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教版_初二数学几何证明举例
1.已知:如图1,AD是BC上的中线,且BE∥CF.求证:DF=DE.2.已知:如图2,AD、BC相交于点O,OA=OD,OB=OC,点E、F
在AD上,∠ABE=∠DCF.求证:BE∥CF.3.已知:如图3,在△ABC中,EF∥BC,∠1=∠2,D是EF中点。
求证:AE=AF.4.已知:如图1,AB∥CD,BE、DE分别是∠ABD、∠BDC的平分线.求证:BE⊥
DE.5.已知:如图2,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BC.6.如图3,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E.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①)且AD=CE,求证:BA⊥AC.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问AB与AC仍垂直吗?若是,请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7.已知:如图1,AB=CD,AD=BC,AE=CF.B、A、E三点
共线,D、C、F三点共线.求证:∠E=∠F.8.已知:如图2,AB=AC,∠A=90°,AE=BF,BD=DC.求证:FD⊥ED.9.已知:如图3,AC=BD,AD⊥AC于A,BC⊥BD于B.求证:AD=BC.10.已知:如图1,在△ABC中,∠C=2∠B,AD⊥BC.求证:AC=BD-DC
11.已知: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12.已知:如图3,正方形ABCD中,点F在DC上,E在BC上,∠EAF=45°.求证:EF=BE+DF.
第二篇: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课题:22.4证明举例(4)
一、教案设计思考与亮点
教案设计思考:本节内容为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教案的设计力求通过师生生动活泼的问题研究,不生搬硬套固定的解题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与创设过程。教学中,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构建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整个一堂课,始终是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进行,师生思维协调同步,处于“共鸣”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效。
教案设计亮点:
1、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既可以消除学生“模仿例题”的习惯,又可以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2、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对例题的简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同时引导学生修正猜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尝试命题教学,学生掌握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2)会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证明几何问题。
2、能力目标:(1)了解猜想证明与反驳、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经历了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和结论
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综合分析方法。
3、情感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进行几何证明。
难点:举出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四、教学过程: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几何证明。(写课题)
一、文字命题证明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道例题:
例7:求证: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提问:
1、文字命题的证明有哪些步骤?
2、这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二)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画图,写已知和求证。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并抽一份点评,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
解决和完善)AA’
’
DD’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B= A’B’,BC= B’C’,AD、A’D’分别是
BC和B’C’边上的中线,AD=A’D’。
求证:△ABC≌△A’B’C’
[归纳小结]
对于文字命题,我们先要读懂题意,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再着手
解题。
(三)讨论与分析:
我们如何来证明△ABC≌△A’B’C’,用什么方法?同学投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互相启发,自我教育,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解题思路。)追问学生:
1、你怎么想到证∠B=∠B’?
2、如何证得BD’=B’D’?
你们能自己完成这道题的证明了吗?
(四)独立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AD、A’D’分别是BC和B’C’边上的中线(已知)
∴BD=
1212BC,B’C’=B’C’(三角形中线定义)
又∵BC= B’C’(已知)
∴BD= B’D’(等式性质)
在△ABC和△A’B’C’中
’D’(已知)
’B’(已知)
AD=A’D’(已知)
∴△ABC≌△A’B’C’(S • S • S)
∴∠B=∠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ABC和△A’B’C’中
’B’(已知)
∠B=∠B’(已证)
BC= B’C’(已知)
∴△ABC≌△A’B’C’(S • A • S)
(可能还有学生通过证AC= A’C’,从而得到△ABC≌△A’B’C’。此时教
师均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简捷的方法,培养学生优选的数学思想。)
(五)[归纳小结]
在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中,有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其中第一次证
明所得的两角相等,成为第二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种将上一步推理所得的结论作为下一步推理条件的情况,在证明过程中常常会遇到。
二、变式训练
(一)完成了上述命题的证明:若将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改成“一边上的高”,命题是否成立?
(学生独立思考,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图)
估计学生回答此命题仍成立,请学生说明理由。
老师问还有没有其它意见?
若学生没有意见,教师进行反驳,将学生所画的图作如下改变:
’(通过老师画图操作,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得直观的认识)然后提问:
1、观察△ABC≌△A’B’C’中条件是否符合题意?
2、此时,△ABC≌△A’B’C’吗?为什么?
3、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这是个假命题的?
