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打假球事件的反思
对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打假球事件的反思
2012年8月1日,世界羽联对4对奥运会女双选手涉嫌消极比赛被取消继续参赛资格一事发布公告。羽联公告说,四对参加7月31日的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的选手被世界羽联取消了参赛资格。为了避开提前与本方队友在淘汰赛中相遇,女双A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与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以及女双C组的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与印尼组合波莉/乔哈里,都选择了消极对待比赛。这四对组合在场上缺乏斗志和求胜欲,击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两场奥运级别的对决,水平却还不如业余选手。与前几天迥然相异,31日晚的温布利体育馆没有了掌声和欢呼声,取而代之的是近6500名观众发出的震耳嘘声。伦敦奥运会,在一切为了金牌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羽毛球队打假球,使得我国的双打运动员被处罚。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在奥运会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这句名言曾被悬挂到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温布利体育场。然而在64年之后,当奥运会重新来到温布利时,这句名言显然没有起到效果。于洋王晓理之让球,一定不是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有计划的保存实力,谋取女双金牌的有组织的行为。而且,这种让球也绝非仅此一回,中国体育的“让球”在举重、击剑、乒乓球等项目上不断的重演历史。在队内以不公正的方式拿手下运动员开刀,有关部门有关教练可以极尽狡辩之能事,一次又一次的逃过悠悠之口,逃过体育道德的惩罚。以输球的方式来
保证中国军团能够多拿一块奖牌,相信这样的决定绝不是于洋和王晓理两名运动员能够决定的事情,作为一对配对两年来几乎没有品尝过失利滋味的组合来说,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吞下一场失败绝对是令人痛不欲生的经历,更何况是这样输球,简直可以算是职业生涯中的污点,可作为一名运动员,她们为了某些“集体的利益”又只能选择服从。从这一点上看,于洋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的无奈,绝不仅仅是“保存体力的无奈”,还有“为什么要输球的无奈”,还有“不得不输球的无奈”。
让球”本质上就是“打假球”,屡屡在内部选拔和比赛中得逞,其原因无非是举国体制所造下的恶果。应该反思的是那些要运动员打假球的教练员和某些领导。他们把奥运金牌当做他们升官的途径。当做政绩工程,因此他们要运动员打假球。中国羽毛球队的某些教练打假球得到了甜头,打假已经成为常事,因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才会在除了这样打的洋相还骂不同意他们的人为坏人。实在的现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的人都分不清了。受处分的运动员她们是受害者。我们对她们的处境很理解,如果她们不听教练的,后果如何她们清楚。在包括奥运会的任何体育比赛中,金牌诚可贵,精神价更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对运动员说:“你们是大家的榜样。”榜样的责任不仅是摘金夺银,更是在公众面前践行奥林匹克精神。
中国羽毛球队奥运会打假球事件直接作用人是运动员,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他们的教练,是教练后的体育机制,真正反思的应该
是他们,在利益面在,如何权衡,这样夺得的金牌,伤害了太多的人的感情,这不是我们想要的金牌,他应该是纯洁的,是让我们感到自豪的金牌。
李伟101203023
*** 政法学院2010法学 手机号码
第二篇:2021年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参赛名单及比赛赛程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男单1/4决赛将在7月31日举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参赛名单及比赛赛程一览,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羽毛球队参赛名单:
男单:谌龙、石宇奇
女单:陈雨菲、何冰娇
男双:李俊慧/刘雨辰
女双:陈清晨/贾一凡、杜玥/李茵晖
混双:郑思维/黄雅琼、王懿律/黄东萍
羽毛球比赛日程:
7月24日08: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4日17: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5日09: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5日17: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6日09: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6日17: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7日09: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7日17:00,各单项小组赛
7月28日08:00,男/女单、男/女双小组赛
7月28日17:00,男/女单小组赛
7月29日08:00,男/女单小组赛
7月29日16:00,女单小组赛、混双1/4决赛
7月30日08:00,男单1/8决赛、男/女双1/4决赛
7月30日14:30,男/女单1/8决赛、混双半决赛
7月31日08:00,男/女双半决赛
7月31日17:00,女单1/4决赛、混双铜牌赛
