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17:0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第一篇: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反思课堂教学,我感觉尽管我们的老师都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尽管我们的教研部门、学校都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情况列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但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我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误区有:

1、探究学习的层次及深度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预习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听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克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但预习从现在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预习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猜想、设计、结论等,就不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也就不能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更不用说自主的设计、实施了,归根到底还是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设计的问题死板,不具有开放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把“对话”变成“问答”。

2、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需合作就能单独解决,却费时费力让学生合作思考,耽误时间,只是为了让学生活动而活动。

3、有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安排,致使合作学习接触不到问题的核心。

4、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引导、督促、检查,一味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课堂失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教师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5、多媒体使用中未注重“质”的提高,课件没有创意,只是课本的翻版,生搬硬凑声音、影像资料,滥用多媒体。

第二篇:对体育课探究学习误区的思考与案例设计

对体育课探究学习误区的思考与案例设计

邵伟德 钱晓磊

在《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与理念,并指出:“……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在体育课程中,要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必将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迁,而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比较习惯于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对探究学习的理解又不十分到位,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偏差,这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总结,并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探究学习的几个误区

1.比较肤浅的问题探究

新课程标准只是提出了重视探究学习的理念,并没有提供体育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因此在具体教学设计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如何提出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一些老师认为这是问题无关紧要,其实这个问题很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探究学习的成败。所谓探究学习,就要有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那么这是个怎样的问题呢?这是个真正的问题还是个虚假的问题呢?这需要我们体育老师认真思考,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提出个比较肤浅的问题就可以了。如有的老师举着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未免过于表面化,除了智力有障碍,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基本不是什么问题,还需要去探究吗?还有的体育老师找出的问题是“单手肩上投篮为什么要把篮球举在肩上方?”这个技术不是已经说明了“单手肩上投篮”吗!还需要明知故问?因此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运动技术教学中,要真正结合该运动技术的关键问题来提出相应的问题,而不要把问题停留在表面。就“单手肩上投篮”这个技术,可以找出这个技术的教学难点,并比较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与学生通过自我探究两种方式的优劣,如果进行探究学习优点大于老师直接传授,那么可以设计并实施探究学习。探究的问题也可以改为“单手肩上投篮用力顺序为什么要从下肢开始并把力传送到上肢最后到出手?”这个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投篮过程中容易犯“只用手臂的力量投篮”的错误动作。

2.解决不了的问题探究

有许多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比较专业的人体运动原理与知识来理解,如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作用需要通过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专业知识来理解,高中学生基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要让他们来认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骨骼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等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问题若成了体育课教学的探究问题,那么学生是解决不了的。又诸如“背越式跳高为什么要转体?”等问题还涉及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虽然高中学生也学了些力学的原理,但要运用普通的力学原理来解释跳高过程中的转体动作,还是很不够的。因此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提出探究问题时需要结合运动技术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来制定,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3.不需要探究的事实

提出好的问题是体育老师在设计探究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因为“问题”不是现成的,需要体育老师深入体育教学内容,深挖运动技术特性,并且能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才能提出好的问题。正因为提出问题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的体育老师就会犯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没有深入运动技术特点就提出“跳远为什么要分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几个环节?”的比较表面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体育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去探究,退一步说,学生去探究这个问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不是牺牲了大量的运动时间去了解一个已经成为定论的事实吗?!

4.形式主义的探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形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却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不顾学生的年龄层次特点、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等特点,盲目追求,致使教学方法与内容发生错位,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的内容都千篇一律地安排学生的探究学习,结果适得其反。因为探究学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在探究学习前,学生对该项目的内容应有一定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探究素材,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开动脑筋,边练习边思考,达到正确理解运动技术、达到巩固提高运动

技能的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安排探究学习的,一些介绍性的项目、简单的、容易掌握的项目就无需安排探究学习,一些低年级的学生、一些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运动技能教学的初期也不宜安排探究学习,因为探究学习需要花费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如果盲目安排,会得不偿失。

二、对探究学习的思考

1.明确什么是探究学习

考察各种“探究学习”的概念,可归纳如下:从探究学习的本质来看,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探究学习属于“学习过程”;二是探究学习属于“学习方式”。从学习过程的内涵来看,探究学习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我探究现象、得出结论;二是自主建构学习知识。但笔者认为体育课程探究学习应侧重于学生自我探究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是自主建构学习知识的过程。原因有二:一是体育的技术形成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操作性知识,其中的变数较少,无需学生重新自主建构;二是高中学生还没有明确的专业分科,有关体育学科知识非常有限,将来也不一定从事体育专业,因此无需培养有关体育专业方面的建构知识的能力。

