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18: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

第一篇: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

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

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学历是什么?我们又是为了什么努力,是找好的工作?是不被人看轻?或者是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当然学历是一个人学识或能力的衡量标准,这个无可厚非,为了它努力也无可厚非,甚至于是应该的,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积极,社会的健康。学历更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那么,学历与婚姻幸福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这两天各大媒体和广大网友一直在关注和讨论着文章出轨的问题,这不禁让人感到寒心,在银屏上,文章一直给广大观众的印象就是好男人,好丈夫,好儿子,好爸爸的角色,那么,通过这件事情来看,不禁在想,学历和婚姻的幸福有关系吗?成人学历网可以肯定的告诉广大朋友们,学历和婚姻幸福的关系是成正比例关系。下面,成人学历网来跟大家探讨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

通过观察,婚姻幸福与否和学历是有关系的,现实是学历高的女性婚姻往往比低学历的女性婚姻幸福。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低学历的女性比较知足,认识生活和对爱情的感悟往往比较现实。低学历的人容易满足于已有的生活,不知道如何呵护婚姻,让自己的婚姻保鲜。

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高学历的女性忙于工作和提高自己,学历提高了,就有永远提高不完的学历阶梯,高学历的女性婚姻幸福指数为85%以上,说的现实点,学历高的女性给家庭带来葱郁的生活,给家庭带来安全感。

事业在高学历女性眼里高于一切。高学历的女性对爱情、婚姻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高学历女性知道怎么去呵护自己的婚姻。夫妻两人在一起有话题聊,能聊在一起。思想能走在一起。

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高学历的女性比较理想化,对爱情和婚姻要求更严格,绝不会轻易做出离婚的抉择。

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低学历女性对爱情没有深刻的领悟,是她们对婚姻、爱情加的砝码轻,所以给自己空间比较小,考虑爱情、婚姻没有更高的思想。对现实生活参与的多,没有比学历高的女性考虑问题周全,只要和丈夫吵架了,或者丈夫有点错误就处处刁难,不肯放手,到最后,只能走向离婚的地步。以上内容说明了高学历者的婚姻是幸福的,也恰恰说明了学历高低影响着整个家庭是否和谐和幸福的最基本因素。好了,以上就是说了这么多关于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的介绍了,相信广大朋友们看了这篇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的文章,是否有了启发,永远记住一句话:提高学历是展现能力的第一步。

目前成人学历网为了帮助广大朋友们提升学历拿到最高文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特此推出成考优惠政策,详情请点击成考夏季招生计划。

如有疑问,请在线咨询。如需报名,请在成人学历网进行网上报名。

第二篇:事实婚姻与“重婚”关系之探讨

事实婚姻与“重婚”关系之探讨

———兼议民刑“重婚”之关系

吴爱辉

一、问题的提出

重婚罪罪名直接来源于我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罪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按刑法传统理论,重婚罪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中,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均易把握,理论和实践中不易出现歧义,而客观方面却是理论和实践出现纷争最多之处。按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罪其客观方面包括两种情形,一为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情形;二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即相婚者与有配偶者形成共犯的情形。最初的立法(1979年刑法)其初衷是把这两种情形规定为重婚行为并加以刑事处罚,1997刑法也沿袭这一做法,但实践中重婚情形的复杂远远超出立法条中文义解释所涵盖的范围,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事实重婚。按照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事实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②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那么,刑法第258条所指的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包括了两种情形:一是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通常我们称之为法律上的重婚;二是虽未经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称为事实上的重婚。但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均属于前后两次或两次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叠,(为表示方便,笔者仅讨论两次婚姻关系重叠的情形)由于婚姻关系既可以由男女双方经过婚姻登记而形成(称之为法律婚姻),也可以以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③同生活而形成(称之为事实婚姻),将二者排列组合应有以下四种情形:其一为前后婚姻均为法律婚姻;其二为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其三为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其四为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根据刑事立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重婚罪仅包括前两种情形,对于第一种情形,即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也为法律婚的情形,刑法界几乎达成共识认为该行为构成重婚罪毫无疑问,对于第二情形,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为事实婚而构成重婚罪,实际上是通过司法解释将刑法第258条条文中的“结婚”一词作了扩大解释,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属于除登记结婚外另一种形成婚姻关系的方式。对于后两种情形能否构成重婚罪在刑法界则争议很大,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事实婚姻为无效婚姻,其形成的婚姻关系自始不受法[1]律保护,因此不能成为重婚罪的客体。

2、根据我国事实婚姻的有关司法解释,我国已经不再承认事实婚姻,因此前后两个事实婚姻,均不受法律保[2]护,当然也不构成重婚罪。由于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对“配偶”、“结婚”作任何说明,而且相关的司法解释前后矛盾,民事规范和刑事规范、行政规范也不一致并缺乏必要的逻辑连接,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造成很大混乱,但上述争议的根源在于对事实婚姻的不同认识。

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事实重婚的准确把握必须要借助于婚姻法中关于事实婚姻的基本理论知识,只有在对事实婚姻制度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定重婚罪。本文将从事实婚姻的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之间的关系;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以厘清理论和实践中对因事实上的重婚所引起的罪与非罪的认定所产生的困惑。

二、事实婚姻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

事实婚姻的概念在不同的教科书中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3]结合。或表述为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于1994年1月31日以前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亦认为是夫妻关系,被有条件[4](P.131)地确认为事实婚姻。上述概念都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中对事实婚姻定义的注释。该意见指出“: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按照此概念,事实婚姻的成立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须是无配偶者;