8月1日12:00,男单1/4决赛、混双金牌赛
8月1日19:30,女单半决赛、女双金牌赛、男双铜牌赛
8月2日12:00,男单半决赛、女单金牌赛、男双金牌赛
8月2日19:00,男单金牌赛
2021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夺金点
第一金:
7月24日8:30,女子10米气步枪,男子10米气手枪,朝霞射击场
13:50,女子举重49公斤级,东京国际论坛大厦
游泳:东京水上运动中心
徐嘉余:7月27日10:30,男子100米仰泳决赛
傅园慧:7月27日10:30,女子100米仰泳决赛
跳水:东京水上运动中心
7月25日15:00,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
7月26日15:00,男子双人十米台决赛
7月27日15:00,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
7月28日15:00,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
8月1日15:00,女子单人三米板决赛
8月3日15:00,男子单人三米板决赛
8月5日15:00,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
8月7日15:00,男子单人十米台决赛
乒乓球:东京体育馆
7月26日20:00,混双决赛
7月29日20:00,女单决赛
7月30日20:00,男单决赛
8月5日19:30,女团决赛
8月6日19:30,男团决赛
羽毛球;武藏野森林综合体育广场
7月30日15:30,混双决赛
7月31日18:00,男双决赛
8月1日20:30,女单决赛
8月2日13:00,女双决赛
8月2日20:00,男单决赛
体操:有明体操竞技场
7月26日19:00,男团决赛
7月27日19:45,女团决赛
7月28日19:15,男子个人全能决赛
7月29日19:50,女子个人全能决赛
8月1-3日17:00,单项决赛
其他热门赛事:
田径: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
7月31日19:00,女子百米决赛
8月1日19:00,男子百米决赛
8月6日19:50,男女4×100米接力决赛
网球:有明网球公园
7月30日12:00,男双决赛
7月31日12:00,女单决赛
8月1日12:00,男单,女双,混双决赛
高尔夫:霞关乡村俱乐部
7月29-8月1日,男子个人比杆赛
8月4-7日,女子个人比杆赛
中国女排赛程表:有明竞技场
小组赛:每个比赛时间段进行两场比赛
7月26日14:20,中国VS土耳其(第二场)
7月27日9:00,中国VS美国(第二场)
7月29日14:20,中国VS俄罗斯(第二场)
7月31日19:40,中国VS意大利(第二场)
8月2日19:40,中国VS阿根廷(第二场)
四分之一决赛:8月4日
半决赛:8月6日
决赛:8月8日
2021年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参赛名单及比赛赛程
第三篇:对春游乱花钱事件的反思
对春游期间乱花钱事件的反思
一、案例描述
2012年4月13日早上8:00,我在杭州市某小学五(4)班见习。今天是采三全校性的春游活动,五年级的学生是自备食物到杭州花圃游玩。
在春游前一天,班主任陈老师在大课间活动时讲了有关于春游活动的注意事项,其中讲到了有关于此次春游自备食物的事情。陈老师说:“明天就是春游了,这次是同学们自备食物,我想同学们晚上肯定会去超市大采购!在这里,陈老师提出一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既好吃又营养,同时还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分享的食物。陈老师以前带的班里有同学就很有想法,带的东西也很有创意,他们有的带的是妈妈做的寿司,还有蛋炒饭等等。陈老师只是举几个例子,同学们也可以开动脑筋想想怎样才可以让带的东西更有创意。同学们晚上回去可以好好准备一下明天的食物。”春游期间,果然有不少同学带了妈妈做的食物。孙一带了鸡柳鸡腿,叶燕和张鹏都带了寿司别具风味,还有谢欣带了玉米炒青豆等等,这些同学都极具创意,精心准备了春游的食物,与同学老师分享。在花圃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许多学生都到旁边的小卖部买玩具,有吹泡泡的水,狼牙棒到后来还买了水枪。陈老师在春游的休息活动期间都不对学生进行责骂喝止,让他们快乐地玩耍。下午4点回到学校,陈老师对这次的春游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陈老师说:“这次春游表现的都不错,在来去的车上能够自发的唱歌,为旅途带来了快乐。但是我有几点不太满意。同学们在春游过程中,为什么你们那么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呢?自己制造的垃圾不清理,还弄得地上一团糟,你在家里也是这样子的吗?还有,我看同学们这次春游又买了很多玩具,上次秋游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去过的,为什么你们这么不珍惜钱这么浪费呢!这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的钱,为什么那么不懂得珍惜!这些玩具买了,你们拿回家会扔到哪里去,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的快乐浪费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你们就不懂得省下钱捐赠给希望工程,给山区贫穷的孩子呢?希望你们以后要吸取教训!今天,我们给没有买任何玩具的同学奖励一颗星星值日班长在每日计分的表格的节约那一栏上打上五角星,买了三件以上的同学我要收回一颗星星。”
二、案例分析
