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进修学习总结汇报
赴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进修学习总结汇报
---------高级中学 韩东戈
2010年12月13日
作为2009年 “国家教育部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的受益者,我有幸参加新疆首批赴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进修学习班,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在此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和全体同事的信任与支持。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学习期间, 始终不敢忘怀赴华师大大学学习的三大目标:提高和拓展专业知识,学习新课程的体系建设;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寻求新的课题切入点,定位中学化学教学具体领域。
回顾华师大一年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和珍惜留念的过程,最大的感觉是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一生活,每天的行程是重复的,但学习的内容却是不断更新的。欣慰的是自我感觉珍惜了每一天的光阴,学习也是按照研修计划的要求和具体实施步骤展开的。并获得华师大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称号。
这次进修学习是我大学毕业多年后重返高校脱产学习专业知识时间最长的一次(整整一年),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这既是组织对我的培养,也是我提高专业水平、锻炼个人能力的一次重要机会。在此,对我的学习和进修的情况向各级领导作一个汇报。
第一阶段学校邀请上海的知名的教育专家、教授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主要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等介绍,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巧与艺术,上海二期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其中给我影响较深的是:
冯大鸣教授有效教师的专业标杆气术道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的多
黄向阳 博士从全员德育到全方位德育
赵其坤提 高 人 文 素 质唤 醒 教 育 之 魂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赵才欣中小学新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医生,一个是教师。庸医害一个人,庸师害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李家声
成功的课堂教学(特征)
学生敢置疑、会置疑,课后有问题,学生自己有想法,能表达思想
学生充满自信,敢说话,不怕说错;教师对教材敢于调整、置疑
教师充满活力;师生关系和谐;课堂非常开放,教师不包办代替
课堂能让学生活动起来;在小组合作中,能很好调控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教学内容能与生活结合起来
关注每位学生,不同学生不同要求;学生学得轻松,压力不大
学生敢于对教师说不;学生之间经常有问题争论
学生敢和教师开玩笑;下课了,学生围着教师,不想走开
对新课程相应的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应全体(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学生营造基于资源(信息资源)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接受、实践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引发学生问题生成与探究意识(启发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体现适应教学实际状态变化的教学机智
引导学习训练方式的改革(联系实际、实践应用、开放性等)
体现过程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无—有、少—多、低—高、简单—复合)体现教学民主的课堂环境
研究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实际过程的应变意识——教学机智
引导学生朝培养目标主动发展——情感激励
——“把我捏碎了塑成一个你”
课堂观察与分析:听评课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王建军副院长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
有效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具有的特点
采取“大愿景、小步调”的策略: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既不失长远的追
求,又务实地从日常专业实践中的细节改进做起,既不淹没于专业活动的细枝末节之中,又不奢望“一口吃成个胖子”。
具有参与性和合作性:在专业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机会参与相关问
题的界定和解决,也有机会进行反思并尝试运用所学,重塑(reshape)自己的观念和实践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徐阿根
坚持在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选准选好突破口
——宏观着想微观着手,体现教学价值
把握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实际,符合研究步骤
严密思维
——分析、结论具有逻辑性
胡东芳博士
过去的课程,是信息课程(information curriculum),是为了传递这些信息而存在的。未来的课程,是为着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课程,信息只是一种素材而已。
如果在今天及未来,教师仍然把教学定位于“信息课程”的传递,那么不久的将来,学生就可能不需要我们教师了。
李伟胜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
创造一个互相欣赏并共同开拓精神世界、提高生命质量的民主集体。
个体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过程,学生也由此参与创造新型集体和社会;充分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也就成为个体获得充足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阶段主要化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
这些课程都是化学教学重要专业课(共计17位专业教授), 同时也是自己的学习方向,感到需要加强与完善的课程。授课全部在分别在不同教学楼进行, 每一门课40学时。授课方式各异, 总体而言,对于专业课程老师均以讲授为主,多为专题讨论与研究,主要培养学员在掌握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以《论文答辩》为例,在做个人论文研究专题时,都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论文结题和课堂教学设计课要求每一个学员要把说课稿和答辩稿告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有学员及专家评审团作为评论人对主题发言者的观点、文献或方法、视野进行学术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形成讨论和探究的良好风气,课程结束须提交不少与8000字、学术规范的课程论文。这样的学习是重点掌握主要的学术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经典文献,也为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培养了严谨的学术规范意识和良好的学术问题意识,也形成了比较开阔的理论视野。
第三阶段:在专业学习的空隙,我们参观考察了上海知名中学,走进课堂听课,中学师生座谈交流,参观他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等活动,考察团一行深受教育和启发,受益匪浅。并给带回华师大二附中校本教材一套40余本赠予学校。(上海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二附中,上海交大二附中,曹杨二中,上海行知中学)
二、阅览专业书籍
由于华师大在化学专业、教育管理类的图书资料很丰富,更新也快,图书资源对我们进修教师也免费开放,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系统学习、更新知识和查找资料的机会。在华师大期间我系统地阅读了等60余本专业书籍以及相关的论文(含硕博论文)约1000余篇。这些专业书籍和论文主要涉及:化学专业经典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中学生管理专业最新理论和前沿研究及资料。尽管每本书的阅读精细程度不太一致, 但我对所读书籍都认真阅读 ,重要内容还进行了复印保存(主要化学教育理论与研究)。
三、撰写课题论文
虽然这次在大学进修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但还是坚持一边听课学习, 一边利用大学电子图书馆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搜寻和下载了大量的专业期刊文献资料,通过详细认真的逐篇研究,较全面的掌握了我主持的校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获得了这一研究项目的大部分资料,在掌握充足的研究项目
资料的基础上,对所选择的课题做深化论证研究。我得到了化学系教育专家在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提纲和观点上的指导,这使我的研究上了一个档次。
