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戴敏金融企业
实习报告专用纸
淮 海 工 学 院
实习报 告 书
题目: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验
学院:商 学 院
专业:会 计
班级:G会计071
姓名:戴敏
学号:060718107
2010年 6月 19 日
1绪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也在不断进步。金融企业会计作为会计的一部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1.1实习时间和内容:
本次金融企业会计实习的时间是本学期的十三周到十六周。实习的内容是储蓄业务和对公业务。
1.2实习目的:
综合复习与巩固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金融企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习过程
2.1 储蓄业务
一、活期储蓄存款;首先要输入存储代码和身份证号码、姓名、存款金额、存折印刷号,打印凭条和存折。
1、续存:首先续存代码、活期储种代码,接着输入存折账号和存折印刷号,输入密码和存款金额,查看姓名是否相符,最后打印凭条和存折。
2、支取:输入活期储种代码、存折账号和存折印刷号,输入密码,查看姓名是否相符,输入取款金额,打印凭条和存折。
3、更换存折:输入更换存折代码和活期代码,输入旧存折账号和旧存折印刷号,输入密码、新存折印刷号,打印新存折。销户:输入销户代码、活期储种代码,输入存折账号,输入存折印刷号,输入密码,查看姓名是否相符,输入取款金额,打印凭条、存折、利息清单,储户在利息清单上签名。
4、密码修改:加办密码代码、活期代码,输入存折账号,输入密码。
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操作与储蓄存款类似。
三、一卡通存款账户开户、支取和销户;普通教育存款、一卡通教育存款的开户、存款、销户;一卡通换凭证、挂失、密码修改、换存折、解挂。表内、表外通用记账,信息维护,账户维护和交易;同时,我们还进行储蓄日常业务的代理业务:如代理合同的录入和批量录入,逐笔代收,批量托收。最后进行日终扎帐、凭证上交和重要空白凭证入库。
2.2对公业务
对公柜员初始操作:首先是登录对公会计系统,修改密码和学号并增加尾箱,用尾箱登录,然后是对公日初处理。从总行领用下发凭证,支行领用凭证以及凭证现金出库,接着做对公存贷。新开客户号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定期存款账户,一般活期存款及临时存款,定期存款账户,贷款业务,汇票兑付,日常业务操作之个人贷款(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日常业务操作之结算业务。辖内业务之现金通存管理,转账通存管理,现金通兑管理,转账通兑管理,同城业务之提出代付业务,提出代付退票,提出代收业务,提出代收退票,提入代付业务,提入代付退票,提入代收业务,提入代收退票,特约汇款业务之签发特约汇证,兑付特约汇款证,开出特约汇款证,记联行往帐,记联行来帐,特约汇款证汇差清算,取消特约汇款证清算,特殊业务操作(通用记账,信息维护,内部账户维护,账户维护,交易维护,凭证管理,凭证管理,凭证挂失,支票管理),对公日终处理。日终轧帐,凭证入库,现金入库,部门轧帐,报表打印。
3心得体会
经过四周的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金融企业会计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作,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精细的,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经过实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我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对金融企业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前没有学懂的一些东西,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基本把它们弄懂了,可以说这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深化;实习中以前教我们财务会计的那个老师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同学来讲,同学讲后又亲自来给同学讲,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它可以锻炼同学的能力又可以督促同学的实习,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来给同学教授好的方法和知识。实习中还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根据实习教材做题训练,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做一些题,但是没有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没有在实际环境下亲身实际操作过,以后工作中碰到有些实际东西我们仍然不会做;并且这次的实践,我不仅更系统的学习了更多有
关金融企业会计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我为以后的工作有打下了一块奠基石。我不仅要不断学习做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还要丰富我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更要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品质。
第二篇:感想7.9(戴王敏)
感想
今天是支教的第一天,这一天充满了忙碌与冒险。
一早,我们来到枣庄小学,那里早已有学生在等着我们。有些孩子的眼里充满着好奇与期望,看到他们,我的内心有些喜悦也有些紧张。等到分好班之后,我与其他几个伙伴站在了一群六年级与五年级学生的前面。大家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孩子显得比较腼腆,有些很活跃,各有各的特色。
下午的课是我和另一个浙大的伙伴一起上的。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正式给一群孩子上课。虽然我本身是学习师范的,但是毕竟在经验和知识方面有些欠缺。我主要是为他们讲解安全知识,从交通、防火、溺水这些方面一一讲解。在上课之前我已经进行了ppt的演讲稿,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设备出了一些问题。我只好急急忙忙赶回会议室将电脑取回。一来一回,心里微微有些浮躁。讲课的时候我尽量注重于孩子之间的互动,尽量去仔细讲解每一个分点。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自己讲话的速度有些快,在与某些同学交流时有些困难,某些话语整理不够清晰。这时我第一次讲课,内心难免会有些紧张,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讲课任务,同时我希望在下一次课上能够备课再充分一些,讲课的技巧再提高一些,最重要的是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三篇: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1)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A、金融企业的资金来源:
a、各项存款,包括企业、机关团体、居民的活期或定期存款;
b、金融机构同业拆入、存放款;
c、应汇或解缴汇款;
d、发行债券集资款;
e、自有资金,包括资本金和实现利润。
B、金融企业的资金占用:
a、现金及贵重金属占用;
b、各项贷款,包括向企业、机关团体、居民的长短期贷款;
c、金融结构同业拆放、往来占用款;
d、应收款项;
e、买入有价证券;
f、租赁资产,包括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
g、缴存风险准备金。(2)金融企业的损益表:
A、金融企业收入:
a、贷款利息收入;
b、同业往来业务利息收入;
c、手续费收入;
d、证券买卖差价收入;
e、融资租赁业务净收益;
f、买卖兑换外汇的汇兑收益;
g、其他咨询服务业务收益。
B、金融业务支出:
a、存款利息支出;
b、同业往来业务利息支出;
c、手续费支出;
d、经营业务费用;
e、汇兑损失;
f、证券买卖损失;
g、其他业务支出。(3)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A、金融企业的现金流入:
a、吸收的存款;
b、收回的贷款本息;
c、同业拆入资金;
d、出售证券投资;
e、处置固定资产;
f、其他。
B、金融企业的现金流出:
a、发放贷款;
b、存款提取本息;
c、同业借出;
d、证券投资;
e、购置资产;
f、其他。
2、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金融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一般在90%左右。
金融企业的自有资金要求不得低于一定比例,通常为8%。(1)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主要衡量其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月均余额÷∑(各项资产数额×风险权重)×100%
A、核心资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的合计。
B、附属资本:指呆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资产评估储备和累计折旧的合计。
C、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是将金融企业各资产按照其风险权数加权折算之后的风险资产总计。
D、一般规定,现金的风险权数为0,其加权后的风险资产也为0;政策性银行的担保贷款
风险权重为10%,其他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风险权重为20%;非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
风险权重为50%;信用贷款的风险权重为100%。
E、一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F、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要求金融企业资产扩张最高不得超过资本的的12.5
倍,资产规模超过这个倍数就应当压缩资产(贷款)或者增加资本。
(2)存贷款比例:能从总体上控制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的月平均余额合计/各项存款的月平均余额合计×100%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旬末平均增加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额×100%
A、旬末平均增加额=(上旬末增加额+中旬末增加额+下旬末增加额)÷3
B、一般要求,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应当低于或等于75%,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均超过75%。(3)中长期贷款比例:反映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比例越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中长期贷款比例=贷款剩余期在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剩余起在1
年及1年以上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A、该指标一般要求不得超过120%;
B、该指标是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C、该指标也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4)资产流动性比例: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证银行清偿能力的控制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旬末平均余额/流动性负债旬末平均余额×100%
注:该指标要求: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25%;通货膨胀和利率下降时,可提高这一要求。
(5)备付金比例:揭示银行对存款支取的保证程度,也是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级备付金比例=(存放中央银行款+库存现金)÷各项存款×100%
二级备付金比例=(购买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人民银行融资债)÷各项存款×100%
A、一级该指标一般要求不低于5%,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应当在5%~7%之间。
B、通常将人民银行存款与库存现金之和称为一级备付金,将银行购买的国债、政策性金融
债、人民银行融资债之和称为二级备付金。
C、各项存款为各项存款平均余额。(6)单个贷款比例:
A、单个贷款比例是对同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过
15%,以分散贷款风险。
B、对前10家最大客户的贷款总额与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过50%。
C、对单个项目的贷款总额要求不得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50%。
D、对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总额要求不得超过银行贷款总额的50%。
(7)拆借资金比例:
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平均余额×100%
拆出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存款准备金-备付金
-联行占款)旬末平均占款×100%
注: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拆入资金比例不超过4%,拆出资金比例不超过8%。(8)贷款质量比例:
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8%)
呆滞贷款比例=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3%)
呆账贷款比例=呆账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1%)
(9)风险权重资产比例=各项风险权重资产月末余额/总资产月末余额×100%
(不超过60%)
(10)对股东贷款的比例:要求对股东提供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缴纳资本金的100%,同时
还要求,对股东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客户的同类贷款。(11)资金损失比例=逾期贷款报告期各项资金损失之和÷同期各项资产总数×100%
(12)负债成本比例=报告期各项成本÷同期负债总额×100%
A、各项成本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汇兑损
