发出帝国投降诏书的前几个小时,日本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大将将全身披挂起来,在胸前戴上各种各样的在他戎马生涯中获得的奖章、勋章,外面再罩上一件白色的衬衫,独自步入走廊,面对皇宫的方向坐下,这个时候,月华如练,月光在剑锋上婆娑起舞,美得冷艳惊心。阿南惟几握剑,先刺进左腹,然后又划向右腹,又往上挑起。这种手法是体现武士道精神的一种经典的自杀手法,他划到这里的时候划不下去了,然后他把这支剑抽出来又划向脖子,希望把颈动脉割断。这个时候他的内弟在旁边,听见他的呻吟,就问他需不需要帮忙,阿南惟几讲:不要你帮忙,我自己来。然后他的内弟准备走开,当他看到阿南惟几实在不能完成,就回过头来,拔出自己的剑,朝着阿南惟几劈过去,阿南惟几就这样死了。在当日中午,日本天皇皇宫外,用细小的鹅卵石铺的广场上,十几万人黑压压地跪倒一片,一片片的哭泣声像阴云一样久久不能散开,盘旋在宫城的高大的城墙上和护城河上。人们的痛哭声,不断地被手枪的射击声所打断,这是其中的军官在开枪自杀,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剖腹自杀。在这一天,还有很多不在广场上的老百姓,全家老小三代,共同自刎;还有东京郊区的小学,听到天皇宣布投降诏书以后,校长带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全部投河。仅从这一天,我们就可以感受日本丰富的文化信息及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武士道精神,它不仅属于日本军队,而且也渗透了普通日本人的肉体和灵魂。

日本独有的这种切腹自杀方式,其特点是不求速死,而求痛苦;不求简单,而求仪式。切腹其意蕴既包含了男性化的刚烈,又有着女性化的自恋。切腹就是人们显示自己真心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后对自己的确认方式。

日本人这种独特的生死观及选择死亡的方式还与他们所笃信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佛教所宣称的“渚行无常、盛者必衰”,净土宗所提倡的“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禅宗所强调的对生死的顿悟等,这一切都使日本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对死亡抱着较为超脱和豁达的态度。他们认为生是死的转化,死是生的延续,因而他们视死如归、以死为美。就像他们对樱花的喜爱一样,樱花绽放时绚丽多姿异常美丽,凋零时瞬间散去毫不留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生死的彻悟。

(三)日本人的“物哀美”的观念

“死亡是生命的最高虚无,虚无又是精神的最高的悬浮状态,是接近宗教和诗歌境界的,因此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

在某些艺术家的思维逻辑里,死亡代表了一种诗意般的精神存在方式。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对于死,仿佛比对生更了解”,他体悟到“生即是死,死中有生”,“在日文里,‘悲哀’与美是相通的词”。川端在出生两年后其父去世,一年后其母又撒手仙逝,7岁时祖母又不幸离世,三年后姐姐又撒手人寰,10岁那年他唯一的亲人——祖父也终弃他而去。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不幸的家庭经历孕育了艺术家近乎病态的心理,使他对生存与死亡有着极度敏感的反应,也驱使他沉湎于生与死的艺术意境,从而使他成为璀璨夺目的美学奇葩。死亡在川端康成的审美逻辑里是最高的悲哀美。他还追求所谓云游虚幻梦境的新感觉主义的审美观,虚幻代表美的至高存在,也是人的心灵纯粹的瞬间印象,它趋向空灵的哀愁。这种哀愁象征爱的无常和爱的多种可能,只有死才是精神与美的共同的终极归宿。在川端康成的艺术思维空间里,美与死同属一个潜在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他的艺术作品,死亡均被浸染了玄妙神秘、哀艳如梦的美。

川端康成的经历使人们领悟到,体验过亲人的死亡与家庭变故的艺术家,更偏爱表现生存与死亡这个永恒的主题。这种凄美在日本被发扬光大并大量地运用到利己性自杀中,进而形成独特的“唯美主义”(日语为“耽美”)的概念。干净秀美的风光、“刹那寂灭”的樱花,在日本国民的心里象征着格外美丽的死亡。一般一棵樱花树从开花到凋谢仅有三五天寿命,因此日本人常常从积极意义上慕其璀璨一时,借此赞叹人生虽短,若有一段辉煌的经历也就不枉来人世一趟了。这种心理在日本延续千年,至今仍被人崇尚,“急流勇退”、“剖腹自杀”等,无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有的日本人则从其消极意义上哀叹璀璨一时却“刹那寂灭”,借喻人生短暂,抒发厌世情绪。日本现代著名女诗人茨木则子写过一首题为《樱花》的诗,在诗的最后写道:“信步在缤纷的落英下/瞬间/我有如名僧顿悟/唯有死才是常态/生不过是可怜的海市蜃楼。”

这首诗对山水景物的审美观照,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永恒的忧愁情绪,并以对山水的心神向往之乐冲淡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将死亡意识隐藏或消解于自然美景之中。这一方面透出作者对于死亡的解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死亡的情感回避和审美观,作者似乎用“槛外人”的淡泊的目光静观死亡,置身于幽美奇丽的山水之中,与死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尽管死亡的阴影间或袭上人的心头,给人带来忧思和烦恼,但死亡的愁云被大自然的风花雪月、鸟语花香所驱赶,心灵终究在山水美景中找到超越时间的永恒的休憩的家园。

(四)自卑的处世哲学

日本人在世人面前有高傲自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危机意识。日本人自卑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自杀。美国的日本问题学者罗伯特·C,克里斯托弗认为,自杀对于日本人来讲,是为了让与自己自杀行为相关的人员有自责感并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的自杀率堪称世界第一,每年自杀的人数已经超过交通事故死亡的数量。就自杀动机而言,日本人的自卑可谓是自杀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许多日本人不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喜欢钻牛角尖,而且内心孤独、苦闷不能自拔。他们普遍的总是把痛苦藏在心里,一点小事想来想去不能释怀,故有“暧昧的日本人”的说法。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与不认识的人少搭话,对认识的人要客气。这种处世哲学使他们对人性恶的一面感到绝望和无奈,对背叛自己的亲人、朋友或知己就会憎恨和嘲讽,同时对于自己做出了一些对不起亲人、朋友的错事就以自杀来表示忏悔和补偿。例如,前面提到的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人,他们尽管走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还是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再如,2005年禽流感盛行一时,日本一家养鸡场的主人起初隐瞒疫情,被发现后夫妇两人当晚在家里双双自尽以图谢罪。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传递感情的机会增多,在日本“自杀网站”也应运而生,许多根本不相识的人,而且职业、年龄、性别也不相同,只是在网上交流后,就约定在某处集体自尽。

在日本人自卑的众多原因中,也有自然环境带来的原因。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的孤独、岛国资源的匮乏、人多地少,好像有种被世界抛弃在海角天涯的孤独感,在大和民族的生存心理上就布下了一种被称之为岛国焦灼的情结。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常会有人被夺去鲜活的生命,因而浮生如梦的思想在日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日本人自卑也有人为方面的诸多原因,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就感到内心孤独,从而产生苦闷、绝望、没有自信和无奈等情绪。日本人自卑的原因有种种,而自卑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几乎相同,那就是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总结: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指出:“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日本人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在某些场合,为了履行对名誉的“义理”(就是使名誉不受玷污的义务),自杀是理应采取的最高尚的行为,在捐献生命之际,人们能体验到一种慷慨凄凉的道德升华。二战时期的日本政要重光葵宣称:“人类即使作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有不少场合,为了名誉,在生死之间选择了死,所以在精神上就有了与其依靠生,不如依靠死来求生存的场合。我们日本人对这一点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日本的自杀风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在日本文化和历史核心中,本身就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的传统。日本人崇尚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修身律己的体现。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慷慨凄凉的满足,同时也显示了他们对人生的绝望和无奈。

