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全力做好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工作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工作主题,把做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工作重点,创载体、抓培训,架金桥、筑平台,全力推进了我市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16万余人,在实践中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建载体,创新工作思路
2003年以来,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先后提出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市妇联多次深入到8区11县,就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妇女务工需求、思想状况、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85.1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02.7万人,女性占50以上。在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中,有50以上的妇女农闲时无事可作。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相当一部分想外出务工的妇女苦于无信息、无门路,只能靠“地缘”、“人缘”等渠道,以自发型、松散型的外出务工为主。三是二三产业不发达。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产业化程度低,生产项目和可吸纳妇女的岗位少,滞留了一批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妇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哈尔滨市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有责任在全省农村妇女转移就业中发挥内转外接的龙头纽带作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家政服务业上。我们确定了以务工就业服务中心为依托、以进家服务为重点、以建立打工妹队伍为特色的工作格局。启动了以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金桥工程”,实施了宣传教育、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就业安置和权益保护等5项子工程。2003年3月,市妇联成立了农村妇女务工就业服务中心,同时指导11个县、189个乡镇、1879个村分别建立了服务站、服务点,形成以市妇联为龙头,以区、县(市)级妇联为依托,乡(镇)、村为阵地的三级工作网络。
二、针对需求抓培训,提升就业本领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劳动力转移成效的关键。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社会需求,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农村妇女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引导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帮助她们“换脑子”、“壮胆子”,消除顾虑,坚定离土离乡创业的信心。2004年,我们在全市表彰树立了10大离土离乡创业带头人,通过媒体宣传外出务工妇女典型事迹30余次,录制了《走出农门天地宽》、《走出去—好大一个天》等电视宣传片,在农村妇女中营造“劳务致富光荣”的氛围。
(二)建立培训基地。为提高外出务工妇女的综合素质,2003年以来,我们依托社会资源,以服装裁剪、餐饮、家政服务、月嫂、保健按摩、美容美发等技能为主要内容,建立了4个市级农村妇女务工就业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70余期,完成3000余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同时,指导各区、县(市)妇联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建立了10个各具特色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我们还打破地域界限,先后深入到穆棱、肇东、绥化、五大连池等20余个地、(市)建基地,开展培训,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20余期,培训农村妇女6000人。
(三)积极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了让农村妇女培训后尽快就业,市妇联先后与友谊宫、贵恩服饰有限公司、港洋制衣等单位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举办餐饮服务、服装裁剪等4期培训班,为100余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呼兰区妇联与区农委联合举办培训班,100多名妇女姐妹通过一周的培训,远赴大连务工。两年来,全市各县(市)妇联组织协调社会教育资源,联合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女农民工8000余人。
三、倾心服务筑金桥,搭建转移平台
安全有序转移,放心就业是务工妇女的最大愿望。为此,我们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提供全程服务。
(一)搭建信息平台,引导农村妇女有序转移。各级妇联通过搭建用工信息平台,交流、传递就业信息,为转移就业妇女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一是开通农村妇女就业直通车。组织用工单位送岗位下乡,让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由农村妇女自选岗位、自主择业。仅2004年,市妇联就组织200多家用工单位深入到各县(市)举办农民工劳务招聘大会15场次。同时在《哈尔滨妇女》刊物上开设“农村妇女进城务工信息桥”专栏,适时发布最新用工信息。二是举办农民工招聘大集。每年“三八”节举办全市性自主创业双选大会,设立农民工招聘区。依托市妇女培训中心,每月逢“8、18、28”日举办农民工招聘大会。在全省龙哥龙妹哈尔滨劳务推进会上,市妇联筹办了家政服务区,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二)搭建转移平台,拓展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一是广辟输出渠道,组织农村妇女跨省出境务工。各级妇联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协调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帮助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双城市妇联多次与辽
宁省海城市腾龙服装厂等企业协商,帮助2000余名妇女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通河县乌鸦泡镇妇联通过典型引路,影响带动81名妇女到韩国、日本和省外务工。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和二三产业吸纳作用,帮助农村妇女就地转移。阿城市妇联积极寻找企业用工渠道,组织了500多名妇女到绿山川食品公司包饺子。尚志市妇联协调蒙牛集团安置1000名妇女从事牛奶加工。木兰县大贵镇“双学双比”女能手田淑芬,组织妇女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柳编,辐射2500人从业。三是以发展家政服务业为重点,创建农村妇女就业的品牌产业。家政服务业作为市妇联的品牌产业,不但可提供的岗位多,而且发展的空间也大。在组织农村妇女进军家政服务业中,我们加大了管理力度,从树品牌,求信誉入手、对务工人员实行员工式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档次,在全市用户中确立了妇联家政的品牌优势。我们根据家政服务业的实际,编印了《家政服务员培训通用教材》,拍摄了《家庭服务员培训教程》电视教学片,拓展了老人护理、病人陪护、母婴抚育等受社会欢迎的服务项目,从事这些服务的农家姐妹由于收入较高,成为我们最稳定的员工。目前,市妇联家服中心有比较稳定的打工妹万余人。
