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3 16:1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内容摘要:《论语》以其短短两万多字集中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更是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它不但承载了孔子的教育上的精髓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方法;本文将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情况来探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关键字:教育思想方法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广泛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全面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法等等。《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引导我们生活做人的指南。今天,科技蒸蒸日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宝典就在我们面前,我们有必要去回归传统,研究下这部教育巨作。

孔子一生都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时至今日,孔子很多教育方法教育原则都是值得我们去借鉴思考的。

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培育贵族官僚为主,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

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这从《论语》中孔子随时教育弟子们遵“礼”守“仁”可以看到。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子明确要求弟子:“不知礼,无以立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

人儒!”关于“君子”的标准,《论语》多次谈及,总的就是遵“礼”守“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正因为孔子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所以当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时,孔子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的教育虽然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但是在今天其教育内容中也有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地方。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高尚人格的人。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德育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这与我们今天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孔子的学生各有特点,有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以“言语”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游、子夏,这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而有侧重地教育的结果,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论语》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地方很多。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当颜渊问及其目时,孔子才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所以对他可答以“仁”学的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除此以外,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受到所谓的应试教育影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很大程度上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陈丹青出走清华事件,在招博士硕士生时,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甚至有些因为外语成绩落选的优秀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了。可想而知,这是我们教育的羞辱,试问那一两分的外语和政治分真的那么重要,可以让他们出色的专业才能都在它们前面黯然失色了,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到处都是格。

因此,今天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展个性, 尚自然,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二)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善于学习

孔子不但能够因材施教,还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学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启发, 也就是说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举一反三。启发式的教学,是以学生积极思考为基础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一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怠于钻研,疏于思考,就会为书本所局限,为旧说所困惑。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 甚至于互相争论。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善于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对于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的“填鸭式”教学是有很大思考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善于学习的人而不是被学习的人。

三、在学习方法上,孔子关注学思用的辩证关系

(一)重视学与思

孔子十分重视学,《论语》中记载了许多他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他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孔子强调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因此说《论语》不但是孔子承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为我们的实际学习提供了不少好方法。

(二)重视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这说明知识只有运用了才有生命,要不断把学习建立在实践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升华。“仁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在孔子看来, 掌握了本领, 应该奉献社会,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三)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学

孔子要求弟子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踏实虚心。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同时,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体现吧。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弟子评价孔子对事情的了解、知识的获得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中礼的精神,更是做人的学问。

当下, 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科技的附属品, 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技术活动。与其说是奉行教化, 不如说是职业培训。在人类迈进21 世纪门槛,在以人为本之下, 我们有需要呼唤教育的回归。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论语》是一部智慧之书。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智慧,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学”,无论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其他角度来说,《论语》都是值得我们去研读的一部智慧之书。

参考文献

[1] 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科学, 2003,(15).[2] 李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3] 林东进.对《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浅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4]杨伯峻.论语注释[M].中华书局,2006

第二篇: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

3《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为了实践和演绎“礼”与“仁”,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他的教学态度也是极端严肃、极端认真的。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承认“青出蓝而胜于蓝”的道理,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所以他倡导“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经常虚心地向弟子学习,在《沂水春风》中我们可以读到孔子与弟子们平等对话、和谐交流、心灵共鸣的教学情景。还教育弟子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学而不厌。他教导弟子们要努力好学,提出“六言”(品德)、“六蔽”(弊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教育弟子要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2.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更可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说“诲人不倦”。在孔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体现着“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过。为此,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学生。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耐心说服的态度,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较低,屡犯错误,他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如子路,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被人视为庸人,孔子却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子路,最终将他培养成才。这也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结果。并且孔子对弟子无所隐瞒,“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有教无类。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具有全民教育主义的思想。可见孔子收徒的学费是十分低廉的“十条肉干”,这使得孔子的学生成份构成主要以贫贱子弟居多。根据考证,孔子的学生中,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之外,其余大多数皆出身贫寒,如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 豚,陵暴孔子。”像个地鄙流氓;子张乃“鲁之鄙家也”,同样出身贫贱;特别是颜回,据《论语》所载,居陋巷,箪食瓢饮,死后连下葬需用的椁都得靠同学们赞助,是孔子学生中最为贫困者。孔子把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老百姓,这就是把仁爱的对象扩展至所有的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人作为存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有着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都有着不同于动物且优于动物的潜能与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与可能性。教师自己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学生为天职。

