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启示
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启示
在国外当前构建主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条基本改革思路[1]。这一思路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更轻松而有趣》一书得到集中体现[2]。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具体体现在PBL学习的定义、理论基础、模型、设计、实施以及评估等方面,问题学习模式的典型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即所谓的学习议题,学习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将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们仍就需要反复循环地产生学习议题、分头查找资料、小组交流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不仅在于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理论新思潮,更重要的是,它确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求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现,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相对于接受性学习,它们在适应范围和学习层次上有一至的区别,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三种学习统称为发现性学习)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问题性。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缩;第二,过程性。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第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开放性、过程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开放性[3]。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相通性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让学生获得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体验,重视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因此,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本文以托尔普和赛奇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试图创造出教师易学好用的探究教学策略,深入研究探究性教学的本质,研究探究性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设计探究性问题,把握探究教学的起点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P.11)。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物理问题即“原始物理问题”,所谓原始物理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物理问题[4]。原始物理问题具有探究性,是因为它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和更高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深入探究重要的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它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将已有的概念、知识和技能与探究过程联系起来。能鼓励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因而原始物理问题具有开放性。如对“视觉暂留与频闪效应”的教学,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在有日光灯的房间里开、关电风扇时,其扇叶看起来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的。如何来解决这一现象?通过呈现这一问题情景,并把它作为探究学习的组织中心,从而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的基础知识,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5]。当然,教科书中的问题与习题并非设有探究价值,探究性问题的本质在于问题的开放性,在于能够拓展学生探究的空间。只要改变其本质,善于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及对它们进行变换式处理,也可使之变为有探究性的问题。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只要把握问题情景的特征:即结构不良并且杂乱;总是随着新信息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没有惟一的正确答案[2](P.35),可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景,如差异性实验,生活事件与经验,科学模拟研究,知识的联系,作业活动[6]。等等。
二、以情景和思维导向图为诱导,调整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水平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问题情景的开放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与时空的有限性及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为使 探究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指向,对探究过程进行准确定位,要求教师在课前对预设问题以及课堂上随时生成的问题预先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和设计这些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和完全的导向系统,并以此调整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水平。情景与思维导向图就是诱导探究学习活动方向的两个典型要素。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能诱导探究活动的方向。如在图1与图2的情景中,分别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在图1的实验装置中,用你的手将盛满水的玻璃烧杯中的泡沫塑料块慢慢地按下去,你将观察和感受到什么现象?这个问题情景是诱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溢出水的多少与手感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建立定性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沿着F浮是否等于G排的方向进行探究。(2)在图2的实验装置中,两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读数相同,当两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观察弹簧测量计读数的变化与所看到的情景,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证明,此时学生提出的因素是众多的,表述中包含有关与无关的因素,这个问题情景不但诱发了另一个探究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探究的水平[7]。
在PBL设计中面对复杂的问题时,画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图3详细地描述了我们是如何使用画图这种方法的[2](94—95)。
“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自己的思想画出来,探究学习中,以思维导图为指导手段,可用以指导学生的探究步骤和探究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详细标明探究的起点、目标、探究过程经过的中间环节以及如何达到探究的目标,从而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准确定位,决定下一步探究的方向和选择引导的策略,而不至于在探究过程中过于随意而偏离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思维导向图[8]。
