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8:0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

第一篇: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

宿迁学院小学教育2班 20121005209 王佳衡

一、概念的界定

(一)动机

动机和需要是紧密相联系的,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1]当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且维持着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活动的动机。因此,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力或者动力。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动机的定义各不相同,Gardener在1985年提出,动机是努力与达到某一目标的愿望和态度的结合体。Pintrich和Sehunk在1996年指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国内心理学家朱智贤从动机的认知作用的角度界定的动机的概念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引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3]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从认知的视角研究动机己经成为当今主流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动机研究方法,由此产生的动机理论也是最丰富的。虽然对于上述的理论,学者们对于动机的定义大相径庭,可是在以下三要素上,学者们表现出了一致性:选择性、坚持性和努力程度。[4]因此,我认为,动机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能够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坚持主动去学习,并且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目标进行刻苦的学习。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概念建立在动机概念的基础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指向性,因而蕴含着一定的动机,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学习活动多种多样,无论学习什么,学习动机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刘政宏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引起并维持小学生自发从事课业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将其区分为价值、预期和情感学习动机三个成分”。[5]

学习动机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它不是通过直接卷入认知构建过程[1]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52 丁永祥.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与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

2[3]李光.小学生学习动机测验的初步编制一基于自陈式和“半投射式”测验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

1[4]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

2[5]刘政宏,张景媛等.国小学生学习动机成分之分析及其对学习行为之影响[J].教育心理学报,2005,37(2):173-196

而对学习产生作用的。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它对学习产生引发、定向、维持和调节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的动力(及内驱力)。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需要并不等于他会为满足学习需要而采取行动,只有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外部诱因出现时,学习需要才能变成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活动的发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6]动机支配调节学习行为,行为又激发强化学习动机。动机对行为的这种影响作用与动机类型紧密相联。[7]

从小学时期起,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那么,1—6 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不同层面有何特点? 1—6 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不同年级上的发展性有哪些表现? 这就涉及到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发展性的问题。

二、国内外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

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专门研究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50年代的行为主义学派。在此之后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中,学习动机研究表现出一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认知观和社会认知观取代早期的机械论;二是将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所处的具体环境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三是将学习动机与学习中的认知要素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四是开始关注学习动机的发展问题;五是研究方法上,确立了测量学习动机的主要指标和方法。[9]近年来,无论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方向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搞清楚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有利于对于小学生今后发展的预测。

(一)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关于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由以往仅强调学业成就的传统动机模式,着重于机制层面的探讨,转向为社会认知理论为主的动机模式,强调动机表现的稳定性。Linnebrink和Pintrich(2002)指出,学习动机是社会认知动机模式具有动态性质,并且拥有多重面向,其中包含自我效能、内在动机、自我归因以及学习目标等。因此,为了整体性的论述学生学习动机,必须采取多元面向的角度探讨学生整体动机。对个人而言,学习动机在社会认知的模式中,并非稳定不变,而是具有情境化、脉络化和特定领域的特质。以社会认知层面论述动机理论模式,影响学生动机的中心因素,必须融合文化、社经背景、个人特质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研究。

国外的学者研究表明,小学生进入小学进行学习后,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现降低趋势。Brophy(1987)认为,在学习中具有持续性学习动机的学生,其所呈现的普遍特质,会持续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精熟,并且将学习的动机转变为[6][8] D.P.奥苏伯尔等著.余星南,宋钧译,邵瑞珍,皮连生校《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90-502.[7] Watkins,D.The-Asian-Learner-as-rote-Learner Stereo-type:myth of real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11(1):21-34.[8] 段宝军,程星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发展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4(12):8

内在酬赏,或是将学习视为一种义务;Lee和Anderson(1993)以及Lee和Brophy(2996)针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结果指出,学生在科学学习动机上持有正向态度时,能将学习视为享受科学的过程,并能主动建构知识,能主动且持续的参与教学活动而完成学习任务。[10] [11]Nicholls,Nolen和Patashnick(1955)研究发现,以精熟目标定位取向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比较努力的投入,也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参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产生良好的学习成效。有的学者开始从整合的角度来界定学习动机所包含的不同成分。Wigfield和Eccles(2000)提出成就动机的预期价值论认为学习动机可包括作业价值、能力信念和预期成功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Pintrich认为在学习历程中的动机因素包括价值、预期和情感三个成分。