第二篇:张国荣自杀原因解析

张国荣自杀原因解析

他是一位善良、义气、真诚、近乎完美的优质歌手,他的一生可为传奇。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作为歌手和演员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却有很多 “离经叛道”的行为,总的来说他的思想比较先驱,性格坦率,是一个性情中人。倪匡曾形容他“眉目如画”,却有人感叹他生不逢时。

张国荣

2003年4月1日晚上18点41分,张国荣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24楼坠下,于19时06分在玛丽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终年46岁。

在坠楼前,他在写下的纸条中说:“Depression,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这一年来很辛苦,不张国荣葬礼照片(5张)能再忍 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他在遗书中感谢各位朋友、唐鹤德先生以及他的医生。经纪人陈淑芬其后证实他患上抑郁 症,努力医治年余,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杀。医学教授林文杰表示:“我深信他最终的行为不是他「自愿」或能「控制」的。首先,张国荣深知自己病情之严重而又 积极寻医,而遗书结尾的「一生未做坏事,为何这样?」更表达了他的极度无奈,以及留恋此世的意愿。”

人性复杂,社会生存不易,有时生与死的抉择就在一念之间。张国荣一向追求完美,做事认真,接人待物都十分投入感情。当感情的付出与期望产生的差距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人就会困在其中,不得解脱。哥哥张国荣一生执着,最终以他的生命诠释了对心中美好的永恒追逐。

这两天看了遍老版《倩女幽魂》,觉得很经典。就多关注了点张国荣。关于张自杀,我觉得是一种必然。为什么呢?因为张是同性恋。张没得过一届金马 奖。为什么,估计这也是个主要原因!张国荣唱歌,为什么80年代老是被谭压着,多少大奖都被谭拿走,估计也和同志原因很大。张国荣和唐鹤德的恋情也一直被 香港主流社会不太承认。后来又的了抑郁症,你想想你会不会想自杀。我个人感觉张国荣是个悲剧。凭心说一句,我们对刘德华,张学友,周润发,成龙,谭咏麟,郭富城,黎明等一些人,估计从小时候起就耳熟能详。关于张国荣真的就我自己而言是他自杀了以后才慢慢多的了解了他,发现香港居然还有这么位天皇巨星。为什 么这么晚才知道他,估计大陆.香港正面媒体也想会比这位同性恋天王吧!这难道还不悲剧,一个人一生这么多悲剧,不死怎么能面对这么多悲剧呢?

张国荣之死因

据:2003年04月02日 03:34 晶报

文华酒店外一声闷响,千古巨星香消玉陨!

对于张国荣这种声誉与争议在香港娱乐圈都无出其右的天王级人物,选择了4月1日这个超级古怪的日子和跳楼自杀这种不可思议的毁灭方式,无论从哪 个角度上说,这都是比邓丽君、陈百强、翁美玲或者陈宝莲之死更具震撼,也更具悬念的世纪悲剧!古往今来,可能也只有玛丽莲·梦露之死的轰动效应和悬疑程度 能与张国荣之死相媲美!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港台媒体关于张国荣的系列报道,从中整理思绪、摸清脉络,希望我们的报道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这桩世纪悬疑的真相,也希望能通过这组特殊报道共同追忆、缅怀这位永远生活在歌迷、影迷心目中的偶像。

最后一部电影拍出抑郁症

张国荣的死虽然无人可以解释,但他生命最后阶段患上了抑郁症却是不争事实。在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他接拍了一部名为《异度空间》的恐怖电影。这部 由他和林嘉欣主演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心理医生因为初恋女友自杀而深受困扰,在为女病人治病过程中自己也引起病发,并最终精神分裂的故事。据说张国荣过分投 入角色,戏拍完还不能抽离,以至终日精神恍惚,甚至导致长期失眠。在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专辑中就有一首歌是《夜有所梦》,真实地演绎了他无法遏止的失眠之 痛。

在张国荣长期失眠不得而治后,他也渐渐接受了拍鬼片后“撞邪”的说法,他随即采取了西医、中医甚至看风水等一系列的做法驱赶病魔。据说,病情一度有过转机,他还以导演的身份接拍了电影《偷心》。但很快,工作的压力再次将他击倒,他重新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精神抑郁之中。

张国荣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甚重的人,中国观众最熟悉他在《霸王别姬》中扮演的程蝶衣。那么是否这一部古怪恐怖的《异度空间》最终夺走了张国荣脆弱的生命?

情变,致命的借口?

张国荣是双性恋,这在圈里圈外早为人所知。而他从文华酒店纵身跳下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留下一封遗书,信中阐述了他极端痛苦、矛盾的感情世 界。那么关于他的死,最有发言权的就应该是他生前的两位、也可以说是两代同性恋男友:与他年龄相仿的唐鹤德(又称唐唐)和从年龄上看可以当他儿子的 Kenneth。

张国荣早在30多年前便已经认识唐唐,孩童时代的友谊,让他们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基础。1986年,两人正式宣布从朋友转入情人关系。这在当时 的社会上属于绝对高深莫测的情感方式,因而他们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感情都处于地下状态。近年来张国荣看开了,与唐唐在公开场合亮相也不再规避什么。张国 荣曾经在个人演唱会上公开向唐唐示爱,他曾说:“我觉得用中文讲„我爱你‟太肉麻,所以只能用英文说„ILoveYou‟,如果我唱情歌给一个人听,可以 在睡觉前唱给他听,睡醒后再唱给他听。”

至于这个Kenneth的身世就更加神秘了,有人说他今年26岁,也有人说是22岁。有人说他是上海人,曾在美国读书进修,也有人说他就是土生 土长的香港人。但关于他的外型特征,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温文尔雅,有唐唐年轻时的影子,这可能正是其吸引张国荣的重要原因吧。

关于Kenneth,张国荣对朋友们的解释是新请的助理。但此后朋友们发现,虽然张国荣与唐唐仍然共住在加多利山的寓所,但只要有唐唐在,不论 是吃饭或打羽毛球,Kenneth绝对不会出现。朋友进一步说Kenneth是张国荣在北京认识的新朋友,最近由于张国荣忙着筹备自导自演的新戏《偷 心》,经常穿梭在内地和香港之间,与唐唐聚少离多,感情出现危机,Kenneth正出现在他们分隔两地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遗书里既然直接表白为情所困,那么无论是唐唐还是Kenneth,作为这场刻骨铭心的“三角恋”的历史见证人,都永远具有对张国荣死亡真正原因的发言权。本报记者岳进

——————————————————————

据:《北京晚报》

张国荣死因依然扑朔

《北京晚报》消息,张国荣自杀轰动华人社会。来自台湾的媒体消息称,香港警方已经通过尸检排除了张国荣他杀的可能性。目前可以肯定张国荣是自杀身亡。因此一天来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放在了张国荣的死因上。

