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14:0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

第一篇: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 大连,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其沿海长度超过辽宁整个区域沿海的三分之二,其经济总量占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在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中,大连已经被确定为核心城市,发挥巨大的主体作用。可以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大连经济发展经全面进入快车道,发展势头迅猛。

在“十二五”期间,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应从跨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的侧重点考虑大连社会经济活动的战略定位和政策选择。因为包括临港、临海产业繁荣的城市经济力和市场潜力的提升,和港口、保税港区等与全国和世界顺畅联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两大经济基础。

一.大连城市经济力的提升机制与优化方向

1.在提升经济增长潜力方面,在大连外向型经济比重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应注意广泛开辟国内市场,拉长已有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特别是要优化临港产业结构,注意打造一个提高海运适箱量和货源的临港制造业结构,包括对石化产业、口岸机械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转口加工贸易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着眼于经济潜能的基础:一是提升大连的技术进步水平,争创城市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本地消费规模增大和结构细化来吸引外地的消费力,从而增强大连的经济增长动力基础。

2.在提升东亚航运中心的建设水平方面,核心是提升海港竞争潜力。

这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依托于大连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形成与港口紧密联系的产业连锁关系和社会经济联系以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之外,主要是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优势和提升港口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这主要是通过建立大连海港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提升大连港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其综合环境和腹地经济发展成果形成区域性的物质集聚流,在运输市场上具备综合竞争实力形成长线条和网络状的物流经济体系;二是要提升海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高水平的现代化软服务系统。同时,还应注意提升空港的竞争潜力。大连机场航空运输近几年已经实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客运方面增长速度更快。为此,应注意开发航空货运市场,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航空货运企业的联合,积极推动大连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

3.在提升城市融资潜力方面,应把金融经济力输出作为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

区域金融经济力的竞争潜力就是区域金融体系的竞争优势,它表现为该区域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数量、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获得的便利性;金融产业的整体及局部效率和发展潜力;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相关的外部金融环境。即区域在金融资源吸纳、配置过程中的突出优势。大连应紧密依托于本地输出输出产业的发展从上述金融竞争力上加强建设,通过金融功能的强化提升城市总体经济力从而为航运中心发展创造条件。在航运中心功能建设的本身融资上,应适应港航企业发展的资本投资大、折旧期限长、投资回报率稳定等特点,创造条件促使航运企业上市,以解决其投资资金超过其积累的问题。航运中心建设不仅要从技术功能上考虑港口功能的大型化、深水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更要从其社会经济功能上考虑其运作和管理模式的资本化、市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4.在提升外向型经济力和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以增强城市吸引力方面,第一要关注海空两港和口岸集疏运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和科教文卫体等社会设施的建设潜力;第二应在设施上保证保税港区潜力的提升。应考虑扩大大窑湾保税港区面积,有条件地、分批分期地扩大大连保税港区的开发;实现税区内作业单一化,促进保税港区各项功能良性发展,拓展保税区效用的辐射范围,使其真正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大连对外开放、打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实现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对东三省及内蒙东部的辐射作用,更有力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与竞争。

二.大连在东北亚地区的市场潜力地位及提升途径

城市市场潜力的含义是相对于城市外部区域的购买力而表现的该中心城市的供应能力和吸引力。

根据市场潜力,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就需要GDP的提升潜力和由交通成本所决定的市场引力。这就不单纯是港口的吞吐能力问题,而是城市整体经济力的发展水平和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问题。

在环渤海和黄海周边的10个港口中心城市中,大连属于市场潜力高于GDP排名的城市,即拥有良好区位条件和广阔市场潜能,但目前经济力不是很高;这既与上海、天津类的经济发展能力高、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力和辐射力都很大的区域性极位城市不同,也与宁波类的总量经济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却不是很高,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和城市集聚力还有待于改善的城市不同。

城市为周边地区展现的市场潜力,由高到低的排位是: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烟台、宁波、仁川、秦皇岛、日照、营口;而需要区外市场机会,由低到高的排名是:上海、天津、仁川、营口、青岛、大连、宁波、烟台、秦皇岛、日照。可见大连市场潜力较大,存在大量吸收外地资源的市场机会,但是目前捕捉区外市场机会相对不足。

大连城市市场潜力综合表现有三:一是集聚力。由城市规模经济和城市边际收益集中反映。数据表明,大连市“十一五”期间处于规模经济区间,城市边际收益处于不断上升阶段,集聚经济效应明显;二是城市辐射力。大连在十个港口中心城市中,经济影响力中等偏上,在现有的圈域下,辐射力首先应向东北和内蒙东部地区扩散,进而向渤海、黄海地区扩散;三是中介力。包括城市物流,资金流,劳动力、人才和人口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和生活主体流动的媒介力量。大连客货运输量、社会资金拥有量、劳务流动量均为省内第一,这种流动量推升了大连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递次程度。