三、利用元认知提问,促进深入探究
“元认知提问”是为了激发认知活动而使用的提问。它与认知提问的差别主要在于认知提问离具体问题较近甚至有时直接就具体问题进行提问,而元认知提问则离具体问题较远[9]。在认知层面,学生进行计算、阅读、观察和理解信息。元认知层面促使学生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和保证选用合适的策略,对认识的认知涉及个人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性的认知和确信自己知道的认识。图5给出了思维与提问的三个水平[2](131)。图5中的水平二和水平三的提问即本文所提及的“元认知提问”。元认知提问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它既是引导认知活动的路标,又是促进探究深入的动力。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元认知指引和发动。目标导向的过程是运用元认知确定探究目标和选择认知策略的过程,探究展开的过程是元认知调节、监控探究方向并促进探究前进的过程,反思总结过程则是运用无认知检验探究成功得失的过程[9](63)。以图5中的水平二和水平三为基础,演绎出如下具体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的目标是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和你曾经碰到的哪个问题有联系?你这样做离目标越来越近还是相反呢?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可探究出像电风扇扇叶运动这一原始物理问题的相关结论。
四、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型及探究学习的实施
PBL学习活动所包括的环节如图6所示[2](63)。
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序都不是死板、不可改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顺序,也可以学完后面的某些环节后再重复前面的一些环节。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个学生实验为例说明学生的探究活动。事先并不申明课本中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重组,把该实验放到教完“伏安法”测电阻一节内容和完成学生实验“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之后进行。除了课本的实验电路,学生还分别设计出如下电路,并列出相应的实验原理式[10]。
两个电压表分别用以上各电路连接,可导出电池动势ε,对于求电池内电阻,学生们所用的方法都一样,即用多用电表测出电压表内电阻,然后由不同连接方式中的原理式导出内电阻r。
这节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认知教练”的角色和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角色。对于教师,需要不断地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从一个控制学生如何学,学什么,向支持、协调学生的角色转换,训练学生的思考、质询的能力及元认知能力,这个过程包括许多部分:诊断、指导、提问以及示范,对PBL过程进行调控和整个活动系列中插入讲解与评价[2](118-143)。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5,(5).[2] 托尔普,赛奇。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 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6.[4] 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J].大学物理,1995,(8):2-6.[5] 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4.[6] 朱铁成。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景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9):66-68.[7] 张主方,杨鸣华。课堂探究学习的多元化教学设计和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4):3-4.[8] 齐伟。“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DB/OL].http://
[9] 钟志华,深荣豹。探索教学三要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6,(5):62-63.[10] 李华君。实施发层教学,提高实验水平[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12):27-28.
第二篇: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对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反思课堂教学,我感觉尽管我们的老师都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尽管我们的教研部门、学校都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情况列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但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我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误区有:
1、探究学习的层次及深度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预习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听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克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但预习从现在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预习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猜想、设计、结论等,就不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也就不能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更不用说自主的设计、实施了,归根到底还是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设计的问题死板,不具有开放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把“对话”变成“问答”。
2、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需合作就能单独解决,却费时费力让学生合作思考,耽误时间,只是为了让学生活动而活动。
3、有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安排,致使合作学习接触不到问题的核心。
4、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引导、督促、检查,一味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课堂失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教师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5、多媒体使用中未注重“质”的提高,课件没有创意,只是课本的翻版,生搬硬凑声音、影像资料,滥用多媒体。
第三篇:对银行工作作风问题的探究
对银行工作作风问题的探究
一、强化教育,规范管理,解决干工作、做事情不认真问题。
一是强化职工思想教育,提倡认真和较真精神。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其自觉端正工作态度,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二是要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把岗位责任制作为衡量、评价员工工作标准的尺度,使其提高工作标准,严格自我要求。
三是要规范日常工作管理,提倡扎实、踏实作风,强化纪律意识,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
四是要明确工作时限。各科室、网点布置工作要有时限要求。员工做工作要有时间概念,当天能完成的必需完成,提高工作效率。未在限期内完成的工作每拖延一天罚款100元,同时扣工作积分卡1分(领导批准的除外)。