(二)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再思考)
1、修正上述命题,使之成为真命题。
2、若改变“一边上中线”为“一角平分线”,其它条件作怎样变化,命题仍
成立,留作同学课外思考。
[归纳小结]
由上可见,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积极大胆,又要注意思维的严密
性,不断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巩固练习:
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AC上,BE和
相交于O点,且DB=EC,要证明OB=OC,还需要增加什么条件?
BC
(一)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思维,勇于探索。
(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发表见解。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由学生自己来评判是否正确。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探究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
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然后老师作点评和补充。)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1、文字命题证明步骤。
2、二次三角形全等证明有关问题。
3、证明假命题的方法——举反例。
4、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练习及练习册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考虑:
(1)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吗?
(2)类似的角平分线、高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
五、教案说明
课堂教学是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自由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及开放性练习,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为22.4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为了分散难点,先复习了命题的证明步骤,再安排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并写已知与求证,然后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分析解题思路,突出分析与综合的思想方法,最后独立写证明过程。整个例题基本上是由学生解决的,老师在其中作适当的分析、点评,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比较分析及综合演绎的能力。
由对例题的简单变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同时引导学生修正猜想。其中渗透猜想与反驳的数学思想,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之后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有深入的思考余地。这样的处理,使例7与练习第一题成为一个整体,而练习2的思维方式与例7相同,作为课后作业是对知识
进行巩固。
最后一道题则是提高要求,少给一个条件,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要学生通过讨论,大胆探索,提出所增加的条件,再由学生来判断其正确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本堂课小结基本上由学生完成,使学生明白通过努力,收获还是很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六、教学反思
综观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学其实施过程比较顺利,并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其中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内容,我都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地放,如例题教学中,命题证明要先根据题意画图,写已知、求证、再进行证明,我就放手让学生操作,然后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错如让学生剖析,最后加以修正。这样,使新知识易掌握,错误易暴露,也利于及时纠正反馈,同时,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例题教学显得充实、有效。
把例题简单变式后,提出问题“此时命题还是否成立?”其实这是老师有意设计的一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猜想认可,学生均自以为判断是正确的。然后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一起也发表见解,通过老师实际画图,学生观察分析,直观地认识到结论不成立,再来分析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反思。这样的反例反驳,学生不仅错明确误之处,而且更明确用举反例证明假命题的方法,从而得出与原来不同的结论。这样使学生在今后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敢于探索,大胆思维,同时也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优化思维方式。
巩固练习是属于“从不变的结论来探索使结论成立的已知条件”的编题,其题型结构是:
条件条件条件结论
条件(不变)
条件条件(学生探索)
缺条件,当然要设定,而且有多种可能性,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从条
件方面进行思维和纵向发散,而这种思维的发散需要先进行广泛的逆向联想,再进行正向的验证,颇具挑战性,很容易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和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阔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鼓励,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创造,特别是增加了“BE=DC”这个条件,它的证明需添设辅助线,此时由于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从中得到了“以思维的逆向性和变通性”为主的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
从当堂学生的各种反馈及课后的作业来看,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特别注重了思维力度与品质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问法设计上还有待改进。
第三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CE.求证:CE平分∠ACD
E
A
BCD
2.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是AB边上的一点,AE=AC,EF∥BC交AC于点F.求证:∠DEC=∠FEC
.3.已知△ABC、△DBE、△CEF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A
D
F
BC
4.如图,已知在△ABC中,∠A=90°,AB=AC, ∠B的平分线与AC交于点D,过点C作CH⊥BD,H为垂足。试说明BD=2CH。
A
21C
5.在△ABC中,∠C=90°,AC=BC,过C点在△ABC形外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
(1)求证:
MN=AM+BN
(2)△ABC内,∠ACB=90°,AC=BC若过C点在△ABC内作直线MN,当MN位于何位置时,AM,BN和MN满足MN=AM-BN,并证明之.
6.“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1)根据上述命题,画出相关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加以证明.
7.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0,D、E、F分别是AB、BC、AC上的点,DE、DC、DF将△ABC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ABC的周长是1 2厘米,求由DF、CD、DE所分成的各个小三角形的周长.
8.如图,∠ABC=∠ADC=90°,E是AC的中点,EF⊥BD,垂足为F.求证:BF=DF.