失、其他营业支出。
B、负债总额为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减去财政性存款)、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之和。
C、反映银行吸收各项存款所支付的成本高低。
(13)资产盈利比例=报告期利润总额÷同期信贷资产月末余额×100%
注:信贷资产是资产总额减去代理政府投资、固定资产、财政性存款、代理贷款之后的
差值。一般要求该指标大于1%。
(14)实收利息比例=(报告期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待转营业收入)
÷同期各项贷款应收利息之和×100%
3、金融企业的财务分析:(1)清偿能力分析:
A、变现能力指标:
a、变现率:反映企业可立即变现资产所占的比例。
变现率=现金及各项存放款÷流动负债合计×100%
注:国际上一般认为该指标值应该在15%~20%之间;对无储蓄存款业务的金融企业
来说,用该指标不适宜。
b、存款支付保障率:表示存款的多少被用于贷款,多少用来保证日常支付。
存款支付保障率=流动资产中的贷款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Ⅰ、贷款总额包括拆放同业、短期贷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及委托贷款和投资等。
Ⅱ、正常情况下,主要从事信用风险业务的银行(如商业银行)该指标较高,一般在
80%左右,但在专门从事信托贷款或长期投资业务的银行该指标较低。
Ⅲ、如该指标超过100%,表示没有现金储蓄保证提取存款;如低于70%,则可能是
吸收存款过多,也可能是银行借入款较多,都对银行获利不利。
B、资金保障程度指标:
a、独立性指标=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额×100%
注:比值较高说明银行发展能力有可能较快;但在国外,一般认为高于9%或10%,是不正常的,说明企业存款业务开展的不理想,如果低于5%,则表示资产调度
余地很小。
b、风险耐力指标=所有者权益合计÷贷款总额×100%
(一般在15%左右较好)
c、自有资金利润率:(2)收益能力分析:
A、净利息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00%
a、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业务的盈利水平,一般不应低于10%。
b、一般情况下,净收益与利息收入(毛收益)应该同步增减,但若有利率、特殊性项目
和贷款损失准备金之一存在变化时,则可出现不同步增减的情况,一般两者不同步幅
度不应超过4%~6%。
B、资产收益率=实现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
注:一般该指标投资银行比商业银行、储蓄银行高,国外要求该指标最低不应低于1%。
C、资本利润率:反映银行经营的资金效益,即银行自有资金经过1年后的获利率。
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自有资金总额×100%(3)管理效率分析:
A、贷款损失准备金与总总贷款量之比:
注:该指标是银行应付贷款风险能力的反映;贷款损失准备金越高,说明贷款业务风险
大,或者是银行过于谨慎;如果该指标超过1%,则表明贷款业务质量差;过低也
不好,过低表示银行没有准备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
B、呆账损失与总贷款量之比:指在一定时期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弥补了呆账贷款的数额占
总贷款量的比率,起伏过大应查明原因。
C、净营业收入与呆账损失之比:反映银行通过结清呆账损失之后,银行所创造的净利润,指标越高越好。
4、企业资信评级:
评级指标通常由评级机构自己设计,一般包括信用指标、财务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三大类。
资信等级通常分为A、B、C、D四级,在同一级内常常区分为三等,如在A级中分为AAA级、AA级、A级。(1)信用指标:
A、商誉:指合同、协约的执行情况,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一般根据过去经
验和社会调查确定。
B、企业在银行的信用:包括贷款归还记录和企业在银行的结算记录两个方面。贷款归还记
录根据企业逾期和欠息记录确定为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银行结算记录可
通过企业在银行的平均存款与贷款比值(即结算记录=银行平均存款/贷款余额)
衡量,如果比值大于50%为优,在50%~30%为良,在30%~10%为一般,在10%以下为差。
C、企业领导信用:根据企业领导的品德、信誉确定出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2)财务指标:
A、净资产:反映企业的总体实力。
对于房地产企业,如大于1亿元为一级,1亿元与5000万元之间为二级,5000万元与1000万元之间为三级,少于1000万元为四级。
B、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经济独立性。
一级:30%以内
二级:30%~50%
三级:50%~70%
四级:大于70%
C、资产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D、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企业经营活跃程度和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E、存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销售与生产各类情况及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F、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
一级:大于50%
二级:50%~30%
三级:30%~10%
四级:小于10%
(3)企业发展能力指标:
A、企业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应变能力等。可分为优、良、一般和差。
B、企业地位:企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可分优、良、一般和差。
C、企业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地理位置等。
D、企业抵押资产:指企业用资产担保的贷款额与企业净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创造发展的能力。
该指标值定级:一级:0 二级:小于10%
三级:10%~30%
四级:大于30%
在确定信用指标、财务指标和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三类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被评级单位的特点和各指标的重要性对各指标确定权重,然后加权计算出总分,确定其资信等级。
第四篇: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第 一 章 总 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三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本制度所称的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第四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金融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六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 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四)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五)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 发
