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4:3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

最近一段时间,本人深入基层联系单位和长江沿线有关单位,就我市沿江岸线资源利用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左岸,主江岸线西起三江营,东至立新涵,全长14.7公里。此外,在三江营以西,尚有夹江岸线11.3公里,芒稻河岸线10公里,属于长江支流。自2002年8月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沿江开发,制定并

实施了沿江开发的规划和意见。通过几年努力,实现了产业向沿江地区的大转移。多家企业落户沿江,沿江地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汇聚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规模的新高地。而沿江开发的主要优势就是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因此,沿江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我市经济能否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现状

1、主江岸线。我市地处长江扬中河段北岸,受上流五峰山挑流影响,江流直冲江岸,历史上属于冲刷河段,深泓逼岸,江岸线坍塌后退不断。自1970年以来,我市开始实施大规模地江岸治理,先后在10公里范围内建丁坝10座、抛石269万吨,建立抛石防护带,基本控制了嘶马弯道弯顶的继续发育和坍势的发展,为岸线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良好的深水岸线是发展港口运输业、船舶制造业等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目前,已有中远码头、海螺、海昌、科进、鼎衡、龙和等多家港口、船舶企业落户,船舶及配套件制造等千亿元产业群初具规模。此外,三江营以西2公里范围内属南水北调取水口保护范围,属于限制性利用岸段。

2、夹江、芒稻河岸线。该段水域既属长江支流,也是淮河入江水道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始段。岸线的东侧、北侧是我市规划建设的南部新城,目前落户的大企业主要是中海运江苏公司。此外,尚有40家小型船舶和砂石中转等企业散布其上。

二、岸线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岸线资源日趋紧张。目前主江岸线中红旗河以东岸线已经占用结束,以西部分除为中远码头、中信特钢预留的岸线外,其余被几家小船厂占用,空余可利用岸线已经不多。夹江、芒稻河岸线使用受南水北调水质保护要求影响,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

二是岸线使用不尽合理。工业项目多,生活旅游岸线项目少。企业自备码头多,公共码头少。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不得乱用”的原则,少数小船厂占用主江岸线,影响了岸线的使用效率。夹江、芒稻河上的小船厂、小企业无序占用,影响了南水北调水源质量和二水厂取水水源质量。个别大企业占用岸线过长,投资强度不足,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

此外,岸线使用审批程序复杂,环节过多,使岸线审批时间拉得过长,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严重扰乱了岸线开发秩序,给岸线管理带来较大影响,甚至有的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填高滩地,毁坏堤防,给长江防洪带来隐患。

三、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为使沿江岸线资源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使用,为我市沿江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沿江岸线资源开发中,应加紧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1、进一步明确开发利用的原则。一是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二是重点开发港口、仓储等产业,引导产业向陆域纵深发展;三是近远期协调,为远期发展预留岸线;四是利用与治理相结合,确保防洪安全,促进河势稳定;五是统筹兼顾,兼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水源保护、防洪安全、城市建设等各方需要。

2、加大规划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进一步调查、摸清现有岸线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制沿江岸线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应从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与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南部新城发展、生态市创建等规划的衔接,对各段岸线功能进行明确定位,以人大立法形式加以固定,今后所有的岸线开发项目均必须服从这一规划。

3、加大整治力度,拓展岸线利用空间。目前,相当多小企业分布在沿江,特别是部分小型船厂码头占用主江深水岸线,既浪费宝贵岸线资源,也不符合水质保护要求,应按照扬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手段对其加以整合整治。整合整治后规模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同时采取政策鼓励、技术扶持等措施,积极促使那些被列入整治范围内的船舶企业及早转产,转入船舶配套产业或其他产业,转入相关园区发展。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推动中海运、科进、鼎衡等龙头企业对产品同类、地缘相近的被列入整治的小企业实行收购、兼并、抢股,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型造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小企业退出后的岸线应从严控制,为今后发展预备空间。

