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领班主任总结
10~1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08蓝领双证机电3班师永清
在本学期我承担了08蓝领双证机电专业3班的班主任工作。蓝领双证机电专业与原来的成人业余班有所不同,其考试形式是按照自学考试的模式进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主动摸索蓝领双证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1、按时参加班主任例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由于是成人班,学员全部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所以,班级管理工作就不同于日常的普通中职班。我按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并做好记录。将会议内容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学员,对没能按时到校上课的学员,及时打电话通知到本人。及时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并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了教师的教学情况。
2、完成了学员的收费和书籍的发放工作。
为了配合学校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校规定的各种费用及时收缴,决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对没有按时带钱的学员,我都是先替他们把钱垫上,然后再向他们收取。在发放教材、复习大纲等教学资料时,在每周学生第一次上课前发给每位学员,决不在办公室多放一天。对学校交给的其它临时性工作也能按时完成。
3、统计学员信息、完成学员基本信息统计表
蓝领双证机电专业的学员来自各生产一线,其工种类别多,有电工、钳工、仪表维修、车工、焊工等。专业技术等级也不同,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为了对学员更好地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学校的要求对每个
学员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并打印成统一的表格。
4、组织好学生的考试报名及毕业办证
本学期有二次考试在11年4月份和1年7月份,需要收取学生的报名费、复习资料费,因是网上报名因此要统计学生的相关信息,还要核对准考证信息等工作,这些都按学校的要求逐一完成。协助15名同学顺利完成了办毕业证所需的各种资料证件。
5、按时统计学员考勤
按照学校要求,每三周统计一次学生的出勤,并及时上报学校。对出勤少的学员及时给其打电话,了解清楚情况,督促学员按时到学校上课。只要保证平时的出勤,最后结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6、做好桥梁工作,及时与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
为了熟悉班里的学员的情况变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和在校学习有什么困难等,并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满足学员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做好“纽带”的作用。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学员、学员与教师的纽带作用。及时向学员传达学校的各项教学安排,把学员的要求也及时反馈到学校;平时多与任课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各科教学进度,督促学员做好复习工作。
做好班主任工作,讲究在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依法。才能管理好班级,以完成各项工作。本学期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很多收获,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以使工作做的更好。
2011、7
第二篇:金蓝领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刘会兴,2008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机械专业的教学工作,现在是车工实习教师,有两次带学生到企业挂职学习的经历。2009年取得车工高级工证。现就我的工作经历做一下技术总结。
2008年7月我毕业后来到邢台技师学院工作,从事车工实习教学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努力学习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培训,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已经熟练掌握了车工的操作技能并顺利通过了学院组织的高级工结业考试。
为了技术上能有所提高我主动申请到企业挂职锻炼,我去的第一个企业是邢台市中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各种密封圈,产品精度要求挺高,我每天的工作是到现场,将所有设备巡视一遍,检查有没有故障或者隐患存在,如果存在故障,赶紧电话联系当场的维修工,立即处理,在最短的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这看似很轻松的活,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设备的运转是否良好密切影响着生产,甚至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众多设备中最让我提心吊胆的是电动单梁、龙门吊和蒸汽锅炉这三种大型设备,我每天神经都紧绷着,为了减少故障和及早发现隐患,对这大型设备每天检查,组织人员定时进行润滑保养,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在同事和工友的帮助下,由刚开始很陌生逐渐熟悉,再加上现场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把手,我紧绷的旋终于稍微放松,但是现场的设备还是会经常故障,特备是电动单梁,电动单梁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脱轨,一部分是由于轨道安装不平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在于操作手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根据故障原因,逐一进行处理,并加强检查和保养力度,后来工作逐渐上手,电动单梁等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也慢慢减少,确保了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转。