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8: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

第一篇: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

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

[主要内容]法律对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职责有明规定,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教育服务

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学校责无旁贷。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未成年人有一半的时间将在学校中度过。我国未来人才的素质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工作。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的责任。其中,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是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应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场所和环境。

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该提供健康、安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安排的集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受办学经费等影响,没有提供安全的校舍和其他设施;有的学校由于工程建设中的回扣、层层转包等不良现象,新建的校舍就是危房,新买的设备就有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有的学校侵占学生的活动场地建房,使学生的活动场地越变越小,甚至消失;有的学校挪用办学经费,使教学教育设备不能得到更新或添置;有的学校饮食卫生管理混乱,甚至引起学生集体中毒,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学校在组织活动时,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学生的群死群伤;有的教师、学校领导的烟瘾大,情不自禁地在中小学生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污染空气,损害学生健康,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批评学生不该吸烟,学生很不服气:“你都吸烟,还说我!”

二、学校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得歧视差生,这是最重要的职责。

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学校全面地、完整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学质量,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随意拔高或降低标准。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不得歧视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看它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考核教师主要是看他的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这就迫使学校、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应试、轻能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社会效益,一切工作都围绕考试、升学进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班加点,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竞争激烈,考试也越来越难,一些被淘汰的学生自暴自弃,一旦与社会上的违法乱纪者相互勾结,其行为必然失控,最后害人害己害社会。一些品行欠佳、学习困难的学生上课不愿听,也听不懂,没事干,又静不住,就只有讲话、捣乱、甚至结伙滋事,扰乱教学秩序。而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升学目标,成绩好的学生也想实现其大学梦,就会有意无意的歧视差生,尤其是双差生,对他们产生厌恶、放弃心理。既使是法律规定他们应享有的权利,也常常被忽视、剥夺。

例如,为了执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学杂费的条款,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制定政策对这些学生进行学杂费的减免。但现在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要求减免的学生多,而经费有限。所以学校一般采取首先考虑学习、表现均好的,其次是表现好的,最后才是双差生。但很多时候都轮不上双差生,使他们体会不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形成恶性循环:差生越违纪,学校越歧视他,而他越受歧视,他就越违纪,以至发展到违法、犯罪。这样,学校就会使出杀手锏:停课、劝转学、劝退学、开除。学校也知道这些做法在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时是违法行为,但学校要以升学质量求生存。通常,教师不愿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时间漫长、容易反复、效果不显著,没有多少眼前利益的差生转化上。况且,也要维护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学校增光添彩。所以有的学校甚至采取任意降低教育教学标准、减少课程设置、放长假、提前毕业等办法,以降低他们对考试、升学的影响,使他们缺少了应有的教育,将来难以立足于社会,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当然,为了维护普通学生的受教育权,也矫治有违法或品德偏常行为的未成年人,国家还设立了工读学校。但由于它收费较高,再加上人们的偏见,一般家长都不愿意让子女去。而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只有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的(四川省规定: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才能强制送工读校。所以,很多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未成年人,本着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原则,仍留在普通学校,游离在违法犯罪的边缘,是非常危险的。

再如: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大家都知道,教师不让差生进教室上课,剥夺差生的受教育权是违法行为,但却未认识到学校不完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彻底执行教育教学标准、歧视差生,也是违法行为。学校、教师会气愤地说:差生拒绝学习,干扰他人,扰乱教学秩序,影响班级和学校声誉。难道他们就没有违法吗?的确,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教育法》第43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履行的遵纪守法的义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规定了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但学校、教师以一种违法行为对付另一种违法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可见,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素质教育年年喊,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多年来,应试教育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有才无德和心理失常者(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造就了许多危害社会的种子选手。种种触目惊心的事件,警示着教育的失误。

三、教育方法有法可依,禁止体罚。

教育法、教师法规定,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禁止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以及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等合法权益,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或依法诉讼的权利。因此,学校、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不得违背法律的有关规定。教育法还规定,学校、教师有管理教育学生的权利。依法执教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学校、教师应承担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校的领导、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追求成绩和升学率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对成绩不好、品德欠佳的学生滥施惩罚:或随意停课,或以罚代教,或罚写作业、做值日生,甚至采取罚站、罚跑、罚跪、鞭打等方式体罚学生。有的教师侮辱学生人格、传播学生的隐私、要求学生把信给自己看,甚至发生搜身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得不到纠正,还严重扭曲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教育日益法制化的今天,学校、教师处理矛盾、纠纷也要依法进行。比如:因学生把自己的东西卖给同学,或借钱、借东西不还等引发的经济纠纷,或早恋等引出的感情纠葛,甚至师生间的矛盾等,都需要学校、教师依法协调解决。有的教师以个人好恶或偏见来处罚学生,没能做到法、情、理三者的统一,有时还会激化矛盾,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终生的后患。