4、加大审核力度,从严控制岸线使用。岸线使用长度要以项目必须建设的码头泊位和相关设施为依据,依照泊位性质、等级船型、通过能力等技术规范要求,从严审核,科学确定,引导项目向陆域纵深布局,尽可能减少临水岸线占用,对港口设施依赖性不强以及生产型项目,一律不得贴岸布置,不得深水深用。对现有已占岸线的大企业发展规划,也应重新加以审核,鼓励、督促其优化规划、加大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对岸线、泊位使用能力超出企业本身要求的,鼓励其通过对外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岸线资源效益。

5、加大公

共泊位建设力度,发挥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现有深水岸线一般应以建设公用泊位为主,以此促进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的加快发展,为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服务,提高码头、岸线的利用率。现有主江岸线应优先规划建设高标准、大吨位公用码头,同时在夹江较深水域段规划建设环保型材料集散码头集中区,引导芒稻河、夹江现有码头业主向区内集中。

6、加大管理力度,实行统一报批把关。在沿江岸线利用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后,由政府牵头,统一向上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这样做与单一建设项目逐个报批相比,既节约时间、经费,也克服了过去因报批时间过长而影响项目推进的难题。同时,对单一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成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批机构,按照规划进行联合审批,一次性批准,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7、加大岸线力度,保证岸线安全。坚决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所有企业必须边治理边建设,进一步落实防汛属地管理责任制。各企业在占用岸线资源的同时,切实担负起所在河段岸线治理、防守职责。项目建设必须保护江堤等防洪设施,确保经济发展与防洪安全两不误。

第二篇:关于如何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调研报告

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研究

——以**市岸线资源利用为例

长江岸线资源是指长江沿岸规定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共同组成的地带,包括江心洲、外滩圩和长江主要支流入江口河岸等,属于特殊的土地资源。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发展的加快,各类资源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紧张情况不断加剧,各地均在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强研究,寻求对策。我市作为滨江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在沿江,为此,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又将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列为市级重点课题加强研究。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我们市委党校课题组就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长江岸线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长江和国内外其他大大小小的河流一样,不但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生命线,也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繁荣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美国的“五大湖”地区(苏必利尔、休伦、密歇根、伊利湖和安大略),区内有若干全球著名的城市,因其得天独厚拥有港口开发的岸线资源,最早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日本的东京湾,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占全国的3.5%,但人口占全国的26.3%,就业人口占27.4%,制造业产值占24%,金融保险业占24%,是日本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其拥有的170公里的海岸线。

——欧洲的莱茵河流域,沿岸城市星罗棋布,经济社会繁荣发达,大小港口数以百计,其中,科隆是依水运而成的商业大都会,巴塞尔是瑞士的水边城市,德国境内的莱茵河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8%,但人口却占全德的30%,提供GNP占全德的35%。

——我国长三角16个城市2012年全年GDP总量89951亿元,平均增长10.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55.04亿元,增长9.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3元,增长12.1%;人均消费支出21595元,增长9.4%。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长江下游由西向东横穿江苏中部,省内沿江8市开发区面积占全省24.7%。据2012年江苏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沿江开发区人口约占全省33.8%,提供了占全省49.6%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占全省40.9%,财政收入占全省43.4%。

——**市地处长江下游,长江由北向南流经市内两个经济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和虹桥工业园区。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国税开票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543.55亿元、703.58亿元、20.358亿美元,其中,沿江的市经济开发区和虹桥工业园区两家相加分别占37

%、68.9

%、33.8

%。

世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足以说明,岸线,无论是大江、大河抑或海洋岸线,都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繁荣的宝贵资源!长江岸线尤其宝贵:她横跨伟大祖国东西,和我国沿海呈“T”字形分布,她直通浩渺无际的太平洋,载满中华文明的一切成果走向世界,又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带回祖国内地。她是举世无双的中华瑰宝!

长江虽有6300公里之长,但她负载很重,13亿中国人无法均沾她的赐予。**人民有幸,得赐岸线24.2公里——多一寸不得。她承载的功能太多:港口建设、过江通道、供排水、体现城市形象、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河势。。。面对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她显得十分有限,却又不可再生!