有香港媒体报道,张国荣的身上又发现了第二封遗书。寥寥50余字,口气充满无奈和困惑。关于两封遗书的真假,媒体就已经猜测不停。但是两封遗书 都语焉不详,无法判定张国荣轻生准确原因。出了情绪问题肯定没有错,但是因为事业还是因为感情?更多的媒体认为,还是因为发生了感情问题,证据诸如邻居在 张国荣的住处经常听到争吵声等。目前那位张国荣的生前亲密好友唐鹤德已经露面,但是仍然没有说清到底有什么情感问题。其实关于明星的情感纠纷一直都是娱乐 记者最热衷关心的,抓住这个话题不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张国荣自杀之后,如今仍然没有人站出来言之凿凿,一方面可见张国荣在这段时间还是一直压制着自己 的情绪,不肯随意向外人倾诉,一方面他身边或许清楚原委的朋友要三缄其口,以免麻烦上身。

还有一种传言是张国荣的身体不好。据香港媒体报道,他的生前好友唐鹤德已经公开说张国荣患了忧郁症,曾经自杀未遂。这种说法只能再次证明他有了 情绪问题。还有一种比较邪门的说法,是张国荣的另一个好友刘培基说的,刘说张国荣“撞了邪”。香港娱乐圈向来疑神疑鬼,张国荣据传也很迷信,对风水一类的 事情感兴趣。两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张国荣自杀前精神肯定处于崩溃的边缘,无论是工作的压力,还是情感的问题,只要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可能导致张国荣的 情绪波动。当然还有传言说张国荣胃不好的,也靠谱,胃口不好心情当然也好不了。

所有的媒体报道力图证明的只能是,张国荣的自杀不会是一开始所谓的“突然性自杀身亡”。张国荣所有的情绪郁积,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所有的传闻累积起来,张国荣又似乎是一个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人,一个作证是有人说他天气不好就不肯唱歌。他走的那天,天有雨。

撞邪之说

张国荣的死因集中在这样几个焦点问题上——感情不顺、厌世自杀、难以忍受胃液反刍困扰、拍片留下的心理后遗症(抑郁情绪问题),比较迷信的说法 还有张国荣“撞邪”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分歧性见解,皆因为张国荣不是自然死亡,更因为其死因可以炒作。马三立老爷子的逝世怎就没有这么多流行的说道,高 枫的死因到现在还没有整明白,明眼人一看便知个中滋味。不过,曾长时间生存在娱乐圈的张国荣,生前也确实给媒体和追星族留下了其非自然死亡的多重理由。翻 看一年来的新闻,368天前的“张国荣热点”是:与26岁俊男出双入对,张国荣另结新欢?(2002年3月29日)。这很容易叫人联想到,同性恋者张国荣 是为情而死。

但接下来的一些新闻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拍〈异度空间〉撞邪?张国荣终日心神恍惚》(2002年5月16日)、《被指撞“邪”,到台湾省治秃 头张国荣直呼太无聊》(2002年5月17日)、《张国荣“撞邪”行动怪异?李嘉欣急辟谣》(2002年5月25日)、《张国荣压力过大心情抑郁,长期失 眠情绪不稳》(2002年6月2日)、《张国荣因病突然取消拍摄计划,身体状况令人担忧》(2002年6月12日)等一连串报道在去年五六月间炒得火热。其“拍鬼片患上忧郁症”一说在去年10月份张扬到极至。

2002年10月3日,羊城广州一家晚报刊载报道说,张国荣拍鬼片患上忧郁症,错失《美丽上海》,文中直指张国荣在当年5月拍摄影片《异度空 间》时,太过投入,以致戏拍完了仍无法抽离角色,导致精神过分紧张。“他虽然否认了这种说法,只承认自己压力大影响情绪,不过,这几个月来,张国荣声音气 若游丝,不断地看病吃药。据了解,张国荣得的是忧郁症,治疗这种病大约得半年时间,因而他不得已推掉了原先已接下的汤臣公司的新片《美丽上海》”。4天后 南方一家都市报登出《张国荣精神抖擞风采依然,行动粉碎抑郁传闻》的醒目新闻,并有图片表示,张国荣虽然略显瘦削,仍然精神奕奕。文章说,已经很久没有在 公开场合露面的张国荣,曾经一度被指患上抑郁症,所以很少露面,但是上周五(2002年10月4日——笔者注)他以行动来辟谣,以一身黑色西装的潇洒打扮 到场支持2002年Cash金帆音乐奖颁奖礼。哥哥(张国荣别称——笔者注)似乎更想以行动证明一切,虽然没有接受访问,却十分大方,大会本是安排他从秘 密通道进场,但他选择了从正门进场,又任凭记者拍照,更不时向大家挥手,十分亲切。向来搞笑的谭咏麟上前问哥哥“他们说你忧郁症,为何我一点也不觉得?” 哥哥听后立即转一转身,证实自己十分精神。哥哥整晚满面笑容,上台时更风骚地亲吻了女主持潘芳芳的面颊。他上台发言时声线洪亮,并无沙哑,甚为健康……当 初如此截然不同的报道,让人们今天在张国荣死因之“抑郁说”上也自然会分歧不小。陈凯歌在得知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自杀后就痛哭道:“听说他得了忧郁症”。

但现在披露的张国荣遗书全然把人们的思路从“抑郁”两个字上引开。“认识一位二十多岁青年,在他与„唐唐‟(张国荣同性密友——笔者注)间不知 道如何选择才好,十分困扰,所以要自杀。”这份十分短的遗书是1日在张国荣死后经有关媒体发布的。其中“困扰”二字在368天前的张国荣热点新闻——“与 26岁俊男出双入对”中尚未得见。可以想象,今年以来的张国荣,在情感方面的心事已是很重的了。

也有声音说,张国荣是因为同性恋的社会舆论压力过大,不死无以肩负。但这方面的可能性太小,更早前时候已经有新闻讲“他答应免费为同性恋组织举 办的„十大杰出同性恋报导奖‟担任评判,为香港同性恋打气,显示他终于肯公开其同性恋取向。”(2000年),3年前就为相关机构效力现在才为性取向而自 尽,此说显然难圆。作者赘语:新闻考证行进到此,转念想想,为何死去很重要吗?24楼是多高的楼啊。抛除他杀因素,张国荣能在愚人节当晚以不愚人的态势跃 下寻死,说明他的心已然先死。

张国荣的自杀与被谋杀之说揭谜!?