(三)搭建维权平台,解除外出务工妇女的后顾之忧。我们把妇女维权作为劳务输出“服务链”的重要环节,注重源头保护,严格筛选用工信息,完善用工手续,规范输出程序。通过建立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妇女法律服务站、设立维权电话、编发《女农民工就业服务指南》和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等形式,实行“动员、培训、面试、体检、集中送达、签订合同、侵权维护”全程跟踪服务,维护农村妇女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2004年市妇联帮助阿城市的王红伟等多名妇女讨回工资1万余元。
(四)搭建服务平台,确保进城务工妇女安心就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进入城市,我们把对打工妹的服务和管理作为新的工作关注点,使她们走得出、留得下、过得好,从而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外出就业。今年,我们成立了哈尔滨市外来务工妇女联谊会,建立了两个打工妹服务中心,从就业指导、信息传递、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和生活保障五个方面为外来务工妇女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还为农村妇女建立了农民工公寓,提供婚介、租房、入托、校外教育等服务。打工妹服务中心创建1个月来安置农村妇女150余人,提供维权、生活服务100余人次。我们计划年底以前,在全市建立100个打工妹之家,不断完善外来务工妇女服务体系。
两年来,哈尔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2004年,全市劳务收入为30.16亿元,平均每个农民增收620.6元。呼兰县方台镇高家村的农民通过进城打工,全村470户中已经有412户安装了电话,有33户拥有了大型货车47台,有22户购买了小汽车。延寿县妇联与职教中心服装学校联合建立的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输送650余名农村妇女到日本出劳务,实现收入近亿元。通过劳务输出,不仅增加了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而且使她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哈尔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二篇: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园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吴兴区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村劳动力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问题事关城市化进程的稳妥推进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稳定大局。尤其是面广量大、转移就业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妇女,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一、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特点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就近性。从转移就业的地点来看,大多数妇女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一般选择在本区、本乡(镇)、本村务工,不离开家庭,不在外居住,离土不离乡,呈现出以就近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特点。
2.兼职性。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多数妇女特别是已婚妇女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的大部分家务,部分妇女在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家庭承包土地上的农活。打工兼顾家务、务工兼种地是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突出特点。
3.自发性。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在宣传就业信息、加强技能培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当前我区农村妇女就业的渠道看,无论是流入城市打工,流向本地私营企业,还是从事服务等行业,转移就业仍以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多数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仍然属于自发转移。
二、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较重的家务负担,制约了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空间和时间。调查显示,多数农村妇女依然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认为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照顾家庭、赡老扶幼是自己的本份,不想外出,缺乏转移就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农村妇女家务繁重是影响外出就业的客观原因,在不愿外出务工的妇女中,50%以上是因为要承担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责任,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在寻找就业机会时,多数会倾向于离家距离近,工作时间短,工作压力小的轻便型工作,这极大地制约了就业的空间和时间。
2.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匮乏的劳动技能,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虽然,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妇女培训力度也在加强,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3.65%。但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仍然整体偏低,尤其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
3.单一的信息渠道和滞后的就业服务,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区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劳动、农业、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各级妇联更是广泛开辟渠道,积极为农村妇女就业牵线搭桥。但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通过政府部门了解企业招工信息和成功就业的数量依然不多。同时,作为容纳农村妇女劳动力主渠道的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整体经济实力不足,法制意识较弱,在女职工劳动保护上存在不少不规范行为,如:没有严格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在业女性多为临时工、季节工、钟点工;只缴纳部分或不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等。