(二)台湾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

台湾研究者段晓林等(2000)的研究也发现学生从国小进入国中阶段,其学习

[12]动机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程炳林与林清山(2001)编制的中学生自我调整学习量表中的以工作价值、期望成功、自我效能三个分量表来作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指标,这三个分量表是Likert六点量表,各6个题目。[13]刘政宏等(2005)将学习动机分为价值、预期和情感三个成分,并得到了理论和实证数据的支持。[14]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处在国小高年级,并在进入国中学习的前一阶段时,学习动机都出现下滑的趋势,现在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通过这些理论研究可以发现,小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学习时,由于课程量难度和数量上的改变,对于学习出现了困难的感觉,于是对于学习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需要,从而导致学习动机的匮乏。

(三)大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大陆小学生学习动机研究主要表现在特点!结构和相关因素三个方面。

小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多种动机并存的特点,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小学生学习动机由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导向以内部学习动机为主导转化,入学初期儿童的学习动机,缺乏自觉性,目标还未触及学习活动本身;低中年级学生浅近的学习动机形成,他们开始对获得新知识感兴趣,认知性动机开始形成,但此时还是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到中高年级学生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发展;对学习的需要、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就动机开始形成,内在动机并逐渐成为支配性的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于艳辉(1994)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长远的社会意义的学习动机还没有形成,内部的学习动机还很弱,处于低级阶段,外在的学习动机居于主导地位"尽管各种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不一致,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具有多种学习动机,并且逐渐从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

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在年级上的特点,各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分歧。林荣真应用周步成教授主修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发现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年级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弱化,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明显偏低。余水通过MAAT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上没有年级上[10]Lee,O.,&Anderson,C.W.(1993).Task engagement and conceptual change in middle school seience

classroom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3),585-610 [11]Lee,O.,&Brophy,J.(1996).Motivational patterns observed in six-grade science classroom.Joum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3(3),303-318[12]段晓林,靳知勤.提升国中理化学习动机之行动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彰化师大科学教育所(NSC89-2511-S-015-030)

[13]程炳林,林清山.中学生自我调整学习量表之建构及其信、效度研究[J].测验年刊,2001,48(1):1-

41[14]刘政宏,张景媛等.国小学生学习动机成分之分析及其对学习行为之影响[J].教育心理学

报,2005,37(2):173-196的显著差异,但也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整体上偏低。

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结构的分析,研究文献不少,但大多都停留在思辨上,大部分都是借鉴外国相关研究成果,稍作修改。张敏曾专门针对4-6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和实用动机七类。郭巧欣、尹国莹等把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四种:指向自我学习动机、指向他人学习动机、指向团体学习动机、指向社会学习动机。有些研究者借鉴国外的学习动机理论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如王有智(2003)认为我国小学生学习动机包括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并且表现出按照此顺序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它们的强度渐增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动机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如余水等(2007)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学习动机低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能力也低。学习动机与创造倾向的关系研究,如朱晓红(2001)发现不同学习动机类型小学生的创造性倾向表现出显著差异。持内部学习动机的小学生在总的创造性倾向上优于持外部动机的小学生。[15]学习动机与学生气质的研究发现,多血质和胆汁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16]

三、文献总结

总的来说,无论是根据国外的文献资料,还是根据国内的研究,都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学生最开始在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出于对学习知识的渴望、需要,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动机。一旦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于是开始对于知识的需要没有向最初始进入学校的大量,学习动机便开始下滑。一旦进入高年级甚至要进入另外的学校学习,学生就会感觉更不适应,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机此时应该是小学阶段的低谷。[15]

[16]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90-95 王哗明,陈福凤.不同气质类型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3):364-365

第二篇: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的研究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动机: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归因: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状况

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同需要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如H.A.默里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是个人想得到别人或团体的承认或肯定的 “交往需要”与个人想取得优胜、自我改进的“成就需要"。美国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把人的学习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或称追求声誉的动机)。D.P.奥萨贝尔则把学习动机称为求成动机,认为是由认知需要、从属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构成的。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或分析其结构:从起源上看,有直接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学习动机;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学习动机有水平高低与正误之分;从实际效能上看,有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2、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以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为研究主体,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为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3、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通过研究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3)通过研究使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实现共赢。

4、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强度适中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变外因“要我学”为内因“我要学”,充分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小学生当前的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小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研究

1)学生学习动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

2)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系

3)学生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4)学生学习动机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2、观察法:通过叙述性描述记录(或课后评价)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态度、方法的关系,以及学习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3、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教学文献进行可用性判断,再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以各种方式加以利用,以达到教学的进步。

五、研究对象和范围

采取部分研究:

抽取江苏***附属小学2-5年级学生,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抽取单号的学生,共计400人。

