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85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
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共建华东师大,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设置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孟宪承书院20个全日制学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艺术研究所、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7个研究院(所、实验室),开放教育学院1个管理型学院,含58个系,76个本科专业,其中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和物理6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教师教育是学校的特色优势。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中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可授予17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教育学原理、自然地理学等13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2个,B类15个)。学校理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室。学校主办和承办 20 余种学报期刊,图书馆藏书 425 万余册,并拥有20所附属中小学及2所幼儿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人,其中专任教师2195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2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入选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紫江学者计划”入选者86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000人,研究生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4000余人。学校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07公顷。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巴黎高师集团、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近年来,学校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第二篇:5你们就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开学典礼,无论对本科、硕士或者是博士生同学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攻读研(微博)究生的同学,事业和生活从此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而本科生同学首先感到的可能是自由,没有父母管束之后可以自我支配的自由,但接下来感觉到的则可能是迷茫,因为不再有高考(微博)这样的指针,为你们规定简洁清晰的生活轨迹。
与你之前所有的少年时光正好相反,从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刻起,你们面前就没有了确定的道路,而只有无限的可能和精彩;但你们也有可能因为不明白什么是大学,而与所有的精彩擦肩而过。
那么,什么是大学?
大学是一道地平线。它的界限在你的视野范围内,却又在你永远不能抵达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大学自身的博大,也因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会不断推动着大学边界的变化。所以,进入大学首先应该学会释放被无数考试所禁锢的思想,重新燃起求知的欲望,学会想象在你不能抵达的地方还有些什么,这样你就会有不断走下去的动力和梦想。
大学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我们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指出,大学之理想,实际上蕴含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大学固然是社会的一部分,沉淀着现代社会所有的美好与无奈,但大学更应该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高地,一个标杆。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培育新的社会与文化理想。这种新理想的境界有多高、力量有多强大,取决于其中每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力有多强大。
大学还是理性和科学产生的土壤。生命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理性思考和科学创造的能力。理性与科学并不是一切,但它们是这个世界中最重要的精神与物质力量的来源。
理性意味着独立的思考、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围观的世界很热闹,但常常也很残忍。长期浸淫于围观狂欢中的社会,会遮蔽科学与理性,最终走向崩溃与陷落。所以,读大学的过程,首先应该是用理性和科学精神自我武装的过程。
大学更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通道。从科学无国界,到教育国际化,大学正在承担着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责任。从华师大校门走出去的学生都应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胸襟。我们鼓励同学们大胆走出去,睁眼看世界。与此同时,我们更鼓励所有同学,走进图书馆,在那里同样可以了解世界。一名优秀的学生,应该能主动地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应该能汲取图书的默默滋养,能在一个充满张力的知识世界中塑造自己。所以,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是图书馆的常客,一个也不能少!
在你们即将开始新生活、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之际,我想送给你们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步伐决定明天的风景——华丽转身、融入师大。希望大家能尽快把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和特点,了解华东师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转变角色、融入师大,与师大一起欢快前行。
第二句话是,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成就——学会选择、把握机会。大学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自主和选择。希望同学们学会选择、懂得取舍,处理好学习和工作、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把握好各种机会,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句话是,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高度——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大学教育除了知识传授以外,更在于塑造完善人格和丰富心灵世界。
世界上有两种疯狂最为可怕,一种是什么都敢做的疯狂;另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疯狂。所以,在华东师大,我希望你们学会脚踏实地做事与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学会感恩,我们可以忘却很多,但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老师教育之恩不能忘。今天是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也将会是你们一部分同学未来的节日,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自己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我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迎来的第一届学生。作为新校长,我希望和各位新同学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你们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你们的成就将会是我最大的成就。
一位大学校长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你们就是大学!”这也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的话。同学们,你们就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的身份塑造,取决于你们的自我塑造。你们今日与未来的创造,就是师大的未来与创造。你们将自己托付给师大,师大将她的未来,将天下的未来托付在你们手中。同学们,珍重自己,努力创造!谢谢大家!