据上分析,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含义应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确定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利用小组讨论与交流,寻找和发现探究的问题答案,从而获得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2.明白探究学习过程的构成要素

1)了解探究学习的目的探究学习应有明确的目的,即探究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特性,这个问题应该是运动技术或战术中的一个重要的但又比较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一方面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学懂其中的原理,使学生对该运动项目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记忆深刻;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体育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比较运用探究学习与传统技能教学方法的益处。如果运用探究学习确实能解决运动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那么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如

果运用了探究学习浪费的许多运动时间,对学生理解运动技术本质没有什么帮助,那么就应取消探究学习设计的想法。

2)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

在解决了为什么要探究的问题后,接下来尚需明确应探究什么问题了,这是摆在探究学习面前必须解决的实质性因素之一。那么这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从哪儿呢?笔者认为它不是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问题、也不是课堂气氛问题,而主要是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技术关键或战术意识等问题,体育老师可以根据每节课所要传授的具体运动技术特点,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即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的运动技术原理,设计具体的问题与教学情景。

3)设计探究学习的程序

提出了探究学习的问题,并不等于完成了探究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需要体育老师精心设计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设计决定了探究学习能否获得成功,因此体育老师应十分重视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探究学习的程序主要有: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教学实践——讨论问题(提供各种探究学习的素材与思考)——得出结论——教学验证。

3.开展探究学习需要注意的其它几个问题

1)探究开展之前,教师要准备好探究的情境,提供探究的材料或思考的方案

在探究之前,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创造特殊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一种发现和能胜任的感觉。也就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重点、难点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去探究、去实践验证,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问题讨论”这一环节中,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或思考点的不明确,可能讨论不出问题的答案或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因此此时体育老师应事先设计好几个思考的要点或思路,并提供各种探究学习的素材,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积极参与思考与讨论,有利于得出答案与结论。

2)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实施探究学习实践中,体育教师应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步子开展探究活动,允许他们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调

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从同伴那里听取反馈意见。也可以让他们提出一些探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质疑,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回答“对”或“不对”。

在探究学习中,同学之间应该有大量的交流情况。在研讨中,大家平等地面对面对话,老师不再是指挥者,主角将是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机会来逐渐发展起他们的系统分析能力,允许学生出错及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发展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3)教师对学生探究应给予相应的帮助与引导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一些困难也是正常的事,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一些点拨、建议、暗示或必要的信息等,以提醒学生注意他们忽略的地方,或给学生提示进一步探究的方向或线索。

4)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针对不同学段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知识结构、技术掌握情况等,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和学练要求,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5)合理进行探究过程中分组

在班级教学中,探究过程并不是一个学生的个体行为,它是学生发挥集体智慧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探究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要素,如何进行分组,可根据探究问题的具体情况、授课学生的特点等决定。

三、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举例

1.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单元中第二次课“练习跳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腾空步”。

2.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男生。

3.明确探究目的:了解在跳远过程中腾空步的重要性,探索腾空步技术的关键要领。通过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腾空步是技术要领,并进一步明确要使自己跳得更远应注重的关键要素。

在传授这个运动技术过程中,还可以对实施探究学习方法与传统技能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这个技术既可以按常规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探究学习来教学。但实施了探究学习方法,它的主要益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这个技术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该技术的要领与关键,让学生在掌握这个技术过程中学懂该技术的一些原理,并更好地运用该技术。它的短处主要是比传统的技能教学方法费时间,如果设计不好,会得不偿失。

4.提出探究问题:跳远腾空步的练习为什么我们通常要在沙坑前放置一个踏跳板?

5.设计探究程序:

1)让学生在“有和没有踏跳板”情况下练习腾空步,并计算单脚落地时的距离,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实践结果:设置踏跳板有助于学生的起跳与腾空。

2)学生分组练习与讨论——为什么会有差别,踏跳板起了什么作用?

3)提供学生思考的角度或思路:运用已学的运动学、力学原理对人体运动的状态进行分析。

4)讨论预期结果——起跳的作用是使人产生一个向上的垂直速度,而踏跳板作用是有利于学生获得一个垂直向上的力量和速度,把向前的速度转变成为一个向前上方的速度。

7.验证问题:在基本掌握了腾空步技术后,此时已撤掉踏跳板,但在沙坑前可拉一根不高的橡皮筋,要求学生在起跳后越过橡皮筋,测量一下前脚落地的成绩;同一学生,在没有设置橡皮筋情况下起跳,再测量成绩,后做比较——向前上方起跳与直接向前起跳有什么样的差别?

