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健全的学习机制、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提升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集体,它要求我们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成为最雄厚的资本、最 持久的优势和最强大的力量。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终身学习的思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终身学习”不仅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的需要。人们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是必须终身学习以“学会生存”。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需要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是竞争的法宝,是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学习的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善于把学习真正融入单位的工作之中,把工作作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最好平台,使学习成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素质的“加速器”,成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党组织成员应充分认识到学习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要善于向合作伙伴学习,善于通过自我反思学习,通过交流共享学习,通过信息反馈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
实现终身学习要建立健全学习的保障机制。为使终身学习的意识落到实处,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习制度,使学习规范化、制度化,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要构建起党员学习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把党员学习情况与其奖惩、评优、晋升和使用挂钩,努力创造党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形成学习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出完备的学习活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终身学习活动有良好的条件保证。要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终身学习体系,丰富各类学习培训,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境外培训,使日常学习、脱产学习和短期集中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机会。
第二,树立团队学习的意识。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是一种整体氛围、整体素质和整体模式。团队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合作的人的共同体。学习型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就是大力提倡组织成员进行集体研讨、自由讨论、平等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集体的创造活力,提升党组织的整体效能和集体智慧。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树立团队学习意识需要建立共同目标。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了“共同愿景”的观点,确立目标也可以说就是设置共同愿景。目标犹如海上灯塔,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要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建设和发展,着眼于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既要确定和安排好近期目标与学习内容,又要有长远打算。同时,要积极把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党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树立团队学习意识需要在思想上打破个人的习惯性自我封闭。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团队学习不但要求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彼此心灵的沟通。这就需要在集体学习中主题宣讲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干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注意克服学习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和障碍,使学习成为党员交流思想的课堂、研究问题的平台和创新思路的阵地。
树立团队学习意识需要发扬党内民主,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进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发扬党内民主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尊重党员权利,弱化组织层级对组织成员的消极影响,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在团队学习中放下架子,摒弃“一言堂”的作风,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平等交流,形成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组织氛围,使集体学习达到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的目的。
第三,树立群众意识。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就能胜利;反之,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到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广泛而深刻的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即向群众学习,学习为了群众,学习依靠群众,让学习成果惠及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树立群众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基层,突破重点、排解难题的方法、窍门在群众手中。只有坚持走向基层,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创造中汲取营养,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工作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放下架子甘当学生,虚心向群众请教,实实在在了解基层,真心实意接近群众,不断学习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树立群众意识为的是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为了指导实践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党的组织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要满腔热情地对待和处理,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党员、群众一道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局面,使学习成果惠及群众。
树立群众意识要培养能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胸怀。群众敢于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监督批评是对党的信赖、关心和支持,党组织和党员乐于接受群众意见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帮助和监督,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学习成效的基本标准;要实行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外人士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广泛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学习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以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执笔:王炳林、卜照滔)
第二篇:树立法治理念 顺应时代要求
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严格依法行使审判权,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审判人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
