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19-05-13 00: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

第一篇: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4.行为主义心理学:标志: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S-O-R),称为新行为主义。

5.认知心理学: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6.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

7.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

1.心理学发展的含义: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3.心理发展内容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是精神分离学派的代表人物。关注人性格中的自我方面。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4.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

5.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7.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8.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

9.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①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②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高中;③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成人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第二节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4阶段:(记住名称)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6sui);③具体运算阶段(6-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上 2.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大学生):

①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大一)②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变化着的情境对问题作出判断;他们不再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大二/三)③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

第三章第一节

1.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2.气质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4种类型。(记名称和特点,会自己判断)5.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1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2独立型多于顺从型3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4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第二节1.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2.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3.智力三元理论: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亚理论:①情境亚理论②经验亚理论③成分亚理论。5.智力的测量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IQ)表示智力的高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测验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其计算公式为:IQ=100+15(X-X)/S 第三节1.学习风格分为四大类别:环境、情绪、社会、生理 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的高低,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日益失去其消极作用,就学习情境压力与焦虑的关系来看,一般都是低焦虑者在压力大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较好,而高焦虑者则适合压力较低的学习情境。3.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所偏好的信息加工方式,体现在感知、记忆、言语、思维等。

4.认知风格中知觉风格可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①场依存型:含义: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特点或优势:偏爱社会性学科,其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学习欠主动,易受暗示,喜欢讨论问题或进行合作学习,接受知识时偏爱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同时在学习情境中,他们往往较为谨慎,不愿冒险。

②场独立型:含义: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特点或优势: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较好,学习的内在动机高,学习自觉性高,喜欢个人独立学习,接受知识时善于分析,同时在学习情境中,他们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事以个人意志来决定 第四章

1.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符合是锁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2.教师角色形成经历的3个阶段:①角色认知阶段:(做老师之前,未上课)、②角色认同阶段:(真正做老师了)③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3.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的认知能力

3、操作能力

4、监控能力 4.教师的人格素质具有四个维度1成就取向2人际取向3课堂行为4组织才能

5.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6.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其特征:①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②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③创造性的洞察力

第四章第一节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2.冯忠良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3.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将学习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4.奥苏伯尔对学习的2种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2)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5.(1)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其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试误说”;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准备率、练习率(应用率和失用率)、效果率。其中练习率和效果率是两大主率。(2)斯金纳: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以他的强化理论为依据,提出程序教学,对当时各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班杜拉,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再造过程4)动机过程。6.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定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7.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正迁移和负迁移or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2)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据迁移的层次: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3)据迁移的先后顺序: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8.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

9.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提出的。

10.学习定势,又叫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心理准备状态。11.P学习定势既可以产生正迁移,又可以产生负迁移。√ 第六章

1.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生的一种内部动力。

2.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

3.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默里所提出的“成就需要”。4.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1)韦纳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3个纬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纬度。

第七章 第一节 1.知识的分类:▲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②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③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系统和图示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考)陈述性知识表征:

1、命题与命题网络表象与表象系统

3、图式 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分为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4.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5.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不同的意义获得模式。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就是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③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第八章第一节

1.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定义不同

2、测量方式不同

3、表征形式不同

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激活速度慢;快)5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快;慢)2.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

3.策略性知识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陈述性知识阶段②转化阶段③元认知阶段。

4.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主要: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第九章

1.▲问题空间三个状态:

1、初始状态

2、目标状态

3、达标通路▲问题涉及4成分:

1、目标

2、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3、障碍

4、方法

2.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进行主动地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3.心理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就情绪和动机强度而言,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第十章

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2.道德(品德)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四种基本成分构成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使他人愉悦和帮助他人的定向;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4.大学生品德修养方法:1学习2立志3躬行4自省

第十一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试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考体的特征:

1、群体必须是一群人

2、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3、有一定的目标

4、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2.群体的种类(1)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全体和非正式群体。①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②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2)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亲密程度①松散群体,指人们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接近而形成的集合体;②联合群体的成员彼此都认识到,他们同属于一个社会共同体。

