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17: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

第一篇: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

山东省200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1、1957年奥斯本提出了A、头脑风暴法B、临床法C、创造技法D、观察法

2、奥苏伯尔认为,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是B

A、上位学习B、有意义学习C、并列学习D、学科学习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二大措施

A、设立心理咨询中心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注意用脑卫生D、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4、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A、斯滕伯格B、奥苏贝尔C、韦纳D、加涅

5、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职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的是

A、斯金纳B、冯仲良C、桑代克D、柯尔伯格

6、班杜拉提出了理论

A、观察学习B、人格发展C、品德发展D、思维发展

7、提出刺激s-----r)公式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苛勤D、弗洛伊德

8、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叫做

A、策略性知识B、操作知识C、陈述性知识D、概念知识

9、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皮亚杰C、霍尔D、佩里

10、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组织了

A、人格的心理结构B、气质类型C、能力类型D、品德心理结构

11、柯尔伯格提出了

A、道德认识发展论B、人格发展阶段论C、思维发展阶段论D、气质类型理论

12、布鲁姆按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即认知领域、A、概念领域B、思维领域C、情感领域D、品德领域

1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由

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霍尔

14、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心向共同组成了问题提解决的因素

A、评价因素B、认知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5、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是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6、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叫做

A、角色信念B、角色认识C、角色丛D、角色改变

17、提出了教学专长的类型

A、柏林纳B、韦纳C、苛勤D、霍尔

18、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体现了的学习特

A、老年人B、中学生C、大学生D、成人19、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成就需要”

A、麦克兰德B、阿特金森C、海德D、默里

20、韦纳把众多的原因归为原因源、稳定性、和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变化性

21、按照

A、迁移层次B、迁移的先后C、迁移的情景D、迁移的理论

22、按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A、技能型知识B、程序性知识C、直观性知识D、表征性知识

23、教学的监控、教学知识、教学操作知识共同组织了教师的A、教学过程B、教学风格C、一般教学能力D、人格类型

24、A、柯尔伯格B、埃森伯格C、冯特D、席勤

25、课堂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励和惩罚是

A、品德教育B、情感教育C、认知训练D、意志培养

26、由于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做A、社会制约B、从众C、角色从D、小群体

27、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石

A、定势B、思维C、知识掌握D、问题解决

28、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C

A、行为反映B、情感调适C、心理健康D、认知发展

29、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定、性适应不良、紧张和压抑都是大学生的A、心理健康B、一般心理问题C、反映失调D、反映过度

30、奈塞尔的《》一书的出版是先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人类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当代社会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判断题:正确涂A 不正确涂B(30分)

1、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心理发展是指心理与行为技能的衰退和消失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指的是高等

4、青少年是指3、4岁-----

11、12岁

5、认知发展学派一皮亚杰为代表

6、佩里把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7、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咨询

8、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9、前习俗、习俗、后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由陈鹤琴提出来的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迁移中的概过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12、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13、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进行的15、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6、成就动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7、在心理学中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成分共同构成的问题

1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和心向

19、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20、品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21、社会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22、健全的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

23、华生是“心理学之父”

24、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

25、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26、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7、有意义学习只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28、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30、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答案要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判为零分;未展开论述及书写不公正者酌情扣分。(共两题,每题20分,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列举一、二事例进行分析(5)

2、试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点3分,论述2分)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择答案:

1A2B3D4A5B6A7B8C9A10D

11A12C13C14C15A16A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A26A27C28C29B30D

判断题

1A2B3A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A16B17A18A19B20A

21A22A23B24A25A26A27B58A29A30B

第二篇: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山东省200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1、1957年奥斯本提出了A、头脑风暴法B、临床法C、创造技法D、观察法

2、奥苏伯尔认为,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是B

A、上位学习B、有意义学习C、并列学习D、学科学习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二大措施

A、设立心理咨询中心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注意用脑卫生D、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4、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A、斯滕伯格B、奥苏贝尔C、韦纳D、加涅

5、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职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的是A、斯金纳B、冯仲良C、桑代克D、柯尔伯格

6、班杜拉提出了

A、观察学习B、人格发展C、品德发展D、思维发展

7、提出刺激反映(s-----r)公式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苛勤D、弗洛伊德

8、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叫做A、策略性知识B、操作知识C、陈述性知识D、概念知识

9、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皮亚杰C、霍尔D、佩里

10、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组织了A、人格的心理结构B、气质类型C、能力类型D、品德心理结构