理案件必须依据实体法作出裁判。也就是说,一方面,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实体法而作出公正的裁判,有法不依,不顾法律而裁判是不合法的裁判,是枉法的裁判。同时,法官在审理案件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违法者受到必要的追究。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守,则法律将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裁量权,并应依法接受对其裁量活动的监督。如果法官在裁判中具有超越法定职权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在正义的幌子下从事非法的裁判活动。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两种适用实体法错误的情况:一是案件事实是非责任认定正确,但适用法律错误,也就是所有的事实过程判断是对的,叙述完全正确,但适用法律或条款错误,导致案件上诉,其结果肯定是因适用法律错误,被二审裁定发回重审。二是对法律条文的认识发生偏差,导致案件实体处理发生偏差,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因为人对事件或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理解不一,或因为对立法原理的理解不透彻,对相应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的理解的不一致,导致在处理结果上出现偏差。
(二)严格遵守程序法
司法作为严格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的活动,比其他任何活动都更为注重操作程序。要保证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避免司法人员的恣意和随意性,必须要严格遵循固定的司法程序,绝不可在任何一个诉讼环节中违背和忽视诉讼程序。遵循程序是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的表现,也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历来具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公正的程序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程序可有可无”的思想依然流行,在极少数办案人员的观念甚至仍然保留着“程序虚无主义”思想。导致在审判实践中,规定的程序未能严格遵守甚至被公然违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某些地方法院的审判活动中严重存在。这些违反程序和不严格依循程序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司法公正。诚然,现行的程序法因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超职权主义的模式的要求,某些程序和规则的设计并不合理,但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审判的规律和经验,是保障裁判公正、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既然程序是司法活动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司法的“游戏规则”,则程序必须受到严格遵守。程序一旦设定,除非法律作出改变,则不受任何形势的影响。正如凯尔逊所指出的,在适用程序法过程中执法者没有任何理由依据“正义”或其他道德伦理准则而超越实在法的规定去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因此严格依程序法办事才能够产生一定意义上的程序公平。严格依程序法办案,才能体现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实现司法公正。
(三)真正做到司法独立、廉洁、高效
司法的独立性是裁判公正的前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司法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秉公办案,不屈从权势,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同时,人民法院的裁判权事关生杀予夺,更必须置于严密的内外部监督之下,秉公用之,谨慎用之。在当前形势下,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尤其要注意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接受政协、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权,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方面,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忘记了这一点,就忘记了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来源,就会丧失正确的权力观。而牢记这一点,就可以有效抵御各种不正常的干扰,真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的廉洁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法官作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应该做到清正廉明,一尘不染,让人民满意,让群众信任。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法官对贪赃枉法行为不愿为、不必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激励、保障、惩处和制约机制。不断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损害当事人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人和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司法的廉洁只是公正的保障,裁判人员不廉洁,不可能作出公正的裁判,但廉洁的法官也不一定作出公正的裁判,因为裁判的公正还取决于法官的业务素质,是否遵循程序等多方面因素。司法的高效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裁判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努力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延误和烦琐。因为迟来的正义是不正义,裁判结果即是是公正的,如果违反了效率原则,也不一定是公正的。
(四)确保裁判结果公正
裁判公正是指裁判客观真实,合情、合理、合法。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案件,能够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裁决。裁判是终结诉讼程序、启动执行程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司法活动。因而,裁判是否公正,在整个司法公正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深远影响。结果的公正是裁判活动应有的要求,也是诉讼当事人的期望所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赋予了司法机关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只有做到实体裁判公正,办案程序合法,裁判文书规范,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
第三篇:树立法治理念顺应时代要求
树立法治理念顺应时代要求
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严格依
法行使审判权,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审判人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人民法官的头脑,保证人民法院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广大法官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并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
二、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严格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提出来,在客观上应当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开展审判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树立审判权威的前提条件。审判方式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念对其进行指导,容易导致改革的盲目性,理念的匮乏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信仰的缺失,仅靠口号和群众运动式的动员不可能真正树立起司法的权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审判工作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
(一)严格适用实体法
实体公正是结果的公正,法官审理案件必须依据实体法作出裁判。也就是说,一方面,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实体法而作出公正的裁判,有法不依,不顾法律而裁判是不合法的裁判,是枉法的裁判。同时,法官在审理案件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违法者受到必要的追究。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守,则法律将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另