三、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1.激发兴趣。《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2.切磋问答。孔子的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是交互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举一反三,步步深入”,这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3.因材施教。现代科学认为,“材”就是人的思想、性格和智力,而每个人智力迸发的领域的广狭、时间的早晚、表现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弟子的受教时间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各人情况相异。但是,孔子都了解他们。弟子们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学业进展与特点、个性(“辟”、“卤莽”)、天赋(“愚”、“鲁”)、经济状况,乃至居处(“陋巷”)、饮食(“一箪食”、“一瓢饮”)、生活习惯(“昼寝”)等。《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思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发问人的特点给出不同的解答,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应用。只有这样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进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培养学生的智力,不能作统一的要求,不要抹杀学生的个性。

4.注重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指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要使学生能够联想、对比,知一方而推之其他三方。这里含有两种意思,一

是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一是学生要有解决疑难的迫切要求。这时加以指点,其效果当然很好。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即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主体性,要恰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好一个“度”,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5.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一口气读完不过脑子,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如《先进篇》中,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学会,还要教给他们如何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6.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

7.重视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时候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加以演习或实习,如礼、乐、射、御等,使之学得更为牢固。这些是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的。孔子在实践中学习,使技艺不断进步,如在比箭时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孔子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只要中“鹄”(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掌握用力要适度,没有反复演练的实践,懂得这一道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学习,不断获得教益,达到新的境界。

总之,论语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

涵,开掘与阐发其中包含的合理性、普遍性的价值意义,继承和弘扬孔子所开创的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改革与创新我们的课程教学,含英咀华读《论语》,求真务实抓教育,对于发展现代教育,完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教学艺术,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具有非常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浅谈《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浅谈《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卢龙县地方税务局 杨静

美国著名哲学家Derk Bodde在他的《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中强调:“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众所周知,在儒家的伦理中,“孝悌”观念,举足轻重。普遍统计,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孝”字共出现了19次,作为“悌”的意思出现的“弟”字共出现了5次,“孝弟”两词连用共出现过2次。也许从这些数字来看,原字本身在著作中出现的次数不是特别之多,但是,在《论语》总共的20个篇章中,涉及到孝悌思想的达14篇之多。由此足见,孝悌思想在儒家思想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了解论语中的孝悌思想,就需对《论语》本身做系统全面深刻的解读。

一、“孝悌”内涵的界定

《说文解字》中,释孝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释弟曰“弟,韦束之,次弟之,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用绳锁之形寓兄弟之密。从字的结构来看,“孝”字,从老从子,即表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悌”字,从心从弟,即心中有弟,表示兄弟之间彼此友爱。此为孝悌之大意。

在《论语》中,直接出现“孝悌”的篇章及其释义如下:(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此为《论语》中首次出现“孝”字,它不仅讲出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道出了孝悌为为仁之根本,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对孝悌做出了界定。儒家将实现仁、达到仁作为其一切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孝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础、最根本、最原始的起点。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章是对日常生活中行孝悌的大致说明,以及对其地位的表述,再一次肯定了其基础性的地位。出入可以说是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入时有孝,出时有悌,即表明孝悌乃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并且,孝悌在与其他行为的对比中,其地位是始终是居于首位的。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从两个方面对行孝悌进行了规定,即父在与父没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个人的行孝是有各有标准的。其中暗含之意似乎在于,父在时,子女的自我行为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可以展现的只能是自己的“志”,此“志”也是被规定为了对父母的行为所存有的志趣。父没后,再观察子女的具体行为,更多的是看其是否与父之道相契合,是否仍在坚守着父之道。若能做到,即为孝。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4)到(9)均出自《论语·为政篇》,且都出现“孝”字,可谓《论语》中集中论孝之处。第(4)条指出,孝为无违,即不违背礼的规定,注意对其生前死后的做法要求;第(5)条指出,孝为安亲,即使父母放心,不为自己担忧;第(6)条指出,孝为敬养,即子女不单单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即可,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赡养父母;第(7)条指出,孝为悦亲,即在父母面前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也使父母可以愉悦;第(8)、(9)条涉及到孝悌与为政之间的关系,再一次肯定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及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为政自孝悌始。