四、学校收费应合法、合理。

教育法要求学校收费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按规定收费,二是公开项目,坚决禁止“搭车收费”现象。但学校乱收费、乱罚款等已成为教育腐败的最大问题。学校不是执法机关,无权对学生进行罚款。有的学生因无钱支付罚款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虽然,以上问题在相应的法律中都有对应的违法处罚:由地方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屡禁不止。因此,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非常必要,也很重要。学校、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培养教育服务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方法,才能真正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彻底改变那种只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教,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另外,也要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增强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积极配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和保护,使自己健康成长。

第二篇:关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定稿)

关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暑期调查,在讨论之后我们整理出了以下一些内容。

根据调查和我们自己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经历,发现计算机教育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一些县级或乡村地区呈普遍落后的现象,像我们调查的中学,计算机教育在高二就停止开课,改上自习课,而且在初中、高一阶段的上课内容也只是少之又少,要两个星期才有一次机会去机房,在机房时大部分学生都在玩游戏,根本就没学到什么。而在某些乡村地区的小学,学校根本就没条件去购置那么多电脑,建立微机室,计算机老师并不完全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像是物理老师,数学老师只要了解计算机就可以教,不完全是对口的教师。县市级好一点的中学一般也只有2—3个微机室,而且有很多设施都是陈旧的。

在很多地区,人们只是把计算机教育当成是一种形式,根本没有注入财力和人力,学校只是把计算机教育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副科,老师的教学实力和经验对于这门课的进行没多大影响,大部分计算机课呈现以下这样的情形:老师在上面坐着,学生在下面各干各的,有聊天的,有玩游戏的,浏览娱乐新闻的,还有的就干脆什么也不做,就看旁边同学怎么摆弄电脑.......记得大一上学期我刚上计算机课,那还是扫盲课,老师叫我们做个幻灯片,她说,这个幻灯片已经是最基础的了,你们在中学的时候应该都已经学过了。我当时脑袋里就一个感觉:啊?什么时候?我怎么没做过。后来仔细想想,中学老师好像是有介绍过幻灯片的制作,只是我们当时都急着玩其他的去了。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有点惭愧。计算机课被忽视还有部分原因是计算机不是高考的考查科目,不影响考大学,所以在很多中学计算机课要无条件的为其它高考考查的主课让课,更有些学校为了使学生能专心的、更多时间的学习以应对高考,就干脆不开设计算机课程,或就计算机课程分配给其他的“主课”。由于学校的这种政策也导致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更影响了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总结一下我们还发现计算机老师的地位不高,一个老师教一个年级,一周课时多,但是上课轻松,要讲的内容少,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只要让学生自己上上网、看看书、上自习就可以了。计算机教学以我们之见应提高计算机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淘汰一部分老的非主修计算机的老师。提高计算机教学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地位,计算机最好能纳入中高考考查的项目。

如果能矫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学到一些计算机有用的知识,一些沉迷于QQ聊天,网络游戏的莘莘学子应该会有一些其他宝贵的收获。当家长喋喋不休的骂着计算机毁了他们的孩子时,其实学校也应当担当起一定的责任,计算机在学习上也有其神奇的魔力,可是学校没有让学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魔力,而让“可恶”的网吧有机可趁,将纯真的孩子带到了另一迷足不可自拔的虚拟世界。计算机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它。虽然,大多学生主要是喜欢上网聊天等,但是怀着对电脑的喜欢,加以好的方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会很有收获。Allen曾指出:“未来中小学计算机应用的关键是教育软件。”但是据了解目前中小学老师基本上对不会运用教育软件,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还必须加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

