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共5篇)

时间:2019-05-13 13:4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2008-12-10 20:26:15|分类: 作业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研究小组:304现教2班第一小组教育研究实践

为了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学生摆脱心理压力的困绕,拥有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我们这个小组以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为调查研究课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涉及了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和客观方面心理的问题。本次

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分别对304数学(1)、305中文(4)、305英语(2)、304英语(2)进行调查。在我们的调查中,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其中与学业压力有关的占50%,会影响情绪无心向学的也占了一半。而且学习成绩的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会造成影响的只有占2%。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相处得很好的只有26%,不太好与很差的也占了11%,相处得比较好的只有66%。而且很多的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没有障碍的与很少障碍的才只有34%,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沟通都有一定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在面对自己前途很少感到困惑与担忧的占有6.3%,偶然担忧的占37.5%,经常担

忧的就占了56.2%。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交了分析报告,现将汇总情况综述如下:

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最大的是人际交往及就业,压力最小的是国家发展问题。从总体来看,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自身期望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同辈群体比较带来的压力;自我封闭积聚带来的压力;生理和心理

矛盾,恋爱问题及自身缺陷带来的压力等

1.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应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与困难。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不善交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有自闭倾向,不易被交往;有的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自己的原

则而随波逐流等等。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由于目前某些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交际的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述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更易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据茂名

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目前因交际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已超过其它因素,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内心长期处于冲突而导致心理压力与痛苦、课程过重、或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参加各类证书如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强迫、焦虑、甚至

是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生活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大学生在外不会或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更多是由于生活的贫困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面临着贫困的困扰,而在其中有许多贫困生因虚荣心,或经不起因贫困而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压力,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久而久之,产生诸如极度自卑、不安、孤僻

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在现实中,因此而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3.情感困惑和危机

随着大学生的生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的正确与否,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目前情况看,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不成或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如产生自卑感、自闭等心理问题,有的因心理负担过重

而走向极端,造成悲剧。

4.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如不当的家教环境、单亲家庭环境、学校的升学考试的重负、消费上的浪费

攀比风对贫困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阴暗面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困惑,社会节奏的加快等等。

5.经济及连带问题

目前,因家庭困难造成学生经济紧张而陷入困境的学生在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每年我校26.4%大学生支付不起学费,13.5%大学生甚至生活费用都有问题。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部分学生家里砸锅卖铁,四处借债。他们的兄弟姐妹小小年纪就辍学打工供他们读书,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读书。这些学生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反差。经济的窘迫,使这些学生心理负担十分沉重,他们感到苦闷和压抑。甚至其中有少部分同学忘记了他们肩上的重任,忘记了父母的艰辛,经受不住物质上的诱惑,为了爱慕虚荣,产生了失范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极个别的学生还有轻生的念头。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但存在,而且问题严重性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

韦伯认为大量的人类行为是非逻辑的,是人门情感或心理状态的反映。许多大学生产生失范行为就是因为心态不正、心理失衡而造成的。

6.就业压力大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众多高年级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等心理问题和疾病。特别对于我们专科生来说更为显著。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捧上“铁饭碗”。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危机感和失业感。如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据了解,截止2006年六月底就业统计,研究生就业率为70%,本科生就业率为50%,专科就业率为35%,全国总体就也率为52%。数据意味着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毕业生成为“商品”,是人才还是庸才都要到市场上去亮相,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专业和社会需要对口,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了“抢手货”,而滥竽充数者则无人问津。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即使大学毕业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称心如意的工作,残酷的现实令部分大学生忧心忡忡。有的毕业生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我行我素,与社会需求产生明显的反

差,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毕业生心情烦躁、精神不振、自卑恐慌、无所适从。

7.专业发展问题

专业发展问题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类是由于高考填志愿盲目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电信、计算机、电子等专业。但是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热门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时倍感压力,困难重重另一类是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专业的分数线,只能服从分配调剂到学校生源不足的冷门专业。这类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前途暗淡,不能静下来学习。这两类同学中有的屈服于现状,极度冷淡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毫无钻研精神。严重的还悲观厌世,长期失眠,精神错乱,容易产生失范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自杀等行为。另一极端类型却是成才压力导致超负荷运转,“累”、“苦”难熬,有些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他们普遍重视专业实用课程和社会急需课程的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而长线专业和面向艰苦行业的学生则想方设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甚至不惜花钱去辅修有实用价值的热门课程,如计算机、外语、法律、财经等等。他们废寝