榜样的力量——华东理工大学(微博)校长钱旭红在201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相信你们在还没有跨入华理大门之前,就已经对华理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在这里,我想讲两位华理人一些轶事,与大家分享。
我校名誉校长,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微博)副委员长成思危,是1954年根据当时国家院系调整安排,随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微博))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而来我校继续学习的,在华理整整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涯。
那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课业任务非常繁重,一两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甚至劝其退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还要多次下厂实习,一般还要安排一次到外地工厂去,也没有老师带,就同学们自己与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参与试验并开展相关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当时,成思危同学就非常出色,得到了师生和工厂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天津永利碱厂实习期间,他每天从早晨六点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才能休息,中午,就在车间里啃几个馒头权当午饭。为了做好实验,有时还要通宵干。1956年毕业时,成思危各门功课成绩(包括毕业论文)获得全优,为此,我校首任校长张江树签发给他的毕业文凭上专门加盖了“成绩优等”的字样,并获得学校颁发给他的4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我们从档案中找到成思危同学的一份学习计划,足见他是多么的“自强不息”(这是他12岁时,父亲专门送给他的勉励词)。比如:进一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钻研,用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总结的方法来牢固掌握知识,并要不断地吸取同学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本学期考试成绩争取全部优秀;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好毕业设计;国家考试(部属高校中的一种统考)的成绩要达到优秀;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完成两篇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翻译五篇有关本专业的俄文文献,同时要通过阅读侯德榜先生的《Manufacture of Soda》(英文原版)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毕业前英文和俄文的阅读速度都要达到平均一小时看两页水平、毕业后三年内要掌握德文和日文。另外,每天还要坚持读报30分钟,关心时事新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等等。在体育方面,要坚持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练好中、长跑,1500米的成绩要提高到4分20秒(他原来的成绩为4分39秒,已是全校的冠军),争取达到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水平。
毕业后,成思危校友成了我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而在1981年,已经46岁的他赴美国学习管理学。“中年的尾声”选择求学,困难重重,比如第一关语言关,课外阅读60页,美国学生3小时看完,他抱着字典3小时才看3页。但他坚持下来了,以三个A、一个A+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中国最早的MBA(微博)学位获得者,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板上市,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至今,成思危校友仍然活跃于我国经济学界,以学者的身份洞察全球经济大局。
像成思危这样全面发展、努力工作的前辈,在华理的历史上枚不胜举。于遵宏教授,也是我们的典范。
于遵宏教授是中国著名煤化工专家,1960年从我校毕业并一直留校任教,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打破了外国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2008年7月,“石油焦气化技术”许可费过亿元,创造了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可惜,领衔开发这套技术的于遵宏却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因癌细胞扩散,72岁的他于2008年6月25日溘然长逝。
去世前8天,于遵宏教授还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汗水哲学”:“
1、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
2、降低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事业与生活的选择上,我对前者更有兴趣;
3、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4、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上都是笨办法,并不足取。就个人而论,我还是相信汗水哲学的。”
成思危先生的“自强不息”、于遵宏先生的“汗水哲学”等座右铭,时刻在我的耳旁回响,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在座各位华理新人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力量,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诠释好人的意义。
第三篇:华东师范大学汇报材料
教育科研能改变教师的命运
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汇报材料
老师,不知你当初是带着何种心理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也许是随心所愿,也许是喜忧参半,也许是出于无奈„„但是,不管你高兴也罢,不情愿也罢,你毕竟现在正从事教师这个职业。
俗话说,与其感叹,不如实干。路是人走出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教师仍然可以干出成绩来。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教育科研也能改变教师的命运。教师如果走教学科研之路,同样可以给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或者说,教师如果能把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化为其乐无穷的研究工作,这将是教师人生的一大幸事。
第一节 从平凡的岗位,走出一条成才之路
我们说教育科研之所以能改变教师的命运是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工作成绩,而且也能在认识规律中去改造自己,提高自己,从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一条成才之路。概括起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以下几种需要:
一、自我提高之需要
通常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有磨道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两条路可走。