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群体。

4.集体的基本特征:1对共同目的和任务的深刻认识2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4遵守集体规范 5.大学生班集体除具基本特征,还有4个特点:①强制性②同一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7.大学生人际关系的3个特点: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②理想色彩浓厚;③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没有利害)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掌握3个即可)①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③角色固着。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第十二章

1.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六个方面:

1、环境应激问题

2、自我认知

3、人际关系的认知

4、情绪情感的不稳定

5、性适应不良

6、紧张压抑

2.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身上

3.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就来访者①发展方面的问题或②适应方面的问题的困难,为其提供正常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并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答疑解惑、忠告建议等以帮助、指导、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困难,使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的活动过程。

4.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把心理咨询划分为2类:①发展性②调适性心理咨询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一、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1、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里差异的理解。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取各项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二、大学生的思维发展:

①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静态→辨证.非静止)②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再造思维)③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认识主体)

三、简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

(一)大学生的能力差异由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交互,每位人的能力各不相同。

1、能力的类型差异。(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2)认知、操作、社交能力的划分(3)一般和特殊能力的划分

2、能力水平的差异(1)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2)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性别差异

(二)大学生能力类型差异的教育含义

1、针对大学生能力类型的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2、针对大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要因人施教(1)掌握学习(2)个别知识教学(3)个人化教学系统(4)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 一教师的知识水平

二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1)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2)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3)教学设计能力(4)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1)语言操作能力(2)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过程能够有序进行的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子及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三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成就取向、人际取向、课堂行为、组织才能 四教师子夜的积极情感: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

五、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四个特点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 ②学习过程的阶段性。1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2专业课阶段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阶段③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和高层次性上。④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六、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当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为了使大学生有效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掌握理想的促进迁移的方法,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1、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者规则。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学习情景与日后应用情景的相似性。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越能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规律性联系,适用性越大,3、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对迁移有重要影响,向学生提供适当的 指导,可以明显的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养成其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问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定势的干扰。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既具有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又有适当的焦虑和思维活动的紧张度,这样在学习中,会有助于迁移的出现。

七、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八、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高校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一、动机激发策略

1、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

2、极少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

3、是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

4、教师还应该提供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

二、注意选择策略

1、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

2、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

3、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三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多次重复。

四、意义建构策略。帮助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新知识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措施:

1、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2、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

3、抽象知识和感性知识联系

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九、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2教会自我监控3在教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4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6长期教学

十、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

十一、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2发展元认知3增强自我监控学习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7问题的难度要适当8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

十二、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主渠道。大量研究证明,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

1、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1)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2)有意识传授技法。(3)培养科学实验能力(4)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2、激发创造性动机。(1)确立目标和意图。(2)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3)鼓励自我竞争。

3、塑造创造性人格。(1)、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5)、确立创造的信念

4、创设创造性环境。(1)、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十三、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p310)

1、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A;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C;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D;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E;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2.大学生自觉维护身心的心理健康。(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A;学习负担要适量 B;生活节奏要合理;C:用脑要科学;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1)培养个人的幽默感;(2)增强生活的适应能力;

第二篇:2011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V.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10、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7、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8、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第三篇: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开题汇总含答案

1、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3、冯特 弗洛伊德(催眠法)研究无意识现象;华生 斯金纳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

奈塞尔(1967)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认知心理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马洛斯,以人为本;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4、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是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7、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一、教师威信包括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

二、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8、三种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

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从大学或者专科学校学到某些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因循式教学:教师学过教育理论,受过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规,知道如何教,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学,但是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策略式教学:教师在较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

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的情境以及教师本人自身素质等种种原因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的、创造性进行教学,并能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反思和调控,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9、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式上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10、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1、泛化:虽然一个反射只对一个刺激建立了条件作用,但它不单对这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

这反应可泛化遍及到未建立条件反射的相似刺激范围内。分化:是学习者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12、认知发现说内容: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13、学习、命题学习