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六)金融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 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七)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 计负债或费用。
(八)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第 二 章 现金管理制度
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限额是3000元),不得以白条抵作现金。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账面余款与实际库存额相符,银行存款余款与银行对账单相符,现金、银行日记账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数额相符。
第 三 章
银行管理制度
(一)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账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
(二)银行账户的账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
(三)银行账户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会计保管,法人章由总经理保管,不准由一人统一保管使用。
(四)银行账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账,不准多笔汇总高收,也不准以收抵支记账。按月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未达收支,应作出调节逐笔调节平衡。
第 四 章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
(3)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三)固定资产应按照其使用寿命,计提折旧、确定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
(四)采购回来的固定资产,必须有正规发票,行政部门必须做固定资产卡片,以便入账,财务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
第 五 章 收入制度
营业收入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并认真核实、正确反映,以保证公司损益的真实性。
第 六 章 成本费用报销制度
(一)公司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支出,按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管理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费用的总额控制,财务人员应认真审核有关支出凭证,未经领导签字或审批手续不全的,不予报销。
(二)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部门负责人签名。采购的办公物品价值在300元以下的,经过财务批准;超过300元的,须经总经理批准。
(三)业务招待费标准及审批
(1)因业务需要开支招待费的,由部门经理填写招待费审批单,报总经理批准。
(2)业务招待费报销单据必须有税务部门的正式发票,列明公司抬头,数字分明,先由经 3
手人签名,注明用途,部门经理加签证实,再报财务经理审核,然后由总经理审批,方能付款报销。
(3)超审批金额外的业务招待费,一般不予开支,如有特殊情况,须经总经理审核加签。
(四)对于公司内部人员的交通费用,因与业务关联而产生的交通费用(原则上是采用乘公交车,若特殊情况下,需要打地的,必须告之部门经理且同意)则予以报销。
(五)公司员工出差产生的差旅费,在出差之前先考虑出差选择的交通途径和估算一下全程的费用并报经理审核,出差回来后须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后附车船费在内所有的出差费用并经总经理审核签字后,才予以报销。具体规定事项如以下:
(1)公司职工出差乘坐车、船、飞机和住宿、伙食、市内交通费,优先考虑火车中的硬座、卧铺,若实在时间紧急,可考虑动车或者高铁。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控制外出人员,并考虑完成任务的期限,确定出差日期。
(2)出差伙食按出差起止时间(“算头不算尾”)每天只享有伙食补助,补助标准按早餐5元/人、中餐15元/人和晚餐10元/人的标准发放。
(3)出差市内短途交通费,可凭到目的地的市内交通费大巴或者地铁凭票据据实报销。(原则上不报销出租车车费,特殊情况须电话申请部门经理,方可报销)。
(4)若在出差期间,如存包裹费、电话费,杂项费用控制在人均每天10元内,凭单据报销。
(5)车船票按出差规定的往返地点、里程,凭票据核准报销。
(6)出差期间发生的个人餐费、洗衣费、饮料费、健身桑拿费、美容美发费等一律由出差人员自负,不能报销。
(7)出差期间的宴请费用不在差旅费中报销,单独列在业务招待费中审批报销。
(8)同性别两人一起出差,只能住一间双人间,只有出差人数为奇数或不同性别时,才可一人住宿一间,否则不报销住宿费。
(9)出差在外期间,一般不对外宴请和对外赠送礼品,如确有需要必须事先请示公司领导。
(10)出差日期应为车(船)票的票面注明日期,如果因私延迟返回而产生的费用,此费用不得计入出差的费用当中。
(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费用,在公司转正后,凭继续教育的发票予以报销。
(七)物业费和水电费凭物业开具的物业费发票和水电费收据(大厦总的水电费发票),才能报销。
第 七章
利润制度
(一)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二)公司利润总额按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后,依照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以下顺序分配:
(1)弭补公司以前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提取。
第 八 章 财务报告制度
(一)财务报告的种类
财务报表分月报和年报,月报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公司财务月报表应于次月15日内完成,财务会计报告应于次年90日内制作。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
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外部关系人提供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
信息,从而进行经营规划和经营管理,为公司的盈利作出铺垫。
(三)财务指标
总结和评价本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指标包括:
① 经营状况指标:流动比率、负债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
② 经营成果指标: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 九 章 处罚制度
公司员工均须按上制度严格执行,各费用审批人应有责任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杜绝在费用上弄虚作假。凡违反本制度的,财务将有权不予以受理,并根据情节轻重提请公司给予当事人处罚。