一方面,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裁量权,并应依法接受对其裁量活动的监督。如果法官在裁判中具有超越法定职权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在正义的幌子下从事非法的裁判活动。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两种适用实体法错误的情况:一是案件事实是非责任认定正确,但适用法律错误,也就是所有的事实过程判断是对的,叙述完全正确,但适用法律或条款错误,导致
案件上诉,其结果肯定是因适用法律错误,被二审裁定发回重审。二是对法律条文的认识发生偏差,导致案件实体处理发生偏差,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因为人对事件或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理解不一,或因为对立法原理的理解不透彻,对相应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的理解的不一致,导致在处理结果上出现偏差。
(二)严格遵守程序法
司法作为严格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的活动,比其他任何活动都更为注重操作程序。要保证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避免司法人员的恣意和随意性,必须要严格遵循固定的司法程序,绝不可在任何一个诉讼环节中违背和忽视诉讼程序。遵循程序是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的表现,也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历来具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公正的程序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程序可有可无”的思想依然流行,在极少数办案人员的观念甚至仍然保留着“程序虚无主义”思想。导致在审判实践中,规定的程序未能严格遵守甚至被公然违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某些地方法院的审判活动中严重存在。这些违反程序和不严格依循程序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司法公正。诚然,现行的程序法因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超职权主义的模式的要求,某些程序和规则的设计并不合理,但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审判的规律和经验,是保障裁判公正、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既然程序是司法活动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司法的“游戏规则”,则程序必须受到严格遵守。程序一旦设定,除非法律作出改变,则不受任何形势的影响。正如凯尔逊所指出的,在适用程序法过程中执法者没有任何理由依据“正义”或其他道德伦理准则而超越实在法的规定去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因此严格依程序法办事才能够产生一定意义上的程序公平。严格依程序法办案,才能体现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实现司法公正。
(三)真正做到司法独立、廉洁、高效
司法的独立性是裁判公正的前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司法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秉公办案,不屈从权势,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同时,人民法院的裁判权事关生杀予夺,更必须置于严密的内外部监督之下,秉公用之,谨慎用之。在当前形势下,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尤其要注意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接受政协、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权,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方面,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忘记了这一点,就忘记了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来源,就会丧失正确的权力观。而牢记这一点,就可以有效抵御各种不正常的干扰,真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的廉洁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法官作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应该做到清正廉明,一尘不染,让人民满意,让群众信任。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法官对贪赃枉法行为不愿为、不必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激励、保障、惩处和制约机制。不断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损害当事人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人和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司法的廉洁只是公正的保障,裁判人员不廉洁,不可能作出公正的裁判,但廉洁的法官也不一定作出公正的裁判,因为裁判的公正还取决于法官的业务素质,是否遵循程序等多方面因素。司法的高效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裁判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努力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延误和烦琐。因为迟来的正义是不正义,裁判结果即是是公正的,如果违反了效率原则,也不一定是公正的。
(四)确保裁判结果公正
裁判公正是指裁判客观真实,合情、合理、合法。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案件,能够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裁决。裁判是终结诉讼程序、启动执行程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司法活动。因而,裁判是否公正,在整个司法公正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深远影响。结果的公正是裁判活动应有的要求,也是诉讼当事人的期望所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赋予了司法机关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只有做到实体裁判公正,办案程序合法,裁判文书规范,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要实现裁判公正必须做到:
1、认定事实客观真实。事实客观真实,是裁判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事实失实,则无公正裁判可言。因而,我们在认定事实时,一定要依据证据判断规则,结合具体案情,力争使裁判事实客观真实,要坚决杜绝主观臆断,虚构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发生。
2、适用法律正确。法律是裁判的依据,是判断是否公正的基本标准。一般来说,适用法律正确则裁判公正,适用法律错误,则裁判不公。适用法律正确,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都适用正确。
3、自由裁量合情合理。在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幅度内,能否做到合情、合理,也是判断裁判是否公正的一个标准。在很多案件中,由于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幅度较大,自由裁判选择不当也往往造成裁判不公。因而,审判人员一定要正确适用自由裁量权,力争使裁判合情合理。要坚决杜绝假借自由裁量权,进行不公正的裁判。
三、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建立职业化的法官队伍
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法官现代化,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法治理念现代化是法官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官职业本身的要求。