根据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这些经济特点,应取的经济发展方向是:第一,大连属于市场潜力高、但目前GDP相对不算高的经济中心城市,故城市经济力增长对大连的市场潜力发挥,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具有关键性推动作用。因此,大连城市经济增长要依靠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港口基础设施及物流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第二,大连属于争取外部经济因素和利用外部商务机会不足的城市,港口功能低于经济功能。故主动寻求外部经济因素和港口商务机会,应是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策略。要鼓励本地商人同外部(内地、东北亚乃至全世界)建立更广泛的经济和商务联系;航运部门要坚持走出去战略方针,建立东北地区、全国性、东北亚乃至全世界的环流物流和商流框架,全方位地把握港口发展的商务机会。

第三,大连属于本地消费力较弱、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GDP的外向型经济城市,这使大连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不足。因而广泛开拓国内市场和提高本地消费,应是建设航运中心的重要地方性政策。要持续提高本地居民消费和加快对周边地区及腹地的经济扩散,逐步形成以大连为核心的国内和东北亚地区的产业连锁和经济脉络。

三.跨区域经济合作与提升市场潜力的政策对策

1.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政策。在产业结构上,要从大力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着眼,积极鼓励技术进步,重新选择和确定产业发展重点的优先顺序;要全面分析大连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发展状态及其转换,根据产业的高收入弹性、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高产业关联系数来确定主导产业;根据增加值比重的占优比例来确定支柱产业;根据资源稀缺度和国家需要来确定战略产业;根据孱弱的供给能力来确定瓶颈产业。在产业组织政策上,要从提升生产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着眼,鼓励区域中的企业利用本区内各方面的资源、品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势互补,获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关联经济、分工经济等外部性经济收益。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内分工专业化、跨行政区的企业集团组织、体现比较优势的企业群和产业基地上制定政策,推进共同目标的技术协作和经济贸易合作,逐步形成产业网络、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共同体。

2.经济空间规划合作政策。区域经济作用力依赖于连接各城市硬件和软件的网络系统的健全和完善程度。网络系统包括交通、通讯、供能、商流等基础设施。大连应在辽宁沿海已经规划的五个点的重心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把各点的经济资源和经济功能区整合起来,使辽宁沿海地区的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务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等设施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3.市场开发整合政策。应制定和实施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活动,形成区域性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特别是要发展区域性的资本市场,为区内的企业重组、结构转换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在国家市场结构和市场参数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行为规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效率,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合作。

4.资源环境政策。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面对的东北亚地区,共同点表现在海洋资源的共同特色,即在面海、向海和弄海的开发战略中,大连应与五点一线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统一的海洋资源开发政策。要在国家海洋局和省政府规划和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细化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和利用政策,使各经济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施合作。

5.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还要依靠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城市间的各种经济合作。不断地形成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核心因素。为此,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

第二篇:高效改革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

改革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

李 国 忠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顾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意义重大而深远。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写下了一部思想解放史、30年写下一部体制变革史、30年写下一部民族复兴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变,生产力极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精神面貌充满活力,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这是举世公认的。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也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包括太平洋地区在 1

内的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日益成熟,由此也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新的国际形势也提出了诸多挑战,在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日显凸出的情况下,今后如何继续推进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如何妥善解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是当前中国经济界和学术界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太平洋地区合作全国委员会于近期启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相关学术研讨活动,提出应以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走出去”的精神为依据,着眼于全球和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立足于中国参与环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认真总结30年来的主要经验,廓清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促进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做出贡献。

参与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提出,在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熟悉规则和积累经验的阶段,现在开始重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中国决不应当扮演现存秩序挑战者的角色,在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应当在参与中谋求自己的话语权。同时,要把构建和谐世界与正常的经济竞争区别开来,和谐不等于没有竞争,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对于

包括太平洋区域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我们需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和战略层面加以通盘谋划,要把稳定周边和合作双赢作为基本出发点,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新变化“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世界经济下滑,会造成我国外部需求减弱,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适当灵活地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确立以东亚和北美为重点,把中美、中日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作为主线。要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新问题,妥善处理好与上述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二是要加强与各国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联合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贷款利率并暂免增收存款利息两项应对措施)的措施救市,适当调整以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固有模式,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大幅提高农村消费水平,降低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是要通盘考虑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特别是和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不利于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们融入地区合作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经济和社会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最