(1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1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此章并非直接讲述孝之内涵,而是从很小的侧面来反映儒家对孝的重视,即通过对禹重祭祀的表赞,来体现对孝悌的肯定。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此章讲闵子骞行孝悌是得到内外之人的肯定的,以一个具体的人物事例来阐述孝悌,也从中体现了孔子对孝悌的重视与推崇。

(1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此章是对孝悌之范围的确定,即“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样就把孝悌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兄弟,而是延伸到了整个宗族乡党,从而也就扩大了孝悌的内涵及外延。

(14)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此章以孟庄子为例来说明孝悌的更高要求,即不改父之志。

以上14章即为直接出现“孝”、“弟”或“孝弟”的全部章节,通过分析可得孝悌之涵义。首先,范围上,孝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孝悌即针对父母兄弟的小家庭,如(3)至(7)条、(10)条;广义之孝悌即涵盖宗族乡党,乃至社会国家的大家庭,如(8)、(9)、(11)至(14)条。其次,在孝的具体要求上,综合以上诸章,可谓是涵盖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生活对父母、兄弟的各个方面。例如(3)、(10)和(14)之显亲,(4)之顺亲,(5)之安亲,(6)之敬亲,(7)之悦亲。再次,在孝悌之地位上,不断肯定孝悌的基础、根本地位,即(1)、(2)条。最后,孝悌与忠君爱国的处理上,《论语》中的以上几条也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即孝悌并不会给忠君爱国带来任何阻碍,而是社会治理、为政所提倡和宣扬的。(8)、(9)、(10)、(11)、(14)等章节即表述了此种观点。孝悌是为政之基础,为政是孝悌之升华。

二、对“孝悌”实践形式的补充说明

在《论语》中,除了那些直接谈及“孝悌”的篇章外,还有很多是从侧面,或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孝悌的。据统计,涉及到了十二章21篇之多(不包括已论述的以上篇章),在此,本文将不再逐一分析解读。只略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从孝悌与为学之间的关系来对孝悌的涵义进行了延伸,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竭尽全力地侍奉父母,即使没有接受的教育,也可以说这个人是学习了的。

(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此章从重视祭祀的角度来反应儒家重视孝悌的思想,同时也说明了对实践孝悌的具体要求,即要重视祭祀。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此三章从具体的方面讲述了践行孝悌的相关做法,即:第一,对待父母的观点和做法,自己认为不对的部分要敢于指出,但是,几经谏言之后,父母若仍旧不改,子女要依旧尊敬父母,顺从父母,而不能有所怨言。第二,讲到要心中时刻想着父母,“不远游”,一在于要时时刻刻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二在于安亲,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第三,讲到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年龄,一方面要为之高兴,另一方面又要因其担忧,这是一种至爱的矛盾。(4)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认为,一个人做到了在家事父母——孝,在外事公卿——悌,又重视丧事,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可被谴责的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悌的重视程度之深刻。

以上几点从日常生活、祭祀、为政等具体的细节来对“孝悌”做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补充。总体而言,《论语》中的“孝悌”思想,正如《孔子家语·弟子行》所载“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孝悌,不仅仅是维系家族亲情的最为基本的纽带,更是影响到社会安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孝悌思想的价值诉求,包含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追求。以实现“仁爱”为目标的儒家文化,对“孝悌”提起了足够的重视,这对当时及以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经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

“孝悌”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精髓,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一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对“孝悌”思想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我们可以把握到其中的脉络和精华,以及《论语》论“孝悌”的独有特色,对《论语》中“孝悌”思想的探析,或许也可以以此种追求为目标,在获得道德价值之上,来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使之可以在任何的历史现实下,得以保留其本质而日久弥新。

第四篇:《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和谐社会 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君子的标准则包括五项具体内容:①举止;②学习;③品质;④交友;⑤态度。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相当实用的。下面,我就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论述。