11、柯尔伯格提出了A、道德认识发展论B、人格发展阶段论C、思维发展阶段论D、气质类型理论

12、布鲁姆按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即认知领域、动作领域

A、概念领域B、思维领域C、情感领域D、品德领域

1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由

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霍尔

14、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心向共同组成了问题提解决的因素

A、评价因素B、认知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5、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是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6、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叫做

A、角色信念B、角色认识C、角色丛D、角色改变

17、提出了教学专长的类型

A、柏林纳B、韦纳C、苛勤D、霍尔

18、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体现

了C的学习特点

A、老年人B、中学生C、大学生D、成人19、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成就需要”

A、麦克兰德B、阿特金森C、海德D、默里

20、韦纳把众多的原因归为原因源、稳定性、和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变化性

21、按照分类,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A、迁移层次B、迁移的先后C、迁移的情景D、迁移的理论

22、按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策

略性知识

A、技能型知识B、程序性知识C、直观性知识D、表征性知识

23、教学的监控、教学知识、教学操作知识共同组织了教师的A、教学过程B、教学风格C、一般教学能力D、人格类型

24、A、柯尔伯格B、埃森伯格C、冯特D、席勤

25、课堂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励和惩罚是的方式

A、品德教育B、情感教育C、认知训练D、意志培养

26、由于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做A、社会制约B、从众C、角色从D、小群体

27、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石的标准

A、定势B、思维C、知识掌握D、问题解决

28、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C

A、行为反映B、情感调适C、心理健康D、认知发展

29、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定、性适应不良、紧张和压抑都是大学生的B

A、心理健康B、一般心理问题C、反映失调D、反映过度

30、奈塞尔的《》一书的出版是先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人类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当代社会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判断题:正确涂A 不正确涂B(30分)

1、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心理发展是指心理与行为技能的衰退和消失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指的是高等

4、青少年是指3、4岁-----

11、12岁

5、认知发展学派一皮亚杰为代表

6、佩里把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7、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咨询

8、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9、前习俗、习俗、后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由陈鹤琴提出来的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迁移中的概过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12、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13、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进行的15、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6、成就动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7、在心理学中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成分共同构成的问题

1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和心向

19、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20、品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21、社会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22、健全的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

23、华生是“心理学之父”

24、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

25、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26、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7、有意义学习只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28、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30、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答案要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判为零分;未展开论述及书写不公正者酌情扣分。(共两题,每题20分,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列举一、二事例进行分析(5)

2、试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点3分,论述2分)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择答案:

1A2B3D4A5B6A7B8C9A10D

11A12C13C14C15A16A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A26A27C28C29B30D

判断题

1A2B3A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A16B17A18A19B20A

21A22A23B24A25A26A27B58A29A30B

第三篇: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4.行为主义心理学:标志: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S-O-R),称为新行为主义。

5.认知心理学: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6.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

7.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

1.心理学发展的含义: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3.心理发展内容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是精神分离学派的代表人物。关注人性格中的自我方面。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4.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

5.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7.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8.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

9.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①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②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高中;③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成人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第二节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4阶段:(记住名称)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6sui);③具体运算阶段(6-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上 2.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大学生):

①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大一)②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变化着的情境对问题作出判断;他们不再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大二/三)③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

第三章第一节

1.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2.气质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4种类型。(记名称和特点,会自己判断)5.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1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2独立型多于顺从型3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4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第二节1.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2.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3.智力三元理论: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亚理论:①情境亚理论②经验亚理论③成分亚理论。5.智力的测量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IQ)表示智力的高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测验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其计算公式为:IQ=100+15(X-X)/S 第三节1.学习风格分为四大类别:环境、情绪、社会、生理 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的高低,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日益失去其消极作用,就学习情境压力与焦虑的关系来看,一般都是低焦虑者在压力大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较好,而高焦虑者则适合压力较低的学习情境。3.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所偏好的信息加工方式,体现在感知、记忆、言语、思维等。

4.认知风格中知觉风格可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①场依存型:含义: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特点或优势:偏爱社会性学科,其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学习欠主动,易受暗示,喜欢讨论问题或进行合作学习,接受知识时偏爱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同时在学习情境中,他们往往较为谨慎,不愿冒险。

②场独立型:含义: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特点或优势: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较好,学习的内在动机高,学习自觉性高,喜欢个人独立学习,接受知识时善于分析,同时在学习情境中,他们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事以个人意志来决定 第四章

1.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符合是锁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2.教师角色形成经历的3个阶段:①角色认知阶段:(做老师之前,未上课)、②角色认同阶段:(真正做老师了)③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3.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的认知能力

3、操作能力

4、监控能力 4.教师的人格素质具有四个维度1成就取向2人际取向3课堂行为4组织才能

5.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6.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其特征:①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②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③创造性的洞察力

