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本校实践谈谈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结合本校实践谈谈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答: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发展。
第一,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在不断变化,青少年学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群体,教师的思想、素质、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家长的期望、学校办学的社会环境都处于变动中,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断分析、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推动教育改革。
第二,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在学校内部形成学校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这样的目标和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教职工的支持,能够增强凝聚力、调动教职工落实学校规划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学校发展规划重点要分析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学校自我分析诊断、自我寻找和克服不足的机制,使学校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从我校来看,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这样就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和变化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我校地处大兴区农村,生源与前几年相比在不断减少。根据现状,如何吸引生源,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秀教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改变学校当前的处境和状况,需要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策略,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第二篇:结合我校实践谈谈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结合我校实践谈谈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一、首先弄清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又可称为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设计等,简称SDP。
二、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发展。
第一,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在学校内部形成学校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这样的目标和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教职工的支持,能够增强凝聚力、调动教职工落实学校规划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
从我校来看,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现代化已经达标),这样就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和变化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我校地处农村,生源与前几年相比在不断减少(农村城市化,几个村搬迁了)根据现状,如何吸引生源,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秀教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改变学校当前的处境和状况,需要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策略,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第三篇:学校为何要制定发展规划(范文模版)
学校为何要制定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前进的方向,它可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满足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建立了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一种新型关系,自下而上地确立学校发展,促进学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与进步。
四、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得到了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建立教师培训培养、激励机制,可以凝心聚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我校属于农村小学,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这样就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和变化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来不断推进我校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四篇:如何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规划,即为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规划是校长办学思路、学校发展目标的具体文本和实施渠道,是校长阶段性办学思想的体现。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校长办学思路是否清晰和校长的办学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审定学校发展规划来实施对学校的管理,政府督导部门通过对学校指导、检查、监督、评估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了解和保证学校的办学水平。
规划制订前的准备工作:
1、学校要思考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观念;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育改革的动向、要求和建议。
2、学校办学要有教育理念,引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
教育理念:是校长自己确信的对教育事业的希望。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特征相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理念是比较稳定的和不多变的,如:有教无类理念、以人发展为本的思念。
教育思想:是教育的客观在反映在教育家头脑中和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面而产生的结果。教育思想是教育经一定的实践积累,上升为理性的实践总结,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苏霍莫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办学思想:是校长依据学校现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以确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如何办学的思考结果。简言之,办学思想是校长怎样办学的思考。
3、校情分析
校情分析,可包括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学校教育改革的客观现实、学校软硬件基本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要了解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要有清醒的估计。以此,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优发展区”,定出比较适切的学校发展目标。
4、学校发展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现时代社会的要求、学校所在社区的要求、家长的想法和需求。
(2)学校竞争环境分析:特别要了解同类学校的情况(情报)。
(3)学校办学资源的分析:除前述的学校内部资源外,要了解学校外部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包括社区资源、家长资源、上级可提供的资源、海外资源。
5、外界对学校办学现状的诊断、评估可征询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社区等对学校的诊断评估情况。
二、确定学校的发展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和了解的情况,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广泛讨论,由校长综合后,确定学校的发展策略:
1、最先发展区:学校需要发展什么?根据学校缺什么、有那些不足确定发展什么——中国人的观念
2、最优发展区:学校有哪些优势项目,需要深入发展、特色发展、优先发展的,从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国外的观念。
前提:学校各项基础工作均达到规定要求。
三、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
目标要适切、有递进性、不要好高骛远
1、设定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一般用三到五句话加以描述,应高度精练,高度概适的)。反映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引用的教育思想和本人的办学思想。
2、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
办学目标:对学校发展前景进行形象设计,并提出发展目标,也可分为起始目标和终端目标,一般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内容、办学核心理念或规划主题思想。
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目标,长期地训练或教育,学生发展、成长要达到的要求(境地)和标准。
管理目标:通过规范的学校治理,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学校氛围。部分可通过校风、学风、干风、教风来表述。
校训:学校的教导或告诫的话
3、学校发展总目标内涵的界定
包括对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的内涵界定,对其中有实际意义的词做出界定.四、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分类目标和实施措施(可有轻重缓急,确定优先发展还是优势发展)。
(1)课程与教学。
(2)德育工作。
(3)信息技术。
(4)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硬件、布置。学校文化:软件和精神、师生精神、学校氛围和精神。
2、学校发展性阶段目标(粗分),在制订学年目标时再具体细分。分三年、六个学期,分段实施达标。有些在1---2个学期实施达标,有的要用三年时间达标。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措施)
1、保障部门:党支部(核心)、工会、共青团工作。
2、队伍建设(干部和老师、职工)。校本培训。部门、教师个人规划。
3、教学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龙头课题。
4、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结构工资,人事制度等)。
5、学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
6、改改善生活。
7、协作办学。
8、规章制度。
9、学校自评和建立自评机制。
10学发展指标的制订。
(1)、输入保障(经费、师资、生源、协作办学、校园建设)。
(2)、过程保障(科研、制度改革、规章制度、学校自评、队伍建设)。
(3)、结果(输出)保障(阶段性评估和反馈)。
六、学校规划规范的文本要求(格式)
(一)、正文(不必太长,简洁明了、主题鲜明)
1、学校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和起因。(为什么要制订规划,也可不写)
2、校发展规划的分析:可包括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对现状的评估。
3、校三年发展目标的陈述(使命的陈述),设定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100---200个字的描述,高度精练,高度概括)。
4、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要对有实际意义的词做出界定),后可附校训、校风、学风……
5、分类目标和实施措施。
6、阶段性目标和要求。
7、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措施)
(二)学校发展的附件:(有附件的,在正文中只列出附件要点)即可,部门规划、措施、实施方案、学校课题方案、分类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措施方案、制度等)
(三)制订规划注意事项
1、规划的自评和调整,自查、自评、调整(调整不能太多,要尊重原文,要上报)、再实施。
2、要务实,目标不要太高,跳一跳能达到。不能虚、空、假、大。规划制订是为了使自己实施时工作有序。校长调动,规划不能变,可做一些调整。
3、规划要有递进性,延续性。培养目标是长期的。
4、规划的制订要发动全体教师,经几上几下讨论,在讨论实施的过程中解理,在管理时可以项目管理方式,明确负责部门、责任人实施时期。
5、注意规划实施的资料积累。
6、要重在按规划要求实施。计划,学指标要与规划相符,有依存性。
第五篇:学习“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实际,谈谈本校的未来发展的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校是一所有着近五十年历史的学校校,多年来以“轻负担、高质量、后劲足”享誉蕲春。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秉承 “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相统一的书香校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学生的同时,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加快高端人才培养进程,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打造“双科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质量开好每门课程(尤其是考查科目)的需求,建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地方学校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努力探寻适合本校的“魅力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在学校中发展”“在教学中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