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时间:2019-05-13 13:1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位置、基本物理参数和分类;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外生命的探索。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教材“宇宙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认识,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外生命的探讨,让学生意识到,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具有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珍惜、爱护地球,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大行星的分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能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举一反三,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同一问题。

3.形成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想】教学从探讨地外生命再回归到珍惜地球,珍惜地理环境。知识目标设计关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本课教学前,先让学生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并就其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写一段读后感。

【设计思想】让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交流读后感。

2.教师设问:在地球周围有哪些同类别的星球?假如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能搬到这些星球上居住吗?

用心爱心专心-1-

让学生对八大行星排序,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设计思想】让学生知道位置排序,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让学生将八大行星的物理参数比较归类。预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分析能够归纳出: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密度小、体积巨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很遥远)。

【设计思想】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既普通又特殊,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适合人类生存优越环境的行星。进一步唤起学生珍惜爱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共鸣,也为下一节课探讨地外生命作铺垫。

3.看一段影像资料——从影视作品中剪辑几个有代表性的外星人形象,制作成一个短片,给学生直观印象和探讨氛围。

【设计思想】在短片中通过三个层次递进的问题:①它们真的存在吗?②有什么迹象表明它们的存在?③它们为什么从来不曾和我们联系?给出本节课的探讨线索,最后点明本课主题——探索地外生命。

教师提问:你认为地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并简要说明理由。

预计学生可能有两种相反的观点:①没有。因为地球各种条件得天独厚;②有。因为地球极其普通渺小,其他星体可能会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条件。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地球到底是具有哪些条件才使生命得以存在呢?

【设计思想】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让学生感知生命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教师启发进一步思考:原始地球的环境非常恶劣,但生命还是诞生了。因此,在深入探讨地外生命之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出示米勒试验图,并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

教师总结地球生命的演化:由于整个演化的事件和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打个比方:设想把每50亿年按比例压缩成“1年”,这样的话,“一星期”就相当于现实生活的一亿年;“1秒钟”相当于现实中的160年。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系的形成,用掉了“两年”时间。地球是在第三年的1月份形成的。

三、四月份出现了蓝绿藻这种古老的单细胞生物。9月份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经有了多细胞生物。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的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我们熟悉的恐龙是在12月18日出现的,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点,北京人问世;而

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晚会上。真正的现代人,仅仅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露面的,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与子夜前的30秒。这以后,我们所熟悉的人类历史上的总大事件,非常迅速的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最后一秒,地球上的人口就增加了两倍。

可以看出,其实地球的生命是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孕育过程。真正发展到比较丰富多彩,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高级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设问讨论:在回顾了地球生命起源、演化和存在条件后,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一位同学发表本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其他同学思考、讨论、补充或驳斥„„)

预计学生可能提到的方面:①找到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例如水、氨基酸、氧气等。②找到有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体或者遗骸:例如外星人或者他们的尸体、遗骸。③发现被一些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动的痕迹或者遗迹:例如UFO、火星人面像、玛雅文明、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④ 接收到可能是地外生命发来的信号。

同时,在讨论、质疑、反驳中,学生可能涉及到的方面:①生命的定义。②绿岸公式(德雷克公式):计算出在银河系有40万~5000万个文明社会。③地外生命可能的形态:一定要依靠氧吗?肯定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吗?水是必需的吗?

【设计思想】在讨论中激发学生合理的科学想象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迁移和融合能力(例如生物、物理、化学);在质疑和反驳中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不强求有标准答案,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设想、敢于质疑,求真求实。

教师设问:为什么至今没有地外生命和我们联系?引导学生从三种假设情况(地外文明比我们低级、相当、高级)考虑。

拓展内容:近年来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做出的努力„„。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大事件。也使之前“地外有生命,只是我们目前不认识”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让学生体会在不断地设问、回答、再问、再答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科学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总结

一些科学家说:“如果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像认为大地只生长一种植物那样荒谬”。对于地外生命,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探讨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希望大家把这次的课题和讨论作为一个开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思考、探索有关地外生命和宇宙的各种事物现象。

教师提供几个相关网站地址:

http:///life/xuehui/qntwxh/(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

http://www.nasa.gov(美国航空航天局)

【设计思想】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因课时限制而中断,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六、专家评析

“只有一个地球”作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二篇“宇宙环境”中的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基本没有难点,尤其是针对交大附中的学生,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上,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林莉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设置为: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这一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简单获取知识结论的教学方法,而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探究。如林老师在教学中提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请同学们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来推断地外生命的存在,也可以质疑地外生命是否一定需要有与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相同的条件。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质疑,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第二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2)八大行星。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 和 ;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 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 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

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

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因此教学时不要讲太多的天文知识,以致把地理课上成天文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或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本节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阅读归纳:宇宙环境的组成成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形容词)

小结: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过渡:物以类聚,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天体之间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概念:天体系统(强调关键词: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地月系 活动探究:完成天体系统的框图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过渡:从天体系统中我们明确了我们的地球是处于太阳系中的,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呢?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太阳系具体包括哪些具体的成员。

巧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探究活动:1.读图表得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读课本八大行星数据图,列表比较九大行星特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质量和体积方面,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总结与过渡: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物理性质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所以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呢?