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重重。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造成根除上压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自卑、焦虑。

1、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如下: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3)不能承受挫折。

2、大学生产生焦虑主要表现如下:

(1)考试焦虑。

(2)困难焦虑。

(3)毕业焦虑。

(4)健康焦虑。

3、大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如下:

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情绪,既受他们个性、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1)达不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败感是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原因。

(2)不客观的自我归因。

(3)自尊心的丧失。

(4)人际交往贫乏。

为了进一步作调查研究获取相关的数据,我们小组在2006年11月25日在我们学校分别对对304英语(2)彭小玲同学和304数学(2)班 覃武常同学

进行了采访。

在他们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对其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别从学习、生活、环境、就业、学业、理想、人际关系等方

面所造成的压力进行了采访。

通过采访问题分析,他们对学习、学业方面所造成的压力都很重视,并且也不会为此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时都会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而对学习环境方面都表示一定的不满,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环境,对自己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对环境的要求都有一定限度的要求。在面对就业方面,要求的都不是很高,而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都感到满意,但是在职业标准方面还是比较模糊,择业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就业肯定,而面对当前就业的形势,他们也表示平常心面对现实。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比较注重,而且也处理得不错,有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但是面对负责的人际关系,也

表示了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发生大矛盾的时候,处理起来也较吃力,面对自己方面就稍微好一点。

通过采访同学的问题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而且对就业、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突出。怎样才能最大化地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保持健康心理,在大学期间更好地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于社会的真正人才,根据研究数据进行总结评价,现总结以下几种解

决办法。

1.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自己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那就是压力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

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老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晓之以理,帮助解除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痛苦。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心理咨询是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真正帮助大学

生解决心理疾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大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青春的活力,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发泄

内心的激情、展示天赋和爱好、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无疑是很重要的。这不但可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有两种方法,4.克服自卑孤独心理,自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人生态度、意志品格、认识和人生等主观原因。自卑者一个显著的特点就

是习惯从消极角度看问题,喜欢将阴暗面夸张,从而陷入孤独和冷淡。要克服自卑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1)要懂得人不自卑的理由。

(2)不要把自卑当作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要懂得自信是希望之花,力量之源,同时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争取

成功。

(3)要努力接近自信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

5.消除盲目心态,重构理想目标。高考成功的盲目乐观,目标达到的理想失落,会导致大一学生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缺乏应有的考虑和安排,会缺

乏前进的动力,会阻碍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6.培养独立能力。在上大学以前,很多学生基本没有脱离父母的怀抱,除了由父母的照料外,还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严格管理。加之高考前的学习负担过重,几乎所有家务都由父母做,因而使不少同学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有的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进入大学后,一切都由自己做,这就要求大学生全面培

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7.增强竞争意识。竞争已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主要基调,由于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直接面临择业,大学的竞争自然的就比中学的竞争更为激烈。如果说中学的竞争是为了上大学的话,大学的竞争则是为了抓住有利于自己成功的一切机会。大学生只有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8.树立积极乐观的应对态度

(1)当面对压力时,千万不要报有怨天尤人的态度,应勇于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所在,以便于下次更好的应对。

(2)能乐观地面对人生。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明白压力、挫折与不幸,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如

果碰上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体验。

9.运用正确的应对原则

(1)愉快地生活。每天你都要试图微笑着去面对一天的生活。

(2)有意义地生活。人一定要确立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随着具体问题的出现,再不断更新自己设定的目标。

(3)自信与乐观。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遇到挫折后,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树立坚定的信心。

(4)遇事莫慌,学会放松。凡事都要觉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5)改变认识,柳暗花明。当面对挫折时,不要将得失看得太重,要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说服自己。