14、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

15、先行组织者: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的将它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1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知识观(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理论解释,它不是绝对的,唯一的答案,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学生观,(学生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这些是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构建意义),、;学习观(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17、学习动机的类型: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8、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他们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9、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M=VE)

20、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在其动机成分中,力求成功的成分比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一些,避免失败者在其动机成分中,避免失败的成分比力求成功的成分多一些。

21、成败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维纳对行为结构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三个纬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22、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前四种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23、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24、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律

25、提供丰富的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6、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7、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个组块,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28、遗忘过程“先快后慢”。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造成的。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

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及时复习;复习时间的适宜;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29、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可能简答):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30、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的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运动图式的形成;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31、元认知: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主要包括:认知、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元认知、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调控。

33、组块:作为名词,指记忆容量单位。作为动词,将输入的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记忆块或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一种策略。

记忆术包括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

3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类型:按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迁移的层次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按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通迁移。

形式训练说(常州的老师没讲):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这些官能即心理活动的形式/“心灵”的各种官能或心理活动的形式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 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向肌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加力量。某种官能在学习中得到训练,就能有效的在另一种学习中发挥作用。同时,“心灵”又是由各种官能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官能。可见,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心灵”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因此,迁移的实质是“心灵”的官能或心理活动的形式得到训练的结构。

35、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冉苒认为是重点,考解说及论述):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3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认知结构的概括性、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认知结构的巩固性。

3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

37、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哈奇森认为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密性。

38、创造力与智力的发展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为:

一、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二、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三、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四、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分布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还表明,创造性不只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更要重视拓展与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精神等全面的创造性素质。

3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简答、理解):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40、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三要素组成。

41.皮亚杰P151

道德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方面,采用观察法和对偶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

2)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海英瓷偷药的故事。该偷还是不该偷。

42.社会学习论P154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该过程实质就是替代强化。

43.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P157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态度定势的形成/道德观念的确立/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

成/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44.过矫正(理解)P165

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1)过矫正:要求不良行为者通过自身努力消除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恢复并改善原有的状况,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练习。

2)防范协约:以一种书面的形式在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实施和监督关系的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犹如签订条约。

3)强化暂停: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体不与强化,或将个体与 特定的环境相互隔离,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

4)表征性奖励:奖励不良行为者在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行为反应。

45.自我意识的结构(理解)P169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来看,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46.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P17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分化,矛盾,统一,稳定

47.全面认识自我P180

怎样全面认识自我:

1)通过认识他人和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3)通过自我比较认识自我4)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48.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作用P188

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由于别人在场后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懈怠作用:由于别人在场后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49.去个性化P189

什么是去个性化: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学生起哄,球迷闹事等等,作为一个单体他们是不会起哄的。

50.从众P192 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其影响因素: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主体认知;个性特征

51.集体舆论、集体规范、集体凝聚力P196,P199

集体舆论: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集体规范: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

集体凝聚力: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

52.人际吸引的因素(简答)P206

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喜欢,悦纳的现象,由下列因素制约:

1)相似吸引: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东西

2)互补吸引:能力互补,气质互补,性格互补

3)仪表吸引:

4)人格吸引:人格魅力是人际吸引最本质的因素

53.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P211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具有重要作用

2)主动交往:交往的成功与人的主动性有很大关系。

3)移情: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同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

54.对已经产生心理疾瘤的矫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学生潜能开发所进行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答)P23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知

2)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独立

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悦纳自己:自我4)具有完整的统一的人格品格:人格

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情

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适应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人际

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行

56.大学生矛盾冲突

大学生常见的矛盾冲突有:(主要表现)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2)理想性与现实性

3)强列的成材意识和知识经验不足

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

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57.人格P24158.能力、智力P244

人格: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他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最典型的特征是性格特征。

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智力: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

智力的核心。

59.智力结构理论P247

(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因素有两个,即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晶体智力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

