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族化”现象

时间:2019-05-13 13: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族化”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族化”现象》。

第一篇:大学生“族化”现象

摘要:分解大学生“族化”成因,从族化的主要矛盾中寻求解决方案,能更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族化透明度,使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正强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族化”主要矛盾大学生健康

“族化”是具有类似价值观,审美观,思考逻辑,条件背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相似个体的群体化表现,社会活动使不同群体的的总体特征及分类有了符号化的区分,例如:月关族、啃老族。“族化“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而是对某一类人的总称,个体之间并不存在一定的互动,所以不能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混淆概念。

一、大学生族化原因分析

大学校园族化日益严重,各种“XX族”的个体对周围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族化浓度不断加深。从正面分析我们能得出一些族化现象的原因,但并不能总结出主要矛盾,所以这就要求同时要从侧面分析。

1、为什么当代大多数青年进入大学校园?社会发展程度的要求。

当今社会早已经济全球化,这是人类的全球化活动产生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不断膨胀的人口,促使优胜劣汰的形势更加严峻,学历贬值速度加快,所以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遍人群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就业优势。然而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而言,期望值与实际值往往差距太大,然后就会产生不适应性。

2、大学校园不同族群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社会综合因素及大学生内在因素共同作用。

社会综合因素包括了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的所有外刺激,而内在因素就是每个人在进入大学校园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考逻辑和拥有了不同能力,所以对不同刺激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反映体现在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行为上。这里要强调的是思想和行为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不同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是难以捉摸的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就是行为,所以同一行为可能是由不同思想条件下而产生的。

3、现代社会文化是怎样影响到大学生族化形成的?

现代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新时代发展条件不同地域、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信息载体、不同时代条件的各种信息相互交融、筛选,自然或人为形成的一些可接受到的流行性或非流行性因素。人在理想状态下筛选信息的原则是接受感兴趣的或认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种筛选信息的原则起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有形或无形的感知,或者说进入大学校园前所形成的一些对事物固定的认知态度。

4、国家政治体制及政策对大学生发展有如何影响?人才扩大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族群扩大化的双向影响。在国家积极推展人才强国的战略下。大学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同样造成了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增大。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更强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现代社会。

5、家庭历史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入学态度?早期是否形成相对正确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环境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国这个复杂的人口大国里,教育观是由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按这种理解条件下,一般人们都会认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中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却显得更加的无所事事,颓废。当然这只属于部分现象不概括所有,只是这种趋势俞显明显。

二、怎样解决大学生族化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思想是影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族化”的根本原因在与思考逻辑的相对错误,要逐渐解决的这个“族化”问题首先要从有效的思想引导开始,使大学生建立相对正确的思考逻辑从而改变行为,逐步解决“族化”现象。

族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造成的巨大压力。在学校好好学习,并不一定就能有份好工作。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才是关键,所以这需要学校与我们自己的共同努力。学校需按照社会需求建立学科体系,完成知识补充;提供更多的锻炼实习机会;设置心理教育课程时常辅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我们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自己的追逐目标,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断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思考问题,改进自身缺点。

学号2011310007

第二篇:大学族化现象之我见

大学族化现象之我见

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随之加大,他们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多。

“族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说是时代进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族化”现象如啃老族,校飘族,候鸟族,啃老族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还有政府的就业政策不健全,社会就业环境部公平,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需要不适应等原因。

蚁族主要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长期聚居于租金低廉、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聚居群体,但未能在大城市找到符合预期的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校漂族”主要是指那些毕业后继续留在高校周围的大学生。它主要分为四类:考研派、潇洒派、不就业派、围城边缘派。学生毕业不工作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隐忧。“啃老族”是依靠父母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一般是高校毕业生、下岗青年、自动离职的人、创业幻想型青年。“候鸟族”是在不同城市间迁徙的群体或是在同一城市的城区和郊区迁徙的群体。因为大城市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高,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所以毕业生会选择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然而又由于房价、生活成本太高,迫使毕业生又逃离北上广,他们就这样反复迁徙。他们这样对他们明显是不利的,也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为了破解这一系列族化现象,我认为最好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要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落实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还应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西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建设,让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制度方面,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户籍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机制体制。