三、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强化“四方联动”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村妇女的竞争能力。一是强化主体意识促转变观念。要使农村妇女走上转移就业之路,最重要的是转变传统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村妇女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促进妇女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宣传优秀妇女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创业致富优秀”的浓厚氛围,消除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博、敢于创业的新观念,走出家门,认识世界,发展自我。二是强化继续教育提文化素养。目前,农村产业结构迈开了升级和调整的步伐,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势必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的继续教育力度。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学历教育等纳入国民教育计划之内,根据农村需要和实际情况,优先考虑教育经费,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扫除文盲和半文盲,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三是强化按需培训增劳动技能。每年,我区科协、妇联、农业、劳动等部门依托企业、职业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网,开办了各类妇女就业培训班。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变动,各部门要在现有培训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市场需求和农村妇女特点,多渠道、多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对就近打工和新迁居住地的妇女,着重培训服务技能;对外出务工的妇女,要根据意向岗位,集中定向培训劳动技能;对农村中年女劳力,要培训种植养殖适用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等,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四是强化规划指导助创业梦想。近年来,我区逐渐涌现出胡琴娣、胡文娥等一大批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支持妇女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农村妇女创业热情更加高涨。劳动、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妇女创业指导,广泛搜集和认真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创业的项目,联系创业导师提供项目推荐、风险评估、技术指导等服务。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女企业家、女经营管理者,为农村妇女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历程、共谋创业之路。
2.依托“四业并举”的发展优势,拓展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一是发展工业企业吸纳一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扶持本地主导产业,及时沟通联系有关劳动用工情况,在女性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建立再就业扶持基地,给予一定扶持补助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吸纳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吸引发展前景好、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双赢”。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依附一批。要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型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和农业原料,由农户自主生产,向企业提供产品成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扶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依托农业园区、农业基地,招募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为园区、基地员工,解决本地妇女就业。要引导农村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协会、女经纪人联谊会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培养壮大一批妇女营销和经纪人队伍。三是发展第三产业转移一批。城镇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地。它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有利于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同时,充分运用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农村离市区距离近的有利优势,鼓励妇女走出农村,在中心城区从事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四是发展家庭特色产业帮扶一批。家庭特色产业有着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城乡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的特点。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举措,鼓励会管理、懂经营的农村妇女发展巾帼农家乐,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吸收本地农村妇女就业。要采取“企业+分包商(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来料加工业,在各个环节做好对接工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着力克服来料业务货源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等困难,帮助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3.健全“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妇女的就业步伐。一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加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立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职业学校为重点,以农广校、农函大和乡镇文化站、科技培训中心为依托,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和村级合作组织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健全就业推介体系。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详细了解各村妇女劳动力具体分布情况、就业状况、就业意愿等,主动联系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引导本地劳 务中介组织共同构筑劳务供需信息平台,以多种形式向农村妇女发布劳务信息,提供就业机会。重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招聘大会,推荐农村女大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优先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加快转移步伐。三是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当前,区妇联和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已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巾帼创业创新贷款”工作的通知》(吴妇通〔2013〕6号),各级妇联和银行要认真向妇女群众宣传“巾帼创业创新贷款”政策,帮助她们掌握贷款的准入条件和程序,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要建立绿色通道,在确保法律要素齐全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审查效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努力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四是健全维权保障体系。维护农村妇女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是保证妇女正常工作的需要。法律、工商、劳动、妇联等部门要深入工业园区和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保障。)
第三篇:如何做好农村妇女入党工作
