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1.绪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标准答案:A
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B,C,D 2-1认识认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答案:A
2.()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3.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33.34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补偿性 D、发散性 标准答案:A 2-2我的黄金时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A、价值观不同 B、心理需求不同 C、情绪稳定性不同 D、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 标准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大学生在人际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A,B,C,D 2-3大学生活的一天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3.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3-1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答案:C
2.()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C、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标准答案:B,C,D 3-2你的威信从哪来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答案:A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树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认可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和价值取向 D、教师自身人格特征 标准答案:A,B,C,D 3-3教师的成长之路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不包括()。
A、关注学科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标准答案:A
2.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标准答案:A
3.()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标准答案:A 4-1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提倡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方法。A、社会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标准答案:C
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机器学习D、社会规范学习标准答案:A,B,D 4-2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B、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C、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 D、分类是比较的基础 标准答案:B 3.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答案:D
4.()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的过程。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5.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学习与记忆 标准答案:A,B,C 4-3专业知识的巩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答案:A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标准答案:C 3.“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答案:B 4-4 一心多用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操作技能的是()(30分)
A、走路 B、骑自行车 C、游泳 D、原阅读 标准答案:D
2.在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常常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现象。(30分)
A、倒退 B、高原期 C、停滞期 D、缓慢进步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阶段(40分)
A、认知阶段 B、操作分解阶段 C、操作联系阶段 D、自动化阶段 标准答案:A,B,C,D 5-1 学习迁移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标准答案:C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标准答案:C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标准答案:B 5-2学习策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标准答案:D
2.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标准答案:B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标准答案:C 6-1道德与品德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只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标准答案:B
2.不属于道德认识的形成的是()(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评价的发展 C、道德情感的升华 D、道德信念的确立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B,C,D 6-2有德青年养成记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
2.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标准答案:B
3.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的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A 6-3说服教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答案:D
2.突出“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是()
A、指导-内省式 B、过程-体验式 C、践履-训练式 D、榜样示范式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说服内容 D、说服路径
标准答案:A,B,C,D 7-1逃课为哪般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答案:A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答案:C
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答案:A 7-2合理的归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标准答案:A
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7-3你的选择是什么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答案:C
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标准答案:C
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标准答案:D 8-1 问题解决 1.绪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标准答案:A
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B,C,D 2-1认识认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答案:A
2.()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3.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33.34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补偿性 D、发散性 标准答案:A 2-2我的黄金时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A、价值观不同 B、心理需求不同 C、情绪稳定性不同 D、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 标准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大学生在人际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A,B,C,D 2-3大学生活的一天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3.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3-1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答案:C
2.()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C、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标准答案:B,C,D 3-2你的威信从哪来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答案:A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树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认可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和价值取向 D、教师自身人格特征 标准答案:A,B,C,D 3-3教师的成长之路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不包括()。
A、关注学科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标准答案:A
2.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标准答案:A
3.()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标准答案:A 4-1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提倡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方法。
A、社会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标准答案:C
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机器学习D、社会规范学习标准答案:A,B,D 4-2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B、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C、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 D、分类是比较的基础 标准答案:B 3.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答案:D
4.()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的过程。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5.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学习与记忆 标准答案:A,B,C 4-3专业知识的巩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答案:A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标准答案:C 3.“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答案:B 4-4 一心多用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操作技能的是()(30分)
A、走路 B、骑自行车 C、游泳 D、原阅读 标准答案:D
2.在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常常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现象。(30分)
A、倒退 B、高原期 C、停滞期 D、缓慢进步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阶段(40分)
A、认知阶段 B、操作分解阶段 C、操作联系阶段 D、自动化阶段 标准答案:A,B,C,D 5-1 学习迁移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标准答案:C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标准答案:C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标准答案:B 5-2学习策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标准答案:D
2.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标准答案:B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标准答案:C 6-1道德与品德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只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标准答案:B
2.不属于道德认识的形成的是()(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评价的发展 C、道德情感的升华 D、道德信念的确立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B,C,D 6-2有德青年养成记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
2.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标准答案:B
3.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的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A 6-3说服教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答案:D