在百姓的眼里,法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法官要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必须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专业知识深厚的、司法技能娴熟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审判工作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要求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必须具有独特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接受统一的职业训练。这样才能使法官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不出现偏差,才能保证司法公正。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可以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坚定的法治信仰、良好的专业训练、娴熟的司法技能、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整体,从而形成特有的职业传统和职业气质。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专家呼吁法官队伍应当由“社会精英”组成,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这是因为法官肩负着依法公正独立行使审判权案件的重任。这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关系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法官必须加强修养,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法官如果不加强自身修养,就不会成为一个合法的法官。
要达到这一目标,法官必须坚持学习科学理论,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用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事物、办理案件,正确、适当、合理地处理严格依法办案和“三个有利于”的关系,力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实践证明,要做到这一点,法官只具有深厚的法律修养、司法技能和良好的品行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三是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品行。这里所说的品行,不是特指法官职业道德,而是指法官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操守。法官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作一名好的公民。实践证明,一名好公民,不一定可以成为一名法官;但一名法官必须是一名好公民。法官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处理个人事务以及社会关系中,模范地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才能得到公众的尊敬,才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进而树立法官的个人魅力和权威,树立法官的良好形象。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需要。
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司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增强民众对法治的信仰和对法官的信赖。近年来,少数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极少数司法人员甚至徇私枉法,这与法官队伍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关键在于全面启动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以培育一支具有很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法官队伍。只有全面提高法官素质,才能唤起人们对法官的高度尊重,才能赢得更高的社会公信力,才能真正树立司法权威,也才能使“公正与效率”世纪工作主题真正得以实现。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司法权威,保障法官司法独立的需要。
不难设想,法官的职业化有利于保障法官中立和独立的审判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官是维系国家法治的特殊群体,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的实现程度,对法律功能的发挥起着很大的作用。法官职业化的重要尺度在于审判的中立和独立程度,因为司法的中立性和独立性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审判越独立,法官职业的专门化程度也越高;相反,法官的职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审判独立和公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地对法官提出严格的职业化要求,法官必须具有特殊而鲜明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特征,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四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有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说的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终身学习,既是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又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尚学思想精华,更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干部培养、教育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职业的现实要求。
3、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终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俱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五篇: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企业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集体智慧,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风险,使各级员工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学习,更加善于学习,确保学习型组织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我认为主要在于:联系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设计紧贴问题的学习计划和可量化的学习指标,用项目管理的形式管理学习。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中山厂正式引入TPM的2004年吗?我们制管部在1997年就开始开展方面活动了,从时间上看其他车间落后于制管车间大约7年;到今天我们仍可听到同事在议论车间生产问题时说:别拿制管来比,制管搞TPM多少年了?我们才几年?„„大家没想过、或者说不知道制管部的TPM活动虽然开展最早,但是当时仍落后于世界级的日本企业20年。
大家还记得前年2012年人事部组织的“TRIZ法基本思想和体系”(技术系统进化论)培训吗?这项创新思维系统是前苏联科学家在1946年,由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创立,在1991年苏联解体被世人认识并传播开来的。“TRIZ法基本思想和体系”被前苏联视为“国术”;“国家机密”;技术创新的“点金术”、“金钥匙”;“世界级”的创新方法„„被好来人引入课堂认识仍是在广泛传播的20多年后„„我们了解认识TRIZ创新思维系统落后于世界20年。
而韩国三星电子研发部门在1997年引入TRIZ,实施技术创新理论培训;1998年至2002年,三星电子共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颁发的17项工业设计奖,连续5年成为获奖最多的公司。2003年,三星电子在67个研究开发项目中使用了TRIZ,为三星电子节约1.5亿美元,并产生了52项专利技术。2004年以1604项发明专利超过intel公司名列第六,领先于竞争对手日立、索尼、东芝和富士通。
我引用上述案例是想说:我们目前已经开展推行的系统、工具和所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是最新。衡量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可以用与世界级企业的“时间差”再加上“学习成果”来界定。就时间而论,相差五年是可以界定为优秀,相差10年认为是合格;
我引用上述案例还想说:那么在同一个公司里部门、车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多少才合理呢?如何识别衡量差距?我们可以从标准化的落实程度来识别,可以从流程、指引文件和培训资料的标准化、优化数量上来识别。因为我在好来工作的部门多,对上述情况深有体会。过去,发生事故我们习惯问五个什么?我们习惯从为什么会发生事故、会受伤开始问问题;我们不习惯反方向问题:我们是如何确保不发生问题的?指引我们前线员工作业文件的步骤、方法有效吗?我们的培训指导有效吗?在没有学习“残余风险”和“屏障分析法”之前我也不会问这个问题。但是在学习之后我还会问:我们的标准化的程度与世界级工厂的差距是多少年?
好来是所大学校。我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今天,我们不能用等的心态等集团标准,等人事部组织培训。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寻找到新的管理知识、科学技术手段,积极的以身作则,引导员工、同事学习与我们工作相关密切新理论、新观念,丰富我们好来的企业文化、指引文件和培训课件,使我们在文化、观念和技术上保持领先,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