五是要认真执行组织和领导的决定,服从组织领导的安排,不找任何借口,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不服从的下岗待分配,下岗期间只开生活费;对支行开展的各项活动不参加的扣工作积分卡6分(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的除外)。
二、强化学习,解决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钻研业务风气不浓问题。
一是要提高工作主动性,对于本职工作不能等待领导吩咐、提醒;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服务客户要热情、周到。
二是各科室、网点要根据本部门职能、员工综合素质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扎实业务知识;要定期召开业务座谈会,探讨、交流和解决业务中出现的问题。
三、强化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解决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思考问题解决方法来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方法,丰富业务、管理、服务方面的举措,增强本岗位、本部门工作创新能力。
四、其它方面
一是各部门负责人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员工思想,消除员工工作畏难情绪,克服厌战心理,增强其工作信心。
二是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员工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
三是要维护银行的形象,对本行不利的话不说,对本行不利的事不做。对支行和领导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不许背地发牢骚,讲怪话,更不允许有损本行形象和利益的行为发生。否则,支行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四是全行要倡导节约精神,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员工厉行节约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第四篇:车臣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流血的伤口:由车臣问题浅谈我国民族政治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胡伟楠)
内容摘要:解决民族间的分歧与矛盾,促进多民族国家稳定和谐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国际地位日益上升,我国的民族问题却日益突出。民族认同感下降、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矛盾尖锐。少数分离势力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不断制造危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活动。2008年3月14日和2009年7月5日,藏独和疆独势力制造了旨在破坏民族关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暴力事件,给我国和谐的多民族关系蒙上了阴影。有鉴于此,我国政府正逐步重新调整民族政策,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关键词:车臣问题;民族政治;实践
一、引言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5000多个民族,现代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在俄国内,生活着200多个民族,除俄罗斯族之外,其余都为少数民族。但比较特殊的是,这些民族基本都是在帝俄时代被俄罗斯人征服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在这些民族问题之中,车臣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车臣问题原本是俄国的国内民族问题,但由于俄罗斯未能妥善的解决,使得这种矛盾长期存在,更兼各种势力不断将触角伸向车臣地区,使之与人权、国际恐怖主义等挂钩,业已成为成为了阻碍俄罗斯重新确立世界大国地位道路上的“绊脚石”,是历届俄政府都无法回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与俄罗斯类似,我国也是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推行比较合理、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间关系也比较和睦,同时各民族群众也在维护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贯彻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政策,妥善的处理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这一切的成就都成为我国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1
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均的状况。尽管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给予了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因很多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未能及时妥善的解决。近几年来,由于国际上反华势力的支持,许多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利用这种民族间略显微妙的关系,不断制造分裂国家的事件。2008年3月14和2009年7月5日,国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制造了旨在蛊惑人民群众、制造民族分裂的大规模暴力流血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每个中国人为之心痛。
这两起事件虽然在广大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反对下被挫败,但是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族间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关键。联系到车臣问题对俄罗斯重塑大国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车臣问题的由来,分析车臣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为我们解决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的促进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车臣问题的由来
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高加索山脉北侧,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首都格罗兹尼。车臣人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全部皈依伊斯兰教,属于比较开放的逊尼派。在18世纪末,当时的沙皇俄国大举南下高加索地区,车臣以及其他民族遭到侵略,车臣人从1830到1864年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反抗,史称高加索战争。战后,付出巨大代价的沙俄开始正式接管车臣地区,并采取了相对怀柔的统治政策,虽然得到了车臣人的支持,但因为未能尊重车臣人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双方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为此,沙俄采取极端措施,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强迁国内车臣等民族给土耳其,用以交换乌克兰等民族迁入沙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整个俄罗斯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车臣和其他高加索民族开始了独立建国的探索,并相继的建立了许多政权。但最终,车臣人未能达成目的,车臣还是成为了苏维埃俄国的一个州。