2、主观上具有目的性,即有共同生活的目的;

3、客观上具有公开性,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同;

4、须欠缺形式要件,既没有办理登记。至于事实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的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司法解释中却承认了其效力,并经历了一个从[5]承认-相对承认-不承认-相对承认的过程。但历届司法解释的目的是为解决同居男女双方的离婚纠纷,规制符合法定条件的同居的男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若符合法定的条件被认定构成事实婚姻,则男女双方就具有了婚姻的效力,和经过登记的婚姻的效力无异。司法解释以及理论上对事实婚姻的认定,都是从同居的男女是否具有婚姻的效力的角度而言的。它们强调要构成事实婚姻须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仅欠缺形式要件而已。笔者称此角度界定的概念为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实践中恰恰是这种狭义意义上的概念是造成认定事实重婚困难的主要障碍。

如前所述,所谓事实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它是与法律重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按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概念以及构成要件而论,有配偶者显然不能构成事实婚姻,既然不能构成事实婚姻,意味着没有第二个婚姻关系的存在,没有第二个婚姻关系,当然就谈不上有婚姻关系的重叠,既然没有重叠的婚姻关系,哪有重婚可言呢?但在刑法中涉及重婚罪的认定时,最高人民法院不得不做出与事实婚姻的认定相矛盾的司法解释,指出“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处罚”。显然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发生了冲突。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5日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

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根据上述规定,可以说,我国自从1994年2月1日以后不再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但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来看它,它调整的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意味着同居的男女一定是没有配偶者,显然该司法解释仍然站在狭义意义上的事实重婚的概念的基础上规范同居者的法律后果。基于此认识,自然就可得出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或法律婚姻不可能构成重婚的结论,因为事实婚姻既然不被我国所承认,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没有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二人之间也没有产生法律所认可的婚姻关系,既然没有产生婚姻关系,无论后一婚姻形态如何,当然不会出现重婚了。这暗示着自1994年以后,一人可以同时与数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不构成重婚了,从刑法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显然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不为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所容忍。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笔者认为认定事实重婚应采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概念。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是指指非法律上的婚姻,乃本于现实所自生的结合关系,无须要求具备婚姻的实质要件即不问其实质要件是否具备,只要未进行结婚登[6]记就已构成事实婚姻。按照此概念事实婚姻,既包括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仅欠缺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还包括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不符合的事实婚姻。根据此概念事实婚姻的主体既可以是无配偶也可以是有配偶者。如果我们采用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概念,那么有配偶者与他人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也构成事实婚姻,显然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理所当然构成重婚罪。就不会出现“一个有配偶的人,未经结婚登记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他在民事上无婚可离,在刑事上则有婚可重,实在令[7]人匪夷所思的困惑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认定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时采用广义的事实婚姻概念更为科学和合理。事实婚姻的广狭二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事实婚姻的成立要件立论,只要男女双方有婚姻合意,有共同生活的事实,而且在社会上具有公示性并为人们所认同就成立了事实婚姻。而后者是从事实婚姻的有效要件立论,除了男女双方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外还要具备结婚的形式要件。前者为事实判断,后者为价值判断.其次,从刑法的角度讨论重婚行为时,除了从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角度来认定重婚行为外,还需要从广义意义上即站在事实层面考察该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不能抛开客观事实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仅从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加以分析。

三《民法》与《刑法》对重婚的不同理解

如前所述,刑法中的重婚来源于刑法典25条的规定,是一罪名的叙述,在认定是否构成重婚罪中考虑了主客观因素,而我们将之与民法中的重婚相比较时,须抛开主观因素,仅从客观方面入手即行为着手,因此刑法中的重婚是指重婚行为把握刑法中的重婚涉及到如何理解“配偶”“结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民法中的重婚按通说是指两个及其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叠。传统观点认为须已经有了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又有了一个婚姻关系。民法中的重婚涉及到如何理解“婚姻关系”。将“配偶”“结婚”“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婚姻关系”放在同一语境下分析,不难发现刑法中的重婚与民法中的重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有配偶者又结婚的必然又形成了婚姻关系,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必然形成一个婚姻关系。对它们的理解都可以放在事实层面或价值判③断层面来理解。笔者以民法中重婚中的“婚姻关系”为例加以说明:若站在事实层面的角度,婚姻的实质是指一男一女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一男一女共同生活是婚姻最本质的内核而站在价值判断层面来讨论,婚姻的本质是其合法性,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4](P.25)为配偶的结合”。与此相对应,仅从事实层面的角度而言,婚姻关系既可以通过法律婚也可通过事实婚(包括未赋予法律效力的事实婚姻)而形成。而从婚姻的合法性-婚姻的效力的角度来分析,婚姻关系只能通过法律婚或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的事实婚而形成。按照前者的立论,重婚可以由法律婚和事实婚相互排列组合而形成,如前所述,有四种情形。而根据后者立论,重婚只能由法律婚或具有婚姻效力的事实姻而形成。

