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7:1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

第一篇: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



  1908

192

4年出版

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

 高校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 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的胜任能力。

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还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各种角色的胜任能力。 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

 1,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23,相当于大学阶段。

10-2岁)

2、前运算阶段(2-6岁)

3、具体运算阶段(6-11岁)

4、

2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到解释现实的有效理论。

3

1、在形势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5、6

-------- 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

 13黏液质(林冲)4抑郁质(林黛玉)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

3、气质与职业指导。

4、根据临床研究,两种

缺乏交际行动,顾虑多,易困惑,适应环境困难,交际面狭窄。

2独立型的大学生有坚定的个人

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这个理论

 IQ

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

2、认知能

 :1

2 12、3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 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1)分析3

4

1、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

2 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待:1.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2.教学的组织管理者3.学生的榜样和价值导向者4.家长的代言人5.心理调节和心理治疗者6.科学研究人员。

 教师素质的结构上应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思想品德、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 

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

34、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学习。

 1.短时、高效、快速2.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3.具有一定程度的 1956年、1964年和197

2

 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8种类型。

(2)专业课阶段;

(3)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论文阶段;



即准备律、

 

。凡是后一种学习对。

  1908

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相同的原理就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3、让学生学会学习。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

 

1、学习动机的多样性;

2、学习动机的发展性;

3、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4、学习动机的社会

 “成就动机”这一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

,但比较轻率.,做事谨慎、深思熟虑、

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2)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3)教学设计能力;(4)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学习动机:

TAT)。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研究之后,

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心理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了一种事物的某中或某些固定的功能时,就很难发现该事物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专家一般在解决自己擅长领域的问题时较为出色,而不是在所有

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5、7、能很好的监视自己的操作。

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

2、发展元

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7、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8、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1939年提出,19

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2)有意识、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2、激发创造性动机。(1)却地目标和意图;、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利

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5、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抓哟用于区别的辨别事物。如定义、规则、定理。



 

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动机激发策略。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及时休整学

充分地理解学习的知识,以促成学生自愿生成意义的习惯;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最好告知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以唤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提供给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新信息。

2、注意选择策略。

3、复述策略。

4、意义构建策略。

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注意选择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方法:

1、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把说明的逻辑层次用第一、第二等列出;

2、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

3、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

 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有利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

 意义构建策略泛指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学知识产生适当理解的各种措施。

 精加工是指要求学生对要学习的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

 组织者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认知结构优化策略是促使学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之间在意义上的多种联系并满足不同用需要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经常知道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2、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

3、加强抽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联系。

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的问题。--------、定义不同;

2、测量方式不同;

3、表征形式不同;

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

5、习

 变式练习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 策略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陈述性知识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奖策略性知识在头脑(2)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3)鼓励自我竞争。

3、塑造创造性人格。(1)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2)培养良好的意识品质;(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5)确立创造的信念。

4、创设创造性环境。(1)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4)开展丰富多才的竞赛活动。--------德育心理与大学生品德修养 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主要有:第一,研究的范畴不同。第二,影响因素不同。第三,性质不同。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劝和,去克服道德生活中的困难或矛盾并且支配行为的表现。 道德行为是指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涵盖了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因素。



1、学习。学习是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2、立志。立志就是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

3、躬行。躬行即使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

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它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自我省察。 

2、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3、群体有一定的目标;

4、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式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大学生班集体除具有:

1、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

2、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

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4、遵守集体规范。还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

2、同一性。

3、独立性。

4、开放性。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 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

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

2、理想色彩浓厚。

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对象,同学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占主要地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受如下因素影响:

1、时空接近性。

2、态度相似性。

3、需要与性格互补。

4、个性品质。

1、认知上的偏差。

2、个性心理上的缺陷。

中建立起命题表征。

2、转化阶段。学生经过在相似情境和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转化为产生式表征;

 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角色的心理倾向。

--------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  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

、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

2、教会自我监控;

3、在教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

4、6、长期教学。

--------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 问题的三个成分是公认的:

1、给定,指问题的初始状态;

2、目标,指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3、障碍,指给定

和目标之间必须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消除的障碍。

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它可以保证问题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而且往往难以实现;启发式以一定的原有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问题,这类策略简单省事、效率高,但不能保证问题的成功解决。

 创造性这种素质是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素质。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特

6、紧张和压抑。 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1、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身上。

2、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关系 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5)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就来访者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为其提供能够正常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并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疑义解惑、忠告建议等帮助、指导、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或困难,使其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的活动过程。心理咨询具有帮助性、主动性、心理性、渐进性的特点。 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我们把心理咨询分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两大类。