1922年苏联建立之后,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分配。由于在领土以及产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歧视车臣人的做法,引起了车臣人的强烈不满,民族情绪不断上涨。以至于在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广大的车臣人选择了与德国人合作共同反对俄罗斯人,甚至加入德国军队与苏军作战。当1944年苏军反攻高加索,高加索得到解放后,斯大林下令将整个车臣民族和印古什族人迁往中亚的流放地,对这些居民的反叛实行集体惩罚。数百万的车臣人从此开始了苦难的流放生活。1957年1月9日,苏联宣布允许车臣人从流放地返回故乡,并恢复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行政建制。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国内各民族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为数不少的车臣人也紧抓时机开始了独立的探索。1991年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1991年9月前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武力推翻了车臣地区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地区进行了共和国总统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苏联解体前夕,杜达耶夫颁布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且组织车臣国民卫队,车臣走上独立道路。为了平息分裂主义势力,叶利钦政府决心以武力解决车臣问题。1994年12月,俄军出动6万大军开始对车臣地区武装进行打击,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1996年8月13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地区武装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
1997年1月,车臣地区进行总统选举,马斯哈托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和车臣签署和平与互相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约,反而加紧分裂活动。而且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不但加紧分裂活动,而且经常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企图和该国一起建立所谓“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政府当局出动10万大军,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到2004年,每年车臣武装分子至少要发动3次恐怖爆炸事件,每年的爆炸事件至少导致数百人丧生,以千记无辜百姓受伤。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非法总统,他躲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3大头目之一,领导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军经过空中地面联合打击消灭了大部车臣武装。但剩余的车臣武装继续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不断在各地进行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00年2月6日,俄罗斯军队占领整个格罗兹尼,标志着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结束。然而,整个俄罗斯还没来得及为胜利庆祝,各种类型的恐怖袭击便继踵而来,且规模不断扩大,伤亡人数不断上升。车臣,在偌大的俄罗斯并不算起眼的高加索国家,却成为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都关注的反恐怖重点地带。
战后,俄罗斯开始对车臣进行全面的管理:确立了车臣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安抚车臣老百姓的抚恤措施;继续部署大批武装部队和警察,打击小股的车臣非法武装。虽然收效甚微,但客观上却使动荡二十多年的车臣地区局势趋于稳定,车臣人民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但此后,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与车臣非法武装合流,大规模的暴力流血事件让整个俄罗斯笼罩在恐怖的阴云之中„„
三、车臣问题的主要原因
“车臣是俄罗斯的车臣,我们愿意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荣誉!”俄前总统普京的豪言壮语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声音。诚然,作为俄罗斯南线石油基地的高加索地区,关乎俄罗斯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大计,而车臣的稳定更加左右着该地区的局势。有评论家甚至指出:俄罗斯若想重返世界大国舞台,则必先重振经济;若想重振经济必先把握好石油命脉;若想保住石油命脉,则车臣必保证稳定二十年!
仔细分析车臣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上俄罗斯长期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
俄罗斯是一个伴随着征服其他弱小民族从而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以民族成分划分的。但是俄罗斯过多的给予了几个主体民族的行政区以优惠,这使得俄国内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处于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后来的苏俄和苏联更加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甚至采取了流放整个民族的极端措施。可以说,自车臣被俄罗斯征服的那天起,车臣人就没有享受过公平的待遇,一直为俄罗斯所排斥和压迫,无形之中加剧了原本紧张的民族关系。历代车臣人都在为独立自由而努力,意图脱离俄罗斯,从而获得自由发
展的空间。可以说,正是俄罗斯长期以来的错误政策,让车臣问题萦绕在俄罗斯长达几百年。
2.宗教因素。
车臣人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车臣人利用伊斯兰教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所以每当车臣掀起反俄的斗争时,伊斯兰教都能被用做凝聚民族和动员社会的思想工具。近代以来,伊斯兰教一直作为车臣等少数民族处在俄罗斯主体民族包围中的自我保护手段。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在东正教的口号下实现复兴,不啻是对伊斯兰教的公然蔑视。因此,他们认为,俄罗斯穆斯林地区的行政主体不应该加入俄罗斯联邦。近几十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并通过中东向世界输出。同为穆斯林的车臣人也受到了影响,民族间的恩恩怨怨逐渐的被加上了宗教的色彩,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车臣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3.西方国家为遏制俄罗斯的发展干预车臣问题。
车臣危机折射出来的,是苏联以及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国际法主体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孤立的去看待。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一轰动世界、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事件,其背后都影影绰绰地潜藏着某些西方势力。这些都已经是公认的现实。对此有着切肤之痛的俄罗斯普通公民和学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问题的这一方面。而车臣危机的爆发。也不完全是内部因素导致的。车臣民族分裂运动的发动,还有某些反苏联、反俄罗斯势力的背景。策动车臣危机,目的在于将北高加索地区从俄罗斯分离出去,实现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的再解体。到车臣危机的持续阶段,西方国家的目的是:借助车臣分裂派别的力量牵制俄罗斯,使其焦头烂额,并进一步衰落。在苏联解体后的初期,俄罗斯所推行的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为西方势力干预和插手车臣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俄罗斯将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视为包袱,几乎在为其脱离脱离俄罗斯的卵翼而感到庆幸;这就意味着:俄罗斯被迫的做出了战略收缩的决定。但随着亲西方政策的失败,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开始重视高加索地区,车臣战争的爆发明白无疑的表示了俄罗斯对西方的不满和抗议。随着9·11事件的发生,俄罗斯和西方走到了国际反恐的战壕中,西方国家的势力逐渐从车臣地区退出。