六、研究程序

1.起始阶段(2013.01—2013.07)

确定课题及研究方案,开展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2.实施阶段(2013.08—2015.04)

1、拟定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学生学情分析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进行学习动机现状归因分析、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3、通过家访或其它形式端正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开展榜样激励教育;结合学校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3.总结阶段(2015.05—2015.12)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的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1、各类研究资料(2013年5月)

2、调查问卷(2013年11月)

3、研讨课(2014年3月)

4、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2015年10月)

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顾问:

***老师(负责研究过程疑难问题的指导)。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召集课题研究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课题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的统筹安排以及课题研究报告的总结。)

成员:***(收集整理相关理论材料)

***(负责各种形式活动的具体安排)

***(负责问卷调查)

***(观察比较,撰写反思)

***(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管理课题组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记录并建档)

***(成果展示)

九.研究经费、预算 申请经费10000元:

理论书籍费2000元 复印问卷费500元 调查费3000元 会议费2000元 课题鉴定费2500元

第三篇: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探索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探索

2012-03-19 15:06:30|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包括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此,我围绕着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模式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有必要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刺激下,是可以逐步从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这种引导是十分必要的。那种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教师可以小作为、小管理的认识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树立理想,激发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每学期初开展以“我长大了干什么?”“我学习是为了谁?”“我向母校交满意的答卷”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学习!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心中“目标明,方向清”。进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心,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比赛,分角色朗读。二是教师借助多媒体,做到精彩讲解,传递最新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时时激励,维持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动机。教学中,教师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激发其向上的动机。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已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反馈,以反馈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室墙壁上每人贴一棵小树,谁表现好及时贴上一枚果实,看谁的收获多。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小树一天天长大,比着看谁的果实接的多。督促自己去加油,去努力。

总之,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会忘我,乐此不疲。

第四篇:恋爱动机研究

恋爱动机研究

小组成员:黄雨蕾 李欢 李娟 刘倩

一、选题原因

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

人们常说,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洁、最真诚的,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这种不搀杂任何物质利欲的真、纯是你走进社会后谈恋爱所无法拥有的。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可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二、研究综述

当我们这些大学生在经过高中三年魔鬼般的炼狱之后,心里满怀梦想的踏进大学的校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各种社团的活动,各样的节目,琳琅满目。同时,对于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时期,风华正茂的少年,情窦初开的少女,都在向往着童话故事般美 好纯洁的爱情。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另一半抱着幻想,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所关注的热点现象。

(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1.自身特征分析 1.1 普及化: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0%以上。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便得到老生面授技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义无返顾的投身于恋爱的洪流中去。

1.2 公开化:在恋爱中,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在教室、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 1.3 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1.4 恋爱动机多样化:恋爱动机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与目的是不清晰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有基于传统观念,出于爱情而恋爱;也有基于现代观念,出于非爱情因素而恋爱的,这些因素包括:生理与心理需要、感情寄托、排遣寂寞、排除孤独、好奇、从众等,基于这样的动机,大学生们往往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恋爱的结果。

1.5 恋爱低龄化:恋爱普遍低龄化,在大学的四个年级中,大一年级与其他年级相比,恋爱比率最高。1.6 恋爱成功率低

2.对比分析(要求重心放在突出现代大学生恋爱特征上)

2.1 纵向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大学生恋爱特征以及恋爱观念的变化 2.2 横向对比:国内外大学生恋爱对比 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 国外研究者发现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包括:(1)个人因素:性别、年龄、身份、个性品质、个体受教育程度、信仰等;(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情况、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婚姻状况、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等;(3)社会因素: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氛围、社会政策等。

国内:大学生的专业、所处城市和地域、父母学历、民族信仰、家庭因素等因素会对择偶标准和性与婚姻态度的某些方面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 首先,恋爱与性的成熟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5岁之间,这个年龄界限,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因而此时的大学生普遍性意识增强,心理逐渐平稳,感情比较真挚,爱情意识已经萌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 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践。促使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遣寂寞:大学充满自由的氛围,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管辖,加上有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寂寞感,使得很多大学生将恋爱当作派遣内心孤独寂寞的途径。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 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2)从众心理: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3)逆反心理: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爱情心理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学校和家长对大学生恋爱的阻力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促使大学生追求爱情的推动力