二、长江岸线资源在我市的利用现状

长江岸线在**境内总长24.2km(不含18km夹江岸线),其中深水岸线18km(含天星洲外侧6Km),已开发利用深水岸线9km,尚有9km深水岸线可开发利用(经济开发区6km,虹桥工业园区1km,天星洲外侧6km);非深水岸线6.2公里和部分夹江岸线目前已被生态养殖与休闲产业开发利用。具体利用情况如下。

1、工业企业贴岸布置并建有码头。共计利用岸线2288米。由经济开发区过船作业区9个企业或单位建成12个码头,天星洲作业区一个码头,共计13个码头,其中过船作业区建材码头处于停用状态,海事码头属于行政码头。详见表1。

表1::**港区码头建设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利用岸线长度(米)

岸线用途

联成液体化工码头

223

2万兼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三木液体化工码头

340.4

2万兼4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新浦三号码头

286

3.5万兼5万吨级通用泊位

新浦二号码头

234

4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新浦一号码头

156

0.5万兼0.8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万吨码头扩建工程

273

5万吨级通用泊位

万吨级通用码头

183

3.5万吨级通用泊位

海事码头

卡万塔沿江热电厂码头

800吨级煤炭泊位

新海油脂有限公司码头

120

2000吨级油脂泊位

开发区建材码头

停用

太平洋液体化工码头

243

2万兼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天星洲作业区

南通祥华公司浮吊码头

运输建材

2、工业企业贴岸布置且拟建码头。共计占用岸线2655米。见表2

表2:**港区拟建码头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利用岸线长度(米)

岸线用途

七圩

作业区

宏锦物流有限公司码头

280

拟建两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

虹桥通用码头

444

拟建2个1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

展兴实业码头

430

拟建1个3.5兼5万吨级通用泊位

江苏大洋造船有限公司舾装泊位

450

拟建2个5000吨级舾装泊位

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舾装泊位

1051

拟建1个7DWT(载箱量7万TEU)集装箱船水工兼顾9.25万吨散货船舾装泊位

3、工业企业贴岸布置未建码头。共计占用岸线1215米。这类企业占用岸线未建码头,近期也无建码头意向。主要是过船作业区的华东油脂占有岸线400米,七圩作业区的中丹集团占用岸线315米、森萱医药化工占有岸线500米。

4、造船企业临水布置。共计占用岸线2410米。这类企业也未建码头。过船作业区6家,占用岸线情况:**市华海船舶制造有限公司390米,**市锦盛船舶制造有限公司300米、**市粤美船厂220米、**市宏兴造船有限公司160米、**市鸿运船业有限公司承租宏兴和东兴船业有限公司各50米共100米、**市东兴船业有限公司200米。七圩作业区4家,占用岸线情况:江苏华泰船业有限公司250米、**市江腾船舶制造有限公司110米、江苏港华船业有限公司300米、江苏中旭船舶重工有限公司380米。

5、生态养殖休闲产业贴岸布置。主要集中在天星洲作业区,共18家,占用岸线6130米。

6、过江通道。浩通七圩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利用岸线200米。

7、占而未用。七圩作业区的明生港务,投资意向是江滩煤炭仓储物流,因市场影响,投资迟疑,迟迟未动工。占用岸线180米

8、未开发利用的岸线。共计有9公里深水岸线,其中,经济开发区2km,虹桥工业园1km,天星洲外侧沿江6.4公里;共计有非深水岸线约10km,主要是天星洲经综合整治后,夹江疏浚至-8m后可形成10km左右二级岸线,不过,这部分资源目前因尚未整治,被部分养殖业主大量圈占。

三、我市岸线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盲目利用。综合长江沿岸各地区对岸线资源利用的有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过程:——区域岸线资源的特征研究——区域岸线资源适宜性分析——区域岸线资源功能定位——区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规划实施——。对照这一理性过程,我市过去对岸线资源可谓盲目利用。已开发利用的部分绝大多数是招商引资过程中根据企业或项目的要求予以满足,而不是理性利用:对岸线资源特征的把握停留在全省的研究成果上,缺乏更为细致的区段性研究;岸线资源利用热衷和倾向于建码头,办企业,缺乏整体性和区段性岸线的适宜性分析和选择;时至今日沿江管理部门试图对全部岸线资源做出功能定位和规划,但迫于现实,并不能完全按照岸线的区段适宜性做出选择,只能“尊重现实”做出未必尽善尽美的安排,且这种功能定位与规划工作至今未有定案,严重滞后于岸线利用的实际,导致岸线利用乱象丛生。