重要的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亟待改变以破坏环境、过度使用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要接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要靠拉动内需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观点和看法,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太平洋区域经济中,东北亚是很重要的部分。而我省位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又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将辽宁的经济放在融入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考虑,对辽宁至关重要。从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到十七大提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按照中央的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发展战略,在我省形成了以开放推进改革的发展态势,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加快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辽西沿海经济区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沿海与腹地全面开放整体格局开始形成。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594.7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53.25美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速达14.5%,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一般财政预算突破1000亿元(今年可达一千三百亿),有些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平均水平,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上良性循环。辽宁经济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历经

三十年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生产总值78年是229.2亿元,2007年11023.5亿元,增长速度年均达9.5%;人均生产总值78年680元,2007年25729元,年均增长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年92.6亿元,2007年1082.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1.7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令人振奋的。

但是,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开放的窗口,与国际市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程度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因此,辽宁的进一步开放改革必须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制约和推进因素予以考虑。

我省的对外开放应进一步加大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应注重战略的整体性,统筹规划,避免零打碎敲。实际利益的契合在国际合作中起决定作用,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更应注重调整此前劳动密集型出口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一个稳定的“利益分享”的合作机制,增加国际合作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经济的趋同性,要认真考虑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策略。

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民间组织加商会、非政府组织等也起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加强软实力,克服体制上的障碍,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起更大的作用。

对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辽宁的发展振兴纳入全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考虑,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要看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的作用,要考虑城市群的竞争,选准政策取向,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互动实现累加效应,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观,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环境改善,惠及民生,社会和谐,速度快、效益好,使辽宁全面振兴。

第三篇:换个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换个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丁元竹2010-07-19

摘 要: 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

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症结是: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利益格局扭曲,在行政体制领域主要表现为事权和财力不匹配。

关键词: 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分配,方式转变

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症结是: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利益格局扭曲,在行政体制领域主要表现为事权和财力不匹配。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绝不仅仅是经济系统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整个发展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失衡是整个发展方式失衡的反映,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的失衡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国际和国内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理念上,就是要在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等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

换一个角度来看转变发展方式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不是从私人消费,而是从公共消费,不是从私人部门就业,而是从公共部门就业,不是从私人部门,而是从公共部门出发,来看目前正在和将要进行的发展方式转变,会得出什么结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确实不容易。这需要创新性思维,需要调整研究问题的视角。缺乏创新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新视角,或者说缺乏新的理论构架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走不出“囚徒困境”的原因之一。一说到消费不足,就说居民消费不足;一说收入分配不合理,就说初次分配领域问题严重;一说发展服务业,就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等,一直在经济领域打转转,一直在制度领域转圈圈。

应当鼓励在经济之外寻求新的发展方式的思路,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新的历史时期,鼓励各个学科积极参与重大发展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无论对于发展本身还是对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都将是幸事。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9年12月27日刊登了赫德森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商业顾问欧文·施特尔策的一篇文章,题为《贪婪的银行家重惹阶级斗争之忧》。施特尔策在文中说道,“2009年是经济学家溃败的一年。他们未能预见世界金融体系近乎崩溃的局势发展,自然无助于加强一贯宣称经济学是另一门科学的骗人说法。它现在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但是,很多经济学家自称他们的模型反映了现实,市场始终按照绝对理性的消费者提供的完美信息运转,而消费者又受到能够计算平衡量风险的放贷者的迎合。经济学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研究以经济行为为基础的文化的学生专心于大量数学计算之中。经济学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但是前提是必须由实践者进行重大反思,而且不能代替研读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作品的细心读者能够发展的那种有用的常识”。根据我的理解,施特尔策对经济学的批评也许过于尖锐,但是有两点是值得思考的:一是经济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无比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二是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不管是谁的理论,都必须具备经验和事实基础。在经历了这场几十年未曾发生过的危机之后,给其他理论和学科一定的话语权,并与经济学一道来解释这个日新月异、令人捉摸不定的世界可能会更实际、更恰当一些。公共部门和社会领域的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近几个世纪,特别最近一个世纪公共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

二、资源分配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

在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学者们对于现实发展道路的思考甚至是质疑,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促使我们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这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

美国学者马克·布莱思(Mark Blyth)在研究和总结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与经验后指出,“市场和政府时时处处都是相互重叠、不可或缺、相互排斥、并具备生成能力。作为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在政府提供审慎监管的环境中能够获取的最蓬勃的发展,美国资本主义也不例外。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保持何种程度的平衡是一个需要由不同国家来确定的一个政治问题”。有类似思想的人不止布莱思一个人。本世纪以来,不少学者都在这个领域展开了探索。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考虑这类问题的人数不胜数。例如,2006年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L·弗雷德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世界是扁平的》(The World is Flat)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都深入探索了这个问题。在《世界是扁平的》的一书中,托马斯用“扁平”阐述了当前正在进行着的全球化特点,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对当代带来的深刻影响。而《M型社会》则观察世纪之交,日本社会逐渐形成的一种两峰结构:收入高的小部分人和收入低的小部分人,各居收入群体两端,而且两个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同M型一般。如果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的观察是成立的,那么,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人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这些问题核心是围绕着市场、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展开的。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也绕不过这些问题。