磨道式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它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造,又不善于总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沿着这条路使许多教师从黑发干到了白发。虽然兢兢业业,燃尽了蜡烛,抽尽了蚕丝,但教学业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正比。反之,螺旋式上升是教学能力充分发展的道路,所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对外开放,能广泛学习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与教育教学经验;对内改造,在兼收并蓄别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大量创新实验和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就形成了教育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老教材”进入新境界,“老办法”变成新模式,教学能力与水平一个学期一个新台阶,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活动,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就是一个教育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主要的是能提高能力。
教育科研课题是一个载体,教师在从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通过讲座、报告、看音像资料、听课、专题评课、交流会等形式提高认识,取得共识,这是一条成才之路。有位中学语文教师在谈到自己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实验时说:“回顾十几年的经历,我在教育教学上逐步成熟的过程,就是专心致志搞教育科研的过程。我的体会:第一,搞教研的过程是自己不断丰富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绝大部分知识的贮备都是跨出校门以后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获得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搞教育科研时我发现自己底子薄,知识不够,必须多读一点书,子是逼着自己读书、进修,七年里学历上了两个台阶,取得了本科学历。同时,我还认真研读了不少跟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促进了业务素质的提高。第二,搞科研的过程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搞教育科研,使我少走弯路,教学能力也迅速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教室就是我的实验室;学生就是我的实验对象,遇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每学期我都要写一两篇教学论文,现在当了校长行政事务多了,但仍坚持笔耕不懈。有了课题研究的任务也就有了压力,有了动力;有了压力和动力,提高也就解决了。” 从这位老师的亲身经历和成长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是教育科研助了她一臂之力,是教育科研改造了她。能够“利其器”必然便可“善其事”。
二、提高工作效能之需要
当前,教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教师责任心很强,业务水平高,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负担轻,学习质量高;第二类,教师责任心较强,但业务水平一般,或者教学经验欠缺,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负担重,效果一般;第三类,教师没责任心也没有业务水平,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没负担,自然也没有学习质量。不少教师处于第二类。“教师苦、学生累、负担重、效率低”,这是当前一部分中小学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呢?对课堂教学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使其处于盲目状态,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当前的班主任工作就存在着“三多三不够”的现象:一是管事多,管人不够;二是研究事多,研究人不够;三是抓教育的“外化”过程多,抓“内化”过程不够,这都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有些老师画地为牢,满足于当个“教书匠”,在他们看来,就是按部就班,在既定的路子上,亦步亦趋,陈陈相因。教案老老实实地写,甚至去抄现成的教案;作业按时批改,不愿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认为搞科学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搞科研,写论文是好高务远,不务正业。于是乎抢时间、占时间,课堂上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学生晕头转向,课后,作业铺天盖地,整得学生无所适从,结果苦了学生害了自己。所以,要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教师的低效率劳动为高效率劳动,就要改革课堂教学,这就要借助于教育科研。
三、适应改革发展之需要
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教育正在深刻变革之中,现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正在面临挑战。
在未来的对世纪中,教师要扮演的角色,第一,是课程导演,也就是学生希望的教练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并给以帮助,使学习事半功倍。第二,是学习评估。学习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行为,有很多复杂的个人因素,需要靠老师来判断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到底怎么样,找出效果不好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第三,是生活辅导。当老师的应该承担起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事情,要教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加强个人修养;待人处事,要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懂得爱。也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怎样做人的教育。教会学生正确与人相处,培养成熟人格,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这是现代社会中最欠缺的东西,是学生做人的基础。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为学生所模仿,无形中对学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第四,是生涯指导,就是对学生一生如何发展作出规划,它不仅是为学生升什么学作规划。时至21世纪,如果学生没在中小学得到关于生涯规划——也就是一生怎样发展的概念,老师应该负很大责任。第五是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者。要在传授课本知识之外,给学生一定的空闲和独处的时间,让学生产生各种富有创意的思维,天马行空,不受限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用适当的方式促进这些潜能的发展。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在新的时期里还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是要被淘汰的。因此就必须设法去更新自己,改造自己,这就必须要借助于教育科研
另外,教育体制、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也直接危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岗位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教师的工作也并非是铁饭碗,下岗分流这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所以教师应有紧迫感、危机感。有人说:“户口是空饭碗,文凭是泥饭碗,能力是铁饭碗,创新能力是金饭碗。”这是很有道理的。假如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地改造自己,充实自己,真正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还愁没饭吃吗?