B
FA
D
C
9.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F和DE交于点P. 求证:
CP=CD
10.如图△ABC中,BD⊥AC,CE⊥ AB,垂足分别为D、E,BD、CE相交于H,∠A=60°.DH =2,EH=1(1)求BD和CE的长.
(2)若∠ACB= 45°,求△ABC的面积.
11.如图,△ABC中,AD是∠BAC内的一条射线,BE⊥AD于E,CF⊥AD于F,点M 是BC的中点.求证:EM=FM
A
B
E
C
12.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你能根据这幅“勾股圆方图”证明勾股定理吗?(图中4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3.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A7A81,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A8
A
3ICME-7
21图甲图乙
()12,S1
;(2)13,S2
;(3)14,S3
;„„
(1)请用含有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10的长;
2222
(3)求出S1S2S3S10的值。
1.如图,在△ABC中,∠
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AB2cm.求:AD的长,2.在Rt△ABC中,∠C=90°,中线AD的长为7,中线BE的长为4.求:AB的长 3.四边形中,∠A=60
°,∠B=∠D=90°,AB2,CD1.(1)求BC、AD的长(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第四篇:§5.6几何证明举例
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第五 单元第 8课时总计课时2013年 11月 4日
§5.6几何证明举例(2)
课程标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学习目标:
1.学生会根据三角形全等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熟练掌握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3.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会运用判定等边三角形。
学习重点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我的目标以及突破重难点的设想:
学前准备:
学情分析:
学案使用说明以及学法指导:
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判定是什么?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什么?
探究案
探究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真命题吗?怎样证明。
(2)在右图等腰△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
∠1与∠2有什么关系?BD与CD有什么关系?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总结一下。
探究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合作交流)
(3)说出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
(4)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吗?怎样证明它的正确性?
课型:新授执笔:马海丽审核: 滕广福韩增美
(5)求证: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
求证:
点拨:注意条件中为什么是两个“角”,不是两个“底角”。
三、精讲点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2、数学语言叙述:
性质1:性质2:
∵AB=AC∵AB=AC
∴∠B= ∠C① AD平分∠BAC
(等边对等角)
(①,② ,③均可作为一个条件,推出其他两项)
(三线合一)
3、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学生小组讨论,写出他们的证明过程)
四、应用新知
例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DE⊥BC,交BC于点E,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D=AF。
点拨:以后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除利用三角形全等外,还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五、课堂小结:
训练案
课本180页 练习1,2题
我的反思:
第五篇:初二几何证明
24.(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BDCE,连接AE、CD相交于点P.请你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PD的度数;=
(2)如图(2),Rt△ABC中,∠B=90°,M、N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AMBC,BMCN,连接AN、CM相交于点P.请你猜想∠APM=°,并写出你的推理过程.24.如图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CD于点F,另一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EFEG;
(2)如图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使三角板的一边经过点B,其他条件不变,若ABa,BCb,求
EF的值. EG
24.问题1: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BC=CD,点M,N分别在AD,CD上,若∠MBN=1∠ABC,试探究线段MN,AM,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用证明;
21∠ABC仍然成立,请你进一步探究线段MN,AM,CN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2问题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ADC=180°,点M,N分别在DA,CD的延长线上,若∠MBN=
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5.(丰台区)在Rt△ABC中,AB=BC,∠B=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放在斜边AC上,将三角板绕点O旋转.
(1)当点O为AC中点时,①如图1,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接EF,猜想线段AE、CF与EF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无需证明);
②如图2,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E、F两点,连接EF,判断①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点O不是AC中点时,如图3,,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若AO1,AC
4求OE的值.
OF
E
B F C 图1 图2 图3 F B F CA A
24.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CD边上,点F在AD边上,且AF=DE.
(1)如图1,判断AE与B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果,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BD,AC分别与AE,BF交于点G,点H.
①求证:OG=OH;
②连接OP,若AP=4,OP
AB的长.
图
1(1)答:
证明:
9.(房山区)(1)如图1,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满足BE=CF,联结AE、BF交于点H..请直接写出线段AE与B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如图2,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联结BF,过点E作EG⊥BF于点H,交AD于点G,试判断线段BF与G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联结GF、HD.求证:①FG+BE
②∠HGF=∠HDF.图2 B AGDG
B
第24题图1 FB
E第24题图2 F
B
E第21题图3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