政府和市场之间平衡的核心是分配制度及其服务体系的设计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不合理的分配模式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足或没有能力消费,而人数极少的团体进行奢侈消费。这种消费不足和奢侈消费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之内,也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市场机制造成了目前微观

结构与宏观结构的趋同性、雷同性。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进一步讨论。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力量缺乏制约,或者人们赋予它绝对的地位。

这场危机之后,我们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果从过去30年中国采取的追赶模式以至后来形成的与发达国家雷同的发展来讨论问题,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更加深层次的创新,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美国历史学家龙多·卡梅伦已经看到了发达国家问题的症结所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不同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之间的不均衡-是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这个问题之所在,就是我们长期追随的经济体制机制。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先例可循。

三、始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保持清醒认识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除了人口和劳动力总量是根本问题外,造成中国当前消费不足和就业困难的其他问题是,公共领域的消费不足和就业机会缺乏,基层公共领域不发育或者是发育不良,以及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不到位。

形成这种局面理念上的原因,一是对政府改革的方向缺乏明确地认识,尤其是不能把握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内涵。二是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夸大市场化的作用,混淆了市场和公共领域的边界,纵容市场跨越边界进入不该进入的公共领域,而不给社会组织足够的发展空间。

我在2003年曾经对2010年做出了一个预测,提出了三种情景分析,现在摘录其一:

“沿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这个过程产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有力的国际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和有效治理,我国大多数人民不分地区和城市,不分乡村地都能在发展中获益。技术开发与传播--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方面的差距,提高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或公共

卫生危机,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经济增长可以广布财源,提高人民收入和福利,经济增长的前提是要解决目前存在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社会发展是保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及时处理和消除社会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扩大居民的就业,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将为我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治理在国际和国内都需要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善治,即政府在处理国内公共事务和国际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制度安排,使国家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危机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国内和国际冲突大幅度减少。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只有少数地区和居民无法从中获益。”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2009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表明中国正在沿着第一种情景前进,即沿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我依然坚持7年前的观点。只是这里我想把这个愿景再具体化一些: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产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和有效治理;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提高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还产生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共服务得到全面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完善,扩大公共消费和就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上述两个过程的核心手段是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进一步创新。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仅仅是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减少对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的干预,更是一个包括人财物等资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按照社会需求合理配置的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使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要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必须加速行政体制改革,包括税收体制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通过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财力,而不至于陷于土地财政;通过人事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公共服务需求配置人力资源,这样也就缓解了就业压力,从而为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宏观环境。

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应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有序的基础上,在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范围内,从满足居民的社会需求出发,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出发,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鼓励政府、社会组织,甚至包括私人部门处理社会事务,参与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必须考虑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从改革的目标来看,就是如何在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从改革行为来说就是如何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所以,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还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

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理论创新

当西方国家把中国放在一个世界大国位置,不管是重视也好,捧杀也好,中国都需要清醒。因为,它在过去30年走过的基本是一条追赶的道路。如果它想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的发展理论,一种不同西方于发达国家在起步时所遵循的发展理论,具有21世纪特征、代表人类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在理论上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中国走向自己特色道路的理论基础,这是根本性的。仅这一点,就足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智慧。

但是,中国理论界,中国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等等,还没有脚踏实地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问题,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面对发展模式的选择,理论界应当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看似正在退去,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回首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痛定思痛,新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应当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而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是引进大量新的发展部门,并使原有的部门和新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以此来创新资源分配方式。

第四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6] 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4)

下载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潜力提升角度看大连经济发展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我们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以及把握的原则。对此,我们......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摘要: 在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绩。但是,就像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样,事物有其两面性,有发展必然也就有......

    矿冶文化与黄石区域经济发展

    矿冶文化与黄石区域经济发展黄石是矿冶文化的加速器和矿冶文化进化的容器。明显的保存着矿冶文明的历史精华和现实的精华,贮存着、保管着、积攒着矿业文明,又是一个矿冶文明的......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大全五篇)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方式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在此期间长三......

    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精选五篇)

    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就是一个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论文范文大全

    摘要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

    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五篇]

    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摘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竞争力......

    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摘要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取代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