我们从03年4月1日的上海电视台“新闻夜线”上获信息,香港知名艺人张国荣当天4月1日18:41分于香港中环的文华东方酒店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警员在张身上检获9000多元现金及一封遗书。

这使我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也学过魔术和气功的同仁,三年前2000千禧年,他来我们在静安区延平路芙瑞耶公司的一次“吹牛”话语,他曾说:“一次 路过上海火车站的天目路桥,就有人围着要为我看相算命。我告诉那算命的„我没太多的空陪你玩看相,其实我也会看相,我看你夫妻感情不太好对吗?你至少有一 个儿子,但你儿子读书不够好对吗?你父在你母先死。怎么样?‟那人说全对,并说要拜我为师,因为他平时算命正确率只有50%左右属于胡吹瞎蒙,我见他有诚 意就把手机号码留给了他。后来我只教他一些魔术表演,让他学会举一反三地悟出其它还没有告诉他机密的魔术内因。我也没有学过看相算命,我自己学的仅仅是魔 术气功,所以我没法教他看相算命。我认为通过学习魔术气功表演可以获得很高的悟性,所谓气功大概最真实最实在的也就是悟性,而学习魔术表演能够更快地获得 悟性。只有拥有悟性的人,才能够真正察颜观色,这种察颜观色方法完全可以用于看相算命,预测人们的未来,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预测世界时事的未来发展趋 势。我那徒弟现在还抽空为人看相算命,正确率已近95%,但他不再在上海火车站,而是回老家为人服务。”

“他那算什么为人服务,你这不是在教他骗人钱财吗?”“我也劝说他改行,算命毕竟不是正规职业。但我的那位只跟我学过魔术的徒弟却说:这不是骗 钱,因为他每次首先告诉客人,如算得不准可以分文不收,就是算准了也只是请凭良心随意付费,完全是自愿付款。”他随手拿起我办公桌子上的一份报纸说:“这 位名星是张国荣吧,我看他在2至5年内必将死于谋杀。”我见他牛皮越吹越大,就问:“你凭报纸上的张国荣图片难道也能察颜观色,预测他的未来吗?”他只是 冷笑一下说:“你也学过魔术和气功,难道你从来就没有试过你学会的悟性?别人不相信我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学过气功与魔术,他们也就很难理解„悟性‟ 两字的含义,而老弟你就不同了,好了,多说也没用,还是等着看吧!”其实我并没有完全不相信他,因为我本人有时随口说出的估计话语,有一大部分最后事实证 明也是正确的,但我不是封建的看相算命,我只是把平时观察事物前因后果结合分析发展趋势所作的慧悟性科学性逻辑性推理。但他好象比我的估计水平要高明得 多。

2003年4月2日是张国荣死后的第二天,我给那位预测过张国荣死的朋友拨通了电话,问他当初是如何察颜观色预测的?他说:“那次其实我并不是 凭那报纸上的图片察颜观色预测的。我只知道张国荣在港台娱乐圈文艺界有与他差不多有名气的大名星长期怨恨他,也许是怨恨张国荣在歌舞演技上的实力和不合作 等,此人并且与香港的黑社会有关系,为此事张国荣在1989年就已向恶势力屈服过,只得宣布自愿退出歌坛,并承诺永不复出。太平8年后,张国荣自以为仇恨 已淡化,1997年张国荣再次走上歌坛,当年张国荣在日本国展开世界巡回演唱会,5个月后在英国伦敦举行尾场,总数超过一百场。张国荣的再一次走红,使仇 人觉得张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这位在黑道与白道上圴受人敬重的人物一定会聘用黑道杀手……,也很可能他的黑道朋友为了讨好他主动寻找机会帮他拔掉眼中钉有 些娘娘腔的张国荣,张国荣难逃一死这是必然的。世界上约90%无破案线索的谋杀,警方圴会以自杀了事或者作意外死亡了结,在心理学上人最爱的还是自己,就 算不想活命了,除了突然冲动外,也一定会选择留全尸的无多少痛苦的安乐死法。其实真正的自杀并不很多。”

原文张国荣为什么自杀http://

第三篇:罪犯自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罪犯自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内容提要:近年来狱内罪犯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监所安全与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通过对一些罪犯自杀安全的分析,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对自杀的研究成果,认为罪犯自杀的原因主要基于社会,家庭,环境和自身等方面,在自杀前或多或少都有所征兆,只要转变执法理念,强化人性化执法,做好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对有自杀倾向的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干预,同时落实好各项监管制度,加强干警责任心,加大刑罚执行监督的力度,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罪犯自杀行为。确保监所的安全稳定。关键词:罪犯自杀原因预防措施安全稳定

罪犯自杀是危害监管秩序的重大事件,也是现行的衡量监管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监狱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制止自杀是摆在监管系统的一个难题。当前,监管改造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加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怎样在繁重的改造任务面前,有效地遏制和杜绝罪犯自杀事故的发生,确保狱内三个秩序的持续稳定,已成为摆在监狱工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通过对一些狱内罪犯自杀案例的研究分析,再结合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罪犯自杀虽然有其客观性,但是由于其在行动上的受限制性以及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们监狱人民警察应该掌握每一个罪犯的个体特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罪犯自杀的主要原因

罪犯是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等方面与常人不同,往往在处理问题时非常偏激,容易走向极端,特别是那些有过特殊的人生经历、家庭支离破碎以及其他不同寻常的经历的罪犯,更容易走向极端,往往是常人想不到,认为不可能的问题,他们却认为很正常。导致罪犯自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从外界和自身二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罪犯自杀的外界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上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的观念就把吃官司、进大牢是看作是为人所不齿的事情,一个人一旦进监狱后就会受到社会,家庭甚至自己的不同程度的歧视,这种状况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绝望,从而通过自杀的方式使自己从痛苦中获得解脱,这也就成为许多新入监的服刑人员自杀的原因。如罪犯邹某,女,因盗窃罪于1999年2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同年4月24日跳楼自杀,时龄21周岁。留下的遗书称自己丢了家人的脸,对不起家人,没脸再活在这个世上......2家庭方面的原因

服刑人员自杀原因可能来自于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服刑人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许多服刑人员入监后受到家庭的歧视和抛弃,父母与之断绝父子关系,配偶提出解除婚姻关系,子女的冷淡漠然,亲友的疏远,许多服刑人员长期无人接见,使这些劳教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另一方面家庭的变故对服刑人员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不会正确运用合理的心理调节机制和缺乏适当的疏导途径,这些服刑人员会选择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如罪犯汪某,服刑前是南京x大学期工作的公司总经理,因贪污罪被判刑十二年。其妻和儿子在探监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身亡,汪犯知道后痛不欲生,遂发生自杀事故。3环境方面的原因

罪犯长期受到一些牢头的欺压,并且得不到干警的关心,或从事较高强度的生产劳动而无力承担时,就会感到活着不如死了好。近年来由于监狱经济困扰,许多监狱让犯人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超时劳动非常严重,罪犯本来在服刑期间思想压力就大,再加上这种不堪重负的劳动任务的压力,更甚者当罪犯完不成劳动任务时就对罪犯采取非常粗暴的惩罚,有一部分罪犯在受到惩罚后就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例如罪犯杨某,腿有残疾,在生产劳动中很吃力,经常完不成劳动任务,受到干警的多次惩罚,再加上犯人小组长的催逼,致使该犯产生了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2002年该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趁夜间厕所无人之机,在厕所的暖气管道上实施上吊自杀,由于其他犯人去厕所及时发现,才使得该犯自杀未遂。

另外,比较隐蔽的场所以及可供罪犯实施自杀的绳索、刃具等工具也会对罪犯的自杀产生诱导作用,当罪犯独处隐蔽场所而身边又有自杀工具时,极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并马上实施自杀。这在年轻的罪犯中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容易冲动,常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自杀念头,他们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地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为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也变得极其狭窄,如果有一定的外界环境以利于他们实施自杀,那末他们的冲动极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罪犯自杀的自身原因