4.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
在车臣战争中遭受沉重打击的车臣非法武装,逐渐放弃了与俄罗斯的直接武装冲突,转而开始改用游击作战或者发动暴力事件与之对抗。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9·11事件后,国际恐怖势力深入到高加索地区,在人员、武器等方面给予车臣非法武装大力支持,使得俄国内的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人员财产损失不断上升,成为萦绕在俄罗斯民众心中的阴云。
四、结论
车臣,这个本该平静的高加索山地之国,却从未真正的享受过一天的安宁生活。流血,这个令人惊悚的字眼,成为全部俄罗斯人对车臣的唯一印象。车臣的稳定,已经成为俄罗斯大国之路上的一座避也避不开的险峰。悲观者甚至认为,因为车臣问题的无法解决,俄罗斯永远也无法重回大国之林。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类似车臣问题的现象怕是不会出现。可实际的情况是,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并非牢不可破。分裂分子利用民族之间的矛盾制造的3·14和7·5流血事件,让每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
不过,中国毕竟不是俄罗斯。在新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冲突,结果被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所利用,将经济文化上的分歧冲突,扣上国家间意识形态的“歪帽子”,并不断借此挑唆各民族之间原本和睦的关系。为了避免车臣的惨剧在中国上演,我们应该谨小慎微,根据现实间各民族的现实状况不断调整相应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科技、文化教育之间的交流活动,最终在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探究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启示
探究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启示
作者李忠富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而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农业技术推广率达50%—60%,美国更是高达80%—85%。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5%—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从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状况来看,截至2007年底,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2.6万个,实有农技人员85.05万人。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农技推广机构、农技人员的数量、质量存在着较大差距。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形成联邦政府—州—地方三级合作推广体系,上下沟通,形成网络,体系健全,及时向农民传播农业家政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综合性。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有:
第一,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赠地法、汉奇法、史密斯和勒沃尔法三个法案,形成了美国以州立大学为依托,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推广模式,通过田间示范、发行出版物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第二,健全的推广体系和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县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推广机构。州推广站对推广项目进行决策,对推广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下一年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县级推广站由州立大学的推广站直接管理,直接、间接地(农业协会、合作协会或自愿者)向农民推广最新科研成果,传授科技知识。
第三,明确的推广工作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项目,向农民传播知识,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提供更多的有活力的社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第四,现代化的推广手段。各级推广站均配有计算机系统,并与国内外联网,设立有多个网站、网页。推广人员可以随时获得大学推广站数据库中的资料,也能了解到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定期向农民播放农业信息和技术知识,还可以运用卫星系统向农民提供农业气象、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服务,开展技术培训。
第五,稳定的经费渠道。美国农业推广的资金,主要由联邦、州和县的财政提供。另外还有社会上各种私有基金会、工商企业和农场的捐款,农业部推广教育基金和广大自愿者的服务,如密西根州近年接受资助的推广费占推广经费的1.5%。
第六,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农业推广站的推广人员都是国家公务人员,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大学推广站按规定比例解决,办公费费用、交通工具等开支由县政府解决。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由于管理体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照搬美国的推广模式是不可能的。但美国政府重视农业、保护资源、保护农民利
益等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
日本在《农业改良助长法》法律规范下建立了的农业推广体系,整个组织由主体组织与协同支援组织构成。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组织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普及部、普及教育课及生活改善课)—都道府县—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业改良普及所)—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技术源泉是国立及县立农业试验。技术普及的路径为:试验研究者—专门技术员—改良普及员—农户;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组织体系有重视专业技术职能的专家型体系、重视地区协调职能的多面手型体系、与专业技术和地区负责人之间职能复合的引导型体系和重视策划和协调职能的协调型体系(项目组体系)。
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组织体制是以基层农协为基础,经营范围非常广泛,其具有桥梁职能、购销服务职能、信用、保险服务职能、技术推广和生产服务职能、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等。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与策略是依靠或通过农协最终实现的,具有协助政府推行农村基本经济政策的桥梁作用,连农村供销基本上是由农协控制。
第一,双轨的高效运行。日本农业推广实行的是政府和农协双轨推广制,两个体系既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支撑着日本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政府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健全的技术普及与推广组织系统,农协在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村信贷、保健和健康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服务技术指导。