(4)炫耀心理:有些大学生会把拥有一个理想的男女朋友当作炫耀的资本,或者把恋爱中富有挑战意味的大胆行为当作彰显个性和标示成熟的标杆。

(5)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2.经济发展物质上条件具备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经济承受能力提高,这一方面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有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所以家庭会给予子女较高的经济援助。经济条件的具备也是促使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3.3.家庭影响 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在大学生婚恋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不良的婚恋观和价值取向和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比如说父母的不负责任其子女往往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和责任心等心理问题,甚至对婚姻产生怀疑,否认婚姻的价值。致使越来越多的人择偶取向现实性,注重于功利性。4.文化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造成了大学生婚恋观中自主意识增强,择偶注重人品与注重个人体验,忽视传统道德、片面追求 享乐。此外,大学校园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受西方思潮的冲击更为强烈,随着西 方思想的传入,开放的思想及文化对大学生“性”及婚恋产生了影响,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大学生易对西方自由开放的婚恋以及性观念产生向往,甚至身体力行。此外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日益冲击我国传统婚恋观。大学生的婚恋观有了很大的变化。

5.在很多教育者严重,恋爱婚姻以及性是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在学生中讨论这些有损尊严。所以在现今的婚恋教育中,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给学生实质性的指导。有许多有关性教育的地方还是空白,大学生只好依赖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在这过程中难免会误入歧途。

6.社会心态 自非诚勿扰马诺“宁在宝马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之后,拜金这一现象,开始引起广大关注,有人表示理解,有人对此严重指责,但是,不得不承认,社会在变的现实。伴随着金钱至上的思想,现代人择偶,更多的先看对方物质基础。受这一思想影响,校园爱情或多或少产生了变化,这一现象的渐渐普遍,更加影响到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他们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而郭美美炫富,李启铭等事件,更加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使价值观产生变化

三、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自身造成的影响

(1)快餐式恋爱会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闪婚、闪离、试婚”等新新理念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快餐式恋爱在大学校园已经是 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他们不是因为爱而爱,而是因为想爱而爱。在自己身上下一个赌 注,自己根本不知道跟对方合适不合适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定下关系。这样在谈恋爱的过 程中就会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状态。恋爱来得快,去得也快,快餐式恋爱就成 了一股风。一些学生经过几次恋爱,就把恋爱当成了儿戏。这种情感的随意性使得大学生会在感情上缺乏责任感,并进一步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

(2)时间、经济投入多,缺乏理性思考,造成多种社会问题根据调查,大学生,尤其是男方,会花不少的钱用于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娱乐消费、购买礼物、电话通讯等。这些消费型爱情一方面毫无疑问地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现实爱情观的扭曲。恋爱无疑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果无法恰当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就会极容易使爱情对学业造成较大影响,对于处于学习的黄金年龄的大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代价是巨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

(3)行为亲密,缺乏理性,伦理道德意识薄弱,婚前性行为普遍热恋中的大学生情侣,往往沉溺于爱河之中而难以自拔,一旦失去理智上的自我控制,就容易轻率地发生性关系。这中恋爱的轻率态度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破坏一生的幸福。婚前性行为是在不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的,可能会造出男女双方恐惧、焦虑进而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育和成长甚至造成心理创伤等,还容易导致未婚先孕。这些会使男女双方陷入何种各样的困境,并且对其学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4)情感困扰带来心理隐患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的大学生因情感而引发了各种心理隐患。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其感情隐忧愿意采取倾诉、运动等健康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会 通过喝酒、暴食、购物等不健康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一系列不健康的发泄方式,使得其感情困扰越积越深。更有甚者,采取自杀、自残、报复等各种极端消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每年的媒体报道,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多数是由于感情问题越积越深的结果。

2.所反映的或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1)缺乏社会责任感,拜金思潮肆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大学生现存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会责任感缺失在某些方面与大学生不成熟的恋爱关系有一定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谈恋爱往往只重视过程,而忽略结果。虽然重视过程有利于双方互相了解,加深感情。但忽略结果的状态又会给予恋爱以不安全感。那句“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就反映出一些大学生只把谈恋爱当作填补自己空虚寂寞的工具,根本不在乎自 己要在恋爱中所付的责任的心态。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却没有拥有正确爱情观的恋爱,他们认为谈恋爱就是为了玩一玩,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他们在恋爱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恋爱双方彼此在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和相互了解的前提下,开始了短暂的恋爱,当然这类恋爱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不愉快的。一旦双方感情破裂,恋爱关系结束,常常出现曾经的情侣反目的情况,很少有还继续做朋友的。在恋爱上缺乏责任感的大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就可能变得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大学生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强化的个人意识,而置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于不顾。此外部分大学生往往为利谈恋爱,为了虚荣心谈恋爱,恋爱的标准不再是相互了解和拥 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攀比心理,这种攀比更多体现在物质上,因而许多大学生在选取恋爱对象时,越来越倾向于对方的物质基础。还有些大学生把追求和满足个人的感官刺激、肉体需要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当作人生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就是与有钱有权势的人谈恋爱。这种不良心理折射到社会就是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拜金主义。这种拜金心理随着大学正走入社会就会变成,“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导致不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只重实惠,缺乏理想;还会造成大学生在金钱与义务上产生困惑,使他们缺乏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形成“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心态。