8.教学提示与收获:跳远时,在获得较大水平速度的情况下,应在起跳时尽量向前上方腾空,才能使自己跳得更远。

——摘自《体育教学》2007年第5期第13—14页

第三篇: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

合 作 学习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班级:姓名:杨丹学号:1103班

1115030141

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1103班

姓名:杨丹

学号:1115030141

前言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摘要】

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理论简析、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这三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学习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合作学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

现状研究

探索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简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深厚而宽广,众多合作学习的理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其理论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丰富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有以下不同的观点:我国陈云英博士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理论、自控理论、集体动力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王坦在《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中认为合作学习主要奠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其理论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致理论、接触理论。总而言之,合作学习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理论基础。其中社会学部分以社会互赖理论为主,心理学部分则包括认知发展论以及行为学习论。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合作学习策略。

就教师的教学策略而言,所谓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施的教学策略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全班教学阶段的实施策略。在该阶段主要以导入、展开和指导练习为主。组间交流阶段的教学策略。一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问题式,采用随机提问、抢答等形式进行组间竞争;另一种是测验式,通过完成作业及测验题来进行。合作学习的巡查调控策略。教师要观察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做好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给学生和小组提供帮助。教师的教学策略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有效度,所以教师需要慎重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就学生的合作学习策略而言,为了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主动承担个体的责任,明确奖励评价是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依据的。进行互助共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同伴需要相互帮助。被辅导者得到同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了认知水平;辅导者通过重新组织、加工和建构材料进行讲解,使其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三、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美国是合作学习的发源地,无论是在合作学习的理论成果还是实践经验方面,美国都为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现实意义的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学者就开始着手于对合作学习相关方案、试验进行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当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中。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法”就是一种具有“合作”特点的现代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不排斥竞争与个体化的活动,而是将其纳入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间的合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其活动特点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虽然国外的合作学习理论较早提出并实践,但其中仍存在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过分夸大了合作学习的适用性,对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鲜有明确的界定。缺乏系统化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不成体系。

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随着对合作学习研究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加大,对合作学习形成普遍的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与优势也受到内部成员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概念模糊不清。对于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普遍停留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层面上,对于合作学习的实质未能做深入的探讨。我国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90%集中在中小学教学领域,对于高校合作学习的研究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既不成熟,也不完善。

四、合作学习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但在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技巧与经验,小组合作的作用并不大,有些甚至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以下就是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合作。合作次数过多导致合作质量不高。合作学习时没有明确的任务,放任自流。④教师评价不全,缺乏对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针对合作学习的现状,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结合实际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加强对合作方法的指导。合作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指导,教师需重视合作的方法与技能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中通过商讨、组间辩论、师生互问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益。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知识与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合理、科学的分配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并且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挥每个人才智的团队。精选合作课题,灵活科学的安排合作探究。需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行为与学习方法。④教师需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合作目标。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予以纠正,面对学生的疑难困惑予以有效的指导,最后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予以评价,注意对知识性的问题要做出准确评价,对于其他较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出建议性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总结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各成员互相协作,以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他人的“对话”,进行深一层的沟通与交流。在与同伴或老师的交流中,体会视野开阔与思想提高的喜悦,并在这一交往的过程中,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将合作延伸到教学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99-205 [3]陈国平.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4]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中心,香港教师中心学报(Hong Kong Teathers' Centre Journal Vol.2),2000(6)[5]王惠荣.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甘肃:陇东学院学报,2010(5).[6]王新村.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23 [7]左昌伦.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第四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思想,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申述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西方,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习可以从互相教授中受益。1806年,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这一概念受到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和推广应用,并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合作学习理念。所以,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①在当代美国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教育改革研究》一书提到;“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他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有着几十年发展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们在教室里坐了12年,学习的目标就是听老师讲课,记住所有的信息,以便使在考试的时候像反刍一样吐出来。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往往只关注学习结果而忽略课学习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授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更多的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不过随着讲授进行,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注意力在下降,通常只是促进了对事实信息的低水平学习。反而妨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将学生分为几人一组,然后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进一步的得出结论并向教师汇报结果的过程。这样的合作学习是形式化的,并没有抓住合作学习的精髓。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合作学习在课堂活动上的开展,是它落到实处。本篇文章通过查阅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教育实习经历,根据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学习,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研究背景