在调查有关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现状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外国博士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有些批评很尖锐,内容大致如下:为了迎接21世纪,中国正在努力从事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劳动力的必要技能 ,并且非常正确地把计算机文化看作是现代化教育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向中小学推荐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基于这种过时课程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策略将会危害整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基于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只对高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或是最优秀学生的学习有利,而对大多数平均水平的学生是没有用处的。若不彻底扭转当前的计算机教育方向,将会给中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带来一场灾难。他还列举了几个例子,例1:在使用计算机之前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就好像在允许学生使用圆珠笔之前要求他们必须先理解圆珠笔的构造、必须先搞清楚圆珠笔内的墨水是如何转移到纸上的科学原理一样?”例2:“为了有效地使用学校的建筑物作为教学场所,你并不需要知道建筑法规和建筑方法,同样,为了使用计算机,你也不需要去理解有关计算机的科学原理和数学法则。例3: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应当由那些将要制造计算机的人去学习„„而不是让一般学生和使用计算机的人去学习。这和学生为了能使用书籍并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出版和装订书籍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他讲的这些内容我们有些还不是很理解,但至少我们知道一点,中国的计算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然,除了批评,文件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关于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建议,把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划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类长期目标:通过辅助教学软件把计算机结合到现有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或计算机的程序设计。短期目标:开发一种基于应用软件的课程。2.关于计算机教育政策的建议,为了使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能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建议实施以下八条政策,(1)尽快将文字处理作为中小学的基本应用,并把培训讲授文字处理技术的教师放在最优先位置来考虑;(2)在软、硬件环境许可的条件下,让尽可能多的课程用计算机来支持学习,目的是要使各学科的教师都学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而不是只有计算机教师才能这样做;

(3)开展计算机如何应用于教学过程的“职前”与“在职”的教师培训以及有关软件工具使用的教师培训;(4)把计算机作为中小学师生日常使用的“普通工具”。通过延长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后有机会使用计算机、训练部分学生和专职辅助人员来管理计算机.实验室以及采取不要求穿拖鞋和白大褂进机房等措施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6)建立“课件研究与开发小组”,为全国中小学开发教育软件。这些小组应当对其他国家开发的教育软件进行考察,并和那些国家订立契约,以便对该国的软件进行修改使之适用于中国的情况。资金的提供非常重要,每年要有几百万美元的投入。在理想的情况下,应有不止一个开发小组对一门课程的课件进行开发,以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致让偏见占统治地位;(7)在中小学中尽快中止作为一般教育要求来开设的所有计算机语言课;(8)对于那些希望今后以计算机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少数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向他们介绍现代程序设计语言可能是适宜的。四种令人深思的社会思想根源一种是受80年代初国际上部分学者鼓吹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观点的影响。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首次提出了这种观点,并立即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的支持,我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也产生了共鸣并积极响应。根据这些代表的建议,1982年原教育部做出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五所大学的 附中开设主要讲授BASIC语言的计算机选修课的决定,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起源。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并不包括更不等同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在“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的土壤中滋生并成长起来的,因此,它不可能不打上程序设计语言的深刻烙印。另一种是受我国计算机教育界部分专家提出的“程序设计语言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的影响。多年来,我国计算机教育界有一批很有声望的专家认为,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计算机所独有的,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算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比数值计算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这些专家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须的,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在制订上述包含五个模块的“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应该说这部分专家的意见是起了主导作用的。从社会根源上看也有两种影响,一种是受社会上每年一度的全国性中小学程序设计竞赛的影响。由于这种竞赛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有很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而且通过省、市、县层层选拔,其中的优胜者可以直接保送到全国名牌大学或省、市重点院校,因此而形成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迫使各地的高中和初中不断加强程序设计课程,甚至不少地区的小学也开设BASIC语言课。由于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即使“指导纲要”中取消“程序设计语言”这一模块,恐怕各地还会有不少中小学继续开设这类课程。因此,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要靠全社会达成共识,而不能只靠国家教委一个部门。另一种是受计算机师资水平和软硬件配置条件的影响。由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绝大多数都局限于BASIC语言编程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不太了解计算机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少教师年龄又偏大,不太愿意去学习新的、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识;加上中小学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普遍比较落后,许多工具软件(如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在低档微机上无法运行,因此在客观上也造成不讲程序设计语言就没有多少内容可讲、可学的局面。所以要想真正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修改课程的指导纲要以外,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及对中小学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情况的改善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全局来考虑,而不能只看到课程设置这一个方面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一些内容我们有一些就非常有感受,比如中学时上计算机课每个学生务必穿上鞋套,否则管理人员就会对你教育教育一番,这无形之中就拉远了我们这群学生和电脑之间的距离,计算机课就成了与众不同的课程了。而我对中小学的计算机课就有一个这样的感受:学生们上计算机课就是让他们摸摸电脑,看看电脑长啥样的。通过这样一种调查,我们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比我们想像中的更加严峻,我们就更加感觉肩上的担子是何其的重。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在中小学还很不成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计算机老师,我们还有很对需要去做、做准备的。在教育方案,课程内容,学校及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认识思想上还需做很多的努力。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上应该有很好的前景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作为国家首批免费师范生,对于培养国家未来人才有着很重大的责任。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的思考