2.突出“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是()
A、指导-内省式 B、过程-体验式 C、践履-训练式 D、榜样示范式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说服内容 D、说服路径
标准答案:A,B,C,D 7-1逃课为哪般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答案:A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答案:C
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答案:A 7-2合理的归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标准答案:A
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7-3你的选择是什么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答案:C
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标准答案:C
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标准答案:D 8-1 问题解决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一个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标准答案:B
2.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标准答案:A
3.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²-2ab+b²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标准答案:B
8-2你相信你的创造潜能吗?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用途 B、环境 C、结构 D、形态 标准答案:B
2.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标准答案:D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能力或特性 B、思维程序 C、思维品质 D、智力技能 标准答案:A 9-1 群体心理现象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社会化比较理论是()在1954年提出的。
A、达谢尔 B、特里普利特 C、费斯廷格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C
2.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C
3.班级里的小集体属于()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9-2 1+1>2 人际关系调适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人际关系的存在状态,主要指当前人际关系的现实状况
A、动态结构 B、静态结构 C、情感结构 D、行为结构 标准答案:B
2.《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作者是()。
A、霍曼斯 B、查尔斯·柯蒂斯 C、安德鲁·卡内基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D
3.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交互性、社会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和()四个基本原则。A、道德控制 B、感情控制 C、情境控制 D、物质控制 标准答案:C
10-1你的情绪从哪里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心理健康标准的5个基本维度不包括()
A、基本心理能力 B、情绪情感稳定 C、良好的学习能力 D、道德水平标准答案:D
2.世界卫生组织(WTO)设立心理卫生部是在()年。
A、1898 B、1909 C、1949 D、1969 标准答案:C
3.()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A、情绪稳定 B、意志坚定 C、行为协调 D、心理健康 标准答案:D
10-2 我这是怎么了?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情绪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应形式。
A、刺激 B、体验 C、需要 D、行为 标准答案:C
2.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的特点。
A、扎伊德 B、埃利斯 C、斯金纳 D、罗杰斯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A、身体放松 B、增加运动 C、改变观念 D、学会放弃 标准答案:A,C
10-3在成长中恋爱,在恋爱中成长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了“爱情三元素”理论的元素的是()A、亲密 B、依恋 C、承诺 D、激情 标准答案:B
2.在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把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性的反感期”是指()
A、12-14岁 B、14-16岁 C、17-19岁 D、20岁以后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关于“爱情三元素”理论,说法错误的是()A、承诺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B、亲密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C、激情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D、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承诺、激情越多,三角形则越大,爱也越多 标准答案:B,C 11-1人格发展理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与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相似的中国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标准答案:B
2.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属于()人格发展理论。
A、特质取向 B、人本主义取向 C、精神分析取向 D、认知—行为取向 标准答案:C
3.关于人格发展理论,下面()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理论。
A、荣格 B、卡特尔 C、罗杰斯 D、罗特 标准答案:D 11-2超越自我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典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B
2.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33.33分)A、感知 B、认知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A
3.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质是天生的 B、气质有好坏之分
C、气质听过生活经历的修饰之后就形成了性格 D、胆汁质气质经历旺盛,表里如一 标准答案:B 11-3性格决定命运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个体遇到不如意或失败时便自认无能为力改变局面而甘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心灰意懒。
A、自卑 B、焦虑 C、悲观 D、脆弱 标准答案:C
2.大学生摆脱空虚困扰的方式正确的是()。
A、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 B、改善人际关系,并享受支持 C、提升自身修养,并知足常乐 D、掌握基本方法,并持之以恒 标准答案:A
3.()是指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不及时完成,不由自主地把事情推脱到以后干的一种心理状态。A、抑郁 B、焦虑 C、懒惰 D、拖延 标准答案:D 11-4人格发展和调适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人格发展的必由之路,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其中磨砺。(33.33分)A、认知 B、学习C、实践 D、反省 标准答案:C
2.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33.33分)A、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己 D、通过大量比较相信自己 标准答案:D
3.“悦纳自己”是指()(33.34分)
A、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B、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感到无所谓 C、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D、鼓励自己逃避问题 标准答案:A
第二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答案
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p38
答: 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二 列举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p133
答: 1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 认知技能与策略。4 定势的作用。三 简要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148
答:主要因素以下几点:1 过去知识经验。2 定势与功能固着3 问题情境。4 原型启发。5 情绪和动机状态。四 简述品的行程中榜样与示范的作用p172
答:
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育者仅仅对学生进行口头的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身教重于言传”,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果茶学习获得道德行为.2、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视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五 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及对你的启发?p35
答: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东西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面四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学习中表现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六 教学反思包括哪些重要成分?p297教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p300
答:1 教学反思有以下三种(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2反思的方法有以下五点:(1)课后备课。(2)反思日记。(3)详细描述。(4)实际讨论(5)行动研究。七 如何提高记忆水平?p85
答:1 控制识记材料的数量提高识记效果与性质。2 考虑识记材料的性质提高识记效果。3 增强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4 加深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5 对所学材料多重编码和组块化编码。6 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提高识记效果。7 提高学习者的觉醒态度。8 树立识记的信心。
八 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形成阶段的理论?p100
答: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的形成八廓五个相继的阶段,1 活动的定向阶段。2 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 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4 不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5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九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对青年教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十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学生具备自我实现的动机,在教学中应采用哪种策略?p67
答: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策略:1 避开过去。2 采取积极接受的态度3 要防止把一切事物都看穿了的“低俗化”倾向和畏惧美好事物的恐惧心理。
论述一 认知策略有哪几种主要方式?P111举例说明进行认知策
略的具体教学方法?P119
答:1(1)注意策略。学生的注意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2)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编码和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联网策略等多种形式。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的方法。(3)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4)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复述要想真正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宜采用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总之,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精心加工策略、复述策略都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认知策略中的元认知成分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的概括性、保持度和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认知策略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清楚意识到策略的使用确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策略使用与学习成绩提高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对策略的学习和使用(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策略必须通过具体的学科内容迂回教学,因为策略的应用离不开具体的学科情景。(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其教学也必须遵循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掌握了上述原则,教师就可以据此进行策略教学设计,创设有利于策略学习的内外条件,使策略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二 试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187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P193