几千年前,犹太法典就提到,要理解犹太法典,人就必须有一个学习的同伴。早在一世纪,昆体良就提出,学生能从教与学中相互受益。罗马哲学家塞内佳也也赞扬了良好的合作学习,他说“当你教别人的时候,你就相当于又学一遍”。在18世纪晚期,兰凯斯特和贝尔在英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学习小组实践,这一思想也随之传入美国。美国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帕克把他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引入到公立学校中,创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民主氛围。帕克之后,杜威将合作学习作为他著名的教学方法的一部分,普及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威尔逊兄弟在明尼苏达大学建立了合作学习研究中心。在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年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在90年代,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社会互赖理论

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最有影响力的是社会互赖理论。在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库尔特•考夫卡提出,小组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成员之间的互赖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后来他的同事库尔特•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修正了这一见解,勒温认为小组的本质是小组内相互依赖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达到动态的平衡。因此,一个小组或小组成员的变动都会影响替他小组或者子组成员的状态;内在的紧张关系使得学生团队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社会互赖理论假设,社会互赖关系的构建方式,确定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个体之间互动又会决定学习结果。积极的社会相互依存关系关系会导致促进互动,消极的社会相互依存关系往往会导致对抗互动。在缺乏社会互赖的情况下,个体之间没有任何作用,任何个人都独立于他人。促进性互动,会增加成就努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成果;而对抗性互动或缺乏互动,都会导致成绩的降低、消极的人际关系进和心理功能障碍。

2、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皮亚杰、维果茨基、认知科学和学术辩论的理论为基础的。皮亚杰提出,小组合作是通过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和观点,协调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来努力实现共同目标。从皮亚杰和相关的理论认为当个人处于合作环境中,会造成社会—认知冲突,从而引发认知不平等,并进而促进个体的观点和认知的发展,对于同一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在皮亚杰的认知中,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迫使小组中某位成员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来加速学生的心智发展。维果茨基及其相关理论认为,人们独特的心理功能和成就在社会关系中都有其起源。他的核心概念就是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学习者必需进行信息复述和重建,才能保存进入记忆系统,与现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而做到这一点的有效途径就是,在合作学习中,向同伴解释自己所学习的材料,从而促进辅导者从中受益。

3、行为学习理论

学习行为理论基于这样的假设,学生为了得到一些外部奖励、并努力完成任务的行为,但当没有奖励或惩罚时对学生将不在起作用。合作学习提供外部刺激让所有团队成员都努力参加。因为它假定,在本质上,学生不会平白无故的帮助其他同学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强调在社会交换的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之间是如何平衡奖励和代价之间的关系。

(二)启发与反思

社会互赖理论假设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动力不足,人际因素和内在动机的实现来自于重要的工作目标的共同愿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假设合作学习是通过描述个体之间组成发生了什么的相关的概念。然而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个人的事情。虽然三者在本质上有差异,但是社会互赖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合作学习形成了一个稳固三角形。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理论是21世纪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包含内容相当广泛,其主流代表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其合作学习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斯莱文 美国)

二、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引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存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约翰逊兄弟 美国)

三、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嘎斯基 美国)

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徐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王红宇 中国)

五、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 中国)

六、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使学生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队的荣辱。(林生傅 台湾)

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筹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道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二)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

合作学习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内涵是共通的,合租学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

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小组合作学习是由不同背景、不同性别、不同技能和学习兴趣所组成的异质小组,以团队成员讨论活动为基本形式,创建出能让每个成员都有平等参与讨论的小组活动形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接受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人的思想,进一步实现社会化。

2、以明确的目标达成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了传统课堂教学重视个人成绩的状况,将重心转为由几名学生组成的合作小组。改变了原有的以竞争、个人化为主的交往方式,使小组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能够使合作小组能够朝着同样的目标努力。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实行小组奖励方法,使小组间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发挥各小组的集体才能,让小组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

3、面对面的互赖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切都围绕考试这跟指挥棒转,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因而教学活动完全由教师控制,降低了学生的参与进课堂的欲望。为了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沟通和理解。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是满足学生交往需求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交流和提供有效的信息、为达到相互的目标为彼此支持,在合作中学会信任,同时也是让课堂回归本真、充满活力的促进性互动。