首先,“君子不重,则不威”讲的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应当达到的标准。“重”是庄重,“威”是有威严,即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其中又可以分为语言、仪貌、行为等几个方面。庄重威严作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前中外媒体均有过多次报道:中国旅行团到某某地旅行,言行极不文明。比如随地吐痰、购票插队、大声喧哗、在禁止照相的地方无视规定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过失,而是多次反复出现的。这使中国人在“世界最不文明旅游者”排行榜上榜上有名。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再次因为其子民缺乏道德修养而声名狼藉,而道德素质低下成为我们给自己贴上的最醒目的标签。世界不再关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再欣赏我们的人文气质,不再重视我们的经商头脑,他们在意的仅仅是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人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域的组成个体,从他身上不经意展现的细微末节最能显示他所受的道德素质、文化底蕴、教育背景。他虽然是个体,但是却是这个企业、这个地域最生动、最真实的“名片”。因此,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让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人民的观念中华丽转身,重新获得世界的认可,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便是我们首当其冲应当做的。

其次,“(不)学则不固”是讲所学的知识和美好的品德需要巩固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便说明了道德素质的培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在心里撒下道德的种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道德的习惯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风向标。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将已有的美好品质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让自己的德行趋于完备。巩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美好的德行才能得到巩固,展现其应有的光辉。

再次,要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便一定要使道德品质“主忠信”。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以忠、信为宗旨,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论语》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其中两点便是忠、信,可见忠信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中占据十分崇高的地位。所谓“忠”,是指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就是要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他人。孔子反对虚情假意的交友行为,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此外,孔子还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以取悦方为目的,而是要敢于向朋友提意见,孔子称之为“忠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以正直自居,他们喜欢向朋友提意见,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是带有揭他人之短以掩自己之不足的味道,这是有悖于“忠”的思想的。而所谓“信”,就是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虽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然而当今社会巧言令色的人却比比皆是,欺诈盗窃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刊杂志,人们不再相信身边还有“活雷锋”,人们也不再愿意去当“活雷锋”,不仅如此,人们对于为数不多的、仍然小心翼翼地当着“活雷锋”的人还嗤之以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而且对社会安定也起着负面作用。

第四,道德素质的提升还需要良好的环境,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那么,外界环境对道德的培养就必定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就是说明了外界环境对人生活发展的影响。我们交朋结友,要选择德行比自己更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有上升的空间,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过,则无惮改。”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我们只有不断在实际行动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才能够使自己学习和巩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更加尽善尽美。

三.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内容

在明确了我们改善道德风气败坏的现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还该依照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以切实将我们的道德素养提高到新的水平。

1.学习

学无止境。要想提高道德素养,我们首先应该有新的心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将提高道德素质作为自己的乐趣,学习也快乐,实践也快乐,我们将在良好的心态中跨越更多的障碍,摆脱更多的束缚,得到更多的成长。我们可以将学习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 在书本中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如今的人们已难能可贵。在书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前人先辈的光辉事迹、光荣传统,还可以看到许多反面的事例。我们可以以此警醒自己,同时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做得更好。② 向长辈、朋友学习:父母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父母的品德对孩子起了极为重要的表率作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便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向朋友学习也是提高品德的主要途径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尽人意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参照物,以此在道德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③ 在反思中学习: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反思,而人类学习最重要的也就是反思。人在反思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举以一反三,是我们进步的捷径。不过,我们将反思的结果付诸实践,最终也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以此得到更为丰富的结论,为下一次的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端正态度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态度确实是起决定作用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将使我们在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宽”和“严”的尺度,更有利于我们扬弃地学习,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进步。

3.交朋友

如上所述,“主忠信”是判别朋友关系的主要原则。孔子将朋友分成三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交友的准则和对其判断的依据。

所谓“友直”,是指结交正直的朋友。孔子认为,正直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之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也是人作为朋友的重要品德之一。而正直的基础是“忠”。孔子主张:作为朋友应该是“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既要诚心诚意地向朋友提意见,也要善于提意见。而善于提意见就是要把握“直”的限度,注意提意见不要太直率了,有可能为朋友所不能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坚持直言相劝,则朋友之间有可能会疏远开来,“朋友数,其疏矣。”(《论语·里仁》)故孔子认为,在多次劝告而仍不能为朋友所接受的情况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所谓“友谅”,也就是要与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不仅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同时还是朋友之意相互提意见的基础,“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我们只有在与人交往并发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脚步,愈行愈远。所谓“友多闻”,是指结交见闻广博的人为友。如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友直”还是“友谅”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离不开“好学”。而“多闻”,主要是通过学习而得。除此之外,游历也是一个人见多识广的重要来源。以这种人为朋友,其意义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在知识和见闻上的不足,而且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培养人的宽阔的胸襟。