(6)寻求支持,分担痛苦。将自己的痛苦与别人分享,你将只会承受50%的痛苦。一个人在一生中一定要有两三个知心朋友来倾吐心事,当你释放

心理时,你也就战胜了自我。

(7)面对现实,改进应对策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人要学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千万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10.培养良好的耐挫力。我们要调节生理条件、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挫折心理的准备状态、期望水平、思维方式的灵活性等对忍耐力有

直接影响的因素,来提高自身的耐挫力。

11.掌握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

(1)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多采用一些封闭性应对方式,消极被动地来应对问题,较少会想到去寻求社会支持,这与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自尊

心较强有关。但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会寻求支持。

(2)进行正确归因。如果将受挫原因过多地归于主观,这会让你感到内疚与无助,如果将受挫原因过多地归于客观,这会让你感到气愤与敌意,但无

论将原因如何归属,都必须客观正确,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受挫原因,今后更好地发展。

(3)合理宣泄,自我疏导。大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期,需要适当地发泄来调节身心平衡,可以通过情绪宣泄、运动宣泄、心理咨询来进行自我调节。反

之,如果将过重的负担压在心底,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的失衡。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压力将长期存在,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上各方面的发展。目前如何面对和寻求减低大学生心里压力仍成为当代的一个

重大研究课题。

第二篇: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

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张建国

调查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显露,而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问题更是当前家庭、学校及社会极为关心的问题。在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他们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为此,我们试图通过本次调查,具体了解徐汇区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引起青少年过重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学校及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与现实生活提供一些参考。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整班抽取徐汇区10所学校(4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共1440名学生(其中男生729名,女生711名;原始参加调查学生数为1623名,有效问卷1547份,为便于对比分析,随机去除问卷107份,使每个年级学生数分别为180名。)

方法:在预测、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2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式问题。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比性,调查安排在期中与期末考试的中间进行,所有调查由受过训练的心理教师用统一指导语以团体形式进行。调查数据利用电脑相关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

34.38%的学生感受到较大或非常大的压力,其中男生感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高出女生4.54个百分点。男生感到压力非常大的比例更是比女生高出将近一倍,两者分别为11.93%和6.33%。结果同时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学

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感受过重压力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29.17%、32.91%与42.5%)。以上结果说明,尽管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尽管各界人士都希望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但实际仍有较高比例的学生感受到较重的压力。另外近15%的学生感觉没有压力,这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一个没有丝毫压力感的学生是不可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的。

2.作业负担

55.84%的学生觉得作业多,说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感觉作业很多的男生要比女生高出4.6个百分点。另外作业的多少也呈现出年龄段特点,42.23%的小学生觉得作业多,初中为55.42%,而高中学生觉得作业多的比例高达70.27%。可见真正要使减负落到实处,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对学习的感觉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学生占12.22%,其中男生比女生高出5.53%。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尽管感受到沉重学习压力的学生数上升较快,从5.53%到9.72%再到22.22%,但总体而言,这个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4.对升学的担心

当前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并且呈现重心下移趋势,即不仅高中生担心能否考上大学,初中担心能否考上高中,就是小学生也非常担心能否进好一些的初中。我们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种看法。近70%的学生担心升学,男女生的比例比较接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年龄越小越担心升学,高中、初中、小学担心升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8.05%、63.89%与82.5%,其中很担心升学的小学生比例竟比高中生多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

5.是否害怕遇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当前社会治安总体趋好,但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不文明行为仍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害怕这种干扰,女生的比例比男生更高一些(高出了六个多百分点),小学生受此影响最大,害怕

不良青少年干扰的比例高达43.05%。

6.平时是否容易疲倦

青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应该是精力旺盛且富于朝气的,但是调查发现高达78.68%的学生感到疲倦,经常感到疲倦的学生也有20.69%,其中男女的差异不大。而随着年龄的上升,疲倦感也日趋严重,有疲倦感的小学生占69.44%,初中生占78.75%,高中生竟然占到了87.78%。这一现象应该与学业负担过重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7.是否经常被老师批评

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10.9%,这不算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但男生经常受批评的比例是女生的三倍多,其中的差异值得我们思考,是男生的表现不够好,还是男生的言行经常触犯校纪班规,或者是老师对男生的要求更高一些、期望更大一些?另外从表中可见,小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的比例是高中生的近三倍,是初中生的近两倍,这与当前素质教育中推崇的成功教育、激励教育也是有所背离的。