4、以小组团队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中的个人竞争变成了小组竞争,每个人都有小组的归属感和群体意识,强调了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合作精神⑥。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需要总结有益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除此之外,合作学习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合作学习是一种由教师控制教学和学分配学习任务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类型 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几十年发展的历史。结合国内外的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将小组合作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师生互动型

苏联“合作的教育学”流派所提出师生互动型的合作学习,其代表人物阿莫那什维利、沙塔洛夫、伊万诺夫等。师生互动合作主要关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问题,强调师生要善于合作;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强调人格上师生的平等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旨在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2、师师互动型

师师互动型的合作学习是由于美国联合教育理念和实践实践的兴起,其代表人物有鲍文斯和胡卡德。为了弥补一间教室只有一名教师上课时各自为政的情况,他们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协作教学,使得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合作教学以及评议。我国学者更加生动的论述: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就教学内容内容,使得教师们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已达到对思维、科研、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⑦

3、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主要代表以欧美等国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基础所提出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代表人物有斯莱文、约翰逊兄弟等。从传统教学过程来看,它只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强调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和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我们可以说,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的类型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课堂的人际交往中需要扩大其互动性,使互动式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地利用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是对这一合作学习类型的研究。

4、全员互动

“全员互动”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新型合作学习方式。全员互动,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中过程中调动全员之间相互合作的手段,是指调动各种动态因素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以达到更好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上述三种类型的合作学习的综合。如果我们把“师生互动型”当做纵向合作,同理,“师师互动型”和“生生互动型”就是横向的合作。那么全员互动就是结合最大化的教学动态因素,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是现阶段合作学习理念中一种较为完善的、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合作学习类型。

第五篇:对探究学习的体会

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通用文字符号深入人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语文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本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隐藏的价值取向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让学生体会得到。因此,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加强诗文的阅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例如,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影响和指导下,情不自禁地跟着反复吟唱,细心品味,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这首诗饱满的热情、动人的、优美的意境及流动的画面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交融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生动细致地分析了老臣烛之武的形象。特别是,当同学们认识到郑国所处的危险时,老臣烛之武的形象越发鲜明。文中的语言表达留给同学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意识到了语言是一门艺术,非下苦功夫学不可。于是,同学们自发地利用课余进行练口,组织演讲竞赛,举办故事会,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语言的热潮。正如明代的王守仁所说:“乐学的效果可以使人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潜在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改过去的不爱学、不想学、学不学都一样的态度。可以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并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探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层次

语文学习,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多少年来研究者成千上万,好的学习方式层出不穷。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一项。这种学习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学好语文,就是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学习语文。而这种语言环境的创设,探究性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学生们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研究,在切磋琢磨中学习语文,学的积极,学的主动。通过探究学习,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了语文的丰富内容,纷纷地整理出自己的学习见解。例如有的同学从《这个世界的音乐》、《极光一瞥》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奥妙与神秘;有的同学从诗经楚词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中领悟到了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探究的氛围热烈,探究的内容深刻。这种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提高做事的能力

新课标强调,要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探究性学习就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最好方式。学生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到不会办事,办事就要进行语言交际,所以学生感到开头难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语言表达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古文学习单元,我们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探讨“说话的艺术”。通过探究讨论,大家知道:烛之武,一位老头,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如何可以成功?通过研讨,同学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办事情,语言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语言的运用是讲究艺术的。烛之武和邹忌的成功在于他们通过语言巧妙地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同学们懂得了在运用语言时要考虑诸多的因素,要因人、因事、因境来采取不同的语言。懂得了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即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通过研讨,同学们认识了自己的问题,改正了学习中的缺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真心感受到了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快乐。

下载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校园贷的探究与思考(推荐阅读)

    对校园贷的探究与思考 【摘 要】随着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退出高校,校园借贷平台简称“校园贷”在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校园互联网借贷业务蓬勃发展。但在大学生信用贷款如火......

    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启示

    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启示 在国外当前构建主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条基本改革思路。这一思路在《基于问题的学习—......

    对高中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真切感受到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方法 、技巧和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合作、......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和探究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 ——参加区进修学校教研〔备课〕组长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指的就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

    对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思考 作者:曹兴辉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作者从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

    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做到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的素质,能够让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历史素质。高......

    对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考

    对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考 今天听了敬老师的一节科学探究课,收获颇多。我认为,在课堂中引入科学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师主导和传授地位,而让学生在学......

    学习“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组织形式”的思考

    学习“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组织形式”的思考 刘 会 萍 历史活动教学的形式很多,例如编写历史剧本、表演历史剧;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热点历史问题探讨;参观、调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