按照传统观点,民法中的重婚是指已有了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又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前一个婚姻关系是从婚姻的效力立论,后一个婚姻关系则是从事实层面立论,不考虑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即不管后一婚姻是法律婚还是事实婚均可以构成重婚,都是婚姻关系的重叠。如果前一婚姻关系没有法律效力,无论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都不能构成重婚。有学者认为:前婚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构成重婚,而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不构成重婚,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违背了法律逻辑,但笔者认为,设立重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夫一妻制度,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因此,在考察两个及其以上的婚姻关系时,前一婚姻关系则必须要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即使为事实婚姻,如果被赋予了法律效力,同样不容侵犯。如果不从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立论的话,仅仅从事实层面来判断是否形成婚姻关系,那么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无论为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均可构成重婚,显然违背了法律的旨趣,也导致人们观念,行为准则的混乱.一个按法律指引的脚印行走的人(指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的情形)却被认为构成重婚,显然不可思议。与之相反,后一婚姻关系则不能从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立论,只能从事实层面加以考虑,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相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婚姻关系而言,后一婚姻关系无论是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均没有法律效力,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其次无论何种形式的婚姻关系,只要在实质上违反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危害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婚姻关系就应遭到法律的,否定。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或法律婚姻可构成重婚;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则承认后一婚姻的效力,自不构成重婚。

如果从刑法的角度来理解重婚,笔者认为仍应遵循上述民法认定重婚的规则,因为无论是民法还

是刑法,认定重婚的目的一致,都是要保护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二者最直接的目的都是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个婚姻关系,否定后一婚姻关系。值得着重说明的是,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不构成重婚的理由有二:从民法的角度来看,后一法律婚姻具有合法性,与前一事实婚姻相比效力优先;从刑法的角度来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已经矫正,具有阻却违法事由,因此不能以重婚论。

但对于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民法和刑法对此的认识出现了差异。按上述民法理论,由于前一事实婚姻没有法律效力,不具有合法性,自不应受到法律保护,后一婚姻无论是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都不会构成重叠的婚姻关系。但从刑法的角度,笔者认为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则可构成重婚。针对此情形不能运用上述民法的判断规则。虽然刑法中的重婚和民法中的重婚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但二者的立法宗旨略有差异,而且各自所调整的对象、范围也不相同,刑法中的重婚其落脚点在于这类行为是否具有需要运用刑法加以调整的程度社会危害性,而民法中的重婚其落脚点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重婚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而言,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本质上破坏了一夫一妻制,此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所以笔者认为,此种情形可以构成刑法中的重婚,而站在民法的角度来讨论,即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由于前后事实婚姻没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没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合法权益需要保护,因此不能构成民法上的重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讨刑法中的重婚行为时,通常要以民法中的重婚认定规则为基础。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二者相互对应,共同构筑了保护我国一夫一妻制度的法律屏障。但毕竟民法与刑法的有各自的调整对象和范围,二者分别为独立的部门法,彼此的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刑法中讨论重婚是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为落脚点,而民法中讨论重婚则以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因此在针对前后婚姻都为事实婚姻时,民法和刑法在认定是否构成重婚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针对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事实重婚其主要症结在于一是对事实婚姻概念采狭义意义上的,二是考虑是否构成重婚时,局限于前后的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三是没有把民事领域中的重婚和刑事领域中的重婚的关系界定清楚。

1994年12月14日最高院在《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事实婚姻,如未做特别声明,是指从婚姻的自然属性或称之为事实层面的角度加以

界定,不涉及它们是否具有法律效力。②1994年12月14日最高院在《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罪定罪处罚。③本文所指的法律婚姻和事实婚姻是从婚姻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加以界定,不涉及它们是否具有法律效力。④事实层面是指婚姻的自然属性,即男女双方的同居生活的事实状态。价值层面指婚姻的社会属性即男女双方的同居生活,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社会所认可。

参考文献:

[1]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711.[2]法律服务时报.2002-10-11.[3]杨大文.婚姻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63.[4]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吴爱辉,何霞.论事实婚姻制度的双重矛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6]王洪.婚姻家庭法[M].法律出版社,2003:96.[7]夏吟兰,蒋月,薛宁兰.21世纪婚姻家庭关系新规制[M].中国检查出版社,2001:242.

第三篇:出轨后的婚姻不可能再言幸福

出轨后的婚姻不可能再言幸福

文章与马伊琍终于离婚了,因为文章出轨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姐弟恋终于以离婚收场。对于他们的最终离婚,许多网友分析出了许多原因,丁丁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马伊琍的强势与文章的弱势。在这场婚姻中,马伊琍是强势的一方,传言是马伊琍对文章管得比较紧,经济大权由马伊琍掌控,文章只有零花钱;二是姐弟恋不合乎中国婚姻的潮流,在姐弟恋的婚姻中,男人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容易出问题;三是文章的出轨是他们最终离婚的导火索,虽然马伊琍的一句“且行且珍惜”似乎把他们即将破碎的婚姻挽回了,但是因为文章的出轨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如梗在喉的阴影,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对于网友的分析,丁丁只同意第三个原因,至于夫妻之间谁强势谁弱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很正常,夫妻之间避免不了一方强势一方弱势,这才能形成互补,这样的夫妻其实才有可能长久和幸福,尤其是强势的一方如果方法得当,这样的夫妻应该还是绝配,如果双方都强势,这样的夫妻很难有和谐的相处,避免不了经常吵架的可能,长久下去,这样的夫妻离婚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双方都弱势,这样的夫妻虽然表面上没有矛盾,但只是一种艰难的维持,离与不离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姐弟恋更不是夫妻离婚的主要原因,因为文章和马伊琍相差不过5岁,其实也在正常的范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尤其是他们正年轻,按照男女的生理结构来看,在性生活方面应该是正和谐。所以,姐弟恋不是他们离婚的原因。但是,他们还是离婚了,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网友分析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文章的出轨。虽然现在无论男女,出轨已是家常便饭,出轨率相当高,但是,作为夫妻,无论谁出轨,只要事情被暴露,这样的夫妻是不可能维持原来的幸福的,虽然马伊琍想通过“且行且珍惜”来原谅文章,而且也采取了很多方式,但是,出轨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原谅的,即使表面上你原谅他,但从内心来讲是不可能原谅的,可以说如梗在喉,虽然有些夫妻最终没有离婚,但从此以后,这样的夫妻要再言幸福似乎不可能,只能是因为孩子或财产或面子等原因在苦苦维持。