8.是否对自己的相貌满意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相貌相对比较关注。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表示满意,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无所谓,仅有10.0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中女生的稍高一些,为11.11%),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自己越来越自信。

9.是否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

7.71%的学生经常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29.1%的学生偶尔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两者相加的学生比例为36.81%,反映出学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类问题逐步减少,小学生为58.61%,初中生为35.28%,高中生仅为18.06%。这一现象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分析,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而在小学阶段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可能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10.当感受到心理压力时会怎么做

心理压力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将它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从我区1440名中小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通过各类活动释放压力是学生的最爱,选择它的比例高达47.15%,其次分别为“默默承受、忍让”、“与同学交流”,所占比例分别为36.94%与35.83%,学生最少选择的方式分别是“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找心理老师咨询”。其中女生选择“通过各类活动释放”的人数高出男生4.48%,选择“与同学交流”的人数高出男生13.12%,而选择“默默承受、忍让”的比例则比男生低8.52%。以上结果可以说是忧喜参半,喜的是近一半的学生能通过活动来释放压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宣泄过重压力,这些都是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忧的是仍有37%的学生面临压力时默默承受、忍让,这种方式长期以往的话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较好的减压方式如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找心理老师咨询等没有被广大学生所认可,三者相加学生选择的人数也仅占11%,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的现象。另外,结果表明女生似乎比男生能更合理、更科学地排解过重压力。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以上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作业过多,70%的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近五分之四的学生感到疲倦,34.3%的学生害怕受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2、男女生的心理压力存在较明显差异。

男生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多的男生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遭受老师批评的情况也是男生大大多于女生。而在升学压力、个体的疲倦度、对自身相貌的满意度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3、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点。

高中生感受到重压的人数更多一些,初中生其次,小学生最少。对作业量的感受情况、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以及容易疲倦的学生比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与此相反的是,更多的小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更多的小学生害怕遭遇不良青少年的骚扰,超过82%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

4、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应对心理压力,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处理过重的心理压力。

在对以上结果的分析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为什么仍由很多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2、为什么男生感受到的压力要大大高于女生,且男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要远远劣于女生?是男生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还是社会对男生的要求出现了问题?

3、小学是快乐学习的阶段,小学升初中是就近入学,不存在升学考试压力,然而却有超过五分之四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这说明了什么呢?

4、心理健康教育在上海开展已有10多年,绝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咨询热线或心理信箱来为学生排忧解难,为什么调查显示只有极少的学生会选择以上方式来缓解压力呢?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被学生所真正了解和接受呢?这些恐怕还需要做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背景、目的、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因而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让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调查内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习惯、消费观念

二、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西农部分学生

分析方法:单变量描述统计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四、调查实施步骤

1、人员:

2、任务:开展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得出结果并作分析和讨论,做出解决方案

3、时间安排:

2012年11月11日——14日:设计问卷,审核、印制问卷等准备工作 2012年11月15日——20日:发放及回收问卷

2012年11月21日——23日:统计、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人际关系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p<0.05),但在独生与否、学科性质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阶段,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一方面他们表现出高涨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对社会、对人的依赖性也在增强。显然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海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不同性别、生源地、专业性质、独生否的大学生其人际关系是否存在差异。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抽取海南师范大学126名学生为被试,获得有效被试121人。其中大一的57人,大二的36人,大三的26人,未填写年级的2人。女生72人,男生44人,未填写性别的有5人。文科生33

人,理科生87人,未填写文理的1人。独生的44人,非独生的76人,有1人未填写是否独生。农村75人,城市43人,有3人未填写生源地。

1.2 实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量表从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四个方面考查了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共28道题,每道题作“是”、“否”回答。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受到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本研究主要是从总量表来考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差异。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由表 1、2、3、4 统计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人际关系没有性别的差异;但在学科性质、是否独生和生源地上出现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人际困扰比来自城市的要大,文科性质的大学生人际困扰比理科性质的大学生要大,非独生子女的学生人际困扰比独生子女的要严重。讨论