二、社会要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就业舆论氛围。坚持理想用人标准,不能以学校的好坏来评判人才的得失。

三、高校应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而不是一味的求全。应该注重师资力量而不是一些面子上的工程。还应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四、大学毕业生应当转变自己的求职就业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正确理性的认识自己,给自己确立明确可行的短长期目标。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大力减少“族化”现象,促使我们的国家走向更加富强繁荣的明天。

第三篇:浅谈低头族现象

浅谈低头族现象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的日益兴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逐渐变为“我就在站在你的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看似戏谑的一句玩笑却包含现代人独有的无限荒诞与无奈。

“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而戏剧性的是低头族的出现与手机的初衷背道而驰,手机本为便捷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却终究难逃沦为疏远冷落人心之物的命运。

生活中任何地点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在地铁、餐厅、电梯还是路上,人们都低头关注着自己的手机。从家庭聚会到朋友相约,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刷新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完全无视身边的人。低头症不仅蔓延到了年轻人,甚至是波及老少。

然而,低头症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他们浪费大量时间玩手机游戏和发送信息,尤其是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它也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在沙发上使用手机会导致背部和颈部疼痛。

手机给人们带来的联系方式的快捷多样,不一定就能拉进彼此的距离。人与人距离的远近是由我们所交流的内容决定的,而手机只提高了交谈的效率,并未提供心与心之间交流的效率。社交软件中各种拉黑、屏蔽的设置,聊天时的句句敷衍以及那句众人皆恶的“呵呵”,都使你怀疑手机的使用是否真的能够使人心的距离拉近。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分割两地的有情之人,哪怕是需要3个月才能到达的书信,也能使他们的距离拉近。

低头族现象的背后是现代科技与人性之间的碰撞,如今科技浪潮浩浩荡荡,手机的广泛使用木已成舟。佛教有云,“一花一世界”,后一句是“一页一菩提”,而人类的当前现状是“一机一世界”。一部手机可以有一万本书、一万部电影、一万种游戏、一万种你想得到的信息,造成了人心疏远的一万个伤心的理由。这一万个伤心的理由归结起来其实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手机变得比一个真实的人更加有趣了。面对一个真实的人时,我仅仅只面对他一个人;但面对手机,我就面对了整个世界,于是人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

在古代,耕田插秧和织布纺线,常年要低头;手不释卷和笔耕不辍,也要低头。两者都是好得无比的,可能是因为耕种纺织和读书写作都需要低头,所以有一个美妙的成语,叫做“心织笔耕”。凭常识估算,当代人每日信息输入的时长和容量,都一定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热衷于刷微信微博,长期接受碎片信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这个在我自身也有这样的体会。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的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但是,因为这些获得的信息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越少的内容就会被提取的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及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近年传来某些高校上课收手机的新闻,这是部分高校应对“低头族”现象的措施,挽救课堂“抬头率”,但硬性规定的效果如何又另当别论了。很多年前,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没有PPT等易复制的电子资源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之前,大学承载了当时的人们对知识几乎全部的渴望。教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同学们在下面疯狂地做笔记。再看如今,进入大学以后上课认真听课的少之又少,大部人都选择玩手机等方式来度过,大学的课堂上充满了低头族,大多是玩游戏、聊天、刷微博刷微信,让无可奈何的老师难免感到痛心不已。大学究竟是学习的终点还是学习的起点?这不由得引起深思。

大学是锻炼与提升的舞台,也是学校到社会的一个重要过度,但上课玩手机却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们更应该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负责,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手机。

第四篇: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上升,达到727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族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大学毕业生的“族化”问题是就业压力催生的产物。要分析“族化”问题,首先就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何而来。