从这两件关于春游学生乱花钱的事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懂得爸爸妈妈挣钱的辛苦。而且因为生活在大城市,都是父母宠爱的对象,有些父母认为现在不是生活困难的时期,不能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很多孩子都不明白钱是靠劳动赚来的,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不懂得勤俭节约。所以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管是困难时期还是物质丰富时期,勤俭节约都是一个人的没得,钱财不是用老挥霍的,自愿不是用来浪费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陈老师在这里就是既一位家长又是老师,给予学生意见,但她并没有用专门的一节课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勤俭节约,节约用钱,而是在春游这次特殊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好处。春游前,陈老师提醒同学们带有创意的食物正是勤俭节约的体现,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吃到放心安心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则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怎样用最少的钱来买到好吃的食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勤俭节约。在春游中陈老师虽然没有严厉的喝止同学们严禁买玩具,但是在回学校后能够对此次春游进行一番评论和总结,这样不仅让同学们玩的开心而且能够在结束的时候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反思自己以后该怎么做,向品行优异的同学看齐。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许多的反问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自己不珍惜父母挣的钱?为什么不明白父母的辛苦?为什么自己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而其他同学却能够克制自己?同时,陈老师也提到了希望工程,贫困山区孩子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这是有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关心关注弱势群体,我们作为一个人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我们所做的各方各面都会对不同的人产生影响。教育并不是灌输知识就好,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三、反思与总结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称道的一种美德。
勤俭节约,从古至今,都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永远不会减弱。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有些人认为以现在的条件,不必再讲勤俭节约。然而,绝大多数人都赞成一种观点:勤俭节约永不过时。我们已经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渡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低碳、环保、乐活„„这些时尚的新词汇都是勤俭节约的代名词。勤俭节约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加时尚、更加深入人心。我认为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节约是社会文明,彰显着科学进步的现代意识。节约,既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它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因此,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是很重要的。
1、父母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型和针对性的特点,因此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从小培养勤俭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家长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洗完手要随手关好水龙头;睡觉记得关灯;发现公共场合有浪费现象,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带着孩子购物时,对孩子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家长要说服、劝导孩子不买;饭桌上,一饭一粥,要让孩子知道来之不易,不能让孩子每餐都有剩菜剩饭。
2、学校和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学校在儿童个性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还学习做人的道理,在许多场合,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可信的模仿对象。教师个人品格的自我修养,直接影响到一个班集体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教师在学校应该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品行,从各方面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要在班级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尽可能的以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注重勤俭节约,让学生认识到“勤”和“俭”的意义——勤俭是穷人的财富,是富人的智慧。俭而不勤,注定一生清贫,生活质量自然很低。只有既勤又俭,勤于劳作,勤于创造财富,俭于持家,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师应该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的工作。教师可以利用早读、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机会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
