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财务总监的委派模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财务总监的委派模式分析
作者:毛慧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一种有效的会计监督模式,它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试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法规,各地的委派模式各不相同。文章就各地委派模式加以归纳总结并对各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关键词]会计监管;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委派制;委派模式
[中图分类]F23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监督机制分析
为了防止财务总监失灵和所有者权益受损,为了约束经理人经营行为,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就要有财务总监的监督机制。从跨国公司及国外大公司的财务总监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的无数资博弈,财务总监的监督机制逐渐趋向均衡。总的来说,财务总监的监督主要可分为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两大类。
一、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监督机制
所谓事前监督,就是防患于未然的监督,而事后监督是指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衡量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1、事前监督机制
首先事前监督机制是经营者经营责任的自动履行机制。经营者自我履行既是普遍的,又是有限,而且可用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经营者对剩余权的控制是自我履行的核心,经营者的工作努力程度与剩余控制权相关,即经营者为自己工作不需要他人监督,而经营者为所有者工作就存在监督,增加交易成本。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乃至破产,给经理人一个信号,如果原合约未能履行,所有者会重新安排合约,受损的不是经理人,而是所有者本身,这就形成了“穷庙富方丈”。经营者履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声誉,在契约不完全条件,声誉的损失有损于经营者的今后利益,因此,声誉是一项无形资产,可以大大降低由于市场投机行为带来的费用。
第二是财务预警分析(Early Warning analysis)机制。企业营运稳,财务风险低的经营者,即使提出的利润率较低,应该会比企业营运冒进、财务风险高的经营者有利,这样才会使经营者的履约有可靠的保障。财务总监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等不同实施监督,求得合理地配置资源,营运顺畅、风险最低、收益最大。财务总监不但要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预警分析,而且要对企业主要经营项目及经营项目组合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第三是限制经营期限和违纪行为。对经营期限做出限制,可以控制经营风险,如果经营期限短,经营者考虑的是流动性强的资产投资,风险就比较小,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价值不至于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于财务总监对履约风险的掌握。
第四是对经理人的目标控制和年薪制。目标控制亦称随动控制,目标控制中的目标确立及控制系统建立属于事前监督机制,促进经理人自我履约,实施结果与目标比较为事后监督奠定了基础。在目标控制中,系统行动的方案,是按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而决定的,受控系统可以根据干扰的作用,不断改变行动方案,它具有在变化着的环境下发挥最佳功能的适应性。年薪制与目标的实现程度相结合,年薪标准的确立既是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按绩效兑现的尺度。年薪的形成可以由工资、津贴和股权等构成。
第五是限制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财务总监介入企业治理。限制经营者条款的基本内容包括:(1)对提供贷款保证、债务担保、资产抵押的限制;(2)对大额现金提取的限制;(3)对转账支付款数额的限制;(4)对处置不良资产的限制;(5)资本性支出的限制;(6)对经理人收入的限制;(7)对特殊事项的限制等。当然,对经营者行为的限制作为一种所有者权益的保障机制,是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博弈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一些苛刻的限制条款,并不是所有者单方面的就能确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再通过艰苦的谈判而形成的。财务总监限制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介入企业治理,一方面保障了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促进了经营管理层的职业化、市场化。
2、事后监督机制
事后监督机制首先是履约评价机制。财务总监督从财务角度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评价履约情况。履约情况可分为履行、基本履行、不履行和极不履行等。一般认为履行是指完成各项财务指标,而基本履行是完成主要财务指标,部分次要未完成,不履行是绝大部分指标未完成,极不履行是从财务上看已处于解散或破产的情形。财务总监将履约情况向其委派者报告,并视其履约程度改变监督方式及监督力度。若评价中发现失职、违纪等,应分别不同强制性程序,失职按约定惩罚,而违纪是依法裁决。
其次是清算与重组机制。现代企业解散或破产具有高度风险,相比而言,企业破产而产生的风险要更强于企业解散而产生的风险。在企业解散时,投资者只能以其投资份额参与企业剩余资产的分配,以获得投资的一些补偿。在企业破产时,投资者只能按顺序最后参与企业剩余资产的分配,有时会造成血本无归,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相对于解散或破产而言,重组可以减少损失,保障投资者利益。财务总监从监督结果产生的清算与重组,能够比较有效地保障投资者权益。
再次是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监督机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经理人掌握着很大的决策权,由于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经理人的经营行为的难以观察性进一步增加了经理人对企业的影响力,所以指望经理人不折不扣地服务于投资者目标,履行契约是不现实的。相反,经理人会凭借其经营权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导致经营效率低下,财务状况恶化。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必然会影响公司财务情况,进入财务总监的视野,以便实施监督。
财务总监的监督机制,无论是事前监督,还是事后监督都能产生相应的作用。但是不能采用单一的机制,应该将机制配合运用,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制衡手段,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所有者权益。
