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发布者:熊朝忠 发布时间: 2011-11-29 21:12:28
我们在批改作业学生作业时,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书写工整、独立完成、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考试或测试完,经常事后议论这错那错,这些题并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在审题时马马虎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应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
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勤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
推荐答案
2011-11-8 16:49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
1.一心向学
一心向学的习惯一旦养成,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把万事万物与自身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利用时间,他们能够见缝插针,巧妙地利用时间,从而为己所用,如当一堂课结束休息时,有些人会在休息之前尝试回忆刚刚课堂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有人利用等人、候车的时间尝试记忆英语单词等等。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积累知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下意识地把注意力调到与学习相关的东西上去,直接或间接地达到学习的效果。比如看电视,多倾向于看与信息、时事相关的节目,如“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词典”、“挑战主持人”、“人与自然”、“今日说法”等栏目;而一般的同学则喜欢看通俗的节目,如武打、枪战、言情、歌舞等节目。
2.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包括:一要明确一段时间的学习重点而不分神。此时,必须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安排活动,一切与学习相悖的事情都应该尽量避免;二是全神贯注。上课要全神贯注地听,作业要聚精会神地做。作为最起码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培养这个学习习惯。
3.执行计划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需要我们定时定量地来完成。定时定量地学习是指按时在大致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即便有周详的学习计划,执行起来却不定时,不定量,结果学习效率不高。要想拥有优异
而稳定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坚定不移、不打折扣地去执行学习计划,养成定时定量完成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
4.认真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增强人的创新能力。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散在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面,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认真思考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认真思考能使人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善于总结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走,一章一章地学。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往往不太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做才能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6.发散思维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
7.追根溯源
学习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不论学什么,都要善于问为什么。这样,知识就如同有源之水。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有趣的或奇怪的事物,然后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解答或老师、同学的回答,要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8.讲究卫生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长知识的时期,而且是长身体的时期。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知识与身体并重,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有劳无逸,埋头死学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看书习惯;不良的思考习惯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同学们参考: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9.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10.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
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11.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12.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13.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
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应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剞劂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在培
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努力把学生引入做作业的境界,要求学生先复习后作业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知识巩固程度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不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这样,即使做了作业,也没有多大效果,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意义,家庭作业是非做不可的。每道作业题与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
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必须独立完成,只有独立完成,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可是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一碰到困难就问别人,或抄别人的,甚至有的家长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代做,讲答案这是不“规范”的,家长的帮助只限于启发、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了,还应该独立检查,不要轻易与别人对答案。如果学生养成不对答案就不放心的习惯,那么有时即使做对了,也不一定对所学知识就已经理解;做错了,就会照别人的答案一改,错在何处,并不明白,而且更严重的是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当然,遇到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绝不要轻易放过,应该去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不要不懂装懂,应在别人的启发帮助下弄懂后自己再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简单地把别人告诉的答案一抄就了事。
三、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因为当天的功课刚学过,印象还比较深刻,做起来顺利,准确率高,又不用花太长的时间就能做完。如果拖拖拉拉积在一块,就会生厌,学过的知识没能加以巩固,做起来会觉得力不从心,因而往往就会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复习的重要工具,是预习的准备,今天的作业完不成,明天的新课就不容易听懂了。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的作业态度充分反映了其学习态度,教师应建立明确的作业规范,并在实施中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要清楚整洁,格式要正确,要细心,不写错别字。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这样,复习时看起来方便,教师批改起来方便,有毛病看起来也方便。因此,提醒学生做作业前不宜草率下笔,要先弄清楚后再下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的干净,整洁和其
正确性。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
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应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剞劂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努力把学生引入做作业的境界,要求学生先复习后作业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知识巩固程度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不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这样,即使做了作业,也没有多大效果,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意义,家庭作业是非做不可的。每道作业题与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