(2)固有传统婚恋价值观受冲击,如何使大学生恋爱观与传统婚恋价值观相调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中已受到冲击和挑战,婚恋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继承性,延续性,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追求性解放、性自由的同时,仍然拥有禁欲主义、男尊女卑等一些传统观念,并表现出心理的矛盾性。如一些大学生自己性行为很随意,却要求自己的配偶洁身如玉等。这种大学生对待童贞性的双重标准将可能导致婚前性需要的满足与婚姻生活时童贞需要不满足的矛盾冲突。这一冲突的最终结果可能使婚前性行为和婚后幸福度成负相关,婚前性行为和婚后性和谐成负相关。在离婚案中,有婚前性行为比没有婚前性行为的比率高。

四、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应对策略分析

针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校园是在校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实大学生活,磨练意志、提高能力,使有着不同特长爱好的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能有效减轻大学生的寂寞感,减轻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依赖。校园活动要在形式上多样化,活动次数上频繁化,常态化,如组织晚会,观赏电影、音乐,主办讲座,组织出游,进行体育活动,进行科普教育等,以给更多同学展示的机会。2.加强对大学生恋爱与性的引导教育。学校不仅要进行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要包扩恋爱过程中道德法律的教育和两性健康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树立高雅、纯洁的情感观念,强化道德制度的规约,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1)正确恋爱观,正确处理学业和爱情的关系: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建立正确爱情观的基础。大学时代 是奠定一个人自立于社会、培养一技之长的知识积累阶段,同时也是成才的准备期,大学身应当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只有使爱情和学业事业相结合,爱情才会有旺盛的持久的生命力。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心,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 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更 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等关系,进行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人性主义为指导的性教育,从责任、忠诚、贞操观、羞耻感、自尊心、与异性交往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 爱观、婚姻观、性价值观、性道德观,增强两性关系的责任感,做到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 专一,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在公共场所出入注意遵守社会公 德不对他人的生活和公共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否则,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 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2)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正确的认识性知识是大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和婚姻的基础。尽管不少学生觉得生殖与避孕的知识对他们而言非常必要,但是由于家庭的传统教育、社会的世俗观念、学校的相关规章和制 度等原因,他们更愿意用比较隐蔽的方式获取这些知识。而对于不少自愿参与的敏感话题的讲座,很多同学表示没有勇气参加,因此有必要以必修课的形式避免这种尴尬。大学要通过课堂和宣传材料等让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性知识,对大学生系统的介绍性知识进行成人教育,或者安排讲座,要把性与道德、性与法律作为教育重点。对于正确的避孕知识和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也是必要的,使大学生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掌握防范知识和方法。

3.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使大学生正确的处理感情挫折。首先,大学需要建立由德育工作者和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咨询,并使之常态化,帮助大学生克服恋爱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其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精华,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应该包括与性有关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法制的全面教育。其次,大学生心理咨询要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差异化性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对于正常谈恋爱的学生要给与理解和关怀,并教育引导学生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懂得把握爱情的尺度和分寸。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高度重视,耐心 教育,平等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鼓励他们科学的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根据他们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研究成果

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动机具有多样性,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点的大学生可能表现不同的恋爱观。总结起来大学生恋爱观和恋爱动机有以下几种情况:

1、爱情驱动。双方由于在学习和交往中彼此了解,友谊加深,逐步产生倾慕之情,这种爱情基础比较牢固,双方都非常珍惜,这种情况占38.7%。

2、排遣孤独,寻求感情寄托。这种情况占18.9%,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于是很自然地将过去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和亲近转为对异性的亲近感,于是便想通过与异性交往来排遣孤独,获得精神慰藉,这种情况女生多于男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中学生比较自由,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精神比较空虚,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充实空虚的心灵,寄托自己感情,这种情况,男生多于女生。

3、虚荣心理。少数大学生谈恋爱是由于虚荣心理,在他们看来,在大学里,能谈上恋爱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是一种本事和能力的象征;相反,没有恋爱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有些女大学生认为有男生追求、爱慕、庇护,才表明自己有魅力,追的人越多,越感到自豪、荣耀。