第四章第一节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2.冯忠良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3.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将学习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4.奥苏伯尔对学习的2种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2)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5.(1)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其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试误说”;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准备率、练习率(应用率和失用率)、效果率。其中练习率和效果率是两大主率。(2)斯金纳: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以他的强化理论为依据,提出程序教学,对当时各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班杜拉,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再造过程4)动机过程。6.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定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7.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正迁移和负迁移or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2)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据迁移的层次: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3)据迁移的先后顺序: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8.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

9.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提出的。

10.学习定势,又叫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心理准备状态。11.P学习定势既可以产生正迁移,又可以产生负迁移。√ 第六章

1.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生的一种内部动力。

2.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

3.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默里所提出的“成就需要”。4.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1)韦纳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3个纬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纬度。

第七章 第一节 1.知识的分类:▲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②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③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系统和图示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考)陈述性知识表征:

1、命题与命题网络表象与表象系统

3、图式 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分为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4.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5.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不同的意义获得模式。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就是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③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第八章第一节

1.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定义不同

2、测量方式不同

3、表征形式不同

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激活速度慢;快)5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快;慢)2.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

3.策略性知识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陈述性知识阶段②转化阶段③元认知阶段。

4.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主要: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第九章

1.▲问题空间三个状态:

1、初始状态

2、目标状态

3、达标通路▲问题涉及4成分:

1、目标

2、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3、障碍

4、方法

2.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进行主动地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3.心理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就情绪和动机强度而言,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第十章

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2.道德(品德)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四种基本成分构成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使他人愉悦和帮助他人的定向;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4.大学生品德修养方法:1学习2立志3躬行4自省

第十一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试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考体的特征:

1、群体必须是一群人

2、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3、有一定的目标

4、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2.群体的种类(1)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全体和非正式群体。①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②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2)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亲密程度①松散群体,指人们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接近而形成的集合体;②联合群体的成员彼此都认识到,他们同属于一个社会共同体。

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群体。

4.集体的基本特征:1对共同目的和任务的深刻认识2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4遵守集体规范 5.大学生班集体除具基本特征,还有4个特点:①强制性②同一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7.大学生人际关系的3个特点: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②理想色彩浓厚;③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没有利害)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掌握3个即可)①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③角色固着。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第十二章

1.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六个方面:

1、环境应激问题

2、自我认知

3、人际关系的认知

4、情绪情感的不稳定

5、性适应不良

6、紧张压抑

2.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身上

3.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就来访者①发展方面的问题或②适应方面的问题的困难,为其提供正常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并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答疑解惑、忠告建议等以帮助、指导、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困难,使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的活动过程。

4.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把心理咨询划分为2类:①发展性②调适性心理咨询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一、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1、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里差异的理解。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取各项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二、大学生的思维发展:

①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静态→辨证.非静止)②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再造思维)③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认识主体)

三、简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

(一)大学生的能力差异由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交互,每位人的能力各不相同。

1、能力的类型差异。(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2)认知、操作、社交能力的划分(3)一般和特殊能力的划分

2、能力水平的差异(1)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2)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性别差异

(二)大学生能力类型差异的教育含义

1、针对大学生能力类型的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2、针对大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要因人施教(1)掌握学习(2)个别知识教学(3)个人化教学系统(4)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 一教师的知识水平

二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1)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2)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3)教学设计能力(4)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1)语言操作能力(2)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过程能够有序进行的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子及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三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成就取向、人际取向、课堂行为、组织才能 四教师子夜的积极情感: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

五、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四个特点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 ②学习过程的阶段性。1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2专业课阶段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阶段③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和高层次性上。④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六、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当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为了使大学生有效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掌握理想的促进迁移的方法,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1、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者规则。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学习情景与日后应用情景的相似性。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越能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规律性联系,适用性越大,3、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对迁移有重要影响,向学生提供适当的 指导,可以明显的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养成其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问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定势的干扰。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既具有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又有适当的焦虑和思维活动的紧张度,这样在学习中,会有助于迁移的出现。

七、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八、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高校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一、动机激发策略

1、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

2、极少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

3、是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

4、教师还应该提供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

二、注意选择策略

1、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

2、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

3、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三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多次重复。

四、意义建构策略。帮助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新知识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措施:

1、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2、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

3、抽象知识和感性知识联系

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九、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2教会自我监控3在教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4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6长期教学

十、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

十一、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2发展元认知3增强自我监控学习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7问题的难度要适当8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

十二、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主渠道。大量研究证明,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

1、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1)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2)有意识传授技法。(3)培养科学实验能力(4)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2、激发创造性动机。(1)确立目标和意图。(2)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3)鼓励自我竞争。