从统计数字上看,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来自人数上的增长。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年招生规模从108万增至599万,增长456%,年均增长1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8%升至2008年的23.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超过3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然而,尽管我国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绝对数量上十分庞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不足15%,不仅低于美国,更远低于周边的日本、韩国。从占人口比例看,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扩招带来的人数增加,而是要分析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

第一,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后失业率一度高达10.2%。目前,美国失业率虽已回落到7%,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全世界青年就业形势也普遍不佳,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者有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2.6%,其中欧盟国家达23.5%。

第二,在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

始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同时,我国需就业人口数量却在不断攀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2500万左右,劳动市场呈现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第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目前,我国社会正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均衡、社会政策投入不均衡等问题,造成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滋生了“拼爹”等不公现象。在社会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阶层固化,指的是在经济条件、社会分配中处于较低阶层的人越来越难以通过自身奋斗向上流动到较高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第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令所谓“金饭碗”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万里挑一”的激烈竞争,甚至发生过大学生为了事业编制争相报考清洁员的怪现状。另一方面,一些本来很重要的职位,由于缺少稳定的预期、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没有基本的保障,也可能门可罗雀、乏人问津。职业之间不合理的差距,导致大学生过度追求“金饭碗”,客观上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

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时,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同时存在着与之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同样面临“招聘难”。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二、“族化”现象及所困

社会上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等。各类“族化”生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族化”群体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给“族化”群体上升流动的渠道,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关切。1.“蚁族”现象

“蚁族”的概念最早由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在2010年提出。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符合职业预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无力支付高额房租,长期聚居于租金低廉、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社区。

2.“校漂族”现象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继续徘徊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居住在学校或其周围,有的经常到学校听课、听讲座、参加考研培训,有的频繁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似乎仍是高校中的一员,却与学校毫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3.“候鸟族”现象

“候鸟族”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指在不同城市间迁徙的群体,另一类指在同一城市的城区和郊区间迁徙的群体。一般常说的“候鸟族”指的是前者,也就是在逃离“北上广”与逃往“北上广”之间摇摆不定的青年白领。4.“啃老族”现象 “啃老族”的概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指的是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已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但不去工作或已经有了工作但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消费、要求父母在其经济上给予帮助的年轻人,年龄在23~30岁之间。“啃老族”并非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三、“族化”存在及成因

“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1)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2)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3)社会保障缺位。

2.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

(1)社会阶层固化。(2)社会资本占有不均。(3)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4)用人单位盲目选才。

3.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3)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

(4)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4.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1)个人认知有偏差。(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四、“族化”生存之破解

改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

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部署。各地各高校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感到了压力,纷纷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

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2)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 3.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1)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2)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4.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

(1)客观认识自己。大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对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定位,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沉淀,提升自己的价值,加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砝码。(2)转变就业观念。总书记于2013年5月到天津考察时,曾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艰苦地方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五步人手:第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第二步,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充分认识实现目标需要面临的挑战。第三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和相关非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和考试,还要具备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第四步,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第五步,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抗挫折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调查及对策探讨

摘 要:通过对重庆某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进行调查,发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极高,近1/3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这对大学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师生对“低头族”的态度却较为消极。我们需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充实文化活动和改善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对课堂“低头族”进行理性评析和积极应对。

关键词:大学生;“低头族”;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98-02

低头族,英文名“phubbing”,是由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杜撰而来,形容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面前的亲友的“低头族” [1]。“phubbing”由phone(手机)和 snubbing(snub冷落的进行时态)两个词语组成。“低头族”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是一个现象的负面描述。“智能手机强迫症”“屏奴”“刷屏”等词语都是对“低头族”现象的真实描写。“低头族”现象在大学课堂十分普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也对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为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对课堂“低头族”的认知、态度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笔者特意制作了关于“低头族”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在重庆市某高校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4.83%。调查对象主要为大