1刑期长,思想压力大,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罪犯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入监后觉得自己刑期长,再怎么积极改造都要服刑八年以上,自己的黄金岁月就将在监狱中度过,因而感到极度绝望,走上了自杀之路。罪犯单某,66岁,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自已认为刑期又长,身体状况也一直不佳,担心到死前也出不了监狱,心情沮丧,悲观失望,最终选择自杀,以”脱离苦海”,后被抢救。

2长年无接见,无信件包裹,无汇款的”三无”人员,缺乏家庭温暖,对生活失去信心,无牵挂而轻生。通过调研发现:在罪犯群体中,”三无”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自卑心理强,不易与他人融为一体,受冷落现象时有发生.对这部分犯人,我们在其入监来队初期,就应通过深入细致的排摸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同时给予必要的关心,重视.这些人因缺乏家庭温暖,遇挫折爱钻牛角尖,在外因的诱导和不健康的内因作用下,往往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自杀行为。如:罪犯许某,系外省籍犯,父母都已去世,哥哥姐姐自他入监后一直没来接见,也没来过信,于1999年喝农药自杀。又如:罪犯路某因盗窃判刑五年,在服刑期间沉默寡言,很少和其他罪犯聊天,每天只是参加劳动,家中从没来亲人接见,2002年该犯利用中午吃饭之机,独自一人溜到监区库房,用事先准备好的布条实施上吊自杀。

3身患疾病,思想包袱严重而备感绝望。如:许某入监前即患病,入监后疾病加重,2004年7月起腿部经常疼痛,在监区医院治疗了16次,但疼痛反而加重。她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又深感自己不能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记功、减刑无望,因而情绪十分低落。于2005年5月上吊自杀。

4服刑期间重新犯罪,或有漏罪担心在排查中被发现,心态失衡而轻生。如通州监狱罪犯赵海脱逃未遂畏罪自杀案即为典型案例。1996年10月17日,赵犯在拾棉花时趁隙脱逃。因不熟悉地形,未能逃出搜捕圈,眼看脱逃无路,害怕被捕加刑,一时想不开,最终用裤带吊死在渔场的看渔棚里。

5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罪犯。许多存在自杀念头的罪犯都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责等,有的就是心理疾病,他们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的折磨,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有的甚至会出现幻觉,自责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自责有利于罪犯的认罪服法,但是过度自责,形成心理沉重的压力就不利于改造了,就会成为自杀的主要因素。

二、罪犯自杀前的外在表现

自杀并不都是突发,绝大部分有自杀念头的罪犯在实施自杀前都有许多异常表现:

1、语言上

有些罪犯会在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同改面前流露出想死的念头,谈话的内容也常以死亡为主要话题。打听自杀的方法,搜集自杀的资料。一些长期不接见的罪犯会突然向其他犯人说“过几天家中来人接见”等。象前面讲的罪犯路某,就是在实施自杀的前两天向其他罪犯说家中要来接见,说自己的妻子要来,其实该犯根本就没结过婚,说来人接见也只是想象而已。

2、行为上

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放弃个人的财产,或做事先的分配,将心爱的东西分送他人等等。

3、外表上

睡眠与饮食状况变得紊乱: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消极、悲观、焦躁不安,常常哭泣,回避其他人。一些罪犯在身体也会有一些症状反应,有的是由于抑郁情绪所致会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头晕等,有的则是罪犯装病欺骗干警,从而获得一个人独处的机会来实施自杀行为。实际上大多数罪犯在实施自杀前也希望好好的活着,他们希望会有人帮他,希望得到亲人的原谅和帮助,希望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思想深处的难题,可是他们认为实现这些希望比死亡更难,只能以死来获的解脱。如果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亲人的原谅,如果这时我们的干警及时发现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想他们也就不会再去实施自杀。

三、对罪犯自杀事件的预防措施

罪犯的自杀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人生的巨大落差和转折,部分罪犯产生自杀心理和倾向是正常的,甚至个别罪犯防不胜防地自杀得逞的情况也难以避免。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监管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是对新入监罪犯入监后的心理转换工作不够及时、有效。新入监罪犯往往因为人生的重大挫折而产生绝望心理,对监管改造的抵触情绪较强烈,很难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使其顺利完成角色、地位和心理转换。二是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不够深入、细致。人都是珍惜自己生命的,罪犯也一样。欲走上自杀道路的罪犯,他们同样会留念生活,留念家庭,在自杀前必然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往往会有一些异常言行表现出来。三是动员家庭力量运用亲情感化罪犯不够。虽然监狱方面不能强迫罪犯亲人来探监,但应该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四是监管场所的安全设施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从上述的这些案例来看,多是采取上吊,服毒,跳楼等方式,说明监管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对刀具,绳索等物品的管理以及三楼以上的生产场所有所疏忽。五是罪犯互监制度落实不到位。防止罪犯自杀同样是监管单位的重要职责;而且,经过积极努力,罪犯自杀事件也是可以减少和遏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止罪犯自杀的主要职责在监管方面,既要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安全防范设施使罪犯不能自杀,更要通过思想转化工作使罪犯不愿自杀。我们的监狱干警内心必须树立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观念,我们首先应明白自杀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我们就没有信心去防范罪犯自杀。罪犯自杀有很多可以预见的征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罪犯的自杀采取预防措施:

(一)转变执法理念,强化人性化执法。

从遏制罪犯自杀的角度说,监管方面着重要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监管改造场所是社会的一个特殊区域,需要有特殊的监管手段和秩序。但是,罪犯也是人,也具有人性中基本的、共同的因素和需求;同时,罪犯也有家庭,一人犯罪,往往牵扯到全家。为此,监管机关和工作人员除了在法律的角度履行监管罪犯职责外,还要从人性、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犯罪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尊重并尽量考虑他们的合理需求,给以人性化的关怀,尽量化解对罪犯及家庭的负面因素。二是强化人权理念。罪犯也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监管机关和人员要克服重监管、轻人权的思想,充分重视和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克服不把罪犯当人看的轻视、歧视偏向,防止对犯人辱骂、嘲笑、殴打等侵犯人权的行为,也要防止少数罪犯在监狱内称王称霸,歧视、压迫其他罪犯的事件发生。三是强化职责理念。尤其要明确,防止罪犯自杀也是监管工作不可推卸和忽视的重要职责。监管人员要增强防止罪犯自杀的责任心、主动性和防范意识,牢固树立“监管无小事”、“居安思危”的思想,把防范工作尽量考虑周到、细致、完善一些,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自杀事件发生。

(二)加强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心理矫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监狱机关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障碍和服刑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罪犯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以利于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改造质量的一种手段。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罪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提高踏破铁鞋无觅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自杀行为的发生,自杀者的心理素质低,调节能力差是一大主因。因此,要通过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所有罪犯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学会运用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应付监所内外各种困境的压力,提高罪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思想深处消除他们自杀的念头,防患于未然。

2突出抓好重点罪犯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心理转换。重刑犯、入狱前后反差特别大的罪犯、严重自我封闭等有一定心理障碍的罪犯、认识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的罪犯、不服判决深感“冤枉”的罪犯、有严重疾病和长期无亲友探视的罪犯,往往对监管改造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很难接受入狱的现实,容易对未来失望、绝望,从而产生偏激心理,并采取偏激行为来逃避或抗拒。这些人,无疑是监管部门防止自杀的重点。在现有工作措施的基础上,尤其要针对每一个重点罪犯的特殊情况,找出关键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开导、劝慰、安抚工作,引导他们尽快完成心理、地位、角色转换,适应监狱生活,采取合法、合理、合情的办法解决自己和家庭的一些具体问题,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注意及时掌握罪犯的心理动态,在出现反复、异常、剧烈波动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尽量使他们保持相对健康、正常的心理,消除失望、绝望心理,打消自杀念头。