二、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监督机制的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现象是有目共睹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监督,但国有资产还是流失。监督机制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到财务正面作用的发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监督机制过于单一,缺乏多种监督和多重监督,造成所有者权力缺位和经营者权力越位,混淆了法人财产权和经营管理权的界限,从而使得监督机制失灵,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严重偏离。因此,我国财务总监需要在自发履行、预警分析、限制违法、目标控制和年薪制等事前监督机制上下功夫,同时把履约评价、清算与重组,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等事后监督机制结合起来。
经营者的自动履行机制是保障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但在我国却严重缺乏。究其原因,是自我约束机制和声誉机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严格的自我约束很难是经营者的首要选择,其甚至铤而走险放弃自我约束,任利欲膨胀造成经营失败。而现行的法律中,投资者难以起诉经营者的经营失败,并且在破产法中投资者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所以有必要从法律上规范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声誉机制尚未起着约束作用,由此引起,经营者不顾声誉受损,甚至以牺牲声誉为代价,换取私利。我国企业目前对声誉并不重视,其背后有体制原因,也有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还有企业产权方面的原因。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程度低,也使得经营者不重视声誉资产,国有企业不如集体、私营企业的原因之一是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因此,目前通过财务总监的监督,使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财务预警分析,在我国没有作为一项监督机制运用,可以说是监督中的空白。对于未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往往都持乐观态度,缺乏预警,一旦财务失败,要私让其消亡,要么挽救成本极高。财务总监督,根据所处的企业,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应该是有前途的。财务预警分析方法通常有偿债能力分析法、埃特曼模型(Altman Model)等、埃特曼模型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失败的临界值为2.675,即临界值大于2.675,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反之,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危机,值越小发生财务失败可能性就越大。由于财务预警分析在事前进行,因此,预警的财务失败并不意味着企业破产,而根据其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加营运资金、债务重组及财务改组等,以此来保障所有者利益。
限制经营者的违纪行为,是我国向国有企业选派财务总监的初衷,但是在监督技术层面需要完善,如财务总监与经理人之间监督关系可表示为:
A、财务总监监督经理人,经理人不监督财务总监
B、经理人监督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不监督经理人
C、财务总监不监督经理人,经理人监督财务总监
D、财务总监监督经理人,经理人监督财务总监
目前,我国财务总监选择A区,问题是在监督机制设计中,是否要引入D区?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总监是所有者委派的,经理是所有者聘任的,通过相互监督提高监督效率,可以防止监而不督现象的出现,抑制经理人的违纪行为。
业绩目标控制和年薪制。在我国,业绩与年薪并非密切相关,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业绩与年薪挂钩更为复杂,并且业绩平平,甚至业绩差的经理留任为数不少。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特有,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尽管总经理本人在公司业绩差时自动离开公司的可能性会增加,但当公司的业绩表现很差时,董事会解聘总经理的可能性并不高,最佳的10%的公司每年解除总经理职务的比例为3%,而业绩最差的10%的公司中,每年解除公司总经理职务的比例也只有6%.为什么业绩差的企业中,经理人被解聘的情况比较少呢?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难以找到一个更合适的继任者。解决的方法是提高和推动总经理创业冲动,实行业绩与年薪相联系的办法,果断开除业绩差的经理人等。在年薪形式上,股权应占有一定的比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财务总监介入企业治理问题。从所有者的愿望来说,财务总监的监督范围应大一点,而从经营者的愿望来说,财务总监的监督范围应小一点。在公司内部,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远没有发挥作用。股东大会所实施的所有者监督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虚设而严重缺乏,使得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有名无实;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使得董事会制衡作用完全失效,要么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董事会不懂事”;监事会由于监事自身的能力不足,信息不充分以及缺乏激励等原因也形同虚设。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财务总监介入企业治理,把所有者的监督及时传递给经营者,把经营履约的情况反馈给所有者,对经营者产生制约,运用法律手段,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权力制约的机制。
在我国的业绩评价中,存在着重财务指标评价,轻非财务指标评价,并且以对企业的业绩评价代替对经营者评价等缺陷。由于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被评价者就在财务指标上做文章,粉饰业绩,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这是业绩评价机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评价对象上,应区分对企业业绩评价和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另外评价指标也不可一成不变,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有企业评价主要指标应包括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
对于评价发现业绩差、产品前景暗淡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制度。要克服对经营处于临界的企业先拯救、后找重组,如找不到重组的企业再破产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破产带来的就业、首次流失等问题。财务总监应根据评价结果,预警分析,运用破产清算重组,直接制约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抑制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在我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经营者年薪有限的情况下,存在着经营者占有、使用资产的过度化,甚至挥霍浪费,转移资产等,导致经营失败,企业破产。因此财务总监必须要能够有效地监督经营者逆向选择,这也是保障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重要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6-99.[2]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68-79、343.[3]黄亚钧,姜纬。微观经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98-317.[4]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企业长期激励制度研究与实践[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56-272