一、大

二、大三年级学生,其中男生110人,占40%,女生165人,占60%。问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三种题型,涵盖了大学生“低头族”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对课堂“低头族”的认知、“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以及教师和学生对“低头族”的态度等五方面的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个体案例分析、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得出调查结论,并分析得出对策。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大学生“低头族”基本情况调查。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高,多数用于娱乐消遣活动。调查数据显示95%的同学拥有智能手机,将近13%的同学有至少2部智能手机,包括ipad、平板电脑等其他上网设备。在“您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多选题)中,有85.38%的同学选择上网浏览信息,包括聊天、看新闻、娱乐八卦,50.25%的同学将手机用来看电影或电视剧,主要为女生;20.12%的同学将手机当成游戏机,主要为男生;仅13.46%的同学使用手机是为了满足基本通讯需要。

近1/3的同学是“低头族”,对其产生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86.14%的同学知道或者听说过“低头族”,仅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在生活中并没有注意到“低头族”。当我们对“低头族”的现象进行解释之后,28.35%的同学认为自己就是“低头族”,21.26%的同学认为自己不是“低头族”,另有50.39%的同学表示“要视情况而定”。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低头族”所产生的危害,43.25%的同学表示要引起重视,22.63%的同学表示“虽然有所危害,但自己忍不住,还是会玩手机”,34.1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

2.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调查。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频繁,尤其是在“无关紧要”的人文社会课程上。“上课的时候,您会玩手机吗?”70.74%的同学选择会玩手机,其中46.7%的同学表示自己机不离手,上课时间一半以上都在看手机;另有12.96%的同学表示,上课时间自己会视情况而定是否玩手机,比如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跟其他同学聊天;只有16.3%的同学表示上课时间不玩手机。“您一般在哪些课程上玩手机?”15.93%的同学表示,几乎每节课都会玩手机;2.22%的同学表示在专业课上偶尔会玩手机,81.85%的同学表示常在与专业无关的课程上玩手机。由此可知,同学们对非专业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尤其是我们的人文社会课程。

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低成为学生“低头族”产生的主要原因。“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课堂‘低头族’?”42.6%的同学选择了“课程枯燥、无聊”;22.87%的同学选择了“课程不重要”;17.26%的同学选择了“对手机的依赖”;另有9.64%的同学选择了“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其他人看,我也看”;7.1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原因。从数据显示,在产生“低头族”的原因一项中,将近65.47%的同学选择与课程有关。因此,我们进而提问,“如果课程非常有趣,并与同学们的需要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您还会选择玩手机吗?”90%以上的同学回答“不会”。

“低头族”沉溺于网络世界,用于学习、生活、锻炼的时间相应减少,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9.26%的同学认为长期玩手机使自己的视力严重下降,出现脊椎疼痛等症状;10.74%的同学认为自己成为“低头族”之后,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成绩有所下降;15.19%的同学认为长期“低头族”使自己沉溺于网络世界,缺乏了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人际关系有所生疏;只有10.74%的同学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问题。”

教师和学生对于“低头族”的态度明显消极,上课老师对课堂纪律管理有待提高。“您对‘低头族’持什么观点?”的调查中,11.48%的同学选择了“支持,无聊的课程不听也罢”;47.04%的同学“反对,认为‘低头族’是在浪费青春和资源”;而41.48%的同学表示,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由此,同学们对“低头族”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任课教师对于在他的课堂上出现‘低头族’的态度是___?”数据显示,65.56%的同学表示“上课老师会稍微提醒”;而30%的人选择“老师会放任不管”;只有4.44%的同学表示,“上课老师很严格,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大多数学校对高校“低头族”并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仅有个别高校推行“无手机课堂”。调查显示,对于推行“无手机课堂”学生的态度不一。对于学生“低头族”现象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实行“无手机课堂”,44.3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37.89%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还有17.79%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仅有部分同学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低头族”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进而影响学习环境。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低头族”的出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自控力不够,易受网络和同辈群体的影响;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校园文化活动的凝聚力不高,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纪律管理不严,变相助长了“低头族”的蔓延等等。因此,“低头族”现象的出现需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理性认识,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是十分活跃的群体,易受新鲜事物的影响,但自控力稍弱。调查中,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是“低头族”,但仍有13.46%的同学能正确使用手机。因此,要降低课堂“低头族”的第一步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自主意识。首先,正确认识手机的使用与学习的关系,明确碎片化的网络知识永远无法替代课堂的系统性教学。手机只是我们获得知识、人际交往的辅助性工具。其次,调整心态,多参加集体活动,转移对手机的依赖感;多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和老师交流,渐进摆脱“手机强迫症”。第三,大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意识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极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择良友交之,自我筛选交友环境,提高自控力和约束力。