通过文章和马伊琍的离婚,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一是出轨的婚姻不可能再牢靠,婚姻的大厦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即使不离婚,这样的婚姻也是一种形式,只是在苦苦的维持。丁丁调查过身边许多有过出轨经历的夫妻,他们要么最终离婚,要么有形式而无实质,只不过是为了孩子或其他原因在苦苦的维持,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因为出轨一方从此抬不起头,而另一方只要稍微有事情碰触,就会感觉被羞耻和侮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丁丁有一姨妈,当年因为姨父出轨,夫妻之间虽然没有离婚,但从此夫妻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姨妈临终时,姨父跪在她身边请求原谅,但姨妈最终一句话也不说离开了人世。为什么许多夫妻在孩子考上大学或结婚之后选择离婚,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了,为了孩子维持婚姻已经不是理由了,或许他们并非全部是因为谁有过出轨经历,但这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是根本原因。二是有过婚姻经历的女性要想再找到幸福的婚姻很难。文章和马伊琍最终离婚,根据爆料出来的消息,文章对于马伊琍曾经有过婚史和生过小孩其实很介意的,虽然马伊琍想通过多生孩子来挽留婚姻,但都避免不了文章的最终出轨。因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或许也是许多女性在遇到婚姻不幸而不敢离婚的根本原因,因为她们没有勇气或足够的理由认为下一场婚姻能够幸福。为什么马伊琍在得知文章出轨之后感叹“且行且珍惜”,正是因为她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知道婚姻的艰难,也懂得男人的德性。

所以,丁丁认为,无论男女,结婚了,就应该收心了,就应该珍惜现在的感情,当初选择结婚,那是你人生的选择,无论对与错,都应该包容,对于婚前的情感和婚姻后遇到的情感,要坚决的选择远离,因为出轨的婚姻不可能再牢靠,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不可能再牢靠。离婚,对于男女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再婚,谁也没有勇气把握下一场婚姻就一定幸福,而选择维持,更是一种痛苦,你的人生或许从此没有了生气,所以,出轨之后的夫妻,离婚与否,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第四篇:婚姻与家人关系各章练习题汇总

婚姻与家人关系课程各章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 单选题:

1.(A)是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 A.群婚 B.对偶婚 C.一妻多夫制 D.一夫多妻制

2.等辈群婚时期,所有同辈的男女皆互为夫妻,称为(C)A.等辈血亲家庭 B.原始家庭 C.血缘群婚家庭 D.亚血缘群婚家庭

3.一夫一妻制由(D)演变而来 A.一妻多夫制 B.一夫多妻制 C一夫一妻纳妾制.D.对偶婚

4.直系血亲包括(A)A.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

B.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和手足关系 C.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D.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

5.手足之间属于(C)A.直系血亲 B.姻亲 C.旁系血亲 D.亲属关系 多选题:

1.群婚经历了(ABD)三个阶段 A.交辈群婚 B.等辈群婚 C.族内群婚 D.族外群婚

2.对偶婚是(BCD)A.一夫一妻多妾制 B.一对男女比较固定的偶居 C.一对男女长时间固定偶居 D.一对男女短时间内固定偶居 3.家庭的功能包括(ABCD)A.教育与社会化的功能;经济功能 B.生理功能;情感功能 C.保护及照顾功能;宗教功能 D.娱乐功能

4.婚姻与家人中的关系包括(ACD)

A.夫妻关系 B.同居关系 C.姻亲关系 D.血亲关系 判断题;1.早期的一夫一妻制是针对于男女两性的 F

2.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婚前所购得的住房可以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F

第二章 单选题:

1.正向回馈是一个(B)的家庭系统 A.封闭 B.开放 C.向前发展 D.倒退

2.哪一个家庭理论将家庭视为一生命体,由生命开始、茁壮到结束的历程?A A.家庭发展理论 B家庭生态理论 C.家庭系统理论 D..压力理论 多选题:

1.家庭发展理论主要是将家庭的发展分为数个阶段,以探讨家庭在某一固定阶段时间内,(CD)A.发展变化规律 B.发展策略

C.家庭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D..家庭、家人与外在环境互动与影响

2.家庭发展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BCD)等发展期 A.家庭准备期 B.家庭建立期 C.家庭发展期 D.家庭收缩期

3.以下关于家庭发展趋势正确的说法是(ABCD)

A.中国家庭逐渐从家族聚居形式向核心家庭(仅父母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过度

B.人们的初婚初育年龄普遍后延 C.生育率下降,离婚率提高

D.双职工家庭增多,男主外你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逐步打破 4.家庭中最持久的次系统为(ACD)三个次系统 A.夫妻 B.祖孙 C.亲子 D.手足

5.(ABC),及这三个因素交互作用都影响家庭对压力事件处理的结果。

A.压力事件本身 B.家庭资源

C.家庭对压力事件的看法 D.社会对该压力事件的看法 6.符号互动论强调(BD)A.家庭角色 B.社会化 C.社会互动 D.社会角色 判断题:

1.在家庭系统中,整体的家庭系统就是家庭成员的总和 F 2.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可能源于家庭中某些次系统出现问题,例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而影响了孩子成长 T 3.“父慈子孝”的境界可以用家庭交换理论解释 T 4.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冲突意味着家庭危机开始出现 F