之后不久我就开始操作机床加工产品了。刚接触到这种产品我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就跟着老师傅学,别人都下班了,我还接着练,用了半个月时间我就已经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了,在结合我大学里学的课程,很快就对产品的工艺、加工流程掌握了,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产品的加工效率还可以提高,因为产品是批量生产,每个产品尺寸都一样。我就根据产品的特点研究了一套工装,通过工装定位就可以缩减2-3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产量也从每天300件提高到了500件,老板看到这种情况喜出望外,直夸我大学生就是了不起。这也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从此我更加努力了。
2010年由于技能水平突出,调到系竞赛队带实习,这里的学生都是从系里挑出的最优秀的学生,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水平都不错,这就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感责任重大更加努力工作,不敢有一丝马虎,经常一个动作反复讲解好几遍,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带的竞赛队在河北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优秀奖若干名,看到这些成绩我感到我感到很欣慰。
2011年10月我再次带学生出去实习,这次去的企业比较艰苦,每天工作10小时,都是流水线作业比较单调,我自己也跟学生一样每天在生产线上干活,时间一长有些学生顶不住了,我就跟他们做思想工作。工作之余就给学生找点小娱乐项目,让学生的生活多些乐趣。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都坚持了下来,圆满完成了学院交给的实习任务。
我从企业回来后,正好赶上学院组织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对学生的教学向企业管理方向靠拢,在技术服务上,因为我校学生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甚至有的人不知道我们的检验标准,我作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就给他讲解,还帮助他们制作简易的模版,让他们在工作中自检,同时给他们讲解个工件的制作要点击重点检查项目,从而提高制作质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研究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和虚心地向中奥机电和天津的公司学习,学习他们成熟的经验,和各种工装的设计制作,协助学生完成各种工装的制作。同时要求学生工作时讲究方法,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出现的问题在基层环节解决掉,不上移,不推诿。取得良好的成绩,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没有因为企业环境的问题而开分析会议,把学生带到企业去实习。同时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技师人形象,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知名度、我就把我在企业里学到的东西跟学校教学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系里要求我按照学院的要求对个别班级实行一体化改革,我接到任务就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套一体化改革方案,实行做中学,就是边做边学,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都是在抢着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也得到了系里的通报表彰。
时间飞逝,这几年的一切还历历在目,但是距现在已有一年的间隔,我已由刚踏出校门无知无畏的学生转变为稳重踏实的教师,回想这几年的旅程,途中有酸甜苦辣,有哭有笑,似乎很平坦,但是也充满着一点点荆棘,不过也是顺顺利利的,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也有很多未知在等待着我,以后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我都还需不断学习,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在人生旅程中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材料加工技术系:刘会兴 2011-12-13
第三篇:金蓝领个人技术总结
个人技术总结
我叫***,是**厂大型轧钢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是一名精整工,从事 H型钢矫直机调整工作。于2013年六月份参加了《轧钢精整金蓝领》理论知识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我系统的学习到了《轧钢基础知识》、《轧钢原理》、《轧钢机械原理》中的轧钢、精整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为以后的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对我所从事的矫直调整工作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学习伊始,我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同理论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以往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依据前人的经验总结,所以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的吸收消化较为缓慢和吃力。而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最开始就捕捉到了我的明显不足,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终于很快的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渐渐适应学习培训的的需要。