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和美国5个国家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情况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不同国家对新信息技术的理解不完全一致有些国家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指计算机及与其相关的通讯技术手段,如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而有些发展中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就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技术中应考虑的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而应同时考虑其它设备,这就是说应包括印刷材料、媒体包、录音带、录像带、甚至包括人类资源。计算机用于学校对某些国家是一项昂贵的事业,尤其对边远和农村地区,那里的中小学能源可能还是个问题。

但是,无论对信息技术如何理解,计算机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与其它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相比,在计算机教育中各国政府的行为比较多无论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关于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应用,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具体体现在:

不断建立各种机构和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给教育提出的挑战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为了使教育为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重新修改课程大纳,其中信息学和计算机教育是这次课程大纲修改的核心;投资支持国内企业生产专门的教育计算机(如韩国);为学校购买和分发计算机,并将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化(如韩国,当然,这也曾造成学校计算机的单一化);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发软件,组织计算机软件竞赛,以促使提高教育软件的质量(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策略并着力切实全面实施,如建立试点学校,教师分级培训计划等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

计算机教育及其教育应用的共同趋势是工具模式、解放学习者计算机在每个国家具体的应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这和各个国家的教育哲学、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直接相关。但是,共同的趋势是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的工具,同时,计算机的知识从“原来技术只是劳技、家政等中的一部分”,逐渐“独立成一门课程”,目前又逐渐被整合到中小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当中去。

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大体上有指导教师模式、学习者模式、工具模式三种。

在日本,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众多媒体资源中的一种,在初中和小学主要是全班用作指导教师模式,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者模式即计算机本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本也很重视,只是高考的压力使日本学生更多地学习数学和物理而不是BASIC;日本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有特色的应用是用于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育管理方面;教师把计算机用于反应分析,教师能知道每个学生正在做什么并且可保存学生反应时间的记录,把计算机更好地用作工具评价教学过程并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所以,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模式对于日本来讲更注重的是把它作为管理的工具。

对于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地理环境辽阔、人口密度小的国家,计算机除了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用于指导教师模式、学习者模式之外,计算机还是远距离通讯的重要设备、重要的节点和终端,是构造交互式、实时性的开放式学习模式的重要枢纽。计算机联网并用于构造新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是这些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中利用计算机的独有的特点。这一特色使得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新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资源不仅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共享资源形式存在,而且它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教学的模式,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美国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则完全按照作为指导教师的模式、作为学习者模式、作为工具模式的发展轨迹,只不过美国更重视学生的计算机素质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模式在美国很流行,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是美国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比较重要的方面,这方面的成绩是学生升入大学的一个重要参考。

韩国、马来西亚等计算机教育不是很先进的国家,他们在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开始,为了少走弯路,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般是按照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模式,即主要教学生计算机语言,到目前发展成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模式,即逐渐把计算机作为各门课程的辅助工具,并把它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整合起来。

从世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在80年代初,前苏联伊尔肖夫提出的计算机编程是第二文化的观念在各个国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编程是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试验的反面结论,促使人们对计算机在教育中作用的更深层次思考,到了80年代中期,计算机作为工具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家庭计算机逐渐增多,软件开发发展迅速,一时间在各门课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非常流行;90年代,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再加上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何使用才更能达到促进教学的效果的思考,进一步提出了“整合”的概念,即把计算机和计算机教育整合到学生学的各门课程当中去,并提出要通过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解放学习者的重要思考。当然,要完全整合到各门学科当中去,而不是作为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负担,要解放学习者,解放教师,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教师的新信息技术的文化和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各个国家对教师培训都很重视国内有一著名学者认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刚刚进入师范学校,用计算机、管计算机的只是专门的或是专业人员,此时,计算机是极端的以技术为主的文化,是少数人参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广大的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他们的关系,产生“why”的疑问;政府和教师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开始大量投入,包括对教师的培训,但对“how”,即对如何培训、培训内容很困惑,教师对计算机产生恐惧感、神秘感;教师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此阶段教师不仅是去学计算机,而是把计算机结合到课程中,从而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最重要推动力。