特别一提的是,我市目前对长江岸线资源的一体化规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从规划草案中不难发现,其思路、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起点不高,水准偏低。尤其是功能定位,几乎全部岸线清一色定为港口功能,片面满足生产性需要,未能兼顾岸线的其他功能,如生活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等。对照省委、省政府刚刚下发的《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提出的“规划建设大江风光带和生态绿带”的要求,规划草案由于缺乏预留灵活不够,可能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人民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

2、粗放利用。表现为:一是深水浅用。已经建成和拟建的码头中,不少可以建万吨级或以上码头的建成或规划为万吨级以下甚至5千吨及以下的码头;二是占而不用或多占少用甚至乱占乱用。已被占用的岸线中,除4943米岸线是建有码头或将建码头的企业使用外,其他9935米岸线都未建或根本不需要建设码头;已建或拟建码头的企业中不少码头不需要那么长的岸线;少数企业和几乎所有生态养殖、休闲产业占用岸线未获任何审批;三是布局混乱,导致无法集中集约利用,如如泰运河上下游通用码头、化工码头交叉布置;四是利用率不高,如已建码头中,一半以上码头利用率不足规划设计吞吐量;五是效益低下。沿岸企业投资强度、利用腹地深度、企业规模尤其是年利税、带动相关产业情况等极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益不高、带动性不强。像新浦、联成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

3、狭窄利用。一是功能狭窄。如前所述,现有岸线几乎全部用于工业、养殖业等生产性企业,片面追求其经济价值,忽视了其他功能的利用。二是利用沿岸腹地狭窄。沿岸企业包括工业企业与养殖业企业中,不少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低,企业占地面积不大,因而带动利用腹地深度与面积小,且投资强度小。三是服务面狭窄。岸线最大的经济价值莫过于码头建设与服务,但在已建码头中,几乎全是业主码头,以业主自用为主,提供公用服务只有唯一一家——过船港务公司码头,且其性质仍为货主码头。据统计,近几年,**港区接卸的货物中,约70%是为码头业主企业自己服务,约95%是为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服务,对腹部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四是利用方式狭窄甚至单一。现有码头几乎全部都是“终点站”和“起点站”,其水陆中转、水水中转作用并未有效发挥;且装卸的货物中,绝大多数为液体化工材料、煤炭等,大型集装箱装卸、商贸仓储等利用方式还有待时日。

4、同质利用。一是工业企业码头利用同质化,如几个企业都建有液体化工码头。二是养殖业从品种到营销模式等同质化,效益低下。三是我市与周边地区岸线利用方式雷同,缺乏特色,很难构成竞争优势,甚至造成恶性竞争。

5、损毁利用。我市沿江企业绝大多数为化工企业与造船企业,近几年虽经大气力治理,达标排放率有了明显改观,但隐患仍有不少是不争的事实,不但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环境,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岸线资源的后续开发利用。

(二)原因分析

1、认识严重滞后。对长江岸线资源性价值的认知,是最近几年岸线资源越来越少、周边地区港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后,才逐步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早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只要投资者需要,几乎是有求必应,且无偿提供。反倒是部分企业界与社会人士,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眼光,其中具备一定实力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人到江边,紧贴岸线,圈地围墙,手中掌握了部分岸线资源,坐等增值,在此过程中,乡镇政府基本不管,涉江涉航管理部门也基本不问,开发者只要得到村干部同意就成。认识上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岸线利用中所有问题的根源。

2、法制不够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长江岸线属于国有土地。然而,迄今为止,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出台配套的长江岸线利用与管理方面的法规;1997年编制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相关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可操作性也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作为河道的管理法规,对长江岸线利用项目的审查内容多局限于防洪影响评价,对岸线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使用费用都没有标准和要求,也没有明确河道主管机关参与项目的监督和验收,涉河项目开发的区域是否侵占岸线的性质难以确定,管理和审批依据不足、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江苏省港口管理条例》主要调适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并不适用于岸线管理的具体事宜。