3.1 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

人际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平等,两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环境基本上是平等的,所以在对待人际行为困扰的问题上两者不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3.2 人际关系的学科性质差异

文科性质的大学生人际行为困扰比理科性质的大学生的人际行为困扰要大。这与魏颖的研究结果相背,其研究结果是文理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整体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笔者认为文科性质的大学生人际困扰比理科性质的大学生要大的原因可能是理科生的学习不再像以往的那样,很多知识都只能来自书本,多是自己专业的东西。当今的大学理科生知识来源全球化、网络化、多元化,以至于他们除了具有理科性质的知识外还具有了丰富多元的文科性质的知识,这样就形成了理科生在人际交往中比文科生要优越。

3.3 是否独生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差异

非独生子女的人际行为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接触他人的机会从小就较多。在中国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家里只有一个孩子,那孩子就会被当成宝,是全家人的中心;但在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宠爱则会被分成几份。这就可能导致非独生子女对于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经验相对较少,影响了其成长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

3.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差异

笔者认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人际困扰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原因可能是,首先这两类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条件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差

距,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局限,条件相对较差,人们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多元化,条件优越,学生获得资源的途径较多,对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好的与人交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都有利于人们积累交际经验及对人际交往中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灵,郑雪,严标兵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第五篇: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状况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状况调查研究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 你好!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开展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希望可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状况。

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金职院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6月

1.您的年龄是

2.您的性别

A 男B 女

3.您一周的上网时间大概是:

A3小时内B3-7小时C7-21小时D21小时以上

4.您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多选)

A 打发时间没有明确目的B 查资料/学习C 游戏D 社交需求 E 上论坛F 下载G 看电影和电视剧H 看动漫和小说 I 购物J 写博客K 其它

5.您玩网络游戏吗?(包括电子竞技类)

A 经常玩(每周10小时以上)B 较经常玩(每周3-10小时)

C 偶尔玩(每周1-3小时)D 很少玩(每周1小时以下)

6.您对网络上的色情内容的看法:

A 有害身心健康,必须大力整顿

B 难以根除,应通过在社会层面进行性教育解决

C 无所谓

7.您认为理想的网络文化氛围是怎样的:

A 法律法规完备,网络秩序井然,大家自觉遵守网络规范

B 气氛活跃,大家畅所欲言,百家争鸣

C 所有不良信息被过滤

D 其它

8.您认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最关键在于?

A 国家出台完备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B 网络文化氛围是社会文化氛围的反映,应从现实层面入手

C 依靠网民的自觉维护

9.如果您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与大部分网民不一致,而且您经过思考认为自己是对的,您会:

A在网络上表明自己的态度,试图说服其他网民

B在网络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不做说服他人的努力

C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保持沉默

10.您怎样看待网络低俗与恶搞现象:

A这是一种对社会权威进行颠覆,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有益行为

B对文化进行了歪曲,不利于精英文化的发展

C这是一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

D没有太多看法,只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搞怪行为,乐一乐就过去了

E其他

11.您认为网络吸引您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A较强的娱乐性,可以看电影,听音乐,放松身心

B网络的虚拟性,可以逃避现实中的失落感,在网络中寻得满足

C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D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可以摆脱某些限制,自由发表意见

E可以扩展交际范围,联络朋友感情

12.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网络文化?

下载“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课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表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表 1、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 A、非常大B、较大C、一般D、不确定E、没有 2、如感觉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可多选) A、作业压力B、考试压力 C、......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彬县城关中学田辉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1、90%的学生认为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没有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

    关于我校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校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调查研究制作人: 陈谊章鑫余慧慧李庆招徐贤群陈增达导师:郑蓓蓓1. 引论做这个课题为的是了解高中生在不同年级段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及原因 ,本课题......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调查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调查 年级性别 1.如果在辛苦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你会觉得非常心烦气燥吗?( ) A.是 B.否 C.介于两者之间 2.学业成绩的排名是否会给你的学习......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报告 020509123财务工程吕羚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生则占据所需人才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调 查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完成日期:指导教师:一、调查报告简介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