1)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能够对自己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的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务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积极向上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的宣泄不良的情绪。5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
贯性,即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即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2)教育对策 1开展长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开展长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同时要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2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减少师源性心理障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要求掌握学科特点,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并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减少由于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3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一只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对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4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定期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5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学生心理教育、咨询、援助体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在学校要针对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个性和共性、严重程度,在学校要建立起三个层析的心理教育、咨询和援助体系。
第三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
2009岗前培训考试资料(心理学)
心理学试题
1.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目前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学习动机的自律性: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自律性提高了。(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了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中学生相比增多了更多的职业化倾向。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付出的努力与收获成正比动机得到强化,反之就会削弱学习需要,降低积极性。
(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步骤:①学生的归因倾向②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在其中获得失败的体验。③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3.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
①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法上
①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4.桑代克学习理论—联结说(也称“试误说”)(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的一定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提出了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①准备律:联结的增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因此迅速做好教学准备,对于学习者顺利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②练习律:由于练习和重复,学习的联结就会得到增强,否则就会削弱,也就是“熟能生巧”,但存在严重缺陷:只进行练习而不知道练习的结果是一种无效的练习。③效果律:刺激反映的联结,如果得到奖励就会增强,如果受到惩罚就会削弱。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联结说的提出有利于确立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教育心理学科体系的建立。他提出的学习规律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及启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3.“好孩子”取向阶段;4.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三点启示:
①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进行。②道德行为的选择受道德制约,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道德认识的增强。
③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也能够的接受能力
6.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因素.基本过程)
影响品德态度形成于改变的主要因素:①道德需要;②对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掌握程度;③外部压力;④教育者
1怎样为学生创设成功的背景?①由于新旧学习内容之
间存在内在联系,先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先决条件。②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③课题的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就感。
(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具体的、短近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抽象的、遥远的、不易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具有更大的动机作用。将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具体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
成就动机训练分两种形式:直接训练,学生直接接受
训练者训练。间接训练,训练者先训练老师,老师再训练学生。
训练的6个阶段:①意识化②体验化③概念化④练习
⑤迁移⑥内化
(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动机:让学生直接面临具体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对自己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会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提高积极性。教师可以:①为学生创设各种直接面对实际问题的机会 ②通过社团活动利用学生社会动机培养学习动机
(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也是自我能力感,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①创造条件,使学
生产生体验。②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
文化之间的冲突;
(5)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师生比例下降,学习生活、学习保障的变化,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6)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他们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7)缺少心理卫生知识。10.教师的主要角色
(1)知识传递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2)父母代理人:帮助学生解决现在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当然,教师只是父母的代理人,而不是父母,所以在与学生交往中必须充分考虑与学生交往、沟通的方式方法。
(3)朋友和知己:教师充满热情的关怀、期望、帮助学生。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当然,教师在充当朋友知己角色时,不能忘记自己知识传授者角色。
(4)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运用奖罚来控制调节学生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班集体,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5)榜样:教师是社会规范的代表者,教师所有的举止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6)学生灵魂塑造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指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特殊角色。(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9)教育科学研究者。
11.教学反思如何理解及其意义:
(1)涵义: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内容及作用。
①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②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作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③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有重要意义。①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2品德不良转化的基本过程:
(一)醒悟阶段
醒悟是指道德品质不良学生开始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愿望。这种愿望一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严重后果是产生的,二是教育者的真诚关心和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感化。引起醒悟的方法有(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引发其他需要。
(二)转变阶段
当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想,并且对自己的错误初步有所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转变,教育者应抓住学生醒悟和转变的良机,进行耐心细致的启发和疏导,积极促进其转化。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转变:(1)恢复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树立集体荣誉感;(2)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3)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教会学生抗拒诱惑的方法。
(三)巩固于稳定阶段
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经长期的转变之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步进入巩固与稳定阶段。这时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决心忏悔过去,重新做人。他们希望社会接纳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对待这些个体,教师要注意是:(1)避免歧视和翻旧账。要倍加关心他们的成长。(2)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完整的自我观念。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
(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2)培养学生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9.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1)心理发展尚未成熟;(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
(4)在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后现代化文化与传统
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动态的因果关系。②教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次,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12.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支持的、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的氛围。教师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五条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②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识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①头脑风暴法。它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②戈登技术。它是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但戈登技术只提出一个抽象的问题,(3)改变不利于创造力的教育观念