3、体制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来,随着认识的进步,岸线资源受到了广泛重视,加强岸线资源管理的呼声越来越强。但由于体制不够健全,岸线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导致目前事实上的“九龙治水”。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我市虽然在1998年、2008年、2010年作出多次调整,最终形成目前的港口管理局、沿江办、口岸办“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模式,但有关问题仍不能彻底解决:岸线利用涉及众多部门职能,如国土、建设、水务、环保等,由于职能分散,使得岸线利用与管理的统筹协调异常艰难——国土部门并未将岸线资源纳入国土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建设部门管的只是岸边的建筑物,水务部门则管江滩的利用。这样,港口部门名义上具有岸线管理的职能,实则能管的只剩一条“线”,线内线外都有别的部门在管。这种体制上的缺陷并未在协调机制上得到有效的弥补,因而,岸线管理各自为阵的局面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岸线使用的审批、使用、退出等无章可循,混乱无序也就不足为怪。不同占用单位通过不同的途径上报不同职能部门审批,或先占后报,甚至占而不报。最为滑稽的是,部分私人码头业主仅以个别部门的非岸线使用许可作为依据,在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抢占岸线,违法建设码头。体制机制不健全也是我市岸线统一规划起步迟缓、至今未有定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专业人才不够。理性、科学地利用长江岸线资源,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支撑。利用岸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无论是前期的岸线特征与适宜性分析,还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专业知识与技术。人才无疑是关键的因素。目前,我市从规划建设部门到国土管理部门再到沿江管理部门、港口管理部门,都缺乏具备岸线管理必备知识与技术的人才。虽然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可以借脑借智,但重金聘请的专家限于时间、精力、地方熟悉程度、工作责任心等,未必能够在速度、质量、水平上符合我们的期待,况且,规划工作完成后,专家不可能始终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纠偏等,长期的后续管理工作仍然离不开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人才。在节约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及举全市之力开发利用天星洲岸线资源呼声高涨的今天,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以解决。

四、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目前的立法体制和行政体制的现状,立足县级层面,无法对完善相关法规和改革上层体制做出实质性动作,因而我们一方面呼吁省级和国家层面上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早日改革行政体制,从源头上解决岸线利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建议我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迅速完善市级层面体制机制。完善体制方案有二:方案1: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如“岸线资源管理办公室”,并明确一名市领导直接分管,统筹规划并协调域内岸线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案2: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如沿江办或国土局,对涉及岸线利用的有关方面牵头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岸线利用的办法和工作机制。完善机制主要是完善各类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包括:岸线管理办法制定工作机制、岸线利用规划工作机制、岸线利用的审批工作机制、岸线管理执法工作机制等等。

2、抓紧高标准做好功能定位与规划制定工作。如前所述,目前,我市港口管理部门正在修编《**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该规划实际包含着我市境内岸线资源利用的规划,建议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紧做好岸线的区段特征研究和岸线适宜性研究,综合考虑岸线的生产、生活、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体现城市形象等功能,做好功能定位,并根据功能定位,切实调整规划。要结合省委省政府《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的要求,将“建设大江风光带和生态绿带”纳入规划。要适当拓展延长岸线陆域腹地深度(可考虑规划范围向东推移到泰常公路),再通过适当整合,给“每一米岸线”留出适当的腹地,提高岸线利用的价值。要重视生态保护、取水口保护、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利用,相应规划设置生态保护区段、取水口区段、观光旅游区段,并逐步开发建设相关项目。