3、对有自杀倾向的罪犯的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具有自杀倾向的罪犯,仅仅之对其进行教育、疏导是不够的,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危机干预。首先要与其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此类罪犯,常表现出自以为是、隔绝与外界沟通甚至退缩的心态。有时,他们不仅不愿与管教交流,而且对心理矫治人员的关心,也会以冷漠予以回应。因此,心理矫治人员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诚心去感受其绝望和痛苦,并告知你的感受,如果僵局仍无法打破,可以鼓励其与他人沟通,必要时也可以找其最亲近或最信任过的人与其谈话,通过自然真诚的方式,与劳教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其次要重视其异常情况,耐心倾听。逐步了解和确定其产生自杀倾向的真正原因。在倾听劳教人员倾诉中,心理干预者要运用同理心,和其一起体验沮丧、绝望、无助等情绪,使其意识到自己正在受到关注、理解和支持。劳教人员的倾诉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疏泻和放松的过程。在倾诉结束后,干预者就基本可以了解主要问题,这时干预者可以运用支持技术,尊重当事人的感觉和体验,进一步使他们的情绪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最后就是分析并解决问题。心理干预者可以运用干预技术,通过启发、引导、鼓励、暗示等方式和要自杀的劳教人员共同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寻找克服困难和应付危机的策略、方法和资源,通过全面分析要使劳教人员明确其完全可以顺利应付困难,并鼓励和引导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妥善处理自己的问题,控制自己的行为。冲动性的自杀者可能经过短期的干预降低或打消自杀意向,但有的经过干预后,可能仍没有改变自杀的意向。这时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既要严格夹控,避免其独处,又要严格管理,防止其与危险品接触。在当心理干预者认为其受业务能力的限制,无法为劳教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时,应当及时转交其他的专业人员。

(三)加强落实狱内的各项管理,落实好各项监管制度 新中国监狱成立至今,通过老一辈监狱人不断摸索实践,结合新形势下的各项要求,建立了各项有效的监管安全制度,为创建平安监所奠定了制度基础。监管制度是监管工作成功的保证,是监狱工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落实好监管安全制度,是预防罪犯自杀的前提。几十年来,监狱工作中出现的脱逃、自杀以及其他的监管安全事故,都是因没有按照监管安全制度实施造成的,要预防罪犯自杀就必须严格按照监管安全制度开展监狱的工作,没有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监狱工作就无法进行。1加强狱情分析,做好重点对象的摸排

狱情存在于罪犯的群体之中,表现为一种隐蔽的态势,不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摸底排查、分析判断等项工作,难以从中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监内狱情动态、动向,特别是现实危险大的深层次狱情,如不能尽快掌握,将给“三防”工作带来重大隐患。在当前监狱经济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许多监狱干警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监狱生产上,而忽视了对犯情的分析,排查。狱情分析会也往往流于形式。要想防范罪犯自杀,就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定期对罪犯进行分析摸排,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特别对那些三无人员、有病久治不愈、家中发生诸如离婚、亲人死亡等重大变故、长期受到一些牢头欺压打骂、长期从事高强度劳动或非常单调的劳动而经常完不成劳动任务并受到惩罚的罪犯,一定要重点分析,仔细排查。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存有麻痹思想。通过分析、排查及时掌握深层次狱情,做到敌动我知、超前防范,将影响监内改造秩序的各种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要充分发挥“耳目”的作用,“耳目”是为我们用的隐蔽力量,建立完善的“耳目”网络,调动“耳目”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好情报收集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

2加强对绳索、刃具、药品等危险品的管理控制。

从罪犯自杀的案例来看,罪犯自杀绝大多数依赖于实施自杀的工具,但是监狱内由于生产的原因,可用来自杀的工具简直太多太多。在平时劳动中,使用这些工具要落实专人负责(包括民警犯人两方面),建立严格的领发回收台帐,做到件件登记造册,领用来人负责,同时在收工回监时,要严格执行搜身查验制度,避免危险工具由生产区流入监内等,杜绝罪犯利用刀具等危险工具实施自杀。此外,还要定期经常性进行安全排查,及时排除隐患。3加强重点要害部位和重点要害时段的管理

所谓重点要害部位,也称地理死角。就是那些容易脱离干警视线,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场所,象监号内的阳台、洗漱室、厕所、库房以及生产区的院中院、房中房等等。纵观监狱中的所有自杀事件中,没有一例是在大廷广众、在众目睽睽之下实施的,自杀者都是寻找极端隐蔽的场所,正是因为这些地方比较隐蔽,罪犯在这些地方活动的活动余地较大,自由支配的空间较大,独处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容易实施自杀行为。实施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重点要害时段,也称时间死角,即警力较少的时间盲点,象星期天、节假日、干警下班时间、吃饭时间等,这时候监区警力较少,罪犯较易脱离干警的监管。在近来狱内发生的几起自杀事件来看,许多罪犯都是选择这些时段实施自杀的。4严格罪犯监督岗的任用,加强监督岗的教育 部分监狱由于生产任务繁重,部分坐班员、监督岗是由那些不能参加生产劳动的老弱病残犯担任,这些人中有的素质低下,能力有限,根本不能胜任监督工作,因此应当更换的要马上更换,使监督岗真正的起到监督的作用;另外对监督岗要加强教育,明确其职责,严格其纪律,严禁脱岗、值班睡觉或干些与值班无关的其他事情,切实发挥好监督岗的作用。监督岗的作用发挥得好,将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有效的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5加强对罪犯的个别谈话教育

对罪犯的个别谈话教育,这是几十年来监狱改造罪犯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当前许多监狱下达给监区的生产任务极其繁重,绝大部分罪犯长时间从事生产劳动,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对其进行个别教育,实际上许多干警也怕找罪犯谈话会影响到罪犯的劳动时间,从而影响监区的经济效益,这就造成里个别谈话教育流于形式,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当前许多监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以前的谈话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对罪犯进行谈话,可以在罪犯劳动当中,或利用工余时间,采取和罪犯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和他们谈一下日常生活、劳动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从中发现其思想动向,这样也会在这些罪犯思想上造成干警注意和关心他的印象,增加了罪犯对生活的希望感。而不是等到罪犯出了问题再和他谈话;对于发现有危险倾向的服刑人员,就必须立即抽出一定时间,无论该犯处于多么重要的劳动岗位,都要立即进行个别谈话教育,解决其实际问题,以缓解其精神压力,防止他们由于思想压力过重而发生问题。6落实好其它监管制度

要使罪犯遵守各项监规纪律,落实好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在“三联号”、“二夹一”、“五人互监”制度上,一定要加强管理,严禁罪犯单独行动,从许多罪犯自杀成功的案例来看,都是罪犯单独行动,在隐蔽地点实施自杀的;从另一方面讲,罪犯生活在集体中,也会转移他们的思想集中点,使他们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所以落实各项监规纪律是防止罪犯自杀的有力保障。