因此,对教师的培训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对教师的培训,一般包含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方面,对于在职培训,各个国家大都采用了分级培训体系,即政府对各地区代表实施各级水平的培训,这些地区代表回到本地再当地教师进行培训。有些国家还采取了远距离的培训方式(如印度尼西亚);有些国家为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人员尤其是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如韩国),以便鼓励他们自己编制软件,以解决软件质量的问题;还有的国家为当地政府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以便使他们理解计算机教育的国家政策和教育部的计划,并最终对计算机教育提供科学的行政支持。

一些国家还很重视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并提出以被训者培训后测验成绩或一些相关行为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评价应具有职前和职后行为的整体性,即应对被训者培训后在他们工作岗位中实际计算机教育应用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追踪监督,在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是评价中要考虑的重要指标等较为切实的思想(如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五、新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融合性,要求在教育软件的开发中应有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分工合作的良好的运行机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技术的不断分化和融合的过程,如多媒体技术就是集数据处理,接收、处理声音、图像、活动图像、网络联接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因此,其相应的教育软件开发就应当综合计算机技术人员、美工、媒体制作人员、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内容专家、教育心理专家、教师、管理人员、评价人员等各方面专家的专长,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节目各个方面的科学性、权威性,使节目具有较高的质量;同时软件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开发的过程,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应很好的进行衔接,从而保证节目从总体思想、内容确定、脚本创作、以及媒体的表现到软件的制作、以及最后的评价等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复杂的软件制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评价和修改,也是有效保证节目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节目的现场试验和修改这种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制作过程中也是很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步骤;最后,软件原型的现场监督和反馈信息的收集,这些信息都作为修改节目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继续开发节目的一面镜子。

总之,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将不断发现许多概念都在重新扩大,如教师、学生、学校、学习、资源等等;人们也将会感到,新信息技术绝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它将导致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乃至教育体制的革命。而在这诸多变化中,教育观念的变化和更新是重中之重,否则,就会出现用18世纪的思想利用21世纪技术的历史笑话。

确实,新信息技术、传播媒体的发展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它们在教育领域有良好的、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的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新信息技术对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作用,是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之下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只有把它和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开发适合于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构、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措施系统地结合起来,只有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管理机制,才会最终实现优化教育效果的目标。

《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1月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第四篇: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111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研究目的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

以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课开课率、体育师资、课外活动等状况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结果与分析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 “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些指导思想较之以前的体育课的指导思想而言,更加注重学生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3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明确了“终身体育”这一终极 目标.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开展的现实情况与理想中的“体育(与健康)课”存在极大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

3.1.1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从分类学角度来讲,知识分为认知类和操作类知识,而体育属于操作类知识,即只有在具体的情境里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才能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然而,广大农村中小学因为场地、器材、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这个权利.

在体育设施方面,农村中小学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农村学校没有任何体育设施,部分学校的操场还伴有石子,即使偶有操场的学校也是土质地面,学生活动时灰尘漫天,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少学校的体育场地只是一片空地.这些资料表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物质制约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 3.1.2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匮乏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

体育教师是学校一切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全体学生健康体魄的设计者和塑造者,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路人.所以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如何、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但是,致力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曲宗湖老师的研究表明:由于农村学校有不少代课老师.全国体育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85%左右.从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情况看,城市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并不匮乏,大量不合格的体育师资在农村 .主要表现为:

3.1.2.1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据郭德兵等老师对河南省贫困地区312所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配备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所学校只有 2—3名体育教师,这与 《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中规定的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80的要求相差甚远 .并且受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许多农村甚至乡镇初中体育教师长期由其他学科教师或班主任兼任,或由民办教师兼任,很多农村学校缺乏专职体育教师 ].如刘东渝等老师对阿坝州近50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 102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 占19.6%;村办小学中,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 .