3、尽快制定岸线利用与管理办法。该《办法》必须在明确体制、落实责任、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对岸线利用的标准、审批、岸线的使用、退出等各方面做出严格规定。(1)关于标准。要提高岸线利用的门槛,从是否符合各类规划、到投资强度、利用腹地深度、水域宽度、规模效益、使用效率、再到能否带动相关产业等做出规定,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一律不得占用岸线。(2)关于审批。建议实行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前文建议成立的岸线资源领导或协调机构负责牵头组织发改、港口、交通、规划、建设、经贸、外经贸、国土、水务、环保、消防、海事、航道、边防、国检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密切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岸线的综合管理工作;市港口局(沿江办、口岸办)作为本市岸线和港口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岸线的专业管理工作。既要统筹协调好各涉岸部门,从各自职能范围进行审批,又要规范流程、简化程序,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审批通道。建议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或首问负责制。(3)关于使用。建立岸线的有偿使用制度和使用期限制度。岸线的有偿使用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做法,并形成了符合各自实际的模式。如上海采取使用者无偿占用岸线,定期缴纳岸线使用费;深圳采取使用者在取得岸线使用权时一次性支付岸线使用费;天津、珠海等地虽不要求支付岸线使用费,但以更高的价格出让岸线后方腹地土地使用权;安徽采取岸线有偿使用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岸线有偿使用制度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对岸线的盲目抢占,又能适当弥补岸线事业管理经费的不足。岸线的使用期限制度是国土资源使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岸线属特殊的国土资源,理应对其使用权规定期限。具体期限可参照国土管理的相关规定。(4)关于退出。要建立起使用者自动退出、转让的平台和机制,建立起根据有关规定无偿收回或有偿调整的机制。前者解决使用者经营效益不高,自愿退出或转让的问题,后者解决深水浅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乱占乱用的问题,同时解决根据各类事业需要协调岸线使用的问题。

4、分类整合被占用岸线。一是确需岸线并建有码头的。要从是否符合各类规划、投资强度、利用腹地深度、水域深度与宽度、规模效益、使用效率、能否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估,对上述指标中有一项或几项连续几年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可通过多种措施,予以整合,使其逐步退出。对效益较好,但码头利用率不高、又确需码头的,可协调相关业主共用码头,让出部分岸线。对陆域利用深度不够的,要加以引导,动员减少岸线长度,向纵深布局。二是贴岸布置不需要岸线的。或动员其主动迁离,或通过项目置换,或通过政策规划措施强行动迁,并适当做好土地安置和补偿工作。三是临水布置的造船企业。目前,因该行业不景气,是整合的最佳时机。只要稍作补偿,就能收回使用权。建议由国土部门抓紧收储。四是大量贴岸布置的生态养殖占用岸线的。可在明确岸线国有土地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租赁暂时保留其使用权,待需要开发利用时,再行退出。相关内容作为合同条款,以便日后操作。五是乱占乱用的。要规范整治。符合规划、暂时可以保留的,或补办审批手续,规定使用期限,或定期签订合同,保证国有使用权;对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予以取缔。

5、逐步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一是招录,有关部门主要是港口局、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等单位,要有意识的每年安排一定的计划,招录相关专业的公务员;二是引进,可着眼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有关事业单位、市外涉港管理部门等广泛引进各类成熟人才;三是委培,不断委托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市外相关管理部门等帮助培训、培养、锻炼人才;四是跟进学习,要善抓机遇,在外聘规划单位研制相关规划时明确专人全程跟进学习。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逐步建立起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队伍和领导团队,保证岸线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的贯彻执行。

第三篇:关于铜陵市港口及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铜陵市港口及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铜陵市港口建设及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局不断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实施岸线资源整合,推动港口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铜陵港更好更快建设和发展。

(一)铜陵港口建设发展现状

五年来,新建码头泊位14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502万吨,建成公用锚地2块,新增锚泊面积48万平方米,结束了铜陵港没有正规锚地的历史。建成笠帽山港区一级进港专用航道12公里,确保了有色金园码头的开放和笠帽山港区的发展。有色金园码头实现对外轮开放,铜陵港对外籍轮开放码头增加到5个。截至2010年底,全港有生产性泊位98个(不含在建未验收),其中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5个。设计年综合通过能力4816万吨。泊位的平均通过能力为49.1万吨,在全省港口中处于前列。

(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五年来,共拆除泊位1个,迁移2个,关停小型危险化学品泊位18个,开展新洲作业区的整体改造项

目前期工作,保障有色“双闪”、海螺水泥、皖能发电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通过岸线资源的整合,码头泊位数由117个减少到98个,有效保护了长江岸线资源。目前,铜陵长江岸线全长64.6公里(不包括江心洲岸线),其中南岸59.9公里,北岸4.7公里。长江干流深水岸线资源(1000吨级以上)为28.7公里,其中,码头泊位已使用优质岸线14.7公里。