我还结合进修课程及科研方向,通过学习获得的思路与方法,回来后带领课题小组撰写完成了中学小课题的结题工作,这将是我个人在课题改革工作上上的一个新台阶。
四、进修学习的几点感受和建议
作为一名10几年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我,对业务过于熟悉但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挑战,容易失去目标。当代知识的更新十分迅速, 这次进修学习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更新知识的机会。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作用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电子信息资源提供的手段,确实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要学会并充分的利用这一手段。作为当代教师,应该学会在网上探索、研究,利用电脑进行资源管理等。更为重要的是为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架设了与外界交流的桥梁,掌握了较先进的更新知识的路径。
虽然在学习中具体实践活动少了些,但瑕不掩瑜。但我认为,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新疆教师开阔了视野,夯实了专业基础,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使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突破,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因而,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再次感谢各级领导为我提供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终生。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是你们为我分担了教学工作任务,为我能静下心来脱产学习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二篇: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感想(本站推荐)
听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感
思礼初中 姚未娟
11-2 今天上午有幸听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王宝兴教授的讲座,对当代国外上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到东西方在教育方面的不同,西方教育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值得我们推敲的教学方法,王教授从西方教育教学要义、西方各校教学改革案例、国外基础教育改革主题与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其中重点讲解了西方的教育教学要义。
西方的教学要义中指出教育要顺其自然,教育要让学生经历成功的喜悦,也要体验失败的必然,经得起失败的磨砺,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要具备勇敢、公平、遵纪守法、智慧、正直的传统美德和有爱心、幽默、热情、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品格。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关注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判断和具有批判性的能力,敏锐的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正确的运用这种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要与学生组成一个共同体,倾听学生的问题与发言,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学术性目标,给学生发言机会,知道学生对话,教师倾听对话来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
西方的教育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学知识,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午听了程亮教授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与伦理反思的讲座,对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了那句“从反省的习俗道德”到“反省的理性道德”所蕴含的教师到底如何做才更合适的道理。
我们是处在什么语境下讨论教师职业道德的呢?社会正在转型,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工作机会较多,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同时也造就了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问题。现在孩子少,几个大人宠溺一个孩子,孩子成了宝,容不得一点点伤害和委屈。在过去,家长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送给老师,而现在老师不能接受家长的任何礼品。正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孩子不能受到一丁点的伤害,否则会走到学校,甚至教育局。
到底应该对教师有怎样的期待呢?首先教师必须恪守底线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有条件,可以成为道德崇高的教师。
教师该如何“道德地” 行动呢?根据学生的不同,对学生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一定培养自身在专业工作中的道德敏感性和判断力。
今天收获很多,作为一个老师,我的责任不仅仅是如何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考虑如何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采用科学、机智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公平的教学环境下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篇: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由xx市教育局举办的xx市首期名校长培养基地“华东师大教育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虽然时间只有10天,但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新的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可以撑起一片蓝天。所以,我相信校长的信念必然可以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同志。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风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首先,校长要明确办学思想,要对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决策,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对学生培养目标有独特的理解,要根据校情进行特色设计。要审时度势,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本校实际,发扬传统,利用优势,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不能不顾条件盲目草率,又不能受条件束缚而畏缩不前。要善于统揽全局,高瞻远瞩,认真选准创造特色的突破口,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勇于进取。与此同时,作为校长,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教育现象,发现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育人目标。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想特色建设是个突破口。记得朱永新市长曾说过:“教育的历史只会记住有特色的教育,只会记住那些有办学理念的校长,只会记住那些有办学风格的校长,它不会记住芸芸众生。尽管校长们为教育的发展作出非常大的贡献,没有你们就没有中国的教育,就没有世界的教育;但很遗憾,历史往往只是记住英雄。鹤立鸡群嘛!如果是鸡立鸡群,全都是鸡,就会无人发现。万绿丛中一点红,如果是万绿丛中一点绿,一片都是绿,那你就无以显现。”所以我想,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建设学校特色,但是学校要创建特色,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去保证。因此,有人说:“管理就是创造必要的条件。组织人们有效地去实现目标,它是一切有组织活动的地方均不可缺少的要素。”特色鲜明的学校,其学校的管理都必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说,没有不能形成特色的学校,只有个性贫乏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一块牌子,是学校形象的象征,因此,人们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成功的学校是成功的校长的作为,学校的成功是校长的成功。优秀的校长,他人很难替代。