2.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低头族”的产生原因中,65.47%的同学认为跟“课程”有关,所上课程的不重要或课程的枯燥,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更不要说吸引学生的注意。“低头族”既已成事实,老师就应该积极面对,了解学生之所需,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专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语言组织、授课手段、教学技巧等,不能一份教案通讲全校,更不能“十年如一日”,要在分类、分主体教学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要转变观念,主动向学生群体靠拢,了解“低头族”感兴趣的话题,将网络信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当然,更重要的是加强课程建设,尤其是被学生打上“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标签,又对学生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课程,一定要遵循其思想需要和受教育规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融入,增加师生互动,使教学入脑、入耳、入心,才能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3.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青春活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普及只是“低头族”出现的诱因,并非主要原因。比如,“尽管印度的手机用户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崭露头角,但虔诚的印度人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传统,在街头时常可以见到翻阅报纸的老者,而不是沉迷于手机阅读与娱乐的“低头族”[2]。读书使人明智,读书可以怡情。学校可以举办主题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使他们放下手机,回归书本。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蕴意、知识的魅力、运动的快乐、生命的意义,也可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4.“疏”“导”“督”相结合,为学生培育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作为学校和任课老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和责怪学生,要正视“低头族”出现的原因,多采用疏、导、督相结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疏”即疏通,就是要主动帮助学生,尤其是要帮助有“手机强迫症”的同学分析问题之所在,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和矫正行为,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导”即引导、导向,就是要在高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各主体要形成共同的舆论和行为导向,对课堂“低头族”进行积极管理和引导,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可“放任不管”。“督”即监督,就是采用一些强制手段,制定规章制度,对课堂“低头族”形成外在约束力。监督还发挥学生群体的自我监督、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主体性,“把虚拟的请出去,把真实的留下来,让学生从低头看手机,变成抬头学习与生活,学会厘清生活、学习、娱乐之间的界限,懂得自我约束,这才是走出手机低头迷途的正道。”[3]

大学生“低头族”的出现,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诟病,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引导。

下载大学生“族化”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族化”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族化现象

    浅谈大学生族化现象 摘要:在分析“族化”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社会化存在的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严重问题,并认为通过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大学生活规划的整......

    大学生族化现象

    大学毕业生“族化”现象及对在校生的启示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总体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这些词基本上是对中......

    关于“蚁族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

    关于“蚁族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 在201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南京火车站、长途客车站、人才市场以及城郊结合部等不同地区,随机调查了30名大学毕业生真实的感受了一......

    浅谈我校大学生族化现象

    浅谈我校大学生族化现象 王胜军 (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学院地质学2011) 摘要:在分析“族化”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社会化存在的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严重问题,并认......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09303班34号王丹丹 幼儿园原本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段,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

    “蚁族”现象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调查分析(定稿)

    “蚁族”现象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调查分析俞晓英(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个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群体—......

    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近期,这句调侃恋爱现象的俏皮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原来,临近毕业的校园悄然出现了一对对大四“......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范文)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常常听到宅这个词语,宅又不仅仅只是一个词,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宅文化的影响下,宅男宅女成了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群体。他们大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