第三篇:我国医药代理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我国医药代理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据悉,“商康站长”是将商康医药网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在某区域终端市场的地面营销、配送、客户服务等业务实施排他性地全权委托给当地 业务团队的一种新型医药代理电商合作模式,受托业务团队可共享商康医药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商品库、呼叫中心、物流配送等配套业务系统,与商康医药网是一种 紧密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发展、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而站长是指与商康医药网签署区域业务委托协议的医药电子商务区域合作伙伴,是利用商康医药网提供的专属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及配套服务体系,进行区域市场药品采购、销售、物流配送、信息挖掘、终端客户管理及其他电商增值服务等行为的合法医药从业人员或中小型企 业。
2012年,医药代理电商风生水起,医药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市场角逐的热点,许多医药电商企业纷纷摸索和规划发展战略。近日,湖南省首家医药B2B企业 商康医药网又开始有了新动作,其全力热推的国内独家首创的“商康站长模式”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全新合作代理模式引起了业内和媒体的关注。
众所周知,传统医药代理商仅仅通过销售所代理药品差价获得收益,为确保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往往需要自行用现金现行采购足够的产品库存在公司仓库,产 生货物库存成本、仓储成本及可能出现的破损等其他成本,令不少中小企业难堪重负。而近年来,新医改政策剑指药价虚高,《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办法》等各项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致使传统的医药代理制模式受到严峻的考验,甚至被终结。商康医药网独创的商康站长模式顺应了新医改政策趋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简化流通环 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优势机制,辅以市场资源互补,共同成长的资源集成合作模式,势必引领医药行业流通模式新潮流。
目前,商康站长全国招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每个县级地区仅招募一席。成为“商康站长”后,将享受在商康医药代理电子商务平台这个复合式商务平台进行 网络管理、品类管理、订单管理、价格管理、资金管理、物流管理和会员管理等增值服务,能有效提升交易效率和经营业绩,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共 同分享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果及诸多衍生增值收益。
010-84983602
第四篇:国企向下属公司委派财务总监问题探讨
国企向下属公司委派财务总监问题探讨
摘要:阐述了我国财务总监委派的基本模式和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国企;下属公司;财务总监
1财务总监委派的基本模式
(1)董事会委派方式。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健全的国有控股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其财务总监(或财务会计主管)由公司董事会向公司管理当局委派,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以加强对企业经理层的监督与指导,使董事会的各项重大决策得以有效实施,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
(2)母公司委派方式。对于各控股(集团)公司,根据资产纽带关系,由母公司向其全资和控股的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确保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运作情况的掌握和监控。
(3)政府授权财政部门委派方式。对于政府出资的投资公司、政策性亏损财政补贴的公司、使用财政性资金数额较大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由政府授权财政部门委派财务总监,确保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运行。
2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重要作用
(1)实施实时监控。子公司财务总监最基本的作用是实施实时监控。一般审计是根据账务资料实施实质性测试及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来发现问题,通过实时监控往往能更有效地发现采购、收入、费用等环节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资产流失。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省内各地市店的内控意识还较薄弱,使得会计监督只能是企业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上而下或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内部监督,不能发挥监管经营者的功能。有鉴于此,被委派往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应针对该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管理成本和业务操作的可行性对子公司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内控制度予以施行,同时由于财务总监的介入,控制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于内控的执行,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降低经营投资风险和防止资产流失。财务总监往往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通过参与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对子公司经营情况、投资环境及其成长性了解得比较清楚,由其设计子公司的投融方案将更具参考价值,集团公司可参考各子公司财务总监设计的投融方案,评估各子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以制定整个集团的投融、预算方案和各子公司之间的资金优化调配方案。(3)督促子公司与集团保持一致性。财务总监在督促子公司和集团保持一致性方面能发挥重大作用。集团可通过子公司财务总监了解子公司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经营计划、财务预算的情况,确保子公司执行、遵循相关政策,与集团保持一致性。