第三章 单选题:

1.女性在语言方面稍微领先男性的合理解释是(C)A.只因大脑组织较发达

B.只因社会化进程差异

C.大脑组织与社会化历程交互作用结果 D.没有差异

2.在家庭中,男性角色被定义为(C)A.情感性的 B.权威性的 C.工具性的 D.父权的 多选题

1.性别角色的概念包括(AB)A.性别角色期待 B.性别角色表现 C.性别角色认同 D.性别角色差异

2.依据社会学系理论的观点,孩子们籍由(CD)而获知男女角色的差别 A.与生俱来 B.无师自通 C.观察 D.亲身经验

3.判断良性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标准包括(ABD)A.广度

B.开放度 C.距离 D.深度 判断题

1.两性关系与两性角色已逐渐迈向平等化,而女性角色的改变比男性校 F

2.女性在味觉、嗅觉、触觉与高音的听觉方面较男性迟钝 F

第四章 单选题:

1.大多数社会在血缘关系上规定(B)A.内婚制 B.外婚制 C.一夫一妻纳妾制 D.对偶婚

2.所谓特殊婚配是相对于(A)而言的 A.理想型 B.普通型 C.典型性 D.传统型 多选题:

1.调节婚姻市场的规范包括(BCD)

A.民约 B.民俗 C.民德 D.法律

2.选择特殊婚配的个人因素包括(ABC)A.叛逆性格 B.理想主义性格

C.无法在适当范围内米的自己中意的伴侣 D.个体心理差异 判断题:

1.商品市场和婚姻市场交换的都是价值 F 2.在婚姻市场的规范中法律的强制力最高 T

第五章 单选题:

1.迷恋是(C)A.为结婚而恋爱 B.为着迷而恋爱 C.为恋爱而恋爱 D.迷茫的恋爱 多选题:

1.一般男女婚前互动经历三个阶段(ACD)

A.彼此吸引阶段 B.试婚阶段

C.建立亲善关系的阶段 D.形成相爱关系的阶段 2.约会的功能包括ABCD A.促进社会化和人格发展 B.接近异性 C.满足自我需要 D.为择偶做准备 3.结婚的功能包括ABCD

A.保障特定男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B.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C.是所生子女具有合法地位

D.与配偶之亲属相联结或建立亲属关系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ABD A.直系血亲 B.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没出五福的亲戚

D.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5.有学者将人们选择不婚的理由归结两类,即(A.主动不婚 B.家庭原因

AC)

C.被动不婚 D.社会原因

6.现代社会主张男女平等,婚姻类型逐渐由“以丈夫为中心的婚姻”转为(AC)A.平权婚姻

B.以妻子为中心的婚姻 C.夫妻权力平等的婚姻 D.女权婚姻 判断题:

1.试婚期间的所谓夫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T

2.登记结婚后,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但男方不可以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 F

第六章 单选题:

1.新婚夫妻两人在面对角色的扮演和期望时,应以(C)的态度面对之。A.男尊女卑 B.女士优先 C.更平等 D.以丈夫为主导

2.夫妻如何在工作、家庭、及休闲的时间给予适当安排,以满足(C)的需要是必须依赖两者相互配合。A.妻子 B.丈夫 C.彼此 D.孩子

3.家庭建立期夫妻感情相互依赖建立共同的发展任务是(A)A.学会彼此表达关怀及爱 B.妻子学会小草意义 C.丈夫权威的确立 D.妻子权威的确立 多选题:

1.妻子多半认为(AB)等都是婚姻生活中重要一环 A.表达自我的感受 B.表达自己的想法 C.谈论公共事务 D.讨论职业规划

2.下列说法中(BCD)是影响成功婚姻的因素 A.恋爱方式 B.亲友支持度 C.婚龄 D.教育程度

3.性行为的频率与(ABC)等因素皆有关,而且也不是夫妻关系好坏的表征 A.年龄 B.工作 C.生活压力

4.沟通过程中的要素包括(ABCD)A.表达者 B.讯息 C.传达方式 D.接收者 判断题:

1.沟通中的倾听即消极的毫无反应的倾听 F 2.家庭的建立可以断然从结婚开始 F 3.离婚并非处理婚姻危机的唯一最好方法 T

第七章 单选题:

1.对双薪家庭而言,子女的到来造成夫妻(B)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A.双重角色 B.多从角色 C.新角色

D.事业

2.爱孩子并非(A),而是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A.溺爱 B.慈爱 C.父爱 D.母爱

3.在家庭此系统中(C)关系叫亲自关系更为长久。A.祖孙 B.亲戚 C.手足 D.叔伯 多选题:

1.在为人父母转变阶段的发展任务为(ABCD)A.家务分工的调整 B.新父母角色的学习C.子女教育态度的协调 D.工作与家庭间的重新调适

2.延后为人父母的原因包括(ABCD)A.女性教育程度提高 B.追求自我事业的发展 C.经济的压力 D.单身生活的吸引力

3.养育子女的好处在于(ABCD)A.亲密度增加 B.带来安全感

C.找到新的生活目标与重心 D.家庭地位的改变

4.影响青少年时期亲自关系的因素有(ABCD)A.父母亲的差异 B.子女的成熟度 C.子女的性别 D.文化因素差异 判断题

1.在被动选择不为父母的人群中都是因为女性的生育障碍 F 2.由于生育是中国传统的婚姻功能,因此孩子必须从父姓 F 3.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责任等等 T

第八章 单选题:

1.(A)往往会影响到父母对子女离家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亲自关系。A.文化差异 B.经济能力 C.父母年龄 D.子女婚姻状况