(2)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许多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特质进行描述,而没有阐明智力活动的过程。

(3)智力多元结构理论

智力多元机构理论:逻辑数理/语言/身体——动觉/空间/音乐/洞悉人性善解人意/自我内省/观察自然;教育意义:

60.表11-2 填 超常、中常P250

智力量表:包括操作量表和语言量表2个部分。

130以上——超常/90——109:中常/70——89:偏低

61.气质、动力特征P25262.气质类型及其鉴定P254

气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

性等方面的特征

气质4种类型及特征: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现实中的人是兼有数种气质。

63.性格P257

64.性格特征分析P260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

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气质是性格的生理基础。

性格的特征分析:展开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当情绪对人的影响构成了一个人的情绪特点

4)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第四篇: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一及答案

山东省200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1、1957年奥斯本提出了A、头脑风暴法B、临床法C、创造技法D、观察法

2、奥苏伯尔认为,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是B

A、上位学习B、有意义学习C、并列学习D、学科学习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二大措施

A、设立心理咨询中心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注意用脑卫生D、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4、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A、斯滕伯格B、奥苏贝尔C、韦纳D、加涅

5、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职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的是

A、斯金纳B、冯仲良C、桑代克D、柯尔伯格

6、班杜拉提出了理论

A、观察学习B、人格发展C、品德发展D、思维发展

7、提出刺激s-----r)公式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苛勤D、弗洛伊德

8、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叫做

A、策略性知识B、操作知识C、陈述性知识D、概念知识

9、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皮亚杰C、霍尔D、佩里

10、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组织了

A、人格的心理结构B、气质类型C、能力类型D、品德心理结构

11、柯尔伯格提出了

A、道德认识发展论B、人格发展阶段论C、思维发展阶段论D、气质类型理论

12、布鲁姆按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即认知领域、A、概念领域B、思维领域C、情感领域D、品德领域

1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由

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霍尔

14、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心向共同组成了问题提解决的因素

A、评价因素B、认知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5、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是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6、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叫做

A、角色信念B、角色认识C、角色丛D、角色改变

17、提出了教学专长的类型

A、柏林纳B、韦纳C、苛勤D、霍尔

18、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体现了的学习特

A、老年人B、中学生C、大学生D、成人19、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成就需要”

A、麦克兰德B、阿特金森C、海德D、默里

20、韦纳把众多的原因归为原因源、稳定性、和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变化性

21、按照

A、迁移层次B、迁移的先后C、迁移的情景D、迁移的理论

22、按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A、技能型知识B、程序性知识C、直观性知识D、表征性知识

23、教学的监控、教学知识、教学操作知识共同组织了教师的A、教学过程B、教学风格C、一般教学能力D、人格类型

24、A、柯尔伯格B、埃森伯格C、冯特D、席勤

25、课堂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励和惩罚是

A、品德教育B、情感教育C、认知训练D、意志培养

26、由于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做A、社会制约B、从众C、角色从D、小群体

27、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石

A、定势B、思维C、知识掌握D、问题解决

28、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C

A、行为反映B、情感调适C、心理健康D、认知发展

29、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定、性适应不良、紧张和压抑都是大学生的A、心理健康B、一般心理问题C、反映失调D、反映过度

30、奈塞尔的《》一书的出版是先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人类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当代社会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判断题:正确涂A 不正确涂B(30分)

1、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心理发展是指心理与行为技能的衰退和消失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指的是高等

4、青少年是指3、4岁-----

11、12岁

5、认知发展学派一皮亚杰为代表

6、佩里把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7、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咨询

8、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9、前习俗、习俗、后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由陈鹤琴提出来的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迁移中的概过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12、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13、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进行的15、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6、成就动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7、在心理学中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成分共同构成的问题

1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和心向

19、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20、品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21、社会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22、健全的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

23、华生是“心理学之父”

24、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

25、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26、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7、有意义学习只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28、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30、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答案要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判为零分;未展开论述及书写不公正者酌情扣分。(共两题,每题20分,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列举一、二事例进行分析(5)