而孔子所说的三类“损友”中,前两类即“友便辟”和“友善柔”实际上是一种德性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已。“友便辟”是指与喜欢谄媚奉承的人为友,“友善柔”则是指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者为友。至于“便佞”,实际上就是指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之发必须以仁德为基础,即“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和“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些都是孔子对言语之德的看法。由此可见,“友便佞”,确是“损友”之一。而孔子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言语之惑而误交朋友。

综上所述,道德修养的提高亟需重新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要如何为我们所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

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

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2.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3.有关学习方法:

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

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4要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5要学会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3.6学习要学以致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

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1.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

孔子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为人忠诚、忠言可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孔老夫子的教学总纲。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教学总纲进行实质性的归纳,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文)、道德教育(忠、信)合作社会实践(行)。在孔子教育总纲

①中,他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一起,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人生抉择。就业、考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强烈建议大家:向孔子学习,规划一下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孔子颁发一个大奖: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突出贡献奖。绝对名副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会感悟到,在教育界,这个老孔不简单,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育体系完整、独立,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②

2.弊端与不足

② 洪志漠.论语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1朱保安.读《论语》 谈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解读[J/OL].3 [2011-5-12]

http:///wz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4&Page=

3对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有弊端的,他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相信教师的提示、书本的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读书去思索。同时,这种方法又显然只适于孔子所谓的“学而知之”的高材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强善于适蹑孔子的思路,因而可以举一反三不用重教,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仍旧只能尝着强制灌输的苦头。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发只能说是范围有限的改进。①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在天文学方面,如李约瑟先生所讲:“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在数学方面,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当然这没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但只要有这些概念和最粗浅的运算技巧,在当时世界上也明显居领先地位。另据考证在物理及机械工艺在当时也是有较大发展的。但在《论语》和其它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机械工艺等自然科学方面,均无丝毫反映。如果考虑到西周教学中本来有重数的传统,我们只能说孔子未能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他之前的文化知识。

3.我为孔子鸣不平

有人说;“孔子对人说话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等级分明的。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能言善辩,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温良谦恭,孔子在国君面前就更谦卑了。如果国君在场,孔子总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谨慎小心。进入朝廷之门,总是弓腰曲背,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在国君面前,说话总象中气不足的样子。”

我想他们是没有认识孔子,没有真正了解孔子思想的。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主要以“礼”为核心,他一再强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教,只不过在有些人人看来那是在或鄙视、或谄媚的对人罢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另一种体现。

三、我读《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感悟和收获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可以说自从我开始读《论语》,认识孔子开始,孔子以及《论语》就深深的影响着我,孔子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我时刻注意着预习与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上课时会真正听讲,努力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核心,也会不耻下问,也懂得学以致用,学思并重。我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我没能好好领悟的,孔子说要以学习为乐趣,但是也有些科目我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孔子还说要把学知识、做学问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就会影响到我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对孔子的深刻学习再加上写这篇论文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论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的去钻研《论语》,钻研孔子,钻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会改变自己不足的学习方法,努力对所学的相关课程投以最大的兴趣与精力,以学习为乐趣,认真、努力地学习。争取在进本科四年得到最大的收获。

①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7

下载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中教育的思想(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论语》试述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 年,卒于公元前479 年.他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 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

    学《论语》谈当今的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引发的思考 ——学《论语》谈当今的教育艺术 谭家镇中心小学 张标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分为《学而》......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摘要:《论语》与《学记》分别成书于战国初期与战国末期,其创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是春秋与战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以各自的社会实情......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

    《论语》思想中体现的领导之道

    谈《论语》思想对领导阶层的几点启发 【摘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孔子通过《论语》向世人表达了他......

    《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摘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其中表达的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丰 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 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教育的成功之......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大全)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李国伟) [摘要]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