第二篇:201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吐血推荐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人格和社会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提高其评价、反思。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答:大学生思维结构的变化能体现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具体如下:

一、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二、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

根据思维要解决问题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活动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但对解决者来说是新颖的问题。创造性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尚未解决并且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问题。

三、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3.论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答:一.大学生的能力差异 大学生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1.能力的类型差异。(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3)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划分。2.能力的水平差异。(1)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2)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性别差异。

二.大学生的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 1.针对大学生的能力类型的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

4、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一般教学能力。

答: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种: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一、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全过程中把教学自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方式。

二、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在: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言语表达能力所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科研能力 5.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1)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相同要素说认为,根据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是因为两个学习中存在共同或成分,那么,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相同的原理就是产生迁移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学习情境与日后情境的相似性。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

(3)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地学习经验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养成其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防止定势干扰。(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

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经过一定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动机

(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5)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地归因方式。7.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陈述性知识首先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的建构并生成意义的学习。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及时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再次,使新知识和预知同时呈现;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给学生产生动机的机会。

(2)注意选择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

(3)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即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4)意义构建策略这类策略主要包括精加工、设计组织者、鼓励猜测和及时反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知识产生适当理解的各种措施。

(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该策略是促进学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之间在意义上的多种联系并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措施。8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

答: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渠道,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一)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创造性的培养离不开有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创造的基本技法和自我管理技巧。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二)激发创造性动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确立目标和意图。(2)激发

好奇心和探索欲。(3)鼓励自我竞争。(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培养创造性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勇于吃苦、乐于思考、坚毅顽强的品质。具体做法:(1)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5)确立创造的信念。

(四)创设创造性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9.大学生如何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答: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上,我们只有做一名教育工作的促进者,才能逐渐提高学校德育的效能,提升大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学习。学习是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大学生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感性知识,主要来自社会实践等;二是理性知识,主要来自课堂教育和伦理书籍等。通过学习,它们可使学生了解关于道德的知识。(2)立志。立志就是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立志就是陶冶道德情感的修养方法。(3)躬行。躬行就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通过躬行才能落实品德修养。躬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自己与他人共处、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二是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道德归法做事。后者是最重要的躬行方式。(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察,通过自省,学生才能了解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实际情况,以便为自己的修养形成依据,从而有的放矢地去恶从善、改过自新,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10.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因

此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现象,积极的,消极的,正常的、异常的,都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大学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做到:(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选择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工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是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3.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作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诞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5.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由于他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发展了行为主义,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6.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7.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在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8.根据不同年龄个体的生物、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的水平与状况,可以把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9.简述友谊的六大发展功能。

答:1陪伴;2放松;3工具性支持;4自我意向的支持;5社会比较;6亲密。10.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所偏好的信息加工方式,体现在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

11.心理学上所说的气质不同于人们通常说得风格或气度,而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或“性情”,主要有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是不同的,他是由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形成的反应个性本质属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3.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14.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包括智力的三个亚理论,它们分别是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斯滕伯格把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15.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表示智力的高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的概念。其含义是被测验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们的实际年龄之比。

16.教师角色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1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专家型教

师。专家型教师:1.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2.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3.创造性的洞察力。

18.学习: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从四个方面理解:

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性行为。

3、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够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

4、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做学习。

狭义的学习:人的学习实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19.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

20.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尤其到了高年级,自学就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3、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2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1896年他在哈佛大学用小鸡做实验,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桑代克提出,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率,其中后两个是主要定律。

2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

23.布鲁纳: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24.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5.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1)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成为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层次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有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所谓纵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3)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凡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凡是后一种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分类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的学习直接对另一领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的学习的影响,即所学的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化。26.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该学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2)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3)学习定势又称“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定势说认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同类或相似课题学习的影响,是因为先前的学习中形成的学习定势造成的。

27.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28.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样性、发展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

29.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是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力量受成就需要、对成功的期望等内部因素和诱因、目标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30.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价值理论。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31.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韦纳的研究表明,对未来成功和失败的期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先前成败结果归因的稳定性,原因的稳定性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

32.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

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3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另外表象系统和线性序列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3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产生式。信息加工心理学创始人纽厄尔和西蒙首先提出用产生式表征人脑中储存的技能。

35.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36.奥苏泊尔根据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就是下为学习。

2、上位学习又称“总结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3、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37.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区别

1、定义不同,2、测量方式不同,3、表征形式不同,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5、习得和遗忘速度不同。

38.变式练习。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

39.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

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预估其有效性等。

2、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达到有效学习的策略。

3、调节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

40.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一次只教少量策略;

2、教会自我监控;