第五篇: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浅析
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浅析 来源:效果图制作 http://
【摘要】财政部于2011年5月12日印发了《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以更好地加强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金融企业的企业绩效,对于正确评估金融企业的真正价值、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金融企业绩效,对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金融企业的绩效状况、存在的问题、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提出了对于金融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金融企业 绩效 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人们开始对市场树立信心,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对公司的绩效情况更加关注。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信号功能发挥得越来越极致,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传播、解读及反应能力也越来越强。金融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对资金的运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替代的,故而对于金融企业绩效的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此外,财政部于2011年5月12日印发了《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对金融企业的绩效评价规定了四大能力,共21个指标,可见我国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视。但是这个办法颁布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于金融企业的绩效评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与发展,各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公司绩效,同时,金融企业的绩效更是成为了风向标。全面正确地评价金融企业绩效,对于正确评估其真正价值、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能为监督法规的完善提供重要依据。
二、我国金融企业绩效现状
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其目的是为了界定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金融企业在我国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也一直在加大,国有银行在业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在长期的业务积累中,我国金融企业相比较于外资金融企业,在客户、存款、管理人才等方面有更多的本土优势。但是与国际上的知名金融机构与企业相比起来,我国的金融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业务范围相对较小,创新能力总体上来说稍显不足;
(2)我国证券类金融公司整体效益较低,波动性较大,行业竞争激烈,但是证券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业务结构雷同、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弱,这也导致了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从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3)我国银行类的金融企业存在不良贷款率偏高、存贷比例过高等问题,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民营企
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比较大;
(4)保险类金融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国有独资的保险公司存在产权不明、权责不明、监管不力、市场意识不足等问题,加上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相应的体制也有待加强;
(5)银行业总体的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在投资类的银行金融机构更是如此,这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三、金融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建议
在之前总结的国内外对金融企业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对我国目前金融企业绩效现状的分析,结合新颁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笔者对于完善金融企业业绩评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金融企业基础数据,保证绩效评价有据可依。须着力完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基础性数据资料,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做到绩效评价有据可依。
(2)加强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制的建设,要尽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大失信违约成本,同时做好信用宣传工作,增强各方的恪守信用观念,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有利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客观正确的进行。
(3)努力提高各类金融企业的自身实力,建立健全金融企业治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鼓励金融创新,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绩效提高。
四、总结
本文结合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浅析了我国金融企业绩效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金融企业的绩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资本结构不合理和资产质量较差是
导致各类金融企业绩效较差的主要原因。这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展开产生了影响,因而亟须着手改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环境,正确评价金融企业绩效,为利益相关各方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