在老师悉心教导下我一直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紧跟老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进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最终跟上了大班的步伐学到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总结这次的学习培训过程,从塑性成型方面我学习到了钢材成型的金属流动方式,前滑、后滑等变形规律,为我所从事的矫直调整工作中关于金属流动等问题起到了标杆作用。而对于力学方面学习到了压下量和压力的一些关系,对于轴承、连接轴、矫直辊、轧件的力学参数与强度校核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今后的压力于压下量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而金属学中的热处理知识则使我了解到了有关所生产的产品热处理工艺,对于控制矫直机过钢温度有着重大意义,使我知道如何有效避免矫直后继续空冷过程的再次弯曲等问题。晶相学知识则让我了解到了钢材的微观组织结构。对于今后更好的控制型钢产品质量有了直接的专业理论引导。经过这几个月的紧张学习,我的专业水平相对于从前有了长足的提高。自己向着更高更精的业务水平目标前又进了一步。我相信通过融会这些理论知识再与我多年总结出的现场实践经验相结合,讲会更好的服务于我所从事的矫直调整工作。并且这次学习也解决了很多年工作一直困扰我的专业问题,给自己打下了一定的理论根基,为今后自己的自学精进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此我对此次的培训中尽职尽责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我定不会辜负这次培训的初衷,我将会把这次的全部所学都运用于今后的工作,并将其高效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总的来说这次理论培训对我所从事的矫直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纠正了以前盲目调整的误区,少走了一些弯路。通过此次《轧钢精整金蓝领》的培训,了解到关于型钢矫直的主要工艺参数,以及矫直的钢材的钢种,断面形状、尺寸,钢材的温度与矫直的压下量、矫直速度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矫直钢种Q235B的钢材的时候,矫直辊的压下量与钢种Q345B、SM490YB的钢材时就有所不同。各矫直辊的压下量的分配会有很大不同。Q345B、SM490YB的钢材前几组棍子采用大变形量,使其弯曲度达到很大值,使其曲率的不均匀性减少,在其后的几组辊子的弯曲率值减少,最后达到矫直的目的。降低矫直速度可使轧件得到均匀的变形,实践得知矫直速度每下降0.5m/s,矫直机压下量将增加0.5mm的压下量,对于H型钢畸形的缺陷得到良好的消除。
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会继续深化精整本职工作,力求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提升个人矫直调整技术方面本领,努力克服矫直的各方面难题,争取解决小压力矫直不完全大压力矫裂的重大难题。严格的执行公司下达的工作计划和设备安全运行规定。对因精整故障引起的停机事故,认真的分析事故原因,鼓励精整全体员工共同认真学习,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全体精整班员工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努力克服精整工作方面存在的重重困难,发扬自身的优点,巩固往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蒸蒸日上,更近一步,为今后保证安全生产和效益的提升方面奉献一份力,望**集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
2013/10/16
第四篇:宝钢蓝领创新
宝钢“蓝领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完成几个科研项目,而要有大量现场的技术创新。这个现场,不是专家的现场,而是广大职工的现场。据了解,宝钢坚持职工岗位创新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成果斐然,宝钢“蓝领创新”经验在中央企业推广。
岗位创新是以生产现场为重点、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行为特征,职工立足岗位、对标找差,实现产品质量、制造成本、用户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的过程。岗位的特点是创新课题来自现场,创新过程立足现场,创新的成果直接应用于现场,是“从现场来,到现场去”,实实在在地改善和解决了许多生产问题。我们认为,开展立足岗位、立足一线的岗位创新活动,提高现场的持续改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首钢新基地的一流技术装备优势。
一、宝钢“蓝领创新”成果介绍
宝钢坚持将工人作为创新主体,将岗位作为“蓝领创新”的最好舞台。“蓝领创新”的典型概括是“一、二、三、四、五”,即上海市职务发明第一人是宝钢工人;宝钢有二人获得国家命名的“当代工人发明家”称号;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全国十名工人中宝钢占三人;企业技术秘密年均2000余件,四成由一线工人完成;宝钢每天产生专利4件,五成由一线工人创造。
二、宝钢“蓝领创新”的推动措施 宝钢遵循“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原则,历任领导班子都把技术创新视为宝钢发展的根本动力,视为依靠员工办企业的重要载体,以多层次的组织运行网络、丰富的活动形式与载体、配套的管理制度与流程、系统的激励机制。为岗位创新搭建舞台、创造条件。
(一)把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
职工之所以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开动脑筋,主动为企业降本,积极为企业创新,关键在于“职工与企业追求共同利益”,这也是“蓝领创新”的根本动力。宝钢坚持把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率先提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双通道”发展模式,为一线职工设置技能专家和首席操作岗位,打开了普通工人职业发展的通道;通过多维度、纵深化、长效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立体培训,让宝钢全体职工都能有岗位成才的机会,在企业发展中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宝钢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绩效优异的前提下,职工薪酬长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保持同行业领先,体会并享受到了企业发展带来的工作、生活变化。