(4)进一步完善现行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总监作为产权代表派驻企业,赋予其代表所有者行使监督权的使命,实际上就是承担监事会的有关监督职责,解决了国企所有者监督缺位的问题,这无疑是对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3我国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总监委派制导致新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派财务总监的做法产生了新的委托代理关系,即财务总监与委派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从而导致财务总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财务总监也有其自身的效用目标,而这一效用目标与委派者的效用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财务总监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代表所有者的利益行使监督权和决策权。
(2)财务总监的责权不够明确具体。依照目前有关的文件规定,财务总监享受企业行政副职待遇,在实际操作中,虽然财务总监一般都能享受相应的待遇,但其职责与权力不明确、不具体,其权责在实际运行中也常常出现偏差。如有的提出财务总监要对企业总经理行使经济监督权,有权采取措施制止企业总经理滥用职权和决策失误行为,但是只派一名财务总监到企业,根本不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其工作更难以落到实处。
(3)财务总监的业绩难以衡量与考核。用企业的经济指标衡量财务总监工作业绩,会加大财务总监与经营者共同造假的可能性。在实践中,财务总监的业绩衡量和考核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财务总监素质不高。委派财务总监作为企业高层次的财务监督及管理人员,必然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对企业财务总监的任职资格除了政治思想和身体、年龄方面做出要求外,还按照企业分类对学历、职称、专业工作经历及实绩作了具体明确规定。但有些企业集团对委派财务总监素质要求偏低,影响了委派财务总监作用的发挥。
(5)财务总监委派制法规欠缺。迄今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一份类似《总会计师条例》一样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关于财务总监地位、职权、任职资格的法规条例,因而使得各企业对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认识和操作上差别很大,无法可依。
4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措施
(1)明确财务总监的职权,防止政企不分。财务总监的职能应与企业的经营分离,不能阻碍企业经营者自主权的正常实施。财务总监的职权主要包括: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和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活动,必要时可向委派机构报告;督促、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制度;审核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参与审定企业重大经营计划、预算、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定期向委派机构报告企业的国有资产运作和财务状况等。
(2)做好财务总监的选派工作。被派出财务总监能否坚持原则、廉洁自律,是否具备必要的政策、法律、财务、管理知识与战略财务管理、沟通协调、信息技术能力等,直接关系到财务总监在参与企业管理过程中能否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这就要求选派的财务总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具体选派时,应依照“德才兼备、择优委派”的原则,采用内部选拔和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加强对财务总监的相关考核。为保证财务总监委派制目标的实现,须加强财务总监的后期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财务总监除了应具有坚持原则、奉公守法、客观公正、光明磊落、清正廉明、严以律己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熟练的财会技能、丰富的法规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二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委派的财务总监进行考核是建立高素质会计队伍的有效措施,建立业务考核档案,作为其被任用、晋升的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规范财务总监工作行为,使其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四是建立委派财务总监的定期轮换制度、报告制度、述职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并制定内部管理办法,以保证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顺利实施。(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总监委派管理。为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控,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暂行规定》及一系列相关暂行管理办法等,确保委派人员职责到位、考核有方,充分发挥应有职能,派出的财务总监均应向其委派机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委派机构报告其职责履行情况。建议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资格认定,二是定期年检,三是专业培训,四是对委派的财务总监的人事、档案、供给关系的直接管理。基本原则是“谁委派、谁管理”年检、考核和培训,进一步规范委派财务总监的管理体制、工作职能、工作制度和工作关系。
(5)明确财务总监的职权,防止政企不分。据上所述,财务总监既然是代表所有者派驻国有企业,实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是否又回到了政府直接管理而有政企不分之嫌呢?笔者认为,财务总监的职能应与企业的经营分离,不能阻碍企业经营者自主权的正常实施。因此,必须合理界定财务总监的职责权限,正确处理财务总监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财务总监的职权主要包括: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支持企业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和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活动,必要时可向委派机构报告;督促、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制度;审核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参与审定企业重大经营计划、预算、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定期向委派机构报告企业的国有资产运作和财务状况等。可见财务总监制度的核心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企业弄虚作假,违规操作,不是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不会导致新的政企不分。
真实案例谈论:子公司财务做假账,怎么办?集团财务管控如何达到应有效果?