(四)加强防范设施建设,消除罪犯自杀安全隐患。作为监管机关,首要的工作是尽量使罪犯“不愿自杀”。但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再科学、细致的思想工作也不能保证个别罪犯不产生“决意要死”的念头。从这个角度说,还要采取尽可能完善的防范设施,在硬件上使想死的罪犯难以达到目的。结合已经发生的罪犯自杀事件看,在生产区域、生活区域的二楼以上安装全封闭防护栏,阻断通往楼顶和其他高处的通道,有效防止跳楼式自杀;改善生产、生活设施,减少碰撞式自杀的条件;有条件的要安装监控设备,对罪犯进行全程监控。(五)加强带值班干警的责任心

作为罪犯劳动生活现场的直接管理者,带值班干警责任心的强弱,也会影响到那些准备实施自杀行为的罪犯的选择,干警的责任心强,则监管上的漏洞就少,甚至没有,即使是罪犯想自杀也没有机会来实施,或是实施了也会被及时的发现,阻止;反之,如果带值班干警的责任心不强,那么实施自杀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就要大的多。因此,提高带值班干警个人素质、加强干警的责任心,可以在预防罪犯自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是预防监管事故的必要前提。

(六)改善刑罚执行监督工作。

驻监狱检察室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大对刑罚执行监督的力度,通过开展安全防范检查、卫生检查、犯人约见检察官活动、深入监区直接了解罪犯改造情况、适时提出检察建议等途径,协助监管机关消除安全隐患,帮助做好罪犯的心理疏导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监管改造秩序,遏制罪犯自杀。同时,要依法查处监管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虐待被监管人员、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通过维护正常、公平、公正的监管改造秩序,消除罪犯的不满心理、失望心理和自杀心理。

综上所述,预防罪犯的自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也是新时期监狱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是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的手段对罪犯提前进行预测,对于具有自杀危险的罪犯要采取及时,有力的措施来进行控制,教育和转化,保障监所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篇:日本人佩服周恩来的原因

日本人佩服周恩来的原因:总理讲道理 讲信义

2010年10月27日 10:34 南方周末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9

核心提示:在送别田中的酒会上,周总理对高岛说:谈判时我们对你讲了一些难听的话,其实我们也很想有你这样能干的懂法律的人才啊。

正是这样的讲信义、讲道理,使得日本人十分服膺周总理。所以周恩来总理凌晨召见日本使节,对方很感动:到底是大国领导人,工作这么辛苦。要是软实力不足,同样半夜召见日本使节,对方可能觉得是故意羞辱他,拒绝前来。然后事件升级,或许一直闹到美国官员私下劝说日本。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1日第F30版,作者:吴澧(作者为旅美学者),原题:《周恩来的对日软实力》

讲信义,讲道理,日本人佩服周总理

笔者在上期“自由谈”(《南方周末》10月14日文章,《给日本来点软实力》)中话道:“其实中国和日本有着文化渊源的共通性,对日外交,中国人应该有一些美国人不具备的优势。”这一点,在1972年9月的中日建交谈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最后一场谈判,联合声明文字已经敲定,双方主要谈文字之外的默契。联合声明并未明言日本与台湾断交,中方担心日本政府拖延,或以某种形式让台湾继续保留官方机构。日本方面担心的则是,中国政府会不会输出革命,驻日使领馆会不会成为日本左派武装团体的后勤部。当时,受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一批自称“赤军”的左派年青人在日本搞武装革命,多次与警察枪战,并制造爆炸事件。在这互有疑虑的气氛中,周总理慷慨地说:我们重建邦交,首先要讲信义,中国有句古话,“言必信,行必果”。周总理当场写下这六个汉字,交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立即说:日本也有同样的话,“信为万事之本”。他也用汉字写下这句话,交给周总理。

这在古人那里,几乎就是歃血为盟了。歃血之后就是兄弟,共赴汤镬在所不辞。用《三国演义》里刘备的话说起来,甚至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现代人当然不至如此,但对周总理那一代,这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至少这是一张见券即兑的字据:若有食言情事,你拿这张纸条来,唯我周恩来是问!

换了对面是美国人,效果就不会这么好。美国人可能要求写下具体保证事项。但日本人也是读《三国演义》的,与中国人有着文化渊源的共通性,所以田中心领神会,当下作出对等反应。事后,双方也确实遵守了默契。日方甚至快刀斩乱麻,在联合声明签署仪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当场宣布与台湾断交。

虽然结局圆满,但联合声明的谈判并不顺利。争执的一大焦点是日方不同意在联合声明中写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因为中国政府所不承认的旧金山和约体系,是以国民党政府为交战方和缔约方的。周总理对此很生气。那么日方是怎么辩解的呢?

当时的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作了个长篇发言。抽出其中基本的逻辑联系,简直就是个几何证明———西方的系统构造,包括科学、法学、语言学和文学批判理论等,说到底都是以欧几里德几何系统为模板的。高岛认为:如果日本承认大陆政府为作战方,那就否定了旧金山和约体系;而盟军当局将权力回归战后日本政府的法律基础是旧金山和约体系,日本政府不能自我否定;如果日本政府否定自己,那么即将签署的联合声明也就跟着无效;这样一份自我否定其法律基础的声明将通不过日本议会的质询。

按通常习惯,一定是指责高岛“无耻狡辩”,然后给他上一堂从鸦片战争到钓鱼台撞船的历史课;讲课完毕再庄严宣布,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当时确实有人讲了类似的话,但周总理选择绕过这个问题。他高屋建瓴地指出:这个问题要寻求政治解决,而不是法律解决。周总理到底是绝顶聪明的人,他显然意识到,高岛的说法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法律上很难驳倒。最后,在联合声明里,条文中用的是结束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英语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称作normalization(正常化),条文说法倒也与国际接轨。而在前言里,则用了个无行为主体被动句,“战争状态的结束,„„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这样,双方都能接受。在送别田中的酒会上,周总理对高岛说:谈判时我们对你讲了一些难听的话,其实我们也很想有你这样能干的懂法律的人才啊。

正是这样的讲信义、讲道理,使得日本人十分服膺周总理。所以周恩来总理凌晨召见日本使节,对方很感动:到底是大国领导人,工作这么辛苦。要是软实力不足,同样半夜召见日本使节,对方可能觉得是故意羞辱他,拒绝前来。然后事件升级,或许一直闹到美国官员私下劝说日本。

第五篇:历史研究生自杀 中山大学(xiexiebang推荐)

4月30日中午,中山大学靠近东门的一栋学生公寓的二楼,历史系研究生二年级硕士蔡洁挺寝室房门上的封条已被撕去,房门上方的玻璃窗半开着。

4月16日晚上9点多,这间号码为223的寝室门前,蔡洁挺的室友小庄外出跑步归来,“看到那始料未及的一幕”——蔡洁挺“用自缢的方式”“选择了离开”。

至今,没有一个目击现场的同学愿意详细描述那晚的“一幕”。只有小庄在事发第二天给学院写的一份1800余字的情况说明中,用寥寥300余字叙述他那晚经历的一切。

当晚9点22分,目睹现场后的小庄拨出了第一个电话。医务人员赶到后,看到蔡洁挺就表示不用再叫救护车了,因为已经没有抢救的希望。

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广东广州报道

同学们的回忆里,蔡洁挺是班上的“学术帝”,因成绩优异而被免试保送读研。他不是性格忧郁的人,但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完全变了,尤其是最后一周,他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常常苦笑、发呆。