育。学校也可以相应的开展一些有关勤俭节约的活动,比如说谁是省钱王,制作环保小饰品等。
3、社会应该增强对勤俭节约这项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
现代化信息社会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越来越广。然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而小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在删选信息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社会上一些主流媒体的宣传导向则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品行。社会主流媒体的公益广告是不可或缺的,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的中华美德应该在华夏文明中渊源流长、川流不息。
第四篇:对教室“呕吐”事件处理的反思
对教室“呕吐”事件处理的反思
案例描述
3月24日星期一,当我上完本班的晨会课,刚回到办公室坐下,就见到我们班上的班长徐思怡急匆匆的跑到我的面前:“老师,班上的巩大亮吐了一地的。”我急忙随她回到教室,只见巩大亮一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趴在课桌上,他的旁边吐了一地。我上去摸摸他的头,有点发热。其他的同学都离他远远的,还有好几个人都在用手捂着自己的鼻子。“你们谁去倒杯热水来给他?”可是我等了半天都没人动,我只好点名叫人了。“徐思怡,你去饮水机那倒杯热水来。”可能是我的语气比较重的原因,只见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巩大亮的旁边拿出他的杯子去倒了一杯热水。喝了水之后,我看他的症状有所缓解。于是我对其他的同学说:“他生病了,你们楼下拿拖把把地面清理下?”随后就听到有同学小声的说到:“脏死了,还有一股怪味,我才不去呢!”听到这句不知谁说的话,我的火一下冒上来了。“今天的值日生呢,赶紧去把地拖干净,我一会来检查。”然后我就带着巩大亮去了医务室并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等他的家长来了之后,我回到教室时地面已经弄干净了。
分析与反思
这件事发生之后,我想了许多。为什么看到同学生病的时候没人主动去帮忙呢?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就没有了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什么就不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我们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自己的家族中是“皇帝”是“公主”。都是在家长的无限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大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是他们不会关心别人,而是他们始终成长在被别人关心中。现在的孩子们太缺乏同情心和爱心了,我想:对孩子们进行“关爱教育”迫在眉睫,我决定应在孩子们之间开展“关爱教育”这一活动。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1、让孩子学会关爱每一位同伴
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都有父母、祖辈的照顾,他们各个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他们缺乏同伴间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精神,只需要别人的疼爱、关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关心别人,给别人一点爱。针对这些,我经常在孩子们之间开展一些讨论,如:“小弟弟的鞋带开了怎么办?同伴忘记了带橡皮、铅笔谁来帮?小妹妹摔倒了谁将他扶起?”等活动。我还在班里组织了几次共建活动,如“让每个孩子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图书,建立“玩具城”“图书角”让大家有玩具一起玩,好书一起看,使孩子懂得了大家一起分享。这样让孩子逐渐拥有了一颗关爱之心,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的行为。
2、利用各种节日活动激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以关爱为切入点, 利用一些比较重要的、合适的民俗传统类节日和爱心类节日, 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三八节、植树节、五一节、父亲节等,利用节日活动资源开展关爱情感教育活动。如 “重阳节”,带幼儿到敬老院参观、慰问,向他们馈赠食品、及小朋友自制的小礼物,以实际行动来关爱老人;“三八”节这天,我教孩子们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孩子们知道了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应该爱妈妈。并且想到了:为了回报妈妈的爱,要为妈妈送一件礼物,有的为妈妈画一幅画、有的为妈妈制作一朵小花……礼物做好后我并给他们提出了要求,在送给妈妈礼物时,要说一句祝福的话。在老人节到来的时侯,我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件事情,家长反映,有的为老人搬凳子、有的为老人揉揉肩、捶捶背,有的扶老人走路……通过点滴的小事,使他们从小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每当孩子们做了好事,我会及时对他们给予肯定或鼓励,使他们懂得了付出会带来快乐的。