如何做好农村妇女入党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应该不断壮大党的队伍。要壮大党的队伍,就不能遗忘占半数的妇女群体。当前,农村妇女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要求申请加入党组织的妇女相当少,为什么农村妇女申请入党人数会少呢?通过深入农村广泛调查,综合主要原因有如下五个方面:
1、社会因素。当前,人的社会自由度越来越宽,人们的经济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效益观念而增强。农村妇女也不例外,忙于发展生产、发展经济,部分同志对入党的热衷程度不高,入党的意愿减弱。
2、教育因素。农村妇女受条件所限,接受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党的先进性方面的教育等相对较少。
3、家庭因素。当前不少农村妇女,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或只顾发展家庭生产上,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党组织的时间不多。
4、思想因素。主要是受封建残余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中“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妇女婚后不参加学习、不参加工作、不参与社会活动,造成妇女们素质低下,社会竞争力弱。
5、组织因素。农村党支部在考虑发展党员工作时,首先考虑男同志,妇女的发展工作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很多优秀的妇女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培养。
那么农村党组织该如何调动妇女们的入党积极性,培养发展妇女们入党,为固本强基服务呢?经过调查,认为:必须从提高认识抓起,从源头抓起,从教育培养抓起,从创造良好条件环境抓起,全面提高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把农村中的优秀妇女列为培养对象,发展其入党,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壮大农村党组织力量。
1、要强化党的认识,充分认识发展女党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认识,就是强化农村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的认识,要求他们在政治上多关心农村妇女,平等对待农村妇女的政治要求,在理论上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工作实践上要增强做好农村妇女党员发展工作责任感。要针对过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抛开各种顾虑,加大发展女党员工作的力度。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妇女入党,营造有利于妇女入党的良好氛围。
2、各农村党组织要把发展优秀的农村妇女入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主要是把那些年轻优秀、有知识、有能力、有发展潜质的妇女列为发展对象,并树起农村优秀的妇女党员典型,以点带面,使农村妇女学有榜样,使党的政策在农村执行畅通无阻,令行禁止,不歪曲,不走样,确保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3、要从源头上抓起,狠抓教育,提高妇女素质,引导优秀妇女向党组织靠拢。一是抓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新观念。主要是加强妇女党员的理论知识教育,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经济知识等,促使农村妇女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党的信念。同时,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线,支持广大妇女从事农村各种活动,发挥妇女在种植、加工业等行业的优势,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大胆创办各种经济实体,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加强理想教育,增强党的信念。随着农村妇女思想的解放和素质的提高,各农村党组织要有
意识地对妇女加强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信念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农村妇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妇女参加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深化妇女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在活动中注意考察妇女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为党支部确定重点发展对象提供依据。
4、要加强培养,积极发展。农村妇女入党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组织的培养。农村党组织要依托党校、妇女学校、婚育学校等阵地,采取多途径、多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妇女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妇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发展工作中要严把“三关”,一是把好“入口关”,主要把那些年轻、有知识、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素质高的妇女列为发展对象;二是把好“提高关”,要求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来适应新形势,除了抓好妇女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以活动为载体,为妇女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她们尽快成长;三是把好“培训关”,凡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都要组织进行培训,没有经过镇党校培训的不能发展,严把发展关,做到既有数量,又重视质量,使得农村党组织的队伍不断壮大。
第四篇: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
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输出
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
(2010年12月31日)
各位领导:
按照座谈会安排,现将2006年以来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总人口约**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其中已经就业的人数为**万人,未就业人数为****人,在已经就业的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人。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人,其中就地转移*****人,劳务输出*****人。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按照上级部署,以“服务企业增效,服务群众增收”为工作的出发点,以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工作目标,立足县情,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输出”的工作思路,转移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基础建设,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平台
一是建设高标准劳动力市场。**年**月份,我县人力资源市场正式建成使用,大厅建筑面积***平米,现有工作人员**名,1