2.(C)型祖父母取代父母的角色,由祖父母取代父母照顾及教养的责任 A.趣味寻找 B.家庭智慧储藏库 C.父母代理 D.正规

3.大致而言孙子女的年龄越(B),祖孙关系越亲密 A.大 B.小 C.差距大 D.差距小 多选题:

1.成年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原因有(ABC)A.经济原因需要父母财务上的支持 B.离婚

C.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影响 D.人类各民族共同的传统

2.影响老年期夫妻关系的因素包括(ABCD)A.妻子的就业状况 B.退休后的财务状况 C.情感的亲密及相互依赖 D.身体健康及休闲活动

3.退休后夫妻相处时间的增加也增进了老年夫妻婚姻的如下功能ABD A.爱 B.相属感 C.事业支持 D.相互依赖感

4.配偶死亡后老年人由于新角色的转变带来的压力主要来源于ABCD

A.新角色的任务 B.人际关系的冲突 C.新角色的束缚 D.新角色的重建 判断题:

1.人到中年孩子长大离家对女性而言意味着生活失去重心,即中年仅仅意味危机时刻的到来 F

2.一般而言丧偶的女性较男性适应能力更强 T

3.老年人丧偶后最常出现的人际关系冲突是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 T

第九章 单选题:

1.造成单亲家庭的遗弃分为两种情形:恶意遗弃和(C)

A.善意离弃 B.虐待 C.行踪不明 D.逃婚

2.从家庭发展的历程来看,(A)本身就是影响子女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

A.家庭结构改变本身 B.父亲 C.母亲 D.孩子

3.基于经济困窘或家庭角色负荷过重等因素,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比一般家庭的子女(A)有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 A.缺少 B.喜欢 C.较多 D.排斥 多选题:

1.单亲家长的情绪困扰主要以(BCD)感觉情绪不稳等四项较为严重

A.对子女的愧疚 B.觉得孤独寂寞 C.思念前配偶 D.觉得缺乏安全感

2.今天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包括(ABCDE)A.丧偶 B离婚

C.遗弃 D.未婚生子 E.分居

3.单亲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ABC)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A.单亲家庭形态 B.不同失亲年龄 C.不同亲子性别 D.不同居住环境

4.单亲子女常见的心理特征与困惑有(ABCD)A.个人缺乏安全感

B.对人不信任且不易开放自己 C.有时会存有破坏与报复心态 D.性格表现极易趋向极端 判断题:

1.依国外的研究单亲家庭和独亲家庭的父母都没有婚约 F 2.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能因为原家庭的解体而恶化 F 3.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疏于管教必定品质恶劣 F

第十章 单选题:

1.在研究中发现再婚的稳定性(B)第一次婚姻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2.就家庭生活的整体资源运作观点而言,家庭生活中原有的资源,可能因再婚事件所带来的新角色或新家庭成员的加入,而必须面临(A)的困扰 A..重新分配与调整 B.适应 C.挑战 D.冲突

3.对于继亲家庭而言亲自关系(B)于新的夫妻关系 A.后 B.先 C.同时 D.无 多选题:

1.影响再婚的社会因素包括再婚者的年龄、(ABCD)A.性别 B社会阶层 C.工作状况和职业 D.子女

2.在从新建立亲职角色的工作中,除了当事人以外,(AB)是无法取代这个任务的执行 A.配偶 B.他人 C.自己

D.再婚者的父母

3.继亲角色面临的困境包括述思与刻板印象以及(BCD)、资产金钱与服务上的紧张

A.前配偶的影响

B.家庭疆界无法划分与继亲角色不易确立 C.继子女敌意与分歧的忠心 D.继父母的偏心与容忍

4.从继子女的观点看继亲家庭的结构,可以把继亲家庭分为(ACD)A.生母—继父家庭 B.生母—生父家庭 C.生父—继母家庭 D.继父—继母家庭 判断题:

1.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继父—继母家庭 T 2.继亲家庭中子女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F

3.继亲家庭中的孩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斩断与非监护人 F

第十一章 单选题:

1.未婚情况下,同居时间越(B)意味这破裂的机会越大 A.短 B.长

2.在居住型的隔代家庭里,孙子女的监护或重要决策归其 C A.祖父母 B.外祖父母 C父母 D.叔叔 多选题:

1.形成同居家庭的社会因素有性规范的松动;离婚率高涨与缺乏对

婚姻生活的额信心和(ABCD)A.受教育年限增长与向后顺延的婚龄 B.经济水准的提高

C.避孕方法及人工流产的普及 D.多元观念的开放与影响

2.在一般家庭里,父母亲在祖父母与孙子女间常会扮演(ABD)媒介等角色 A.调停

B.社会化者 C.障碍 D.桥梁

3.一般而言同性恋者伴侣家庭会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有社会大众的歧视(BCD)A.子女的生育问题 B.家人的不谅解与不支持 C.缺少法律的保障 D.婚后生活的适应 判断题:

1.同居家庭中的同居关系可以收到法律保护 F

2.所有隔代家庭中的祖父母对孙子女都没有监护权,只能照顾 F 3.“同志”一词在台湾和我们大陆的含义不同,台湾指同性恋者 T

第十二章

单选题:

1.暴力的界定一(B)来认定 A.施暴人的主观 B.施暴者的行为 C.受暴者的主观 D.受暴者的伤害程度

2.夫妻的婚姻暴力出对配偶有不良影响外,对(A)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A.其子女 B.朋友 C.亲戚