4、婚姻心理。这种情况虽然比例不高,只占5.4%,但却是大学生恋爱动机的一个方面。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纯洁,文化品位比较高,容易交流和沟通,是理想的伴侣,而且在学校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比较难于找到大学生作为伴侣,因此必须抓紧在校的时间确定恋爱关系,解决后顾之忧;也有人认为,现在少男少女中普遍存在早恋现象,如果不抓紧恋爱,就很难找到初恋对象。

5、功利心理。少数学生恋爱是出于功利考虑,如有的为了毕业后能够留在大城市工作,就想通过与城市学生恋爱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为了能谋得一个好的工作单位,就千方百计与有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恋爱;极少数甚至想通过恋爱来达到吃穿玩的满足。

6、好奇心驱使。大学生的性心理日趋成,对异性充满着好奇,异性的容貌、体态、风度、谈吐、才能以及神秘感都对之产生很大的 吸引力,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渴望与异性接触的冲动,正是这种心理,有些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想亲身体验爱情的愿望。

7、被动接受。一些大学生主观上虽没有早恋的动机,但却被对方爱慕,并穷追不舍,出于感激、感动、同情、照顾面子等各种心理,被动接受,这种情况女生多于男生。

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动机多数是合理的,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确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才能把恋爱引入正确轨道。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

(一)问题

1.我们没有电脑,电脑都是借的 2.课程太满,无法搜索资料 3.我们没有恋爱经验,没有深刻体会 4.我们不会写研究综述

(二)设想

1.恋爱与学习的冲突如何解决? 2.当爱情与亲情,友情冲突时怎么办? 3.恋爱与高消费的矛盾怎么解决?

五、研究过程的体会和收获

我们通过这次研究调查了解了大家恋爱的不同心理,让我们对恋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们选择配偶打下了基础。

第五篇: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外国语学院2007级函授学员

摘要:因语言环境的欠缺和学生面临考试压力而产生不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不良学习方法,现阶段中学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一直不能达到较理想的成果和进展。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已成为长期困扰教师们的难题。因此在通过激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关键词:学习动机

1.介绍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学生就会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而且也有一种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学习动机又存在着辨证关系,学习能产生动机,动机又能推动学习,正如奥贝尔所说:“动机和学习之间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家和家长都认为动机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能增进学生的自尊心。高动机的孩子热情,对外界充满兴趣,做事投入,有好奇心,他们学习努力,并能持之以恒,对挑战和困难积极面对,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高动机的孩子在学校中并不多见。研究者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孩子的内在动机在减弱,并且越来越害怕学习。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激发?十几年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在寻找能提高动机的因素。总体上说,心理学研究一直着重于个体心理对动机的影响,诸如归因、自我效能感、对能力的知觉、对控制力的知觉,自我概念、内在动机、兴趣、学习策略和目标定向。

与心理学研究相应,教育学研究则着眼于教师行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机。有人指出好的教师行为包括指导学生、树立榜样、热情、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真城地表扬、强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还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投入(包括情感投入、精力投入等)、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包括教具的使用、对教学策略的调整、反应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等)以及教师给予学生的尊重程度及自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影响作用,其中教师投入的影响力最大。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而是些缺少兴趣、信心,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这一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丢失了学习动机,将自己置身于英语学习之外的人。

他们中有一些学生可能在刚刚接触英语时也是较为兴奋的,因为对新事物的接触与好奇,外界的影响引起了他们一种低层次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去进一步学习。但是这种直接的近景性的学习动机在经历了几次诸如默写单词、背诵课文失利的情况下无法强化和维持他们的学习。这些学生出现了焦虑和害怕英语的情绪,这种情绪越积越深,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这一学科也就有了恐惧和排斥的心理。

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性格较为内向,羞于表演,害怕不流利的语言受到同学们的讥笑,不敢开口;同时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没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学习上缺少动力,这就丧失了许多操练和使用英语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们的英语成绩和兴趣也就每况愈下。而相反一些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同时也有明确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学生就能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自然成绩也就能较为突出。