3、利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因此,努力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培养。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悉心照顾“孩子”,给他喂饭、送幼儿园、去看医生;在“医院”游戏中,“医生” 悉心为“病人”看病;“开汽车”游戏中,“乘客”会主动地给“抱孩子的阿姨”、““老奶奶”让座,在玩具分享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互换玩具的乐趣以及学着爱护同伴的玩具。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受人尊敬的愉悦情感。
4、关心残疾人:
利用看录象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并且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切身体会到了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从而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我们还让幼儿记住每年的3月15日是助残日,要求他们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高兴。
5、家园协调,同步教育,使关爱教育不断深化。
搞好家园沟通,利用家长会和入园离园的时间,同家长进行沟通,我首先告诉家长,第一不能对孩子溺爱,爱孩子本无可厚非,但若爱过了头,对孩子却无益,无原则的爱会使孩子逐渐变的自私、狭隘,只懂得接受,不懂得付出爱。第二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行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父母的关爱,更多来自于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每一个细节,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关爱教育,当教育孩子与小朋友互相团结、相互爱护时,请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与邻里闹别扭,当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时请不要在孩子面前有嫌恶某个小动物的举动。领孩子外出时,如果有捐助活动,家长要提醒或鼓励孩子进行捐助。自己也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因为,良好道德品质应从小培养,有时一个动作,乃至一句话,都影响着孩子以后的成长,真诚地希望每个做家长的都要教育孩子有一颗仁爱之心,在享受别人爱的同时学会关爱别人,家长表示赞同老师的建议,愿意与老师携手共同教育孩子学会关爱。
经过了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怎样去关心父母,关心同伴,每个孩子都具有一颗同情心,并且逐渐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以助人为乐事。同时家长也普遍反映孩子在家懂事多了,这证明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影响。
第五篇:由新疆事件反思中国的民族政策
由新疆事件反思中国的民族政策
由新疆事件反思中国的民族政策
一个好的民族政策的实施结果应当是使公民忘记自己是什么民族,只记住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公民。
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实施结果正好相反,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没完没了地提醒少数民族公民:你是少数民族,你属于特殊群体,你与别的公民不一样,你应该受到特殊照顾,你应该永远记住这一点。中国领导人以及我们的很多公民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国家及其主体民族持续不断地给予少数民族以种种优惠和照顾,就必定会换回少数民族同胞的善意回报,如此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就会和谐。实际上正好相反,这种无穷无尽地片面输血,无穷无尽的片面照顾、优惠,无穷无尽的国家投资、免税,升学、就业、晋升、宗教、文化、生育、社会保障方面的优惠,司法上的特殊保护等等,这种只一味提供权利却不要求义务的愚蠢作法,事实上构成了对主体民族及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反向歧视”。更糟糕的是,特殊的照顾政策不仅不能使受照顾的少数民族群体对此感激,反而不断强化了他们的特殊公民观念,不断地强化着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淡化着其国家意识,弱化了其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强化了这些民族群体对其他民族、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排斥。他们不断向国家、向主体民族要求更多的特权,并且将本民族一切困难、一切不幸都归罪于国家和主体民族的所谓“压迫”和“歧视”,而且也使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同胞的权利受到损害,这种政策事实上不是促进了民族团结,而是相反,扩大了民族裂痕。
一些西方国家和无耻的“民运”诽谤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进行所谓“歧视”、“压迫”,指责中国政府给某些少数民族的特权还不够多。恰恰相反,中国今天新疆、西藏的紧张局面不仅不是中国政府压迫、歧视那里的少数民族造成的,反而是由于片面的让步、片面的优惠、片面的照顾太多太滥。如果真有什么歧视,那么那位生父分明是汉族的唯色女士为何在申报户籍时要选择自己是藏族呢?为什么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一方是汉族、另一方是少数民族的混血公民们在选择自己民族属性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像唯色女士那样申报自己是少数民族呢?为什么分明是汉族的高考状元们要假冒自己是少数民族呢?如果真有什么民族歧视,那他们岂不都是脑子进水了?