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必须独立完成,只有独立完成,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可是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一碰到困难就问别人,或抄别人的,甚至有的家长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代做,讲答案这是不“规范”的,家长的帮助只限于启发、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了,还应该独立检查,不要轻易与别人对答案。如果学生养成不对答案就不放心的习惯,那么有时即使做对了,也不一定对所学知识就已经理解;做错了,就会照别人的答案一改,错在何处,并不明白,而且更严重的是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当然,遇到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绝不要轻易放过,应该去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不要不懂装懂,应在别人的启发帮助下弄懂后自己再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简单地把别人告诉的答案一抄就了事。
三、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因为当天的功课刚学过,印象还比较深刻,做起来顺利,准确率高,又不用花太长的时间就能做完。如果拖拖拉拉积在一块,就会生厌,学过的知识没能加以巩固,做起来会觉得力不从心,因而往往就会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复习的重要工具,是预习的准备,今天的作业完不成,明天的新课就不容易听懂了。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的作业态度充分反映了其学习态度,教师应建立明确的作业规范,并在实施中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要清楚整洁,格式要正确,要细心,不写错别字。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这样,复习时看起来方便,教师批改起来方便,有毛病看起来也方便。因此,提醒学生做作业前不宜草率下笔,要先弄清楚后再下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的干净,整洁和其正确性。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2011.12.20
第四篇: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日志)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
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表现教育的结果。如果学生从小做作业,就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将来工作时就难以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事业。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卷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卷面乱、脏,没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及时改正,保存完整。开始时,要统一格式、甚至字写多大,哪道题写在哪个格里,都要提出具体要求,以后逐步消减限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安排,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要严防与纠正投机取巧,抄袭别人作业与马虎了事的坏习惯。要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毅力。
第五篇:总结培养高三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总结培养高三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于所妮
一、布置作业讲求实效性
1.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即布置作业要有差异性,要分开层次,要有梯度和区分度,不能只强调统一。因为如果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设为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两个层次。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要全做;中等水平的同学在做好必做题之外,可以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做的选做题;基础差的后十名同学只做必做题,确保打好基础知识关。如此这样,就尽量避免了学生没能力做完作业去抄写的可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喜欢做作业,都能通过作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2.布置质高量精的作业。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作业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养成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其实多数学生不是不想做好作业,而是由于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单调、重复、乏味的题目,或者难度大的题目做不出来,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折,不但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也没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兴趣,最后就选择到学校东拼西凑抄写完事。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给学生布置难易适度,质高量精的作业。能用自己一个人的辛劳取代几十个学生的低效辛苦多么有价值!设计时,一要注意尽量把难度不大的题目留在休息日,有难度的放在平时来完成,这样学生在家做作业时碰到的磕磕绊绊就会少些,就会有信心独立作完作业;二要进行认真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并且难易适度的题目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力争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精。这样,才能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
二、完成作业讲求科学性 1.榜样就在身边。利用班会时间找班级里几个特别优秀的同学介绍如何在家安排双休的学习,让大家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另外也找几个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的中游或者下游同学谈谈他们的双休时间安排,说出那些因素让他们分了心,导致无法按时做完作业。同时老师让班级干部组织同学认识到:学生作业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第二天上课的听讲效果,更关联着学习的成绩。也提出几点意见或者要求。例如:写作业时不要听着音乐去写,更不要边看着电视边写作业;不要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应该按时起床按时休息;给自己定好时间安排表等。同时勉励同学们做一个有理性的人,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2.合理计划要先行,“惜时高效”去完成作业。合理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安排时间,避免盲目,提高时间利用率。首先要每个学生在做作业前,根据作业估算出各科要用的时间,给不同科目的作业分配好时间。其次,要给复习、作业或预习排好顺序。时间分配可以参考下列原则:先复习后做题,先作业后预习再补偏,先弱科后强科。每一件事情做前最好先规定好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提高效率。
三、课外监督讲求艺术性
1.特殊学生特殊处理。对城里的那些贪玩在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征求他们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学习小组,可找责任心和自制力强的同学任组长,四五个人划分在一个小组里,他们可找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到一个地方学习,例如到老师办公室里学习,对困惑的问题小组长可组织讨论出思路后,督促成员再独立去做,小组长要体现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同时让小组的同学做出诚信承诺,不去抄袭作业,小组成员最好由性别、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也要考虑到各科学习好坏的搭配。
2.家庭的教育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统一,协调一致,才会取得突出的成绩。为此,我让自制力不强的中游同学的家长定期 把孩子在家学习的表现跟老师交流,希望家长协助老师督促好学生,老师也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和家长及时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的沟通会起到比较好的督促作用。同时可请家长尽量在孩子双休时间里能也调在家,不至于让孩子双休在家失去控制,可以起到提醒和督促的作用。现在学校实行的家校联系卡就是一个很好的联系纽带。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开始,让好习惯成为伴随我们成功走向高考的阶梯!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