四、实现人生价值之需要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即使有一百个人,也会有一百份答卷。有人说:“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再引申地说,生命的质量又取决于人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它的生命质量就越高,他的生命含金量也就越大。
过去,我们每每赞美教师总是讲教师是园丁、春蚕、红烛,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实用新的思想和观念来看,这样看待教师的岗位、地位和作用是不够全面的。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教师这个职业对社会而言的外在价值和对自身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就统一在这个创造性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如果不仅仅是把知识的传递看做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话,那么他的工作就会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和能力发出挑战,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和成功的欢乐。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实现良己的人生价值,就不能去当“教书匠”,而要去当“研究员”、在创造中去享受幸福和快乐。
有位校长说:“一个只能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看路,投身教学改革,才是好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家。”有作为的教师应“志当存高远”不当“教书匠”。要当一个好教师,一个名教师。而要当一个名教师首先要当一个好教师,而要当一个好教师,就一定要搞教育科研。一个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他不能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而是要把教学的全过程,当作一个创造过程去研究。去走一条学习—教学—科研三结合之路。只有通过这条路,才能实现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造型”的转变。
人生数创造最幸福,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荣幸福的道路上来”
有人曾围绕着教师的“苦乐观”对2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表明:80%的教师认为最使他们高兴的事就是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就,最使他们感到有乐趣的是看到学生的学业和品德在不断提高。教师搞教育科研,不仅使自己走向成才,成为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而且能体验到幸福。
五、提高社会地位之需要
在谈到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时,教师会普遍感到自己的社会职业地位远不及政府官员、律师、医生、工程师等人的社会职业地位高。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难道教师的职业没有可资比较的专业技术性、学术创造性吗?不是,这里既有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有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如“文革”期间教师被搞得政治上臭、经济上穷、业务上空),但检讨教师自身的某些做法也有造成社会职业地位不高的一些因素。最近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把我国职业归为8个类,其中人民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一类(见《共产党员》2000年第十期41页)。可见教师的职业是属于技术性的,是有学术创造性的。
中国教师多年来总习惯于把自己降低到一个知识传递者的社会角色,他们很少或者根本就不想把自己列入到教育学者,教育专家这个社会角色中来。他们基本满足于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在“传道授业”中去提高自己的学术职业地位,这又怎能在社会中树立起自己的专业技术的崇高地位呢?
长久以来,有些老师不安心教育工作,他们对这种职业抱消极态度,每一天都是在前途迷惘、没有希望、怨天尤人的状态下工作。这种状态永远是没有出路的。实践证明:成才的最佳途径是把研究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个人假如在所处的现状里无法成功,那么,即使改换到其他环境也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每个人都有超出自己已发挥出的几倍的能力;任何事情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会做成。改变教师职业形象也是同样道理。
高尔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的学者说:“教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严格说来,学校教育是一门科学,塑造人的灵魂,启迪人智慧的科学,并不比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这些也都是学校培训出来的)职业逊色,问题在于教师自身是平庸还是才华出众。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职业地位就不能满足于当个“教书匠”,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改善待遇来提高地位与声誉。根本的还应自己行动起来,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用自己的教育教学成就、研究成果,来改变职业形象,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与尊敬的职业。所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一种神圣的选择。综上分析,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一举数得,学习、工作、研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应大大提倡。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能不能搞科研
也许许多老师会这样说,搞科研是好事,但我们一线老师搞不了,一是搞科研比较深奥、复杂,我们不会搞;二是我们一线教师又备课,又上课,又管班,时间紧没法搞;三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是好猎,如果教学质量抓不上去谁也负不了责任,搞科研怕影响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来看待这些问题呢?中小学教师到底能不能搞科研呢?
一、中小学教师人人都能搞科研
有些老师总认为搞科研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我们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少,又缺少方法,搞不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从搞科研的优势和劣势上看,中小学教师完全可以搞科研。中小学教师同专业科研人员比较,固然有科研专业缺乏的劣势。中小学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理论准备和方法准备,缺乏较高理论素养及科研资料。但也应看到自己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有丰富的研究机会和最佳的研究位置。从研究位置来看,外来研究者对中小学实际情况的了解往往非常肤浅,因此提出来的研究建设往往无法切入问题的关键。而教师一直身临其境,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工作乃是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所以从这一点看,教师比外来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上处在一个极有利的位置。
其次,从教育科研成功的实践经验上看,中小学教师是能搞科研的。俗话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与伟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
二、工作忙,时间紧也能搞科研
有的老师说,我整天忙于上课,批改作业,哪有时间搞科研呢?其实此话差矣。我们说,越是没有时间越是应该搞科研。对时间应有一个辩证的看法。没时间,你就更要认真去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没有时间?是否有蛮干、硬拼的浪费时间的问题;二是既然时间那么紧张,就要更好地科学地去运用它,如有的老师见学生写错了生字,动不动就罚写10遍、20遍,甚至50遍、100遍,这当然费时间,为什么不探索一下学生的抄写规律,思考一下防错窍门,这不就节省时间了吗?