现状:
A集团公司是一个多元化公司,收购了B公司,B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收购后派了财务经理小丁进驻B公司,人事档案、工资全部转到B公司,包括考核等全部转到子公司管理。
B公司是一个从国企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内部关系非常复杂,人员变更也比较频频。B公司由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领导、部门组成,总经理也是从A集团公司派来的,财务总监系A集团公司招聘后派到子公司。小丁想,总经理、财务总监,包括自己都是从母公司派来的,按道理上讲,工作应该好开展。
小丁到子公司工作后,顶头上司是子公司的财务总监。毫无疑问对子公司财务总监负责,但小丁是母公司派来的,当年就是因为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垂青才加盟公司的,所以有些事情偶尔也给母公司人事总监汇报一下(人事总监正义感、责任感非常强,这是公认的)。母公司人事总监和子公司总经理以前在一起共过事,关系不错。母公司人事总监和子公司总经理在一起谈话时,偶尔也会谈起小丁的工作,毕竟小丁以前是母公司人事总监的得力干将,但人事总监的谈话仅限于建议之类的东西。小丁到子公司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面见集团公司董事长及人事总监了,偶尔与人事总监通个电话。因为级别差的远,汇报工作也轮不到小丁。
问题:
子公司经过2012年的市场恢复及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状况仍不见好转。盈利与否是公司经营结果的主要体现。2013年,总经理提出来,今年不能再亏损了,再亏对上面就没法交代了,并对财务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报表不能做成亏损。
财务人员很为难,明明是亏损的,报表做成盈利,这不是欺骗母公司吗?子公司财务总监完全配合总经理的意图,在每月结账出报表前,要求财务人员多次进行账务调整:推迟费用入账、提前开票、费用挂起来、红冲前期预提等。
小丁是个正义感比较强的人,很不想这么做,但又很无奈,上面领导压着啊,不调不行啊!小丁想,总经理、财务总监均和母公司高层人员有一定的关系,以后出事的话,自己说不定就成了替罪羊,黑锅让自己背。因为在这之前就有先例,出了事高层只是被通报,受撤职、罚款的最后都是中层管理人员。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丁想,准备分步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向母公司人事总监汇报现状,毕竟当年是他派自己过来的,争取取得他的支持; 第二,向母公司及子公司申请,调回到母公司上班,不在子公司干了,理由怎么找,怎么找一个合理的较为妥当的理由,这是关键;
第三,向集团公司董事长申请换个工作,就说回去后能更好的发挥长处,此点风险很大,小丁做好了辞职的心里准备,一旦老板不同意,自己就得罪了一大圈人,就只能辞职了。中国社会,都是关系,讲的是人情,一不小心揭露实情就会得罪很多人,有时候会死的很难看,这点大家都清楚。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大家都来讨论讨论,说不定就能为小丁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第五篇: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管理办法
3.6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管理,强化集团财务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农场及直属控股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财务总监,是指由集团公司委派,代表集团公司依照本办法规定对派驻单位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人员。
第四条 集团公司对财务总监实行双重领导、双线负责的管理模式,即财务总监对派驻单位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并对集团公司负责,同时,在派驻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并对其负责。
第二章 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
第五条 集团公司对规模较大或经济业务较多的农场、直属控股企业单独委派财务总监。
第六条 集团公司也可根据管理需要及地域分布等情况委派一人兼任两家或多家单位的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明确其中一家为其常驻单位。
第七条 财务总监为派驻单位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派驻单位的经营管理需要,财务总监也可兼任派驻单位副总经理(副场长)。
第八条 凡设臵财务总监的单位不再设臵总会计师或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岗位。
第九条 计划财务部在委派财务总监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委派财务总监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参与选拔、委派财务总监;
(三)负责搜集、处理委派财务总监提交有关资料;
(四)对委派财务总监进行监督、考核与评价等;
(五)其他集团公司领导交办的事项。
第十条 派驻企业应为委派财务总监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为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考核委派财务总监提供相关资料。
派驻企业不能干扰、妨碍委派财务总监依规履行职责。
第三章 委派财务总监的条件与程序
第十一条 财务总监任职资格要求: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业绩突出;
(三)具有较全面的财务、金融、法律、企业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家财政税务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一般须有十年以上财会专业岗位经历;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五)应持有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有会计或审计系列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资格;
(六)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年龄一般应在50周岁以下。个别特别优秀或工作需要者,以及续聘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十二条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被聘任为财务总监:
(一)曾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有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被判处刑罚或者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
(二)曾因渎职或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损失的;
(三)对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成果严重不实负主管或直接责任的;
(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处罚的;
(五)执行集团公司财务制度严重不力的;
(六)与派驻企业存在关联关系,有妨碍其独立履行职责情形的人员;
(七)董事会、监事会认为不宜担任外派财务总监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财务总监实行委任和公开选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人选。
第十四条 财务总监公开招聘的程序。
(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根据工作需要,在确定的范围内发布招聘公告。
(二)人力资源部对至报名截止日参选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符合报考资格的人员,并予以公布。
(三)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实行笔试、面试和基础素质考核三种方式相结合的选拔程序。按照综合得分择优,由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考核后,提出候任人选。
(四)集团公司研究确定拟聘用人选并予以公示。
(五)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查证不属实的人选,由集团公司聘任。
第十五条 对财务总监的聘用,派驻单位须根据其章程规定履行相应的内部聘任程序。设立董事会的单位,其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向派驻单位董事会推荐,由董事会聘任。
第十六条 当财务总监出现下列情形时,集团公司应及时向派驻企业出具要求变更财务总监的公函:
(一)财务总监本人提出辞呈;
(二)财务总监因工作变动;
(三)财务总监到退休年龄;
(四)集团公司对财务总监进行考核后认为其不能胜任的,或该财务总监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有关规定,并对集团公司利益造成损失的。
第十七条 变更或撤销财务总监的程序。
下列情况出现时,集团公司可以变更或撤销委派的财务总监:
(一)财务总监本人提出辞呈的,其书面辞呈应经计划财务部审核后递交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根据其辞职理由的充分与否,决定是否准许其辞职;
(二)财务总监因工作调动,或到退休年龄的,由集团公司根据其身体及任职状况决定是否准许其卸任外派财务总监职务;
(三)财务总监发生定期轮岗或任职期满,需要变更财务总监;
(四)集团公司处臵子公司,不需再委派财务总监的;
(五)财务总监经集团公司考核后认为其不能胜任工作的,由相关职能部门出具考核意见,按相应规定的审批权限作出撤销委派其职务或劝辞的决议;
(六)财务总监违反相关规定并对集团公司和派驻公司利益造成损失的,按相应规定的审批权限,作出撤销委派其职务或劝辞的决议。
变更或撤销财务总监时,须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财务总监候选人。
第四章 职责与权限
第十八条 财务总监的主要工作职责及权限:
(一)遵照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相关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在内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二)参加派驻单位各类涉及财务问题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组织实施董事会、党委会、办公会有关财务方面的决议,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三)负责组织企业的资金筹措及运作,并审核其合法、合理及安全性,监督大额资金及专项资金的使用;
(四)财务总监主管审批财务收支工作。重大的财务收支须经财务总监审批或者由财务总监审核后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五)审核本企业及下属企业的财务报告,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承担责任;
(六)组织拟订派驻单位财务预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或弥补亏损的方案;
(七)对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提出审核意见,并监督实施;
(八)对企业对外贷款、担保等事项提出审核意见;
(九)检查本企业及下属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计划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财务分析与财务预测,提出财务改进方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
(十)负责对本企业及下属企业会计、财务、税务及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加强培训与业务学习,提高企业财务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十一)组织开展对本企业及下属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业务考核和管理,涉及相关人员的聘任应事先征求财务总监的意见;
(十二)对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者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主要负责人处理,并可向集团公司直接报告;
(十三)做好集团公司及派驻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第十九条 派驻单位应对重要财务事项实行联签制度,即对重大财务事项由财务总监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审批意见。联签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企业借入和借出资金、贷款担保、资产抵押(质押);
(二)对外投资、兼并、收购、转让、对外捐赠或赞助等非经营性支出;
(三)大额资金支出;
(四)企业财务预算方案、财务决算报告;
(五)重大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的签订;