配备了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触摸屏等网络管理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办公效率,劳动者进入大厅能够及时享受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新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全县劳动力资源总量及每个乡镇、每个村街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统计工作。为详细掌握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年底,我们依托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在全县开展了拉网式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了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知识层次、专业技能等信息,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输出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扩大就业岗位,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
为给劳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用工信息,减少盲目外出择业,确保求职有门、就业有路、维权有法,我们在巩固县域劳务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廊的区位、交通优势,加强与三地用工单位的协调沟通,准确掌握劳务市场动态,通过采取橱窗张贴、电视播放、报纸刊载、上街发放、大屏幕滚动播出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基本形成了以村街为基础、以乡镇为枢纽覆盖县、乡、村三级信息宣传网络。特别是依托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组织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题的劳务输出大集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2006年以来,共发放用工信息、《外出求职指南》和《农民进城务工明白卡》等各类资料近**万份,有序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
(三)注重提升技能,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
按照“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的总体思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村、***村、***三个农民工技能培训点,把握培训方向,严格培训质量,全力推行订单培训。2006年以来,共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人。(其中:2006年完成技能培训****人;2007年完成技能培训****人;2008年完成技能培训****人;2009年完成技能培训****人;2010年完成技能培训****人)
一是严格基地认定,确保培训质量。对培训基地的认定,严格按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进行运作,在方便农民参加培训的基础上,认定的基地必须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专业所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通过向各培训机构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招标,2007年确定了两个技能培训基地,分别是:劳动技工学校、农广校。二是供求对接,进行校企联合培训。积极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主动了解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本着互利双赢、自愿平等的原则,帮助企业与培训学校签订培训用工协议,拟定用工数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是定向输送,全程服务。培训完成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按照订单约定,成绩合格者全部
输送到企业中就业。同时,坚持实行输出人员回访制度,通过打电话、上门回访等形式与输出人员取得联系,帮助他们妥善解决劳务关系、劳资纠纷、社会保险等方面问题,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较低,市场竞争能力差,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技能型的较少。导致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的建筑、餐饮、保安、家政服务行业。
二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克扣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坚持输出与培训相结合,走技术输出、订单输出、定向输出,从县域经济增长点入手,依托渔具、肠衣、花卉等各类传统产业和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做活县内劳务市场;借助区位优势,不断拓展新的劳务协作单位,开展订单式输出。
二是强化项目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继续把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对重点项目实施“三同时”跟踪服务,在新建项目立项的同时把创造就业岗位纳入项目建议书,确定岗位用工信息,建立项目用工数据库,按照项目立项进度,及时发布项目用工信
息,为企业招收合格劳动者。(“三同时”即:在新建项目的同时把创造就业岗位纳入《项目建议书》;拟定项目报告的同时确定用工培训计划;项目建成投产的同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充分发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主体作用,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从县域经济发展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就业培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为。培训的内容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训方式既要有专业性较强的长期培训,又要有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
四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和贯彻落实《劳动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定期对各类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检查,对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不落实、超时工作、工资低于最低标准等问题及时解决,依法查处,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五篇:全力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全力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3-05-22 07:18:00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2日 06 版)
光明日报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杜冰 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当前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迅速制定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加大新政策新措施宣传力度,使每一位毕业生都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力;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全面实施好中央和地方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引导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和担任科研助理;切实做好就业服务,持续开展招聘活动,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等群体的援助和帮扶;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主动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减持续就业率低的专业招生计划。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