我对好校长的理解是:要想做一个好校长,要先做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校长不仅是一个事业心强、人品高尚、能够善于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管理上的行家,还应该是一个懂得教育,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至少要能上好一门课且教学业务精湛的教学上的专家,在教育和管理上能够独树一帜,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一种学者、长者的风范。校长凭什么治校?凭什么治好校?这是一校之长必须思考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想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校长要有教育理念,理念治校最为重要。当然,校长治校中的个人作用固然重要,但他不能包打天下,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合作。作为一名精神的领导,他必须重建、发展能激励学校各部门及其成员斗志的信念并借助信念这一力量,使学校的所有成员致力于共同目标的奋斗。有有信念的校长才会有有信念的学校,有信念的学校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塑造优良的学校文化,最终才能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总之,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举足轻重。至于我是如何扮演这个角色的,我想表述的是: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态度决定一切。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人和一个学生的交流。这个学生说,我该干什么事?哲人说,向山走去!学生问,山在哪?我看不见。哲人对他说,山既不向你走来,你向大山走去。
第四篇: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感想
现场听课的感想
(九)思礼初中
姚未娟
上海市闵行四中的教学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带着满满的期待,今天上午来到了闵行四中。走进校园给人一种清新、干净、漂亮、优雅的感觉,接下来在会议室听了一节数学课和一节班会课,带给我满满的震撼。他们的教学理念先进、实用,教学方法适合孩子的学习,从课堂中看到的是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学生真的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上的结论都是学生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他们的教学设计清晰、明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经历了过程,运用了方法,体会了数学的价值。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足和欠缺,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例如:我在讲《平移》这节课的时候,本来,我觉得概念是前人总结的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不需要过多讲解,直接给出了什么是平移的定义、以及什么是对应点、对应线段,直接告诉了孩子们,殊不知定义中的词语的意思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困难的、是抽象的,是不好接受的,难理解的,因为他没有经历过程,只是在凭空想象。而今天的张小平老师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概念型的课到底该如何上的问题,让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老师先展示几幅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翻折的动态图片,学生试着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从这些图形中抽象出了平移、旋转、翻折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会分成三类,这节课重点研究平移。此环节从整体设计,涵盖了初中的图形变换问题,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变换,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体现了整体到部分的教学思想。接下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的平移变换时,得到对应点、对应边的定义、且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进而在三角形中任意找一点,让学生找到他的对应点,测量,验证刚才的结论,此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此时进行小结,这个过程是教师“教结构”的过程。进而研究四边形、其他图形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教师完善刚才总结出来的结论。此过程体现了学生“用结构”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得出结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课堂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有自信,那么学习对于他来说就不难,学生会越来越努力,进而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他们的课堂,感觉到他们的课很真实,不是为了让别人听课而作秀,每一节课都讲的那么精彩,在他们优质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在他们高效的实践拓展下,他们必然产生高质的教育。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努力改进,不断学习,为自己更上一个台阶而奋进。
第五篇: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太龙初中
邓光江
4月19-26日,在区教委组织领导下,我荣幸的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万州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研修期间。我们有幸聆听到了上海应俊峰的《教育改革与校长历史使命》、吴遵民的《中外教育的比较》、王意如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魏志春的《校长的专业标准》等讲座。专家们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大气磅礴,报告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顿极其丰盛的教育大餐。每一个讲座,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就是一次丰盛的思想盛宴,洗涤着我们陈旧的教育思想,催生着我们新的教育智慧,点燃着我们新的教育激情。在“大师们”的点拨和传授下,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自己感悟和领会到了许多东西。
第一,理想
校长要有理想,应教授讲到:干部校长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星空。教师的职责:教学带班,让学生在全方位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长的职责:带好一个学校,让每一个学生成才,造福一方百姓。第二,引领
作为校长要有先进的理念,成为教育家,起到引领辐射作用。应教授讲到:校长的管理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集中精力抓大事,善于抓大放小,要做好两件事:运筹,决策。校长不能只是一只辛勤的蜜蜂,而要成为类似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遵循教育规律),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要有方向感,节奏感,平衡感;做到松弛有度,快慢结合,刚柔并济。魏教授讲到: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中层出举措,员工出行为。引领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第三,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件事地运行结果要看它的周密精细程度。举例,学校制度如何制定?制度要素,要细化到定:时间,人员,主题,责任,定程序步骤,方式,评价标准。规则:考虑周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办合适的事。制度要做到无缝对接,互相补位,分工不分家。要统一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制度要从下而上地来,这都是细节。学校制度如何执行?决而不绝,活而不乱,宽而不松,细而不碎。在执行过程中要保持头脑清晰,发现问题,细致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做思想工作?要对人尊重,人性化;情感沟通好,再做工作,这个铺垫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做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第四,坚守
做事要有决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工作中,总会遇到困难和阻碍,甚至在推动一项政策时举步维艰,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志存高远,因为我们拒绝平庸。我们知道越是困难时期越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越是困难时期越能提高我们的境界水平,往往再多一点坚持就会成功。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