3、塑造创造性人格。(1)、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5)、确立创造的信念

4、创设创造性环境。(1)、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十三、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p310)

1、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A;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C;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D;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E;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2.大学生自觉维护身心的心理健康。(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A;学习负担要适量 B;生活节奏要合理;C:用脑要科学;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1)培养个人的幽默感;(2)增强生活的适应能力;

第四篇:2011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V.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10、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7、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8、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第五篇: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和参考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

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和参考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闭卷——4道概念题4道简答题

概念题:

知识的定义和类型

教学目标

群体定义和类型

最优计划理论

简答题: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

情绪情感的分类

开卷——4道论述题

从高校教师的义务理解高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心理健康

经验:只复习大纲的每章要点还不够,有些题目不在上面。下面这个参考资料相对最全。

1、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P6)、研究原则(P12)、研究方法(P13)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蒙境和自由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 P

2完整教学过程的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2、分析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4、设计课程

5、教学

6、评定

心理学在教学中作用:在教学各环节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7、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P58、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

“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学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

心理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应用这些规律的经验,违背这些规律的教训。

1、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 P28-30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P233、心理发展P174、情绪情感的分类:

1、原始情绪:1)快乐:是指人们盼望的目的达到后,或者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2)愤怒,是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3)悲哀,一般是与所热爱事物丧失和希望破灭有关的情绪体验。4)恐惧,是人们面临危险的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2情绪状态: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等;2)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4)挫折,是指在实现社会目的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目标活动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和愿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

3、高级情感: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义),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P393、什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P614、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我国的学习分类 P40-

418、请结合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界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的联结,而是主动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练习与强化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指引,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影响较大的理论流派:

•(1)、布鲁纳的知发现学习学习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下列几种形式的内部学习动机:

•从加快了的认识和理解中获得满足(成果促进)

•发挥个人全部心理能力的迫切要求(潜能动机)

•正在发展 的兴趣和专注(求知欲)

•从与其他人的一致中获得满足(认同欲)

•从一个人在认知方面的优势中得到满足(高级认同欲)

•对个人能力和成就的感觉(成就欲)

•与其他人一起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共同操作的迫切需要,或满足他人需求后的喜悦(互惠欲)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技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

•所谓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生观(1)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因此,老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2)学生观,它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已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因此,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老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已的知识的过程。

1、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

原始的学习需要是人和动物对新异刺激反应的倾向性,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发生的途径,在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间接发生的途径,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途径是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教学;利用间接途径是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要求和爱好

2、学习动机概念 P66,分类P69-703、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4、强化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5、最佳激起水平理论 P8

2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倒“U”曲线或抛物线——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任务容易,最佳激起

水平较高(增加难度);任务适度,最佳激起水平适度(最佳水平);任务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降低难度)

6、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对于失败者,则要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以强化,评定分数时可以稍稍防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批评指责。

7、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既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人物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这一理论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6、自我效能理论

9、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P781、学习迁移P85、学习迁移的类型 P85、学习迁移的作用 P874、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P89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967、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有哪些?P998、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附加论述题)

1、意识、自我、自我意识的含义: P103-1042、什么是自我教育? P1143、自我意识的结构P104,成熟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P105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P1105、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P111;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P1127、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P1151、群体 P1192、社会助长P1203、从众(从众心理)P121、积极和消极作用P121、影响因素 P1224、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129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1304、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P1321、健康新概念

2、心理健康的概念P13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137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5、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P1396、心理咨询的方式、过程与重要原则是什么? P1508、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P158-163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

2、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

3、教师的教育能力

4、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

5、师爱的涵义。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

6、师爱的特征。

1.师爱的职业对象性。教师是以培养人才为职业。职业活动的对象要求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否则这种教育就无法进行和维持。2.师爱的原则性。师爱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情感,它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需要。所以,师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和宠爱。3.师爱的广博性。师爱是博大无私的,对学生来说,师爱是一种真正的“博爱”。它表现为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不偏。

7、师爱的心理功能。

1.激励功能 ;2.感化功能,师爱的感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感召、感染和转化等教育作用3.调节功能

4.榜样功能

8、师爱的表现形式

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第十章 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1、知识的概念

2、知识的学习

3、教学直观的形式及评价(P197)

4、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6、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充: A、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

B、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C、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准确地使用自己的阐述解题过程的习惯

D、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E、理论联系实际

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8、短时记忆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1、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2、效度和信度

3、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

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用现有技术手段能够测度的教学结果,包括知识方面,心理方面,实际应用等方面。

理解

5、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下载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