(二)建立岗位创新组织管理体系
宝钢制订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形成了以研究院为主体,产销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生产、研发、设计、制造四位一体的工程集成体系;以生产现场为重点,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用为特征的持续改进体系。三个部分互相交融、协同发展、各有侧重。岗位创新在生产现场的持续改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宝钢建立了层级制、矩阵式的岗位创新运作体系,按照“统筹规划、体系运作,系统管理、分层实施,立足岗位、协同共享”的原则,推进职工岗位创新。公司专门成立了岗位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岗位创新活动组织领导。公司岗位创新领导小组负责审议、评价岗位创新发展规划、相关制度与活动绩效,各单位岗位创新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单位岗位创新管理办法、工作计划。基层管理者负责带好队伍,具体帮助和指导职工岗位创新。全体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创新,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职工创新活动基地既是职工岗位创新活动的纵向推动者,又是横向保障者。各职能管理与技术部门则发挥管理、技术优势,支撑职工岗位创新。宝钢每年制订技术创新计划,将目标自上而下分解下达到生产单元,创新指标纳入二级厂领导绩效考核,工会负责推动。
(三)建立岗位创新制度体系
为了规范岗位创新有序开展,宝钢建立了完善的岗位创新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合理化建议、自主管理及技术改进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宝钢技能专家管理办法》、《先进操作法申报评审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岗位创新活动纳入了专业化管理,使岗位创新得到了落实。推出了职工技术创新累计里程制(TIMA,俗称“铁马制”),将专利、技术秘密、及其在内部实施和技术贸易中创造的价值等按照不同权重系数进行积分排序,使知识产权成为衡量员工技术创新能力和贡献度的一把尺子。
(四)建立岗位创新活动体系
宝钢岗位创新以开放性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途径,以JK活动、职工创新小组、创新工作室、创新活动基地等多种平台为载体,促进岗位创新活动。
1、开放性的岗位责任制是岗位创新的基础
宝钢建立了开放性的岗位责任制,坚持以岗位为舞台,逐步走向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由个人走向团队,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走上更大舞台。开展以“自主提出问题,自主立项选题,自主结盟团队,自主解决问题”的“四自”活动,鼓励职工发挥盈余能力,职工结合岗位特点,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在工作中创新。建立“企业最根本的力量在基层”的理念,以相信职工、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发展职工为基础,开展“争当最佳实践者、争做自主型职工”活动,让职工以主人翁“顺心”、“顺手”、“顺带”的姿态和方式,把大量、经常、反复出现的现场问题,解决在于无声处。基层管理者的责任更多地体现为向职工提供资源、流程和标准服务,让每一个职工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个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全面发展。
2、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全员岗位创新 宝钢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全员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中现场持续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公司明确合理化建议活动 “以质量和实效为重点,形成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各单位广泛发动职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本岗位工作,劳动竞赛等开展专题合理化建议。2007年以来,宝钢股份合理化建议活动向协力人员敞开大门,极大地调动了协力人员的积极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还为职工自主创新提供了课题,至2008年底,宝钢从合理化建议中累计产生专利1058件,产生技术秘密4587项。
3、JK活动促进职工跨岗位自主创新
JK活动是宝钢从新日铁引进的,是岗位创新的重要工具。JK活动的课题来自现场和合理化建议,职工围绕完成任务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立项选题、自愿结盟团队、自主解决问题。职工在JK活动中,以项目攻关完成为目的,运用PDCA闭环管理方法自主开展活动,至2008年底宝钢自主管理活动共形成自主管理小组50034个,开展活动课题69737项,取得自主管理成果49505项,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冶金行业优秀质量管理、省、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奖594个。
4、建立子公司层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促进职工跨组织团队创新
职工创新工作室以矩阵式的虚拟团队为组织形式,以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开展团队创新,将岗位持续改进中未能解决的、企业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课题开展攻关活动。宝钢股份不锈钢事业部炼铁厂的卢江海创新工作室,一年内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宝钢股份冷轧厂的高玉强创新工作室,一年内帮助51位职工实现岗位创新“零突破”。
5、建立集团公司层面的职工创新活动基地开展跨厂际交流 2008年,宝钢在人才开发院建立了“宝钢员工创新活动基地”。基地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特点,主要发挥导师功能、信息功能、学习功能、中试功能、转化功能等,各单位依托“员工创新活动基地”,深化本单位的岗位创新活动,为职工岗位创新搭建平台,为开展跨厂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成果推介与转化提供支撑。