2、试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点3分,论述2分)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择答案:

1A2B3D4A5B6A7B8C9A10D

11A12C13C14C15A16A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A26A27C28C29B30D

判断题

1A2B3A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A16B17A18A19B20A

21A22A23B24A25A26A27B58A29A30B

第五篇: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山东省200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1、1957年奥斯本提出了A、头脑风暴法B、临床法C、创造技法D、观察法

2、奥苏伯尔认为,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是B

A、上位学习B、有意义学习C、并列学习D、学科学习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二大措施

A、设立心理咨询中心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注意用脑卫生D、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4、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A、斯滕伯格B、奥苏贝尔C、韦纳D、加涅

5、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职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的是A、斯金纳B、冯仲良C、桑代克D、柯尔伯格

6、班杜拉提出了

A、观察学习B、人格发展C、品德发展D、思维发展

7、提出刺激反映(s-----r)公式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苛勤D、弗洛伊德

8、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叫做A、策略性知识B、操作知识C、陈述性知识D、概念知识

9、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皮亚杰C、霍尔D、佩里

10、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组织了A、人格的心理结构B、气质类型C、能力类型D、品德心理结构

11、柯尔伯格提出了A、道德认识发展论B、人格发展阶段论C、思维发展阶段论D、气质类型理论

12、布鲁姆按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即认知领域、动作领域

A、概念领域B、思维领域C、情感领域D、品德领域

1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由

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霍尔

14、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心向共同组成了问题提解决的因素

A、评价因素B、认知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5、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是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6、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叫做

A、角色信念B、角色认识C、角色丛D、角色改变

17、提出了教学专长的类型

A、柏林纳B、韦纳C、苛勤D、霍尔

18、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体现

了C的学习特点

A、老年人B、中学生C、大学生D、成人19、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成就需要”

A、麦克兰德B、阿特金森C、海德D、默里

20、韦纳把众多的原因归为原因源、稳定性、和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变化性

21、按照分类,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A、迁移层次B、迁移的先后C、迁移的情景D、迁移的理论

22、按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策

略性知识

A、技能型知识B、程序性知识C、直观性知识D、表征性知识

23、教学的监控、教学知识、教学操作知识共同组织了教师的A、教学过程B、教学风格C、一般教学能力D、人格类型

24、A、柯尔伯格B、埃森伯格C、冯特D、席勤

25、课堂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励和惩罚是的方式

A、品德教育B、情感教育C、认知训练D、意志培养

26、由于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做A、社会制约B、从众C、角色从D、小群体

27、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石的标准

A、定势B、思维C、知识掌握D、问题解决

28、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C

A、行为反映B、情感调适C、心理健康D、认知发展

29、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定、性适应不良、紧张和压抑都是大学生的B

A、心理健康B、一般心理问题C、反映失调D、反映过度

30、奈塞尔的《》一书的出版是先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人类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当代社会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判断题:正确涂A 不正确涂B(30分)

1、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心理发展是指心理与行为技能的衰退和消失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指的是高等

4、青少年是指3、4岁-----

11、12岁

5、认知发展学派一皮亚杰为代表

6、佩里把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7、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咨询

8、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9、前习俗、习俗、后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由陈鹤琴提出来的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迁移中的概过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12、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13、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进行的15、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6、成就动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7、在心理学中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成分共同构成的问题

1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和心向

19、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20、品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21、社会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22、健全的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

23、华生是“心理学之父”

24、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

25、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26、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7、有意义学习只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28、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30、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答案要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判为零分;未展开论述及书写不公正者酌情扣分。(共两题,每题20分,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列举一、二事例进行分析(5)

2、试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点3分,论述2分)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择答案:

1A2B3D4A5B6A7B8C9A10D

11A12C13C14C15A16A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A26A27C28C29B30D

判断题

1A2B3A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A16B17A18A19B20A

21A22A23B24A25A26A27B58A29A30B

下载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