留在寝室书桌上的遗书里,蔡洁挺吐露了做出这个决绝选择的最后心迹:“找不到工作,也无法按时毕业,无颜以对”。

但没有人意识到蔡洁挺的思维已经走入死胡同。

“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小庄的情况说明里第一句如此写道。

“完不成的”论文

蔡洁挺遗书的最后写着“痛苦啊”。见过他遗书的姑父印象深刻:这三个字用巨大的字体写了两遍。

遗书写在一张活页纸上,笔迹凌乱,一部分是横的、一部分是竖的。对于想不开的原因大致写了两点:无法按时毕业,找不到工作。

小庄注意到蔡洁挺陷入痛苦,是出事前一周左右的时间。蔡洁挺得知了自己将会由于毕业论文未能按时完成而延期毕业。随后,他变得“心事重重”,“走廊打电话的次数也变得频繁起来,有好几次独自唉声叹气”,以及“苦笑、发呆”。

据同学和蔡洁挺的姑父介绍,蔡洁挺的论文是关于孙中山故居翠亨村的地方文献。他也提过,这一论文资料难以收集,难度较大。面对难度大的论文,蔡洁挺曾去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实习,但仍没做好材料搜集工作,手头的所有材料就只有四本书,不足以完成论文。而且他去年也把大多时间花在了找工作上。

室友小庄回忆,直到出事前两三天,蔡洁挺都在起早贪黑地整理论文。有同学劝他应付了事,但蔡洁挺容不得给论文“注水”,他确定地说“完不成的”。

根据中山大学的规定,4月17日是硕士研究生提交毕业论文的最后期限,如果不能按时提交,必须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延期毕业后,可以有半年到一年时间完成论文,取得毕业证。

在中大历史系,延期毕业曾发生过数次。但小庄注意到,蔡洁挺却为此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怨自艾中”。

4月9日,小蔡给身在日本的导师写了一封题为“无从开口的延期申请”的长信,他写道:“自知延期答辩将是此生永难弥补的缺憾”,此外“于求职方面亦不如意,自我鄙薄之下渐生自暴自弃之念,兼之家中亲人稍欠安康,自此学生日益陷入逃避与谎言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他还在通过QQ与导师联系时,用“痛不欲生,惶惶终日”描述自己的境况。

蔡洁挺的导师曾劝他不要自责,但蔡洁挺在信中写道,“自己永远不停在找寻退路,即使退路有时无异于绝路。”

毕业焦虑症

在遗书中,除了无法按时毕业,找不到工作是蔡洁挺陷入绝望的另一个原因。

去年12月,同学李军(化名)在宿舍楼下碰到蔡洁挺,蔡怅然说,“目前论文还没写,工作也还在找。”

今年1月份,几位同学一起吃饭,吐槽求职各种遭遇,小蔡只是认真地听着,偶尔笑一笑,始终不怎么说话。“看得出他有心事,不方便说罢了。”一位同学说。

李军3月再见到蔡洁挺时,他脸上起了很多痘,“神色很压抑”。他告诉李军,之前应聘上一家海口的公司,但嫌远,没去,他想在珠三角找工作。但对于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压力不小。

也是今年毕业的蔡洁挺同系同学李岩(化名)介绍,历史系一直是中山大学的强势学科,但这个让学生们“倍感傲娇的专业”在面对市场时就不那么强势了。许多招聘文职的企业在招聘条件中写明了要中文、哲学系,却少有要历史系。

本科毕业时,奔波在各城市间找寻工作的李岩曾在火车上痛哭起来,“很强的挫败感。”他不知投了多少企业,回应寥寥无几。尽管特意选择发展落后的小城市的中学,可还是以失败告终。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蔡洁挺虽然是极端案例,但随着毕业季来临,毕业生对于未来的焦虑心态普遍存在。一所一线城市理工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坦言:“越是好学校的学生,找工作的心理落差越大,会倾向于自责,觉得对不起所有人。”

甚至还有个别的受访毕业生称,面临未知世界的诸多不如意,失眠常常光顾,有时在挫败和孤立中确实处于崩溃边缘。

冷门专业对口工作“难得”

除了历史系的就业压力,蔡洁挺的专业相对冷门,也令他在找工作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蔡洁挺的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专业对口的工作基本集中在博物馆、纪念堂,但其中机会非常“难得”。

同样是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小林在校时曾在广东一家小博物馆实习过半年,但她对一个月两三千的收入和“半年就办一次展览”的工作十分不满。

广东省博物馆是小林等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羡慕的地方,工资高,各式展览也多,可招聘条件让小林等人望而生畏:“一般都要海归。”

去年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广东佛山一家博物馆工作的张东介绍,省级博物馆对想从事文博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但“省级博物馆一般要博士以上学历。”而且博物馆、纪念堂编制难求。他所在的佛山的一家博物馆,虽没有省博物馆那么热门,当年招考因为有编制,也是许多学生挤破头。

蔡洁挺的姑父记得,蔡洁挺曾找了两家单位,都面试时因“形象不佳”被淘汰。蔡洁挺在日记里写着,这肯定是因为个头的原因,他身高只有157厘米。

蔡洁挺家里可以在潮汕老家为他安排工作,但他曾告诉同学,他不想回老家,也不满意家里安排的工作。

在出事前,蔡洁挺的一位同学了解,除了被他拒绝的那份海口的工作,蔡洁挺没有找到别的工作。

据中山大学历史系提供的资料,到今年4月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4届毕业生11人,蔡洁挺去世,另有一人延期毕业,今年将要毕业的9名学生中,已有5人基本上落实了就业单位;其他4人正在积极求职。

下载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人自杀的历史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青年自杀行为的原因分析与教育对策 自杀已成为中国15岁至35岁年轻人死亡的首要原因。请看《新世纪周刊》的报道:2012年2月底3月初,短短10天,华南农业大学4人相继跳楼自杀。 2月......

    由于历史的原因

    (五)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住房难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县情,按照县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会同住建部门对进城务工......

    自杀行为原因和预防方法的分析

    自杀行为原因和预防方法的分析自杀可以说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中外各国都非常普遍地出现过自杀现象。可以这么说,自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自杀行......

    小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小学生自杀身亡或未遂的报道屡见报端,令人痛心疾首。通过对导致小学生自杀倾向多种因素的分析得出:易冲动、脆弱的个......

    日本人迎新年(汇编)

    日本人迎新年 日本的新年定在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就是“大晦日”,也叫“除夕”,日本人29号结束所有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30号准备好一切,拿出所需的物品,开始迎年神了。31日......

    日本人常用问候语

    日本语常用问候语 安否の挨拶(开头文): *贵社ますますご盛栄のこととお喜び申しあげます。*贵店いよいよご発展の由、心からお喜び申しあげます。*贵社ますますご隆盛のことと拝察......

    《日本人》读后感

    [《日本人》读后感] “日本人很能研究外国情形。有许多秘密的知识。比外国人自己还丰富。但正因为过於细密之故,倒把大的,普通的忘记了。譬如日本研究印度,比任何国人都详细,......

    日本人如何学汉语

    ★日本人如何學漢語★ 在大家拼命學日語的同時,漢語在日本,甚至是世界上逐漸有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學習日語,首先要記住50音圖,然後一點點地記單詞、記語法、分析主謂賓定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