创造力的提高是知识、技能和策略几个方面同时发展的结果。创造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应该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还应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进行智慧活动的训练。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是日常教学活动。当然,也不排斥直接的智慧训练的一定效果和可行性。不排斥课堂教学之外的作为辅助手段的创造发明发现活动,对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与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所起的作用。
第四篇:2002-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学选择题
1.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2.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15%—50%)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征。
4.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的主要代表是(舒尔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6.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7.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8.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9.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0.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11.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洪堡)。
12.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学记》)。
13.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教育法)。
14.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15.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学历)。
16.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北京大学)。
17.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申请立项)。
18.(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9.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D)。
A.集权型B.分权型C.并重型D.独立型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21.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22.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教育方针)。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24.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25.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27.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
28.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9.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
30.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3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3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34.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心理关系)。
3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马卡连柯)。
36.“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示范性)。
37.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15%),属精英教育阶段。
3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39.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40.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
41.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实践性)。
4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4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44.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5.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46.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巴黎大学)
47.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稷下学宫)
48.西方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柏林大学)
49.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高等教育目标)
50.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51.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专业)
52.在设置问题情境之后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的方法是:(发现教学法)
53.教师为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呈现幻灯、电视、电影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54.个别教学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55.高等学校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是:(教师)
56.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重要阶段是:(研究实施)
57.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
58.我国教师聘任的主要形式由招聘、续聘、解聘及:(辞聘)
59.高等学校管理的核心是 :(人的管理)
60.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1.高等学校的活动可分为:(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
62.精英高等教育指一个国家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占这个国家适龄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
63.国家计划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64.中世纪大学里占有至高地位的学科是(神学)
65.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66.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67.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
68.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69.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70.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19世纪初)。
71.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舒尔茨)。
72.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短学程化)。
73.“教学相长”出自于(《学记》)。
74.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演示法)。
75.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76.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并重模式)。
7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78.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学术性)。
7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8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学记》)。
81.洪堡最早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82.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83.“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师讲授的语言应有(感染性)。
84.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利结构模式,称为(美国模式)。
85.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86.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示范性)。
87.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教学方法的研究)
88.决定高校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89.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90.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名经济增长额中,归因于教育的比例是(33%)
91.教师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大纲)
92.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93.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94.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
95.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96.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的研究)
97.选修课制度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美国)
98.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99.作为一种正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发现法最早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100.在168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国家是(法国)
10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独立性)
102.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效益型原则)
103.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高校教师任职的(必要条件)
104.选修制成型于(美国)。
105.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学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106.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10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初)
10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
109.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110.高校教师的角色是传授者、管理者和(代理人)
111.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112.以行政权利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力模式,称为(美国模式)
113.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订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教学计划)
114.发现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115.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116.高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117.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短学程化、场所多样化和(小规模化)
11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
120.对高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称之为(教学评估)
12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第五篇:2011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V.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10、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7、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8、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