乌鲁木齐的血腥事件和去年拉萨流血事件用血淋淋事件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对中华民族政策进行根本调整的时候了!调整后的民族政策应当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问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既反对大汉族沙文主义,也坚决反对小民族沙文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应当旗帜鲜明地促进民族融合、淡化公民的民族意识、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在全国一切区域,取消一切针对特定民族公民的特殊照顾政策;国家当然应当继续对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给予特殊的支持和照顾,实施某些必要的特殊政策,但这种特殊的支持、照顾和特殊政策应当不分民族施于在该区域内居住的所有中国公民;创造条件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区;立法禁止在出生登记、户籍登记、就学、就业、参军、晋职、婚姻乃至住宿登记等一切场合询问公民民族属性。——一句话,使我们的公民忘掉自己是什么民族,记住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信最近几天,每个中国人都被乌鲁木齐的血腥深深地震惊了,冷静的思索一下:这类事件的发生决不是简单的用“境外有组织有预谋的敌对分子借机煽动破坏”就可以解释的,一定有其更深刻的原因。上面的文字我觉得说的很客观,我们几十年来认为很和谐的民族政策很有问题。
打个比方,一个大家庭,父母总是告诫稍大的孩子忍让最小的孩子,处处让最小的孩子优先,平时要想方设法照顾他。有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哥哥姐姐和他发生点争执,由于老幺平时被惯坏了,这次觉得自己被哥哥姐姐欺负,于是气急败坏的想干掉哥哥姐姐,甚至父母。请问,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该责问一下父母的教育方式?
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俗,这一点很正常,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也会尊重,就想人与人之间一样正常。但过分的强调少数民族的概念,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就很有问题了。这样,最可能的结果是,少数民族产生逆反心理,你不是说照顾少数民族吗?好,我让你照顾到底,我子子孙孙让你照顾到底!别人不满意是吧?谁让我是少数民族,你是汉族呢?活该!
其实,民族这个概念都很有问题,往细了分,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都有特定的地域亚文化,所谓的民族,不过是由于地域或宗教原因造成的文化人群,按这个定义,中国起码有几百个民族,当然汉族还是主体,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族群。所以,民族仅仅是一个文化现象,这个概念不能用来界定人群。换句话说,在中国,民族的概念被我们错误的民族政策引导,无限扩大化了。我们的民族政策人为确定了除汉族外的55个所谓的少数民族,然后给予优惠政策。恶果就是少数民族自我让同加强,对主流文化认同淡漠,极易离心离德,产生扭曲的民族观,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独立思想。
这一点,世界上有两个国家需要研究,第一个是美国。美国自诩民族的大熔炉,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移民到了美国都会向主流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靠拢,成为标准的美国人。你问一个美国人,他是哪个民族的,估计他会很晕。他至多告诉你,他老家是英格兰,或是爱尔兰,法国,德国,或是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抑或是中国,日本,赞比亚。第二个是前南斯拉夫,当年号称是巴尔干的民族大家庭,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的领导人铁托奉行绝对的“民族平等政策”,在塞尔维亚建一家钢铁厂,其他民族地区也都建设。还全力压制塞尔维亚的主体地位,对少数民族无条件优待。九十年代初,民族矛盾爆发,前南内战,全民混战。伟大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一分为五。后来一分再分,现在还在分。
在民族政策上,我们该学美国呢?还是重蹈前南的覆辙?也许有人反驳,中国的汉族在人数,社会地位,资源占有上对其它少数民族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少数民族再怎么闹都不怕。我反问,还要怎么闹?一个胸怀理想的大国却被民族问题所累,谈何发展,谈何崛起?如果再不纠正这种由于想当然而近乎自虐的错误民族政策,没准若干年后,由于少数民族不加限制的生育以及原本汉族为了政策优惠而更改民族,少数民族可能从数量上威胁汉族的主体地位,加之其本身对国家认同的淡漠甚至反感,我们的国家有被分裂的危险!
我梦想有一天,身份证上没有民族一栏,我梦想有一天,各族的同胞共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荣耀,我梦想有一天,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以取得中国国籍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