三、真正的科研不会降低质量,而能促进质量的提高 有些教师担心,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这也要看您怎样处理好常规的教学工作与搞科研工作的关系。因为处理得好,不仅不会影响质量,而且能提高教育质量,所以才有“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的口号。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的切入点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完全能够开展科研,但要想少走弯路和尽快进入角色,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常,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这样几种切入点:
一、从移植教育教学经验上寻找切入点
教师无论是平时在家阅读各种教育刊物,或外出学习考察总会学习和观摩一些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学习了先进经验以后,你就应思考这种经验、模式、方法能否移植在本地、本学科或本班使用?这种经验、模式、方法在操作中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根据个人的优势和积累应该怎样去改进和提高?效果如何,这就是一种科学思路。它的基本程序是:
优选教学经验(模式、方法)→确定研究措施对选择研究对象→实施研究措施→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 学。教师在优选经验基础上翻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材料,收看优秀课例录像,尔后通过同行的研讨,把优秀教师先进学习思想、观念、课堂教学方法模式吃透。
第二步 仿。这是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依葫芦画瓢”,模仿着上自己的课。学一课,管一类。
第三步 创。这是在仿上“葫芦课”以后进行评论,同时对照优秀课例,联系模仿课的成效得失,再进行设计,起于模仿而高于模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第四步 写。写就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借助理论进行总结,形成研究论文。
第四节 追求与奋斗是科研成功的保证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教师搞教育科研不同于搞四平八稳的教育教学工作,它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劳动,乃至经受风险。所以教师选择了科研也选择了困难,也就选择了辛苦和奋斗。教师搞科研不仅要掌握科研的方位还需要有搞好科研的信念、信心、毅力等心理素质上的准备。为了追求事业的大目标,就不要过多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要为名利所累。俗话说:“尝得草根,百事可为”、“当自己倒霉的时候,要想到那些比自己更倒霉的人”,要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点浅薄冲动,多一些博采众长,少一点孤陋寡闻,多一点谦虚谨慎,少一点自满自足。
第四篇:华东师范大学2007-20082A
华东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终考试试卷(A)卷(闭卷)
学院系别专业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20×1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并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
3、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B.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科学实验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D.物质生产劳动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
A.矛盾观点B.物质观点
C.实践观点D.真理观点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真实的,理性认识则是虚幻的B.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是完全正确的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9、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是()
A.道德的堕落B.阶级的产生
C.社会基本矛盾D.理论与实践的对立
12、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科学技术产生这一消极后果的原因是()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不够B.对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充分自信
C.与特定国家的社会制度条件有关
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D.与特定国家的自然环境有关
A.使用价值B 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14、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5、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16、“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1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实行统治的手段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人民当家作主 D.社会所有成员意志的体现
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
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先进的群众组织D.一切先进阶级的代表
19、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破灭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0、既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的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B.实现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C.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D.实现工农联盟B.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还没转化为它事物 C.物体间的空间位置未变
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B.实践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C.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
E.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
3、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这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E.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4、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D.意识具有改变客观规律的作用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E.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下面那些是对“真理”的正确说法(A.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是无用的)B.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D.真理有鲜明的阶级性
E.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现实的人”是指()
B.与古代的人相对的现代人
E.具有一定能动性的人 A.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C.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7、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E世界货币
8、经济全球化表现为(A.生产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
D.企业经营全球化E.资本主义经济垄断化)
E.欧文 9、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圣西门 B.傅立叶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永恒的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E、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辨析题(2×5分)
1、逻辑证明可以代替实践标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2、经济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四、简答题(4×5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2、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3、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
五、论述题(选做两题,2×15分)
1、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2、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3、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表现。
4、试述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及其实践意义。
5、试论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五篇:华东师范大学贺信
贺信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
你们好!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岁末。虽然凉意习习,但有感于两校学生会携手走过的日子,我们倍感温馨和欣喜。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热潮中,在全国各地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潮迭起之际,欣闻贵校即将召开第二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在此,谨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和我校全体师生向贵校学生会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在过去的日子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学生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团委的悉心指导下,秉承往届学生会的优良传统,紧密配合华东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工作宗旨,坚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针,切实发挥了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锐意开拓,不断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长期以来,我们两校学生会在交流和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相信在贵校新一届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谱写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新的历史篇章!
由于时间等关系,我们很遗憾不能到会议现场与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的同仁们进行交流,望见谅。但我们坚信两校新一届的学生会一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谱写我们两校学生工作的新篇章!
最后,再次衷心预祝贵校本次学代会取得圆满成功!
此致
敬礼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200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