二、铜陵市港口建设及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当前制约铜陵港口建设及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和困难让然很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港口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较低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与每年公路基础建设巨额投入相比,港口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财政资金投入?万元,仅为公路基础建设投入的?%。在港口、锚地、航道等基础设施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港口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总体档次不高。如:

二是港口投融资渠道不畅。《物权法》颁布后,明确不动产登记制度,但未明确港口等不动产登记确权机关,致使港口无法取得不动产权证明,进而使港口经营企业无法用港口抵押融资。同时,鉴于目前经济形势,难以明确港口投资发展的前景,使民间资本对投资港口建设和发展显得信心不足。

(二)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一是港口纵深严重不足。沿江部分港区由于受到工业项目和市政设施不合理建设影响,陆域纵深狭窄,港区腹地严重不足,无法建设装卸仓储和港口物流等配套设施,严重制约港口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甚至导致优质岸线资源难以利用。如:

二是港口功能较为单一。沿江部分港区靠泊能力较低,配套和存堆、装卸等基础设施不全,港口加工和商业活动尚未开展,致使通港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

三是水路连接不紧密。部分港区与公路和铁路衔接不够紧密,港口疏港条件较为落后。某些港口进港公路技术标准较低,路面状况较差,严重影响港口综合物流能力的发挥,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一是长江岸线上,港口布局零乱,码头布点分散。公用码头、企业自备码头没有根据规模、船型,分门

别类,集中布臵;小码头建设泛滥,如 :占领宝贵深水岸线,造成资源极大地浪费。二是由于岸线资源的无偿使用,导致岸线多占少用,长线短用,造成了宝贵资源布局和利用不合理。

(四)岸线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

长江安徽段港口及岸线管理分散,模式不一。我市由市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局负责对港口和岸线实施行业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港口及岸线管理涉及部门众多,协调难度较大。一些部门和企业开发利用岸线存在着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少批多占等现象,影响了整个岸线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港口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五)缺乏全局性的统一整体规划

铜陵港是对台三通直航港口,是国家明确的万吨级海轮进江重点港。但到目前为止,只制定了《铜陵港总体规划》和循环园港区、永丰港区等岸线利用规划,未制定《铜陵市岸线资源总体利用规划》,致使我市长江岸线利用缺乏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影响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篇: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明显的效果。掌握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对于合理利用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土肥站《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调研工作的通知》

(新土肥字[]第6号)的要求,对我县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包括布古里――托合拉克东部沙漠塔克拉码干西部沙漠和两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中游,地处北纬37度30分至39度,东经76度20分至77度40分。东及东南沿叶河为界与泽普、叶城毗邻,东北与麦盖提相连,西北接岳普湖、疏勒,西靠英吉沙、阿克陶,西北山麓与塔什库尔干接壤。全县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02.5千米,总面积为828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7个区2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个农场和1个林场。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公里。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229.3万亩,其中山地486.8万亩、占39.6%,平原742.5万亩、占60.4%。平原面积中耕地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广大平原农区的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为主。

3、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化验数据的显示,县目前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98年提高了29.7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降低了3.7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提升,比98年提高了2.1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

第五篇: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明显的效果。掌握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对于合理利用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土肥站《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调研工作的通知》

(新土肥字[]第6号)的要求,对我县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包括布古里――托合拉克东部沙漠塔克拉码干西部沙漠和两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中游,地处北纬37度30分至39度,东经76度20分至77度40分。东及东南沿叶河为界与泽普、叶城毗邻,东北与麦盖提相连,西北接岳普湖、疏勒,西靠英吉沙、阿克陶,西北山麓与塔什库尔干接壤。全县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02.5千米,总面积为828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7个区2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个农场和1个林场。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公里。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229.3万亩,其中山地486.8万亩、占39.6%,平原742.5万亩、占60.4%。平原面积中耕地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广大平原农区的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为主。