3.最容易发生外遇的组合是(A)A.已婚男子加单身女子 B.已婚男子加已婚女子 C.已婚女子加单身男子

4.离婚者最常面对的问题包括健康问题、(B)社交及性生活的适应。A.恐惧 B.无助 C.孤单

D.来自社会的鄙视

5.(D)是人们学习的第一个场所 A.社会

B.学校 C.幼儿园 D.家

6.学习型家庭的建构应包括软体(软件)学习环境和(C)学习环境 A.社会 B.家族 C.软体(软件)D.家人

7.(C)是人生学习的起点,也是终身学习的场所 A.社会 B.幼儿园 C.家庭 D.学校 多选题:

1.(ABCD)上述虐待皆伴随情绪虐待影响受虐者的自尊及自我生存价值 A.身体殴打 B.性暴力

C.破坏东西或宠物虐待 D.精神虐待

2.家庭暴力中对青少年的虐待包括身体虐待、(ABD)等形式 A.精神虐待

B.疏忽 C.管教

D.性虐待及乱伦

3.下列人群中(ACD)属于外遇的高发人群 A.有婚前性行为者 B.老年人

C.认为婚姻品质差者 D.较独立者

4.评估外遇的标准包括(ABCD)A.时间长短 B.感情投入程度 C.性交与否秘密与否 D.单方或双方外遇

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可应准予离婚AB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

D.曾经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6.女方在(BCD)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A婚后1年内.B.分娩后1年内

C.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 D.怀孕期间

7.学习型家庭应具有如下特质(ABC)

A.家庭成员对学习、成长有期待,对彼此学习活动相互支持 B家人立于对等的对话关系,进行有效沟通 C.有基本数量的共享空间,共同休闲或学习

8.回顾本世纪婚姻与家庭变迁,学者们归纳出几种不同意见:A.婚姻与家庭变得更茁壮

B.婚姻与家庭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C.婚姻与家庭将面临解组

D.婚姻与家庭结构将恢复一夫多妻制

判断题:

1.家庭暴力仅指对家人造成的肢体伤害 F 2.婚内无性暴力而言 F 3.老年人没有发生外遇的可能 F

4.无论军人是否有过错,军婚离婚必须经军人同意 F 5.协议离婚无须经申请。F

6.学校并不是人一生中学习的唯一场所 T

ABC

第五篇:婚姻与物质基础的关系

婚姻与物质基础的关系

摘要:美轮美奂的爱情、和谐幸福的婚姻,物质基础的含量到底有多少,本文主要阐述婚姻与物质基础的关系,从而得出婚姻中有爱情,再加上一定的物质来辅佐,二者相辅不分隔,这样的婚姻才能称得上幸福的婚姻。

关键词:婚姻

物质基础

爱情

婚姻似乎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多少年来,围绕婚姻的话题车载斗量,著述汗牛充栋,但似乎谁也难以给予准确结论。因为人们对婚姻的实践、思考及认识的提升永无穷尽,并因所处的时代以及各自的学识、身份、地位、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若干年后,它仍然会是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仍然会有新的感悟、新的论点出现,但不会有永久的结论。在此笔者选取通说认为婚姻的定义:是指男女两性的结合。

婚姻的基础是什么,尽管婚姻的基础具有多重性,不能偏执一端,但是物质基础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物质的哲学定义:物质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一般规定和一般本质,是存在于具体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之中的绝对抽象事物,是世界万物统一的现实基础。①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国家而言是这样,对小家何尝不是?百姓家庭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纯精神的、纯感情的,不要任何物质基础的婚姻和爱情,现实生活中少之又少,甚至不可能。普通人家的家庭纠纷多因物质而起,说明物质支柱对婚姻家庭的重要。

电视剧“裸婚时代”是以刘易阳和童佳倩从热恋到婚姻到平静分手的整个过程来演绎现代年青人对待爱情对待婚姻对待物质的生活写实。因为他们的婚姻没有经济基础,所以他们的婚姻一直存在这个潜在的矛盾。美轮美奂的爱情、和谐幸福的婚姻,物质基础的含量到底有多少?

爱情至上者认为,爱情不能与物质并驾齐驱,靠面包堆砌出来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这段婚姻也无法长久。真正决定感情的是两颗心是否能够超越环境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联接。形象地比喻为“相濡以沫”的两条鱼不幸困在一个日渐干涸的水坑里,当水快被晒干时,它们依然嘴对嘴的用彼此的唾液维持对方的生命。来说明往往逆境会激发爱情,爱情不是环境的对立物,也不是消费品,更不是对成功者的奖励,它不只是风花雪月,它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关系,谈恋爱不只为了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资源,这才是爱情成为人类共同命题的一个原因,人类的世界就是因爱而动的。物质是婚姻的基石, 但却不是婚姻的惟一属性。纯真的爱情, 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追求, 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 仍有很多人相信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有些人在勇 ① http://lady.qq.com/a/20110128/000246.htm。

往直前地实践着这句话, 有些人在努力朝这句话奋斗, 这样的人并不少, 而且我们不会说他们愚蠢。即使它很困难, 也有可能仅仅是我们单纯而遥远的希望而已, 但这个遥远的希望, 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希望。因为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面包至上一方的观点则是,爱情太过唯美,当爱情遭遇面包时,许多人会选择面包。爱情或婚姻只要有一方的感情,带上了一点杂质,渴望富足的物质生活,这段爱情早晚会伤痕累累。爱情是一种理想,而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可见爱情是流变的,婚姻是牢靠的。以流变的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连搭积木的小孩都知道这样不会稳定。很多东西都需要前提和基础,婚姻亦然,婚姻的基础是物质。