3、在教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

4、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

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

41.心理学家对问题的理解和陈述不同,但有三个成分是得到公认的:(1)给定,指问题的初始状态;(2)目标,只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指目标和给定之间必须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消除的障碍。42.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

43.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特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44.心理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量杯实验”(陆钦斯)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45.功能固着是指当人们习惯了一种事物的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时,就很难发现该事物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46.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有: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

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

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

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

7、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47.提高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

2、发展元认知;

3、增强自我监控学习;

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8.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8、帮助学生

正确地表征问题。

48.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头脑风暴中不存在错误答案,所有的都受欢迎,而且也不能对各种想法有任何评价,因为小组成员一旦害怕对他们想法的评价,就会停止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并且一开始看起来愚蠢的想法可能在后来被证明很不错或能引发其他不错的想法。

49.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50.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51.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证阶段(11-12岁)。

52.柯尔伯格将品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53.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必须是一群人;(2)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3)群体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54.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根据群体之间有无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和接触,可把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55.大学生班集体除具有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有合理的组织结构;遵守集体规范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

2、同一性;

3、独立性;

4、开放性。

5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社会致弱(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57.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58.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2)理想色彩浓厚;(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59.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1)时空接近性(如:远亲不如近邻);(2)态度相似性(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60.晕轮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个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一些未曾 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如:一好百好,一糟百糟);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61.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主要有六方面:

1、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身上);

2、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关系障碍;

4、情绪情感不稳定;

5、性适应不良;

6、紧张和压抑。

62.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就来访者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为其提供能够正常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并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疑义解惑、忠告建议等帮助、知道、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或困难,使其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的活动过程。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我们把心理咨询划分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两大类。

第三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答案

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p38

答: 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二 列举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p133

答: 1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 认知技能与策略。4 定势的作用。三 简要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148

答:主要因素以下几点:1 过去知识经验。2 定势与功能固着3 问题情境。4 原型启发。5 情绪和动机状态。四 简述品的行程中榜样与示范的作用p172

答:

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育者仅仅对学生进行口头的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身教重于言传”,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果茶学习获得道德行为.2、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视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五 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及对你的启发?p35

答: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东西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面四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学习中表现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六 教学反思包括哪些重要成分?p297教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p300

答:1 教学反思有以下三种(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2反思的方法有以下五点:(1)课后备课。(2)反思日记。(3)详细描述。(4)实际讨论(5)行动研究。七 如何提高记忆水平?p85

答:1 控制识记材料的数量提高识记效果与性质。2 考虑识记材料的性质提高识记效果。3 增强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4 加深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5 对所学材料多重编码和组块化编码。6 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提高识记效果。7 提高学习者的觉醒态度。8 树立识记的信心。

八 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形成阶段的理论?p100

答: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的形成八廓五个相继的阶段,1 活动的定向阶段。2 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 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4 不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5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九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对青年教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十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学生具备自我实现的动机,在教学中应采用哪种策略?p67

答: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策略:1 避开过去。2 采取积极接受的态度3 要防止把一切事物都看穿了的“低俗化”倾向和畏惧美好事物的恐惧心理。

论述一 认知策略有哪几种主要方式?P111举例说明进行认知策

略的具体教学方法?P119

答:1(1)注意策略。学生的注意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2)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编码和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联网策略等多种形式。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的方法。(3)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4)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复述要想真正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宜采用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总之,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精心加工策略、复述策略都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认知策略中的元认知成分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的概括性、保持度和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认知策略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清楚意识到策略的使用确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策略使用与学习成绩提高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对策略的学习和使用(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策略必须通过具体的学科内容迂回教学,因为策略的应用离不开具体的学科情景。(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其教学也必须遵循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掌握了上述原则,教师就可以据此进行策略教学设计,创设有利于策略学习的内外条件,使策略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二 试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187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P193

1)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能够对自己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的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务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积极向上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的宣泄不良的情绪。5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

贯性,即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即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2)教育对策 1开展长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开展长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同时要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2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减少师源性心理障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要求掌握学科特点,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并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减少由于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3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一只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对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4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定期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5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学生心理教育、咨询、援助体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在学校要针对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个性和共性、严重程度,在学校要建立起三个层析的心理教育、咨询和援助体系。

第四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

2009岗前培训考试资料(心理学)

心理学试题

1.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目前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学习动机的自律性: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自律性提高了。(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了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中学生相比增多了更多的职业化倾向。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付出的努力与收获成正比动机得到强化,反之就会削弱学习需要,降低积极性。

(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步骤:①学生的归因倾向②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在其中获得失败的体验。③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3.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