6、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培训
职能部门与宝钢人才开发院、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办班,广泛组织开展专利,技术秘密、先进操作法的基础知识和产权管理知识的培训。对新进厂的员工,着重基础知识、基本流程、专项工具培训。对现场一线员工,以实施相互交流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开办自主管理普及班,强化互动培训。对各级管理员、联络员,以提高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培训。
(五)建立岗位创新评估激励体系
宝钢注重完善各项激励措施,建立了系统、完整的评价激励体系,将创新成果分类设立奖励渠道,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宝钢的创新奖励从合理化建议提出奖30元,到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50-100万元,形成了由低到高的系列。合理化建议采纳奖、实施奖、成果奖按经济效益的0.5%-2%提取奖励,最高可获得数十万元的奖励。自主管理活动课题有结题奖、发布奖,最高发布奖5000元,还有专利成果实施奖,技术秘密成果实施奖等等。
除了物质奖励,宝钢还十分重视精神激励。建立了首席师制度、技能专家制度、按创新者命名的先进操作法制度等等。此外,每年评选“十佳合理化建议、十佳个人”、“曾乐创新奖”、优秀JK小组、优秀职工创新小组;每两年评选“宝钢工人发明家”,组织职工创新成果参加国内、国际发明展,发现和宣传岗位创新的最佳实践,弘扬宝钢的创新文化,通过项目获奖和奖励,激发职工创新的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
三、对首钢的启示
1、观念明确,地位清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灵魂,岗位是创新的源泉。岗位创新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把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与职工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我们要尊重和发扬广大职工的首创精神,开展岗位创新,以生产现场为重点,把问题点作为改进点,把改进点作为创新点,使创新点成为职工的价值点,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要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进首钢做强做优。
2、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要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将行政主导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结合起来,建立“党委(党组)领导、行政主导、工会搭台、各方协同、全员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岗位创新工作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行政班子。党委(党组)把握方向、监督指导,行政整合资源、规划实施,业务部门履行职能、专业支持,工会组织协调、推进落实,形成统筹全局、多方合作、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将岗位创新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步骤、实施方案和主要措施,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要将岗位创新活动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并作为考核科技、规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业务部门以及工会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使相关部门共同担负起推动岗位创新工作的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3、完善机制,创新载体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精神。要遵循创新工作规律,不片面追求成功率,宽容挫折,允许失败,使从事创新的职工无后顾之忧,激发更大的创造活力。让创新理念内化于职工能力素养、外化于岗位创新行动,畅通一线职工和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职工成长成才、与企业共同发展。
提供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潜能。要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提出鲜明主题,创新活动载体,要加快建设创新工作室、创新协会、创新基地等岗位创新平台,使岗位创新有场所、有课题、有经费。
要加强岗位创新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工作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科学激励机制,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将岗位创新创效作为对职工表彰奖励、晋职晋升、培训深造的重要依据。坚持效益优先,注重将成果转化与对职工多元激励结合起来,使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能出大效益,小点子、小建议能促大改进。评价以效益为依据,激励与贡献相匹配,物质奖励和精神荣誉并重,成果推广与效益提成并举,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让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支持、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4、立足基层,重心下移
要坚持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工作重心,把群众性、全员性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全员参与,注重将典型引路与提高活动覆盖面结合起来。既注重培育和树立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又坚持把职工响应度、参与度和活动覆盖面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力争使岗位创新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组、每位职工,让岗位创新成为广大职工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树立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处处都有创新课题的新观念。要切实发挥班组作用,组织发动职工,加强内部交流,促进团队协作,为岗位创新活动打牢基础。要与国际一流对标,加强班组制度建设,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开展班组创先争优竞赛,抓好班组长素质提升,推进班组建设深入发展。(企业所:陈霞)