回答: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探究、资料分析: 距日适中 适宜的温度

生命存在的条件: 质量、体积适中; 适宜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 液态水的存在

活动:讨论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课堂总结: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地球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使地球上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讲,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板书: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宇宙环境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2. 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八大行星数据图,完成运动特征的比较表格

第四篇:《宇宙中的地球》的高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①天体类型

A、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

B、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C、行星 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 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好像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巩固对天体特征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A、地月系 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系 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 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划分依据:距日距离、质量、体积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表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离适中——适于生命姓的发展的温度条件

B、质量和体积适中——吸附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C、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位置及自身条件外,还和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很大的关系。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堂小结]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课堂练习] 针对每个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巩固。

第五篇: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湘教版必修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用心

爱心

专心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3)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4)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

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

用心

爱心

专心【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活动】根据课本P6——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 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板书)

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板书)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

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

用心

爱心

专心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2、太阳系和地月系(板书)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①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哪两类?与太阳比其质量和体积有何特点?能否自身发光?

③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两个?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包括了八大行星和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两大类,质量和体积比太阳要小得多,本身不发光。而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小组活动】根据课本P8——图1—3及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哪九颗?请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排序。②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有何共同特征? ③请正确描述小行星带的位置

④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有多少颗?说明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八大行星是绕日运行的主要天体,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绕日

用心

爱心

专心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约有1600多颗,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扁长轨道,有些是扁长的椭圆轨道。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约为76年。【活动】观察月相一个月。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板书)

【讲解】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学生阅读】课本P10的阅读材料,明确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小组活动】课本P11活动1,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②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解释。

③请从八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和安全? ④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用心

爱心

专心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③八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学生课外活动】

选择一种你最为擅长的方式,向家人、朋友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

三、板书提纲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2、太阳系和地月系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四、知识链接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阶段 古代 我国张衡等提出“天地说”

公元2世纪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 波兰哥白尼倡导“日心说” 18世纪 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 认识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 星空的神话传说

宇宙诞生之初,泰坦诸神统治着整个世界,而撒旦(Saturn,土星)是万能的主宰,后来他的儿子宙斯,也就是现在的木星(朱彼得,Jupiter),野心勃勃地争夺了他的王位,从此后新一辈的奥林帕斯诸神便渐渐夺取了泰坦老神们的权力,用心

爱心

专心这一些奥林帕斯的神仙,有很多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中包括宙斯的两位兄弟,一个是涅普顿,是现在的海王星(Neptune),他是海洋的统治者,人们称他为海神,是除了宙斯外权力最大的神。宙斯的另一位兄弟是普鲁陀(冥王星,Pluto)是掌管着冥府、地狱之神。

雅典娜是希腊传说的战神,宙斯的女儿;而太阳神阿波罗则是宙斯的儿子,象征光明与真理。黛安娜,月神,每晚驾着着月亮马车出来照耀人间,她则是宙斯的双胞胎妹妹;维纳斯就是现在的金星(Venus)是爱与美的化身,马尔斯(Mars,火星),也是宙斯的儿子,出现在伊利亚得之役中的战神;众神中最精明狡滑的则是摩丘力(水星,Mercury)。

由这几位为主的奥林帕斯众神及后来的其他诸神,留下了许多的传奇与史诗,而关于他们的传说后来被记载成著名的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则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与科学等等,也成为星座神话的由来 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

西方人常把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称为“双子星座”,这个“双子星座”是由宙斯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变来的。兄弟俩大的叫卡斯托,小的叫普尔尤克斯。

兄弟俩从小就投身在马人喀戎门下,没过几年就双双学得了一身绝技,卡斯托擅长马术,普尔尤克斯则精于拳击。学成后,哥俩儿浪迹天涯,他们患难与共,经历过无数次冒险和战斗,其中就包括夺取金羊毛的远征。

后来,哥哥卡斯托不幸被人杀死,弟弟普尔尤克斯在父亲宙斯的帮助下消灭了仇人,为哥哥报了仇。他们俩生前从不分离,死后宙斯也把他们放到一起,这就是天上的双子座。

“勇气号”最新发现:火星上曾有大量流动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2004年8月18日宣布,“勇气”号火星探

用心

爱心

专心测器在火星上新发现了有水流冲刷痕迹的河床。他们认为,火星上的小山坡与火山口显示出,火星上曾有过大量流动水留下的痕迹,而且水量要比科学家此前推测的要多得多。

NASA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说,“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新发现了一条长而宽的河床,河床显示出明显的被水流冲刷的痕迹,这也是反映火星原始环境的重要线索。科学家推测,这一河床是从名为“谷斯维”的巨大火山的熔岩表面破土而出的。“谷斯维”火山口恰好在“勇气号”2004年1月3日登陆火星的着陆区域。此前,勇气号曾对该火山口附近名为“克劳维斯”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探与有关测试。

用心

爱心

专心

下载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吉安市高中课改集体备课教案 学 校:吉安一中 学科备课组: 高一地理 主要负责人:刘林 成员:刘林、刘亮亮 一、课 题 :地球在宇宙中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方面 1. 了解宇宙的含......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 任娅红陕西省勉县第一中学 【课题】 必修模块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所需课时】:2 节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各节的知识联系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和太阳系,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及太......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杨龙,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

    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

    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 案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典型例题: 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0亿光年ABCD (1)图中A为 ,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