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设法帮助学生克服那些诸如过度焦虑、内心胆怯,进而缺乏学习动机的这些消极情感,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那些积极情感,激发和保持他们 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2.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在学习上投入的时 间和精力是相当惊人的。然而,学习是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对这个过程不甚了解和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学生的学习效 率,无效地耗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因此,根据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在英语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倾向于解答心理现象是什么方面,而对解答心理机能应该如何提高,却显得十分不够。心理科学发展的根本路线应该是改造和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这也是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根本方向。心理的兴起打破了以往重理论轻应用的局面,体现了心理学能动的改造人类心理的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心理在领域中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2)智力与创造力;(3)人格方面的;(4)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的。无论是国内的心理学界和学界还是国外的心理学界和学界,在这几个方面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在深入研究中国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初中生学习心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纵观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我国当前初中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制订适合我国初中学生学习的切实可行的心理训练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力,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挖掘学习的潜力。

应试教育至今仍是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把“ 升学率” 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而忽略了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应用性。特别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为考试而教学, 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性和实践性, 直接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低下, 教学目的出现了重大偏差, 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 把考试当成了教育的中心环节, 强迫学生读死书, 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导致学生学习水平严重分化, 差生面扩大。由于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容量、高密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 只重视传授应试的书本知识、应试的技能、应试的能力,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和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尤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体现明显, 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轻交际能力的倾向。应试英语教育“ 造就”了一批英语的“ 聋、哑”学生, 许多人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无法与外国人用英语正常交流。在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病后,素质教育已被中国政府写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学英语教学在上世纪末开始探索采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和经验。然而, 中国现行的教育人才选拔制度限制了素质教育的推广与运用, 加之至今尚未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3.早先Study(前人的研究)

3.1.“人的心理只有经过才能得到发展提高”的心理的观点。

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必要手段。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从有自我意识开始,就一直有认识 自己的心理,提高自己心理机能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可以说心理学正是适应这一愿望和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性行为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去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行为活动,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经常进行心理训练也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3.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向偏重外在的因素,常把问题重点放在课程上,或是教学大纲上,或是教材内容上,有时则强调教学法或师资条件。但是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我们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因即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不够。忘记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了解学生 的心理活动规律,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满足学习的需要是阻碍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就学习来说,所谓内因主要包括学生对的兴趣、学习的动机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心理机能等。这些心理条件的改善有赖于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建立起创造性的学习心态,从而开发其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3.3.系统论的基本出发点“整体性”原则。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是事物所普通具有的属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诸要素的一定方式构成的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其各个构成要素的孤立特征及其迭加所能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在人脑中始终是交织进行的两种活动,这两种活动处于最和谐的整体状态时,是人的活动最顺遂而又最有效益的时刻。通常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原因之一便是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活动分成几个互不相关的部分,通过心理训练的手段把这些割裂开来的部分重新组合到一起,使心理活动协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有效。这体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原则。

3.4.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辩证统一:有意后注意形态的理论。

过去心理学只描述了两种注意形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近几年来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逐渐发现有意后注意对于识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有意后注意时第一种注意形态与第二种注意形态是辩证统一的。处于这种状态时,虽然有行为目的、动机的存在,但此时比处于有意注意时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它们与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热情相符合。所以有意后注意是建立在学习者热衷于并盼望的后续事实上。有意后注意由于内部动机的自动化、自然化,从而使有意注意过程转变成了无意识行为。这样可以使学习者长久地学习,不疲劳,高效率地掌握材料。学生此时也并不觉得紧张,情感处于高兴状态,有时甚至兴高采烈,就好比处于某一需要完全得到满足、意志动作解决后产生出平衡的那一刻。所以处于有意后注意时期识记的效果是最佳的,因为此刻产生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息息相关。这种有意后注意产生的场合和许多因素有关。通过心理训练学会控制这些因素便可以学会控制产生出来的有意后松驰,而处于最佳识记状态

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国外的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 出现了“ 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 , 我国也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目标和模式新的探索, 在国家颁布的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的精神。建立了新的教学方式, 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化, 也使教学课堂和学生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新课标突出“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思想, 在教学中既重视知识, 更要注重能力, 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和形成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5.学习动机的分析 5.1.学习动机的类型

5.1.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下刻苦钻研。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内部动机主要来自三个内部动力:一是好奇心,二是好胜心,三是互惠的驱动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求。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

动之外,此时他们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和家长等。内部动机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5.1.2.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根据动机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动机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和具体活动本身相联系,影响范围小的持续时间短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和互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影响范围大,持续作用时间长的动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近景动机受到某些偶尔因素的干扰,远景动机的目标比较抽象和长远,但也需近景动机配合才能有效地起作用。5.2.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特征

随着中学生年龄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增长,他们学习的动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2.1.学习的近景动机向远景目标的初步发展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以近景动机为主,他们主要吧父母或教师的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例如按时完成作业,考试取得好成绩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再把学习活动简单地和提高分数等目标相联系了。这时,他们开始把学习活动和社会意义联系起来,也就是远景动机的萌芽开始出现了。