第二,以农民为核心的科研与服务体系。日本的科研、教育、推广以民为核心,与农业结合地非常紧密。同时,农业协同组合是农民自发组织的自我服务体系,是农业推广方面不可忽视的辅助力量。
第三,加强农业推广信息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日本的农业推广信息化程度很高,农业信息网络非常发达,各都、道、府、县都建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站,将各级农业信息网站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内容全面、高效权威的全国性农业信息系统,为推广人员和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第四,科、教、推配合的协调,以普及员为主的推广体制,贯彻“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日本的农业推广强调以普及员区域性服务,在组织机构上设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所),既充分发挥了农业的区域功能,又明确地把农村农民工作落到了实处。农业推广事业是农业推广公务员担当的行政行为,农业推广人员实行严格的两次考试录用制,推广员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设有岗位和职务补贴,并将其法律化。通过教育手段促使务农者有自发性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等,以“培养会思考的务农者”为根本,开展推广活动。贯彻“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把农民生活包括食、衣、往、行指导内容纳入农业推广,生产、生活同时指导,谋求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的共同改善。推广服务领域已延伸到了农业经营管理、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市场信息、农业区域开发设计、环境保护、农业观光、农村开发、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英国的农业技术推广
英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有强大的科研队伍,英国的农业科研工作由教育和科学部下设的农业研究委员会统一计划和协调,承担农业、渔业和食品部委托研究的项目。国际英联邦农业局是全国最大的农业情报中心,全国各地都建农校,农民、农业工人等均参加农校的学习。
第一,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英国的农业经历了一个从比较先进、衰
退、恢复再发展到实现现代化曲折的发展过程,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
第二,实行价格保护政策。英国政府制订了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种农牧产品(如肉牛、羊、猪、蛋、羊毛、牛奶、谷物、马铃薯、甜菜等)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由政府补贴。英国政府还通过提高某些农产品保证价格和压低另一些产品的保证价格的办法来调控农、牧业生产,使之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达到预定的目标产量。
第三,利用共同农业政策促进本国农业发展,通过国际市场发展本国农、牧业生产。英国积极把本国农产品市场纳入共同体的轨道,建立共同农产品市场,推进与欧共体农业政策的一体化,促进英国农业发展,稳定农民收入。英国农业生产者按欧共体制订的保护价格(干预价格)出售能获得较高的收入,此外对特定农业和园艺业部门的生产和投资也给予资助。英国政府对不易腐烂的农牧产品,以有利的价格从国外进口,而对易腐烂和不耐贮藏的鲜活农产品,则做到逐步自给。
第四,用农业政策实现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英国政府制定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对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还对农业基本建设(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第一,人员数量多,专业素质较差。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数量庞大,平均每个县约500人。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却较低,全国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即将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
第二,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地区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包括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项目经费,其中又以经常性的(固定的)事业费收入为主,而项目经费所占比例很小。
第三,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
不能明确地划分单位职能,经常情况是一个单位同时承担几项职能中的,导致不同类型的职能交叉,形成政、企、事不分的状况。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常被分派给非业务性的工作,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正常职能的发挥,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第四,非政府部门的推广机构参与度提高,但有局限性。非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近些年来发展较快,对农业技术推广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较为突出,但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启示
第一,依法治农。强化农业法规、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行依法治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法治理行政手段挤占、挪用基层推广站的资金、资产,限制农业部门执法,拖欠农技推广人员工资等行为。
第二,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实现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农业内部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作用。通过项目把科研、培训、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实用技术的研究,培训推广骨干,加大推广力度。
第三,不断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促使形成了庞大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力支撑着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四,不断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改善推广人员待遇,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各级政府要为农技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保证农业推广的工作经费,推广部门要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鼓励推广人员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及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要制定政策,鼓励和要求专家、教授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做到为农民服务,为农业发展服务。对推广工作成效突出者予以重奖,激励推广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
第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推广队伍业务技能的培训,包括现代化推广手段的培训,观念、知识的更新,农业法规、政策的培训等。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加强县、乡两级农业推广人员的集中培训,在广大农村吸纳、培训和使用农业推广自愿人员,把推广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我国农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