3.1.2.2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

学历是一个教师所具备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标志.调查表明 :与城市和县城相比较而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他们的学历以中专为主,且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进修培训.

3.1.3 体育信息资源匮乏,导致落实新课标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国家采取了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进行多次培训,但在农村中小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责任人——体育教师,他们往往接受信息缓慢,对体育课程改革获取的信息不足,消息相对比较闭塞,消化周期也较长,所以即便是通过一些途径了解了一些信息,他们也只是盲目从众进行改革,或只是 “走形式”,根本没有形成 自己的认知,这些都造成农村新课标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正因为上述客观条件的存在,导致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低,体育教学质量也不高.同时发现,即使开设有体育课的学校,其教学组织过程也较为随意、松散,体育课的结构破碎,很多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教师存在 “三无”现象:即教学无大纲,授课无计划,上课无教案 .据高嵘等人对某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调查结果表明,在65所小学中,能进行正规体育教学的只有8所,“半放羊式”教学的有20所,“放羊式”和 “半放羊式”教学分别占42.9%和37.7%,即有80%和88%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基本上采取 “放羊式”教学 .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很难收到一定的体育教学效果.当然,这其中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校领导、班主任甚至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造成体育在他们心目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就更不用说了.

3.2 农村学校 “应试教育”与 “健康第一”理念之间的矛盾

2001年启动的新课标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然而农村中小学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在 “学校升学率”的影响下,体育课程基本上是边缘学科.某些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持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态度.为了保证升学率,不惜以牺牲体育课、牺牲中小学生的“健康”为代价,侵占体育课时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实习学生反映,为了使学生完成达标任务,整个体育课都不允许学生借任何器材.同时很多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也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纯粹是在 “浪费时问”,还不如多坐在教室里看会儿书呢.甚至有些家长、体育教师认为 “劳动”等同于 “体育锻炼”,认为农村中小学生离家和学校较远,走的路多再加上家务劳动繁忙,所以就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了.所有这些与新课标所提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相悖的.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与理想中的体育教学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落差: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农村学校 “应试教育”与 “健康第一”之间的矛盾.

4.2 建议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4.2.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 “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

4.2.2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4.2.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建设,从 “量”和 “质”两个方面人手,必要的时候,对去农村中小学执教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的体育教师;

4.2.4加强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

参 考 文 献

[1]王芳.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J].教育探索,2007(11):26—27.

[2]康春兰,陈惠花,康武军,等.开发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有效途径[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0):73—75.

[3]钟亿群.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调查与研究 [J].内江科技,2008(5):33—34.

[4]王惠.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配备与利用现状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66—68.

[5]郭德兵,吴红梅.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实施情况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153—154.

[6]杨玲.中小学体育设施的配置及资金投入的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07(3):7—8. [7]冯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回顾——曲宗湖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9):1—5.

[8]刘文臣.对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的研究[J].体育成人学刊,2006,22(2):90—92. [9]刘东渝,卢永雪,蒋利明.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新西部,2007(16):18.

[10]周全义,许连.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8,20(4):56—64.

[11]刘振宇,王玉飞,周永旺,等.保定太行山区中、小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169一 l71.

[12]钱光田,张琼.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3):106.

第五篇: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

(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自“十二五”起,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发展模式开始转型,即由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之反思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

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之现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始终没有形成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配套改革,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

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就教育内部而言,一方面是推进考试制度的变革。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变革。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综合素质上来。

下决心给学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变“教育局办学”为“教育家办学”;能不能真正建立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制度,真正实施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等,都是教育改革得以向纵深推进并取得如期成效不可回避的最紧迫课题和最需要取得重点突破的根本性环节。(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下载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现状的思考(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化学教育现状与思考

    高考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以实验事实为根据,让中学生从实验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去认识世界,进一步去改造世界,促......

    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陈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陈勇,很高兴来到邵阳市教育学院参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是冲破传统......

    中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中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淄川一中 孟繁云霄雷 中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硬笔书法更是以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推荐阅读)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

    中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甘肃省临泽县中医院(734200)张建栋周青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 族对人类文化的一个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

    区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

    ___区座落在市政府和___油田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建区十七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区经济实力成几十倍......

    中小学教育现状研究报告[本站推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实践材料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实践教学项目: 专业实践和社会调查 调查报告名称: 上饶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起止时间: 2016年7月5日至8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