第五篇:蓝领先锋事迹材料
蓝领先锋事迹材料
喷薄的红日滋生出希望,破土而出的小草暗示着生命的力量。有这么一种人,如同这红日和小草一样,身上总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勤勉和坚守中,在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得丰满而大气,绚丽而多彩。****发电公司热控一班班长**就是其中一位。
参加工作
11年来,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奉献,永不间断的进取,将自己从一名青涩学子打造成公司热控专业耀眼的技术“明星”,崭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分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常德市十佳“金牌工人”等多项荣誉。2013年5月,他获评了“**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一殊荣,成为该公司历史上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眼前的**年轻而充满朝气,和11年前大学毕业时一样,仍喜穿格子衬衣,白色运动球鞋。相比80后的同龄人,言谈中多了一份沉稳和睿智。谈到近年来屡屡斩获的“重量级”荣誉,他很是淡定。但那句“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让笔者印象极其深刻。
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电力学院热能动力专业。学生生涯的结束并没有让他与学习“绝缘”,相反,对新知识的渴望,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让他学习上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练就精湛的热控检修技术,只要有时间,他就到生产现场查系统、巡设备、分析各类参数曲线。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机组大小修时的学习机会,在边干边学中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检修的要领。2005年,为顺利实现华电**二期两台300MW机组的代维管理工作,热控检修实行改制,从以前的“机”、“炉”分家向“机炉一体化”转型。**开始重新学习热控系统汽机知识,他每天都抱着厚厚的一摞图纸资料,紧“粘”在施工单位和厂家技术人员的身边,熟悉现场设备系统,虚心请教核心技术,收集整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先后参与了二十余次机组大小修以及各类技术改造项目,在一次又一次历练中,不断积累,逐渐成长为该公司热控专业的中流砥柱。
“学习真的是一种快乐的事。”担任热控一班班长以来,他时时这样告诉班员。他也以诲人不倦的“老师”身份引导班员热爱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大伙向他请教的时候,**总是不厌其烦,娓娓道来。凌晨时分,值班人员“求援”的电话打来,他总是耐心细致为其“答疑解惑”,在电话里表述不清的,不管多晚他都会去现场查看,边紧急处理,边现场教学。因为他的示范带动作用,该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自身也在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了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2011年6月,他参加集团公司第九届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热控专业),取得个人第五名的好成绩,获得“中国**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他也因为表现出色,在常德市首届“十大金牌”工人的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誉当选。
“敬业是奉献的一种形式”
“敬业是奉献的一种形式,我愿意以百倍的诚恳回馈给你。”这是**摘录在党员学习笔记上的一句话。他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且能时时在高度敬业中感受着付出带来的快乐,在攻坚克难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008年**发生的那一场冰灾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因低温冰冻严重,锅炉水位计数据显示完全失效。集控人员正采取就地监视水位的超常规方式维持机组正常运行。十万火急关头,**挺身而出,带领班员争分夺秒敷设汽水系统伴热带。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没有喘口气,连午餐也是在就地解决。长长的冰棱在头顶发着寒光,呼呼作响的北风在耳边呼啸,**却全然忘记了寒冷,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扑在紧急抢险的任务上。他们的临危不惧和全力以赴换来了12个小时后伴热带的“全线贯通”,保住了特殊时期机组的正常运行,为当时已岌岌可危的**电网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2011年,3号机组部分高压调整门出现抖动,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主动请缨承担了该缺陷的消缺工作。为了尽快解决难题,他天天泡在工程师站和汽轮机工作现场,在整整五天五夜连轴转的“条分缕析”中,将不同设备存在的不同问题“逐个分析,逐个击破”,最终解决了这一困扰大家长达半年的难题,得到了业主方华电**二期的高度肯定。
“追求完美的小‘偏执’”
“他追求完美,即使是一件平凡普通的小事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采访中,熟悉他的同事这样评价。的确,一旦投入工作,他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特别是面对悬而未决的难题时,他追求完美的“小偏执”又“发作”起来。
2009年,1号机停机试运期间出现了电动给水泵勺管执行机构损坏现象,无法进行电泵调速,急待对执行机构进行更换。由于该设备属于专用设备,其它类型的执行机构根本无法替换。在联系原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却提出其执行机构的转角行程只有90°,达不