(六)集团公司或派驻单位认为应当联签的其他事项。
第五章 日常工作和管理
第二十条 财务总监的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由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负责。财务总监的选聘、委派、考核、培训等工作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计划财务部负责。
第二十一条 财务总监实行定期汇报制度。每月初以简报形式向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汇报工作情况,内容包括上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本月工作安排及派驻单位“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等。每季度末,向集团公司作书面情况汇报。
第二十二条 财务总监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派驻单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财务总监必须立即向集团公司口头或书面报告:
(一)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
(二)企业遇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大紧急事项和关系国有资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三)企业重大财务事项出现违法违纪问题的;
(四)对获知的重要异常现象,在判断后及时形成预警提示报告;
(五)集团公司要求汇报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财务总监实行例会制度。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财务总监例会,主要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难题、布臵安排工作、组织业务学习等。
第二十四条
财务总监实行述职制度。财务总监述职报告和任期履职报告应当围绕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风险、内控制度及财务管理等方面报告本人的履职情况,以及本人德、勤、廉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第六章 考核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五条 财务总监的党组织关系由派驻单位(常驻单位)管理。是党员的,明确为派驻单位(常驻单位)党委委员。不是党员的,可以列席派驻单位研究经济事项的党委会。
第二十六条 财务总监实行任期制,任期一般与派驻单位董事会(或经理层)同期。聘任期满后可以续聘或交流,亦可不再续聘,任期内因工作需要可调动至新的工作岗位。新聘财务总监试用期半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不合格的不再聘用。
财务总监任期未满,派驻企业不得无故罢免其职务。第二十七条 集团公司对财务总监实行日常考核和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主要职责履行情况;
(二)相关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对派驻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评价;
(三)个人德、勤、廉等方面的情况;
(四)集团公司交办的专门事项的完成情况。财务总监考核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计划财务部根据上述内容及派驻单位意见综合评定。
《集团公司财务总监考核管理细则》另行制定。第二十八条 财务总监实行年薪制,其报酬每年由集团公司根据考核结果综合确定。
财务总监公务费用支出,由派驻单位(常驻单位)按规定标准列支。
第二十九条 财务总监的考核由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会同派驻企业共同打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集团公司审计监察部应对外派财务总监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第三十条 财务总监未能履行工作职责,集团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任追究范围包括:
(一)违反《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制度规定;
(二)未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公允的反映派驻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三)未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相关要求,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出现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
(四)有渎职、贪污、受贿等行为,或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情况;
(五)未能认真履行其职责,管理松懈,措施不到位或不作为,导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不能完成,影响企业总体工作的;
(六)重大事项违反决策程序,主观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七)对下属部门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包庇、袒护、纵容;
(八)因派驻企业财务问题受到税务局处罚及其他监管机构处罚;
(九)其他因工作错误或疏漏,给派驻企业造成不良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第三十一条 当发生责任追究所涉及事项时,集团公司审计监察部应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提交集团公司研究决定,由董事会认定并形成处罚决议。
第三十二条 责任追究主要形式:
(一)警告、责令改正;
(二)公司内通报批评;
(三)调离原工作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四)经济处罚;
(五)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三条 财务总监受到责任追究的同时,给集团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其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制定及修订须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