3、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化验数据的显示,县目前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98年提高了29.7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降低了3.7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提升,比98年提高了2.1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积制的同时,加大秸秆肥积制力度,加大发展沼气肥等新有机肥的力度。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在农业节本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农作物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我县主要的有机肥资源,是补充有机质和钾素最主要的渠道。据统计,全县秸秆还田总量26万吨,绝大部分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合计还田52万亩。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主要作为牲畜牛、羊、马等饲料,通过翻根茬后作为农作物的底肥,进行还田。部分偏远且燃料比较困难的地方,将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作为燃料。少部分秸秆由于农户劳动力紧张而直接焚烧或丢弃。

2、绿肥的利用

绿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我县常年播种绿肥面积5万亩,主要品种为苜蓿,基本全部作为牲畜饲料,很少作为绿肥还田。

3、农家肥的利用

农家肥是主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农家肥总量达到216.21万吨。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先用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垫栏,拌和或吸收牛、羊等牲畜的粪尿,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集中于一处,通过较长时间的堆沤发酵,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我县规模化养殖较为落后,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足70个,每年产生禽畜粪便23.475万吨,但大部分粪便都未经堆沤处理。近年,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全县沼气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但由于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沼气的使用难以接受,沼气化处理禽畜粪便利用率不高,农民基本不利用沼液、沼渣。

四、有机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发展有机肥的资金投入

由于有机肥的肥效缓慢,周期长,地方政府对发展有机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目前化肥施用已全面普及,而且直观效益明显,基本能解决问题,因此各地表现为“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为此各地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站在现实需要的角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将有机肥建设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硬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2、秸秆还田应用与畜牧业发展产生矛盾

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秆主要都作为牲畜饲料使用,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大大降低。目前,我县农田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应用于棉田,秸秆还田技术与畜牧业发展相冲突,对此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减少耕地闲置,重振绿肥

绿肥是传统的优质有机肥,在化肥相对缺乏的60、70年代,为我国的肥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以氮增磷的主要方法,曾一度是农户的重要肥源。一般采用沤制或直接翻埋的方式施入大田。但随化肥用量的增加,农村劳力的减少,农村收入结构的改变,绿肥被逐年淡化,甚至有退出肥源的趋势,怎样将耕地越来越长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发展绿肥是今后沃土工作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安全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土肥工作中,必须加强绿肥种植的宣传工作,制定长期发展方案,促进耕地集约经营,出台鼓励性措施,免费向农户提供绿肥种子,给予氮肥补贴,推进绿肥发展

4、提高有机肥积造的科技含量,加大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开发力度

长期以来积造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传统手法,实用新技术运用不多,使得有机肥存在有效养分低、体积大,劳动效益低、积造强度大,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的“三低三大”的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有机肥料商品化为零。针对此种情况,应十分重视增加科技含量,增加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有机肥料科技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加大现有使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应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县劳动力资源和有机肥资源优势,重点对全县畜牧业、养殖业的畜禽粪便,资源相当集中的泥碳、城市有机废弃物等有机肥资源进行有机肥商品化开发,努力实现我县有机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县农技中心

下载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沿江开放开发调研报告

    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开展“大九江”、沿江开放 开发专题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大九江’建设、沿江开放开发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区化纤工业基地领导高度重视,5月......

    沿江公路调研情况

    临翔区澜沧江热区经济带沿江公路调研情况2012年5月30日为全面落实临沧市委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全市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做好澜沧江沿江优势这篇文章,走集约化、规模化、连片......

    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大全]

    序号:39 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通信0902 黄小云 学号:200903010209 [内容提要]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世界淡水资源出现严重紧缺......

    贵州省植物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贵州省植物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调研报告姓名:邓娟年级:11级班级:林学1班学号:1109030005指导老师:安明态目录1.贵州的气候 32.贵州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 32.1植物种类丰富 32.2植......

    XX年关于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五篇模版)

    XX年关于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广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广济镇综合文化站是地震后,XX年9月由江苏省昆山市援建的独......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垃圾好像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子,无处不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许多城镇被垃圾困扰。人们......

    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大全]

    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材料歙县旅游委员会歙县自依靠徽文化及徽文化遗存,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旅游以来,探索了各种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现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

    长江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

    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 一、行政许可的内容 岸线利用审批 二、行政许可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十三条、交通部2004年第5号公告《关于发布港口深水岸线标准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