选择爱情, 还是选择面包,这两者看起来似乎是一对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调和的矛盾。爱情,一点点的动心,一点点的冲动,一个拥抱一个吻,世间最强烈、最难以表明和最宝贵的情感。

男人和女人都离不开爱情,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人毕竟是情感动物, 骨子里谁也不能逃避对爱情的渴望。而面包,说白了就是物质,也就是我们手里的金钱和地位,到目前为止,现在这个社会中还没有多少人可以逃脱这样的诱惑。

于是,在物质面前,爱情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有多少人为了物质生活的丰足而放弃了所谓的爱情,更有很多人面对物质生活甚至可以牺牲自我,目的明确地放弃了所有的世俗观念与伦理道德,爱情与亲情的前提似乎就是物质,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前提,一切都那么的苍白。当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发热,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颇。因此不知从何时起,爱情与面包,这两种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不能共存的两个极端,选择了爱情,就会放弃物质,选择了物质,就舍弃了感情。

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爱情成了这个时代不切实际的向往,人们向往那种单纯的情感,但在面对诱惑和现实生活的时候却又无力逃脱。于是,爱情和物质,就成了人生痛苦的抉择。

然而,爱情和物质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如果我们站高一步或看得更本质些,也许问题就会出现转机,也许一切就会云开雾散。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这本小说中说“为了金钱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财产的婚姻也是愚蠢的,”② 她要告诉我们的不是让我们去寻找一份充满铜臭味的婚姻,更不是让我们借着婚姻不顾一切的去追求高额的彩礼以寻求婚后物质上的稳定,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能只活在爱情的世界里,爱情要有,面包也要有,但不能为了面包让自己的婚姻变质,婚姻是要靠两个人用心经营的,钱不是主要的调料,两个人在婚姻生活中应该携手并进,靠自己的双手共建未来美好的生活。

② http://club.health.sohu.com/read_elite.php?b=zz0077&a=5128544。

幸福的婚姻,有了爱情做基础,还需要物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不是真空地带,不仅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也需要住房、家具、家用电器等等;随着孩子的出生,养育孩子的费用,以及孩子的教育费用、大人的医疗保险费用等等,一样都离不开钱财物质的保证。

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不等于建立在“虚伪”或者“虚荣”的物质基础上。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提到物质就是虚伪的。当然,现在很多80后都有先买车后买房的价值观,但是人毕竟要生存,最基础的就是“温”、“饱”,“温”就事关房子。虽然房体现在“内”,车体现在“外”,可是你天天开个车出去却没有房子,不累么...所以物质基础本身并不虚伪,物质基础是否虚伪,是人的主观看法。不能认为婚姻谈到物质就是虚伪或者不可信任。

婚姻中充满浓浓的爱情,以为有了爱情就一切都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幻想婚姻中只有至高无上的美妙爱情,那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柏拉图式“美妙爱情”现实中是存在不下去的。就算你是亿万富翁,无需考虑生计,单纯的感情也是不会长久存在的,它必须有物质的滋养,尽管不会为生计发愁。由于人的荷尔蒙分布是有周期性的,单纯的爱情是很容易冷却下来的。

婚姻中,琐碎的生活确实需要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摆脱不了物质方面的需求。比如,婚姻家庭需要有住房,可以先不论大小,但总得有个窝。婚姻停驻在窝里,爱才有所附丽。幸福的婚姻里,没有一个人会追求飘荡不定如浮萍的婚姻。

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做基础,爱情更容易滋生。这样的爱情基于现实的考虑,可能更有生命力,发展前景更明确亮丽。现实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和做法。

婚姻中有爱情,再加上一定的物质来辅佐,二者相辅不分隔,这样的婚姻才能称得上幸福的婚姻。

简明表述就是:幸福的婚姻=爱情+物质。

参考文献:

[1] 曾天雄: 论婚姻的基础[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版第1期。[2] 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3] 啜大鹏: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9页。[5] 布雷多克:婚床[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3页。

国际法商系 法学专业 1022班 1-4组 周洁1040401203(组长)

组员:余嘉维1040401209 唐佳青1040401208 沈蓉1040401211 李彬1040401210 陈璎1040401219 惠雯1040401223 郁文怡1040401230 张莹1040401325 3

下载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章出轨之谈论学历与婚姻幸福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励志文章:幸福与奋斗

    经典励志文章:幸福与奋斗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

    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 通过本次网上学习培训,我对老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教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幸福与德行的一致 从......

    医疗机构相关证书与博士学历的关系

    医疗机构相关证书与博士学历的关系 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1、《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 2、《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申请设置单位或者申请人的如下资信证明: (1)学历证书或专......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古代文学课程论文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姓名:崔文文 学号:2012504008 班级:汉语言文学二班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在我的印象里魏晋名......

    论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小编推荐)

    论恋爱与婚姻的关系 爱情是男女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钱钟书说:“婚 姻像 围 城,城里 的 人想......

    女宝宝起名大全之名字与婚姻

    女宝宝起名大全之名字与婚姻. 国外对名字的研究不比中国差,特别是他们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 美国学者最新研究表明:有一个好名字会使人更有魅力。研究者认为,对于女性来说,闭......

    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血泪交织的挽歌 ——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提起魏晋风度,不了解的人总觉得那时候的文人学士是很飘逸和自由的,但是现实是残忍的,对那时的文人学士来说......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1

    前言: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盛传的徐才厚临终遗言发人深思:“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不能挽救的时候,钱算什么?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变成可怕的恶魔;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