①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法上

①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4.桑代克学习理论—联结说(也称“试误说”)(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的一定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提出了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①准备律:联结的增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因此迅速做好教学准备,对于学习者顺利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②练习律:由于练习和重复,学习的联结就会得到增强,否则就会削弱,也就是“熟能生巧”,但存在严重缺陷:只进行练习而不知道练习的结果是一种无效的练习。③效果律:刺激反映的联结,如果得到奖励就会增强,如果受到惩罚就会削弱。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联结说的提出有利于确立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教育心理学科体系的建立。他提出的学习规律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及启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3.“好孩子”取向阶段;4.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三点启示:

①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进行。②道德行为的选择受道德制约,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道德认识的增强。

③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也能够的接受能力

6.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因素.基本过程)

影响品德态度形成于改变的主要因素:①道德需要;②对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掌握程度;③外部压力;④教育者

1怎样为学生创设成功的背景?①由于新旧学习内容之

间存在内在联系,先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先决条件。②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③课题的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就感。

(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具体的、短近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抽象的、遥远的、不易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具有更大的动机作用。将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具体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

成就动机训练分两种形式:直接训练,学生直接接受

训练者训练。间接训练,训练者先训练老师,老师再训练学生。

训练的6个阶段:①意识化②体验化③概念化④练习

⑤迁移⑥内化

(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动机:让学生直接面临具体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对自己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会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提高积极性。教师可以:①为学生创设各种直接面对实际问题的机会 ②通过社团活动利用学生社会动机培养学习动机

(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也是自我能力感,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①创造条件,使学

生产生体验。②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

文化之间的冲突;

(5)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师生比例下降,学习生活、学习保障的变化,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6)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他们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7)缺少心理卫生知识。10.教师的主要角色

(1)知识传递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2)父母代理人:帮助学生解决现在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当然,教师只是父母的代理人,而不是父母,所以在与学生交往中必须充分考虑与学生交往、沟通的方式方法。

(3)朋友和知己:教师充满热情的关怀、期望、帮助学生。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当然,教师在充当朋友知己角色时,不能忘记自己知识传授者角色。

(4)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运用奖罚来控制调节学生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班集体,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5)榜样:教师是社会规范的代表者,教师所有的举止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6)学生灵魂塑造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指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特殊角色。(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9)教育科学研究者。

11.教学反思如何理解及其意义:

(1)涵义: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内容及作用。

①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②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作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③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有重要意义。①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2品德不良转化的基本过程:

(一)醒悟阶段

醒悟是指道德品质不良学生开始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愿望。这种愿望一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严重后果是产生的,二是教育者的真诚关心和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感化。引起醒悟的方法有(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引发其他需要。

(二)转变阶段

当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想,并且对自己的错误初步有所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转变,教育者应抓住学生醒悟和转变的良机,进行耐心细致的启发和疏导,积极促进其转化。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转变:(1)恢复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树立集体荣誉感;(2)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3)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教会学生抗拒诱惑的方法。

(三)巩固于稳定阶段

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经长期的转变之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步进入巩固与稳定阶段。这时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决心忏悔过去,重新做人。他们希望社会接纳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对待这些个体,教师要注意是:(1)避免歧视和翻旧账。要倍加关心他们的成长。(2)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完整的自我观念。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

(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2)培养学生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9.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1)心理发展尚未成熟;(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

(4)在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后现代化文化与传统

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动态的因果关系。②教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次,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12.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支持的、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的氛围。教师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五条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②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识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①头脑风暴法。它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②戈登技术。它是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但戈登技术只提出一个抽象的问题,(3)改变不利于创造力的教育观念

创造力的提高是知识、技能和策略几个方面同时发展的结果。创造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应该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还应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进行智慧活动的训练。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是日常教学活动。当然,也不排斥直接的智慧训练的一定效果和可行性。不排斥课堂教学之外的作为辅助手段的创造发明发现活动,对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与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所起的作用。

第五篇:2011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V.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10、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7、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8、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下载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作业-高教心理学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一个人发展进程中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现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和......

    2013年重庆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

    1.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从个体心理产生的角度,人类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系统。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的结构一般分为:个性心......

    201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5篇模版)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其中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

    201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①②③④⑤ 1.道德:〔人的本质属性,立人之本,立身之本;二字合用始于战国的荀子;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是一种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是由......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学[推荐5篇]

    第一章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判断)2、 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相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 辽高校师训字[2012]1号 ────────────────────────────关于2012年全省高校教师岗......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为____,这种高校领导体制在《高等教育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2、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

    教育心理学终极版(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名词解释 B 1.表征: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2.本我:是个性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些生物性或本能性的冲动。 3.变式:用不同的事例或直观材料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