5.2.2.外部动机走向内部动机

他们的学习动机常常以外部动机为主,他们把老师或者父母的要求以及同伴的赞扬等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逐渐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开始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了兴趣,逐渐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了兴趣,逐渐把学习活动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内部动机开始代替了外部动机。

6.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自我实现理论这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学习动机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都有要自我实现的愿望,但他们又有很多的担心和忧虑,正是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部分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应予以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感觉到爱和归属感,帮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找出学习上不够成功的症结所在,提高他们对学好英语的一种期待和信心,进而解决问题,获得进步。

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曾感到过只有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寻求学好英语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激发内部动机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以调动外部动机为辅,予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因而在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而绝不可以搞一刀切,妄想通过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就记住了、学会了,效率相当的高,而且也不容易忘记。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满足学生的一种交际和追求时尚的需求,从而使得他们乐于学习。

7.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7.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1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也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首要的就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采取多种形式,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采用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积极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求知欲,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7.2.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教材内容丰富有趣、新颖生动、难易适度、层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生动的呈现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种角色的操练和扮演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使学习过程更富于挑战和情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3.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还必须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在评价和表扬批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努力作到: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评价要客观、公正和及时;表扬与批评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从而讲究不同的方法。尽量多鼓励,多表扬他们的进步,降低他们的焦虑,保护学生的自尊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7.4.充分利用学习反馈

学习结果包括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解决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按照需要修改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措施、提高学习热情、激励上进心,以达到学习的目标。这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每一个阶段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及时批改作业、写好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就学习结果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7.5.适时、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优越感以及要求别人能承认的内驱力。好胜心动机和追求成功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因此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过多的竞赛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用开展竞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必须要慎重、适当,作好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尽可能防止消极作用的产生。7.6.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学校中的主体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我们就应在学校面貌和学校的氛围上注入英语的气息,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学习并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有人指出:“学校不应该成为一块人工造成的地方,专靠书本做媒介,而不与生活相通连。”细想一下有时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也没有一个使用英语的平台。尽管中国的入时和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使英语的工具性和重要性日益彰显,但这些对于尚未真正接触社会的孩子是无法感觉的,而光靠老师家长的说教又是很苍白无力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上下功夫,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想起和接触一些英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升腾起一种学习的欲望。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张贴英语手抄报,在走廊两边悬挂宣传画,在走廊里展示学生作品、英文报纸等等。记得曾经看过一所学校在一幢大楼的每一级楼梯上都有一句英语谚语或警句,给人很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学校广播播放一些英语新闻与歌曲,让学生在休息与活动中受到英语的感染。当然,这些都只是一种环境文化,但它也是一种潜在课程,暗含着许多教育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那样:“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另外,我们也可以在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上对英语予以一定的关心,这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保持也是大有裨益的。7.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只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英语学习本身的复杂性,要真正学好英语还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到基本的语言点后,自己在课后的操练与应用中作到举1反3,在英语周、英语角等活动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欣赏其他同学的风采。

8.研究的组织

参考文献:

杨明均.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张根昌.试论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张小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邰信息工程学院学报.孙永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符娅,慕智勇.试论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课堂管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年2月

修改要求

Hi Huang, Change your first chapter as in the following: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Previous Study(前人的研究)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XXX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等等。

Make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格式, be sure that you write it not the copy of others!!Otherwise punishment will be imposed.Change您的第一个章节在以下:

1.介绍 1.1 背景

1.2 早先Study(前人的研究)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组织

This纸被划分成章节,第一章是等

下载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研究的研究综述[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动机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 文学院英语101叶旭艳 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的倾向,高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积极......

    小学生学习动机浅谈

    小学生学习动机浅谈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镇中心小学 黄玲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首先是......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共5篇)

    重庆市教育科研骨干答辨论文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教学策略研究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小学刘传权 中文摘要:本项研究以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教学策略为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实验......

    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

    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胡绿俊 文军 摘要:不同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有差异的。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

    电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

    电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王向阳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加强电大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电大生的竞争能力已成为电大教育工作的主题。而积极做好电大生的组织发展......

    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一、何为养成教育。 (一)、理论界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定义一:什么是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

    立足小学生发展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5篇

    《立足小学生发展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中期总结 理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摘要:《立足小学生发展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我校二00八年初申报并立项的......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培养策略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培养策略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作为人类的行为动机之一,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